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心:首先您要決定這個項目您自己做還是與人合夥做,然後選擇註冊一人公司還是多人的有限責任公司,註冊公司第一步是公司的名稱核準,工商局核準通過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登記申請,提交工商局要求的備案資料,直到拿到三證五章,才能開始經營,否則都有可能是非法經營。
問:創業路上最容易掉入的法律誤區有哪些?
張馨心:第一、股權的設置,不懂股權設置的合理、合法性,也不請教法律專家人士,從一開始就為自己埋下陷阱;
第二、知識產權的保護,公司名稱、網站名稱、域名、LOGO以及宣傳語不知道申請為商標,被別人搶註後很是被動與無奈,付出很高甚至無法承受的費用;
第三、項目的合法性,灰色地帶,鋌而走險,不去咨詢法律人士;
第四、融資協議重大條款的忽略,為了及早拿到錢,不管融資條款是否苛刻,為自己與項目埋下隱患。
問:有人說:“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那從您的創業經驗來看這種說法靠譜嗎,親友集資合夥創業時容易遇到什麽樣的問題,該如何避免和解決?
張馨心:靠譜,盡量不要和好朋友開公司。
和好朋友、親人合夥開公司好處是初期成本低,壞處是公司快速發展期會遇到瓶頸,甚至當初的親朋好友會反目成仇。解決方案是:當初就約定清楚,用協議或者公司章程約定,等公司發展到某個階段時,兌現他們的股權,或者公司少量保留他們的一部分股權,讓他們退出管理層或者退出公司,以便及時引進更合適的人才。
問:前段時間天貓註冊“雙十一”商標封殺京東促銷,對這個事件您怎麽看。很多公司在創業初期常常容易忽視商標註冊的問題,如何增強創業者的商標保護意識,創業者怎麽才能做好商標的保護工作?
張馨心:我很認可天貓註冊雙11商標的行為,這給所有的創業者一個提醒,阿里巴巴非常重視法律的運用,他們的合夥人中有三個是法律人士,這也是阿里巴巴成功的有力保障。
商標的保護與域名的保護一樣重要,甚至商標的保護更加重要,一般創業者有域名保護的意識,缺乏商標保護意識,創業者要經常參加黑問與綠狗網的普法沙龍,同時要經常關註法治欄目,甚至要結交幾個法律人士為好友,不斷提高自己的法律保護意識。
商標註冊需要以公司的名義申請,找一個好的代理機構與法律服務平臺就可以了,無論是公司名稱、公司的宣傳語、LOGO、網站中文名以及域名、吉祥物等都需要申請商標,以免被人搶註而無法使用。
問:初創公司要不要找律師來做法律顧問,什麽時候需要,創業公司挑選律師事務所應該註意哪些方面?
張馨心:初創公司暫時不必要聘請法律顧問,法務可以外包給法律服務平臺如綠狗網,省錢、省心、簡單、安全。融資的時候一定要請律師,而且要請最好、最專業的律師,融資完成後公司可以設立一個法務部門,內部法務交給法律部處理,遇到其他專業性很強的非訴訟業務或者訴訟業務時還需要聘請外部律師,如滴滴打車已經融資多輪,盡管有法務部,還是把專業性很強的專利申請、商標申請以及版權申請都外包給了綠狗網,小米手機的聲音商標也是外包給了綠狗網。
問:創業公司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中,可能會需要到哪些法律服務?
張馨心:初創階段:註冊公司(包括股權協議、章程、年報等)、代理記賬報稅(稅務報到、稅收減免等)、知識產權保護(商標申請、版權保護、專利申請及保護)、勞動人事(勞動合同、人事制度、社保公積金開戶與繳納)等。
發展階段:融資協議、融資咨詢,股權結構、期權設置。
高速成長階段:並購協議、並購咨詢與聘請律師,股份制改造等。
IPO階段:上市計劃與律師盡職調查報告。
破產清算階段:破產清算,退出機制。
綠狗網按照企業的發展軌跡研究了與企業安全有關的36種行為,研發了上百款產品,針對企業的每一個階段都能提供相應的法律服務,希望對創業者有所幫助。
點擊查看專訪:http://ask.iheima.com/?/yiwenyida/5424
==================================================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黑問】是《創業家》傳媒重磅推出的創業問答社區,致力於為創業者解答創業路上的各種困惑,主要分為【創業問答】和【黑問專欄】2個版塊。【黑問專欄】包含各類創業者、投資人、及自媒體的優質文章。歡迎點擊鏈接,向我們投稿,審核通過後將出現在您的專屬【黑問專欄】頁面!優質文章將會通過《創業家》及i黑馬的媒體渠道進行推廣http://ask.iheima.com/?/publish/article/
昨日,德國政府高層和希臘政府發言人的表態讓市場看到了希臘債務問題的轉機,希臘股市開盤大漲8%。華爾街見聞本周三文章援引歐盟的經濟與金融事務委員評價稱,下周一的歐元區財長會議是“決定性”的會議。本周四希臘政府也同意與歐元區救助方再次對話,於本周五開始談判。
希臘新政府成立時承諾修改國際救助項目的條件,推翻大部分為換取救助而需實行的緊縮措施。國際貸款方——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和IMF這“三駕馬車”至今仍堅持希臘必須信守此前簽署救助協議所做的承諾。
在下周一希臘債務問題大攤牌以前,我們需要明確以下幾個要點,它們可以幫助判斷希臘債務僵局是否取得進展、希臘給歐元區帶來的風險是否減少。
· 時間壓力
當前的國際救助項目於本月28日到期。歐元集團主席迪賽爾布洛姆(Jeroen Dijsselbloem)上周五給希臘下了“通牒”,稱要保證歐元區金融支持,希臘政府就要同意履行既定協議,本月16日下周一是希臘申請延長救助項目的最後期限。
希臘政府需要延長現有救助方案,避免耗盡資金,失去償債能力。但上月底成立的極左翼希臘新政府強調,不會接受以現有救助條件為前提的救助項目,呼籲向希臘提供短期的過橋貸款。給希臘更多時間重新協商國際救助。
希臘和債權人本周五開始談判,試圖在本周一的歐元區財長會議前達成共識。
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援引路透報道稱,希臘政府發言人Gabriel Sakellaridis接受國內電視頻道采訪時表示,在下周一的歐元區財長會議上,希臘將竭盡全力同歐元區援助方就新的希臘支援項目達成一致。他還說,即使周一當天未能達成一致,也認為時間方面始終不是問題。
· 救助項目是否延續
德國總理默克爾本周與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頂圖)會面後公開表示,希臘要麽履行此前協議的所有條件,要麽請求延長2月28日到期的救助項目。齊普拉斯稱,希臘政府願意接受70%的現有救助協議規定措施,所以只有30%的條件需要談判。
MarketWatch記者Sara Sjolin援引資產管理公司Investec旗下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Shaw的預測稱:“應該容易達成某種裝點門面的讓步,如果現有項目延期能以‘過橋貸款’的形式重新包裝,就更有可能這樣讓步。”
Sjolin還援引路透消息稱,一位歐盟的高官表示,如果債務談判繼續陷入僵局,希臘政府將不得不申請新一輪全面救助,那將是希臘第三輪救助。
以下BBC根據智庫開放歐洲數據制作的圖表展示了希臘政府3230億歐元的公債都有哪些“債主”。
· 爭相表立場
下周一會談以前,希臘與歐盟救助方各自均有表態。
以上也提到在本周四與齊普拉斯會面後,默克爾重申希臘要遵守承諾的強硬立場。當天齊普拉斯的口氣到顯得比較樂觀,他說:“我們並未縮小所有距離,但我們彌合了重要的一段距離,已經證明歐盟成為爭鬥之地,應該讓步。”
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昨日的表態就沒有齊普拉斯的那麽樂觀,他說:“希臘還遠未到與歐盟達成協議的地步。”
· 流動性擔憂
希臘國內大量資金外流,本月6日德國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流入德國的其他歐元區國家資金創2011-2012年歐洲債務危機以來新高,足有540億歐元。經濟學家認為,如此規模的資金流正體現了希臘資本外流。
希臘留在歐元區的不確定性已經沈重打擊國內銀行。歐洲央行本月初宣布,暫停希臘債券作為抵押品時享有的信用評級豁免權。也就是說,評級為垃圾級的希臘政府債券現在無法依靠評級豁免權獲得歐洲央行的低成本融資,這無疑限制了希臘銀行業融資能力。
不過,歐洲央行還沒有完全切斷對希臘銀行業“輸血”。希臘的銀行能通過融資成本較高的緊急流動性支持(ELA)獲得歐洲央行的支持。本周三,為緩解希臘銀行業的金融壓力,歐洲央行還將希臘銀行業通過ELA得到資助的最高限額上調50億歐元,升至650億歐元。
· 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擔憂
希臘救助項目之爭讓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擔憂死灰複燃。如果希臘和債權人未能就過橋貸款達成一致,未能延續現行救助項目,或者未能同意進行形式的債務重組,希臘就面臨主權債務違約和退出歐元區的危險。
Sara Sjolin提到,德國商業銀行的經濟學家預計,下周一的歐元區財長會議如果未能就希臘債務問題達成一致,希臘政府宣布無力償債和離開歐元區的可能性將明顯增加,目前可能性為25%。
這些經濟學家還預計,隨著違約的風險越來越高,歐洲央行也會斷絕通過ELA給予希臘銀行業的緊急資助。希臘經濟會混亂,但歐元區還不會面臨生死存亡的威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周五,德國政府高層和希臘政府發言人的表態讓市場看到了希臘債務問題的轉機,希臘股市開盤大漲8%。華爾街見聞上周三文章援引歐盟的經濟與金融事務委員評價稱,本周一的歐元區財長會議是“決定性”的會議。上周四希臘政府也同意與歐元區救助方再次對話,於上周五開始談判。
希臘新政府成立時承諾修改國際救助項目的條件,推翻大部分為換取救助而需實行的緊縮措施。國際貸款方——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和IMF這“三駕馬車”至今仍堅持認為,希臘必須信守此前簽署救助協議所做的承諾。
在周一希臘債務問題大攤牌以前,我們需要明確以下幾個要點,它們可以幫助判斷希臘債務僵局是否取得進展、希臘給歐元區帶來的風險是否減少。
· 時間壓力
當前的國際救助項目於本月28日到期。歐元集團主席迪賽爾布洛姆(Jeroen Dijsselbloem)本月6日給希臘下了“通牒”,稱要保證歐元區金融支持,希臘政府就要同意履行既定協議,本周一是希臘申請延長救助項目的最後期限。
希臘政府需要延長現有救助方案,避免耗盡資金,失去償債能力。但上月底成立的極左翼希臘新政府強調,不會接受以現有救助條件為前提的救助項目,呼籲向希臘提供短期的過橋貸款。給希臘更多時間重新協商國際救助。
希臘和債權人上周五開始談判,試圖在本周一的歐元區財長會議前達成共識。
華爾街見聞上周五文章援引路透報道稱,希臘政府發言人Gabriel Sakellaridis接受國內電視頻道采訪時表示,在本周一的歐元區財長會議上,希臘將竭盡全力同歐元區援助方就新的希臘支援項目達成一致。他還說,即使周一當天未能達成一致,也認為時間方面始終不是問題。
· 救助項目是否延續
德國總理默克爾上周與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頂圖)會面後公開表示,希臘要麽履行此前協議的所有條件,要麽請求延長2月28日到期的救助項目。齊普拉斯稱,希臘政府願意接受70%的現有救助協議規定措施,所以只有30%的條件需要談判。
MarketWatch記者Sara Sjolin援引資產管理公司Investec旗下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Shaw的預測稱:“應該容易達成某種裝點門面的讓步,如果現有項目延期能以‘過橋貸款’的形式重新包裝,就更有可能這樣讓步。”
Sjolin還援引路透消息稱,一位歐盟的高官表示,如果債務談判繼續陷入僵局,希臘政府將不得不申請新一輪全面救助,那將是希臘第三輪救助。
以下BBC根據智庫開放歐洲數據制作的圖表展示了希臘政府3230億歐元的公債都有哪些“債主”。
· 爭相表立場
本周一會談以前,希臘與歐盟救助方各自均有表態。
以上也提到,在上周四與齊普拉斯會面後,默克爾重申希臘要遵守承諾的強硬立場。當天齊普拉斯的口氣到顯得比較樂觀,他說:“我們並未縮小所有距離,但我們彌合了重要的一段距離,已經證明歐盟成為爭鬥之地,應該讓步。”
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上周五的表態就沒有齊普拉斯的那麽樂觀,他說:“希臘還遠未到與歐盟達成協議的地步。”
· 流動性擔憂
希臘國內大量資金外流,本月6日德國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流入德國的其他歐元區國家資金創2011-2012年歐洲債務危機以來新高,足有540億歐元。經濟學家認為,如此規模的資金流正體現了希臘資本外流。
希臘留在歐元區的不確定性已經沈重打擊國內銀行。歐洲央行本月初宣布,暫停希臘債券作為抵押品時享有的信用評級豁免權。也就是說,評級為垃圾級的希臘政府債券現在無法依靠評級豁免權獲得歐洲央行的低成本融資,這無疑限制了希臘銀行業融資能力。
不過,歐洲央行還沒有完全切斷對希臘銀行業“輸血”。希臘的銀行能通過融資成本較高的緊急流動性支持(ELA)獲得歐洲央行的支持。上周三,為緩解希臘銀行業的金融壓力,歐洲央行還將希臘銀行業通過ELA得到資助的最高限額上調50億歐元,升至650億歐元。
· 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擔憂
希臘救助項目之爭讓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擔憂死灰複燃。如果希臘和債權人未能就過橋貸款達成一致,未能延續現行救助項目,或者未能同意進行形式的債務重組,希臘就面臨主權債務違約和退出歐元區的危險。
Sara Sjolin提到,德國商業銀行的經濟學家預計,本周一的歐元區財長會議如果未能就希臘債務問題達成一致,希臘政府宣布無力償債和離開歐元區的可能性將明顯增加,目前可能性為25%。
這些經濟學家還預計,隨著違約的風險越來越高,歐洲央行也會斷絕通過ELA給予希臘銀行業的緊急資助。希臘經濟會混亂,但歐元區還不會面臨生死存亡的威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投資隨筆】當前股票投資不可不知的數據 作者:陳嘉禾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孫武投資無數據,恰如行軍無地圖。這里,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在當前的股票市場,投資者不可不知的一些關鍵性數據。 首當其沖的,仍然是小公司股票的估值。目前,創業板指數的PE估值高達80.3倍,創業板綜指則高達90.7倍,中小板綜指的PE估值達到56.5倍,中證500指數也達到45.6倍。 同時,一些題材股指數的估值也相當高,如軍工指數的PE估值高達106倍,中證TMT指數則高達61.7倍,等等。 與此同時,在小公司高估的另一方面,則是藍籌股極度的低估。上證50指數的PE估值僅為11.2倍,中證100指數為11.5倍,滬深300指數的PE估值則是13.8倍,投資者最常關註的上證綜合指數則相對較高,不過也只有15.4倍。 可以說,當前市場的結構化行情,是前所未有的。但是,這種結構性的扭曲並不能被小公司的盈利能力所證實。從RoE(凈資產回報率)來看,藍籌指數明顯高於小公司指數。目前,上證50、滬深300指數的RoE分別為15.4%、14.4%,而創業板綜指、中小板綜指的數據則分別為7.7%、8.3%。 另一方面,香港市場則相對A股更為便宜。本周三,恒生AH溢價指數收盤於132.98點,意味著以市值加權計算的A股股價比同在H股上市的股票貴了32.98%。不過,該指數曾於2008年、2011年分別達到213.47點、142.07點的高位。 值得指出的是,由於藍籌股相對估值更低,而A加H上市的公司大多是藍籌股,所以實際上A股對港股的溢價,遠高於該指數反映出來的32.98%。 造成這種兩地市場分化的原因,主要來自於A股在2014年以來的大幅上漲。上證綜合指數在2014年上漲了52.9%,在2015年上漲了10.6%,創業板指數同期分別上漲了12.8%、48.3%。但是,在2014年和2015年,恒生指數分別只上漲了1.3%和2.2%,恒生國企指數則在2014年上漲了10.8%,在2015年則基本持平。 股市大幅走牛、小公司泡沫化帶來的後果,則是巨量的成交。2015年至今只過去了大約兩個半月,創業板綜指的成交量已經達到驚人的2.7萬億。按雙邊成交分別收取0.06%手續費、外加賣出方單邊0.1%印花稅計算,投資者已經付出了大約60億元交易成本。 假設全年剩下的九個半月,創業板仍然按照這樣的速度消耗投資者的資金,那麽全年投資者總計要付出大約290億元的交易成本。而創業板綜指目前422個成分股在2014年的盈利總和,則是大約407億元。 相比之下,香港市場則比A股市場冷靜許多。2015年至今恒生指數的成交金額為4.3萬億港幣,恒生國企指數成交金額僅有0.9萬億港幣,而中小板綜指為5.1萬億人民幣,創業板指數為1.4萬億,創業板綜指為2.7萬億,滬深300指數則為驚人的14.6萬億。相比之下,2014年全年的滬深300指數成交金額,也只有27.6萬億人民幣。 總結來看,當前A股存在嚴重的結構分化,市場對小公司的熱情過於高漲,這很可能會在長期對大多數投資者的投資回報造成損傷。同時,A股相對香港股市存在一定的、明顯的溢價,不過,就歷史折溢價情況來看,這種溢價的幅度還不算太大,投資者是否需要對此作出激烈的應對措施,仍然有待商榷。 來源:信達證券 |
回答嘉賓:
王建軍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SMG)總裁
黎瑞剛 上海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 雲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背景:6月4日,上海文廣集團(SMG)和阿里巴巴集團在滬舉行簽約儀式,聯合宣布將共同把SMG旗下的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型數字化財經媒體與信息服務集團。阿里巴巴將投資12億元人民幣參股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
馬雲、黎瑞剛“觸指為盟”
1、過程順利嗎?計劃是如何敲定的?
王建軍:
去年7月,黎瑞剛董事長和馬雲主席在會面時談到這個話題,雙方高層一拍即合,隨即雙方團隊展開了具體的溝通。
去年11月9日,就在這個(廣電大廈)樓里,雙方就戰略合作的一些核心問題達成了共識。由於合作領域涉及面廣,經過雙方團隊細致的工作,在今年3月形成了合作的框架協議,最終的投資協議也於近期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和支持,從而使我們得以順利地達成此次戰略合作。
馬雲:
我記得是去年7月,和黎叔(黎瑞剛)在杭州見面。黎叔對上海文廣、對媒體的夢想讓我很感動的。我一直希望中國能有中國的華爾街日報,這次能夠得到第一財經的信任,阿里倍感榮幸。
黎瑞剛:
去年夏天我和馬總的一次思想的碰撞火花在短短不到一年的今天結出果實,我感到非常高興。剛才在下面也跟馬總聊了幾句,我突然想起12年前也是在這個場景中間,也是在聚光燈下,在新聞媒體的攝像機、閃光燈下,我們第一財經這個品牌誕生。
2、將在哪些領域進行合作?
王建軍:
作為雙方合作的第一步,第一財經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立,目前已經啟動的項目包括: 1、基於擁有數億用戶的支付寶,第一財經已經成為其股票行情系統的資訊提供商,第一財經財富管理資訊也很快將登陸手機淘寶;
2、立足於數據的DT財經移動終端正在全力研發中,預計今年8月上線;
3、通過對阿里巴巴部分電商大數據的挖掘和整理,雙方將在本月聯合發布國內第一份《中國消費大數據報告》;
4、匯聚行業精英和專家的互聯網金融智庫也將於近日成立。
此外,雙方還將廣泛采集全市場的多元數據,聯合打造中國獨一無二的高品質商業大數據服務平臺,推出數據庫、指數、數據資訊、研究報告等多種形態的產品,以提升全社會各領域的數據化服務水平。
馬雲
3、數據對互聯網公司有多重要?
馬雲:
如果互聯網企業只把上網看作是看看新聞,上網就是玩玩遊戲,上網就是購購物,上網就是聊聊天,這些互聯網公司很快就會變成傳統互聯網公司。
在中國也誕生了很多傳統互聯網公司,他們也擔憂著明天怎麽辦,明年怎麽辦,後年怎麽辦,所以同樣在很多傳統企業在擔心明天的時候,很多互聯網企業也在擔心未來,所以如果想不擔心未來,就必須擔當起未來的責任,必須參與未來的建設。
我們未來五年和十年,互聯網+的核心思想就是如何把互聯網加上傳統經濟,不管是傳統的制造業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加起來,只有參與傳統行業的改造,整個互聯網才能活得久、活得好,所以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互聯網幫助健康、幫助文化產業、幫助娛樂,所以阿里巴巴本身是一個數據公司。
黎瑞剛
3、數據對第一財經來說又意味著什麽?
黎瑞剛:
財經要有數據,數據是支持財經一個最重要的基石,而在這個領域中,我們所謂的空間在什麽地方?我們也和國際上知名的財經媒體合作,比如我們跟道瓊斯合作過,有了小小的嘗試和努力,我們也成立了研究院,希望在這方面能夠有所嘗試。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得不講,在這個領域中依賴於用戶,依賴於數據的儲備,依賴於專業的團隊,我們從內容出發,有時候是力所不能及的,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有夢想的人能碰到一起,碰出火花,而且達成偉大的創意。
我跟老馬(馬雲)的交流,大家在這個點上迅速的感覺到機會,阿里巴巴不僅是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也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有大量的交易數據、支付數據、物流數據等等,這些數據可以服務於阿里巴巴自身,也可以服務於全社會,這跟第一財經秦朔當年辦報紙時定下的宗旨,為時代服務,為社會服務的宗旨完全相融在一起。
今天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都很期待,未來的很多局面是靠我們內容的支撐,是靠我們數據業務,相信會打開全的未來。
馬雲和黎瑞剛互贈禮物
5、為什麽選擇一財?
馬雲:
我自己從事互聯網將近小二十年了,因為自己學英文,在全世界去了很多地方,也接受了世界很多媒體的采訪,我一直希望中國誕生自己的一個華爾街日報、彭博,真正有自己代表世界這一面的聲音。這次能夠得到SMG的信任,能夠得到第一財經的信任,阿里是倍感榮幸,我們珍惜這次機會,希望雙方不斷的努力,在產品上,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上大膽創新,我們應該在組織說、人才上、未來的機制上大膽創新,真正打造出全球有影響力,能夠服務全球的財經媒體。
現場的馬雲
6、阿里的數據只對合作夥伴開放?
馬雲:
我們昨天剛剛內部做了很多決定,我們對數據以前是開放的,現在我們決定數據原則上不開放,不開放的原因是什麽?因為我們認為現在我們在完全沒有保障數據安全、數據隱私的情況下,必須保障數據的安全和隱私,我們只給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未來。
阿里今天擁有了大量的消費者數據、小企業數據、金融數據、物流數據,各方面的數據,這些數據如果放在我們身上,這不是我們的資產,這是社會的資產,我們應該如何把它用好,如何能夠把它發揮最大作用,同時又能夠保障所有數據提供者和參與者的安全和隱私,所以我們是在極其矛盾的過程中跟自己講:
信息在上個世紀是一種權利,數據在這個世紀更是一種資源,但它更是一種責任的擔當,所以我們必須把阿里巴巴擁有的所有數據通過優秀的媒體、通過優秀的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未來對社會、對國家、對公司、對消費都有好處的數據產品。
7、第一財經一直在嘗試“走出去”?
黎瑞剛:
十多年前,秦朔在我的辦公室里,代表廣州日報跟我談判,投資入股《第一財經日報》,談著談著就變成我們隊伍中的一員,很多時候想起來非常戲劇,也非常感慨。2008年,我們乘勝追擊,辦了第一財經周刊,後來又吸納了非常優秀的人才,尤其是報道商業故事,包括人物故事、公司經營方面,第一財經周刊是獨樹一幟的媒體。
當然,那時候我們有更大的夢想,希望能夠跨出上海,走得更遠。報紙雖然出去了,電視的信號還不能出去,所以我們做了很多努力,我們走有線網絡辦東方財經,通過有線網絡落地,拿了別人的衛星頻道,變成了第一財經的節目,這就是和寧夏衛視的合作。這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一個省級衛視跟我們達成戰略合作,它的廣告由我們經營,它的節目由我們經營,整體上變成一個第一財經全國輻射的一個平臺。雖然這個合作到最後因為種種原因,現在終止了,但是在我的內心中,這樣的合作代表了上海SMG人,代表了第一財經的一種頑強不息、不屈不撓在體制的邊界、政策的邊界中始終前行的一種努力。
8、如今雙方攜手布局DT傳播時代,應該怎麽看IT向DT的轉變?
馬雲:
今天我們人類正在從IT向DT的發展,DT是Data Technology,我們經常講信息泛濫,信息能夠被應用的非常之少,是因為數據不夠才會導致信息泛濫。
我們在進入數據時代的時候,必須要用不同的眼光來思考,所以各位到阿里也好,阿里能夠到這里也好,我們共同來打造一個,只有變化、只有變革才能迎接未來的挑戰。
也許12年後的今天,我們看看這12年我們取得了什麽,我們讓多少企業發生了變化,讓國家發生了變化,社會發生了變化,每個消費者發生了變化,這是我們所期待看到的這一天。
9、談談阿里和一財最相似之處吧?
馬雲:
上海第一財經是2003年誕生的,而淘寶也是2003年誕生的,真是緣分。
因為2003年的非典時期我們誕生了淘寶,2004年誕生了支付寶。第一財經一路的變革、一路的挺進、一路的發展,跟阿里巴巴從2003年到現在幾乎是一樣的,大家到今天為止都是12周歲,都不容易!
大家都對未來依舊抱有夢想,依舊期待著在未來十年二十年對中國和世界經濟做出貢獻。
10、兩億美元能幹哪些事?
網友:
兩億美元=12億人民幣=75套魔都市中心200坪豪宅=150輛蘭博基尼-Aventador跑車=3萬臺頂配筆記本電腦=22萬臺16G的iphone6Plus=4千萬杯星巴克大杯拿鐵=2.4億個煎餅果子=不知道繞地球多少圈的香飄飄奶茶!
(以上根據簽約儀式現場講話進行整理)
回答嘉賓:
王建軍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SMG)總裁
黎瑞剛 上海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 雲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背景:6月4日,上海文廣集團(SMG)和阿里巴巴集團在滬舉行簽約儀式,聯合宣布將共同把SMG旗下的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型數字化財經媒體與信息服務集團。阿里巴巴將投資12億元人民幣參股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
馬雲、黎瑞剛“觸指為盟”
1、過程順利嗎?計劃是如何敲定的?
王建軍:
去年7月,黎瑞剛董事長和馬雲主席在會面時談到這個話題,雙方高層一拍即合,隨即雙方團隊展開了具體的溝通。
去年11月9日,就在這個(廣電大廈)樓里,雙方就戰略合作的一些核心問題達成了共識。由於合作領域涉及面廣,經過雙方團隊細致的工作,在今年3月形成了合作的框架協議,最終的投資協議也於近期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和支持,從而使我們得以順利地達成此次戰略合作。
馬雲:
我記得是去年7月,和黎叔(黎瑞剛)在杭州見面。黎叔對上海文廣、對媒體的夢想讓我很感動的。我一直希望中國能有中國的華爾街日報,這次能夠得到第一財經的信任,阿里倍感榮幸。
黎瑞剛:
去年夏天我和馬總的一次思想的碰撞火花在短短不到一年的今天結出果實,我感到非常高興。剛才在下面也跟馬總聊了幾句,我突然想起12年前也是在這個場景中間,也是在聚光燈下,在新聞媒體的攝像機、閃光燈下,我們第一財經這個品牌誕生。
2、將在哪些領域進行合作?
王建軍:
作為雙方合作的第一步,第一財經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立,目前已經啟動的項目包括: 1、基於擁有數億用戶的支付寶,第一財經已經成為其股票行情系統的資訊提供商,第一財經財富管理資訊也很快將登陸手機淘寶;
2、立足於數據的DT財經移動終端正在全力研發中,預計今年8月上線;
3、通過對阿里巴巴部分電商大數據的挖掘和整理,雙方將在本月聯合發布國內第一份《中國消費大數據報告》;
4、匯聚行業精英和專家的互聯網金融智庫也將於近日成立。
此外,雙方還將廣泛采集全市場的多元數據,聯合打造中國獨一無二的高品質商業大數據服務平臺,推出數據庫、指數、數據資訊、研究報告等多種形態的產品,以提升全社會各領域的數據化服務水平。
馬雲
3、數據對互聯網公司有多重要?
馬雲:
如果互聯網企業只把上網看作是看看新聞,上網就是玩玩遊戲,上網就是購購物,上網就是聊聊天,這些互聯網公司很快就會變成傳統互聯網公司。
在中國也誕生了很多傳統互聯網公司,他們也擔憂著明天怎麽辦,明年怎麽辦,後年怎麽辦,所以同樣在很多傳統企業在擔心明天的時候,很多互聯網企業也在擔心未來,所以如果想不擔心未來,就必須擔當起未來的責任,必須參與未來的建設。
我們未來五年和十年,互聯網+的核心思想就是如何把互聯網加上傳統經濟,不管是傳統的制造業還是傳統的各行各業加起來,只有參與傳統行業的改造,整個互聯網才能活得久、活得好,所以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互聯網幫助健康、幫助文化產業、幫助娛樂,所以阿里巴巴本身是一個數據公司。
黎瑞剛
3、數據對第一財經來說又意味著什麽?
黎瑞剛:
財經要有數據,數據是支持財經一個最重要的基石,而在這個領域中,我們所謂的空間在什麽地方?我們也和國際上知名的財經媒體合作,比如我們跟道瓊斯合作過,有了小小的嘗試和努力,我們也成立了研究院,希望在這方面能夠有所嘗試。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得不講,在這個領域中依賴於用戶,依賴於數據的儲備,依賴於專業的團隊,我們從內容出發,有時候是力所不能及的,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有夢想的人能碰到一起,碰出火花,而且達成偉大的創意。
我跟老馬(馬雲)的交流,大家在這個點上迅速的感覺到機會,阿里巴巴不僅是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也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有大量的交易數據、支付數據、物流數據等等,這些數據可以服務於阿里巴巴自身,也可以服務於全社會,這跟第一財經秦朔當年辦報紙時定下的宗旨,為時代服務,為社會服務的宗旨完全相融在一起。
今天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都很期待,未來的很多局面是靠我們內容的支撐,是靠我們數據業務,相信會打開全的未來。
馬雲和黎瑞剛互贈禮物
5、為什麽選擇一財?
馬雲:
我自己從事互聯網將近小二十年了,因為自己學英文,在全世界去了很多地方,也接受了世界很多媒體的采訪,我一直希望中國誕生自己的一個華爾街日報、彭博,真正有自己代表世界這一面的聲音。這次能夠得到SMG的信任,能夠得到第一財經的信任,阿里是倍感榮幸,我們珍惜這次機會,希望雙方不斷的努力,在產品上,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上大膽創新,我們應該在組織說、人才上、未來的機制上大膽創新,真正打造出全球有影響力,能夠服務全球的財經媒體。
現場的馬雲
6、阿里的數據只對合作夥伴開放?
馬雲:
我們昨天剛剛內部做了很多決定,我們對數據以前是開放的,現在我們決定數據原則上不開放,不開放的原因是什麽?因為我們認為現在我們在完全沒有保障數據安全、數據隱私的情況下,必須保障數據的安全和隱私,我們只給我們的戰略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未來。
阿里今天擁有了大量的消費者數據、小企業數據、金融數據、物流數據,各方面的數據,這些數據如果放在我們身上,這不是我們的資產,這是社會的資產,我們應該如何把它用好,如何能夠把它發揮最大作用,同時又能夠保障所有數據提供者和參與者的安全和隱私,所以我們是在極其矛盾的過程中跟自己講:
信息在上個世紀是一種權利,數據在這個世紀更是一種資源,但它更是一種責任的擔當,所以我們必須把阿里巴巴擁有的所有數據通過優秀的媒體、通過優秀的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未來對社會、對國家、對公司、對消費都有好處的數據產品。
7、第一財經一直在嘗試“走出去”?
黎瑞剛:
十多年前,秦朔在我的辦公室里,代表廣州日報跟我談判,投資入股《第一財經日報》,談著談著就變成我們隊伍中的一員,很多時候想起來非常戲劇,也非常感慨。2008年,我們乘勝追擊,辦了第一財經周刊,後來又吸納了非常優秀的人才,尤其是報道商業故事,包括人物故事、公司經營方面,第一財經周刊是獨樹一幟的媒體。
當然,那時候我們有更大的夢想,希望能夠跨出上海,走得更遠。報紙雖然出去了,電視的信號還不能出去,所以我們做了很多努力,我們走有線網絡辦東方財經,通過有線網絡落地,拿了別人的衛星頻道,變成了第一財經的節目,這就是和寧夏衛視的合作。這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一個省級衛視跟我們達成戰略合作,它的廣告由我們經營,它的節目由我們經營,整體上變成一個第一財經全國輻射的一個平臺。雖然這個合作到最後因為種種原因,現在終止了,但是在我的內心中,這樣的合作代表了上海SMG人,代表了第一財經的一種頑強不息、不屈不撓在體制的邊界、政策的邊界中始終前行的一種努力。
8、如今雙方攜手布局DT傳播時代,應該怎麽看IT向DT的轉變?
馬雲:
今天我們人類正在從IT向DT的發展,DT是Data Technology,我們經常講信息泛濫,信息能夠被應用的非常之少,是因為數據不夠才會導致信息泛濫。
我們在進入數據時代的時候,必須要用不同的眼光來思考,所以各位到阿里也好,阿里能夠到這里也好,我們共同來打造一個,只有變化、只有變革才能迎接未來的挑戰。
也許12年後的今天,我們看看這12年我們取得了什麽,我們讓多少企業發生了變化,讓國家發生了變化,社會發生了變化,每個消費者發生了變化,這是我們所期待看到的這一天。
9、談談阿里和一財最相似之處吧?
馬雲:
上海第一財經是2003年誕生的,而淘寶也是2003年誕生的,真是緣分。
因為2003年的非典時期我們誕生了淘寶,2004年誕生了支付寶。第一財經一路的變革、一路的挺進、一路的發展,跟阿里巴巴從2003年到現在幾乎是一樣的,大家到今天為止都是12周歲,都不容易!
大家都對未來依舊抱有夢想,依舊期待著在未來十年二十年對中國和世界經濟做出貢獻。
10、兩億美元能幹哪些事?
網友:
兩億美元=12億人民幣=75套魔都市中心200坪豪宅=150輛蘭博基尼-Aventador跑車=3萬臺頂配筆記本電腦=22萬臺16G的iphone6Plus=4千萬杯星巴克大杯拿鐵=2.4億個煎餅果子=不知道繞地球多少圈的香飄飄奶茶!
(以上根據簽約儀式現場講話進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