📖 ZKIZ Archives


你裝得越high,事就做得越low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8450.html

    我有一個研究哲學的朋友,出版了一本書,叫做《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一看到這個題目,我不禁渾身痠軟,覺得人生在世所做的一切真的好徒勞啊!

不過,當我懷著悲悲切切的心情淡定了一會兒,很快就發現學者還是太單純。其實我們這個時代的精彩之處在於某種「生物多樣性」,比如,除了裝睡的,還有裝醒的、裝傻的、裝醉的、裝死的、裝high的、揣著明白裝糊塗以及揣著糊塗裝明白的等各種門派,光怪陸離,各異其趣。稻盛和夫寫過一本書指點人們如何發展自己的事業,叫做《活法》;要是在我們這兒,實事求是地說,這本書就得寫成《裝法》。

「裝腔」不是目的,最終是為了「作勢」。而《孫子兵法》告訴我們:「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所以,打著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大旗,很多人瘋狂地迷戀「作勢」,已經到了不要「做人」的程度。

在商業圈子裡,最常見的裝法,是「裝high」。這裡我們只談「機構性裝high」,至於個人裝high則屬於生活隱私,他人無權干涉。根據時間場合的不同,裝high又可以分為裝重要、裝稀缺、裝高端、裝偉大等各種技術路徑。

比如,曾經有一個走路帶風的「投行精英」特別坦誠地告誡我說:「要想讓別人感到你很重要,其中一個要訣是當別人約你時,永遠不要一上來就答應對方你有時間。」正確的做法是要回答「這個時間我有一個重要活動,稍等我想辦法調整看看再回覆你」。然後,過一小段時間再讓助理回覆對方:「Mike非常重視您的事情,特別關照可以讓主辦方等一下,先調出時間來與您聊三十五分鐘,不過得麻煩您到我們這邊來。」你看,這就一舉具備了「賣方角色」和「主場優勢」。如果能臉不紅心不跳、做漫不經心狀提到這個活動是「在會裡」或者「Gary Locke約了很久的午餐會」,則算是快速升級到裝high的2.0版本。

比如,某個定位經營「精英人脈」的公司辦酒會,明明是個品牌推廣活動,但是一定要搞出提前三個月回覆邀請函、現場身份二維碼識別、限定席位限定職位限定噸位、跟每個邀請來賓悄悄說「哎呀您可是我們老闆特批的」等門檻,除此之外不能彰顯自家的「稀缺」。這屬於「裝產業」的行業領導者,把「裝high」發展成了產業鏈,用成熟的「裝稀缺」模式來吸引更多立志「裝high」的初級入門者。就像那個著名的寓言:聽說某個島上有寶藏,人們蜂擁前往,但是最後發財的不是尋寶的,而是擺渡的。與此同時,被上述這家企業的線下銷售人員野蠻營銷追得沒地兒躲沒地兒藏的某CEO悲憤地說:什麼人脈人脈,明明就是「賣人」!

又比如,受邀拜訪某前輩開辦的創業公司,在會議室坐了三個小時,沒人問我作為一名目標客戶有什麼需求,只聽得各位CXO發起車輪戰來說車軲轆話,中心思想就是一個:我們的資源非常高端。因為我們老大認識誰,因為我們老大太有影響力,因為誰誰誰非常支持我們,所以,我們根本不缺錢,我們也不缺客戶,我們產品還沒出來呢排隊的客戶已經多少多少了!必須承認這種介紹非常有畫面感: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一個新發現是:在創業起步時,所有的「關係」都是阻礙公司取得真正成功的「負資產」。一窮二白創業,由於經驗、資源不足,成功率很低。不過,資源豐富的人創業,往往這「豐富」二字就是他們最大的陷阱。特別是那種以前在某些大平台上呼風喚雨的人,其實就是個反光鏡,但自以為是發光體。殊不知那平台就是個小板凳兒,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真自己單干時,板凳一抽,連上吊都搆不著繩兒。

再比如,裝high派裡最具迷惑性的一門叫做「裝偉大」。凡入此門,劇本如下——演員:入行挺長輩分挺高想法挺多然則沒達到自己預設的功名利祿目標值的人;風格:清高飄逸;表情:痛心疾首;語氣:掏心掏肺;台詞:「如果為了錢,我不會做這個事情,有得是其他讓我更輕鬆掙大錢的事,我就是想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或者「如果是為了我自己,我早就移民了,天天讀書曬太陽,但是我不能這麼做,我是有社會責任感的!」責任感?呸,你也配!騎在想掙錢掙不著的門檻上不下來,對內裝成功,對外裝偉大,真的舒服嗎?

切記:裝high是有副作用的。其實誰天生高帥富,大家都是苦出身,屌絲看屌絲,心裡樂滋滋,那就是——你裝得越high,你的事就做得越low。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98

Evernote創始人:真正牛X的產品要做得像「外接大腦」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661.html

萊賓最近接受《WIRED》專訪,談Evernote的過去、現在,也談未來。

WIRED問(以下簡稱問):大家都在忙著做電玩、畫圖、音樂、社交等等程式,你卻選擇了相較之下比較無聊的筆記服務,為什麼?

萊賓答(以下簡稱答):當時我們想做出給自己用的應用程式,讓使用者隨時都能以最輕鬆的方式記下資訊,不管是聲音、圖片、文字、網頁或文件,一個讓使用者可以儲存且隨時讀取的地方。我們希望重新定義效率,而且從不覺得Evernote是筆記服務,我們覺得它比較像外接的大腦。

問:今天的Evernote已經實現了你們的理想,還是仍在努力中?

答:我們只是跨出一步,我們給自己100 ​​年的時間,幾週前我們剛慶祝完成軍5週年,也就是說我們的進度只到5%。

問:未來對Evernote有什麼期待?

答: Nike對我的影響最深,它一開始跟Adidas和Puma等球鞋品牌在利基市場競爭,也是第一個打入主流的球鞋品牌,成為喜好運動人士心中的首選品牌。我們希望Evernote能成為所有智慧、追求效率人士的代表服務。

問:你所說的100年計劃似乎意味著,Evernote必須創造出能夠製作比文字筆記更複雜的產品?

答:我要要把所有不夠聰明的東西變得更智慧。企業版服務Evernote Business就是要提供企業更有智慧的工具。另一個就是效率,Microsoft Office工具在過去25年代表了效率,使用Office工具的平均時間是1到2小時且要坐在電腦前。而智慧型手機縮短了平均時間至大概2到5分鐘,這是為什麼我認為微軟一直遲遲無法登上行動裝置,因為工具的運作方式根本上就有很大不同,「2分鐘最有效率的工具是什麼?」不會是Office。

未來幾年裝置的處理時間還會繼續縮短,智能眼鏡可能只需要幾秒,手錶可能只要看一眼的時間,必須想出產品新的使用方式、為效率下新的定義。

問:這個市場有很多可怕的對手,像是微軟、Google等等,你怎麼看?

答:市場永遠都會有對手,2008年時我們根本找不到什麼人投資。通常我們向風投公司推銷我們的概念時,他們會基於禮貌地問:「你們的競爭對手有誰?」我說:「每台電腦或PDA甚至是其他裝置,它們裡面通常會內建免費的筆記軟件。」這樣的推銷當然沒有好下場。

但我們沒想過這問題,我們與蘋果、臉書、亞馬遜、Google、微軟的大企業合作可以吸收到他們的用戶,但某些方面又與他們競爭,人生不就是這樣。如果每天早上醒來都可以想著「今天我要做什麼很棒的東西?」而不是一直想著我的敵人是誰,我要打敗誰等等,不是快樂多了嗎?

而且,我們成功和打敗其他對手的手段就是做出很棒的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07

【創業者說】無憂PPT創始人丁峰:勞心者治於人,「管理大師」都做得一手好PPT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06/56158.html

【導讀】2010年後,Apple平台Appstore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國內用戶對應用和內容的付費形式逐漸接受,付費習慣正慢慢養成。

沉浸在PPT圈子裡8年之久的丁峰發現,個人用戶對工作匯報、商業展示、產品發佈、設計模板方面有著強烈的需求。為了提升個人或企業的品牌,展示效果,他們願意狠下「功夫」。憑藉對用戶、對PPT需求發展狀況的瞭解,丁峰玩起來PPT的生意。

辦公軟件市場一直是兵家必爭的香餑餑,微軟的Office依然統治辦公軟件85%企業市場份額。其中Office 365訂閱用戶,能為其帶來15億美元的年收入。

讓用戶的PPT更拽,更爽

從百度上搜索「PPT」的相關關鍵詞指數就能夠看到,PPT市場的需求多麼龐大。

在PPT領域,丁峰網站方面產品經驗的積累和原有網站「無憂PPT」的雙重作用下,用戶的積累實現了一個聚焦。

2010年正好是新浪微博快速發展的一年,看到社會化媒體對於品牌傳播,推廣的巨大作用,丁峰創業前便佈局微博,在產品上線之前便積累了近二十萬的粉絲。

在產品上線後,立刻便有了一批原創PPT設計師加盟,推出了一定數量的原創設計作品,隨著網站的持續運營與推廣,產品逐漸在業內建立起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

目前國內這類平台也只有寥寥兩三家,2012年,百度文庫收費版上線,其中也包含了PPT類收費作品,但由於百度文庫本身對PPT設計及行業的不瞭解以及百度文庫自身的一些版權問題,免費和收費作品放在一起,原創和盜版作品放在一起,以及投入的人力和回報情況等等原因綜合在一起,並沒有對PPT行業,PPT原創設計市場產生很明顯的衝擊力。

2013年6月,WPS上線稻殼兒收費版平台,其中也包含了PPT類作品,但由於WPS產品原因,和MS OFFICE不能很好的兼容,因此WPS的收費作品也只能在自己產品用戶中使用,對MS PPT市場的影響甚微。

艱辛、堅持、準備、充分

」自創業之初,我便一直秉承著打造純粹原創設計平台理念,圍繞PPT/Keynote設計產品提供各種增值服務:包括PPT模板在線收費作品,PPT培訓,PPT/Keynote設計訂單等幾方面,幫助帶動平台的設計師們成長,讓他們在這裡獲得良好的回報。

開始階段,平台上的設計師數量不多,設計作品有些差強人意,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質量和數量。我便逐個設計師進行溝通和交流,瞭解每一位設計師的個人情況,設計水平以及對未來的預期,並且從作品原創性和設計角度引導設計師們一步步成長。

為設計師們提供設計的熱點題材,創意以及在設計方式方法上對設計師們進行漸進的指導,並且平台在處理作品原創性,平台內設計作品的不良競爭等方面做足了工作,基本實現了相對公平,有問題必及時處理,給設計師,用戶們滿意的答覆。

耐心和堅持也終於有了收穫,到目前為止,平台上的作品已達到PPT領域中高端的水準,作者們的收益也穩步提升,好的設計師們,結合設計訂單,可以月收入1萬元以上,大大提升了平台的競爭力和設計師們的積極性,同時,截止目前,僅僅PPTSTORE平台這一個產品線就已經實現了盈利。「回顧自己的創業,丁峰如是分享。

【結語】兩年多來的時間讓丁峰對創業也有了深刻的認識:首先,創業前的準備是十分重要的,資金鏈,資源是否準備充足決定了公司能否生存下來。單單憑藉創意和激情創業的成功幾率非常之小;其次,創業中需要有一顆平和而有韌性的心,平和的心態,能夠讓創業者足夠耐心和細心做好產品。韌性讓創業之路平穩漸進的發展;第三,要有先生存,再發展的心理準備,只有先讓公司生存下來,才可能有發展的機會,第一道生存門檻,是絕大多數初次創業者在創業之路上的最重要的一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904

快遞公司也來做電商了,看看順豐優選做得如何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28/56695.html
距雙十一已過去近半月,但其餘熱還未消散,相比部分快遞公司拖了近半個月還未把貨物送到望眼欲穿的網購網民手中,順豐速運又完成了一次雙十一的「快「遞。但除了送貨忙外,順豐實際上自己也在賣貨,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順豐優選這個順豐自建的電商平台雙十一的表現。
 
雙十一值得關注的垂直電商,躍出的黑馬順豐優選。
 
根據順豐優選及第三方機構數據透露,雙十一順豐優選第一週轉化率超過29%、銷售額增長2672%、訂單增長1727%、網站流量增長456%,單日銷售額超過1500萬元。比價網站易購監測數據也顯示,順豐優選訂單量增長率僅次於天貓和京東,訂單額增長率高於京東。
 
品類差異化,是其成為黑馬的第一個原因。
 
由於是物流公司衍伸出來的電商業務,順豐優選去年5月31日上線開始便受到廣泛關注。順豐優選主打品類為「吃」:定位中高端市場,專注於「進口食品」和「國內外產地直採食品」,9大品類,進口食品超過70%。雙十一大促所有品類均參與,但主打品類為生鮮、母嬰食品和酒水飲料。
 
反觀天貓、京東、易迅等其他雙十一主流玩家在這些品類上則顯得很弱勢,甚至為空白狀態。而有這些品類的商家在雙十一聲音太小,參與力度小一些。。
 
借助順豐配送優勢形成品類優勢。
 
順豐優選主打的「生鮮品類」對物流有極強的要求。為保證生鮮產品的品質和品相必須採用全程冷鏈物流,如果貨品品質受到影響會直接影響訂單完成率,消費者不會買賬;而酒水品類對防震包裝的高要求,由於單品價格高,破損嚴重將給商家和消費者帶來很大的損失。順豐優選通過與順豐物流緊密結合,反而能將這些問題化作優勢、形成壁壘。以前物流更好是錦上添花,但現在當價格、品類、支付、下單這些體驗在逐步趨同時,物流將成為制勝法寶。
 
B2C市場,京東自建倉儲和物流隊伍,投入驚人;易迅一日三送的模式;蘇寧易購線下的資源,這些都是天貓這種平台無法比肩。但由於這幾家定位在3C、家電、圖書或者百貨,並不重視生鮮食品、酒水飲料這些更「重」的市場,這給了順豐優選機會。
 
天貓雙十一手機專場物流直接與順豐速運合作,順豐無法到達則啟用EMS。這個選擇已經反映了中國的第三方物流格局。阿里賣家物流80%被四通一達瓜分,順豐平時只分到10%。很簡單,順豐價格賣家們難以承受,但其服務、速度上自然也具有與價格匹配的優勢。遇到手機這種貴重物品,選擇順豐在物流體驗上自然有更好的保障。
 
順豐優選跨界整合,食品領域的京東
 
順豐在物流上已形成品牌,中高端市場的定位也逐步明確。順豐優選的定位正是中高端用戶。順豐在09年偶然賣出100多萬的五芳齋粽子,10年賣出500多萬粽子,此後陸續賣大閘蟹、月餅等時令食品。在這個過程中其快遞員也演變成「客戶代表」,即做配送員又做推銷員。到現在這個體系被搬到了順豐優選,商品主打還是吃的,只不過多了線上銷售渠道。
 
其實,這類舉動並非順豐首創。EMS在電商流行之前,在中秋節便開始代理名牌月餅,銷售與寄送搭配在一起。而現在去郵局大廳也可看到中國郵政開始利用門店銷售禮品、有機蔬菜。這種圍繞目標客戶跨界經營的思想是自然而然的:滿足客戶的周邊需求,而周邊可以無限延伸。儘管這讓企業沒了「專注」,但反觀業界最成功的企業例如蘋果、Google等均是跨界高手,它們擅長整合上下游資源,完成跨界服務。
 
京東可以從實體門店轉到線上再整合物流,現在將物流等能力通過平台化開放給第三方實質已經扮演了一些物流倉儲公司角色。而順豐反過來從物流出發,向上游供應鏈和線上渠道拓展,也不失為一條理想的路子。
 
儘管生鮮食品和酒水等被「品相」、配送、庫存等難題制約發展,但伴隨著冷鏈配送體系和防震防破損包裝技術的完善,人們對於線上購買生活物資的逐步習慣,順豐優選這類先行者或將成為下一個京東。五年前京東商城也是陽春白雪,但現在卻開始惠及大眾。三五年後,菜場和酒莊可能就是被顛覆的「傳統行業」。
 
同時,順豐優選在雙十一前期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化營銷也不乏亮點。其在新浪微博開展的「#拍de一手美食#」微博活動吸引了4萬多網友參與,網友只需上傳自己拍到的美食照片,順豐優選擇優送出禮品,這一活動不僅宣傳了品牌,更加深了用戶互動,話題一度登上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第7位。
 
順豐優選作為一個標準的「富二代」,借助富一代順豐速運的物流優勢為基礎,憑藉品類優勢,同時精通新媒體下的互動營銷,改編一句網絡語來描述順豐優選那就是「富二代懂營銷,誰了攔不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69

中華電信新董事長除夕前上任 蔡力行:我們能做得比預估更好(046-047)

2014-02-10  TWM
 
 

 

撰文‧顏雅娟、何佩珊

4G是一場新的戰爭,中華電信無疑是這場戰役中的一大要角,能否維持既有優勢、再上層樓,要看的是他——中華電信新任董事長蔡力行。

二○一四年一月二十九日,農曆年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卻是蔡力行到中華電信上班的第一天。台北難得露出夏日般的豔陽,但蔡力行沒有空閒停下腳步享受這一刻,在4G的新世代戰役,他選擇披掛上陣,而首日的工作,蔡力行不只要面對員工,還要親上第一線面對投資人、召開法說會。

這些工作,蔡力行再熟悉不過,五年前,當他還是台積電總執行長時,就扮演稱職的角色。五年後的今天,蔡力行以中華電信董事長的新身份又回到大眾面前,外界關注的是,他將如何在這時刻安內攘外,帶領中華電信打贏4G戰役?

先安內

上工首日 展現柔軟身段早上九點不到,蜂擁而至的媒體,擠滿在中華電信的大會議室,蔡力行整裝待發,與即將卸任的董事長李炎松,及中華電信總經理石木標有志一同,刻意地打了印有中華電信標誌的紅色領帶,表達團結的意圖已溢於言表。

接下印信的那刻,蔡力行感性地對著員工喊話:「我與中華電信的員工是一家人、是一個團隊,希望中華電員工能夠幫助我,在良好基礎下,一起往前走。」蔡力行會有這番致辭,其實並不意外,畢竟就在一個多月前,行政院甫拍板蔡力行的人事命令時,後續引發的軒然大波,還猶在眼前。當時,中華電信內部員工一講到蔡力行,便忍不住搖頭,「過去,他(蔡力行)就以鐵血管理著稱,現在員工最害怕的,當然就是中華電一直強調『幸福企業』的文化會有一八○度的轉變。」對於中華電信的員工來說,蔡力行是空降董事長,打從○八年中華電信前任董事長呂學錦之後,中華電信的董事長、總經理幾乎都是老中華電信人,即便是中華電信民營化之後,也僅有毛治國、賀陳旦,非出身於中華電信基層。

這次交通部長葉匡時找來蔡力行,引發中華電信內部員工不滿,自然不令人意外。為了表達反彈聲浪,中華電信工會甚至在一月八日發動遊行,走上街頭抗議,中華電信工會理事長朱傳炳氣憤地說:「空降(董事長)把陞遷空間都擠壓了,內部員工(的陞遷)就像一灘死水啊!」工會還一度揚言要包圍董事會,阻撓通過蔡力行人事案,甚至打算干擾交接典禮,就為了讓「新老闆」蔡力行難堪。

這些內部強烈反彈的聲音,蔡力行當然瞭解,也明白其嚴重性,畢竟,領導者的位置要坐得穩,安內是少不了的第一課。這個鐵律,蔡力行始終放在心裡,因為○九年金融海嘯後的台積電裁員潮,那個悲痛決定正是蔡力行做的,事後爆發的員工抗議,更成了壓倒蔡力行的最後一根稻草,讓他丟了台積電總執行長的位置。

這次,蔡力行絕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為了消弭員工對他空降的反彈,蔡力行還沒上任就想盡辦法放低姿態,展現前所未見的柔軟身段,在董事會前一週就主動致電工會代表朱傳炳,不僅開出至少五年不裁員的大支票,還承諾不減薪,就連員工最在乎的「最後一哩」議題,也對外釋出絕不主張切割。

在二十九日上任之前,蔡力行還事先到中華電總公司逐一拜會法務部、規劃部等數位執行副總,為的就是瞭解內部的營運狀況,也向這些高層喊話:「我們絕對有信心做得比財測預估更好!」法說會當天,下午兩點不到,蔡力行比預定時間早到現場,展現遊刃有餘的一面。雖然蔡力行自詡是中華電信「新兵」,但過去一個多月來,他可是做足功課,詳讀中華電信的財務資料,對營運狀況、目前市場的競爭態勢,都花了心思研究。即使面對資深員工、也是小股東的質疑,他也面帶微笑,沉穩地迴避可能的衝突。

後攘外

走向國際 再領大象跳舞?

整場四十分鐘的法說會,蔡力行的發言不過一分半鐘,他將舞台讓給更瞭解營運狀況的石木標,與中華電信執行副總兼財務長葉疏,就像蔡力行會議一開頭所說:「這是我上工第一天,話不多講,把舞台交給石總經理。」蔡力行並非沒有準備,路還長的很,往後他有更多的機會展現,就如同外界對他的期許,「十年前,新加坡電信比中華電信小的多;十年後新加坡電信走出新加坡,市值已經與中華電信不相上下,甚至超越,有蔡力行的中華電信,一定能更有競爭力。」一名電信業的總經理說。

結束交接典禮與法說會,即使隔天是除夕夜,蔡力行仍一早到公司,行程排得緊鑼密鼓,從行動通信、數據通信、國際電信、企業客戶到北區電信等分公司,他巡訪的腳步沒有停歇,逐一向留守的員工發紅包,就為了取得員工信任。

但也有人不看好,「中華電信的文化,不是一時半刻就改得了,蔡力行能有多大能耐,還有的瞧。」業內人士的評語,再直接不過。

確實,中華電信是一家員工人數超過兩萬人的公司,改革豈在一朝一夕。但蔡力行也不是省油的燈,過去,他讓台積電成功上演「大象跳舞」的一幕,迄今台積電員工還銘記在心,甚至在蔡力行離職的最後一天,製作紀念影片。

如今大象換成了中華電信,蔡力行能否再攀生涯顛峰,就看他怎麼帶領中華電信打贏4G戰役,再下5G。

蔡力行

出生:1951年

現職:中華電信第六任董事長經歷:台積電太陽能及固態照明董事長、台積電總經理暨總執行長、台灣半導體協會理事長學歷:美國康乃爾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98

執行長交出首張成績單 翻身計畫再下一城 宏碁陳俊聖上任105天自評:做得不錯

2014-04-28  TWM
 
 

 

在陳俊聖出任宏碁執行長的過去三個月裡,他馬不停蹄進行組織調整,並展開全球巡迴鞏固通路夥伴,完成宏碁翻身計畫的第一章。接下來,以四月十五日在台灣主持首場新品發表會為起點,他將正式領兵出擊,迎向更大的挑戰。

撰文‧何佩珊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宏碁董事會宣佈延攬陳俊聖擔任執行長,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各界都想看,陳俊聖究竟要如何帶領連三年虧損的宏碁谷底翻身?今年上任以來,除了一月的媒體見面會,及新春團拜短暫亮相,他沉潛了一○五天,在宏碁內部進行了一場整頓計畫。

首先,陳俊聖在汐止總部舉辦了一場認識CEO的活動,與員工面對面,一一回答他們對自己,和對宏碁未來的疑慮。早在陳俊聖到任前,他就已經對宏碁做過一番研究,到職還不滿一個月,就為宏碁開出第一張組織改革的藥方。

對此,有業界人士解讀為陳俊聖的肅清異己行動,加上財務長何一華,以及大中華區總經理林顯郎、宏碁技術長暨筆電事業群共同主管李傳威等幾位老臣,接連離職或退休,更引發外界討論。

老臣出走軍心不慌

新組織凝聚員工共識

不過宏碁內部對於這波變革倒是有不同的聲音。宏碁一名高階主管就認為:「新的組織比以前更加精準,誰要負責什麼都很清楚,而且才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他(指陳俊聖)就已經凝聚了大家的共識。」經常要負責部門間協調工作的中階主管的感受更深刻:「相較於過去部門間各自為政,連要借調一個人都很困難,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大家是真的在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雖然是以空降身份進入宏碁,陳俊聖的個人魅力和開放的美式作風讓他很快就融入團隊。「就像他在記者會現場的表現一樣,他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人,在會議中他經常也是這樣走來走去跟大家互動。」這也是為什麼宏碁設計總監彭學致會說:「未來宏碁產品的設計會更大膽、更活潑。」

市場給面子

宏碁股價上漲近一五%

「但如果你吹牛,他是會挑戰你的。」宏碁高階主管指出,陳俊聖把過去在台積電的紀律帶進宏碁,現在宏碁的運作比之前更敏銳,也更有效率。以開會為例,不只是高層會議的密度從月會變成週會,他還特意將會議時間挪到週一召開。「盡快確認有什麼情況,接下來還有四天可以做事。」陳俊聖說。

改變不只發生在台灣總部,過去三個多月裡,他也完成了第一輪的全球巡迴之旅。畢竟行銷出身的他,深知市場和通路的重要性,親自走這一趟,目的不只安定軍心,更重要是穩固樁腳。他也預告:「未來每一個區域,每一個季度至少要去一次以上。」對這項任務的重視,就連宏碁爆發內線交易的醜聞,都不能影響他的出訪計畫。

「我覺得我們做得不錯。」面對外界的檢視,陳俊聖頗有自信,因為攤開各家第一季營收成績,宏碁季減一一.四%,比起華碩季減一六%,「我們明顯較好。」這樣說來有些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畢竟基準不同,但對於近年壞消息頻傳的宏碁來說,打從陳俊聖確定接任執行長後,市場信心已經反映在股價上,上漲了近一五%,「宏碁算是有穩下來了。」

下一步:主動出擊

紐約新品發表,將秀成果宏碁董事長施振榮也不吝稱讚:「找了跳火坑的Jason(陳俊聖的英文名)之後,我們的業績已經止血了。」不過就如陳俊聖自己說的:「公司在經過一個turnaround(虧轉盈)的過程,我們面臨的內部、外部挑戰其實是相當不容易的。」用一百天的時間完成內部整頓對宏碁還是不夠,營運要想真正翻轉,他必須要站出來帶領宏碁主動出擊。

宏碁內部透露,原本陳俊聖的目標是要在六月對外一舉展示宏碁初步整頓的成果,然而,隨著初步整頓結束,他已經決定要將部分成果提前到四月底的紐約全球新品發表會上曝光。

陳俊聖很清楚,過去這麼長時間以來,在全球成功翻身的企業個案少之又少,宏碁的情況不論對他或對任何人都是大挑戰。特別就像國際數據資訊(IDC)分析師嚴蘭欣所說,相比於智慧型手機這類終端硬體只要滑一滑,高下立見,現在宏碁主打自建雲(Build Your Own Cloud,BYOC),要往軟體和服務轉型,需要有更長時間的觀察和發酵。

因此過去三個多月來,施振榮的回鍋和陳俊聖的加盟雖然讓宏碁股價止跌,卻還看不到回升。但陳俊聖也不願輕易畫下大餅,對於外界的關心,他只能賣個關子說:「拭目以待」。

宏碁今年以來組織調整

名稱 異動

筆電事業群 一月新成立

固定運算暨顯示事業群 一月新成立自建雲暨平板產品事業群 原雲端技術事業群,新增平板業務電子化服務事業群擴大管理伺服器業務商用市場全球運籌中心裁撤。伺服器、商用桌機和商用筆電分別歸入電子化產品、固定運算暨顯示產品、筆電產品事業群全球策略規畫暨運籌中心原電腦產品全球運籌中心,電腦行銷及產品規畫業務改歸入筆電產品事業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63

做得廚唔怕客肚闊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15.html
不知道是否受垃圾會玩嘢、假瞓街同鳩烏文化影響,近日據説有的自稱是以四大造數公司之一的Earn (when) Young為家的簿記員在「生果報」登報彰顯公義,大爆稅務部新扎Partner大玩辦公室政治攪分化的陰毛云云。
「利益是檢視真理的惟一標準」乃資本主義行事的定律(不喜歡者可考慮移民北韓),在私人企業中有客者便可以橫行。坐得P and L的一定係儘量搶客和減少成本(即剋扣OT同一個人做三份嘢)。管你是黃巾賊或者左膠,為了人民幣大家才團結一致在這個「家」執好民企那一盤不堪入目的爛帳上市呃阿㚪兼替國內貪官套現,或好似今次事件中呢班報稅佬用各種方法替這些賊窩「合法」逃稅!

據說今次的風雲人物Tracy姐乃上世九十年代初入行的甜姐兒,做了幾年7-Eleven影帝生活後終於考到個老千牌,捱了二十年騾仔經理一副後才晉升為Partner!能夠做到Partner者必定凄客有道(不管你用乜方法)而非特衰政府城管擔櫈仔上位。做得四大造數公司,接得的Job開的Pricing一定有內部準則(其實還是看市場,即係冇準則),上世八九十年代香港人還相對阿燦有Edge,開價還可以好一點。如今強國崛起港燦沒落,加上習大大開始實行對外資造數公司(包括港燦)的壁壘,強如Earn (when) Young也沒有太大的議價空間。
職場是現實的,考了個老千牌捱了幾年經理如果升唔Partner應該儘快著草去錢莊做Compliance或IPO。次一檔的去其他上市公司做FC,或躲到特衰政府跟黃河生的門生搵食(而非好似拙文「少年EO II之煩惱」中的車神希望下海)。公司有品牌,個人也有品牌。玩辦公室政治固然每日都發生,但登報唱衰老板的超智行為也太低估班造數佬刮出登報二五仔的能力。呢條(或呢班)二五仔能否繼續在造數界呃飯食還是放長雙眼睇。不過有一點筆者幾乎可以肯定,Tracy姐應該好開心有人唱衰她剋薄,因為呢個「朵」更彰顯她信守利益極大化的資本主義市場的至高定律。筆者認識一些契弟主管為求上位,自己寫「鬼信」俾老板唱衰自己剋薄手下而升職。因此登報者分分鐘係Tracy姐本人!呢個世界只有特衰政府的垃圾會如此玩嘢,在米帝國會山莊玩嘢之人也立即被McCain以一句「Low Life Scum」召公安清場。全世界亦只有專捉小販的特衰政府城管可以一邊玩嘢一邊擔櫈仔上位,一三五頭身手,二四六耳鼻喉,登報的二五仔應該做城管而非報稅佬。
做得廚唔怕客肚闊,做得雞亦唔怕客J大!Tracy姐爛做固然天經,但CY LAI廣告部為了兩萬連呢D咁超智的廣告都接,的確有辦法。生於亂世,CY LAI應該慶幸請到一班極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31

別把牛市做得支離破碎的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ecz.html

    青年股友H,入市以來,經歷了大半個大熊市,好不容易熬到了這波大行情,終於守得雲開見明月,揚眉吐氣。他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好收成。前陣子,他還清了融資,同時清掉了一半的倉位,準備坐等股市回調,伺機殺入。

    昨天,H打來電話說,他自從大幅度降低了倉位之後,心情不知怎麽的反而越來越不好了。還說,這期間他做了好幾撥短線,收效很差,搞得心情更加不好。“唉!我真不知怎麽弄才好!”H嘆道。

    客觀而論,H獲得了大約一倍的收益,這個業績可說是相當不錯的啊!這是他長期忍耐堅持換來的成果,可嘉可贊!肯定成績,以利提高。

    我:你為什麽大幅度降低倉位呢?

    H:不少名家高人都說大調整就要來了,比如,有個我一直非常敬佩的名家都說了,3850點是“地球頂”呢!這之前,還有個名家說“3000點以下不見不散”呢!我自己也感到,股市這麽一口氣地猛漲,很懸!調整快來了!

    我:從你一貫以來的情況看,你應該說是個長線投資者吧?

    H:是的。

    我: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投資方法,任何投資方法都有不足之處,做長線有個最大的缺陷,那就是註定要坐過山車的,甚至包括陪同大熊市。是不是?

    H:這個我是知道的,但我還是有點怕跌,總想能夠躲避一段下跌波段,也好。

    我:那問題來了:逃避下跌波段是波段操作,屬於趨勢投資吧?這不是與你的基本投資方法相矛盾了?

    H:怎講?

    我:大致地講,長線投資是立足於“買得低”,這樣才使得你能夠長期持有,最終獲利;而趨勢投資是以判斷走向為前提的,帶有預測性,經常還會對判斷作修正,所以持股時間也就不宜過長。由於這兩種投資方式的思維截然不同,所以它們是難以共生的。你從自己前階段做短線的實踐中應該體會到這點了吧?

    H:哎!好像是這樣。

    我:所以說,做長線投資不必去揣摩走勢,只需掂量好自己手上的股票,跟著市場走就是了。至於調整,遲早會來,但調整不是哪個人事先猜出來的,也不是你心里想出來的,而是市場決定的,因此,你只能等到市場走出來讓你看到了才可再作決定。不然,你自作聰明地走在它前面,常會發生踏空的呢!而長期來說,股市是個多頭市場,漲多跌少,踏空的風險大於套牢的風險。這回你就踏空了不少吧?長線投資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避免或減少踏空,而它最終恰恰贏就贏在這個環節上。比如,這波大行情過來,拿著早期籌碼不動的人,你說哪個不是大贏家?

    H:這倒是的。那我接下去怎麽做呢?

    我:很簡單的,堅持自己投資的基本理念、原則及方法,相信自己,不要聽信任何預測言論。找得到便宜的股票,買入;找不到了,就耐心等待。不要患得患失,更不要跑進跑出地折騰,千萬別把難得一遇的好端端的一個牛市做得支離破碎的!不然,事後非叫你捶胸頓足、悔恨莫及、腸子悔青不可呢!

    說到這,順便提一下股市有這麽條“規律”:往往預期一致才會發生反相情況。股諺“多頭不死,跌勢不止”、“空頭不死,牛市不止”、“全部空翻多,見頂差不多”、等等,描述的就是這種現象。牛市中,越早慌慌張張逃出去的人,越會到了漲得更高的時候回來。不信?你等著瞧。關於這個話題,我們以後再聊。

    H:是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37

那些離職創業的主編們,現在都做得怎麽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15/151026.shtml

 文/創業家記者吳丹

編輯/王冀

媒體人創業不是新話題。追溯到 2010年前後,便有《中國企業家》系社長主編們出來創業,目前活躍的創業家傳媒、正和島、財新網、虎嗅、36Kr等新媒體均和這本中國第一企業家雜誌有著直接清晰的關系;2012年前後,“網易創業幫”也頗引人註目,陌陌和YY便是其中成功代表。 

傳統媒體全面失守的大勢下,近一兩年又有一波主編相繼離開,形成主編離職做新媒體的現象。在這次轉型大浪中,他們已不再是主編,體制的打工者,而開始做產品,並將其深入地市場化,他們已變成一家公司的創始人,變成需要和投資人談錢,思考商業模式的創業者。他們每天的新報道和點滴的改變都在各自平臺上悉數展現出來。全民創業時代,作為媒體人,他們的進退與改變、決策與走向因為直觀可見,而成為這個時代最好的創業紀錄片。  

徐滬生:一條最好的轉型樣本

原:《外灘畫報》總編輯  離職時間:2013

現:“一條”視頻創始人  創始時間:2014年5 

2014年9月8日,“一條”視頻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線,2015年5月,一條名為“中國最孤獨的圖書館”的視頻引發大量關註,據其它媒體的跟蹤報道了解,此視頻報道後這座圖書館已由“最孤獨”變為“最熱鬧”圖書館。而促使它瞬間爆紅的,正是“一條”視頻。據悉,該視頻在微信里的點擊量已超過250萬。 

這是“一條”進入大眾視野的標示性事件,也是其迄今為止發布的影響力較大的視頻之一。創始人徐滬生在前不久的“移動互聯網創新大會”上發表演講,透露現在的微信訂戶數量為600萬,這對於一個微信訂閱號來說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徐滬生此前在一次采訪中提到,互聯網的用戶級不能拿來和傳統媒體作比,可能要達到千萬級再來考慮商業模式。他表示投資人並不著急,現階段“一條”只負責把內容做好。 

就一個創業項目來看,“一條”屬於“小而美”,徐滬生表示初創業時,只有2位天使投資人有興趣。“一條”進入微信時間不早,主打“文藝,潮流,生活方式”,受眾並不廣,但短短1年時間,已經聚集600萬粉絲,每天發布的內容都有十萬+閱讀量,成為不折不扣的微信霸號。 

“一條”究竟有什麽秘密?

 徐滬生表示自己從2013年底開始研究移動互聯網,並研究了youtube上所有點擊過百萬的視頻;創立初期,“一條”有9個不同欄目,用創始人的話說是“可以攪動9個不同的圈子”,“一個標題改7遍”,3分鐘視頻拍13個小時 ——這些恐怕都是“一條”成功的細節。

 在關於“一條”的這次演講中,他提得非常多的是互聯網時代,做內容的變與不變。根據讀者喜好做3-5分鐘短視頻,進入微信,這是“變”,對內容的品質把控,是“不變”。在這份演講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總編輯的看家本領,怎麽把雜誌拍得有節奏感和沖擊力,在微信里就全部廢掉了”。

 每天“一條”原創生活類視頻,堅持發了300多天,風格一致的“一條”已經形成品牌。600萬微信訂閱號,沒有第二個人這麽做,“一條”在紅海中沖了出來,並且非常快。

 但徐滬生表示,訂閱號只是他們一個小小的計劃,這位曾表示“想在《外灘畫報》再幹五年就退休”的創始人說他們已經規劃好了未來的商業模式,這位對內容產品情有獨鐘的媒體人提到“不做平臺”。

 是否考慮做社群?徐滬生曾表示沒有太多時間。但前不久”一條”在微信群里的一次線上運營沙龍至少表示了他們有過這樣的嘗試,近500人通過層層驗證湧入群內,分享關於這個視頻品牌的一切,而在沙龍開始時,他們發出的大量彈幕也讓場面有點兒失控——在微信的封閉生態圈里,找到同好的他們似乎有點兒興奮。

 微信生態之外,“一條”去哪里?

 在優酷上搜索“一條”,可以看到全部的視頻,但是“一條”在這里的表現顯然沒有它在微信里那麽引人註目,和優酷上動輒千萬的瀏覽量更相去甚遠。這一結果顯然和媒體平臺的特性不同有關,作為社交媒體,微信更易於內容的轉發,更容易抵達到同一類人群中間,並將他們迅速聚集起來。

 這也是為什麽偏小眾的“一條”能有每篇十萬+閱讀量的原因,它極其精準地找到了它的閱讀者,盡管這一人群相對數較小,但絕對數依然驚人。

 未來的“一條”將如何運作?從互聯網產品的角度來看,一年時間內聚集了600萬訂戶,每篇文章都有幾十萬人閱讀的“一條”,已經成為新媒體創業成功案例。

        伊險峰:被媒體報道會有更多下載嗎?

原:《第一財經周刊》主編   離職時間:2014年6

現:“好奇心日報”創始人   創始時間:2014

 “最後要說,在經歷了300余期之後,這是我最後一次在這里為讀者介紹這本好看的雜誌。……我也和讀者一樣期待《第一財經周刊》繼續精彩,繼續傳奇。”這是創刊已有7年時間的《第一財經周刊》前主編伊險峰最後一次寫卷首語。時間是2014年6月。離現在正一年時間。

 “大幾周沒看,伊險峰呢,我最喜歡的楊櫻呢,都去好奇心了嗎。”這是2014年12月一位網友在微博的留言,他同時曬出了當期《一財》的采編人員一覽表。

 去年夏天,雜誌主編伊險峰離開這本他親自參與創立的刊物,他的隊伍中還有幾位一財曾經的記者。《好奇心日報》在“傳一財主編離職創業”的神秘中揭開面紗,此後再無更多露面。直到微信上36Kr資深作者Zuo發表一篇文章:“‘3’是《好奇心日報》的幸運數字”,文中采訪對象問記者:被你們報道後會有更多下載嗎?

 觀察“好奇心日報”成立迄今的報道內容,它有經過精心設計的頁面,一致的標題結構,相似的報道語氣,在對品質的把控上,這是一本專業雜誌的操作手法,這和大部分的微信訂閱號有著很明顯的區別。

 在其微信界面上,它直白表示不想和微信這一平臺有過高的黏合度:這只是一個訂閱號,請下載我們的APP。迄今為止,“好奇心日報”文章末尾並未出現商業廣告,每篇文章均導流到其APP下載頁。經查詢,其在豌豆莢和百度應用上分別為29萬次和10萬次下載,這在單一的媒體類應用里是一個極高的數字,第一財經周刊APP在豌豆莢下載數是7.7萬,財新網為11萬。(截止2015年7月)

 “離開了原來第一財經的平臺,伊險峰現在感受到了作為創業者的焦慮。曾經在第一財經周刊一呼百應的總編,現在找渠道、談合作、挖人,也不再像從前那麽得心應手。”Zuo在其文章里這麽說道,他在文中提到伊曾是自己的領導。

 “伊險峰只想做內容,然後靠廣告掙錢。”3月份的時候伊險峰這麽告訴記者。

 《好奇心日報》有著內容運作上的優勢,用他們的報道語氣來表達即是,點開隨便他們的哪一篇文章,你都能發現這個報道是來自一家專門做新聞的機構,但現在的問題可能在於,在信息源多而分散的新媒體市場,好奇心日報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聚集它的讀者群,並形成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品牌?在專業報道和大眾喜好上,好奇心日報又能否做到最大限度地平衡?

 前方並沒有指路人,一切問題都是新的。好奇心日報APP的主編和所有的創業者一樣,每天都在面臨新的情況。

 在這篇報道《好奇心日報》的文章末尾有一則評論引人註目:巧的是最近一直在關註“好奇心日報”,沒想到主編是個大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黃章晉:在微博上介紹自己畢業於山東藍翔的已婚男人

原:鳳凰周刊主編    離職時間:2013年4月   

現:“大象公會”創始人   創始時間:2013年7

 一輪在微信上的關停風波曾讓人關心“大象”的命運,畢竟它的創始人是有著13年媒體從業經驗,前《鳳凰周刊》的主編黃章晉。

 據《博客天下》報道,為了創業,黃章晉和妻子在國貿廣場附近租下新的屋子,組建5人團隊,門口擺上大象壁畫。而“大象公會”有兩位投資人是黃章晉的好朋友,羅永浩和唐巖。

 “有的時候有限制,自己做要好,”黃章晉認為創業把自己的路子又拓寬了。但偶爾也有太寬的時候。經歷封號事件之後,黃章晉表示以後不碰政治。

 大象公會訂閱號每天只發1-2條原創文章,主打“知識,見識,見聞,最好的飯桌談資”以下是他們最近幾個標題:“外國人真的不做月子嗎?”,“經理、總監、VP、CEO,頭銜的進化史”,“香港人為什麽最迷信?”——這篇文章是大象公會近期的一個爆款。 

“大象公會”上偶爾也賣書,全網首發《沐猿而冠》已有6796人購買。 

從目前微信端的文章閱讀數和在媒體圈的影響力來看,大象公會也已形成自己特色。正如創始人黃章晉所說,現在我和別人聊,他們都知道大象公會是什麽了,但沒做的時候,他們都不知道我要幹什麽。 

大象公會靠什麽賺錢?一位網友在“知乎”上問道。

黃章晉的回答被贊到第一個:我不知道,現在也不考慮這個問題。我擅長的是做內容。我相信大象公會只要有好的內容,就必然能活下去。 

困困:雞湯去死

原:《紐約時報》中文網副總編   離職時間:2015年1

現:“玲瓏”創始人   創始時間:2015年1 

和以上內容即產品的創業公司不同,困困要打造的是一個“你最酷的女朋友都在這兒”的女性社區,定位群體為“中國城市的6000萬22-32歲的雅痞女青年”。

 不同定位的女性社群興起成為近兩年的新現象。“她生活”及其衍伸的“她蜜邦”,因《那個激勵了全球女性的人,今天我們祝福她》而進入更多人視野的lean in beijing,APP端的“美柚”,“大姨媽”等一系列關註女性職場、情感、生活的新組織都正在努力地尋找與她們最匹配的人群。

 迄今為止,“玲瓏”發起討論過的話題有:“以前穿它是為了遮,現在我們關心怎麽露得漂亮”、“你能接受‘各玩兒各的’的開放式婚姻嗎?”等,而經常有佟大為、林奕華等演藝界知名男士參加的線上問答沙龍是其最大特色。

於威:BuzzFeed式的傳播方式成為時代需要

原:搜狐網總編輯   離職時間:2011年12

現:微在創始人   微信訂閱號上線時間:2014年2

 微在主編張一帆在近日的一則類似“告讀者信”中稱:微在要成為“社交媒體時代最勇於創新的媒體”,而這篇文章發出的主要目的,是號召大家下載其APP的最新版。

  “微在”口號“幹掉無趣”,被認為是BuzzFeed的模仿者,每天推送排版精致的段子和多樣化的GIF動圖,其提出“1分鐘能讀完內容”,主編張一帆稱其用戶的特點為:逗比、自信、好奇心。其最新一則融資新聞來自摯信資本的A輪投資。

 對於為何創辦“微在”,於威對媒體稱“(傳統平面媒體)品牌已經被互聯網消除了,讀者已經不看新聞最初來源,閱讀習慣發生了變化,BuzzFeed式的傳播方式成為時代的需要。”

左誌堅:還有更大野心

原:《21世紀經濟報道》新聞總監   離職時間:2012年11

現:“拇指閱讀”創始人,6月,拇指閱讀APP被京東收購

離開了《21世紀經濟報道》,媒體人左誌堅做起了移動閱讀平臺“拇指閱讀”。註冊過這個閱讀平臺的用戶一定有過被創始人加為好友的經歷,在拇指閱讀上,創始人左誌堅關註了11858位用戶。

 6月17日,拇指閱讀訂閱號發布消息《關於京東收購拇指閱讀,我先簡單說幾句》,在這篇文章中,左誌堅稱“出售APP,微信公號獨立發展”,並表示“一些朋友覺得我發財了,其實沒有。我們還有更大的野心”。

羅輯思維:我玩的他們看不懂

原:中央電視臺欄目制片人   離職時間:2008

現:“羅輯思維”創始人   創始時間:2012

 將“羅輯思維”放到最後,主要是其已成為微信知名媒體品牌,無須贅述。創始人羅振宇早已在各訪談中談到,羅輯思維走的是社群經濟的路子,聚集思維方式相近的一群人,通過電商,眾籌,粉絲階段性合作等方式打通內容到商業模式的最後一公里。

 目前,“羅輯思維”電商平臺上售賣的產品大致有“藝術畫作、紅酒、職場課程、演講門票”等,範圍較廣,不一而足。

 媒介形式到今天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Vice、Vox Media等的崛起也昭示著大洋彼岸的英語媒體界同樣在發生著急劇的時代變化,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是:在一個有文章轉發權的讀者那里,你再也無法生產一篇他不喜歡的報道。這樣的變化給每一個曾經的主流刊物提出難題:今天,我們將如何做媒體?媒介形式多樣化,讀者又怎麽看新聞?內容和商業模式之間,又會有哪些可持續的呈現形式?

 “一條”和“大象公社”現階段所擁有的影響力已經證明,好內容永遠有市場,畢竟,沒有人做產品,讀者也就無內容可看,更無所謂投資方最熱衷的新聞聚合平臺。

 奔跑吧,主編們,人民需要好內容。作為致力為創業者服務的創投媒體,《創業家》將持續關註新媒體領域的明星創業公司,歡迎與我們聊聊。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吳丹,由王冀編輯,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25

郭董拼轉型:做得好,我股票都給你 鴻海,悄悄變成台灣新創高手大金主


2015-10-26  TCW

不願只做「代工之王」,鴻海力戰電商市場,砸大錢網羅各界菁英,從馬英九外甥到台大名師都是郭董的人!

電子商務產值今年上看新台幣一兆元,電商新貴人人搶,但背後的大金主,不是龍頭PChome或雅虎,而是製造業大廠鴻海。十月一日,燦坤前網銷暨行銷部營運長陳顯立出任鴻海子公司富奇想商務長,這位四十歲新貴在燦坤年薪近五百萬元,甚至比總經理領的多,他拒絕中國蘇寧電器的五倍開價,投入鴻海麾下。

月前,本刊挖掘十位電商新貴代表(詳見第一四五四期),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十位專長不同的電商高手,交集點居然是鴻海。因為其中五人曾和鴻海接觸過,陳顯立當時首次對外透露他將跳槽鴻海,而飛信資訊共同創辦人李振璋,則是鴻海電商網站富連網寄發電子廣告信件的服務商。

不只兩岸,他放眼全球 打造跨國界電商平台

富連網今年三月開始運營,這之前它是富士康的天貓官方旗艦店,現在在中國和台灣各有布局,網站以3C電子消費品為主,從最新上市的iPhone 6S,到鴻海自有品牌InFocus手機、大電視等通通都有。

據了解,富連網在兩岸同步展開挖角行動,在中國鎖定阿里巴巴、聯想等公司人才。台灣方面,早在今年年中,東森集團所屬、國內最早經營兩岸跨境電商的網勁科技營運長陳杰,也被富連網延攬,接掌跨境電商總經理。陳杰受訪時表示,他要負責打通富連網通往印度、歐洲、北美等跨境業務。

和陳杰幾乎同一時期也加盟鴻海集團的,還有知名女裝品牌東京著衣前營運長郭奕麟,但他服務的是鴻海在中國最早的電商平台:飛虎樂購。

據國內電商界人士指出,陳杰和郭奕麟皆出身雅虎體系,前者曾一手把超級商城拉拔起來,擅長「從無到有」的事業,後者則做到雅虎奇摩拍賣業務部總監,其前同事說,郭奕麟操盤有道,接掌雅虎拍賣一年後,營收居然翻了兩倍至三倍,這對發展相較成熟的拍賣業務,十分難得。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一直沒有忘卻電商夢,從去年底富連網正式成立,已被外界視為鴻海重啟電商計畫,只是,這次著眼的不只是兩岸,而是全世界。因此,當我們在 追蹤電商人才今年的「薪情」為何比其他工作多出一三%時,已有電商界人士直接說,因為鴻海跳下來挖人,薪水都被墊高了。

不過,富連網卻低調以對,品牌公關張敬賢對挖角與業務布局都不予置評,直說未到與外界分享的時候。

不只電商,他布局物聯網 擬用一面鏡子打造生態系

就在我們蒐羅鴻海的電商人才之際,我們發現,鴻海不只是電商新貴的金主,它旗下所延攬的人才包山包海,其中不乏各領域的佼佼者,如網路圈稱「翟神」的和沛科技創辦人翟本喬、工業設計界金童謝榮雅、翻轉教育台大名師葉丙成等,鴻海都投資了他們的公司,成為最大股東,可以說,這些知名創業家他們背後的大老闆,現在都是郭董。

而陳顯立跳槽的富奇想,就是謝榮雅的奇想創造與鴻海結合的新公司,雙方的結合始於去年六月,郭台銘在員工動員大會上第一次聽謝榮雅簡報,郭大為賞識,還要各次集團主管放手給投資公司「空間」,「要讓他們來影響我們,不要我們去影響他們。」

鴻海允諾兩年投資富奇想

二億五千萬元,取得七成股權。據了解,富奇想正在打 造一個物聯網的作業系統 (OS),謝榮雅廷攬陳顯立是為了年底商業化做準備。想像一下,你以後一早起床在浴室刷牙,可以點選鏡子選購牙膏、衛生紙,這面鏡子設計可能來自謝榮雅, 內嵌的連網技術來自鴻海,而串聯商品供應商的則是陳顯立要做的事情。

鴻海要讓居家生活中,很多東西都變成這面鏡子,打造出一個生態系,像蘋果和Google 目前各自掌握的生態系統一樣,平台創建者才是老大。

如果說謝榮雅是鴻海發展物聯網的設計師,那翟本喬就是鴻海大數據和雲端技術的總顧問,今年五月,郭董親自帶媒體參觀貴州大數據中心,翟本喬當時便緊跟在郭董身邊。知情人士指出,鴻海已在六月完成對和沛第二次增資,整體投資金額破億,顯示鴻海對翟本喬的重視。

王於葉丙成與台大師生成立的教學軟體平台幫你優(BoniO) 新創公司,獲得鴻海投資一億八干萬元,是鴻海國內最近的一樁投資案。

大動作求轉型鴻海三成資源將轉入新創

從電商人才到設計師,鴻海大手筆延攬到麾下,目的只有一個:轉型。郭台銘在今年股東會上表示,未來將移出集團二〇%至三〇%的資源投資新創公司

有意思的是,郭董深知鴻海集團深似海,還特別指示底下主管,「不要想去控制年輕人!」翟本喬和謝榮雅常進出鴻海在土城總部,但和沛辦公室仍遠在北邊的內 湖,富奇想辦公室也在板橋鬧區,都離鴻海遠遠的。這位大金主甚至會當著年輕創辦人的面說,「做得好,我的股票都給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