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石化深入尼日利亞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1-30/100467142.html
三年前,以72億美元大手筆收購主要資產位於西非的Addax公司,創下中國油企海外收購金額之最的中石化,近日又在西非落棋布子。

  中石化集團11月19日晚間宣佈,其全資子公司中石化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下稱中石化國勘),與法國道達爾公司就尼日利亞海上油田OML138區塊正式達成收購協議,協議資產價格為24.6億美元,收購道達爾公司在該區塊所佔全部20%的權益。

  交易談判歷時很長。據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透露,這樁交易從去年8月雙方開始接觸,中石化對區塊質量表示滿意後,主要談判焦點在價格上,經過斷斷續續幾輪談判後,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於今年9月簽署協議,走完必要程序後,11月向外公佈交易。

  「傅成玉在中海油時期,曾與道達爾在尼日利亞OML130區塊上有過合作,現在傅成玉入主中石化後,仍與道達爾保持友好關係,道達爾把資產賣給中石化也是順理成章。」該知情人士表示,道達爾總部在出售這個區塊時,首先想到了中石化,並沒有考慮其他中國買家,與中石化進行了一對一獨家談判。

作業者身份待定

  「這是一個在產油田,又是作業者,賣了挺可惜的。」一位接近道達爾公司的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

  根據中石化提供的數據,OML138區塊權益可採儲量接近1億桶。其中,主力油田自2012年2月下旬投產後,油田管理和生產運營平穩,目前權益產量2.4萬桶/日;區塊高峰權益產量2.6萬桶/日,合計約130萬噸/年。

  以24.6億美元獲得權益可採儲量1億桶來看,中石化尼日利亞這筆交易不算便宜。今年7月24日,中石化曾以15億美元獲得Talisman英國子公司49%的股份(該公司概算油氣儲量為4.89億桶)。

  但一位石油央企負責非洲新項目的業內人士指出,石油上游交易是否划算,不能簡單看收購價格和權益產量的關係,關鍵是要看具體合同權益。這位人士表示,非洲上游油氣價格差別很大,收購價格除以2P儲量(探明儲量加概算儲量)後的桶油價格,從幾美元到十幾美元都有可能。

  根據交易公告,OML138區塊位於西非海域尼日爾三角洲盆地,水深500米-1000米,面積906平方公里,為在產油田資產,道達爾公司擁有20%權益,擔當作業者。

  OML138油田區塊權益,除了道達爾原來持有的20%,雪佛龍持有30%,埃克森美孚的埃索(ESSO)持有30%,尼克森公司持有20%。

  收購完成後,是否繼續由中石化擔任作業者,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表示還未定。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11月28日出席2012年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年會時,財新記者詢問其是否會擔任作業者,傅成玉迴避了該問題。

  業內人士向財新記者分析認為,中石化作為後進入者,股權亦不佔多數,其海上作業能力是否能得到西方大石油公司認可,將綜合決定中石化是否能繼承道達爾的作業者身份。

深耕西非

  中石化新增一筆在尼日利亞的資產,對很多石油行業業內人士來說並不意外。

  西非一直是近年國際石油行業勘探開發的熱點地區,根據公開數據,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產油國、世界第十大產油國,原油探明儲量為372億桶,石油產業是尼日利亞最重要的產業,佔GDP的17.5%(2008年)。

  一位去尼日利亞考察過油氣投資環境的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尼日利亞是一個油氣富集的國家,南方的尼日爾三角洲盆地在西非是數一數二的大盆地,泥岩豐厚、油氣富集,資源情況十分理想,值得投資。

  中石化本來在西非也有諸多佈局,包括安哥拉、尼日利亞、加蓬等。此前,中石化通過安中國際控股有限公司(SSI),在安哥拉擁有至少六個油氣區塊,總計權益可採儲量約6.2億桶。

  2009年,中石化花費72.4億美元全額收購瑞士公司Addax,後者在尼日利亞、加蓬、喀麥隆和伊拉克庫爾德地區均有油氣區塊,其中尼日利亞是其最主要的資產所在地,大約佔其總產量的79%。目前Addax在尼日利亞擁有1個陸上區塊和6個海上區塊,產量大約為7.5萬桶/日。

  上述收購都發生在傅成玉入主中石化之前。此番中石化與道達爾的交易,從談判到簽署協議,都在傅成玉手上完成,反映了傅成玉對此前中石化在西非投資策略的認可,並願意繼續加大對西非海上油氣區塊的投資。

  對於花費24.6億美元收購OML138的意義,11月28日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對財新記者表示,「在國際上投資,一是看要有好的經濟回報;二是對全球油氣供應要有好處。」

  傅成玉並沒有具體就OML138對中石化佈局西非的意義進行表述,而是籠統地再次強調海外收購不是單單為保障中國能源供給安全,而是要保障全世界供應體系的安全。彷彿為了體現傅成玉的這套想法,中石化在OML138收購公告中表示,樂於參與尼日利亞的石油開發,為該地區提供原油供應。

  對於具體的收購戰略意義,一位中石化國勘內部人士認為,收購體現了尼日利亞新老項目間的協同效應。

  而財新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的共同看法是,對於中石化來說,這筆收購可能有三重協同效應。第一,這是一個小股權項目,如果不擔任作業者的話,不必派單獨管理團隊,可以用當地已有的管理團隊來負責日常經營;第二,新增一個項目,亦是增加在當地的話語權;第三,新項目合作夥伴為有經驗的國際大石油公司,可以向其學習西非海上油田開發經驗。

  根據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中心執行主任王震的觀察,中石化在海外收購上比中石油起步晚了大約十年,加上其上游實力本來就不如中石油,在這個大背景下,中石化海外併購近幾年步伐相當快。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海外併購專家吳謀遠曾表示,2010年和2011年,「中石化海外併購金額連續兩年超過100億美元,在行業中比較少見」。2011年在中國油企總計11起的海外油企併購中,中石化佔了5起。

  2012年,除卻中海油-尼克森尚未得到批准的151億美元大收購外,中國油企海外併購總體並不活躍,而中石化依然保持了相對積極的併購節奏。

  2012年1月,中石化以22億美元收購美國Devon公司五個頁岩油氣區塊三分之一的資產權益;年中7月,中石化以15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Talisman公司英國子公司49%股權;年末11月,中石化又宣佈了與道達爾的24.6億美元尼日利亞交易。

沒有白來的買賣

  對道達爾來說,這是一次資產處置項目。根據公開計劃,道達爾在2012年到2014年間,要在全球剝離150億-200億美元的資產以改善投資組合。

  道達爾1962年進入尼日利亞,產量大約為24萬桶/日,目前是尼日利亞排名第四的上游油氣生產商。一位接近道達爾的人士表示,道達爾總部可能認為在尼項目太多,需要出售一部分。

  但作為老牌國際石油公司,道達爾最缺的不是現金,而是優質的項目。

  在尼日利亞OML138項目中,道達爾擔任作業者,對項目擁有一定的掌控權。同時,根據尼日利亞當地媒體VANGUARD的說法,OML138區塊適用尼日利亞1993年簽署的產品分成合同條款,這份PSC合同給了OML138區塊權益擁有人非常優厚的合同條件——零礦區使用費、石油利潤稅率低,僅為30%。

  這樣優質的資產,道達爾為何捨得割捨,而不是出售自己並不擔任作業者同時合同條款亦不優惠的其他區塊呢?

  另外,OML138區塊其他兩個合作夥伴——埃克森美孚旗下的埃索和雪佛龍公司,各自擁有30%的權益,均高於道達爾的20%。為什麼在道達爾出售20%權益時,這些合作方並沒有行使優先購買權呢?

  這些疑問需要直接參與交易的人士才能回答。道達爾公司上游總裁Yves-Louis Darricarrere在OML138交易公告中稱,交易符合道達爾的資產管理理念,該區塊在道達爾尼日利亞產量中所佔比例不到10%,出售僅佔少數股權的資產,有助於道達爾專注於更多的增長機會。

  一位接近道達爾的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道達爾全球首席執行官馬哲睿與中石化現任董事長傅成玉私交甚篤,道達爾公司也一直宣揚與中國國家石油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合作共贏。

  而從財新記者對業內人士的採訪來看,尼日利亞日益升高的政治和社會風險正迫使國際石油公司考慮部分撤出尼日利亞。

  首先,尼日利亞南部的尼日爾三角洲是武裝分子聚集地,治安情況糟糕,綁架外國人事件頻發。因此,雖然油氣資源在尼日爾三角洲陸上分佈很多,且投資成本較海上低,很多國際石油公司還是傾向於海上區塊,從而遠離武裝分子的干擾。

  為了鼓勵海上油氣開發,尼日利亞政府此前對海上油氣開發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據考察過尼日利亞石油商務環境人士介紹,尼日利亞陸上油田多採用合資公司形式開發,海上油田多採用產品分成合同。

  根據尼日利亞當地媒體報導的數據,2011年,尼日利亞政府從合資企業股份中獲得310億美元收入,但在產品分成合同下的收入只有10億美元。

  因此尼日利亞政府正著手修改現行法律,目的是增加產品分成合同下的政府收入。

  2008年,尼日利亞政府制訂了《石油工業法案》(PIB),集16種與石油相關的尼日利亞法律於一身,與以往法律不同的是,PIB規定將對外國公司徵收更高的稅率和更高的礦區使用費。以深水油氣開發為例,目前的礦區使用費為零,PIB中規定將增長到15%。

  PIB法案引發了國際石油公司的不滿,包括殼牌在內的很多跨國石油公司開始威脅要逐步或部分退出尼日利亞石油產業。

  更為糟糕的是,自2008年草案出台以來,PIB法案一直陷於難產境地,並未得到尼日利亞國會通過,尚未成為正式法律。

  這種懸而未決的法律狀態讓國際石油公司掂量起在尼日利亞的上游巨額投資。根據國際諮詢機構伍德麥肯茲的最新報告,今年尼日利亞油氣行業上游投資額,與高峰年份2009年相比,下降了30%之多。

  而根據國際能源署11月最新的報告,尼日利亞2012年10月的原油產量下滑至195萬桶/日,這一生產水平為近兩年半來的最低水平。

  對此,國際能源署解釋認為,尼日利亞原油產量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洪水等天災因素,也有偷油活動猖獗的人禍因素,還有尼日利亞政府遲遲未能通過新石油法帶來的不確定因素。

  尼日利亞上游油氣投資的風險也蔓延到了中國石油公司身上。中海油公司首席財務官鐘華就在今年中海油半年報會上提到,中海油就稅收問題與尼日利亞政府產生分歧,部分影響了公司收入的計算。

  因此對中石化來說,尼日利亞交易雖然在戰略上有協同意義,但對OML138區塊交易背後西方石油公司未接手的原因,仍需要仔細思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5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