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劉買匯豐賺定蝕?
之前寫匯豐是我初次寫大股的試驗,見大家意猶未盡,決定斬多四兩。
大劉兄作為電盈及匯豐的股東,昨日表態,在多份報紙都出了頭版,我們用生果日報的文章做一個例子:
「股壇狙擊手」大劉卻對滙控充滿信心,預期滙控最多調整到41至42元, 供股價28元亦「好安全」。他更自爆,作為滙控股東已有一段長時間,「一定係100蚊樓下買,總之唔係貴,上次金融風暴前我賺40億,金融風暴後倒輸30 億,大部份都係滙豐。」
我們可以知道大劉在股壇幾十年確是名不虛傳,對股票有一定的支持/阻力概念,由前兩日林瑞芬的專欄曾表示44-45元為此股的重要支持位,即除權後約39-40元,若計及大戶出貨的上下波動,41-42元亦屬合理水平。從這句說話,由此可以計出他大約的成本價,在1997年,匯豐最高價為278港元(即未除權的92.67港元),最低為1998年9月的131元(即未除權的43.67港元),他在最高位賺40億,最低位虧30億,上下大約70億,股價上下相差49元,即可以求得他持有的股數為:
70/ 49 =142,857,143股
即約1.43億股,亦由此可得知其成本價為
= 30/ 1.43 + 43.67 或 92.67- 40/ 1.43
= 64.67元(即未除權及拆股的193元)
可以知道,大劉所言非虛,購入價確不是在已拆股後的100元以上。
我由經濟日報找出匯控近十二年的股息:
1997年=0.28美元 1998年= 0.31美元 1999年= 0.34美元 2000年= 0.44美元 2001年= 0.48美元
2002年= 0.53美元 2003年= 0.60美元 2004年= 0.66美元 2005年= 0.73美元 2006年= 0.81美元
2007年= 0.90美元 2008年= 0.64美元 從以上可見,假設大劉由97年頭持有,他派的息足有以上的6.72美元,以1美元兌7.8港元計算,
即共收息:
6.72 x 7.8
= 52.41元
若不計算任何時間值及跑贏/輸大市的結果,他現時的打和點約為:
64.67 - 52.41
=12.26元
以現時的股價44.8計算,他起碼賺32.54元一股,即賺約47億。
如果以這十幾年回報計算,他每年的回報率為:
((44.8+52.41 - 64.67) / 64.67 ) ^ (1/12)
=3.45%
都尚算跑贏現時的定存,以1997年初的指數約13,000點計算,這項投資亦算是跑贏大市。
難怪唔少人話買匯豐是好過定存,大劉亦不諱言:
他表示個人會供股,旗下天發證券更預留15.6億元作為滙控的分包銷商。「唔睇好,我就唔會分包銷,就算冇人供,呢個價(供股價28元)分包銷亦好抵,要兩億(美元)其實少咗,應該要多5億(美元)。」所以他決定繼續支持匯豐,另外亦因為他大部分資金都在匯豐,為保護他的存款,支持是應該的。但是對小股東來說,就第二種想法,詳請看前文。
題外話:
1. 新報嘗言
劉鑾雄又透露:「18年前,有人以此(組織人頭反對私有化建議)勒索我2,000萬元,要我交保護費」,最終亦無奈被屈。但他拒絕透露上述事件與昔日哪宗私有化個案有關。資料顯示,劉鑾雄旗下愛美高提出私有化華置,惟最終計劃落空。劉鑾雄亦拒絕透露勒索他的人的身分,但以「金融黑幫」形容該位勒索者,更稱「人人都知佢係邊個」,他更直言:「屈我的人已經破了產。」邵氏上月27日獲得獨立股東大比數通過其大股東提出以每股13.35元的私有化建議,劉透露,曾有人要求他組織200個股東去反對邵氏的私有化方案,但由於他與邵氏副主席方逸華稔熟,故並沒有答允,他並強調「我們不是專門搞人、打擊人的人」他想把賺得的幾十億變入自己口袋,故二千萬也肯付。可見他不為小利而動的作風,對他之後的投資也有幫助,亦帶來不少教訓。
另外邵氏都講掂,壞不壞大事都不太緊要。這兒可能只誇大自己的角色。
2. 劉鑾雄說涉足股場已有很長的時間,對於股價升跌處之泰然,他曾經持有一隻股票,涉及二百億元至三百億元的金額,但也沒有感到壓力。這應是指平保(2318),亦可知其身家之豐。
3. 這一個無十年股齡以上會不懂,故星島曰:
好似我九七年金融風暴時,有家證券行倒閉令我損失了二十億股票,唔通我又同一般股民去示威?去掟雞蛋?」結果經濟日報給了答案:
除了滙豐外,97年曾有一間證券行倒閉(有指是已倒閉的百富勤),劉鑾雄於該行的20億元投資動彈不得,回想那時的情況,劉鑾雄說:「有人輸股票會遊行示威,我衰了會勤勤力力,面對現實,逐點逐點賺回來。」4. 他對明報、經濟及新報的見解,新報曰:
劉鑾雄昨日表明「希望於電盈私有化建議中,掹車邊賺錢」,對持有電盈並不感到有壓力。而他購入電盈股份後,對傳媒就電盈私有化事件的相關報道均相當 關心,且對傳媒的報道瞭如指掌,果然是一位極專業的投資者。自問「以基金角度考慮」買入電盈的劉鑾雄昨日輕易指出,《經濟日報》及《明報》均有就電盈股東 名冊作出追蹤式報道。他更豪氣地笑問:「《經濟日報》的同事還有沒有問題?有問題請隨便發問,不擔心你們問題尖銳。」笑指本報記者是專家另外,劉鑾雄又指出亦有留意本報報道,輕易說出本報就事件三度發表社評,又以「追得很貼」來形容本報有關電盈私有化事件的報道。而本報記者向其追問問題時,他笑着稱:「你對事件亦已經係專家啦!」
新報記者由此可見,我看過多篇關於是次私有化的文章,壹仔寫得最詳細,連地址都要「親自上門」,但是他一口都無提,可見是當時無壹仔記者,又或是他無看過壹仔啦。新報是之前他稱「老實商人」的羊先生,為甚麼他這樣說呢,大家可以細味。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