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陽光紙業(2002)今昔 stockbisque

http://stockbisque.wordpress.com/2012/11/30/sunshine_paper_map/
最近google map更生了山東濰坊的地圖並提高了地圖解像度。Google map舊地圖相信是在陽光紙業上市前拍的,而新的估計是介乎2010~2011年中之間。雖然更新了,但其實還是1、2年前的地圖,所以地圖上仍然找不到在建設中的概念包裝產業園

以下是陽光紙業地圖今昔比較。

筆者順道把理文造紙(2314)東莞洪梅廠房地圖作比較。圖中所見,(a)陽光紙業各地的造紙廠房和熱電造紙加起來面積相當於東莞洪梅廠房的七、八成面積; (b)理文造紙紙廠規模明顯較陽光紙業的大。據理文造紙2011/12年報,洪梅廠房計劃年產量為295萬噸(約佔理文造紙總產能的49%),而陽光紙業2011年年產量為110萬噸。不過由於陽光紙業和理文造紙的產品不同,廠房規模和年產量比較只提供參考作用。

策略
理文造紙的主要策略是加大牛皮箱板紙及瓦楞芯紙產能以增強經濟規模的效益,近年也開始生產高檔塗布白板紙以增加產品多樣性。而陽光紙業的一向策略是產品差異化,重點放在白面牛卡紙、輕塗白面牛卡紙及紙管原紙,不過隨著其它競爭對手加入,陽光紙業近年策略是一方面擴展產業鏈下游以提升產品的毛利和開拓終端用戶市場(如發展預印業務、包裝解決方案等),另一方面有走向毛利較高而進入門檻更高的特種紙業務(如裝飾用紙、醫療包裝紙及支票用紙)。

風險
陽光紙業的新業務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這解釋了陽光紙業的較高負債水平和財務支出。新業務還在建設中,實際盈利貢獻暫時不能確定,這是主要風險所在

總結
對比陽光紙業兩張新舊google地圖可以發覺陽光紙業的規模增大了不少,不過現在股價比上市時還要低,真是有點諷刺。

陽光紙業每股帳面淨值為RMB1.8,現價$0.84只等於帳面淨值的38% (即0.38倍市帳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79

“的哥”今昔

2013-06-10  NCW  
 

 

□ 本刊記者 任重遠 文北京出租車在6月10日漲價了。對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曾經的風光已經無法回頭,如今只剩下落寞。

一些駕齡較長的老司機,常追憶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那時“的哥”極其風光。

有位1985年入行的阮師傅告訴我,當年油價才一塊多錢,一般人每月掙幾十塊錢工資時,他的營運額已經8000元至1.2萬元。他開的是高檔皇冠,份錢每月6000元,扣除成本後,還剩四五千元。年底,工會還會返還七八千元。

“當年我出門都是白襯衫,打領帶,一上車就開空調。那會兒人民幣還沒有100元的,跑一趟機場300多塊,厚厚一摞10塊的。到家衣服一解,領子上一點兒汗印兒都沒有。手剎旁邊就是車載冰箱,能放四瓶冰鎮可樂。 ”談到當初,阮師傅頓顯神采飛揚。

那會兒的出租司機都是

“萬元戶” ,機場拉的大多是外賓和局級以上官員。除了現金收入,還有外匯券,又實惠又風光, “雅寶路的外匯黑市就是我們炒起來的” 。就連有的公務員也下了海,找門路開起了出租。

1992年、1993年, 為 了補充公共交通的不足,北京曾對出租車市場短暫開放,外地、私人資本都可進入,出租車迎來從幾千輛到幾萬輛的大發展。現今僅1000多輛的個體經營出租車都是當時所批,一些企業主也借此淘到“第一桶金” 。1995年,北京的出租車數量重歸管制。

那時轎車還比較少,新增的出租車大多是小麵包車,俗稱“面的” ,除了載人,還可運東西、搬家。出租車從高檔特許服務轉向公共服務。但由於道路不堵,油價便宜, “面的”車份兒又少,司機待遇並未明顯下降,依然月入數千元。

如今,出租車司機已經普遍被視為勞動強度大、收入低的工作。隨著掙錢越來越難,出租司機資格考試的報名人數,也在逐年下降。

在不少專家看來,出租行業的起落,仍是供需關係和政策變化的結果。私家車匱乏的年代,數量控制嚴格的出租車屬於壟斷行業,司機作為壟斷 利益的分享者,享有暴利。但隨著約租車等替代性產品的愈加發展,出租車的壟斷地位難免受到削弱,非市場化管理的缺陷日漸明顯。漲價只是在輸血,改革在所難免。北京“的哥”曾經的風光,也不過是一段歷史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24

上海今昔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9640652

  第一次跟朋友到上海探親,已經是多年前的事情。

  當年初訪上海,一抵埠即遇上了遊行,那個年代,這可是一件大事,嚇得我們躲在飯店裡,第二天才敢上街。

  那時候,我們一共十三人同行,每次上街,必定引來一大群人圍觀,仿彿是「大明星」出巡似的,就算進了商店購物,門外仍然是圍住一大堆人,好不熱鬧!

  哪料想得到,事隔多年,今天的上海,繁華有甚於香港,高樓林立,上海的夜景,較之號稱「東方之珠」的香江似乎有過之而無不足。 

  內地這幾十年來的變化,遠遠超乎我的想像之外。 

  上海的景色,我是在最近看過的部份內地電影之後才驚覺過來,上網一搜尋,上海夜景的圖片多不勝數,美不勝收。

  影片《愛一次不夠》的部份外景正是於上海拍攝。 

  另一部《緣來是遊戲》裡則有上海的夜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76

金融百變:往日股王今昔迷亂

1 : GS(14)@2017-03-23 06:23:55

香港人對滙豐的感情,不是一般投資大眾對個別股票的關係,滙豐這兩個字,對筆者這一代人有不一樣的感情,陪着這一代人成長。滙豐曾有非常艱辛的歲月,多年前每股大跌至28元,令股東不知所措。市場已有很多分析,老生常談,不用筆者多說;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管理層的所作所為,是否真的為股東着想,作為評論的基礎。從聯交所存檔紀錄,滙豐往年曾經發出大量不同類形的債券,主要是以美元、歐元作單位,還有其他如日圓等,很少用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如人民幣、雷亞爾等發債,用來支持當地銀行業務發展,平衡滙兌風險,代表管理層缺乏前瞻性視野及思想。作為融資,16年內根據聯交所存檔紀錄,滙豐多次發出美元長短期以至永久性債券,年利率高至6.875%,總值高達2,675億美元;亦發出共39億長期歐元債券,利率高至3.125%,再加上日圓及其他國家幣值債券,在當下低息及負息環境,這些債務肯定構成較沉重的財務負擔,以滙控充足的資本比率,有需要嗎?銀行更於今年三月沽出近49億的美元借貸組合。發債集資,變賣資產,是否旨在回購,支持股價,方便套現?集團行政總裁在三月十日共沽出241,119股,每股作價6.671英鎊,此情此景,令股民再沒有憧憬將來的餘地。再加上內部行政程序老化,與科網時代脫節,組織臃腫,廢時失事,客戶不滿而流失,又放棄吸收低息顧客存款的優良傳統,業績每況愈下;如果以為美國加息,對其前景仍有較為樂觀的預期,是痴人說夢。劉智傑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2/199656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333

圓方集:中國信貸危機今昔

1 : GS(14)@2017-10-09 03:54:07

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廣東省政府子公司廣東國際信託(GITIC,簡稱廣信)資不扺債宣佈破產,是中國第一家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國企金融機構破產,此事在境外引起很大震盪,導致投資者聞ITIC色變,紅企借貸成本暴增。所謂國際信託投資公司(international trust and investment company)是上世紀80年代內地各級政府很流行的境外窗口公司設計,很多後來都發展成為綜合企業。當年領導廣信債務重整是今天中央反貪大員中紀委書記王岐山。1998年,王岐山臨危受命擔任廣東省常務副省長,昔時省轄下的非銀行的金融機構欠資超過1,000億人民幣,王岐山拿出廣信破產和粵海重組方案,盡見其魄力和信心。有不少外資銀行不甘為貸款撇賬,向中國政府施壓,然而都給王岐山頂下去。清盤手續上高透明度和合法合規,為時評所讚許。當然凡事都有相反意見,有紅企老闆向我抱怨:廣信破產導致所有內地企業的美元債成本上升,國家整體經濟損失又豈止是千億!


降級對香港影響不大


標普上周相繼下調中國及香港的評級,理由是中國信貸情況轉差,中港關係密切,因而受波連。外國分析家關注內地債務高槓桿已有一段時間,選擇這個時候來降級是有點費解,因為近期內地數據顯示國家減產能去槓桿漸見成效。港府連年出現財政盈餘,特區政府並不依賴發外債集資。降級對香港實質經濟影響不大。標普將香港的評級由AAA調低至AA+,但是AA+在亞洲國家中仍然是超頂級的,僅比新加坡為低,比日本、南韓和台灣都要高,這些高質素的投資級國家,評級的上落只是供參考而已。真正要命的是投資級與非投資級的兩者差異,因為這些會直接影響到基金經理能否持有,通常BBB以下便視為非投資級債券。評級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替發債企業作評級,它的江湖地位建基於它的客觀性和中立性,然而因它的收入來自發債體,有明顯的利益衝突,就像老闆給錢你告訴大家他有多漂亮!十年前,因評級機構用數學模式給大量CDO等的結構信貸產品發表評級,導致機構投資者大量入市,但海嘯一到,這些數學模式完全經不起考驗,反而暴露了評級機構因幫助結構產品發行而賺取大量費用,事後受人攻擊,但行業的改革到今天仍然偶聞樓梯響未見人影。後記:上期文章誤將仁良當炳良,僅向兩位張先生致歉。



張宗永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5/201634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