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巴黎恐攻的市場衝擊 還有二部曲? 法國復甦力道恐夭折 歐盟裂解情緒加速蔓延

2015-11-23  TWM

初步看來,巴黎恐怖攻擊對金融市場似乎影響有限,但後續衝擊仍然存在。首先,法國景氣復甦訊號才剛亮起就有夭折之慮,而更深遠的隱憂,則是歐盟裂解危機。

十一月十六日,德、法股市跌幅不到一%,英國股市小漲,這是法國巴黎遭到恐怖攻擊、造成一二九人死亡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從指數表現看,恐怖攻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有限。然而,中長期的衝擊仍須留意。

首先是法國的經濟隱憂。「我們已經走出二○一一年以來的困境。」法國財政部長薩賓〈Michel Sapin〉如此表示,時間是十一月十三日下午,恐怖攻擊發生前的數小時,薩賓公布法國第三季GDP〈國內生產毛額〉初值季增○.三%,擺脫第二季的停滯表現。

但細看數字可發現,疲弱的出口仍是法國經濟扣分項目,經濟回溫的主力是消費,也就是恐怖攻擊的衝擊核心。據估計,法國每年約吸引八千三百萬名外國觀光客,觀光旅遊占全國GDP的八%;恐攻之後,觀光旅遊未來創造的經濟效益儼然已打上問號。這個歐元區第二大、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景氣火苗,剛剛燃起,是否又將澆熄?成為變數。

歐盟裂解危機將起?

另一個對金融市場更長遠的影響是,歐盟裂解的氛圍恐將迅速蔓延。恐怖攻擊三天前,英國首相卡麥隆公開表示,若歐盟改革不如預期,英國會重新思考是否留在歐盟。此話一出,立即引發高盛證券示警:「此舉將對經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事實上,英國脫歐衍伸的歐盟裂解危機已被市場討論許久,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比特〈Willem Buiter〉在今年六月就說,歐盟裂解將是全球經濟的黑天鵝之一。

氛圍,來自歐洲各地右翼政黨的崛起。過去一年,主張「歐洲懷疑論(即反對歐洲統合)」、反對收留難民的右翼政黨,在選舉與民調中屢創佳績。

十月底,波蘭國會選舉結果出爐,右派的法律與公正黨〈PiS〉大勝,贏得二三五席,較四年前增加一百多席;九月維也納的選舉,極右翼政黨也拿下三○%的高得票率;五月英國國會大選,極右翼的英國獨立黨(UKIP)得票率從上次的三%增至一二%。

連一向重視人權、廣納難民的瑞典,現在也對擁抱難民的政策打了一個問號。根據八月的民調,反移民大黨瑞典民主黨(Sweden Democrats)支持率高達二五%,成為第一大黨,幾乎是五年前的五倍。

巴黎恐攻之後,右翼崛起更顯師出有名,反移民之外,右翼鮮明的「反歐洲統合」主張自然也有更大的音量。撇開政治不談,至少,這會是金融市場的長遠隱憂之一。

撰文 / 吳沛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25

法國恐攻幫「女拿破崙」催選票

2015-11-30  TCW

若說有人因為這次巴黎恐怖攻擊而獲得好處,法國「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領導人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就是其中之一。這次攻擊有法國本土穆斯林參與,似又驗證瑪琳反對外來移民的「先見之明」。今年十二月法國將舉行地方選舉,「國民陣線」預料將獲更多支持,為瑪琳二○一七總統之路再添助力。

「國民陣線」是法國極右派政黨,該黨由瑪琳這位離婚兩次、有三個子女的女性領導——她也是全歐洲極右政黨領導人裡唯一女性。這是拜瑪琳的父親所賜,她的父親勒龐(Jean-Marie Le Pen),正是「國民陣線」創立者。

瑪琳四歲時(一九七二年),勒龐創立「國民陣線」。勒龐是反對移民的死硬派,曾警告民眾「明天就有三個移民和你老婆或女兒上床」。這種主張自然容易樹敵。瑪琳八歲時,她家被一次炸彈炸得片瓦不留。成年後的瑪琳被問到何者是她參政動力,「二十公斤的炸彈」,她說。

勒龐不只反移民,還主張「女性就是要在家掃地煮飯,」這使得勒龐的妻子、也是瑪琳的母親無法忍受。後來她和一位幫勒龐寫傳記的記者私奔,還在《花花公子》拍裸照,其中一張照片拿掃把穿暴露女僕裝,諷刺勒龐的大男人主義。此事讓勒龐全家成為笑柄,瑪琳因此有十五年不和母親說話。

父母離婚後,瑪琳和父親更加親近,她十三歲就跟著勒龐到處參加競選活動。從法國頂尖的法律學校畢業後,瑪琳一開始是為無錢的弱勢團體當義務律師,其中有不少非法移民。如今一些對手攻擊她「昨非今是」。

不過這無損於瑪琳的魅力。在勒龐時代,「國民陣線」支持者多為男性、工人或失業者。但在瑪琳成為領導人後,她雖和其父一樣反移民,卻用較溫和的語言包裝,為該黨贏得更多支持者。去年歐盟議會選舉,瑪琳的「國民陣線」獲四分之一選票,是法國所有政黨得票率最高的。

瑪琳激烈的反移民主張,在國外也成知名人物。流行樂壇天后瑪丹娜(Madonna),今年三月上法國電視節目時,批評瑪琳是「法西斯」,還在她的音樂中,把瑪琳照片打上納粹符號。瑪琳回應說,她希望能親口向瑪丹娜解釋。後來瑪丹娜果真宣布將請瑪琳出來「暍一杯聊聊」。

這次巴黎恐怖攻擊,瑪琳主張「驅逐散布仇恨思想的人」,取消激進穆斯林的雙重國籍,其主張已被法國政府變相採用。這次恐攻後,檯面上政黨幾乎都轉向反移民,這是瑪琳最大勝利。被愛之者譽為「女拿破崙」、恨之者斥為「魔鬼的女兒」的瑪琳,兩年後入主法國總統府,似乎不是不可能的事。

文·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48

巴黎現場》麵包店員問我:你怎麼還敢走出來 法國做了什麼 竟一年遭次恐攻?

2015-11-23  TCW

十一月十三日,巴黎有史以來最血腥恐怖的黑色星期五。這一晚,七起槍擊、六起爆炸案,奪走了一百二十九條人命,震驚全世界。

《商業周刊》採訪團隊第一時間前往現場,靠近事發區域的街上,少了行人與遊客,多了荷槍實彈的迷彩服軍人與武警。知名景點如羅浮宮、艾菲爾鐵塔、拉法葉百貨公司等鐵門深鎖,每十到十五分鐘,就有警車與救護車的急促警鈴呼嘯而過。

巴士底廣場,一面牆上用紅色噴漆塗鴉著「以色列罪惡」(Israel Criminel ),路旁蹲坐著一位伊斯蘭遊民老婦人,大聲咒罵著路人。

早上九點,記者走進知名麵包店「Paul」,問一位五十多歲白人媽媽級店員:「你們怎麼還敢開門?」她看了記者一眼,反問:「你怎麼還敢走出來?」

計程車上,一位第三代移民的奈及利亞裔司機,聽到記者問到恐怖攻擊,先是很激動的說:「我們很憤怒、非常憤怒!那些人(指恐怖分子)都該死!」

它境內有近500萬穆斯林,歐洲最多今年一月巴黎才剛發生《查理週刊》血案,短短十個月又發生這起「黑色星期五」連環恐怖攻擊案。今年以來法國至少出現九次恐攻,這些案件大多有法國本土穆斯林參與其中。為什麼受害的都是法國?這些法國本土的穆斯林,又為何如此痛恨他們生長的國家?

這要從大環境說起。為彌補勞力短缺,法國一九五〇年代開始從北非等國招募大量穆斯林外勞,一九七三年允許這些外勞返回原籍,不過因故未能實現。後來基於人道立場,法國政府允許這些外勞家屬可移民法國,此後穆斯林絡繹不絕湧入。

目前法國有近五百萬穆斯林,歐洲排名第一,占該國人口七.五%。融合這一大批宗教、種族皆不同的族群,就成了法國最重要的問題。

法國政府的族群融合政策,主要是基於「世俗主義」 (Laicite)。這是對過去羅馬天主教廷宰制個人的一種反抗,其內容是禁止個人在公共領域表現其宗教行為。

法國政府希望透過世俗主義,把不同宗教的移民都融入本國文化,擺脫原有身分,培養一致的法式偏好,最後達到「認同法國」的目的。

它要婦女摘頭巾、學校供豬肉餐但這種「世俗主義」原則,在穆斯林看來卻逐漸變成一種有針對性的歧視之舉。

例如二〇〇四年開始,法國禁止個人在學校穿戴宗教服飾,二〇一〇年立法禁止婦女在公開場合戴頭巾。近年來部分城市的學校開始不提供無豬肉餐。

今年一月《查理週刊》血案,源自該雜誌刊登諷刺伊斯蘭先知的漫畫。法國政府認為這是世俗主義「沒有宗教能免於被批評」的例子,穆斯林卻認為這是針對伊斯蘭數的侮辱。

世俗主義政策的受害者,大多數也都是穆斯林。

今年三月有八名蒙彼利埃的穆斯林女學生,因為穿著長裙,被學校要求改變穿著。據法國反穆斯林歧視組織的調查,去年共有一百三十名女學生,因為服裝違反世俗主義原則,被學校遣送回家。

巴黎近郊的特拉普鎮(Trappes),因為警方盤查一名戴著面紗的女子,該女子的丈夫以暴力反抗,後來引發當地穆斯林民眾反彈。

法國當權者並非不知這些政策會激化與穆斯林的矛盾,只是一方面他們堅持「移民須認同法國」的理念,另一方面,法國民眾也恐懼伊斯蘭教——法國《世界報》(LeMonde)二〇一三年的一份調查顯示,有超過八成及七成的法國民眾認為,天主教和猶太教能和法國社會相容,但認為伊斯蘭教和法國社會相容的法國民眾只有四分之一。

這被部分政治人物用來當成吸引選票的工具,近來一部分城市的學校取消無豬肉餐,拒吃的穆斯林學童就只能餓肚子,不然父母就要把孩子送到私校去。這個針對穆斯林的舉動受到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的支持——他正打算競選二〇一七年的總統。

它害穆斯林遭歧視,變恐怖分子許多年輕穆斯林雖在法國土生土長,說得一口流利法語,卻無法得到法國主流民意認同,在政策上又受到歧視,一經煽動就很容易成為恐怖分子。法國參議院今年四月一份報告指出,赴敘利亞及伊拉克參加伊斯蘭國(IS)聖戰的歐洲人超過三千名,其中近半來自法國。法國監獄關押囚犯中,有七成是穆斯林,遠高於其人口比率。《華盛頓郵報》稱法國監獄已成激進主義溫床——今年犯下《查理週刊》血案的兩個槍手,即是在獄中結識。

「世俗主義」原是想擺脫宗教加諸於個人的桎梏,如今卻成為穆斯林遭到歧視的根源。社會學家杜白特(Francois Dubet)今年十月對英國《衛報》表示,世俗主義如今成為宣傳「法國屬於信仰基督敦的白人」的一種方武,有些人要求每個法國人分享一樣的價值觀,其實足想表達「我們不想要穆斯林」。此外,法國世俗主義堅持每個人要「吃一樣、穿一樣」,一個不具名的小學校長認為,學校教孩子須尊重別人的不同,但這些世俗主義卻「毀了我們所教的一切。」

另一問題是:當權者想以世俗主義達成「移民須認同法國」的目標,是否還有意義?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沈旭暉認為,歐盟各國人口流動已幾無關卡,像比利時境內就有不少來自歐盟其他國家的人口。這種現況下,法國政府再談「國家認同」,不但不切實際,也和歐盟一體化的大方向背道而馳。

以結果來看,法國推動的族群融合政策,很難說得上成功。十年前巴黎郊區曾發生暴動,滋事者多為非裔青少年,他們家族在法國已生活數代、說流利的法語,卻受到主流社會排擠。十年過去了,法國種族問題仍無任何改善,如今在巴黎近郊以移民為主的區域,仍是白人勿進。

《商業周刊》記者在現場,採訪在巴黎擔任壽險業務的迪阿米諾(JeromeD'Amario)。他認為,真正被歧視的,是沒有錢的人,「只是他們剛好也蒙面、戴頭巾。」大部分伊斯蘭移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收入很低,很難從底層往上爬,要怎麼樣在主流社會中生存,「他們現在還找不到路。」

它的民意,加速向反移民勢力靠攏這次恐怖攻擊事件,將會加速法國民意向極右勢力靠攏。法國下個月將舉行大區選舉,這是二〇一七年總統選舉的前哨戰。在這次恐怖攻擊前,「國民陣線」的民調排名第二,其領導人勒龐(Marine LePen),是個強烈反移民的政治人物。在這次恐怖攻擊後,她說法國應該「殲滅」所有伊斯蘭激進分子。「國民陣線」得票率,預計將因這次恐怖攻擊而更加成長。隨著反移民極右勢力當權,法國種族融合將更難見效。即使法國能以武力消滅如「伊斯蘭國」的外敵,但內部穆斯林無法融合,恐怖攻擊的風險不會就此消失。

法國以外的歐洲各國,也面臨類似問題:在這次恐怖攻擊後,波蘭已宣佈不再接受歐盟的難民配額。在難民聚集的法國加萊地區,也發生難民營遭縱火攻擊。移民與當地民眾矛盾,將因這次事件更加激化,這將是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未來的最大隱憂。

撰文者楊少強、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05

市場震盪》消費受衝擊,央行勢必撒錢救 恐攻帶動?歐洲第二輪QE機率大增

2015-11-23  TCW

巴黎遭受恐怖攻擊,對全球經濟、投資,尤其對歐洲經濟複蘇,實質衝擊可能不如心理面衝擊來得大。

就實體經濟而言,據高盛證券評估,恐怖襲擊對經濟的最直接影響,可能是遊客數下降,尤其是巴黎這種熱門旅遊城市,因此娛樂、體育、文化、零售等部門,短期內可能受到負面衝擊,使得歐洲消費支出將維持數月的疲弱;但法國和其他各國政府可能會擴大安保和軍隊的支出,因此國家經濟總產值並不會大幅下滑。

僅短暫避險,歐經濟不會下修參考泰國案例,觀光業占泰國經濟比重約一成(法國的比重約七.五%),今年八月,泰國曼谷恐怖攻擊事件後,第三季經濟卻在政府擴大公共支出下,年成長率高達二.九%,優于預期;同時旅遊業也快速複蘇,前十月國外旅客人數比去年成長二五%,直追二〇一四年整年入境旅客,預估全年將達三千萬人再創新高。

至於金融市場衝擊上,澳洲投資銀行AMP Capital首席分析師奧立佛(Shane Oliver)也相對中立,他舉過去馬德里地鐵、倫敦地鐵曾發生過的恐怖襲擊,金融市場頂多就是下意識避險反應,但都被證明是短暫,股市隨後都收復前波高點。

再看美國九一一攻擊事件,標普五百指數在恢複交易後的九周上漲兩成,美國也在當年第四季脫離經濟衰退。有鑑於此,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也已出面表示,巴黎恐怖攻擊並不會影響全球,不會下修歐洲經濟預測。

不可否認的是,恐怖攻擊對於長期消費意願的打擊難以評估,特別是接下來的耶誕節至明年元旦是屬於旅遊和消費旺季,因此新加坡大華銀、高盛、美銀美林都認為,為了刺激消費意願,歐洲央行在十二月初推出第二輪貨幣寬鬆政策機率明顯提高,進而讓歐元走弱,刺激通膨和消費,因此未來全球股市可望在短暫震蕩過後,重新恢複到以基本面為依歸的走勢。

撰文者蕭勝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08

最悲情里約奧運 能靠摳門創奇蹟? 開幕預算僅約北京1/25 又遭恐攻、茲卡威脅

2016-07-25  TWM

奧運即將開幕,但主辦城市里約州可說是衰到家,天災、人禍統統有, 經濟走下坡的巴西,以能節省的方式辦這場盛會,驚險連連卻仍挺過來了。

巴西是個歡樂的國度,狂歡的嘉年華、科帕卡巴納海灘雪白無瑕的沙灘,是巴西文化的核心。將在八月五日開幕的里約奧運,原本期待是嘉年華式的奧運、是挑戰人類極限的運動員與無上限歡樂派對的世紀結合;但是,距開幕已剩下幾個禮拜,里約奧運卻籠罩在經濟衰退、里約州政府財政破產、恐怖攻擊、明星運動員退出,以及令人聞之色變的茲卡病毒風暴中,可能淪為幾十年來最低迷、最悲情的一場奧運。

六月十七日,距離奧運開幕不到兩個月,里約熱內盧州長卻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原本緊急狀態令是用在重大天然災害,這次緊急狀態的原因,卻是里約財政破產。

窮到發不出薪

公僕罷工、醫院幾近停擺

里約州政府從今年三月就已經付不出公務員與教師的薪水;從五月開始,里約州政府無法正常償還到期債務;到了六月,超過一半的教師與公務員「罷工」、走上街頭,要求政府趕緊發出薪水。七月初,罷工的公務員占據機場,向剛剛落地的觀光客拉出白布條,上面寫著:「歡迎光臨地獄!這裡的消防隊與警察都領不到薪水!」里約州的醫院因為經費拮据,病人拿不到藥、醫療設備停擺,病床無法開放,巴西全國醫療協會發出警告,擔心奧運期間里約的醫院無法提供急診服務。今年四月,里約州政府幕僚長告訴最高法院:「本州正瀕臨社會崩潰的邊緣。」里約州長在六月十七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等於是公開承認破產,雖然大多數的奧運場館都已經完工,但是城市相對應的基礎建設,例如與奧運成敗攸關的捷運系統四號線建設停擺,這條輸運運動員與遊客的捷運如果無法完成,勢必成為國際間的笑柄。

里約州破產的宣告,迫使中央政府介入,提供八億五千萬美元緊急資金,讓里約市政府在奧運開幕之前,完成捷運系統建設。

在中央政府挹注八億五千萬美元緊急資金後,這條攸關奧運成敗的捷運,預定在八月一日、也就是奧運開幕前四天,才能開通營運。

節省創奧運史之最

選手村一度連冷氣都要收費里約州政府在二○○九年爭取到奧運主辦權,成為南美洲第一個主辦奧運的城市,當時巴西頂著金磚四國的光環,經濟繁榮,貨幣堅挺,巴西舉國歡騰,當時的總統魯拉誓言要辦出一場先進、帶領巴西全面升級的奧運。里約最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成千上萬的群眾聚集,通宵的慶祝大會,成為巴西國家光榮的回憶。

不過,巴西一開始就以謹慎的態度面對奧運,不搞大而無當的建築、堅持財務平衡。里約奧運的規畫理念,堪稱先進。

相較先前放煙火式的奧運,往往給主辦城市帶來龐大的財務黑洞,例如一九七六年的加拿大蒙特婁奧運,留下的負債直到三十年後才還清;二○○四年的雅典奧運後,希臘就走向破產毀滅的不歸路。里約奧運一開始就採取「智能化成本控制」,目標就是平衡預算,絕對不留給政府與社會額外的帳單。

巴西政府努力避免奧運成為財政的錢坑,總金額一二○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千八百億元)的奧運預算,其中場館建設只有二十億美元、其他賽事相關的二十億美元(去年再刪除五億美元),更重要的是,上述兩筆與奧運直接相關的四十億美元預算中,有高達六○%來自民間投資的資金,政府只出了四成。另外近八十億美元的預算,則用在提升城市服務的基礎建設,絕大多數都是交通運輸,里約藉著奧運大幅改善都市交通系統,包括新建捷運系統、輕軌系統,以及長達一五○公里的公車專用道。

相較北京奧運光是興建鳥巢、水立方等場館,就花掉一三○億美元,四年前的倫敦奧運已非常精簡,場館建設只花費二十四億美元,里約奧運的二十億美元場館建設經費,僅有北京奧運的六分之一,比倫敦奧運還節省,且絕大多數都是民間投資,堪稱史上最省。

奧運歷史上有太多的「大白象建築」(費用很高,卻難有經濟效益的資產),例如轟動一時的北京水立方,奧運之後就低度利用,現在外包成了水上樂園;希臘奧運的主場更淪為雜草叢生的廢墟。

里約奧運為避免製造出大白象建築,發展出與城市建設完全結合的「游牧式場館」,賽後可以拆解,重組成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築。手球館將變身為四個公立學校、游泳館會轉換成四個民眾運動中心、位在貧民區的迪奧多羅運動中心,則設貧民公共服務中心。

即使那麼節省,但是巴西經濟已經連續兩年衰退,匯率貶值六成、通貨膨脹超過兩位數,迫使奧運小組不斷撙節,為了節省開支,宣布運動村的臥室全部不裝設電視,運動員要看電視,得到公共休息區,其實是鼓勵運動員用手機或電腦看網路電視轉播。

奧運小組甚至考慮運動村的冷氣都要收費,或者整個辦公室與選手村無紙化,還好這種殺到見骨的省錢方案最後沒有實施,否則巴西奧運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沒有冷氣與電視的選手村。

恐攻再添雪上霜

維安動員逾八萬軍警

歐洲到處爆發的恐怖攻擊陰影,讓陽光普照的里約市烏雲密布。奧運無疑是恐怖分子最佳攻擊標的,為了維持最基本的安全與秩序,巴西警方宣布,將要動員八萬五千名軍人與警察,滴水不漏地保護到訪的一萬零五百名運動員、行政人員、記者、觀光客的安全。

屆時,成千上萬荷槍實彈的軍警密布在運動賽場與里約街頭,原本嘉年華會的徹夜狂歡,將徹底轉變為謹慎、甚至肅殺的維安戒備。

不斷遭受恐怖攻擊的法國,已如驚弓之鳥,法國軍情局長郭馬特(Christophe Gomart)向法國國會遞交的報告中,提及他們接獲線報顯示,巴西當地團體聲稱,「我們的夥伴計畫在里約奧運,對法國運動員進行致命的攻擊」。巴西司法部長在七月初也曾警告,里約奧運可能出現回教吉哈德教徒的恐怖攻擊。

茲卡病毒也攪局

棄賽運動員已逾20名

茲卡病毒的陰影也盤旋在所有運動員的心裡,七月中旬,剛剛在英國溫布頓網球大賽拿到亞軍的米洛.羅奧尼奇(Milos Raonic),在他的臉書公布,與教練、家人,以及相關人員仔細研究之後,「將不會參加里約奧運」,原因就是「健康的因素」。

在他之前,排名世界第一的高爾夫球星麥克羅伊(Rory Mcllroy)也做出同樣的決定,至今,以茲卡病毒為由退出的明星運動員,人數已經超過二十人。

關關難過關關過

節省有方讓奧運能如期

經由病媒蚊傳染的茲卡病毒,會造成孕婦產下小腦症的嬰兒。聽起來雖恐怖,但是致死率並不高,世界衛生組織也已經發表報告,認為病媒蚊在八月奧運期間的活動力很弱,「來自全球的奧運選手,會染上茲卡病毒,造成全球流行的可能性極低」,因此「並不需要暫停,或是易地舉辦」。但是羅奧尼奇、麥克羅伊等世界頂尖運動員的缺席,卻讓里約奧運顏面盡失,引發更多病媒傳染的憂慮。

禍不單行的里約奧運,還好一開始就採取了節約、「智能化成本控制」的預算系統,即使遭遇一九二九年以來最大的經濟衰退,被迫大砍預算;即使茲卡病毒肆虐,導致明星運動員陸續退出;即使主辦城市所屬的里約熱內盧州爆發財政破產危機;即使恐怖攻擊的陰霾揮之不去、禁藥傳聞、追索場館建設貪腐案件的檢調也揮之不去,但是,八月五日的里約奧運,還是可以如期開幕。

節約、實事求是的謹慎財務,救了里約奧運。

里約奧運的節約,八月五日晚上八點、台北時間六日上午七點的開幕式最具代表性。相較於一晚就燒掉新台幣三十幾億元的北京超級豪華開幕式、或者四年前倫敦開幕式的新台幣十三億元,里約的開幕式估計預算只有四百萬美元,約當新台幣一億三千萬元。

節約就是王道,省錢救了里約奧運,里約雖然也與倫敦奧運、北京奧運一樣,由巴西最著名的導演與電影製片編排開幕活動,但是導演米瑞里(Fernando Meirelles)說:「我們只花了倫敦奧運開幕式的一○%」,里約奧運的開幕式顯然得靠巴西演藝人員與運動員的熱情演出。不過,或許返璞歸真後,反而能找回奧運遺失已久的核心價值,讓運動員競賽的本質,重回眾人的焦點。

我們祝福命運多舛的里約奧運,能夠開低走高,創造奇蹟。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里約奧運

主辦城市:巴西里約熱內盧開幕時間:2016年8月5日參賽國家:206(國、地區)指標意義:南美洲第一個主辦奧運的城市

巴西這樣省錢辦奧運

1.場館不玩花稍,建設經費20億美元,

僅北京奧運的1/6

2.邀民間投資,場館、賽事資金共40億美元,

60%來自民間

3.開幕式力求簡約,預算僅倫敦奧運10%、

約北京奧運的1/25

4.手球場地,採游牧式建築,賽後將拆解、重組

撰文 / 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