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案例】佳士得:傳統老公司如何順利融入互聯網?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31/57534.html

i黑馬接觸了很多傳統企業,對於很多傳統的老公司來說,互聯網都是個麻煩的元素。要麽被互聯網公司打垮,要麽想融入互聯網卻不得其法。對於有著247年歷史的全球最大的藝術品拍賣行佳士得來說,互聯網似乎也沒看起來那麽難搞定。佳士得能夠如此快速地適應網上拍賣也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那麽這家老公司是如何做到的呢?佳士得CEO史蒂芬・墨菲(Steven Murphy)在12月初公布的數據稱,佳士得目前有33%的拍品是在網上成交的,其中45%的網上買家都是新客戶。去年11月,在佳士得美國藝術品拍賣上,一名在線買家出價960.25萬美元買下愛德華・霍普的《科德角的十月》,這也是目前藝術品拍賣在網上最高紀錄的成交價。當然,網上拍賣的都是那些價格介於1000美元至25萬美元之間的拍品,甚至幾百美元的也有。雖然數量很大,但網上拍賣的總金額在佳士得每年60多億美元的銷售額中不會占太大比例。CEO重視 公司新業務是否成功,首要的決定因素是CEO―他對新業務的重視程度如何,能夠投入多少精力和資源去做,而不僅僅是列入計劃。2010年上任的CEO史蒂芬・墨菲正是一個對網上業務極為重視的人。這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其之前的職業背景:他曾經先後擔任唱片公司和出版公司的CEO,這兩個領域已經被互聯網徹底改變了。競爭對手 和絕大多數的電子商務公司不同,藝術品網上拍賣的商業模式是要把藝術品賣得更貴,而不是賣得更便宜,同時藝術品拍賣還有很多相關的專業服務。而要做到這一點,僅僅通過網絡讓更多人參與進來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有藝術品銷售的經驗和足夠的信譽。這些是很多新興的線上拍賣公司無法在短時間內積累起來的,也無法通過資金和規模來解決的。而這些正是佳士得和蘇富比這樣的老牌拍賣行有優勢的地方。時機 無論是佳士得,還是蘇富比,其實很多年前就嘗試過線上拍賣。但最近一兩年,在線藝術品拍賣市場才真正迎來爆發期。佳士得的純線上拍賣會的數量已經從2012年的7場增加到了2013年的60場。Art Tactic最近的調查顯示,71%的收藏家在沒有親眼看見藝術品原作時,僅憑網上的作品圖片就購買藝術品,該調查覆蓋了101位國際藝術品買家、130位國際知名藝術品收藏家和58家當代藝術畫廊。與佳士得的熱情不同,其主要競爭對手蘇富比則對網上拍賣投入不多。1980年代就加入蘇富比的現任CEO William Ruprecht的觀點是:“我們將公司的未來寄托於以下事實:財富將不斷地被創造出來,經濟中總是會有精英階層,全世界的精英都將對藝術品感興趣。”蘇富比顯然希望把精力放在傳統的富豪這樣的核心用戶群上。回顧拍賣行的歷史,你會發現這個行業實際上也是一個不斷網絡化的過程,無論是蘇富比還是佳士得都是從倫敦的一家拍賣行拓展到全球各地。互聯網只是將其拓展的時間和範圍加快了。當然其中的關鍵點是平衡度的問題,無論是佳士得的熱情還是蘇富比的保守都有其商業上的考量。對於像拍賣行這種以信譽為第一要素的行業來說,保守的確有助於建立起長期的競爭力。但目前拍賣行業的實際情況是買家的消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Art Tactic的調查之外,今年8月,亞馬遜推出藝術品交易平臺Amazon Art,並和美國150家藝術品交易公司和畫廊建立了合作關系。在這種情況下,不去迎合客戶而采取保守策略恐怕就是個錯誤的策略了。不論是哪一種應對辦法,真正重視變化是必需的,最怕的是對行業、市場、用戶的變化一無所知,謀定而後動,商業就是這樣。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董曉常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