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破解“三明治”危机 低端上游奋力上行


http://www.21cbh.com/HTML/2010-3-31/1OMDAwMDE3MDk1OQ.html


编者按·

逾万家本土零部件身处低端,他们往上游的力量在哪里?自我创新、市场沉浮、政策倾斜,还是仰仗 整车合作方?他们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汽车自主品牌战略的实现。

占据国内零部件企业数目超过80%,而销售额却只拥有20%,且90% 集中在低端;

一向背靠价格吃饭的本土零部件正承受“三明治效应”的压力,即高端产品开发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压力,产品成本优势受到来自 新兴国家的低价压力;

一种零部件多家供应,供应链不牢固,零部件厂处于从属不利地位,整车厂与零部件厂缺乏双赢共进的责任意识;

在 200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困难的背景下,外资零部件商加速了在中国的强势扩张,并倾向于独立发展,其在华战略正逐渐由原来中外相对平等的“合作型”转 变为“控制型”。

——这是一份最新报告描述的中国近两万家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困局。

这份长达200页的《中国汽车产业现状、问 题及政策建议》的报告,为2009年工信部专门委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撰写的,参与的企业及学者数十名,历时8个月。2010年初它被递送到各企业高 管手中。

外资独资潮起

根据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今年3月份发布的预测数据,2009年全 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率将大幅下降,息税前利润率可能为零。

这一残酷现实加速了外资零部件商在中国的强势扩张,而伴随着中国加入 WTO,中国汽车零部件外资股比的限制全面放开,从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包括GKN、博格华纳、江森自控等全球知名零部件公司都在中国新建了独资或合资工厂 外资零部件企业。

仅博世一家就以完全独资或是控股的方式在中国投资了18家公司。在2007年新成立的19家外商投资的零部件企业中,选择 独资的也占了74%。世界第三大、美国第一大轴承企业铁姆肯,2001年以来陆续收购原烟台合资厂中方股、无锡合资厂中方股份等,陆续将合资公司的股份收 归囊中。而记者了解到,上汽、一汽、东风、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也正面临着外资要求扩大合资零部件企业股份的难题。

根据国内有关研究机构 2005年调查统计,跨国汽车公司在华的研发投资中,有46%的企业倾向于建立独立的研发中心,有33%的企业倾向引进更多先进技术,有25%的企业计划 扩大在中国原有的研发人员数量,24%的企业选择合作研发。

《报告》认为,由于《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取消了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的股比限 制,此后对出现的外资控股或独资的倾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跨国资本具有“逐利”的本性,外资控股、独资将带来在中国本土深入、长期发展的稳定性问题,并 将成为影响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低端下的“三明治效应”

数据显示,在我国,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商占整个行业 的72%,而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与此同时,外资也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内资零部件的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 20%至25%。

此外,关键技术市场也几乎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数据显示,在我国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 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0%、100%、91%和69%,进口自动变速器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也高达78%。目前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市场 也几乎被外资企业所垄断。“在车控系统部分,ABS是中资供应商依旧开发不出来的。同时,共轨系统、EPS(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等都是技术门槛。”中 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汽车界知名专家陈光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内资供应商在这部分的市场占有率已从30%降到20%。

尽 管国家产业政策对外资品牌整车国产的国产化率设定了标准,但由于外资在国内的总成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等核心部件领域占据垄断地位,外资在争取为国内主机厂配 套方面也明显占了上风。相反,国内零部件企业面临技术低端而赢利能力相对低下等情形。“目前,国内大约有1000多家汽车滤清器制造企业,但基本上也都是 在为外资品牌‘打工’。”陈光祖表示,汽车滤清器所使用的滤纸100%需要进口,如果是对密度和透气性要求更高的欧三、欧四纸,国内厂家就更做不了,只能 做做售后服务工作。

在推行国Ⅲ的技术路线中,外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已经占据了绝对的“霸主”地位,国内几乎所有的重卡生产企业在实现国Ⅲ的 过程中采用的都是该项技术,并几乎清一色地选择与国外合资合作,或直接引进为我所用。

而对于之前业界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将有可能成为我国 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但自2008年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上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进口关键零部件。

正是因为上述主要因素,根据 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完全的中资企业很难进入合资产品的一级供应商中,其中美系车型在中国选择的零部件供应商100%是有外资背景的企业,而德系车型、日 系车型以及国内自主品牌车型的这一比例也分别为88.9%、89.5%和52.8%。

“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靠‘价格’吃饭的发展模式,也决定 了中资零部件企业的利润占有率方面难有改观。”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表示。据了解,2008年中国零部件行业规模为9500亿元,其中39.4%集中在 外资零部件企业,平均单个企业产值3.1亿元,而占据零部件行业绝大多数私人控股企业的,平均产值仅为3000万元。

而这样的现状是很令 人担忧的。一方面合资或独资企业在取得了先期的规模优势后,也在往低端走,如博世已专门针对低端车开发零部件,去迎合日益往高端走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配 套要求,加上中国自主品牌本身都在集体往上走,这很可能使此前以成本为主要优势的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面临新一轮的市场危机。

不牢固的供应链

目前中资零部件似乎还没走出产业化的路子。“万向、福耀玻璃等企 业,目前的确做大了规模,利润也十分可观,但在这一轮的零部件信息化技术革命中,他们并没有转型为新档次的企业,依旧在做着传统的低端配件项目。”陈文凯 说。

报告指,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约有两三万家,由于缺乏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市场分割、资金分散、人材缺乏、产品水平上不 去、企业竞争力缺乏。国家曾采取过重点扶持,集中投资的措施,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在外资大量进入、及投资多元化的浪潮下,调控减弱,形成一种零部件数十家 企业生产的不合理局面。

中国自主品牌企业的整车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研发实力比较薄弱,对零部件研发能力的锻炼和技术的提升还不明显。 零部件厂与整车厂未建立长期协作、共同发展、互利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多为不稳定的单纯的供求关系,一种零部件多家供应,供应链不牢固。零部件厂处于 从属不利地位,市场风险大、经济效益差、产品升级、企业升级发展缓慢。整车厂对零部件厂缺乏管理指导、技术支持;缺乏同步开发,联合设计的制度要求;缺乏 双赢共进的责任意识。

零部件发展受资本主体、配套体系和行政区域的影响,行业分割严重。与外资控股、独资化相应的是,随着欧、美、日、韩主 要整车生产企业进入中国,在不同的标准体系制约下,不同的利益目标驱使下,各自形成新的封闭配套体系。不同资本主体、不同配套体系利益目标的根本差异,使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分散发展、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极大地限制了零部件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的形成与释放。同时,外资封闭配套体系和外资控股、独资零部件企业 的结合也为跨国公司控制的合资企业向国外转移利润提供了便利条件。

政策支持重中之重

报告建议: 在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国家更要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特别是关键零部件及汽车电子产业给予政策鼓励和大力扶持。

包括制定汽车电子产业专项发展 规划。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的核心技术,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70%源自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制定培育国内关键零部件企业提高技术研发水 平、核心竞争力的扶植政策。目前中国零部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1.4%,远低于国际平均的6.6%。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提出重点支持研发的 关键零部件产品目录,对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在财税和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建立国家级零部件核心技术竞争前沿性、基础性研发平台。国家在 研发投入上给予支持,与整车企业、科研机构、零部件企业签订合同,取得研发成果三方受益;

进一步加强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不仅对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加快汽 车工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主品牌;有利于规范出口秩序,保护知识产权;

重点鼓励内资企业并购海外具有先进技 术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和境外研发机构,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24

啤酒、魚竿、三明治

2011-11-28  TCW




股神巴菲特的兒子彼德.巴菲特出 了一本書,大家最好奇的是他老爸居然在財富日正當中的時候,決定捐出九九%的財產,做為繼承人的他,要如何交代這一段心路歷程?

接受《商業周刊》的訪談中彼德談到:「我不認為我可以繼承他的成功,或他完成的事,」「賺了很多錢,那是他的成功;如果我寫了一首很好的歌,那是我的成 功,我寧可掙得自己的成功,也不要享用他賺來的錢。」他同時提到他父親的另一面,跟錢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僅僅是從彼德的眼中看到,「每次下班都高高興興, 喜歡他自己的工作。」對彼德來說,這個收穫反而是比財富更有價值的「財富」。

人偶爾都會迷路,失去了方向,不知道為何而戰;為錢?為理想?漸漸的,我們把初衷裡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喜歡、快樂給稀釋掉了。

《VOGUE》美國版總編輯Anna Wintour在製作時尚雜誌以挑剔著稱,在描寫《VOGUE》團隊的紀錄片《The September Issue》中,有一個長期和Anna配合的創意總監Grace Coddington,每一次都為了爭執一些理念和創意,和總編輯必須冷戰、熱戰交替,但因為她熱愛她的工作,這些不愉快,最後都隨著出刊,看到近乎完美 的作品,臉上露出笑容。

參與時尚產業將近半世紀,在訪談中問她何時退休,她居然不以年齡、體力為指標,而是表示,如果有一天她進了辦公室,一直會生氣,笑不出來的時候,大概就是 她應該要離開的時候了。

反覆在心中會想起的一段對話。一位靠著領退休金生活的A先生,每天早上就準備三樣東西,啤酒、魚竿、三明治,然後就出門去了,B生先問他為什麼不努力工 作,這麼墮落?A回答說,我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B說,存夠了錢準備退休。A回答,我不是已經在享受退休生活了,為什麼要繞這麼一大圈?

這很像是禪師思辯般的直指核心,無論像是Grace熱愛一個工作數十年不變,或是像A先生跳脫傳統價值觀,都還是在源頭中找出快樂的因子,即使享樂,也要 理直氣壯,不須迴避。

這一期有很多人物,他們的成功不以財富來稱斤論兩,而是有沒有「賺到了快樂」。這種豪氣,在江湖中失傳已久,有人重新拾得,何其大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47

賣三明治,也賣隨意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117

      如果不是店員的指引,很難認出那個穿著白襯衫、藍仔褲,在幫忙收桌子的人就是已經擁有26家分店的沃歌斯(Wagas)創始人之一Jackie Yun。2012年7月底,第一家北京Wagas在三里屯Village開業,此前,這個品牌已經在上海經營了12年。


  如果你有空去Wagas的門店裡看一看,彼此用英文名稱呼、身穿綠色T恤的店員對Wagas的歷史都能說上一兩句—丹麥人John Christensen在1990年代中期來到中國,他為自己總是吃不到好吃的三明治而苦惱,乾脆自己開了一家店,Wagas這個名字是和朋友喝酒的時候 想到的。他把第一家店選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中信泰富廣場,開張兩年後,也就是2001年,另一個合夥人Jackie加入,接管包括門店設計、菜單定製和日 常管理等運營工作。


  Jackie不太滿意John最早開出來的店的樣子,「我們的店不應該像麥當勞」。她原本只是想到上海學習中文的澳大利亞華裔。兩個人一起喝了個咖 啡,John告訴Jackie她希望做一家有咖啡館氛圍的三明治店,而Jackie在悉尼的老家經營過咖啡館,她很清楚John想要的是什麼。「咖啡館文 化和飯館不一樣,你可以在裡面看雜誌、上網,可以自己待著。」Jackie說。她改了菜單,用牛皮紙印刷,用手寫體在黑板上記錄「當日菜單」。


  Jackie把這些元素定義為「Homestyle」,你在Wagas的店裡一定會看到原木的地板和桌椅,吊燈和小沙發,這也是她家的裝修風格。


  自然光讓店裡顯得大而亮。除了空間上用小沙發、開放的餐櫃、吧檯,以及用透明玻璃和大理石做成的面包房,幾乎所有的Wagas門店都臨街,並在臨街的 位置配以一整面落地窗。以藍灰色為主的沙發是特別定做的,Wagas內部有一個設計團隊,不過從顏色到布料的選擇以及門店的空間設計,全部由兩個創始人負 責。John是丹麥人,喜歡現代簡約的設計。他們在設計每一家店面時其實考慮的特別簡單,就是把自己當作客人。


  在距離第一家店開業兩年的2001年,Jackie發現90%的顧客還是老外。但她也發現本地客人的生意跟星巴克緊密關聯在一起。


  這種關聯體現在「顧客如何關注到Wagas」上。現在有Wagas的地方,方圓幾公里內幾乎都會有一家星巴克。Jackie最早以為星巴克是競爭對手,但她漸漸發現,星巴克讓中國人瞭解了什麼是咖啡文化。越來越多的人在星巴克喝咖啡,但去附近的Wagas吃飯。


  現在,Wagas的中國客人和外國客人比例相當,從澳大利亞請來的主廚開發的食物很國際化:比如牛油果檸檬果昔,或者南瓜松仁菠菜意面,當然也有東南亞的綠咖喱雞飯。Wagas的菜名通常很長,但都有編號,你報出「42」或者「11」,就能迅速下單。


  Wagas最主要的生意來自於午餐,Jackie和John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們在選址的時候就去找那些需要出來吃午飯的人—人人都能想到的答案 是,商場和寫字樓。在上海和北京這樣的城市,要找到熱門商圈並不是什麼難事,但Jackie把顧客的範圍又向外延伸了一些:那些不需要按時上班,可以在家 裡辦公的人。這些人需要解決午飯,可能是外賣,也可能是帶著筆記本電腦在咖啡館工作一天,順便解決午飯問題。


  2003年,她和John每天都會騎著自行車穿梭在上海中心城區各種小街裡。這是可以深入走進一個城市的最好方式,在不經意之間,就會發現適合 Wagas的好位子。番禹路上的一間舊房子是Jackie騎車經過時一眼就看中的。地處在上海的老外們最喜歡的原法租界內,她自己有很多朋友就住在附近, 對面是上海影城,旁邊還有一家五星級酒店,Jackie覺得這裡會有很多人需要Wagas這樣的店。但是昂貴的租金還不是Jackie所能承受的,於是她 就「隔一段時間去看一眼,和業主談價」,談了很久,房子也一直空著,最後終於到手。隨著Wagas品牌的擴大,尋址也變得越來越容易。


  在寫字樓裡的Wagas會顯得更硬朗一些。面積更大,層高更高,黑色是常用元素。但是玻璃板會替代黑板,掛在吧檯上方,上面同樣寫滿食譜。位於陸家嘴 匯亞大廈一層的Wagas店店長Terry說,在樓上辦公的員工經常會下來這裡開小組會議,這裡空間大,又主要都是小桌,拼桌起來很容易。


  Wagas不僅要求必須在吧檯點餐,而且用粉筆在牆上寫著當天的特色菜—而並不會出現在正式的菜單上。這讓Wagas的供餐變得很快。一份意面或者三 明治從下單到打包帶走大約需要10分鐘,公司人中午往往只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吃飯,為了促進翻檯率,店裡從12點到2點不開放Wi-Fi,週末除 外。


  開放的吧檯和餐櫃是Wagas的特色,「一方面能讓客人看到食物的製作過程,讓他們更放心;另一方面,客人看到的是不停在工作的店員,會覺得這個店充滿活力。」在Wagas的餐櫃上,總是擺著水果和食材,你會覺得自己杯子裡的果汁就是從這裡來的。


  「我們想讓客人在櫃檯看到新鮮的東西,有的菜單很多頁,但其實人並不一定能記住這麼多,手寫的東西會讓人感覺很親切。」Jackie對《第一財經週 刊》說,這也是她過去在悉尼開咖啡館的經驗。從來不會出現在菜單上的食物是蛋糕,因為Jackie發現,上海的女孩子喜歡吃蛋糕,親眼看到更能激發食慾。


  多年來,Wagas一直被看作只在上海經營。其實嚴格說來,這並不是Wagas第一次嘗試來北京。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前,Wagas曾經在北京西 單大悅城開了北京地區的第一家分店,沒過多久就關閉了。「當時Wagas本來要在北京同時開四家店,分別在光華路、前門、三里屯和西單大悅城。」 Jackie說。但前門的開張時間受到附近奧運工程建設的限制,經濟也不景氣。Wagas3家店都沒能如期開張,唯一開出的西單店也很快關閉。


  2008年,兩個創始人決定集中精力做好上海的門店。他們拿本打算用在北京的追加投資開了Wagas旗下主營烘焙的品牌Baker&Spice,「這樣我們就不再依賴供應商來提供面包,既然要把三明治做好,我們就要自己來烤面包。」


  接下來,又有了Bistrow by Wagas,這是Wagas經營的更高端的品牌,目前只有上海港匯恆隆一家。在這裡,服務員會替你點餐而不用你跑到吧檯排隊自助。菜單的設計是那種單張的 大版面,包括前菜、主食和甜點,食物的種類也不僅僅是三明治這樣的簡餐,而是包括了像牛排這樣耗時較長的食物。吧檯掛滿亮晶晶的酒杯以及各式各樣的烈酒 瓶,提供各種烈酒和調製雞尾酒。


  唯一的一塊黑板出現在吧檯上方的牆上,並且用工整的字體寫著特價午餐和下午茶。與之相鄰的還有Wagas和Baker&Spice—Wagas旗下的三個品牌並排佔滿了1/4的街道,門面都是黑色邊框的玻璃落地窗。


  現在,Jackie覺得是時候來到北京。位於大使館和商業區附近的三里屯Village看起來是最好的選擇。


  只是在北京,Jackie和John就不能在騎著自行車尋找新的店址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77

蘋果避稅兩兆 三明治手法大公開

2013-06-03  TCW
 
 

 

對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Tim Cook)而言,今年風波不斷,先是因為股價大跌傳出可能下台,上週又因蘋果被指控為「最離譜避稅企業」站上火線辯護。

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委員會指控,蘋果過去四年間,以避稅架構省下海外所得的稅務約七百四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兆二千億元),比過去兩年蘋果公司的淨利總和還多。

蘋果所在地加州的公司稅加上聯邦稅率為四三.八四%,但是翻開去年蘋果財報,最近三年的稅率都僅介於二三%到二五%之間。

蘋果省下稅金的秘密,就藏在愛爾蘭西南邊的科克市(Cork),此地人口僅十一萬,面積僅約台北市的八分之一。但蘋果卻將歐洲總部設於此,當地僅有一條產線,約三千名員工,占蘋果的三.五%,然而,此地是為蘋果公司三分之二的海外營收省下稅金的關鍵。

也就是,我們購買iPhone 時,錢不是直接進蘋果位於加州總部口袋,而是先到了愛爾蘭。

早期在蘋果公司服務過五年,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周思齊指出,蘋果是節稅功力博士等級的企業,「跟蘋果相比,國內所熟知,將公司設在維京、開曼群島的節稅方法,簡直是幼稚園水準。」

避稅行為合法》美國政府難追回蘋果稅款

蘋果在一九八○年代首創的避稅架構被稱為「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Double Irish with Dutch sandwich )。

「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怎麼做呢?

第一片土司:一家愛爾蘭銷售公司,總部設立在海外;愛爾蘭政府為吸引國際企業,只要實際營運位於海外原則上可以不用繳稅,這家公司享有零稅率優惠。

第二片土司:實際在愛爾蘭營運的公司,適用愛爾蘭一二.五%企業稅率;蘋果的運作的方式是將海外營收匯到第二片土司。但如果直接由第二片土司轉給第一片土司,會被課稅。所以只要在荷蘭設立另一家公司成為中轉站,由於歐盟間交易享有免稅或低稅的優惠,最後由荷蘭子公司將營收轉給享有零稅率的第一片土司——蘋果愛爾蘭子公司,節稅三明治就完成了,只要這筆海外款項不匯回美國就不必課稅。

此架構讓蘋果公司的海外稅率僅為約二%至三%,如果匯回美國,聯邦企業稅率至少三五%起跳。周思齊分析,這跟設立BVI(英屬維京群島)等空殼公司不同,蘋果的避稅架構完全合法,美國政府很難再追回稅款。

美國財政窘迫》有錢企業成政府眼中肥羊

美國擁有全球最複雜的稅法,為了防止企業將所得塞往低稅率國家,美國以兩項法案:「受控外國企業(簡稱CFC)」與「有效管理(簡稱PEM)」法案,希望課徵企業留在海外的所得。

但美國稅率甚至較歐洲高稅負國家法國還要多兩個百分點,對企業是不可承受的重。前英特爾稅務副總裁帕爾曼(Robert Perlman)就曾經指出,如果早知道美國稅收規則,會建議英特爾把母公司設立在美國境外。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企業精巧架構出更複雜的節稅方法,包含英特爾(Intel)、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等跨國公司早競相在愛爾蘭設立子公司,師法蘋果。

為何此時拿蘋果開刀呢?跟美國政治考量和財政窘迫有關。蘋果公司擁有一千二百億美元現金,約六八%現金留在海外,但四月三十日卻在美國募集史上最大一筆,一百七十億美元,利率僅三.八五%的公司債,在老美眼中,這無異是「錢放海外,債留美國。」

美國政府盯上企業大把現鈔,不只蘋果,美國企業坐擁現金創新高,但繳的稅卻很少。

根據穆迪投資服務公司統計,美國企業儲存的現金,每十美元就有六美元來自科技業,去年科技業的帳上現金累計達一兆四千五百億美元,史上新高,但美國來自企業稅金的卻僅占GDP一一%,四三%還是來自個人所得稅。

至於台灣的企業稅法呢?勤業眾信會計師陳光宇認為,國內的稅法簡單,避稅的空間少,根本不用這種架構。

台灣修法在即》兩條法案要斷企業避稅路

然而,現在躺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兩項「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四十三條之三和之四,預計將海外所得納入課稅範圍,可能改變局勢。

其中四十三條之四,如果被認為實際營運地在台灣,卻將海外所得的盈餘放在開曼群島等免稅天堂,可能面臨被開徵一七%營業所得稅的命運,首先衝擊的就是F開頭,總部都設立在境外的五十二家第一上市公司。

一位不願具名的會計師開玩笑的說,不少上市公司都像蘋果,把現金放在海外的小金庫,美國的法令至少讓蘋果要用更複雜的方式節稅,台灣的租稅法簡單到僅要設立一個開曼公司把盈餘掛上去就好,「至少我們也得讓企業節稅困難一點。」

原本該項法案完成二讀,現在被國民黨立委擋下進入協商。

勤業眾信協理曾大忠觀察,所得稅法修正案不只打算開徵企業海外所得課稅的議案,還包含了 IFRs(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修正條文,這影響企業明年未分配盈餘課稅問題,勢必得在本會期(五月三十一日)表決,包裹在內的四十三條之三和之四是否會被擱置,還得觀察。

這兩項修正法條,將挑動台灣企業稅制的敏感神經。

【延伸閱讀】「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避稅妙招—蘋果設立3公司操作流程

1、第一片土司:愛爾蘭A公司設銷售公司,總部在愛爾蘭海外(如免稅天堂加勒比海),在愛爾蘭無營運行為,被視為非稅務居民,適用零稅率

由C公司轉到零稅率的A公司,荷蘭與愛爾蘭有租稅協定,雙方交易部分免稅

2、第三片土司:荷蘭C公司(多設於歐盟國家)

將愛爾蘭B公司主要海外營收轉到C公司,少部分留B公司課稅

3、第二片土司:愛爾蘭B公司設營運總部,負責實際營運,須繳稅給愛爾蘭,適用12.5%企業稅率,蘋果主要海外營收灌到此公司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延伸閱讀】4大避稅天堂,企業新歡!國家:愛爾蘭節稅優勢:歐盟最低企業稅率12.5%

國家:荷蘭節稅優勢:擁最完整租稅協定,避免雙

國家:香港節稅優勢:對於企業海外所得原則上不課稅

國家:盧森堡節稅優勢:來自專利權營收80%免稅,成為無形資產最佳節稅地

資料來源:各國稅務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45

中國三明治專訪:少年商學院的「10萬微信粉絲經濟」 東方愚

http://www.zhanghua.cn/?p=5369

張華的臉上有圓潤的輪廓,笑容親切——在這個時代,能夠從心底笑得出來的媒體人恐怕不多了。

張華也剛離開了媒體,他短暫地去了一趟北京,想在彭博中國完成從平面媒體人到視頻節目製片人的轉型。然而他很快發現事情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與此同時另一件不受控制的事也發生了:他所主持的微信公眾號「少年商學院」(YouthMBA)的粉絲數迅速飛漲,在半年時間裡漲到了四萬,現在已接近十萬人。

這位資深媒體人以筆名「東方愚」從寫評論起家,逐漸成長為商業財富報導者,長期供職於中國最好的新聞類週報《南方週末》,曾經採訪過胡潤百富榜名列前茅的諸多富豪。

2011年他萌生了建一個為「富三代」服務的「少年商學院」的想法,但很快發現定位有問題。「這幫人資源很豐富,想法也很簡單粗暴,想著將孩子送出國門接受教育就行,不需要你為我啟蒙。」張華回憶道。

兩年之後,通過微信平台,「少年商學院」這個品牌迎來了新的內涵。張華發佈經授權的關於歐美學校思維啟蒙和華人家長心得方面的文章極受歡迎,粉絲暴漲。

現在,每個月花4500元,張華在廣州客村立交附近租下了一間小小的辦公室,五六個員工加「創始實習生」在裡面辛勤勞動。窗口望出去便是廣州塔「小蠻腰」,張華詼諧地借用一句流行語說,「敝司雖小,卻也有幾分風景」。

而數步之遙便是由廣州紡織廠廠區改造而成的T.I.T創意園區,在數家頗有風格的時裝設計師門店之間,赫然是如日中天的微信總部所在地,其辦公室門口也立了一塊大牌子,記錄其用戶數增長的里程碑。這個2013年度最令人矚目的互聯網產品催生了無數人的創業夢。

對於10萬名微信訂閱者這個數字,張華說「這只是幻覺。」他想把微信上虛擬的用戶引向更具體的業務對接,12月22日,「少年商學院」舉辦了第一場線下沙龍,和現場的80位家長交流東西方教育理念。

2013年,育兒話題在中國空前火爆,以電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為引領,初為人父母的80後知道自己不會再跟隨父輩的育兒方式,卻在新的育兒理念和方法面前莫衷一是。群體的焦慮感和對知識的渴求感一起在空氣中蔓延。

張華同樣是80後,孩子三歲。他正小心翼翼地耕耘著這片充滿機遇和未知的土壤。他為經營「少年商學院」註冊的公司叫「新童年(中國)教育諮詢」,他會啟發多少父母為他們的孩子帶來新的童年呢?

159314836918324544

 

「一般媒體人都是從記者做起,到編輯,再到評論員,專欄作者,而我完全是倒過來的,這樣的經歷有好有不好。」

「倒著走」的媒體人旅程

Q:你是哪一年開始接觸媒體的?

A:2004年。我讀書時的專業一直是國際貿易,只是在校期間愛好寫作,本科在河南財經學院(現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時做過校刊主編,在中國海洋大學讀研究生時,開始給國內的媒體寫時評。

Q:因為什麼機緣進入媒體?

A:如果說最原始「催化劑」的話,是2004年我剛開始打算寫時評時,武漢一份叫做《新週報》的新聞紙誕生,其一位編輯看到我博客後約我寫一篇關於央行加息的評論。我第一次用了「東方愚」這個筆名,沒想到文章做了這張新銳報紙第二期的社論,而第一期的社論是創刊辭。

我深受鼓舞,於是開始了寫作之旅。當時的情形,是週一到週四,每天早上起來找新聞由頭,然後寫一篇千字文。我雖然愛好寫作,但一開始肯定是衝著賺稿費來的。第一個月的稿費加起來有一千多,第二個月有兩千多,第三個月三千……寫了一年的時候,月收入過萬,宿舍裡堆滿了全國各地寄來的樣刊樣報,匯款單一沓一沓地領。

這個時候開始考慮一個問題:我究竟是為了賺稿費還是為以後的職業鋪路?我已經寫了幾百篇文章了,已經太熟悉評論寫作了,雖然觀點上絕不會投誰所好,但知道什麼樣的評論能夠發表並得到關注。那個時候也有一些媒體向我約稿,我隱約感覺自己以後可能會進入媒體圈,那麼寫作最主要的是質,而不是量。於是接下來我改變了思路和方式。選擇給《上海證券報》、《商界》等三五家好一點的財經和商業媒體寫專欄。雖然每個月不再是「萬元戶」,但知名度開始上升。

我正式進入媒體應當說是2006年,先在《南方日報》做財經編輯,2008年開始到《南方週末》做記者,之後又是編輯。在日報的時候工作相對輕鬆,工作之餘,我繼續給財經媒體寫專欄,我個人覺得過去十年寫的最好的評論文章就是在2006年和2007年,現在變得很浮躁了。

因為寫專欄,我得以認識了學界、企業界的不少朋友。譬如有一次寫了一篇橫店集團「重建圓明園」的財經專欄,其負責投融資的副總裁邀請我過去喝茶。還有一次寫了篇經濟學界某現象的評論文章,當天晚上我上夜班,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自己是吳敬璉。我一開始以為是哪位朋友涮我,想反擊一句「我是厲以寧」,很快聽出真的是吳老。他說在飛機上看到我的那篇文章覺得寫的中肯,最近他出了一套新書想送我。我當時是一個25歲的小年輕,受寵若驚,話都說不出來了。

2008年中的一天,我突然有些空虛了。雖說有那麼點虛名,也受到不少關注。但畢竟沒有去到新聞現場。我想跳槽,於是到樓上的南方週末自薦,隨即成為了其中一員。

Q:在南方週末時一直跟財經人物?

A:機緣巧合,剛進去的時候,胡潤在中國做富豪榜正好第十年。吳曉波老師建議他寫本書總結一把。胡潤有料,有觀點,普通話說的也很好,但中文寫作還是要找位合作者。我被推薦過去。於是有了《胡潤百富榜:中國富豪這十年》一書。

南方週末的不少同事都跟特定的產業或領域,譬如跑地產,跑IT,我呢?因為這本書,我突然覺得,何不就把財經人物當成一個方向。接下來五年,我始終在做財經人物和財富現象的報導和分析。

我覺得自己平常思考會多個角度,性格上不喜歡干別人幹過的事情。這個事情很冒險的,剛開始做人物,不斷垂直在積累,我每個領域都要涉獵,包括地產互聯網,不斷做功課,做外圍採訪,對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時覺得沒有人去做也是個方向,也沒有特意要跟別人不一樣,沒有特意另闢蹊徑,但是我一直想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Q:你採訪過這麼多財經人物,有什麼特別的經歷?

A:這五年採寫財經人物,至少深挖了50個企業家,我說的50個不止碰個臉熟。一開始就專門追蹤比較知名的企業家、首富,到後來開始挖掘更多好玩的有趣的財富現象,像是隱形富豪,也會去關注別人沒留意背後有故事可以深挖的,像是當年電子商務創業炒得很熱大家都去報導馬云,但我會去關注電子商務領域的老二老三,那是很少人關注的。

Q:你看過很多企業家的起起伏伏,也見證很多人鋃鐺入獄,這個過程有什麼感覺?

A:主要有兩個緯度,過去五年我寫了三本書,第一本就是剛才提到的與胡潤合作的《中國富豪這十年》,講怎麼創富,講述很多企業家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一個富豪,他們企業的經營管理等。第二本書名是《他們比你更焦慮》,不同於第一本書從時間順序講述,而是從內心的世界剖析,比如說焦慮分為幾種,有的是真的焦慮有的是故作焦慮。因為在中國,焦慮其實是一種精神狀態。第三本《荷爾蒙經濟學》寫得是這些企業家們的賢內助,也涉及到家族企業傳承的故事,比如他的兒子非常不想接班,這個企業家非要把他拽過來,這種是最困惑的。

這三本書是一步步從表面上的風光,到企業家內心的焦慮再到他們家族的後院,所以我還是非常有感觸的,五年前第一本書面世的時候黃光裕還是首富,後來因涉嫌賄賂和挪用資金被逮捕,當年2008年的第二富是杜雙華,他是山東日照鋼鐵的一把手,後來山東日照被兼併在當時也鬧得沸沸揚揚。

這些年幾乎每個人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職業記者的我曾經是觀察者,透過這三本書的不同主題觀察中國企業家的變遷。實際上最重要的東西是看到內心的東西,看到了每個人背後都有很多焦慮,無奈,有的人家庭可能很多矛盾,包括教育孩子的困擾,其實很崩潰。

我一邊寫,一邊感慨。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無奈。

Q:有沒有企業家能和你成為某種程度的朋友?

A: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如果說有點私交的話,不到10%吧。在南周這個平台寫人物報導,雖不是為了平衡而平衡,但我們一定是儘量多地呈現人物和事件的多元,我採寫過的50位富豪當中多數人可能會覺得這個記者的水平不錯,但他們內心在不斷提醒自己「得防著點」,哈哈。所謂的朋友,要看你怎麼定義,如果說有點私交,逢年過節互送祝福,遇到困惑會想到找你聊聊,這樣的人大概佔了不到十分之一吧,也就是三五個。

在南方週末寫報導不讓用筆名,所以我是割裂的。有一個「張華」在寫人物報導,有一個「東方愚」在寫人物專欄。我覺得個人品牌比公司品牌更重要,但是這也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你有一個好的個人品牌,再加上良好的平台,那是最好的。

Q:聽說「少年商學院」這個名字你在2011年的時候啟動了,並高價買下youthMBA.com的域名。是什麼契機使然?

logo-3A:我一直跟富人打交道,也接觸了一些富二代。一開始是想做一個針對富人群體的小型俱樂部,就富三代的教育做點事。很快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這些人資源很豐富,想法也很簡單粗暴,覺得國內教育不行,那我把孩子送出國門就行。

另外從南方週末出來的人,身上都會有那麼點小情懷,或者說「文人氣」,覺得我做的事情,希望對更多的人有益、有啟蒙。只圍著富人圈?即使圈得起來,意義到底有多大?

這樣的想法其實有好也有壞。不過不管怎樣,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做事就是。

 

「我受過媒體的專業訓練知道傳播很廣、點擊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為我要的是黏性很強的用戶,我要的是忠實的讀者。」

跨界教育:少年商學院的崛起

Q:最終為什麼選擇離開南周,然後到北京做又短暫工作?

A:做了一兩輪記者、編輯、評論和專欄作者等角色後,在媒體呆著的興奮感就開始下降。媒體寫作到第十個年頭,是誰都會有些厭倦。我覺得有兩個選擇可以考慮,一是還做熟悉的事,但形態變一變,延展新空間;第二是創業。我在兩年前當了爹後對兒童教育興趣越來越濃,2013年春節後到美國呆了一段時間,更是覺得這個方向可以做些不一樣的、小而美的事。於是註冊了「少年商學院」微信公眾號(ID:youthMBA),但如果創業的話,怎麼創?!

所以我當時選擇了前者。受到現代傳播董事長邵忠先生的邀請,7月加盟旗下iBloomberg,負責籌劃一檔高檔財經訪談視頻節目。還是與財經人物有關,但形態變了,作業方式也變了。我覺得是個挑戰,可以嘗試。第一季的主持人是馮侖,他老人家也答應了,與他對談的王長田等頭幾位嘉賓,也確定得差不多了,但馮老師因為萬通「立體城市」的項目,忙得不可開交,時間很難抽出來。而這個時候,少年商學院微信訂戶,靠自然增長,竟然達到了三萬人。我又一次備受鼓舞。加上我的家安在廣州,想念太太和孩子,索性於9月底返回廣州,決定創業。

Q:那個時候,「少年商學院」的微信已經慢慢做起來了?

A:在北京的三個月,我看到訂閱量的慢慢積累,到九月份已經到了三萬用戶,表面上看到的是用戶的增長,背後其實是一種交流。雖然之前沒做過教育,但工作之餘慢慢地開始關注,發現很多人的訴求,在國內還是比較少人關注歐美國家的文化教育。訂閱少年商學院的這些人群有固定的特徵,他們的訴求也是相同的。這時候我覺得可以做點事情,所以微信的訂閱量上漲給了我一點信心。但我肯定不是只拿著微信去創業的。

9月份在虎嗅網發表的一篇文章《少年商學院的訂戶是如何過3萬的》給我最大的貢獻就是三個月之內訂閱量多了一萬人,那也是過去9個月以來唯一的一次用戶大量上漲,很多企業後來問我怎麼做微信的營銷推廣,其實我哪有時間做推廣。

自從8月份通過微信後台的數據統計,我發現這個工具很便利讓你知道你做到了什麼,但微信只是個工具必須有專業素養幫你提煉背後的商機。我受過媒體人的專業訓練知道傳播很廣點擊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為我要的是黏性很強的用戶,我要的是忠實的讀者。我們的賬戶曾經發表過一篇《中國教育是最大的假冒偽劣品》得到了很高的點擊率轉載率,當時這篇文章傳閱量很廣,但是我們知道這是篇口水文章。所以單純在互聯網,單純為了微信做微信的人,很容易就拉不回來了。

對我來說,11月1號創立的新公司「新童年」,這個新旅程真的帶給我很奇妙的感覺。我一直是個很細心的人,從高中開始記日記,不會每天都寫,但是兩三天會寫一篇,記下對我影響最深的事和人,這樣會引發我的思考,而以前思考的東西也會帶來新的碰撞。所以所有的經歷都不會白費。這個月幾乎每天都有一些收穫,都有一些延伸,去探索。

Q:少年商學院的目標和核心是什麼?好像大家還不是很清楚。

A: 肯定不是財商教育。哈哈。中國人一般會把「商學院」理解為經商、理財。其實商學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邏輯方法。現在的少年商學院微信所分享的,皆為兒童人文教育方面的內容。它的兩個標籤,一是全球視野,其中以歐美為主,給中國的家長提供故事化、顧問式、可借鑑的國際化人文教育資訊、內容和服務。二是跨學科。譬如一枚硬幣,既可以做經濟學的角度講給孩子,還可以從歷史、藝術、社會等角度,兩兩交叉進行再解讀,加上一些歐美的創意思維訓練方法,會讓孩子的視野和思維得到拓展。在孩子眼中,世界本就應當是多元的、無限延展的。

我們把自己形容為一座橋,將歐美的人文教育理念,以故事化和顧問式的方法,通過改造、融合,嫁接到中國孩子的教育上。如果說目標的話,我們的目標就是給國內的家長給孩子觸手可及的國際化教育,讓孩子愛上學習愛上生活。我們會有系列在線產品,和線下教育產品。我們是一家智庫機構,未來我們可能會針對企業客戶開發一些產品。

我沒有把自己定位成教育培訓機構,我一直希望做成跨財經、媒體和教育的跨界智庫,不一定針對普通的終端用戶產生服務。

Q:少年商學院服務人群的年齡定位是怎麼來的?

A: 我一開始就把受眾外延化,現在的主要受眾是家裡孩子5歲到15歲的中產家庭,家庭平均年收入在30萬以上。這個數據是做過調研的,前期我們在微信做調研,包括推送內容的時候話題設置希望訂閱者回覆相關問題,包括「你的孩子多大,有多少個孩子」等等。我拋棄了早教這一塊市場,因為年齡太小的孩子及家長可能無法理解我們的理念和產品,其次上了中學之後時間不太多,這部分孩子的家長也不是我們的主要受眾。所以一開始我想服務的受眾就是幼兒園和小學的學生及家長。現在的微信訂戶當中,65%為女性。不過最近我們的調研結果顯示,受眾當中,有20%的家長的孩子在讀中學,這個數字比我們預想的要高。

Q:你是如何推廣微信的?傳統媒體人運營微信的優劣勢是什麼?

A:我沒有做過任何推廣。如果非要說「推廣」的話,就是剛才提到的9月份在虎嗅、鈦媒體等科技博客寫過談微信運營心得的文章。我把後台的數據全部公開。從訂戶數量,到每日新增人數,到圖文閱讀量,到轉發量,以及用戶地區分佈等屬性等。

我覺得對微信訂閱號來說,做好內容是不二的法寶。其實少年商學院微信雖說十個月積累了近十萬訂戶,但從0到1萬,是用了五個月的時間的。在傳統媒體受過專業訓練,相對而言,生產的內容的品質會好一些。另外就是,讓你知道傳播很廣、點擊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為我真正需要的是黏性強的用戶。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絕不是割裂的。我其實一直覺得硬要用「新」和「舊」來區分事物是非常不妥當的。最可怕的其實是思維的陳舊與僵化。

還有一個和在媒體寫作不同的是,教育是垂直的服務性行業,你提供好的內容,讀者希望從中得到價值,一個學習方法或教育方法,最好馬上能夠借鑑甚至模仿,用到孩子身上。這和大眾媒體的受眾希望從媒體內容中得到的價值是非常不同的。

QQ图片20131226175524
      少年商學院微信公眾號當前關注人數

11月份时微信每天阅读量
      11月份時微信每天閱讀量

Q:我注意到你們一般都是早上六七點發文章?

A:最主要還是規律。最近有團隊,可以值班定期發,前期我們試過早上,中午甚至晚上發文章。一開始公眾號試運行,最初的5000人是最忠實的讀者我做了個調研,畫了數據表,發現60%的讀者選擇早上閱讀文章。微信最大的讀者高峰是早上7、8點上班的時候,第二個高峰是晚上十點,第三個是中午十二點吃中飯的時候稍微多點,所以要尊重規律。但是現在公眾訂閱號基本都是早上發,誰是最後一個發文章誰就能停留在公眾訂閱號板塊的最上方,往往留在最後發的也最多人讀。

所以你要麼避開高峰,要麼你有足夠的自信即使早上這麼多公眾號發文章你的讀者也會看你的內容,現在這個自信我慢慢積累起來了。

我每天都在公開我們的用戶訂閱量,很多人覺得我的數據不可置信,微信公眾平台一篇文章的打開率在20%-30%算是不錯的,對我來說,我有近10萬號訂閱者,如果按一天30%的打開率,就有三萬人次的閱讀量。

我的圖文轉換率還有用戶的閱讀量一般在6、7萬,還有一天達到11萬。這說明有60%-70%的閱讀量是在歷史文章中誕生的,我只要保證一週平均有一篇文章傳播量在100%,其他文章在20%-35%左右,內容就足夠好了,而且可以通過提取往期文章為循環。

訂閱號的訂閱者其實還不是我們的用戶,我更願意稱為我們的關注者(Follower)會比較好。要從關注者(嚴格來說還是讀者)轉化為你的客戶,我們是一個垂直的領域,讀者黏性強的話有轉換成用戶的可能,但中間還有很長的轉化過程,這是我們要做的,沒有這麼樂觀。

“最猛的一天”
「最猛的一天」

Q:你們是否已建立起海外作者組織的機制?

A:少年商學院微信的一個特色,就是所有文章都獲得授權。我自己是一個寫作者,所以從一開始這就是常識。現在我們自己建立聯繫的作者有幾十位,而主動找過來,想給我們投稿,或成為專欄作者的朋友(海外華人和海歸為主)每週都有。但我們到今天還沒有建立系統性的海外作者機制。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國內對知識產權的不尊重。現在微信上,天下文章一大抄。我們已經發現了許許多多個微信公號,在抄我們的文章,來源不註明,甚至作者名也省去了。如果我花大精力去約稿,去做專題,可能事倍功半。所以現在我們這些作者,我請他們儘可能不增加自己負擔的情況下,提供乾貨多的文章,譬如孩子在上實踐課的時候他直接拍照發給我,或是把當天的日記發給我。

我的計劃是,2014年我們的電子雜誌、APP等多平台都上線時,我們的海外作者組織正式成立。多平台,或多或少,能夠形成一個自我保護的屏障。這個組織會有兩個方向的嘗試。一是成為專欄作者,二是成為我們不久將來的會員之教育顧問。

Q:現在教育類公眾微信很多,少年商學院的內容如何差異化?

A:我背後有一個邏輯,少年商學院有五個關鍵詞:獨立、好奇、未來公民、勇敢、快樂,就是我們的文章內核是這個。還有五個關鍵詞:科技、人文、溝通、拓展等,把文章欄目化。明的暗的分別五個關鍵詞。還有一個邏輯我希望是跨學科的,為什麼孩子能夠畫出怪獸大人不可以,這個話題表面是關於繪畫,但背後還有另一個方面的很多內容可以挖掘,我希望每篇文章都是這個領域這個方向,但又能夠超出具體闡述的這個方向。

DSC_5902

 

「商業模式對我來說,無非是自己做產品,還是成為一個平台。我們很可能成為後者,讓這個池子越來越大,然後借力打力。」

 摸索中的商業模式

Q:不能免俗地談到商業模式這個問題。

A:很多人知道我要創業的時候大都問我兩句話:「拿到投資了嗎?商業模式是什麼?」我的回答是:「第一,沒拿到投資就不能創業嗎?第二,商業模式是干出來的,而不是想出來的。」

談商業模式,先談產品。我想做一些「傻」的事情。之所以說「傻」,是因為一家創業公司不想著賺錢,而只惦記著理想。2014年,我會推出一系列在線內容產品,除微信以外還會有電子雜誌、APP、視頻公開課等,所有這些形態的內容、資訊和服務都是干貨十足,並且全部免費!線下,我們繼第一站廣州後,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以及二線城市繼續舉辦高品質的分享沙龍,沙龍會成為常態,最重要的是每一場都免費。

第一次线下沙龙,从线上走到线下还是很有符号意义的

第一次线下沙龙
      第一次線下沙龍,從線上走到線下還是很有符號意義的

我們是NGO嗎?當然不是。但我覺得在這個時代,如果你真正能夠解決人的實際問題,牛奶和面包都會有的。我們會成立youthMBA俱樂部,招募付費會員,提供一些專屬的線下和線下服務與產品。

那到底是做平台還是做垂直的產品呢?我們未來是朝向平台的方向去的。與培養孩子獨立、好奇、未來公民品質的人和企業一起,真正為萬千糾結的中國家長分憂。但此之前,我需要有一兩款垂直的小而精緻的教育產品,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我瞭解這個市場。否則我們總感覺吊在空中,不夠接地氣。

Q:線下活動這個領域很多教育機構在做,少年商學院怎麼培養出自己的特色?

A:我的一位合夥人在斯坦福大學旁的一所中學當過老師。我們現在正從硅谷引進一個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具有顛覆性的青少年創意思維工作坊的項目。我們線下針對孩子的活動,就會以此為主。每次都有不同的topic。而針對家長的線下活動,我們一方面自己邀請嘉賓,另一方面,更重要地,我們許許多多微信讀者就是非常好的分享嘉賓人選。12月在廣州的線下沙龍證明了這一點,參加沙龍的朋友當中,多為家長,但也有幼兒園、小學老師等等,還有教育機構希望與我們合作開展沙龍。總之我們從沒把自己定位成一事實上的教育培訓機構,而是一家跨教育、媒體和商學的社區式智庫機構。

Q:創業至今碰到什麼困難麼?

A:困難還沒有真正到來。如果要說困難,無非兩種,經常有人說,你們做的這個東西沒人做過?為什麼沒人做,肯定是這個不好做,看起來比較理想化、不能產生經濟效益。這一點我們沒有太在意。因為過去十年是課外輔導班和的十年,未來十年,一定是東西方教育真正融合和具象化的十年。現在的這一代家長與你們同齡,他們的分辨能力也越來越強,好產品好服務一定會被發現。再說我也沒有想著一開始賺多少錢。我希望自己理想,但不理想化。我還沒有真正把產品推向市場,去驗證商業模式是否可行,因此困難還沒有來。第二個困難還是家庭和創業的平衡。事實上我現在投入的精力不比在北京分隔兩地的少,我現在無非就是每天都能回家,但加起來陪家人的時間並不多。

Q:創業不易,家裡人都支持你吧?

A:是的。包括我之前去北京,很多人覺得當時我去北京留下老婆孩子在廣州,一定是因為待遇高或我執意去。事實上,我一直很猶豫的,是我太太鼓勵我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當我回來創業的時候,她也是很支持我的。我很感激她。

Q:當父親的感悟如何,怎麼看待父親這個角色?

A:我在兒子1歲生日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兒子小報一年裡教給我的十件事》。今年他兩歲時,我又寫了一篇文章,這和我十幾年一直有著日記的習慣一脈相承。我會堅持寫下去. 我認為無論如何都要多花時間陪他,包括在北京的時候我經常回來,我們分享過一篇文章,作者認為孩子長大後財富多少取決於早期爸爸跟他聊天的多少。當父親是個體驗,有了孩子就像創業一樣需要不斷摸索。我覺得孩子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能夠從孩子身上學到太多東西了。

Q:有了孩子之後最大的改變?

A:學會做減法。心態也變得更平和,說實話我是個很急躁的人,但現在覺得我可以慢一點,做一個精緻的東西,可以拋棄一些東西,這跟生了孩子有很大關係,慢慢就明確方向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