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Evernote CEO:進軍中國可10年不求盈利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5/12/226922.html

網易科技11日上午獨家專訪了Evernote CEO Phil Libin。針對中國用戶的數據安全、Evernote的盈利模式、開放平台的建設、在華的合作夥伴和本地化進程等大家關心的問題,Phil一一予以解答。

中國服務器為開發者打消顧慮

在10日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Phil宣佈了針對中國用戶的「印象筆記」。所有Evernote今後幾年的應用都會在中國這個版本上進行更新, 中國用戶可以創建自己的新帳戶,現有用戶也可以自由選擇版本。「要儘可能的支持中國市場,儘可能的覆蓋更多的用戶,包括中國用戶,給大家提供一個更好的筆 記的體驗。」利賓稱。

Phil對網易科技解釋了Evernote為什麼要推出一個特別針對中國市場的版本。他說,「我們希望為中國用戶提供良好的體驗,然而中國網絡環境 限制很大,提供印象筆記主要是提供了單獨的服務,在中國設立服務器,為中國用戶提供服務。所以印象筆記就是evernote的副本,但兩個系統獨立開來, 在中國人們可以選擇用哪一個。如果繼續使用國際版,服務器則在加州;如果用印象筆記,服務器就在中國境內,對中國用戶更快速,更可靠。兩者的選擇自由完全 在中國用戶的手裡。」

Phil提到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中國服務器為開發者和合作夥伴打消了接口中斷的後顧之憂,他們開發出來的應用將同時適用於印象筆記和evernote。調動中國開發者的積極性,將為Evernote的開放平台貢獻更多高品質的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印象筆記和國際版evernote採用完全一致的api,這就意味著調試成功的印象筆記應用可以完整的遷移到evernote國際版上面。

對於分享到社交媒體的功能,印象筆記會把twitter、facebook等替換成微博等中國境內的社交網絡。

數據監管適用法律由服務器所在地決定

「印象筆記」宣佈後,很多中國用戶通過不同途徑表達了他們對數據安全的擔憂。一個美國應用的中國版,存在上面的數據歸誰管?

Evernote團隊在針對中國用戶的一封公開信中明確提出了三大原則:數據是用戶的;數據是受保護的;數據是可轉移的。「未經你的允許,我們沒有 任何權利查看,分享,使用,和分析你的數據。」即使數據不會被公司主動利用,也還是有用戶擔心其他數據失竊的情況會得不到適當的法律約束。

Phil這樣解釋:「你在加州服務器存儲的數據將受到美國和加州地方法律的約束;你在中國服務器存儲的數據受到中國法律的保護。對於對中國服務器的數據安全感到擔心的用戶,他們可以繼續使用加州服務器;對於希望享受更快速穩定服務的用戶,可以選用中國服務器。」

也就是說,數據相關適用法律到底採用哪個國家的制度,是由服務器所在地決定的。

Phil同時表示,即使用戶安裝了第三方應用,它們也受到嚴格的API限制,沒有可能接觸到用戶的任何數據。用戶遇到需要高級權限的應用,可以拒絕使用,以保護自己的隱私。

中文手寫識別有望半年內面世

Evernote積極進行旗下應用的本地化,其推出的Food、Skitch、Hello等應用幾週之內就會全部推出中國版,現在「印象筆記·人脈」和「印象筆記·圈點」已經推出。Phil也希望推出僅為中國用戶打造的本地化應用,同時希望中國開發者踴躍推出第三方應用。

手寫筆記應用Penultimate正在ipad軟件銷量榜上排名第二,Phil對這起收購給予高度評價。由此引出了手寫識別何時可以支持中文的問 題。Phil儘管無法提供時間表,但卻說,「我們做什麼事情一般都不超過6個月。根據之前的經驗,接下來半年以內你應該看得到我們做出來,但沒有具體的日 期。」

Evernote此前和海豚瀏覽器在海外市場達成合作,本次又和UC聯手推出北美市場的合作瀏覽器。之前有媒體稱Evernote還將登錄Q+平 台,對此Phil表示,目前只是和騰訊洽談中,尚未披露細節。印象筆記有意願同其他開放平台進行對接。他希望中國初創團隊踴躍參加將於8月份召開的 Evernote開發者大賽。

Evernote主要通過用戶付費盈利。Phil表示,未來兩週之內就將推出人民幣支付的版本,他們正在商討最後的細節問題。

進軍中國可10年不求盈利 放眼長遠

據Phil透露,中國目前是Evernote的第三大市場,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但是他預計今年年底中國用戶會超過日本。目前Evernote在中國 有一個六人的團隊,並在北京開設一個辦公室,馬上會進行招募。北京辦事處將主要負責業務開發、市場營銷,也涉及設計、研發、客戶管理。

談及商業模式,Phil不認為在中國的用戶都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在中國,我們打算通過支持人民幣付費等方式,讓中國高級用戶更容易付費。我 認為那種說中國人都不願意花錢買軟件或服務的觀點是錯誤的。中國用戶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一樣願意付費,他們不願意的只是被強行付費。我們永遠不會強迫用 戶付費,你可以永久性使用免費服務,只在樂意的時候才花錢。」

Phil認為,目前的現狀是中美市場相互較為隔絕,但雙方都有接近對方市場的願望,並且始終在進行嘗試。「我們從雅虎、Myspace、微軟、谷 歌、Facebook、twitter等很多公司身上,學到了寶貴的針對中國市場的經驗教訓。我們自然會因此調整自己的節奏和方法,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 然會率先成功。要是假如我們也失敗了,那就為下一個進入中國的硅谷企業提供了新的教材。」

訪談中,Phil不止一次的強調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主要目的不是盈利。「我們可以接受10年都在中國沒有盈利。我們的目標不是在中國賺錢,而是在中國做出偉大的產品,服務世界上的每個人。」他說。桑榆 詹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