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豆粕過山車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9-21/100440671_all.html

 豆粕期貨怎麼漲上去的,還要怎麼跌回來嗎?

  從今年6月起,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貨主力合約1301開始了一輪異常迅速的單邊漲勢,價格已從6月1日的3109元/噸,上漲至9月4日的 4366元/噸,漲幅逾三成。但從9月17日開始,豆粕期貨連續兩日重挫,18日單日暴跌逾4%,收於4002元/噸,19日主力合約1301報4040 元/噸。

  三個月以來,豆粕一直是多空雙方青睞的焦點品種。數據顯示,今年5月4日,豆粕1301合約持倉量達到237.3萬手,創出歷史紀錄,8月21日,持倉量達到256.9萬手,再創歷史新高。

  伴隨持倉量的放大,豆粕主力1301合約成交量持續增長。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數據顯示,7月12日,豆粕1301主力合約創四年來最高,日成交量達736.3萬手。

  豆粕期貨連續三個月的暴漲導致了下游養殖企業怨聲載道,發改委的約談則引發了有人炒作的疑問。

  但業內空前一致地看多聲,也使得這次豆粕的牛市有別於過去對綠豆、大蒜的短期炒作。然而,最近兩日的暴跌行情難以捉摸,這是利多出盡,還是牛市中的短暫歇息,或是僅僅是又一輪的資金博弈?

豆粕牛市

  豆粕是大豆壓榨豆油後的一種副產品,由於富含豐富的蛋白質,主要應用在飼養生豬、家禽等原材料上,飼料消耗佔到每年中國豆粕需求部分的90%以上,2011年飼料消費豆粕4550.7萬噸,消費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

  豆粕的價格除受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外,還存在諸多影響因素,包括大豆的產量、豆油價格、豆粕庫存等均會對豆粕價格產生影響。同時,榨油廠的壓榨利潤還會間接影響豆粕的供應量。

  國內現貨、期貨市場的豆粕價格主要取決於進口大豆的價格。自去年年底豆類價格見底後,今年初開始豆類價格相繼走高,國際市場豆粕價格領漲、大豆跟漲,國內市場是豆粕價格跟隨國際盤上漲,國產大豆價格處於跟風地位,漲幅較小。

  國際市場大豆價格的走高,主要源於南美豆減產、美國大旱、需求旺盛。

  作為全球大豆主要產區的美國,正遭遇50年來不遇的乾旱。今年6月以來,有近三分之二的農作物種植地區嚴重乾旱,受災程度堪比上世紀50年代。

  美國農業部(USDA)9月11日發佈的月度報告數據顯示,美國大豆產量預估7168.5萬噸,低於8月預估7326.3萬噸,已連續三月下調產量預估。

  據美國農業部發佈的最新作物週報顯示,美國大豆收割工作完成了10%,比一週前提高了6%,收割工作進展順利。

  美國豆粕主力合約1301價格從6月1日359.92美元/噸,一路走高。9月4日,美豆粕1301收於527.9美元/噸,達到近一年來歷史最高點,漲幅超30%。

  國內6月1日豆粕主力1301價格也跟著美盤的暴漲一路上衝。

  「美國乾旱天氣導致的減產是此番豆粕漲價的關鍵原因。大豆的主要供給國產出不足導致全球的供應失衡,這是最基本的供需關係在起作用。」東證期貨公司總經理黨劍告訴財新記者。

  銀河期貨副總裁李軍表示,「除了美國乾旱導致的大豆減產,還有中國農產品自身的搶地問題,農產品種植面積不斷在縮小,一旦天氣不好,價格就把持在人家手中。」

  中國是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2011年產量1500萬噸,進口5246萬噸,從美國進口2235萬噸,約佔進口總額40%。

  上述分析師還告訴財新記者,「目前,中國農產品的價格普遍偏低,中國處於後工業時代,農產品的價格上漲跟發達國家的歷程是一樣的,這種農業補漲現象十分正常。」

  由於年內南北半球的普遍減產,國際市場大豆供應嚴重緊缺,為應對旺盛的需求,大豆價格在南美新豆上市前將居高不下,中國的大豆進口成本也是水漲船高,相應的豆粕價格必然維持高企。

  此外數據顯示,今年生豬的存欄量處於歷史高位,6月全國生豬存欄量46213.24萬頭,同比增長3.6%。豆粕作為禽類和豬飼料中的重要蛋白 質來源,飼料需求的增加亦帶動豆粕消費的高速增長,且豆粕在蛋白質含量和適口性方面,相對其他粕類具有明顯優勢,受替代產品的衝擊相對有限。



挺粕主力

  在豆粕價格不斷攀升的種種因素中,除了天氣、供需等因素,還有一個重要的中國因素,就是壓榨企業希望在豆粕期貨上釋放價格壓力。

  油脂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長期被劃定在國家調控政策的重點監控範圍之內,大部分壓榨企業不敢隨意漲價。

  今年8月初,發改委約談壓榨企業,原因是部分壓榨企業上調了小包裝食用油價格,很快,約談效果顯現,食用油價格在大豆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並未出現大幅度漲價的現象。

  夾縫中生存的壓榨企業一方面面對大豆價格的不斷上漲,另一方面還要嚴格遵守國家調控豆油價格的政策,為了保證一定的利潤,大量壓榨企業選擇在豆粕期貨市場上進行操作保證利潤。

  大豆被壓榨成豆油和豆粕兩種副產品,壓榨利潤簡單來看就是豆油和豆粕的銷售收入減去購買大豆的成本,在期貨交易中被稱為壓榨價差。大豆加工商們對大豆、豆粕進行價差交易以達到保值目的。

  如果壓榨價差大於大豆加工商們預期的加工利潤時,大豆加工商會買入大豆期貨合約,同時賣出豆粕、豆油期貨合約。這樣在期貨市場對壓榨利潤的保值 操作能保證加工商獲得高於預期的加工利潤。同時,投機商會參與到價差的交易中來。由於國內沒有豆油期貨,壓榨價差就成了大豆和豆粕的價差交易。

  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大豆一號和大豆二號合約,由於與壓榨企業所用的轉基因進口大豆標準不一,交投一直不活躍,難以承擔壓榨企業套期保值的任務,豆粕期貨則因為相對同質化,成為大量套保套利資金爭奪的戰場。

  6月中旬,大豆現貨價格在3450元/噸左右,豆粕期貨1301合約價格為3250元/噸。榨油廠預期大豆成本將不斷提高,而豆油價格被限制,壓榨利潤越來越薄,很多壓榨企業都在大商所買入豆粕期貨合約,希望能通過豆粕期貨價格的上漲來實現期貨盈利大於現貨虧損。

  「目前國內油廠挺粕以維持壓榨利潤的做法已經成為常態。」一位期貨公司的人士說,「不這樣做油廠全得死。」

  不過,豆粕作為蛋白飼料,是畜禽、水產養殖的主要飼料來源,豆粕價格的不斷上漲已經減少了豆粕用量,但不能完全替代。飼料價格帶來的後續效應是豬肉、蔬菜、雞蛋、牛奶等諸多產品價格的上揚。

  8月底,發改委再次約談壓榨企業,要求不要再熱炒豆粕價格,不要擠壓下游飼料、養殖企業的利潤。

  壓榨企業在6月以來的這輪豆粕暴漲中獲利良多,加工利潤已經從5月的幾乎不賺錢一度提高至500-600元/噸,算得上是近兩年來利潤水平的最高值。

  「由於豆粕期貨價格比現貨價格低很多,現階段套保商們鎖定價格的時候或會遇到困難,」一位大宗商品分析師告訴財新記者,「壓榨企業的套期保值已 經做得相當自如了。整體的操作模式大致是在國外多單買大豆,在國內做空大豆,也可以做空豆油和豆粕。油廠會根據市場的情況調整量,根據價差進行鎖定。」

博弈資金

  一位業內期貨分析師向財新記者表示,「對於多頭來說,資金是在期貨市場中拚殺的關鍵。大部分做空的人,主要是大豆和豆粕的供應商做套期保值的,以此對沖未來不確定的價格風險。」

  還有觀點認為,中國的資金導向變了,開始炒作一些價格相對低的東西,農產品的價格相對偏低,引發資金的追逐也很正常。

  「隨著豆粕價格的暴跌,海外市場大量的資金可能會轉向受QEⅢ影響較大的風險資產,比如黃金、白銀等金屬類產品。而國內期貨市場的資金流向跟海外不同,它沒有自己的邏輯,只是跟隨市場波動選擇資金流向。」一位大宗商品分析師說。

  此前被熱炒的農產品期貨還有白糖。2010年初,國際糖市增產,進口糖成本大幅下降,導致國內鄭糖指數大幅下降,5月中旬達到最低點4672 點。隨後由於甘蔗種植期內天氣問題導致的供給不足,11月9日,鄭糖指數創下歷史新高7447點,較此前上漲59.4%。緊接著11月11日由於國際糖市 大幅下挫,加之國內進入新榨季節,供應緊張局面緩解,受此影響鄭糖指數大幅下挫,2010年底企穩徘徊在6200-6600點區間。

  現貨市場的農產品也曾掀起幾輪熱炒。2010年大蒜、綠豆等農產品的幾十倍的暴漲讓人瞠目結舌,一度高過雞蛋、豬肉等價格,讓囤積炒作的投機商趁機大賺了一筆。資金熱炒的結果,導致盲目擴大種植面積,最終引發供大過求,價格一落千丈。

  上述分析師說,「每個階段不論是在期貨市場還是現貨市場,都會出現熱炒的品種。尾隨豆粕此輪爆炒之後,未來幾年可能會複製此番行情的是大連黃大豆一號。」

  對看空豆粕的一方來說,「國家不允許糧食漲價太高,要控制CPI、控制物價。當然還存在一些投機商,他們追逐的不是對基本面的判斷,而是價格的波動,這種做空不是有計劃的,只是相機行事。」業內分析師告訴財新記者。

  「投機商現在虧損很多,但其實他們壓力也不大,真正虧得比較大的是套期保值商,是那些賣豆粕的人,他們手上存有現貨。」大連商品交易所9月19日倉單數據顯示豆粕庫存34910噸。

  今年上半年在銅期貨上做空獲利豐厚的頡昂投資,再次做空豆粕。對於頡昂投資此次做空豆粕損失慘重的坊間傳言,財新記者向頡昂投資內部人士得到證實,「我們這段時間調整了在豆粕期貨上的投資策略,已經轉向多單。」頡昂投資的副總經理說。

  「豆粕現在的價格確實有點過高了,接下來可能面臨著回調,但回調並不一定代表漲勢的結束。」李軍表示。

  9月17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粕主力合約暴跌4%,現貨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跌幅。

  一位大宗商品分析師則告訴財新記者,「我認為豆粕期價接下來會有一個大的回落,時間不會太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