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全家攻陸八年 開逾千家店還沒賺

2012-12-31  TCW
 
 

 

中國通路題材的好夢,真的已經成真了嗎?

近來,上海地區的便利商店紛紛傳出關店潮,先是在日本的第二大連鎖便利店集團羅森(Lawson),今年以來已經關閉三十多家店,接著市占率最大的本土業者農工商集團旗下的好德和可的,日前也分別關閉了幾十家門店,就連外資第一大品牌全家便利商店今年也在上海關閉了三、四十家,7-Eleven 自十一月起關閉店數量超過十家,等於整個上海加起來一年就關閉了上百家店。

十六年前,當時第一家進入上海的日商羅森,為全中國帶入現代「便利商店」的概念與典範,但去年與今年已連續兩年赤字,新開店數幾乎為零。為殺出一條血路,總經理松浦學這一年來嘗試了以動漫主角如奧特曼(即鹹蛋超人)和柯南等為主題的店,它的投入成本是普通店鋪的三倍,但據聞成效不彰,且成本過高,不到半年,奧特曼主題店已經關閉。而據聞這位總經理也即將離職,公司目前對於此訊息則表示不方便回應。

虧損的不只羅森,包括全家便利商店、7-Eleven至今皆仍未獲利。以台灣全家前三季認列來自持中國全家一八%股份,虧損新台幣一億二千五百萬元回推,中國全家今年前三季總計虧損新台幣六億八千萬元,券商預估全年虧損將超過新台幣八億元。另一家台灣便利商店龍頭統一超,前三季認列持股百分百的上海7-Eleven虧損也將近新台幣三億元。

魔咒一:貧富差距大廣大民工,嫌便利店太貴

為什麼業者前仆後繼的大舉投資、擴張,卻仍賺不到錢?雖然,許多業者表示,為了「調整店質」,每年有二%到三%的店開開關關,屬於正常情況,但,這同時也凸顯了市場經營的難度與挑戰。

當年,統一超商在台灣持續虧損七年,開到第一百家店時才轉虧為盈。但二○○四年進入中國的全家便利商店,到了今年已是第八年,仍為虧損狀態。姑且不論在上海以外地區的投資費用,光是在上海也還賺不了錢。「中國市場不只是放大幾十倍、幾百倍的問題而已,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洪雅齡表示,中國和台灣時空背景、競爭環境不同。

雖然,中國便利商店的整體產值,從二○○三年的人民幣八十九億元,到去年已成長至人民幣四百九十五億元。但,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指出,便利商店目前在中國還是起步階段,即使在最興盛的上海、廣州、北京等一級城市,產值占整體的零售通路比率不到一成,傳統的雜貨店和現代的量販店,才是主要零售通路。

若以上海來看,目前約有六千四百家便利商店,相對於一樣有二千三百萬人口的台灣,卻有九千八百家便利商店。部分業者解讀此數據,顯示未來機會仍大,駁斥市場飽和之說。但這數據可能同時也彰顯了,目前市場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潛力。

一位在當地經營便利商店超過五年的業者表示,上海當地的外來人口約莫一千萬人,當中有一半是底層勞動人口,貧富差距比台灣嚴重,便利商店商品售價較一般小店高。

而對許多人來說,「再大的便利,都比不上多走兩步路去買便宜,」也就是說,當地的消費力和消費習慣並未達便利商店鎖定的目標客層。

魔咒二:店租飆漲快不敷成本,人力薪資也高

此外,店租飆漲則是所有業者共同面對的問題,信義房屋上海分析師應宇驥估計,今年以來平均至少漲一成以上,有些精華地區甚至翻一倍。

有業者指出,有的房東還會惡意調漲,「五倍以上都有,目的只是要趕你走,然後租給願意付更高租金的業者。這裡的競爭是很現實的。」

一位全家便利商店內部主管透露,先前大家都在搶店面,「先卡位再說,」卻因為不敷租金成本也得關閉。

以全家曾開過一家月租人民幣六萬五千元的店為例,每日營業額要做到人民幣一萬五千元才有可能賺錢,但全家平均營業額為人民幣七千至八千元,挑戰不小。

有些店租約未到,實在撐不下去,還得賠三個月租金,加上裝潢約人民幣二十萬元,都是造成虧損的原因。

雖然,上海的人口和台灣差不多,但面積卻僅有台灣的五分之一,便利商店密度已高,甚至有兩、三家店開在同一街角的現象。

對此,全家目前已經改變展店選址邏輯,中國全家總經理薛東都表示,以前開店是以「第一利地」(最黃金地段,如轉角處)為目標,但後來發現租金很貴,不可能賺錢,「只是幫房東打工,」現在調整成「最適利地」。

薛東都舉例,開在街頭轉角處,一個月租金要人民幣五萬元,一天最多做人民幣一萬元的生意;移到非街角處,一個月租金人民幣三萬元,但一天可做人民幣八千五百元的生意,還可以開較大面積的店,以增加營收。

另外,高漲的人事成本也是一大問題,二○○四年薛東都剛到上海開出第一家全家時,店鋪人員一個月的薪資是人民幣六百元,現在加三倍可能都還找不到人,至少都要人民幣二千五百元以上。

這些都造成營運成本上的負擔,以全家、7-Eleven等台資便利商店來看,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分別占總營收的一三%到一五%,但這兩個比率在台灣平均約各只有六%。

魔咒三:法令限制多不能賣菸,也難代收費

外資經營便利商店的辛苦還不只如此,二○○七年中國法令開始規定,限制外資不得以販賣菸草專賣品。

目前,台灣全家菸酒類商品約占營收三五%,雖然毛利較一般商品低,但還是可提高客單價,吸引穩定來客數,在中國則無此利多。

此外,為台灣便利商店帶進來客、提高依賴性的重要功臣:服務性商品,如代收水電、電話費、信用卡費等,在中國則不興盛。

因為,消費者習慣未被建立,且仍有許多不便,例如有些代收服務,要向消費者收取手續費。此外,政府管制也不少,因此推廣與發展上都有難度。

在中國經營便利商店的難度,就連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也不禁搖頭反問:「你有聽過哪一家(在上海)開連鎖店賺錢的?」他認為,上海的便利商店已經不少,所以再開一百家意義不大。

目前,統一超已改變策略,不喊店數目標,反而強調:「我們的重點是店的品質,而非開店速度。」以單店營運績效列為目前的重心。全家也把明年的目標放在單店業績的提升與成本控管。

各業者都坦承,現在比的是氣長,大家都希望能在這個「潛力很大」的市場裡,早一點賺取到利潤。

【延伸閱讀】中國全家總經理薛東都「功成身退」

「終於可以回家了!」

就在所有人仍在中國零售通路奮力廝殺時,本刊獨家取得訊息,中國全家總經理薛東都將在今年年底卸任。

薛東都一九八八年加入台灣全家,從店鋪人員一路當到副總經理,當年一口氣在花東開出九家店,打破統一超在花東獨占的局面。二○○四年接任上海福滿家總經理,八年多來在中國開出一千多家店,他自述:「階段性任務」達成,將於本年底卸任,回到台灣全家。而總經理一職目前由董事長魏應行暫代。

當年台灣全家派駐中國輔導開店營運的六人,現在只剩三人。這一次,除了薛東都以外,另外兩位主管也一起回台。市場傳言,頂新集團想要全面自己掌控全家;也有人說,因為薛東都今年為了衝店數,缺乏評估,導致關了不少店。薛東都否認傳言,他說今年新開的店平均營業額都有比去年高。「這些都是瞎說,這樣會破壞我跟四董(魏應行)的感情耶,我們是鐵哥兒們。」

薛東都說,是因為家庭因素回台。他預計一月二日馬上就要回到台灣全家。

據了解,薛東都接下來可能會負責餐飲事業,全家目前有沃克牛排和大戶屋這兩個品牌的餐飲仍屬於新事業,最適合他的開創性格。(文●黃玉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