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紀源資本李宏瑋:從康奈爾“旁聽生”到頂級VC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1/147885.html

一個在矽谷做無人機的創業者得知記者與紀源資本(GGV)管理合夥人李宏瑋(Jenny)聊了三個多小時後,羨慕地說,“wow,她是我非常敬佩的投資人!

李宏瑋(Jenny),《福布斯》雜誌評選出的全球五大女性創業投資人之一,全球創業投資人中排名第36位。她是GGV在中國投資計劃的全面負責人,和GGV中國另外兩位著名合夥人童士豪和符績勛一起開拓GGV在中國投資版圖。在和記者在北京訪談兩個多小時以及在上海訪談的1個多小時里,李宏瑋深藏於內心的進攻型狩獵的投資人特質令人印象深刻。

對其他VC人將養豬養小孩的比喻用在所投項目上時,李宏瑋明確地say no:“這兩種心態都不恰當。我們必須要對LP與創業者同時認真負責。 面對很多VC“隔輪退的選擇大行其道,她選擇認準好項目就堅持到底

專註激情,李宏瑋挑選了這兩個關鍵詞來形容自己。
 

\從康奈爾MBA“旁聽生到頂級風投人

上個世紀90年代初,18歲的李宏瑋(Jenny)懷揣著新加坡科技航空部授予的獎學金,只身邁進大洋彼岸康奈爾大學的校門,前往電子系讀書。這個自幼在新加坡長大的年輕人,彼時還不知風投為何物。

二十年里,新加坡——美國——香港——上海, 電子系學生——航空部工程師——摩根白領——風險投資人,Jenny不斷調整著自己的人生軌跡,直至鎖定讓自己充滿興趣與激情的風投行業,紮根耕耘。

Jenny剛剛踏上美國這片陌生的土地時,中國大陸還處在一個憑票才能吃糧喝湯的年代。而對於這位新加坡普通家庭里長大的孩子來說,現實因素也是她在最初選擇專業方向時首先考慮的問題。

那個時候選擇主修哪類功課,其實還是圍繞畢業後在哪個領域能吃飯來考慮的。坐在位於陸家嘴某高層寫字樓的辦公室里,此時梳著一頭中短頭發的Jenny笑著向網易科技坦言最初自己的選擇。

一切是如此直截了當。

但是她也並不掩飾自己當時對技術的濃厚興趣:我對技術和產品常常有著強烈的喜好,一直想知道某件東西是如何制造出來的,想知道它的各方面原理。所以當時選擇工科,也是抱著打基礎的心理。

作為常春藤聯盟成員的康奈爾大學有著非常開放的選課模式,這使得好奇心旺盛的Jenny在本科時便有機會旁聽到MBA的課程。當時我比較關註的一門課是關於一個創業班的,進來的學生都有著創業想法,大家在一起交流創意,寫商業計劃書。更吸引我的是,這門課的老師都是曾經頗有成就的創業者,以實際案例來講述,既有體驗,又有分析,非常棒。

也是在這個時候,Jenny發現原來除了技術以外,有一個這麽的領域,在創業生態鏈中,還有一個概念叫做VC——風險投資。漸漸地,她對風投的興趣愈發濃厚。

過了不久,MBA班一位教授的話給了她許多啟發:如果希望未來在風險投資這個行業做好,一是純技術派從底層積累經驗,一是直接進企業——尤其是大企業親身經歷其模式,感受其組織架構。後者是他建議的方式。

四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Jenny開始面臨畢業後的選擇。當時我之所以能夠出國讀書,是因為我拿到了獎學金,新加坡科技集團——當時新加坡最大的國企的資金支持。但是畢業後是要回去報到的。

就這樣,本科畢業後的Jenny履行前約回到了新加坡,被派往航空部國防部門處理技術工作,一做就是五年。

當時我是在研發部門,所以從之前戰鬥機新的功能到無人機的生產制作都會有涉及。20年前便對剛起步的無人機早有接觸的這位VC人對網易科技表示,正因為這一技術實際上對自己而言是一個非常容易的領域,所以今天在看項目的時候仍興趣不減。

在航空部的日子,最初作為工程師的Jenny一直在戶外作業。那時每天在機場外面經歷各種風吹雨打,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空調房。你想,飛機一定是停在太陽底下啊。與此同時,她也需要每天與航空部不同的人們打交道。

每天都這樣需要與不一樣層次、不一樣背景的人打交道,非常鍛煉人,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很棒的學習過程。

那一時期,作為新加坡科技航空部的重點培養對象,Jenny後來常會跟隨老板飛往世界各地參加各種國際航空會展之類的活動。

當時我在這些董事會和比較高級的一些戰略會議上,觀察大佬們都是在怎樣考慮問題,這段經驗本身其實很難得。有一次我們去參加巴黎航空展,同行的11個人里有10個是老板,我白天開完會晚上寫當天的會議紀要,基本上一周都不要睡覺。

由於當時電子郵件還並不普及,Jenny每每出差需要隨身攜帶打印機,敲出材料後,再找地方郵寄出去……

談起當年蠻拼的小兵生涯,Jenny記憶猶新,話中不乏對那段歲月磨礪的感激。

在新加坡航空部服役五年後,Jenny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最後選擇回到美國繼續讀書---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MBA。為此,她一咬牙,從別處籌來一筆當時對於她來講數目並不小的錢作為給公司的償還款”---當年公司資助美國讀書的錢,因為履行工作的年限不夠,需要做出賠償。

2001年,Jenny順利地成為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唯一獲得摩根士丹利職位的MBA學生。

當時之所以選擇摩根,因為我覺得投行是自己之前從未接觸到的,在這段時間我了解到許多關於公司如何做重組準備、上市過程等等細節,這對風險投資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經驗——公司怎麽來定位,如何來描述這個過程,招股書怎麽寫,整個上市過程股市如何來派分,這整個鏈條其實是大部分人從未接觸過的。

摩根的經歷,使Jenny完美地完成了從技術派到資本運作的過渡轉變。

但是,在投行里你所經歷的只是一個過程,並不是真正的結果。你仍是作為第三方來看待資本運作的事情,沒有真正站到創業公司里面。”2002年,Jenny選擇了進入集富亞洲——正式從事VC行業的生涯就此開始。

彼時,中國的風投剛剛起步。

2005年,Jenny正式加入GGV,彈指間已過去近十年。如今,TMT(科技、媒體和通信)仍是她在創投界的主戰場。GGV在中國的TMT團隊先後投資了阿里巴巴、美麗說、海輝、去哪兒、土豆網、UC優視、世紀互聯、歡聚時代等眾多明星項目。

當人們談VC時,我在談什麽

十年前,曾有一位國企大佬形容VC做投資其實很像養豬。

當時我就和他起了爭議,我覺得這種形容非常不好。當然,也有人認為對待所投資的企業要像養小孩——無論他多麽糟糕你都不應放棄。但事實是,我們既不是養豬,也不是養小孩’——因為我們的責任是背後的LP(有限投資人),他們提供給我們的往往是退休基金這種資金,我們必須要對LP與創業者同時認真負責。

如何把握養豬養小孩這種心態投射在背後的選擇問題,在Jenny看來,這是她從事風投事業面臨過的最大難題。

為什麽?

對一個看上去還蠻成功的投資人來說,最困惑、最困難的時候,就是當你跟一個被投企業已有了很深的交流、與CEO也有著朋友感情時,決定不能再繼續下去、應該退出的時候,或者說企業還是要做下去但CEO一定要換。在風投行業里,做類似的決定是最難的。”Jenny說。

之前有媒體稱Jenny是一個不會去投一個未來做不到10億美元的企業的人。Jenny對網易科技解釋稱,所謂能不能做到10億美元不是字面意義的簡單理解:在選擇項目時,一定會選擇可以為基金帶來合適回報的公司,GGV會選擇在項目估值1億美元左右的時候的介入投資。未來做到10億美元是對10倍回報的一個預期,如果自己看不到這個結果,那麽便需要重新考量。

所以,對投資人來講,被考驗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判斷。Jenny覺得如果投資者僅僅因為某個優質項目的估值高就認為它,那麽這個判斷無疑是錯的,尤其是當一個項目擁有顛覆市場——甚至是千億級市場——的可能。

那麽,在這位一流VC眼中,什麽樣的項目具有顛覆市場的潛質?

比如小米剛問世的時候,大家都把它當作一個單純做硬件的公司,所以問為什麽你還要投?但我們要看到小米的商業模式——它將直銷、粉絲等等元素整合供應鏈當作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雖然推到臺前的產品只是一款手機,但它的優勢實際是整個供應鏈的整合能力。當時投資美團,思路亦相似。

Jenny對網易科技表示,從VC的角度來看,她一定會把資金集中到兩三個最看好的陣營,再具體到投這個陣營里成功幾率最大的公司。不可能投一個從零開始的企業,也不可能投一個已是紅海的領域——除非它的商業模式有看點可尋。

2014年盛夏剛過,資本市場泡沫論在國內創投圈再次一石激起千層浪,各路投資、創業者以及媒體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幾乎言必談泡沫,聊必稱寒冬,大有一副秋天來了,冬天還會遠麽收起money好過冬的架勢。

悲觀派相比,Jenny的態度要樂觀得多。在她看來,現在談及資本市場的寒冬似乎還言之過早——雖然資本市場的寒冬一定會來,正如自然界的寒冬會每年準時來臨一樣。但並不是現在,而所謂的項目看起來普遍估值過高這一現象更不能以現在完成時的角度去看。不過同時Jenny也提醒創業者應該在態度上認為每天都處在寒冬創業的環境里

但是,縱觀當下創投圈,傳統風投哄搶優質項目等現實都顯然會導致項目本身價格水漲船高,難道這並不是泡沫現象的本因?對此,Jenny不置可否。不過在她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與PE介入前期階段的投資有關:由於PEVC所擁有的資金體量天然要大很多,所以往往會在創業者融A輪時便給出遠超傳統VC所能提供的資金,而且PE對創業企業的估值往往也並不敏感,他們往往是想先來這個領域踩一腳看看形勢。這也是為什麽大家感覺市場有點混亂的原因之一。但是,更多的時候PE介入早期階段的投資最後僅僅只是交了學費。

從另一個維度看,創業者對以百度、騰訊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往往存在著羨慕嫉妒恨側目心理,要麽學成文武藝,賣給BAT”,要麽想著如何在巨頭雄霸天下的世界里分一杯羹。互聯網巨頭是否會成為創業者的五指山

Jenny表示,接下來將是移動互聯網的世界,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現在還完全沒有形成跑馬圈地的格局——畢竟這不是傳統互聯網大佬們的基因,並且創業領域仍在源源不斷地誕生新的趨勢。同時,恰恰是巨頭的介入容易帶動起消費市場,比如之前滴滴與快的燒錢大戰,對培養消費市場的移動支付行為有很大的貢獻——搭建起移動支付的群體基礎,那麽其他創業企業也容易在這個基礎上投放自己的模式交易。

從這個意義來講,巨頭企業與新興創業者實際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她認為,移動互聯網的容量有可能比PC互聯網大三倍。這也是她為什麽更傾向於投資O2O、智能硬件與跨境電子商務這三類項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畢竟不能忽略巨頭擁有強大的流量與資本資源現實。從投資角度看,互聯網巨頭頻現大手筆介入投資收購,對於VC來講,這是否又會成為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樂觀的Jenny眼中,VC與巨頭對創業者的投資行為實際上是競爭與互補並存。

在采訪即將結束時,記者請Jenny用三個關鍵詞來描述自己。在低頭沈思了幾秒之後,專註激情是她給出的答案,這時身邊一位GGV的工作人員忍不住補充一句,還有獨具的個人魅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