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能決定購買行為這件事,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嗅覺對你的影響力可能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大。
品牌研究公司華通明略(Millward
Brown)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結果表明在香味環境裡人們的購物慾望比沒有香味的要高出75%。耐克公司的一項調查則顯示,即使是同一款Nike運動鞋,
人們願意為帶有清新氣味的那雙多付10美元,因為這會讓人覺得這雙鞋更乾淨,價值更高。
事實上人們對氣味的敏感程度僅次於視覺,排在聽覺之前。而正如馬丁·林斯特龍(Martin
Lindstrom)在他的《感官品牌》裡說的那樣,在這個遍地都是視覺衝擊的世界裡,視覺語言的力量正在式微。相反,氣味的作用則被凸顯出來。好聞的氣
味常與人們的某種美好的記憶聯繫在一起,就好像聞到青草的香味就會想起戶外的綠地,心情會自然地放鬆和愉悅,這對作出購買決定十分有利。
「普魯斯特就因為一塊檸檬瑪德蓮蛋糕憶起了幼年的往事,寫了洋洋灑灑三大部《追憶似水年華》。」靈雅諮詢公司(Debelle de Montby
Associates Ltd.)的CEO Yann
Debelle告訴《第一財經週刊》,「對於任何一個品牌來說,氣味都是構成品牌形象的關鍵因素。」他本人曾經幫助登喜路(Dunhill)、貝魯提
(Berluti)等品牌打理形象。
因此,氣味公司們的工作就是幫助商家找到最能引起顧客好感的氣味,並且能夠和品牌聯繫起來。
嗅覺對於引起食慾的作用是最立竿見影的。想像一下,當你走進一間香氣四溢的巧克力商店,在還沒來得及思考之前,你的唾液可能已經開始加速分泌了。但香味營銷則可能會讓你有幻滅感:那些巧克力店或者曲奇店裡濃郁的食物香氣,不一定來自食物本身。
「賣巧克力的商店裡,大多數巧克力都放在包裝好的盒子裡出售,但是你仍然能在店裡聞到濃郁的巧克力香。其實你聞到的巧克力味是通過一個香味釋放機放出
的人造香味。」Brand Visionaire的副總裁Richard
Kitsie對《第一財經週刊》說。一些連鎖曲奇店甚至把釋放機放在店舖後面,這樣經過的路人都能聞到。
而在大賣場裡,氣味甚至能將消費者引導到特定區域。Brand
Visionaire曾經為一家出售各種佐料的調味料公司製作了一批印有辣椒、胡椒等圖片的書籤,在超市進行派發。顧客只要用手指輕輕搓書籤上的圖片,指
尖就會留下對應調味料的氣味。有了指尖這股特殊的味道,你可能會很想去看看它到底放在哪個貨架上。
除了誘發食慾,芳香療法也是流行營銷內容。因此,早在五六年前,萬豪、喜達屋、香格里拉這樣大型的酒店集團就開始請仙愛爾(ScentAir)為它們
旗下的酒店品牌調配香味。「一般酒店會採購專門的芳香設備,通過中央空調將味道輸送到大堂,樓道里等等。氣味能提高房間的舒適度。」仙愛爾中國區營運副總
裁溫永豪告訴《第一財經週刊》。這家美國公司的產品叫作「芳香傳遞系統」,本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一位火箭科學家研發,而後這位科學家去了迪士尼樂園擔
任「想像力工程師」。
Brand Visionaire也曾經為一家眼鏡店定製過一種淡雅的香味,用來噴灑在驗光的暗房裡,減緩顧客進入黑暗環境的緊張情緒。沒想到這種芳香的環境非常招顧客的喜歡。最後這家眼鏡店決定把香味擴散到整個店面,以讓顧客能在店裡逗留更長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仙愛爾的客戶還包括朝陽大悅城這樣的購物中心。氣味舒緩疲勞的功效甚至能讓人忘記自己在裡面血拼了多久。「一般他們都會採用一些聞起來比較輕鬆的氣味,讓顧客實際待了45分鐘,但感覺好像才過了25分鐘。」溫永豪說。
在仙愛爾的氣味資料庫裡,每一種味道都被搭配不同的應用場景分類排列。比如「海洋」比較適合SPA,「椰子」用在泳裝品牌上會讓人自然聯想起沙灘。甚至還有「煙草」,它的應用場景則是男裝品牌和家具店。
Brand
Visionaire的做法則略有不同,它每一種香氣都需要在實驗室由香味設計師為不同的品牌量身定做。「我們需要事先參考這些商家的目標顧客是誰,人口
分佈是怎樣的,以及商家是想傳達什麼樣的品牌信息給顧客。」Brand Visionaire的香味設計師Elma Klitsie說。
不同地區的人對香味的喜好都不一樣,但品牌還是儘量要找到一個適合的交集。比如馬來西亞人喜歡花香和木香,中國人喜歡花香和食物香,那Elma就會為品牌挑選花香。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讓顧客用一種特定的氣味儲存對品牌的記憶。單靠視覺,你未必能在一堆牛仔褲裡認出哪一條是來自Abercrombie &
Fitch,但如果你聞過,你就可以胸有成竹地挑出來—Abercrombie & Fitch的名字和那股獨特的香味早就捆綁在一起了。
要尋找一個對的香味並非那麼簡單,還必須要能夠與顧客產生文化上的實際聯繫。「香港的迪士尼樂園要舉辦萬聖節的主題活動,如果放南瓜和糖果的香氣,很多遊人是無法理解的,萬聖節在中國人的心裡並沒有概念。」Elma說。
但確定好用哪種香味只是第一步,實際調配過程要更複雜。顏色只有紅、黃和藍三種基本色,而香味則有4000種基本氣味。因此,一個香水設計師要接觸
4000種不同的基本香味,然後再決定要把哪些香氣混在一起。而調製出一個香味可能需要20種至200種的天然和化學原料。
「我總是開玩笑說,世界上的宇航員比好的香味設計師還要多。香港有700萬人,但只有不超過10個人可以稱為是好的香味設計師。」Richard說。來到香港工作之前,Elma在新加坡的寶潔公司為其旗下的洗滌劑調製芳香類型,有14年經驗。
香味設計師對氣味的敏感甚至還要達到能分辨它是來自植物的哪一部分。你覺得橙子的香味可以有多少種?答案是至少有三種。Elma說,橙子皮、橙子葉莖和橙子花所提煉的精油,聞起來的氣味都不一樣。
大部分商家並不希望顧客發現香氣的來源。因此,氣味公司們都想方設法把釋放香氣的裝置做得足夠小。它們多半是一個小長方體,安裝在天花板上,偽裝成放
音樂的喇叭或是中央空調的一個風口,又或者乾脆被安裝在桌子的底下。然後商家把裝有調配好的香水瓶放入其中,氣味就開始施展它隱秘的魔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