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胜中国(NYSE:YUMC)
巴黎:
一個月前我開始留意Yum百勝餐飲要分拆的百勝中國, 看了很多的SEC filing後決定在合適的價位買進, 因爲相對來説, 這支股票較大家樂和大快活便宜得多, 並在個多星期前雪球出文(下文),之後就一直就在等。
非常可惜,昨天是YUMC spinoff後第一個交易日,HSBC的投資戶口仍未有太新的YUMC股票號,所以我也下不到單,股價也在接觸到心中24元價後大升。
在股票市場中, 看好看差, 什麽模擬組合都是無用和賺不到錢的,
Talk is cheap, it takes money to buy whiskey.
落單行動是股票擂台的規矩, 買股票就是這樣的.
要努力再加油.
$百胜餐饮(YUM)$ 10-22 13:15.Y U M分拆的YUMC於30/10發送給了370M股的原股東,並在1/11美國正式掛牌,旗下5個主要品牌為KFC,、pizza Hut、 Taco Bell、 小肥羊、東方既白,2015年12月31日共有7千間分布在中國1100個城市。管理層希望未來30年店量是現在3倍,筆者預計雖年化增長率為3.75%,但頭十五年會較之後十五年快速,隨意估計是頭15年未計通帳增長率至小可達5%。YUM過去的折舊率每年是固定資產的20%非常保守,2015年現金流較盈利多出50M。但考慮到因為未來仍會大量增店,我只用2016年上半年的盈利220,乘以2得出2016年盈利作為全年現金流的估算,並且仍只用靠譜的400M為本年的現金流入,頭10年以連通帳的9%增長。(甲)為了更簡單和保守,我削減了增長率至折現率相同是7.5%,一直只維持10年,即十年可以增加N P V多4B。(乙)以現時估計價24元,螞蟻金服等基金約可獲20M股或4.9%,連同4%的認購權,共得8.9%,以公眾370M股=91.1%倒推,市值大概是406M股x24=9.7B,較YUM原估算YUMC的12-15b 低了2成-4成。(24元是因為除權後的Y U M價倒推)無論如何以現金流400M,即使是12B的市值也是非常吸引,考慮到股數仍可能有變化,連同授權等把它上升到420M股就不會失預算,即在28元以下,市值就不會超過12B。所以甲)部份的頭十年額外現金流N P V就是利潤,即有3成利潤率。雖然官方的除派送YUMC.權日己過,但現市場可能仍可以購買到,因此若在現時才買入YUM股票,請小心和你的經紀確認,又或可以等到1/11才做有関買賣會更安全。大多數這些企業的拆件物(spinoff),因為被拆出的和原有的母企存在不同的生意焦點,例如今次的YUM環球把YUMC中國拆出,令部份基金大戶,因章程所限例如環球比重,不得不在收到YUMC股票後隨即沽貨,類似的跌價非常普遍,但卻是價值投資很好的機會。
........................................................................................................................ .................................. 。 **** 免責聲明 本站純屬個人網誌, 用於表達個人意見和經驗分享, 在任何情況下, 不應被視為閣下任何行動、包括投資的建議, 也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建議或推薦,本人無法保證網誌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閣下必須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求證和分析, 並且明白閣下一切的投資決定以及該投資決定引致的收益或損失,概與本人無涉
百勝中國YUMC
近期買入幾支股:
1太古集團B:新倉
原因較太古A折讓十幾%,而持有的太古地產本身折讓36%,太古地產8成收入來自租金,現金流較穏定;然後再免費送45%國泰航空,⋯等;
2國泰航空:新倉
單持有國航18.13%己值250億,2017年自己的業務亦會有35-40億利錢,10倍值350,8倍亦值280,即530-600億,現價440億,銷售下跌9%,油價成本下跌20%,數手指數學居然仍接近52週低位,近期建倉較快的一支,佔組合4%;
3匯控:加碼
本來要減,只因換了有能力主席,CEO也不留底,第一次因為一個人而決定買入,當然6%Yield 是基本常識;
4Walmart:新倉
銷售是Amazon 的4倍,電貿己上力大幅增長,仍只及Amazon 1/10, B2C 不夠Amazon 打,但Online 2 offline, 條物流鏈領先9條街,能將自己的銷售一歩歩轉至O2O這領域已經無敵, 等O2O佔Walmart總銷售一半之時,Amazon股價一定跌一半,有人說零售股必定死於電貿,並舉過去多間一沉就無得救例子,但佢地說漏了,Karmart, Woolworth, Sears, Zeller, C&A, .....你嗡得出的都是死在戰神Walmart之手,因為股神沽貨才有10-12倍P/FCF這樣低的好價。
筆者如果錯了,真不敢想像何處再有平民派對好地方?:
Pictures Google : pow walmart
^^
組合第一季只有6%, 跑輸大市,只因重倉內銀,其中建行尤甚,內銀3年來習慣在第二季派息前後才發力,派息率有5.5%高於2800有2%,第二季可以追回這部份。本年最差海通證券跌2%,最好是神經刀必瘦站升36%,近來最令我鐘愛是百勝中國YUMC,佔組合5%, 在雪球也談得較多,持有4個月升25%,第一季旗下的必勝客和肯德雞4年來同店銷售首次回復增長,最好的日子還在前面,這是唯一一支打算長坐股票,價投十年,第一次感覺到護城河。
個股選擇是不錯,第二季會加強組合的配置。
國泰管理層應該看的方向 / 副題: YUMC是一支永不想賣出的股票
巴黎:
國泰剛剛公告裁員600人的大計劃, 筆者作爲一個小股東, 當然希望公司把可減的成本都節省, 讓公司大賺錢, 然後股價再從上軌道.
但筆者對航空事情什麽也不懂,不能亂説
有一句說話是不怕不識貨, 只要貨比貨, 是說自己不懂某些事情, 但可以透過比較另一些同類的事情, 從而知道真正情況, 於是筆者就比較市場另外一些大賺錢的航空公司.
以下是筆者把國泰自己的2015,2016年數字, 和同業AAL 和Delta作比較
國泰本年的工資支出是縂銷售額的21.3%, 而AAL是30%,Delta是25.3%, 要注意是Delta有部分工資是以承包費用出掉, 實際應該更高.
這數字顯示, 國泰工資是有競爭力的.
為何AAL, Delta的工資高于國泰, 卻賺大錢, 而國泰卻輸錢5億?
(下列的國泰的稅後盈利30億是連同OCI的收入調整后的數)

其中折舊費用, 國泰是11.4%, 而AAL和Delta只是4.5-4.8%, 相差6.5-7%,
若果連同同類的維護費用, 國泰是9.5%, AAL只是5.5%, Delta是4.6%, 國泰又再高出4-5%
飛機的新舊程度和維護費用成反比, 但國泰卻不是, 這兩部分高出對手11-12%.
另一個又是落到大家也關注的燃油問題, 不過這次筆者把對沖虧損剔除, 算到即使沒有對沖的問題, 國泰仍然高達21%, 而 AAL和Delta只是15.1%, 國泰又高出6%,
這三部分應該算是正常的經營成本, 國泰比較對手高出17-18%.
幸好員工可愛, 成本比較對手低5-9%, 把縂相差降低至12%-14%.
其實相差如此利害, 最好是開個内部審查, 公正地建議管理層相關的問題
數字騙不到人, 希望國泰管理層能夠做一個對待員工和股東都有利的決策.
------------------------------------------------------------------------------------------------------------------------
學習價投十年, 高賣低買是我從Ben Graham學到的主力, 在這過程中我也受到一些和這法知識上有矛盾的挑戰, 例如有些股票是非價值投資者所長的增長股.
直至上年度我留意到百勝國際受股東壓力要低價分拆的百勝中國.
我計算這股票如果是28元已經可以買進, 結果是以24元分拆, 於是馬上毫不猶豫買進, 一心想著有3成利潤便把它賣出.
結果是管理層不負所望, 百勝中國回復增長, 而本年開店的目標增加600店或原來7000店的8.5%, 另外更收購了外賣網
「到家美食會」, 實行一網打盡.
管理層希望最終把中國店鋪增加至30000店, 看著它一步一步達到每段的里程碑, 我想賣出它的動機越來越細.
由16年11月分拆至今只有半年, YUMC上升了52%, 比較騰訊700同期上升33%更利害.
分拆前已經介紹, 分拆后馬上持有這支股令我自豪, 同時也讓我感到個人知識的卑微, 因爲我還要學的實在太多, YUMC提醒自己, 什麽才是貼地的增長股, 持有一支可以用常識計算到的增長股, 不用跟99%的funds買進騰訊, 也可以大發特發.
............................................................................................................................................................
如果你也想從價值投資角度學習分析資產負債表,損益帳和現金流量表,這裡有一個近期的最後機會:像Ben Graham了解財務報表第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