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康师傅寻找“新大陆”:家族企业盯紧世界老大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28/HTML_TSEI5DI0FBDN.html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20号,康师傅制面一厂,这个近20年的老厂让来自台湾的魏氏兄弟淘到了在大陆的第一桶金。如今,这个老厂早已不再生产。数月之后,这里将被建成中国第一家方便面博物馆。

距老厂仅5公里之遥的十三大街睦宁路218号,则是一片忙碌的施工景象。这里正在兴建康师傅的新工厂。相比老厂每分钟100包的产能,新工厂每分钟产能500包,全年产能近50亿包。

“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大最先进的方便面工厂,将在明年正式运营。”康师傅新工厂负责人说。据了解,康师傅新厂全部建成后,方便面产能将提升38%。

不仅仅是方便面。当年在台湾尚名不见经传的魏氏兄弟,在大陆的发展风生水起,不光方便面业务超越台湾食品巨头统一,稳居行业第一,在茶饮料、低浓度果汁、瓶装水领域均位居行业前三。

而康师傅将目光盯上了全球饮料巨擘可口可乐。“未来5-10年,我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可口可乐。”康师傅控股集团财务长林清棠说。

发迹方便面

在进入大陆市场之前,康师傅的创造者魏氏兄弟一直在台湾经营着家族传承的“鼎新油坊”。直到1988年,大陆市场日益开放,想做大“鼎新油坊”的魏氏兄弟开始考虑到大陆市场寻找机会。

“在1989年至1991年期间,魏氏兄弟就带着1000万美金在内蒙古的通辽做蓖麻油、棉籽油生意。”已经在康师傅工作多年的林清棠说。

然而,价格颇高的小包装“清香油”很难打开一直习惯廉价散装油的大陆市场。短短两三年之间,魏氏兄弟带来的1000万美金亏了一大半。心灰意冷的魏氏兄弟一度计划撤出大陆市场。

孰知,返乡火车上的偶遇,让魏氏兄弟对大陆市场重拾信心。“方便面有市场,为何不生产方便面呢?”

“当时天津开发区政府很支持,也提供了很多帮助。”林清棠表示,这是康师傅当时选择天津作为大本营的重要原因。

1991年,康师傅在天津成立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方便面行业。康师傅方便面也在第二年8月,正式上市。据悉,当时魏氏兄弟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用于投资生产适合大众口味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在密集的广告推广之后,康师傅方便面一炮打响。据知情人士回忆,当时一度出现抢购狂潮,甚至出现批发商在康师傅工厂门前排长队,提着一袋袋现金来订货的场面。

康师傅也看准时机,利用批发商的预付款作为扩张资金,很快购进一批国外先进设备扩大产能。仅仅一年时间,康师傅就在天津上马了三条方便面生产线,迅速占领了北方市场。

此后,康师傅迅速将北方市场的模式向南方市场复制。继在广州建立第二家方便面生产基地,形成一北一南的战略布局之后,康师傅又在杭州、重庆、武汉投资了三个方便面生产基地,形成全国东西南北中五个根据地的战略格局。

争雄饮料

方便面业务的迅速发展似乎并不足以让康师傅满足。“经过3年多的发展,方便面业务已经很红火,获利能力也很强,但是我们需要寻找下一个成长源。”林清棠表示,饮料的成长性是方便面的3倍。

康师傅在1995年成立了顶津食品有限公司,正式进入饮品业务。据康师傅一位负责人透露,康师傅每年在饮料领域的投资额都有2亿-3亿美金。

从1992年生产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至今,康师傅已经稳居中国方便面市场头把交椅。根据ACNielsen 2009年6月数据显示,康师傅方便面销售量的市占率为41.2%。

同时,在饮料业务领域,康师傅茶饮料与包装水分別以51.0%及23.2%的市占率居行业第一位;低浓度果汁也以14.7%的市占率居行业第三位。

现在,康师傅将全球饮料巨头可口可乐视作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饮料太复杂了,市场的品类太多。以中国总体的饮料市场的营业额来讲,我们要超过可口可乐,这是要花时间的。”康师傅上述负责人说。

对此,林清棠分析,与可口可乐相比,康师傅没有碳酸饮料,在二者主要的竞争业务中,可口可乐的优势在于碳酸饮料、低浓度果汁饮料;而康师傅的优势在于茶饮料和瓶装水饮料。

具 体而言,碳酸饮料领域,可口可乐的优势非常明显;低浓度果汁领域,可口可乐以30.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高于排在行业第三的康师傅14.7%的 份额;在茶饮料领域,康师傅以51.0%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相对于可口可乐优势明显;在瓶装水领域,康师傅以23.2%的市场占有率居于行业首位, 优于可口可乐。

另外,林清棠表示,由于奥运因素的推动,可口可乐碳酸饮料的增幅达到17.7%,高于往年约在8%-9%的增幅;康师傅瓶装水则由于去年的危机增幅下降到5.8%,而往年这个数字约在15%。

“总的算起来,我们的饮料规模约占可口可乐的六成多。”林清棠表示,要拉近康师傅与可口可乐近四成差距的就是瓶装水业务。

而在集中处理包装水业务的之后,康师傅会集中资源和力量扩大低浓度果汁业务的优势。

据了解,在茶饮料、瓶装水业务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康师傅有意分拆稍逊可口可乐一筹的低浓度果汁业务,单独运营和管理,以迅速扩大这项业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98

午市盤點丨大金融發力護盤 A股後市盯緊一關鍵點位

周五(10月28日)受外圍市場拖累,三大股指早盤小幅低開,之後券商股大爆發,銀行、保險、黃金等權重板塊逐漸走強,滬指震蕩走高,09:41左右,券商板塊漲幅開始收窄,市場做多熱情有所降溫,鋼鐵、有色、房地產板塊由漲轉跌,股指上演沖高回落走勢,深成指、創業板指數率先翻綠,臨近午盤市場有所回暖,股指再度企穩。

截至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13.35點,上漲1點,漲幅0.03%,成交額1,223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759.61點,下跌29.36點,跌幅0.27%,成交額1,737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177.13點,下跌5.35點,跌幅0.25%,成交額498億元。

在資金方面,截至午間收盤,滬股通凈流出2億元。另外,央行周五進行9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6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35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天有800億逆回購到期,此外還有1660億元6個月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央行公開市場資金凈投放達到1150億元,本周累計凈投放5950億元。

熱點板塊:

受次新銀行股的帶動,銀行板塊今日漲幅居前,無錫銀行(600908)、常熟銀行(601128)拉升封板,江陰銀行(002807)、貴陽銀行(601997)紛紛大漲。

受風險偏好降低的影響,次新股受到資金的追捧,來伊份(603777)、通用股份(601500)封死漲停,振華股份(603067)、聯得裝備(300545)等多只次新股大漲。

高送轉繼續強勢的表現,唐德影視(300426)再封漲停,高偉達(300465)、四通新材(300428)紛紛大漲。

煤炭板塊早間有所回暖,但最終上演沖高回落的走勢;高送轉概念也表現較為活躍;恒大舉牌概念股承壓,除了梅雁吉祥漲幅4%外,其余個股均有不同程度的跌幅。而隨著龍頭瀘天化的停牌自查,股權轉讓概念股全線熄火。

跌幅榜方面,鈦白粉、新材料等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

1、分析人士認為,從去年到今年,銀行體系流動性“由奢入儉”,並不能完全歸因於外匯占款趨勢性下降,貨幣政策操作的調整也是關鍵因素。隨著貨幣政策關註點向防風險、去杠桿的傾斜,需要以適度犧牲流動性穩定性及擡高市場利率水平為代價。往後看,年底影響流動性的季節性因素較多,資金外流壓力仍大,流動性難免再現短時波動,“緊日子”還難言到頭,市場機構仍需加強流動性管理。

2、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煤炭、鋼鐵等行業資產負債率逆勢回升。隨著煤炭價格上升,電力行業利潤被侵蝕,電力行業可能將逐漸走向虧損,煤電未來的關系問題,則需要加快理順。

3、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858,創2010年9月來新低,上日中間價報6.7736;昨日在岸人民幣16:30收盤報6.7778,夜盤收盤報6.7810,刷新逾六年新低。

4、截至10月27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5121.4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9.06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4001.61億元,增加8.42億元,創1月26日以來新高;兩市合計9123.09億元,增加17.48億元。

機構觀點:

國海證券指出,市場情緒高漲,四季度吃飯行情概率較高。目前兩融余額穩步增長,市場交投活躍,情緒高漲;政策面看,四季度深港通和養老金入市對券商板塊形成利好;估值方面,券商板塊整體P/B 2倍,處於中樞位置;博弈面看,基金三季報依然顯示券商板塊配置處於歷史低位,歷史數據看,四季度吃飯行情概率較高,建議加配券商和互聯網金融相關標的。

廣發證券表示,目前需要配置一些防禦性品種,包括食品飲料、醫藥、公用事業等板塊,優選增長確定估值低分紅高的優質個股。另外,三季報披露即將結束,可以開始逢低布局年報行情。年報行情有兩大機會容易獲得超額收益,一是高送轉,其中次新股因高股價低股本高送轉概率較高;二是摘帽概念,部分ST公司因主業提振業績扭虧,年報後將脫星摘帽,重點關註股價低有摘帽預期的公司。

中銀國際表示,目前大盤主要是在3100點上方做反複的小幅震蕩,雖然偶爾出現上沖的情況,但最終還是受到量能的制約而出現高位回落的情況,但隨著擔負的震蕩休整,此時的大盤已經具備了向上沖擊3140點的機會,且從政策和消息面來看,利多的因素似乎更多一些,現在所欠缺的就是個向上發動攻擊的機會,今日周五顯然不是一個最理想的時間節點,但下周一和周三將成為大盤向上的變盤時間節點,只要量能足夠,3140點一旦站穩,3200點就是接下來的目標,此前我們也說過3200不過是個整數位置,實際的壓力並不大,後市關鍵的壓力點位在3300點之上,所以本輪行情如果真的順利推進的話,最低目標位置應該在3300點。

至於向下的調整空間就非常有限了,即使大盤不能夠發動強勢上行攻勢,3080點到3100點之間的支撐帶基本在短期能不會被破掉,相反在大盤逐步靠近3100點的過程中,才是大家逐步逢低加倉和買入個股的時候,只要大家把握好持倉的方向和具備的個股,階段性的獲利其實是很輕松的一件事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23

股轉年報問詢函第三波  盯緊關聯交易商譽減值

4月21日晚間,股轉發布今年第三波對新三板企業2016年年報的問詢函,距離年報披露截止日還剩下大約一周,但股轉已對合計20家新三板企業年報進行了問詢函,監管密集程度超過去年。

本次股轉發出的發出的8封問詢函涉及一家創新層企業聚寶網絡(430014.OC)和7家基礎層企業,包括宇翊通訊(839919.OC)、南湖國旅(838920.OC)、嘉銀金科(832031.OC)等。

新三板創新層企業聚寶網絡2016年由盈轉虧,虧損額高達1.16億元,凈利同比下降近7倍。對此,公司解釋稱是由於快遞櫃項目成本費用增加, 以及商譽減值的計提。

據悉,2016年2月,聚寶網絡以1億元的金額100%控股合並南京魔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當月公司合並成本為約7200多萬元,形成合並商譽7821萬元左右,2016年度對控股合並魔格信息形成的商譽減值損失近3000萬元,報告內商譽減值損失金額占合並商譽的比例為38.25%。

股轉審查後要求聚寶網絡說明計提商譽減值的原因,以及快遞櫃業務開展情況與魔格信息評估報告中預測數據的差異情況。同時量化說明2017年快遞櫃業務的經營計劃和報告期內你公司快遞櫃的投放數量、投放時間、投放區域等情況,單個快遞櫃的平均月流水、相關費用,快遞櫃業務人員數量及薪酬。

新三板類金融企業嘉銀金科也收到了股轉的問詢函,根據嘉銀金科2016年年報披露的經營數據,嘉銀金科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66億元,其中99.11%的收入來自公司的“你我貸”平臺。

股轉要求嘉銀金科補充披露“你我貸”平臺2016年的經營數據,披露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註冊用戶數量、產品數量、借款總額與平均借款金額、平均借款期限、平均借款利率、平臺交易集中度等。

據悉,在“你我貸”平臺信息展示中,嘉銀金科提供了智能投標服務如嘉財寶等系列產品,並適用本金保障計劃。

股轉要求嘉銀金科結合產品條款、本金保障計劃條款、產品投向和收益模式說明是否涉及自行發售理財等金融產品募集資金等禁止性行為。

此外,股轉對嘉銀金科的經營合規性也發出了質疑。股轉要求嘉銀金科對照銀監會令[2016]1號《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第十條中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不得從事或者接受委托從事活動的相關規定,說明報告期內公司是否存在第十條中列出的禁止性行為。

去年1月,股轉公司緊急叫停了類金融企業的掛牌和融資,截至目前尚未出臺相關整改規則。去年年底以來,已經有佳和小貸、融興擔保、信匯金融等至少6家類金融企業摘牌。

除了上述問題,股轉在問詢函中對企業的經營持續性、關聯交易、應收帳款以及無形資產等問題也都表示了關註。並要求相關公司做出書面說明,在5月2日前將有關說明材料報送股轉業務部,同時抄送主辦券商,如公司披露內容存在錯誤,則需及時更正。

(第一財經實習生王天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302

移動出海:創業者盯緊內容型產品的大機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4/164597.shtml

移動出海:創業者盯緊內容型產品的大機會
源碼資本 源碼資本

移動出海:創業者盯緊內容型產品的大機會

“移動出海”歷經近10年的發展迎來內容出海的新階段,怎樣理解內容出海邏輯,哪些是關鍵要素?如何抓住內容出海的大機會?

來源 | 源碼資本(ID:sourcecodecapital)

文 | 袁迪

過去9年間,中國移動出海產品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和洗牌。以往的出海產品缺乏有力的護城河,同時在供需匹配和資本助力的影響下,移動出海產品開始進入內容型產品主導的新階段。

在Facebook、Youtube等美國產品已經在全球多數國家形成了明確的先發優勢下,國內創業者可以通過“宏觀-中觀-微觀”方法論進行出海產品的機會發掘。

類比中國內容型產品的發展和演進過程,只有經歷了“規模化、傳播化和平臺化”三個發展階段後,才有機會與已有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

內容主導新階段

自2008年7月蘋果發布APP Store以來,移動出海以iHandy、Tap4Fun、Zenjoy等公司為開端,已進入第10個年頭。

過去的9年間,中國移動出海產品歷經工具類應用的百花齊放,再到安全、桌面類應用和輕型遊戲的爆發式增長和洗牌,2015年-2016年迎來了娛樂內容類產品的崛起。

timg (2)

工具類產品滿足了智能機用戶便捷、效率、易用和美觀等方面的需求,但是並沒有太多的地緣文化屬性,很難建立起持久立足的護城河,許多細分品類也隨著Android系統的日漸完善和超級APP的整合變成了過渡型機會。

自Musical.ly 2015年中在北美的走紅,中國的移動出海大軍開始湧現出新的力量,這其中既有“國內互聯網人才+深耕海外市場多年老兵”的新派組合,也有深諳目標市場風土人情的海歸創業才俊,而產品形態也發展到以新聞/圖文內容分發、短視頻社區、全球化手遊和直播等品類,而供需兩端的匹配和資本助力,也促使移動出海進入內容型產品主導的新階段。

1.供給端

中國龐大的互聯網人口基數和快速發展的基礎設施,為不同類型的移動產品提供了足夠豐富的圈層土壤和用戶基數樣本。內容型產品近些年的迅速發展,不僅體現出國內公司產品運營方面的實力,還帶來了內容類產品經驗和產能的溢出。

2.需求端

在東南亞、中東和印度等新興市場,人口結構的普遍年輕,使得Facebook、Youtube之外更加多元化的內容娛樂產品受到追捧。非英語用戶的內容消費需求因為外來產品本地化程度低、本土產品斷層等因素未得到滿足,而終端性能、網速的提升,以及流量資費的下降,使得原有的線下娛樂方式和內容消費得到線上化的機會,內容形態也向富媒體化的方式演進。

在美國、歐洲等成熟市場,年輕一代用戶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移動世界,並且更加願意在以攝像頭、AR等新交互和技術驅動的產品上嘗鮮也因此促生了以SnapChat和Monkey等為代表的新型社交和內容平臺。

不過,即便有上述供需關系匹配,中國還尚未成為美國、日本這樣的文化輸出高地,因此內容出海只是產品內容生態和分發方式的輸出。對於中國的出海公司而言,在機會模型的識別、本地化、內容生態方面,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出海機會識別模型

海外市場各個區域的差異巨大,沒有一個國家與中國互聯網歷史某一發展階段完全一致,“Copy from China”容易形成對標產品和已驗證路徑的依賴,從而造成水土不服。以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為代表的美國產品已經在全球多數國家形成了明確的先發優勢,進一步擠壓新型內容產品的成長空間。

對於習慣了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國內內容生態的國內創業者而言,目標市場的認知和機會模型的識別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建議通過“宏觀-中觀-微觀”方法論進行機會發掘。

1.宏觀

宏觀層面指標的重點是目標市場的GDP增速、人均GDP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互聯網政策、人口結構,以及語言、宗教、文化特點等。以互聯網方式為主導的新經濟出海,同樣需要遵循基本商業規律。因此從宏觀方面建立的認知,應以目標市場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基本要素。

0 

與此相對應的是基本ROI的測算,即用戶獲取成本(CAC)與生命周期價值(LTV)的比例,內容型產品雖然不都以追求高ROI作為核心指標,但宏觀環境對產品商業化路徑影響,還是會間接體現在產品運營策略、公司發展戰略和融資節奏等方面。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某新興市場國家與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3倍,在扣除基本相同的生活支出後,剩余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一定會更為懸殊,那就意味著在精神消費層面,該國用戶會更加敏感,短期內的商業價值也要打折扣。

內容型產品若以此類新興市場切入,除了對商業化的考量,在用戶獲取成本和推廣節奏方面也要格外謹慎。宏觀信息獲取方面,關於經濟指標的報告可以作為一手數據來源,而通過廣告平臺獲取的激活用戶成本(CPI)和廣告每千次展示價格(eCPM)也是有意義的參考。

人口結構、語言、文化和宗教同樣是宏觀指標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人口結構年輕的新興市場以更加娛樂、消遣的方式滿足用戶kill time的需求;語言結構複雜的國家,可以通過多語種的精細運營建立壁壘;對於宗教國家,既可以從宗教本身出發提供衍生的內容消費方式,也可以根據世俗化的進程,帶來全新的產品體驗並占領先機。

除了我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對新經濟出海帶來利好,目標市場互聯網相關政策的變化也可能潛藏大的機會,如海灣六國對IP通信(VoIP)的政策松動,印尼總統以撤回交通部網約摩托車非法運營禁令的方式鼓勵創新,以及印度莫迪政府的廢鈔、稅改政策,實質性推動互聯網創業的利好等,都是發掘新機會的角度。

2. 中觀

移動互聯網滲透率、智能機出貨量、基礎網絡和資費等,是影響用戶產品使用行為重要因素。成熟市場的基礎設施完善,用戶對內容的需求更加追求強交互、新技術和玩法創新,而新興市場,用戶普遍未經歷PC互聯網時代,除了培養用戶使用習慣之外,產品需向偏重圖文載體、流暢性、離線場景或線下分發等方面做出妥協。

不過新興市場也在中觀格局的快速變化中孕育著機會,如印度運營商Jio主打 4G半年免費,不僅在170天內獲取了1億用戶,還將印度4G用戶的移動互聯網滲透率從5%提升至70%,對內容類產品的創新帶來重大利好。

在中觀格局的信息獲取方面,除了通過媒體和研究報告外,與深耕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華為、中興,以及Akamai、網宿科技等全球CDN服務巨頭建立聯系,也是趨勢預判的有效方法。

3. 微觀

目標市場移動榜單的動向,用戶的使用移動設備行為和場景的變遷(如PC到移動,圖文到GIF、視頻),以及線上支付滲透率的提升等,都是內容型產品機會發掘的風向標。

產品層面需要觀察和分析的重點是,如何與已有的強勢外來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能否在短期內形成傳播效應,深耕本地化是否能建立攻守兩端的壁壘,內容形態是否存在升級和遷移的機會。

社交媒體往往能夠成為內容型產品的定調和前期測試提供幫助,用戶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偏好的話題和關註重點,大V和網紅引領的流行趨勢,都是極有價值的參考。

回歸到產品研發過程,除了最小可用產品(MVP)測試和快速叠代開發,社交媒體也可以作為內容類型、用戶偏好采集和投放廣告素材測試的有效渠道。

團隊配比做到“1:1”

與工具型產品相比,內容型產品“海陸空“一體的打法複雜很多,涉及產品定位、目標用戶需求調研、內容生態建設、運營策略和商業化等多個環節,同時對用戶留存、使用時長、內容分發和流轉效率等指標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更強的本地化支持。

從源碼資本接近一年接觸到的創業公司來看,國內互聯網人才+多年經歷的本地化人才的組合,以及深入了解當地市場的海歸組建的國內團隊,逐漸成為內容出海公司的標配,本地團隊與國內團隊的人員配比也達到1:1甚至更高。

timg

產品層面

圖文和短視頻類內容產品:需要建立PGC/UGC/OGC的產能供給和組織形式,並形成生態;

遊戲類產品:需要解決遊戲設計與本地文化的結合,甚至需要從民間發掘特色遊戲玩法,同時避開文化或宗教的禁忌;

直播類產品:在許多市場需要中國直播產業鏈的整體輸出才能支撐平臺運營,因此不可避免涉及到主播公會、網紅聯盟等組織形態建設。

本地化運營應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法,線上部分可以通過應用商店評論反饋和郵件等形式與用戶溝通,也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的運營輔助,深度發掘用戶需求;線下部分對於圖文、短視頻類產品,除了需要獲得外部內容的授權,還需要建立自有內容生態,同時解決內容生產者在“名”和“利”兩個緯度的激勵問題。

規模、傳播、平臺

類比中國內容型產品的發展和演進過程,一個優質內容平臺的建立需要經歷規模化、傳播化和平臺化三個階段:

1.規模化

通過PGC/OGC/UGC等方式生產的內容,在得到閱讀、點贊、評論和轉發的基礎上,規模化生產成為聚集用戶和發掘商業價值第一要務。類比國內自媒體在新聞、娛樂和垂直品類的發展歷程,中長尾內容生產者的流量獲取和變現面臨巨大的挑戰,許多目標市場的媒體發展不及中國,因此在規模化和持續性方面更需要深耕。

2. 傳播化

第二階段是對內容的傳播性賦能,即通過精細化運營,能夠通過內容消費行為區分出人群,產生媒體價值或IP沈澱,促進內容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連接,並在目標用戶群中形成傳播,推動用戶對內容的情感訴求和交互,進而對用戶行為產生影響。

3 .平臺化

在建立生產和傳播體系後,則是內容生態的平臺化打造,既需要通過標簽、用戶分類等方式構建多元的內容分發體系,也需要通過Feed流、推薦算法等分發方式,滿足用戶的差異化消費需求。

從規模化到平臺化的過程中,內容生態的建立通常拆解為生產、標簽、精選、分發、消費和進化等多個環節,生產機制、分發模式和流轉效率則是衡量平臺生態是否健康的指標。

在生產環節,如何有效激發內容創作者在平臺標準下持續、高效的產出,是建立內容型產品壁壘的關鍵。

在分發和流轉環節,建立用戶分層和內容標簽體系是提高分發效率的基礎,而內容呈現、人工運營輔助和推薦算法的結合,可以促進分發和流轉效率的提升。特別是在內容的分級、篩選和進化方面,足夠精細的顆粒度和運營數據反饋,不僅有助於內容的優勝劣汰和平臺進化,還對內容平臺壁壘建立至關重要。

具體到區域市場,在新興國家,Copy from China的方法實現平臺從0到1的建立,內容形態、呈現方式和推薦機制是引導用戶消費、產生平臺粘性的核心,精細的本地化運營則是建立壁壘的手段;在成熟國家,除了規模化、傳播化和平臺化的各個要素,最大限度發掘移動設備的性能,並嫁接實時交互、攝像頭、AR等技術手段等進行產品創新,才是與巨頭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引領更年輕用戶群體的消費趨勢的致勝之道。

移動出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567

德企之鄉盯緊科創與新興產業 太倉要搶占長三角合作先機

在被譽為“中國德企之鄉”的太倉,目前,全市共有300多家德企、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如今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邁入了全面融合的時代。太倉也為自己量身定制了新的發展戰略。

“中國經濟已經到了靠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推動的階段,中國需要科創資源集聚和新興產業策源的地方。作為蘇州里最靠近上海的城市,太倉還是要把文章做在科創和新興產業上。”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市經濟學會副會長陳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5月4日,由太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上海經濟學會共同發起、陳憲主持研究的《太倉建設臨滬科創產業高地戰略研究》(下稱《戰略研究》)發布。《戰略研究》提出,太倉應以建設現代化創新創業城市為長遠目標,盡快建成臨滬科創產業高地。

在發布會上,太倉市委書記沈覓表示,太倉將進一步深化與上海各園區、鄉鎮的融合對接,更加主動地在產業轉型創新、城市規劃建設等領域加大融合力度,借力借勢實現更大發展。

臨滬科創產業高地建設

太倉與上海地域相連,與嘉定區、寶山區接壤,主城區距上海虹橋機場僅30分鐘車程。近年來,太倉把融入上海作為推動太倉發展的重大戰略。

比如,太倉始終堅持把打造對滬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為融入上海的首要工作。目前,太倉已有G15沈海高速、204國道、346國道、華瀏線、飛滬路等5條道路與上海道路實現互連互通;開通太倉至上海地鐵11號線、7號線和虹橋機場、浦東國際機場跨省城際快速公交線路等。

在產業協同發展方面,太倉堅持緊盯滬上產業發展方向,搶抓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和上海自貿區建設及“四新”經濟發展等歷史機遇,積極承接上海產業溢出效應,每年在上海舉辦招商投資說明會,已成為上海高端產業發展的重要協作配套區。承接了上海複星、滬工智能等一大批產業項目轉移,服務完善了上海的產業鏈配套。

“要在這輪長三角區域合作中搶占先機,太倉的重點突破口在於集聚科創資源和發展新興產業,不可能再去走其他路。”陳憲對記者表示。

以深圳與周邊城市來對比上海與太倉,陳憲為記者分析道,目前中國在科創資源集聚和新興產業策源方面,成長最快和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深圳,而“粵港澳大灣區”的提出其實包含了“科創”這個概念。粵港澳大灣區實際上就是深圳、廣州等九個城市加港澳,香港以金融見長、廣州以商貿見長、深圳以“科創+信息產業”見長,其中深圳周邊城市是完全依托深圳的。“未來太倉應該也會在環杭州灣大灣區里,太倉利用與上海的地緣優勢,就是要去發展科創和新興產業。”

《戰略研究》提出,太倉要爭取形成“一城一區一中心”現代產業發展的空間格局,即臨滬智能制造產業城、沿江現代物貿產業區、太倉雙創集聚中心;同時,根據自身特點及未來產業優勢,建設先進產業承接板塊、新材料產業板塊、生物醫藥產業板塊、特色農業創新示範板塊等四大功能板塊。

其中,在建設臨滬智能制造產業城上,陳憲指出,太倉要發揮七大對德合作平臺作用,加大對德招商引資力度。形成德資工業產業鏈集群,以高新區為核心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

同時,《戰略研究》提出,太倉還要強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位優勢(軌道交通、高鐵、高速公路、城際公交等)。

陳憲在發布會上談道,如果解決上海周邊1小時都市圈範圍內的城市網絡狀軌道交通問題,將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產業轉移承接產生很大的影響。“太倉的區位條件在交通設施的推動下將進一步提升優勢。”

發展瓶頸和制約

同時,陳憲也對記者談到,太倉在發展科創和新興產業上還存在瓶頸和制約,比如科創產業優勢並不突出,面臨昆山、吳江、嘉善等地的同質化競爭;在自身內部經濟中,太倉的高新技術產業比較分散,還沒有形成產業鏈,優勢和特色產業集聚程度不高。

《戰略研究》指出,目前太倉企業大多集中在產業鏈的中低端環節。多為生產中間產品,缺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和產品,缺乏引領行業發展的自由度和話語權,更加缺乏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尤其是一大批從事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的民營企業,企業和產品知名度不高,盈利空間不多,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

《戰略研究》還指出,目前太倉企業研發投入不夠,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和產品。現在太倉規模以上企業1020家,研發投入在1億元以上的基本沒有,企業研發投入一般在一兩百萬,最多幾千萬。

在對接上海這個問題上,上海創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怡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太倉應該跳出這個框框,自己尋找一個產業鏈比較長並且是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主打產業,這樣就可以依托上海的人才優勢,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產業。“建議太倉往綠色產業發展,比如大健康方向考慮。”

“關於如何對接上海,很多鄰近上海的城市包括昆山、嘉善等都提出過類似的問題。現在一些企業會離開上海,但有幾種情況:一是上海商務成本比較高;二是一些企業會把附加值比較高的部門放在上海,比如研發和銷售中心,生產基地則會搬到周邊地區去。這樣,實際上,周邊城市基本上還是一種被動的選擇。所以我建議太倉要跳出這個框框。”陸怡皓對記者補充道。

今年年初,西北工業大學、西安利物浦大學兩所高校的落戶,也為太倉今後臨滬科創產業高地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陸怡皓對記者談道,希望這些高等院校設置的專業能夠和太倉今後所確定的主導產業緊密相關,這樣可以真正形成人才、研發、產業的正循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58

250份問詢函、3000個問題,深交所年報監管盯緊了哪些風險點

深市2105家上市公司年報已“交卷”,尚在“閱卷”的深交所在5月15日下午召開現場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5月11日深交所已向上市公司發出年報問詢函近250份,累計關註問題高達3000多個。

年報審查一直是深交所踐行一線監管職責的重頭戲。深交所新聞辦主任、新聞發言人陸序生表示,今年深交所已經在官網公開近130份年報問詢函,公開比例超過50%,比例明顯高於去年同期。

嚴格審查之下,年報暴露出上市公司的問題也不斷顯現,據深交所統計,會計事務所對財報給出非標審計意見的公司多達77家,商譽減值金額占資產減值損失比例逐年攀升,資產減值損失金額增長近40%。

年報審查突出風險導向

深交所對2017年年報審查從風險公司和風險事項兩條線並行推進,主要概括為“四結合”。一是提前部署和精準監管相結合。通過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分類審查、提前預判風險,全方位提前布局年報審查,強化精準監管能力。深交所統計,對年末突擊創利情形發出針對性的問詢函、關註函等各類函件達66份。

二是日常監管與年報監管相結合。臨時公告和定期報告是上市公司相輔相成的信息披露機制,深交所通過“抽絲剝繭式”問詢,針對同一事項日常、年報問詢相互印證,來判斷是否存在信息披露問題或異常行為。

三是非現場監管與現場檢查相結合。深交所逐步建立了常態化現場檢查機制,針對高風險公司及事項,尤其是在摘星摘帽、恢複上市等事項的審查中,現場檢查為深交所切實履行退市主體責任“增羽添翼”。

四是智能監管與傳統監管相結合。深交所表示已經做到問詢直擊要害,針對問詢中發現的問題,一方面及時督促上市公司補充更正披露,做到即問即改,目前已經有160多家公司披露定期報告的補充、更正公告,另一方面依法全面從嚴懲處違規行為,已對9家上市公司啟動紀律處分程序。

深交所表示,2017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實現同比20%以上的增長,但也發現部分公司存在經營困難、現金流緊張、資產負債率高企、重組業績承諾履行壓力大、大股東淩駕於公司內控之上、存在股權之爭等問題,因此對高風險公司的監管要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

從年報事後審查來看,深交所目前已對110多家公司發出年報問詢函;已對*ST華澤、康達爾、山東地礦、凱迪生態、千山藥機5家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報的公司啟動紀律處分程序,已對21家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並將對上述全部公司發出問詢函;已對提出摘星摘帽申請的公司發出問詢函20多份,重點關註業績大幅波動、非經常性損益確認、資產減值計量與確認、持續經營能力等問題。

“非標”審計意見明顯增多

從上市公司財報的審核來看,會計審計機構2017年出具的非標類型審計意見明顯增多。據深交所統計,深市有77家公司2017年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其中“無法表示意見”類型的審計報告11份,原因包括部分交易缺乏合理的商業實質、審計範圍受限、未能識別關聯方及關聯交易、財務內控存在重大缺陷、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等。

針對“非標”大增的情況,深交所表示已經制定了專門的非標意見監管方案,對上述公司的年報全面開展事後審查,目前已對涉及非標意見的近20家公司集中發送年報問詢函,要求對涉及的非標意見的事項進行補充說明。

事前預警也是對“非標”情況從嚴監管的一個方面。深交所稱,對於識別到的高風險公司、“空殼化”公司及存在業績變臉、重組標的公司失控、臨近年報披露變更審計機構等風險特征的公司,深交所於2017年年報披露前已對150多家公司的年審會計師發送關註函。

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將對複雜程度高、標的估值高的交易增加中介機構核查環節,加大監管力度,督促歸位盡責,同時也將持續深化會計審計監管,對利用財務數字遊戲來規避“披星戴帽”、規避退市或美化報表等行為堅決貫徹從嚴監管的理念。

商譽減值監管力度加大

上市公司的商譽是近年來市場高度關註的問題之一。

據深交所統計,2017年共發出重組問詢函246份,持續重點聚焦重組高估值、高商譽、高業績承諾的“三高”問題。在過程中深交所也發現,2015-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商譽減值金額占資產減值損失的比例分別為4.38%、5.21%和12.52%,占比逐年提升今年更是翻番。同時2017年資產減值損失金額比上年增長近40%。

陸序生表示,標的資產評估溢價高,有收購輕資產業務的原因,有客觀上考慮了不可辨認但對持續經營有重要影響的無形資產的原因,也有主觀上傾向於選取樂觀的評估參數的原因。“商譽中如果含有的‘水分’較多,商譽減值就很可能成為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爆雷’大戶。”

深交所透露會一直高度關註上市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審議程序、信息披露等情況,並在年報事後審查中對資產減值事項嚴肅問詢、合理分析,堅決遏制利潤操縱之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93

日夜盯緊股價 金錢賺了 心靈透支 黃國英

1 : GS(14)@2012-07-10 22:11:04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0796
好多自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174

陸振球﹕新一年盯緊拆息

1 : GS(14)@2018-01-02 09:23:21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580&issue=20180102
【明報專訊】2016年第四季由於港股連跌3個月,加上美元強勢,就連《經濟學人》也在該年底以強美元將困擾全球經濟作封面故事,以致普遍分析對後巿非常審慎,豈料踏入2017年美元便即大跌,全球股巿在2017年出現大豐收,港股恒指全年更升了約36%,跑贏全球主要股巿!

筆者在去年第一期《Money Monday》編者的話引用了《老子》的說話:「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意即人人看好時要小心,人人看淡卻可能生機顯現,結果去年股巿果然擺脫了之前一年最後一季的困局,愈升愈有,最近又變成大多數分析都對2018年巿况極其樂觀,會否反而要小心有動盪出現?

事實上,臨近年尾香港銀行拆息急飈,香港銀行1個月拆息一度升穿了1.2厘的高位,如今踏入新一年,年尾銀根抽緊季節因素應該漸漸消除,拆息倘仍不回落的話,大家便要小心可能是資金有流走的迹象。

說到要小心,便不得不提虛擬貨幣包括比特幣(Bitcoin)在過去一年的瘋狂飈升和每隔數天便可大升大跌三成以上的極度波動情况。過去一年,固然有人因為投資比特幣而賺了大錢,但筆者相信以比特幣沒有生產性及股息等實質回報的特性,這應是一種零和的投資,當有參與者賺大錢的時候,誰人在輸錢呢?

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

[陸振球 主編的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