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三圓建設副董暌違十年再戰新店 懂失敗 王光祥學會「自製好運」


2010-8-2  TWM





十年前,總銷達百億元的﹁天闊﹂推案,讓三圓建設副董王光祥在新店經歷慘痛一役;走過「天闊」案銷售不順的低潮,王光祥捉住生命中所有機會,以高品質推案,建立品牌知名度,並成功上市、跨足客運業,迎向事業豐收期。

撰文‧羅秀文

最近,只要經過新店市北新路、中正路口,就可以看見兩棟施工中的鋼骨大樓,吸引來往路人的目光,這是三圓建設即將推出的新案「養心殿」。

「養心殿是乾隆皇帝住的地方??你看,這裡是出入口,那裡是公園??」在接待中心裡,三圓建設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光祥為訪客介紹即將推出的個案。對於三圓建設來說,這是暌違十年後,再次在新店推出建案;而對王光祥來說,這次推案,或許更帶有些「一雪前恥」的味道。

投入房地產業逾三十年,從做水電起家,到創立建設公司,近幾年來,王光祥頻頻出現在媒體報導中,包括二○○四年買下福纖實業股權,順利讓三圓建設借殼上市;○八年入主國光客運,與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合作持有股權近七成,成為最大股東;○九年買下龍麟建設股權,取得北市忠孝東路正義大樓都更案主導權。

從三十萬賣到十八萬學教訓在外界看來,王光祥近幾年來像是忽然「出運」,對此,他先是表示自己一路走來都只求「做好分內的事」,但他也不否認,十年前在新店推出「天闊」一案的失敗經驗,對他來說,卻是最有價值的一堂課。

二○○○年「天闊」首度公開銷售這個鋼骨結構、總銷達百億元的社區住宅,預售時每坪售價為三十萬元。不料,公開銷售不久,就遇上核四停建事件,房市大跌,「天闊」預售情況也大受影響。

兩年後完工開賣時,卻又遇到寶盛開發同樣在新店地區推出低價住宅社區「湯泉」,因為土地取得成本很低,每坪售價十五萬元,一推出即對附近房價產生極大衝擊,「天闊」只得降價應戰。

「從三十萬賣到十八萬元,咬著牙也要撐下去!」王光祥回憶說,當時,為了促銷,還打出「股票換房屋」的策略。直到○二年下半年,因利率走低,房市買氣回溫,王光祥趕緊再進行一波促銷,「天闊」才順利出清。

這一役,王光祥撐得辛苦,但也讓他學到很多:「有機會就要想盡辦法全部抓住,這是我回頭反省之後所得到的最大教訓。」他說,抓住全部,雖然成本多了些,但才能減少所有可能發生的意外風險,比如說,半路殺出像「湯泉」一般的程咬金。

因此,只要是好區段的土地,就算整合再困難,王光祥也要盡力整合。像是年底即將交屋、位於捷運新埔站的「新巨蛋」,當初就花了四年時間整合,目前成交價每坪在四十萬元以上,可望挹注公司今年度獲利再創高峰。而「養心殿」的土地是在○八年馬英九總統就職前買進,儘管當時每坪地價已飆破二百萬元,王光祥仍大手筆買下一千八百坪,由於目前新店市公所附近土地已漲到每坪三百萬元,未來增值潛力可期。

除了事業邁入豐收期,今年六十五歲的王光祥,也成為台大農經系研究所的畢業生,「不僅口試拿了九十二分,還代表畢業生致謝詞呢!」王光祥難得略顯得意地說。

三十多年前從屏東楓港上台北打拚,工作三、四年後,王光祥才考上基隆海洋學院夜間部,用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等到他拿到文憑時,海洋學院已改制成為大學。

選在六十多歲時重新踏入校園,王光祥說,是受到教授的鼓勵,加上農業經濟與土地、房地產業相關。而論文的題目則是以汐止林肯大郡事件為出發點,探討台北市住宅山坡地遭禁建後的補救措施,以及後續土地使用配套機制,對房地產業也有幫助。

從兩岸穩定看到房市潛力

近來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議題炒得火熱,又有央行穩定房市措施,使得房地產市場呈現多空交戰。王光祥表示,過去五十年來,台灣房地產市場劇烈波動,主要都是受到兩岸關係緊張影響,即使遇到百年一見的金融海嘯衝擊,也是不到半年就回溫。

因此王光祥認為,升息、選擇性信用管制等政策頂多造成房市買氣觀望,影響有限,台灣未來與中國經貿往來越來越密切,房市也會越來越好。

王光祥指出,中國、香港、澳門、新加坡、台灣等五大華人地區中,只有台灣房屋為永久財產,其餘國家只有﹁使用權﹂,這讓台灣房地產在亞太地區充滿吸引力。

此外,健保制度、舒適的氣候、合理的物價、安定的法規,也是讓台灣房地產具競爭力的原因。

他認為,中國大陸高資產人士至少有五千至六千萬人,只要有五%來台灣買房就夠了。加上現在台北市的容積率已經是四十年前的規畫,過去一戶三十坪面積規畫住六個人,如今四個小孩長大,原先的規畫早就不敷使用,衍生的住宅需求將造就可觀商機,因此,他對國內房市前景深具信心。

王光祥

出生:1945年

現職:三圓建設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中華民國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學歷:台大農經系研究所

經歷:國際獅子會300-A2區總監

中華民國總統府顧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46

八十後搞科研自製狗糧

2011-3-31  NM




香港工廠買少見少,僅二十八歲的 董必成(Ronald)和二十六歲的林廷鋒(Gary)卻深信「香港製造」有優勢,投資數百萬元自設生產線,瞄準數十萬狗主口袋,推出唯一本地生產的狗糧 「鮮寶」。

由科研到設廠,再將產品推出市場,才發現創業不如買樓投資般輕鬆,用一年搞掂配方研製、生產技術、宣傳策略等問題,上月賺逾十萬。

「送狗糧,三十磅裝活力配方,盛惠六百八十元。」已經是晚上十點,「鮮寶」的員工依然送貨上門。狗主胡先生倒出狗糧,三隻查爾斯狗即撲上來大快朵頤。胡生 笑說:「之前食其他狗糧幾隻狗仔無咁生猛,轉食呢個活力配方後,真係活躍咗好多,上網睇過,知道佢喺香港生產,肯定新鮮,會有信心啲。」胡先生去年十一月 試用「鮮寶」派出的試食裝後成為熟客。

人類可食用狗糧

「香港的狗糧一般來自歐美,運送時間加倉存,往往超過半年,新鮮極都有限,我哋就係想主打新鮮港產,而且使用人類食用級數肉類製造的狗糧。」說着Gary 將一粒狗糧放入口中試食。自小是狗癡的Ronald,眼見市面上的歐美狗糧,未必適合香港活動空間較小的狗仔食用,兩年前一句戲言想自己生產狗糧,沒想到 死黨Gary卻很認真,找來統計處數據研究,發現至二○○五年全港登記狗隻數量達三十三萬,還有未登記的,總數估計逾四十萬。面對龐大市場兩人認為「有得 諗」,遂將原本儲來買樓的積蓄,轉投本地狗糧市場創一番事業。

兩人因應個性和強項分工,性格較圓滑、隨和的Ronald主力對外聯絡及推廣,銷售電子工程師出身的Gary則專注配方研究及生產。與理大現代中藥研究所 合作近一年,經過近百項測試,終於得到以鮮肉為原材料,加入蟲草、紅棗、山楂等草本元素的「抗敏」、「活力」兩種配方。

押機器借二百萬

去年四月,兩人在大埔租設萬呎工場,投資百多萬元添置機器。他們又按照原定融資計劃,向銀行申請貸款,「剛剛起步,我哋品牌未做起,香港又無人做過狗糧, 而且銀行都嫌我哋太後生,唔肯借。」Ronald唯有拿着計劃書與機器作抵押逐家叩門,結果成功游說星展銀行批出逾二百萬元借貸。

Ronald忙着融資,Gary則為了獲得優良狗糧配方張羅,「我哋初時淨係有選用鮮肉作為原材料的想法,並針對香港狗仔經常有過敏問題,主打抗敏和活力 功效。」Gary帶着計劃書聯絡各大學的企業合作處,「搵過港大、中大、浸大,最後只有理大的教授有興趣,並建議加入中藥來達到抗敏功效,之後所有試驗都 由理大授權的現代中藥研究所完成。」經過第一輪洽談,兩人就知必超預算,「每個配方,佢哋會提供二十種中藥俾我哋,我哋從中篩選出十種常見、易採購的中 藥,組合出近百種實驗配方,再逐項組合進行實驗。」最後選出兩種配方,首階段埋單百五萬。

經過四個月測試,「鮮寶」狗糧去年八月正式出售,Ronald決定自設車隊,用直銷送貨取代開零售店,「香港做生意最惡搞係鋪租,但勝在交通方便,我哋網 上收訂單直接送貨,成本慳好多。」不設門市,就要集中宣傳力度,主修市場學的Ronald認為,最重要先讓人知道香港有本土生產狗糧,「好似寶路,廣告賣 到人人識,我初時想有樣學樣,輪流在報紙、雜誌賣廣告一個月,但實際回報卻不大,每日都只得幾個電話查詢。」

硬銷失敗,Ronald改以填問卷獲贈試食裝來吸引狗主,「我哋每隔一個星期就會喺銅鑼灣、旺角等人流多的地方派sample,一公斤裝每次都派三、四百 個。」但很快又發現,收集回來的問卷,十個有七個是假電話,於是又改為在報紙刊登優惠券,吸引狗主來電。Ronald表示,目前逾一千個固定客戶當中,七 成是試用過試食裝後繼續幫襯。

除了直銷,「鮮寶」亦會以七五折的批發價供貨到寵物店,但只佔生意額一成,「始終會更專注直銷,又可以接觸到顧客,聽取意見。例如有客人反映隻狗食開重口 味,唔多鍾意味道較淡嘅鮮寶,我哋就想到在生產最後環節加噴金『魚倉』魚油來增加香味。」Gary表示,顧客意見有助改良產品。

兩條生產線每日最多可生產兩噸狗糧,目前達四分一約半噸,不過單單凍肉就用上一噸。「鮮寶」在第三個月達收支平衡,聖誕、新年旺季更有逾十萬盈利,但肉價 及人民幣匯率急升,卻對成本構成巨大壓力,「從舊年開始生產到依家,肉價起碼升咗四成,人民幣升值都超預期,我哋嘅純利由原來的四成變到得三成。」 Gary為此又推出雞腎、雞肉及番薯三款毛利可達八成半的小食。

Ronald和Gary是中一認識的死黨,但兩人性格極端,「自細就經常嗌交,但轉過頭就無事,咁先做得到朋友。」對待生意,兩人分工明確,目標一致,就 連回想創立品牌初期,他們都異口同聲自認「戇居」,「用呢筆錢買樓投資輕鬆好多。」

Ronald和Gary各佔百分之七十五和二十五股份。大股東Ronald本來在家族經營的明彩印刷公司任銷售經理,他指公司每年生意額逾數十億元,今次 科研投資亦得到家人支持超過一半。而Gary則是全副身家投入,「讀中學同地產公司派傳單,人哋計時薪,我會自薦收貴啲派一棟,儲埋幾間一次過攝入住宅, 每個月搵到兩萬蚊;到中五貪得意輟學到台灣賣珍珠,我未到廿歲,戶口就有近廿萬元啦。」Gary對自己從小有生意頭腦頗為自豪。在上海大學主修行政管理, 副修動物營養學的他,畢業後卻去任職銷售電子工程師,從中取得有關知識外,更兩年儲得六十萬。不過迄今為止,Gary投資這門生意已超過八十萬,盡地一煲 皆因他對前景充滿信心,「我哋最近已經推出『漢堡狗糧』,節省風乾或脫水成本,味道和營養保留更好,價錢卻與乾糧相若,準備主攻本地市場。」Ronald 則補充,「我哋仲申請緊CEPA,預計五月可以進軍內地。」二人一人一句,說出發展大方向,期望三至五年回本。

大學科研合作

想仿效Ronald和Gary以科研創業,可嘗試與各大學合作。以理工大學為例,企業合作處總監楊孟璋稱,處方會因應投資者要求推薦合適教授參與研究,費 用包括研究員薪酬、材料及實驗室等,分階段支付,但投資者須承擔研究失敗風險。

壹點意見

香港狗會寵物護理講師黎基裘

1. 標榜以鮮肉為原材料的香港製造狗糧,夠新鮮,夠吸引。

2. 目前只有兩種配方,營養成分不能滿足不同年齡及體形的狗隻需要,例如1歲以下狗隻需要較高蛋白質。

3. 產品只通過大學研究所試驗欠公信力,建議申請香港認可處的品質驗證。

4. 將狗糧原材料來源及營養成分向獸醫推介,爭取其專業推廣。

5. 多參加狗展,方便接觸狗主消費者作交流及推廣。

開業資料(2010/8)

#租金:$135,000

裝修:$500,000

器材:$1,200,000

入貨:$100,000

總投資:$1,935,000

# 2個月按金,1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2011/1)

營業額:$500,000

租金:$45,000

入貨:$220,000

▲人工:$80,000

雜費及運輸:$40,000

盈利:$115,000

▲6名全職員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59

男子買玉片自製古董騙貸10億專家曾估價24億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9/1065306.html

 
 

起巨額貸款詐騙案透露出驚天秘密: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等5名頂級鑑定專家,為騙子自製的"金縷玉衣"開出24個億的天價評估。

建行兩位行長由此輕信了騙子的經濟實力,發現被騙貸6個多億後不但未報案,還繼續為其違規提供資金4個多億,導致銀行最終損失5.4億多元。

經過三個月的努力,記者翻閱350多本卷宗,聯繫到當時的鑑定專家深入採訪。他們承認,評估時大家連"金縷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沒打開,只圍著走了一趟,"過程不太合規矩"。

富豪騙貸10個億為洗錢和蒙蔽銀行

買玉片自製"古董"

隔玻璃看"金縷玉衣"

案情

富豪自製"金縷玉衣"頂級專家評估出24​​億天價

在"中國400富人榜"中,華爾森集團總裁謝根榮一度名列第163名,資產6.2億元。但沒人知道,這些錢是從銀行騙來的。

2000年9月,謝根榮偽造555份房貸合同,以假按揭的方式從建設銀行騙貸6億多元。但謝根榮不傻,他早早為自己留下後路。本世紀初,媒體突然開始報導一位叫謝根榮的"古董收藏家"。

在謝根榮貸款詐騙案的捲宗中,有一份證人牛福忠的證言。謝根榮的一審判決書中摘錄了其中的一部分:謝根榮有兩件"古董",一件是"金縷玉衣",一件是"銀縷玉衣"。其實,兩件"玉衣"是我用他給的玉片穿出來的,不值錢。他堅持要我找專家給這兩件"玉衣"做評估,我就找了原中國收藏家協會秘書長王文祥。王文祥又找了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等4位專家,一起給"玉衣"作出評估報告,評估價24億。謝根榮給了專家幾十萬的評估費。

買"文物"意在洗錢

貸款變成公司"古董"

對此,華爾森集團財務人員蔣某某稱,集團的資金使用權由謝根榮掌握,審批只是個形式。謝根榮從公司拿走的現金,後來董事會決議以公司名義收購謝根榮手裡的古董沖賬。

時任華爾森集團執行總裁的郎某為謝根榮的行為作出更明了的解釋:買文物的用意就是向外洗出大量的現金。

這樣一來,資金相當於做了個"乾坤大挪移",從銀行騙來的貸款變成"古董"放在公司,而"買古董的若干個億"不會給其他的古董商,自然會到謝根榮個人的兜里,成為乾淨的錢。

涉嫌騙貸被行長發現古董專家簽字成"擋箭牌"

買"古董"更重要的用途在後頭。

2002年底,建設銀行某支行行長顏林壯和副行長趙峰憑藉經驗,發現華爾森集團在騙貸,為此找謝根榮談判。

謝根榮先向銀行提供了造假的企業財務報表等材料,然後領著顏林壯等人參觀了專門用來存放兩件"玉衣"的"根榮陳列館"。

謝根榮指著一件"金縷玉衣"對顏林壯說:"全世界只有兩件,專家已經做過鑑定,市場估價24億。它在這兒,我還能賴著你們區區幾個億不還?集團只是一時資金周轉困難,只要我們通力合作,還清貸款肯定沒問題。"說完,謝根榮出示了有5位國內頂級古董鑑定專家簽字的評估報告。

頂級專家的集體簽名,讓顏林壯和趙峰相信了謝根榮,覺得即便他有騙貸嫌疑,但華爾森集團畢竟還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企業,不會欠貸不還。另一個問題是,當初按揭貸款是顏林壯批下來的,如果騙貸的事情暴露,作為行長的他烏紗難保。

銀行行長被"蒙蔽"再次提供資金4.56億

顏林壯最終做出錯誤決定:瞞住上級,通過開具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幫企業發展起來,把問題"消化"。

後經法院查明,這部分的累計金額達4.56億元。被抓後謝根榮曾滿不在乎地對民警說,那段時間光請客吃飯,他就花了3000多萬。

最終,審計署在審計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時發現問題。2008年3月,謝根榮、顏林壯等人被抓。至案發時,謝根榮騙貸的錢有5.4768億餘元無法歸還。

謝根榮一審被法院以貸款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被評估報告蒙蔽了雙眼"的顏林壯和趙峰,因犯違法發放貸款罪、違規出具金融票證罪被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20年和19年。

謝根榮一審獲刑後上訴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目前二審仍在審理當中。

當事人

●中間人牛福忠

年過六旬,現為北京中博雅文物鑑定中心鑑定委員會主任,自稱是國家文物局泰安培訓中心客座教授、北京電視台《天下收藏》欄目特聘鑑定專家

玉片買下來以後確實是我幫著穿成"玉衣"的

法制晚報(下稱FW):謝根榮為什麼要做"金縷玉衣"和"銀縷玉衣"?

牛福忠:他不是有個"根榮陳列館"嘛,搞收藏唄。

FW:"玉衣"是謝根榮買來玉片找人做的,自然不是古董。明明不是古董,為什麼還要當古董去評估呢?

牛福忠:咳……他當時找我評估,我說評估不了,我哪兒懂啊。他非要評估,我就找了王文祥。其他的專家我也不認識,都是王文祥找的。

FW:如果"玉衣"本身不是古董,那它的價值就是那些玉片價值的總和。一堆玉片居然價值24個億,您是否覺得過高?

牛福忠:這你得問那幫專家去,是他們在評估報告上籤的字,呵呵……

FW:"玉衣"的評估價是24個億,那謝根榮是花多少錢買來的玉片呢?

牛福忠:肯定沒花24個億,買的時候不可能那麼多錢。他哪有那麼多錢啊。評估價只不過是專家說的。這東西按照24億賣,肯定沒人要。

FW:那些玉片是從哪兒來的?

牛福忠:都是謝根榮從他浙江老家找的,具體怎麼弄到手的我就不知道了。玉片買下來以後,確實是我幫著穿成"玉衣"的。

FW:那些玉片是古玉嗎?

牛福忠:咳……有的是,有的不是。但玉肯定都是真玉。專家說是古董,那就是吧。雖然我懂點兒,但沒人家專家那麼懂。

如果是專家,都得往評估報告上簽字。我不是專家,就沒簽。

FW:現在"玉衣"怎麼處理的?

牛福忠:我不知道。

FW:謝根榮給專家評估費了是嗎?

牛福忠:對。當時我在場,錢給了王文祥,他們怎麼分的就不知道了。

●鑑定專家王文祥

王文祥,現已七旬,據媒體報導曾擔任過中國收藏家協會秘書長,現為世界書畫藝術家聯合會主席、世界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兼中國總會會長、世界文物藝術品鑑定評估委員會主任

主要是靠眼睛看然後一起商量了一下

接受記者採訪時,王文祥稱當時是牛福忠找的自己,之後自己找了其他的專家。

王文祥承認,當時謝根榮已經表示過,“金縷玉衣”、“銀縷玉衣”是他買來零散的破碎玉片穿起來的。“但是,我們覺得玉片零散著,將來很可能被丟棄。能把市場上這些容易丟棄的玉片收集起來,用金線穿成'玉衣',對國家來說是個貢獻,算做了一件好事。”王文祥說。

王文祥也承認,“當時評估沒走太複雜的程序”,“主要是靠眼睛看,然後一起商量了一下”。

對於24億元的評估價,王文祥說,這是著名歷史學家史樹青老先生提出的價值,“我們沒有那麼仔細去看”。

王文祥稱,評估報告是他歸納了大家的意見,之後落筆起草的。但謝根榮只給每人一萬多元的費用,不是牛福忠作證時說的“幾十萬元大家分”。

“鑑定後,我們特別叮囑謝根榮,這東西不能去交易,否則犯法。我認為,只要文物不上市場,專家簽字談不上什麼風險,這是學術自由。”王文祥說。

●鑑定專家楊伯達

現已八旬,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大家就在玻璃櫃子外面走了一趟看了看

楊伯達告訴記者,鑑定之前,他對華爾森集團一點也不了解,到現場才認識了謝根榮。

楊伯達承認,鑑定過程確實不太合乎規矩。

“說老實話,就幾十分鐘。鑑定時沒有開櫃,大家就在玻璃櫃子外面走了一趟看了看。因為隔著玻璃,看時也不方便。”楊伯達說。

楊伯達告訴記者,如果是鑑定故宮博物院裡的文物,肯定不能光看,必須要“上手”。而那次,“玉衣”一直沒從玻璃櫃裡拿出來,專家們也沒要求開櫃。

“反正史樹青在嘛,他是文物鑑定界的大家,我當時是在他領導下的。”楊伯達說,由於當時沒有舉手錶決的過程,於是自己就隨了大流,別人怎麼說,自己也就怎麼說了。

最後,大家在評估報告上簽了字,吃了頓飯就走了。

當楊伯達從記者嘴裡了解到,評估報告成為之後謝根榮從銀行騙錢的工具時,表示很驚訝。

“我沒把它當成鑑定活動,而是當成一種友誼活動,是客串性的。他們請你來,給你一點鑑定費,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就完了。”楊伯達說,鑑定時,謝根榮沒說過他的意圖,他也沒想到評估報告會被非法利用。

楊伯達說,臨走時謝根榮每人給了一個信封,可能裝了萬把塊錢。“我現在不再參與這些活動了,在家埋頭寫書。”楊老說。

包括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在內權威人士出具評估報告

記者揭秘當時鑑定內幕五位專家評估出24​​億

這個鑑定是比較隨便的算是幫朋友一個忙

記者採訪李勁松老人時,告訴他謝根榮利用評估報告矇騙銀行,導致損失5.5億後,老人傷心地哭了,一個勁兒地說“沒想到”,表示自己一定會吸取教訓,深刻反省。

“那家公司的老闆說讓大家鑑賞一下,看看他的家產值多少錢。大家一聽是'金縷玉衣'都很感興趣,畢竟也是個學習和交流的過程。”李勁松老人回憶道。

“當時,有的人仔細看了,有的沒有。真正的評估鑑定程序是怎樣的,沒有國家規定。但專家們應該反复地研究。”李勁松稱,“而這個鑑定是比較隨便的,算是幫朋友一個忙。大家就是聚一聚、坐一坐、走一走、看一看,證明這個資產的價值。史老是大權威,史老說這個價值是很高的。史老說的話,我們是很尊重的。”

“評估是專家們個人的看法和觀點,評估價值只是一個參考。專家意見只是代表個人。評估價值是一個認識問題。”李勁松說。

謝根榮當時的承諾也讓專家放鬆了心態。李勁松說,謝根榮當時稱“玉衣”是他的寶貝,絕不會賣。

李勁松認為,既然是家產,評估多少個億都無所謂,只證明這是他的財產而已。

李勁松說,專家們最後還囑咐他好好珍藏,並一再強調不准到市場上流通,也不能拿去抵押。

當記者提到,牛福忠曾說有“幾十萬評估費”的時候,李勁鬆發火了,堅稱謝根榮只給了每個人幾千元車馬費。

“他有什麼根據呀?如果是評估,都要開收據,他有收據嗎?”李勁松說,估價之後,王文祥起草了評估報告,寫著這個文物是什麼時代的、什麼玉石、評估價值多少錢。

李勁松稱,因為都是朋友,那天就比較隨意,並沒有按規矩要評估費。那幾十萬元是不是被中間人拿了,自己就不知道了。

●鑑定專家楊富緒

年近八旬,中國寶玉石協會原副會長、北京大學寶石鑑定中心主任

那種情況下就是最權威的人說了算

楊富緒告訴記者,按照常規,玉石鑑定程序有大約30個步驟,如稱重、收樣、手摸、儀器檢測等。

楊富緒說,對於玉石的鑑定,應該一片玉一片玉地檢測。要確定材質、成分和工藝,需要儀器檢測,包括X光機、紅外光譜、電子探針等大型儀器。

“但那次鑑定,玉衣在玻璃罩子裡,只能肉眼看。那種情況下,就是最權威的人說了算。”楊富緒說。

“當時史老在,跟他相比我就是打雜的,史老說什麼就是什麼了。他是一把手,我們哪能不聽史老的。”楊富緒說。

但楊富緒承認,當時兩件“玉衣”的估價偏高。

“那次鑑定之後,我也想過,這是乾嗎呢?這麼高的價。”楊富緒說。

楊富緒告訴記者,雖然他不知道後來謝根榮利用評估報告到銀行騙錢的事,但在那個時期,用這種方法去銀行弄貸款的大有人在。那種事評估費用很高,知名大師看一看就是幾萬,但不見得有科學的依據。

“我在報告上簽了字,我也有一定的責任。”楊富緒告訴記者。

延伸採訪

業內流行“不打假”按評估價值收費

潘家園古玩城一位老闆透露,如今業內流行“不打假”。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收藏家告訴本報記者,在鑑定界,如果一位名家已經開出了評估報告,其他同行通常不會“拍磚”,都是聽之任之。

而在鑑定​​界,目前有這樣的做法:先口頭告訴你,你的玩意兒是真的,價值連城,之後再向你伸手要“鑑定費”,數額相當於他說出來的評估價的一定比例。你只有給夠了錢,鑑定師才給你開書面的評估報告。

採訪過程中,受訪的鑑定專家李勁松也證實:按照慣例,評估費是評估價值的1%到5%。

“比如,你的東西可能只值幾百塊錢,但他告訴你值20萬。然後要求你按5%交鑑定費,也就是1萬。有些心眼活的人就交了。”一名不願具名的收藏家告訴記者,“這樣的話,一個不值錢的物件一下子價值20萬元,除去交1萬元鑑定的費用,賣出後還可以淨賺19萬。這樣的話兩方都有便宜,如果沒有鑑定師開出的評估報告,你和誰說你的東西值20萬,也沒人信。”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周京南曾對媒體有過解釋:文物的收藏鑑定確實有這種尷尬的現象,哪怕一些權威機構、一些權威大師也有“打眼”的時候,而不同專家有時觀點不同難分對錯,對此也很難有非常嚴格的規範。

《人民日報》海外版:老來天真性更直

記者採訪中幾名專家均表示,當時大家的意見都是隨著“史老”的。當時的鑑定界,史樹青是最大的權威,他說“玉衣”是真的,值錢,大家就都認同了。

記者試圖聯繫史樹青,但遺憾地了解到,老人已於2007年因心臟衰竭去世,享年86歲。

由此推斷,為“玉衣”做鑑定時,老人已經八十出頭。記者從《人民日報》海外版找到一篇紀念史樹青老人的報導,其中一段耐人尋味:

(史老)年紀大了,反而像個小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史老夫人說,他對越王勾踐劍的事就老大不開心。去年4月,史老在大鐘寺地攤上發現一把青銅劍,他認為是越王勾踐劍,當即買下。後來有的專家認為是假的,博物館不收,史老的老伴和女兒也認為是假的,只值200塊錢。為了這事,史老寫了一首詩,把自己比作春秋時期多次獻和氏璧不成的卞和。看到史老有點生氣的樣子,他的老伴對他說,不爭論,不爭論,身體要緊。老伴說,史老心臟不好,去年住了半年的院。

這段文字,《人民日報》海外版的編輯所擬小標題為:老來天真性更直。

經濟大案

●經濟案件判決書枯燥文字的背後隱藏著驚人秘密●紛繁複雜的經濟現像中有商界世故人情

●“遊走”在法制與經濟之間,以法制的視角解讀經濟,關注國內外知名企業,關注社會民生

A08、A09撰文/記者付中閆新紅實習生王曉飛

★本欄目稿件將在北京新聞廣播《警法在線》欄目互動播出

欄目主持人:付中

●鑑定專家史樹青

著名歷史學家和文物鑑定家,曾任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考古系研究生導師、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以考古鑑定馳譽中外

●鑑定專家李勁松

年近八旬,中國寶玉石協會原秘書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07

核心產品該走自製模式或轉向外包?

2012-6-25  TCW




企業的核心產品,到底應該自製,還是外包?以電視產業為例,頻道業者若選擇自製,雖然可以握有版權,找到海外行銷商機,但是成本高且風險大,因為一旦投資一齣電視戲劇,動輒籌備三年時間,一旦環境改變,就滿盤皆輸﹔若選擇外包,好處是可以快速應變,只要看到熱潮所在再購片即可,且不須做大幅投資,但缺點是來源會受制於他人。

以台灣為例,目前全台灣的戲劇節目自製率僅剩不到三成,但三立電視一○○%戲劇卻都採自製。在自製與對外合作之間,三立電視台總經理張榮華找到一條新的路。以利於自製時,同時擁有應變速度快,且可以迅速放大規模的好處。

以下是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郭瑞祥與張榮華的精彩對談,摘要如下。

流行,是有壽命的!光買熱門片,優勢不會長久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郭瑞祥問(以下簡稱郭)︰台灣電視頻道整體節目自製率偏低,多數電視台買進韓片、大陸劇,在頻道上播出換收視率。三立是如何思考此事?

三立電視台總經理張榮華答(以下簡稱張)︰我們是一○○%自製節目。有些同業選擇買片、外製提供觀眾節目,比較小的頻道,它可能就會賣時段。

比如東森和八大家族,東森戲劇台可能一○○%買片,因為它有好幾個頻道,綜合台可以拍一些座談節目,比較簡單,整個東森家族就有二○%到三○%的自製率。八大的戲劇台來講,主要還是播韓劇,搭配一點自己拍的偶像劇,自製比率大概一○%左右。

韓劇很受觀眾喜愛,早年還有日劇、大陸古裝劇,三立也曾掙扎過要不要買片,後來一路選擇走自製這條路,因為一開始搶不過人家,也和我喜歡創作有關(編按:張榮華早年曾擔任豬哥亮餐廳秀等錄影帶製作人)。二○○○年開拍本土劇《阿扁與阿珍》,隔年做偶像劇,選擇走自製,不是拍戲就是籌備開拍,一路就停不下來。

郭︰你希望自己去產出一些東西,但自製一定比較辛苦,下面的人會不會擔心風險比較高?從經營的角度,你如何看短期和長期回報?

張︰流行的東西一定是有壽命的。以韓劇來說,一開始是八大戲劇台引進,八大深耕這個收視族群,和韓國那邊關係密切,知道挑怎樣的片會比較受台灣觀眾歡迎,但這幾年大家逐漸了解韓劇市場,緯來、東森都搶,八大的優勢就漸漸沒有了。

一開始決定走自製,三立最早先做本土戲,因為台灣有一定這樣的觀眾收視市場,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想是不是有更好選擇,十年前才開始拍偶像劇,開拓不同市場也可以銷售到海外。但總是有台灣特色的題材,人親、土親、演員跟觀眾很親近,那是永續的文化,會起共鳴的,比較能夠長久經營。

經營,找第三條路!建產製平台,跟小公司合作

郭︰台灣戲劇產業的環境,在老三台黃金年代結束之後就垮掉了。三立決定自建團隊,萬事起頭難,如何還能兼顧創新?

張︰一開始其實很辛苦,因為無線三台幾乎都不拍戲了,等於沒有那個市場,也沒有幕前幕後工作人員,這樣你要拍什麼?演員是斷層的,優秀的製作人也都跑去大陸,幾乎一切都要重新建立,從演員開始培訓。

除了自製,我們同時發展委製模式,和外部團隊共同製作節目,但是版權屬於三立。因為一些優秀的導演、編劇或製作人,他們自己開公司,不可能來三立上班,我架構了一套制度協助他,提供監製、工程、音效、後製、行銷包裝的支援,你只要負責把劇本弄好、演員喬好,其他的我來幫你做,你是一個很強的導演,或者有一、兩個很強的大牌演員跟著你,我這邊也可以派編劇給你,這和以前外製單位交帶子給電視台不同。

這樣做的原因是,以前拍的戲只要不是太差就播了,但現在多了韓劇外來節目競爭,一個小型製作公司是沒有能力做出品質夠好的節目,我們是一個比較大的公司,小公司和我們合作,可以很專注在它擅長的那一部分,我們則要求它劇本再精準一點,執行上細節多一點,品質更好一點,這樣進入市場才有競爭力。

郭︰聽起來,三立扮演建立平台的整合角色,但影視文創產業要靠大量創意人才,你如何讓這些人願意在一個框框內做創意?

張:主要還是以最精準的收視率,我們有一個程式套上去,分析這一分鐘收視率飆上去、掉下來,是因為誰出場或講了什麼話,同一個演員出場,收視率有時候高有時候低,我們可能就不去理他,但如果每次都是這個演員出場時收視率掉下來,這個人物可能就盡量少寫或讓他消失。

創意,要貼近市場!養編劇人才,改走集體創作

我們也做市場研究,例如分析過去十年熱門韓劇,七成都有麻雀變鳳凰、村姑愛上總裁這類「差格戲」的內容,再來就是婆媳關係題材,我們也會根據觀眾口味需求,和委製單位,在劇本階段就介入討論。創意要能跟市場貼近,一個好的創意人要能接受這樣的規範。

但如果我們肯定這個導演或編劇,就會給多一點空間,寫《我可能不會愛你》引發「李大仁」效應的編劇徐譽庭,之前幫三立寫過一部戲,叫《第二回合我愛你》,這部戲我們當作失敗,但三立願意讓她嘗試,因為我覺得她是一個優秀、想創作的編劇,有這個彈性,當然雙方的信任度也會高。

郭︰三立內部有「劇本研究所」,成立培養編劇人才的「敘事工場」,如果創新可以來自外部,為何還須做這些事情?

張:文創產業最困難還是在人才,這一行我們講「編、導、演」,編劇、導演、演員三者編劇最關鍵。以前編劇個人主義比較強,他寫的東西電視台不能動,但台灣現在能獨立完成一部戲的編劇,說實在沒有幾個,我們現在採取的另一種做法就是集體創作,既然一個人沒辦法做出一部好戲,那就建立一個團隊,劇本三、四個人寫,但外面沒有那麼多編劇,又有一個大陸市場在搶人,三立自製的節目量最多,所以我們認為有必要自己培養。

郭︰三立這套共同合作的產製模式,別的電視台發展不來嗎?

張:也有,但不是錢多就辦得到,三立一年製作四千小時的節目,拍一千五百小時戲劇節目,(在台灣)我的量最大,很多藝人、導演、編劇已經跟我合作,別人要跟我拚,可能還要花好幾年。

下期預告:文創進軍國際,該先求量還是先求質?

【延伸閱讀】台灣名師觀點品質內控,創意外包

傳統做文化創意產業的人,只想到內容,但做為一個經營者,該想到的就不只是該自製或外購內容兩種選擇。而是另外找出可持續且獨特的做法,才不會因為有一天總經理換人,經營優勢就不見。

三立電視台投資基礎建設、後勤資源,發展出和科技製造業一樣的垂直整合模式,建立內容自製平台扮演整合者角色,讓外面小的獨立製作公司,發現與它合作,品質能提高產品更有競爭力,三立也因此壯大自己的實力。

在國內電視產業,三立深耕這套共同生產的節目產製模式,除具商業上的創新,更關鍵的是,它讓強調創意的內容產業維持品質穩定,核心產品在取材時,也可由下而上(button-up)進行創意發想,尤其重視運用並培養外部資源,成立編劇人才育成平台,目的也是擴大與外部人才的合作機會,內部高層只做選材方向的判斷,判斷基礎則來自大量自製節目,所累積的經驗值與市場研究數據。

而做為商業電視台,三立仍是以短期收視率效益,以及長期的投資價值,畫出創意的框架。

口述: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郭瑞祥

【延伸閱讀】稱霸全台後,再攻進日本、新加坡――三立電視台自製戲劇大事紀營收:20億元年:2000播映台/自製重點戲劇:台灣台/ 8點檔《阿扁與阿珍》成績與紀錄:全台首部本土自製戲劇,該台登上有線電視收視第1

營收:23億元年:2001播映台/自製重點戲劇:都會台/ 偶像劇《薰衣草》成績與紀錄:在大陸北京等100多個電視台播出,並進軍日本

營收:36億元年:2003播映台/自製重點戲劇:台灣台/ 8點檔《台灣霹靂火》成績與紀錄:授權新加坡電視台黃金檔播出,締造該國引進劇最高收視紀錄

營收:40億元年:2005播映台/自製重點戲劇:都會台/ 偶像劇《綠光森林》成績與紀錄:首創與手機業者合作,掀起「口袋偶像劇」新風潮

營收:37億元年:2009播映台/自製重點戲劇:都會台/ 偶像劇《偷心大聖PS男》成績與紀錄:與土豆網合作,首創台灣偶像劇與大陸跨平台合作

營收:47億元年:2010播映台/自製重點戲劇:都會台/ 偶像劇《犀利人妻》成績與紀錄:最高收視率破18%,授權日本BS電視台播出

營收:60億元

註:營收指該年度三立總營收、幣別為新台幣;2012年為預估值資料來源:三立電視台

【延伸閱讀】台灣自製戲劇三立占7成三立電視全年自製戲劇節目時數達1,500小時,相當於台灣每10部本土自製戲劇,就有7部是由三立製作。

【延伸閱讀】三立旗下3台總收視率達23%尼爾森調查顯示,三立的新聞台、台灣台和都會台,總收視率達23%,贏過第2名有8個頻道、總收視率20%的東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0

自製減辣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8.html
終於有發展商行頭劈價,震撼市場!

震撼之處係一向高溢價、創天價嘅新地,劈價推出九龍站天璽貨尾。

而且比出、前所未見嘅稅務回贈,最平嘅入場單位,大拿拿慳成三百幾萬,變相劈價兩、三成。

亦都等同、完全補貼海外買家要俾嘅稅,甚至透過900日超長成交期,抵銷新版SSD嘅規限。

發展商否認咁做係同政府作對! 但無可否認、所有折扣都係突破「辣招規範」,而劈價即時冰封二手市場。

代理認為將會掀起豪宅劈價潮、天璽貨尾劈價三成有效,吸番晒內地客、同公司客歸隊!

的確,政府堅決唔減辣,發展商唯有自製減辣、見招拆招。

又有超長成交期,擺脫額外印花稅綁手綁腳;咁到底天璽劈價清貨尾、係咪預示: 跌市嘅開始?!

天璽開出181伙、佔貨尾量300伙嘅60%,貨量一啲都唔少! 因為天璽今年以嚟、只係成到 8宗二手買賣。

呢批貨尾,平均呎價29098蚊,單計基本折扣14%,訂價25024蚊一呎,相比現時天璽二手價29000蚊,已經開低咗16%,反映新地、帶頭要量唔要價

個別訂價最低、1座星鑽璽56樓K室為例,實用435呎、原本訂價1301.7萬,呎價29924。

會員加唔用二按、再加180日提前成交嘅話,會先減14%,再連同七成稅務回贈,折實七折價係930萬,相等於慳咗371萬,呎價21400蚊。

對比番星鑽璽今年以嚟、接近質素嘅細單位,呎價要29000蚊,今次係低咗 26%、的確有殺傷力!

更罕見係、雖然天璽已經係現樓,但新地仍然比出、超長900日嘅成交期,係現樓新盤當中罕見咁長,相等於、買家喺兩年半後收樓嗰刻,已經幾乎脫離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嘅規限。

市場消息就指,兩日收票超過300張,相對第一批181伙,超額認購0.7倍,反映策略收效。

消息仲話、基於新地高額補貼7成印花稅,入票嘅人當中、公司客、同內地客比例,各佔一半半,簡直重現九龍站新盤嘅客路。

天璽貨尾量係得300伙,照現有反應睇、大有機會清到貨。

但係二手市場、就陷入半放棄狀態,唔上亦唔落。

其實九龍站業主、實力派居多,唔會揀呢刻風頭火勢、同大發展商硬碰。

天璽劈價、唔只全面凍結西九龍,遠到去大埔嘅海鑽. 天賦海灣都受到牽連,代理話,部分買家變得猶疑,現價仲值唔值?

如果呢種「猶疑」蔓延開去,樓市很快就會出現連鎖效應,加上發展商呢幾個月去貨心切,今次自製減辣,很有可能成為樓市最後一根稻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19

自製零成本投資 市場先生自語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29.html
身為匯控的擁躉和股東, 筆者通常每日早上上班時會看看前一晚匯控在美國的收市價, 最近筆者發覺匯控在香港做出的股價往往低於美國, 而以前有段時期當匯控股價於美股時段大跌後, 第2天在香港的表現反而較為堅挺, 當時有人話因為匯控在香港多忠實擁躉, 難道如今支持匯控的死硬派移民去了美國嗎? 筆者相信一支股票的股價表現不會是無緣無故, 背後一定有其原因. 無可否認, 踏入十月份港股的表現較美股為差, 十月初至今美國道指上升了2.91%, 港股恆生指數下跌了0.71%, 同期上證綜合指數下跌了1.92%, 顯示近期港股受內地股市影響較美股大, 最近人民銀行停止進行逆回購, 早前的逆回購合約到期資金自然會被人行回收, 觸發上海銀行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抽升, 市場憂慮人行收緊銀根會導致錢荒再現, 因此即使滙豐公布中國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創7個月新高至50.9, 並且是連續3月處於50榮枯線之上, 內地股市仍然持續向下.
 
有朋友問筆者, 面對目前的市況應該如何應對. 筆者想用巴菲特投資高盛作為例子. 根據報導, 2008年美國金融公司處於風雨飄搖之際, 巴菲特向高盛注資50億美元購買其年息率10%的優先股, 並獲得一批認股權證, 可以以每股115美元換購相等於50億美元的高盛股票, 表示一旦巴菲特行使手上的股權證, 高盛需要增發大約4,348萬股, 相當於現有發行股數的9%, 現有股東的權益難免被大幅攤薄. 於是高盛與巴菲特達成協議, 將按照高盛股票於今年10月1日前1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 計算該批認股權證的市值, 並發行等值的高盛股票贖回所有認股權證. 筆者根據某網頁有關高盛由9月17日至30日的收市價計出平均價為164.389美元, 然後計算出巴菲特可以獲得大約1,306.26萬股高盛股票 (5,000,000,000 / 115 * (164.389 - 115) / 164.389) = 13,062,600). 有人話巴菲特不花一分錢便得到接近3%高盛股權. 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 巴菲特對投資高盛賺取的利潤, 不是以現金形式實現, 而是將利潤換成高盛的股票.
 
筆者有朋友, 每當買賣股票有利潤, 不會盡賣股票, 而只是賣出價值相當於成本的股數, 變相以零成本持有餘下的股票. 例如, 如果投入15萬元買進15萬股每股1元的股票, 其後股票升至每股1.5元, 朋友只需賣出10萬股便可以取回成本, 然後繼續持有餘下的5萬股. 這種做法有幾個好處, 第一, 無人能永遠準確預測股價, 一旦該股票股價繼續上升, 朋友也可以繼續受惠於餘下的5萬股. 第二, 萬一市況逆轉大跌, 由於已經取回成本, 購買力完全無受損, 此外, 手上持股是零成本, 心理壓力大大降低. 第三, 重複一段時期後, 手上便會累積一批零成本的股票, 如果選擇的通通是優質收息股, 更能財息兼收, 永享投資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67

馬雲自製交易大堂

2013-11-14  NM  
 

 

未知幾時先上到市(馬雲話唔重要喎)嘅阿里巴巴,曝光率及宣傳積極度,絕對拋離一眾上市公司。呢頭來香港攞完科大榮譽博士,馬雲嗰頭已飛返杭州總部,統籌愈來愈重頭嘅「光棍節」。佢先喺二百幾個中外記者前面扮「路過」,吊吓癮,第二日再企定定,發放金句,每晚仲安排記者喺半夜到交易大堂睇數據。

呢個交易廳,嘩!乜成個證券交易所咁嘅?成幅牆咁大嘅熒幕,最顯眼係中國地圖,仲有世界地圖(用來凸顯阿里幾咁國際化),前面幾十部電腦,即時將各大城市嘅交易數據,傳送上大熒幕。明明只係整合數據,但搞到好似打仗咁。每突破一個紀錄,就全場歡呼拍掌,小宗置身其中,仲以為喺美國太空總署,慶祝火箭升空添!做騷咁做,幸好網民俾足面,創下超過三百五十億元嘅交易額。當中,最好賣係小米手機,第二位係海爾電器,第三係賣野外服裝及用品嘅品牌駱駝(Camel)。原來,呢個咁有氣氛嘅交易大廳,係專門為今年光棍節打造嘅。馬雲為搞上市,多次來香港斡旋。唔知個靈感,又係咪來自港交所嘅交易大堂呢?

邊個「朵」響啲?

「Roadshow女」梁慧恩(Viann)日前開甜品鋪,被封為「榴槤女王」,背後傍住嘅,當然係佢富二代老公林忠澤。林忠澤嘅「朵」,一向係「林忠豪堂弟」,最近佢自己要求「轉朵」,並揭開另一身份為「楊耀松之外孫」喎。好嘞,秤一秤,咁究竟係「超級首富李嘉誠嘅老婆嘅姐妹嘅仔嘅堂弟」勁啲?定係「工廈大王楊耀松嘅長女嘅大仔」勁啲呢?論長,前者勝;論「有親」,就一定後者贏。正所謂人走茶涼,忽然轉「朵」,莫非因誠哥撤資,喺香港嘅影響力不及從前?小宗多口問楊耀松嘅大仔楊國佳,佢笑笑口咁話:「無咩嘅,伯爺保佑,近年『輕輕』將工廈個價推高幾倍之嘛!」哦,明晒啦!

揸住「689」

「689」,真係人見人憎,車牌有呢三隻字,要小心被人劃花架車囉。小宗查過運輸署,市面至少有「689」、「MR689」同「FU689」等車牌。前者持有人為正當人家,家住馬鞍山;「MR689」,即係「689先生」,車主竟然係前藝人陳秀雯!而「FU689」,車主原來係前新田鄉委會主席文富穩。「F」「U」?莫非意有所指?

Give me a break:試酒最多三款

飲紅酒嘅禮儀大家聽得多,女士飲酒之前印一印唇膏、斟酒只斟半滿、揸杯要揸酒杯底;呢啲,已成為常識。年尾仲有大堆品酒會、紅酒展,有更多禮儀要遵守。認證葡萄酒專家李健國教路,「酒客」最忌貪心樣樣試,「最多試三款,之後人嘅味覺就會開始麻木,要諗定來試。」他指,還要揀不同酒莊嘅出品,每樣試一款,已可比較優劣。而試酒次序應該由新至舊、苦至甜、及氣泡酒至紅酒來開始。現時「新世界」的紅酒興起,產自智利、澳洲及南非嘅,值得一試。李健國話,行酒展仲要有「態度」,唔好試完即刻走人,最好聽埋人哋講解,自己都要問一、兩個問題,同人交流吓,以顯示閣下並非純粹「貪飲」。唔識紅酒唔緊要,但千祈唔好扮好熟,「有內地人對住支酒係咁講『very nice、不錯』,我試飲吓啦,壞咗嘅。」李健國說。不過,小宗認為仲有一項十分重要,就係要量力而為,唔好飲到連直線都行唔到,跌到一仆一碌。

本週圖片:俾條路我行吖,局長!

講開車,將軍澳環保大道出九龍,左右兩條行車線,右邊有架工程車塞死,亮起燈號,叫人靠左行;左邊有架灑水車亮起燈號叫人靠右駛;成條路俾晒你都得啦!灑水車美其名清潔路面,實則製造污染。啲水同路面泥塵混合,條路變成泥漿;架車駛過,仲慘過玩泥漿摔角。黃錦星局長如果想體味一下點解將軍澳民憤咁大,唔該佢揸架車落嚟行一圈,唔好再亂咁閉門造車啦,OK?

金牙大狀講嘢

林煥光官癮未除常言有道,官字兩個口;林煥光成世人淨係識得做官,而佢兩個口講嘢之本事,更加係登峰造極,即使同樣成世做官之葉劉拍馬都追佢唔上。最初佢話基於保密制,行會成員唔可以隨便表達佢個人對發牌嘅意見。跟手就話已經盡咗最大努力,但冇辦法說服「一男子」唔好三揀二。咪以為到此佢已經冇嘢講噃,因為佢又即刻發表「茶餐廳論」,以驗證踢王維基出局,係行會經過深思熟慮嘅決定。不過咁唔等於佢就此收嗲噃,因為佢隨即又話「一男子」要為發牌事件「深切檢討」。及至《大公報》社論重炮轟佢啦,佢又再講嘢,話自己唔係針對「一男子」。佢究竟想點呢?係想劈炮抑或想攞彩呢?可能兩樣都唔係,只不過官癮未除,慣咗兩把口講嘢,大家幸勿表錯情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755

大撒30億 自製遊戲龍頭盤算什麼?


2014-02-10  TCW  
 

 

三年後,若我們還跟原來一樣,這公司一定死定了,股東一定會拋棄我們!」

這話出自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中國最大線上遊戲研發公司完美世界(以下簡稱完美)總裁蕭泓之口。最近完美展開新戰略,打算用手上一億美元現金(約合新台幣三十億元),收購世界各國遊戲開發商。繼美、日、韓後,蕭泓日前也為此來台「探路」,在台期間接受《商業週刊》獨家專訪,解答完美在各國撒錢收購之謎。

完美的二○一三年營收預估為人民幣三十億四千萬元(約合新台幣一百 五十一億九千萬元),不僅比二○一二年成長近一○%,也是台灣同類型最大公司中華網龍的二十倍。完美並非中國最賺錢遊戲公司,龍頭老大是扮演發行平台的騰訊。以二○一二年營收來看,完美不到騰訊的八分之一,卻是中國最國際化的遊戲公司,海外市場貢獻四分之一營收。據《中國遊戲產業報告》,二○一二年全中國遊戲海外出口銷售收入約人民幣三十四億五千萬元,其中完美佔近五分之一,連續六年排名第一。

危機,手機遊戲快速擴張一隻憤怒鳥,打亂大半市場

《麥肯錫季刊》曾指出,中國消費者有很強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外國企業如果看起來「太外國」,就會流失很多客戶。這也是中國本土遊戲公司「國際化罩門」,為了迎合國內五億玩家口味,題材往往是中國人才懂的三國或武俠,﹁但中國題材難走出全球」,樂遊國際創辦人曾樂平說。

完美和台灣關係「很緊密」,二○○六年至今,共八款大型線上遊戲和一款手機遊戲在台上市。據遊戲代理商艾玩天地統計,它在台灣累計會員人次逾八百萬人,以台灣線上遊戲玩家二百六十萬人口來看,可說幾乎人人玩過它的遊戲,每十個台灣人就有一個曾掏錢給它。

既然過去如此成功,為何要在此時開始,大買各國遊戲開發商?蕭泓直接點出原因:「危機感」。

輕薄短小的手機遊戲已徹底顛覆遊戲世界規則,一隻「憤怒鳥」(Angry Birds)一年就能在全球賺進人民幣十幾億。中華網龍母公司、智冠遊戲董事長王俊博說,踏進遊戲產業三十年,沒碰過這種模式,「搞不清楚方向,全亂了分寸。」過半台灣遊戲上市公司,去年前三季都處於虧損狀態。

從線上遊戲跨足手機遊戲有多難?曾樂平說,有三關卡,一是操作介面完全不同,不可能把過去電腦螢幕可呈現的都塞進五吋手機;二是使用族群不同,手機的重度玩家可能是小資女或是主婦,和過去不一樣;三是付費設計模式不同,同樣都是買虛擬寶物,但是,手機用戶常在通勤時玩,「一次玩五分鐘,你可能就要設計關卡讓它卡關買道具了。」

突圍,從收購和投資下手先試水溫,再拚三年大轉型

這些關卡讓過去一線遊戲大廠「不適應」,據中國遊戲邦統計,二○一二年全球十大手機遊戲收購案約五十五億多美元,包括索尼(Sony)和納克森(Nexon)都在買主行列。台灣遊戲最大論壇巴哈姆特手機遊戲主編李仁傑說,收購和投資是大廠切入手機遊戲最快的手法。

但相較同級數的美日韓大廠,完美像一隻在溫水裡煮的青蛙,遲至去年才感到燙。蕭泓坦承,「我們起步的確是晚了。」

而且,完美出擊的成功率僅二五%,去年推四款手機遊戲僅下半年推出的「神鵰俠侶」吸引玩家青睞,十二月在台灣上線首週註冊人數,終於又回到過去「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MMORPG)水準。

經過這一年試水溫與練兵,完美終於找到該站的位置。「我們有強大的線上引擎技術(可容納數萬人同時上線卻不斷線)、有電影級的美術製作等,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蕭泓說,完美領悟出哪些該為、哪些不可為。完美全球員工逾五千人,過半是研發人員,但許多地方光靠完美是做不到的,因此才要在全世界「獵才」,鎖定小型手機遊戲工作室或公司,進行策略性投資或收購,蕭泓希望讓公司在三到五年間轉型。

「我們財務穩健,手上還不斷產生現金,但世界改變得很快,我們以前的做法已不管用!」為自保,這家上市公司執行長不惜「危言聳聽」催促自我改變。這也證明,當市場已經變了,如果仍以不變應萬變,一方之霸也不會長久。

【延伸閱讀】完美世界

成立:2004年執行長:蕭泓(圖)主要產品:大型多人對戰線上遊戲成績單:2013年營收預估約新台幣152億地位:遊戲海外收入連6年中國第1

【延伸閱讀】

同名作品成績最亮,全台300 萬玩家捧場!—完美世界在台遊戲一覽

完美世界:2006/12/31上市,女藝人林志玲代言,會員人數超過300萬人

誅仙、誅仙2:2008/6/30上市,侯佩岑和楊謹華代言,上市首日4.2萬人同時在線

赤壁:2008/9/23上市,藝人隋棠和歌手林俊傑代言,會員超過10萬人

神鬼奇兵:2009/9/24*上市,名模林嘉綺代言,累計會員超過70萬人

神鬼2:2013/5/8上市,藝人阿喜代言,會員超過30萬人

聖鬥士星矢:2013/7/11上市,會員超過50萬人,最高單日營收超過300萬元

笑傲江湖:2013/12/3 上市,陳喬恩和蕭敬騰聯合代言,1個月累積會員65萬人

神鵰俠侶(手機遊戲): 2013/12/12上市,首週註冊人數突破30萬人

註:* 神鬼奇兵於2012/8/10 在台下線資料來源:艾玩天地互動娛樂 整理:顏瓊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83

公關自製公關災難 佟 若喬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4/10/07/prdisaster/

佔中遍地開花,戰線由金鐘延至網絡。

雨傘運動發展至此,社交網站消息極速流竄,更多的是雙方支持者在Facebook罵戰,繼而互相unfriend。公關界最熱烈討論的,莫過於周大福(1929)公關阿姐在自己Facebook的留言,成功自製公關災難。

她日前於私人Facebook上留言「非禮?記住唔好報警;革命要犧牲」,更指「佢哋係『和平』嘅非禮」。10分鐘後再出post「『有事就差人,無事就衰人』,咁威自己走!」。此言一出,當然引來大量網民口誅筆伐。所謂「寧得罪小人,莫得罪高登」。一經高登人肉起底組出手,輕易在LinkedIn找到她正是周大福公關部的Deputy head。事件燒到公司頭上,可大可小,她於淩晨2時隨即於自己Facebook耍冧,繼而在翌日連Facebook及LinkedIn帳戶也刪除了,公司亦趕忙於其官方Facebook帳戶及網站發聲明澄清,與她劃清界線,其「言論不代表公司立場,絕不認同此等言論」,又指對個別員工在私人Facebook 發表個人言論而引發群眾不滿「深表遺憾」。當然,網民之火未熄,Facebook被洗版抗議,到目前為止,單是那個聲明已有超過2,000個留言,其他不相關的posts一樣遭殃,更有網民發起罷買行動。結果她都要「起身」,是辭職或被辭職也沒分別吧。

IMG_0372

公關的工作是替公司應對傳媒,為公司「拆彈」。但這位公關阿姐卻為公司自製公關災難,於公關界已成為一時「佳話」,花生友口痕,笑言有可能連那個澄清聲明都是她自己draft,自己post。中環傳聞,這位阿姐一向出名涼薄,今次惹出禍來,其他公關組同事無辜被受牽連,單是要清理幾乎淪陷的Facebook已經有排煩,因此大家在背後都口下不留人。不過,講真,公司之前做幾多CSR(企業社會責任),賣幾錢廣告也彌補不了這次對企業形象的破壞。

這次事件令我想去年底,美國擁有超過150個網站,包括Ask.com, Vimeo, About.com的互聯網公司IAC的傳訊部總監Justine Sacco去非洲旅行時,在私人twitter帳戶貼文:”Going to Africa. Hope I don’t get AIDS. Just kidding. I’m white!” (中譯:我將要到非洲,希望不會感染愛滋病。說笑而已,我是白人!)。此帖一出,引起網民極大迴響,轉發近3,000次,要求Justine Sacco為其種族歧視留言道歉。IAC亦果斷回應,同樣發聲明指其言論不代表公司觀點及價值之餘,亦即時手起刀落,開除這個口不擇言的公關阿姐。

IAC前公關總監在私人Twitter帳戶發表涉及種族歧視的留言,最終被公司開除,以平息眾怒
IAC前公關總監在私人Twitter帳戶發表涉及種族歧視的留言,最終被公司開除,以平息眾怒

Old news is so exciting.

到底,公司公關在私人社交網站發表的言論是否代表公司呢?對不起,公關101都知,公關雖然不是什麼公眾人物,但一定是公司代言人,Facebook個人言論,可以完全跟公司劃清界線嗎?你懂的。也許只能用「政治敏感度不足」來形容她。就正如特首用「個人名義」簽名反佔中,特首夫人以「私人身份」回應齊昕事件,已是政界笑話。特首、特首夫人本身已是公務身份,什麼「私事」或「個人身份」根本不存在。雖然公關阿頭未至於是公務身份,但一言一行總代表公司。

IMG_0370

也許,大公司在花錢賣廣告建立公司形象之時,也要做好員工使用社交網絡的培訓。

另,成也風雲,敗也風雲,LinkedIn將你的resume輕易傳開,也將你的個人資料完美公開,大家update profile前請三思。

佟若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76

[惡搞文]余食西北風: 自製辭職

(按:原文選自余就風在2005年3月2日於信報撰寫之文章《自製升職》,蔡東豪就當3月14日就任精電
行政總裁職,敬請留意。)


這是一個悶局:公司生意開始轉差,但完全看不見突破空間,前景灰暗;自己在公司的位置又開始被太子女霸住,不太算「穩陣」,但突圍機會欠奉。我食西北風也要向在悶海中浮沉的大頭蔡獻計,找回十年前的東西,看看怎樣走出這悶局。

這計謀存在風險,但回報豐厚:我提議大家自製辭職機會。辭職也可自製?對。你封自己為某項目的領袖,雖然你沒有實質職權或固定下屬,但先辭職。對,先辭職吧。

首先,你要把眼光擴闊到全香港,找尋一個未被判死刑、但沒有人願意負責,而你又認為有成功機會的項目;有一點必須注意,項目性質一定是有始有終,他日你把項目辦妥,領功時其他同事會認同是你的功勞。

這項目的以前負責人,因為已經倒閉,所以沒有正面回應,但心裏很願意把項目再搞過,所以「重生」過程一定要令所有人感到舒服自然。假如以前負責人的反應是「你得閒可以幫手?這是好主意」,你可以長驅直進;同時,因為你辭職,所以你向各界表示這額外工作已經不會影響你現有的工作。由於你已有沒有工作可關心,老闆也不會反對。

然後就是低頭拚命把項目做好。假如項目真的成功,立即着手廣佈天下,記錄所發生的一切,當時的問題是什麽?你做了什麽?成效是什麽?自己領功之餘,還要多謝每一位幫過手的同事,擺出領袖風範。

下一步是建立項目的重要性,一方面不令過住負責人尷尬,另一方面四處宣傳:這項目難度很高(原負責人不能辦妥是非戰之錯),能夠成功是近乎奇迹(失敗也不用介懷);宣傳的另一目的,是吸引其他受光環引誘的人加入,因為你只是一個無兵司令,你要向加入的同事事先聲明:這項目的「獨贏」派彩全屬於你,不過「位置」派彩也不俗。
 
這名大頭蔡的去向,彰彰明甚,彰彰明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8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