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眼看投資——創新成長股的現狀和投資方法 深圳零存整取
http://xueqiu.com/7102683784/24456425最近,隨著創新成長股的屢創新高,市場爭論的聲音是不絕於耳,幾個業內前輩和大腕,也紛紛撰文,,但細看之下,至少我個人覺得這些文章理性和審慎有餘,但對技術進步的理解以及中國市場的蓬勃發展,卻缺乏熱忱的憧憬。
以下,分享我幾個觀點和心得:
一,當前階段創新成長股的投資現狀和市場情緒
今年以來,市場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蹺蹺板特徵。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背景下,受宏觀影響的傳統行業越來越差;而各種創新產業股,如醫藥醫療,TMT,環保,傳媒,天然氣等等越來越好。
大量的小型公司數月之內迅速翻倍,而且特別集中在創業板中,所以大家的印象是:創業板被爆炒,泡沫湧現!市場不可理喻!
我個人非常不同意這種看法,因為:
第1,成長股的崛起,是市場認識到經濟的冷熱不均後的理性判斷;
第2,翻倍黑馬的特徵,本就應該是小型創新公司為主,並不是因為是創業板才去炒,而是這種特徵更多的體現在創業板的公司上;
不能凡是創業板的股票我們就去炒;也不能快速成長的公司,因為是創業板的,就覺得他就是泡沫化。
第3,創新成長股分化行情早已出現,並非雞犬升天,需要甄別。
二,那如何對成長股的投資進行鑑別呢?
1,估值和市場空間預判,誰更重要?
很多朋友對已經出現動態高估值的品種,都嫌高,買不下手,但卻奇怪的發現,越是想買的,越下不來;越是罵他不可思議了,卻又繼續漲了,即使動態50倍以上了,可反而更猛烈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方面是整個市場對特別優異的成長股,都是眼巴巴的等著拿貨,好東西越來越稀缺;另一方面,如果復合成長在50%的速度上,現在50倍,只需要再熬幾個月,就可以用15年的增速來考量了,50倍會一口氣降到35倍,那又不貴了。
可反覆猶豫不上車的,卻只能望股興嘆,目送大牛上路。諸不知,騰訊當年也才10幾元,現在310了,好像還遠遠沒漲到頭。如果在當時,他任何一年的漲幅,都會讓不理解的人目瞪口呆及感覺貴得不可理喻!
再比如,淘寶的快速發展不知道多讓全球瞠目結舌,僅光棍節那一天的歷年成績就是驚天動地:09年5000萬,10年9億,11年33億,12年191億!淘寶才做了多少年,現在年銷售過了1萬億,相當於內陸幾個省的GDP!!
親們,中國真的沒有創新型的好企業嗎?!誰又能告訴我,淘寶該給多少倍市盈率估值?
所以,計算眼前的市盈率,不是不重要,但卻絕不是根本的指標,只有不停的去預估產業前景和利潤成長速度才是王道!
2,打假偽成長!
可對於已經估值的很高的票,其實風險的核心真的不在「貴」而在「假」!
許多熱門行業及公司,短期因為某個產品,或者某一潮流,導致短期利潤大爆發,我們的市場最愛聞這種腥臭味,把他當香餑餑看,竟然也給40-60倍市盈率!其實根本沒有持續性,這是典型的炒作!
比方電子消費品類,就是個很不靠譜的行業,根本就不該給高估值。如頭2年蘋果好賣,蘋果供應鏈的股票都給爆炒,眨眼三星又崛起了,三星供應鏈又給爆炒,而蘋果供應鏈的股票,瞬間就成了爛蘋果。
再比方,某些無厘頭的電影,忽然間大熱,票房奇蹟誕生,股票立刻被爆炒翻倍,其實只有天知道下一部電影能不能再大熱,而每一部電影都大熱,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高估值,你憑什麼?所以,必須迴避短期成長,沒有長期持續性公司,至少不能把炒作當投資。
3,持續成長是怎麼樣的?
總有人詬病中國股票怎麼怎麼害人,倒也是實話,但這裡頭的有5-8%的佼佼者,照樣穿越週期,有沒有好好總結都是什麼樣的?
首先,這樣的公司必須與宏觀景氣週期無關,不受大環境擾動,全靠自身產品和競爭力壯大,即我說的獨立景氣!
其次,行業大體上還是在新興產業中:醫藥醫療,TMT,環保,天然氣,傳媒,品牌消費品,越有創新能力就越有爆發力。
再次,特徵上行業空間特別巨大,品牌號召力強,利潤率不斷上升,而且長期粘性強,保證長期穩定快速賺錢,生生不息。
還有,看得見,摸得著,越簡單越好,人人都得理解得了。。。
隨手舉些例子,中醫藥的天士力,片仔癀,云南白藥;消費品的格力空調,長城的哈弗越野車,上海家化的六神花露水,魚躍醫療的家用血壓計氧氣瓶,,,
稍複雜點的安防的大華股份,長春高新的矮小症成長激素,富瑞特裝的天然氣設備,迪安診斷的第三方醫療服務。
選上了這些牛股,翻數倍都是少的,大華翻了27倍,長春高新20倍。
不過耗時起碼幾年,沒有這個遠見,成長股投資就不要玩!
三,總結如何獲得超級收益率
1,重點研究不受宏觀影響的獨立景氣行業;
2,從小型公司入手,特別是創新成長類的;
3,集中持股,重倉出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長期跟蹤,堅決死捂,屁股往往比小聰明更能賺錢!
四,投資的根本信仰
投資需要信仰嗎?N多人覺得這是笑掉大牙!
可我們一直認為,不相信民族的偉大復興,投資只能成為投機,炒股只能成為賭博。而賭博,你能贏嗎?
所以,我們要相信中國有優秀的產品,有優秀的企業家,更有優秀的上市企業,雖然,這個比入群的優秀比例更低,但確實真是大量的存在!
自下而上的不斷探索,投資將變得越來越有章可循,越來越勝券在握!
深圳森瑞投資 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