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師法自然的創新營商思維——企業創新應變策略思維繫列之二

1 : GS(14)@2011-04-10 23:44:46

2011-3 HJM
在今天高科技的網路年代,難道營商創意也可師法自然?

為何不可?須知創意出於人的思維,而人由大地孕育而生,千萬年以來與大自然共同進化。

在環保已成社會主流關注

的今天,綠色營商的概念大有市場,但至今所見的綠色營商主意,仍然侷限於節源減碳、循環再用或另類能源之上,即使利用最新微菌生物科技降解廢料,也不見得是令人驚嘆的創意了。其實,綠色營商思維又何須囿於環保?而自然又何必為「綠色」,我們不妨跳出框框,看看一套師法自然的營商思維,如何能應用於企業的激進創新之上。

「去妄求真」認清強弱項

在這套營商創意理念中,我們認為所有創意發明,及一切事務的成敗,都在乎人的意識(consciousness) , 此意識包涵人的識見和心態。例如港人投資買賣,營商賺錢,往往以「搵快錢」為目的。以這種急功近利的意識來投資營商,許多時反因人性的貪婪執著及其他物慾而判斷錯誤,最終招致失敗收場。所謂「去妄求真」,求真就是恢復自我的本性意識,認清自己的強項和弱點,不弄虛作假,不妄自尊大;而「去妄」,就是去除人性的貪婪執著等物慾所造成的智障。這個理念是從修禪而來,筆者非禪道中人,不敢妄談修禪,但從多年得來的投資經驗,我們領悟到投資的失敗,十之八、九乃由判斷錯誤所造成;而能矇蔽我們意識的,往往是自己的貪婪、執著、嗔怒、愚痴、傲慢和疑心所造成的智障。如何能去除這些智障呢?法門甚多,說易非易,但亦非難,不妨引一則寓言以供參考。

莊子《應帝王》篇最後有

一則發人深省的故事說: 「南海之帝為儵(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 『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在這則寓言中,儵與忽代表計較眼前得失而忽略生命圓滿的人,渾沌則代表個性單純寬容、生活知足常樂之人。後者雖然七竅無有,卻保持單純寬容的天性,一旦開竅,於是有計較得失之心,已非天性渾沌之渾沌了。從修禪觀點看,開竅反能使人單純寬容的本性受到外界色相所引誘,意識遂受到物慾智障所矇蔽。因此,金融投資或營商創業,雖然為的都是利,但若斤斤計較於眼前得失,往往會財迷心竅、利令智昏。個中道理,知易難行,所以要求「去妄求真」,然後才能把師法自然的營商創意理念,運用得得心應手。

「看得通」也要「看得遠」

從投資角度看, 「求真」就是要「看得通」。看不通的投資,十居八九都會慘澹收場。多年前,美國多家投資銀行推出了一系列如accumulator 之類設計複雜的投資產品,透過各地金融機構向投資者推銷。但真正能「看得通」這類產品的投資者究竟有多少?在雷曼兄弟倒閉後,受累的投資者以千萬計,其中包括不少專業機構投資者。可見為物慾智障矇蔽者大不乏人。在「看得通」之餘,也要「看得遠」。

與歐美相比,本港投資者大都目光短淺,汲汲於眼前短利,除寥寥可數幾家企業外,如堅持本地3G 流動電話的發展者,甚少有高瞻遠矚的氣魄。因此,要為高科技項目而融資,倒不如問津於內地。但一個項目無論是從一己創意構想出來,還是應邀投資,怎樣去「求真」才確信自己是「看得通」和「看得遠」呢?當中並無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金科玉律,然若能完全契合於師法自然的五大元素,則雖不中亦不遠矣。

師法「風火雷電雨」

一、風

或問,在今天高科技的網路年代,難道營商創意也可師法自然?為何不可?須知創意出於人的思維,而人由大地孕育而生,千萬年以來與大自然共同進化。自古文明始,我們的先祖不是仰觀天象而創造曆法嗎? 相傳包犧氏俯察萬物而作八卦1,文王演八卦爻辭為《易經》;乃至中古時代

日本著名武術家宮本武藏

(1584-1645) 辭世前所寫的《五輪書》, 以「地水火風空」闡釋其武術秘笈,不也是師法自然嗎?商場如戰場,倘能「去妄求真」,不難發現營商致勝的策略,其實一直隱藏於自然界的「風火雷電雨」之中。

在自然,氣流動而為風。

在人,一念之由生,其起之初,恍若拂面之微風。微風不易察覺;及至其積聚成勢,則可演變為所向披靡的龍捲風,甚或排山倒海的烈風和颱風。激進創新科技的發展也如是,互聯網的發明是一個好例子。據美國互聯網學會歷史檔案的記述,互聯網最先是由麻省理工大學(MIT) 的李克利達(J.

Licklider)博士在1962 年8 月一封討論「星系網」的電郵中所倡議的概念。在隨後一系列歸檔於MIT 的備忘錄中,他構想了一個能促進社會相互作用的全球性網絡。這網絡可由全球互聯的計算機所組成,借此可在任何一方迅速交換數據和程式。當時,李克利達乃受聘於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計算機研究方案的首席研究員。及至1962 年10 月離職時,李克利達說服其繼任者鮑伯.泰勒有關這個互聯網概念的重要性。結果,在其他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這個互聯網概念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形成一個全球參與的嶄新網路技術,乃見今天網路經濟年代的來臨。

若把營商的創意喻之為

「起風」,則仍須「求真」,確信此創意之重要及可行,並堅持地努力說服他人予以支持,直至聚風成勢,方能發揮風之威力!我們營商創業,倘能領悟自然風勢之由起,必然獲益良多。當然,風勢毋需凡事皆由個人的創意而起,也可由社會人心所趨所形成的風尚潮流、或市場經濟所促成的市場大勢、或政府發展策劃所導致的政策形勢。不言而喻,任何投資創業項目,不管創意如何天才,利潤如何豐厚,如不能符合「風勢」此首要條件,勿為。反之,如項目能乘風順勢,大都能御風而起!

除勢力外, 風尚能挾帶「訊息」。宮本武藏在《五輪書》的「風之卷」中,以風喻為其他武術流派的風格(兵法之道)。他認為,不知其他流派的武術風格,就無法確知自己兵法之長短,試問如何能克敵?這個道理與《孫子兵法》在「計謀篇」結論所說的「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如出一轍。在商場上,風的資訊可以是市場趨勢、同業競爭者的動向、時下潮流、消費者最新行為和偏好、嶄新技術趨勢和凝聚、國家經濟發展的焦點、政府政策和宏觀指令等等。因此,營商創業者必須經常「聞風」,確保資訊靈通,然後才能洞悉先機,凡事快人一步,捷足先登。

二、火

火是燃燒的物理現象,其生髮必須先有火種及助燃的溫度和氧氣。當這些條件足夠時,自能生出熊熊烈火;如能再輔之以風,尚可造成「風頭火勢」。把這現象引申到投資創業上,即使面對一個非常吸引的投資項目(火種),我們仍須「求真」,撫心自問,自己到底是否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和持久力(助燃),把項目發展到「風頭火勢」的階段呢?去年初,我們的商貿夥伴從當事人得知, 上水粉嶺間有一塊500 萬英呎的地皮待售,可申請轉作商業用地,作價5 億港元,訂金5000 萬,但須於三個月內完交易,逾期沒收訂金。在「求真」後,我們認為此項目大有可為,無奈公司財力不足,故曾與本港一知名地產商商議合作投資, 但對方表示毫無興趣。在無法符合「起火」的條件下,我們唯有放棄。是項地皮隨後由該地產商以橫手購去。至今年初,此地皮已升值至300 億港元。有人因我們把這個賺大錢機會拱手讓人而大呼不值;我們則以平常心待之,並以此為經驗,明白一切事務的成敗在人而不在於事。

火所發出的熱力可喻之為

創新者的堅持、熱忱和能量。

回想半個世紀前,李克利達若非堅信互聯網概念的重要性,又具備發明者應有之熱忱能量,說服其繼任者繼續努力開發互聯網,可能不會有今天的網路年代。同樣, Facebook 也因創辦人扎克伯格的創業「熱火」,才見今天的成功。此外,火尚有激進創新的破壞力。

舊的技術和概念付之一炬之後,創新的技術才能像浴火鳳凰一樣冉冉而升。

三、雷電

分別帶有正負電荷的雨雲

在空中相遇,電荷跳躍於兩端雨雲間而相擊,立即出現閃閃電光,繼而隆隆巨響。後者就是震撼山川河岳的雷鳴,其特徵在於聲響與震撼力。此現象可喻為發展至上市(IPO)階段的企業,或已開發至市場拓展期的創新科技。在此階段,企業理應聲名大噪,而創新科技也因所造成的經濟效益而一鳴驚人。此外,雷的震撼力也可比喻為企業為重振中興,或變換營運模式而進行的內部架構重整。

電之特徵在於其速度及催

化作用。在網路年代營商創業,須以石火電光的速度儘快上市,因為商場兢爭激烈,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一項創新發明如未能迅速商品化,很快會被其他更好的創新技術所取代。投資亦如是,商場上的合縱連橫,尤其是網路業務,合則成,不合則敗。機會出現,大多稍縱即逝,只要自己能看得透,必須在電光一閃之間當機立斷,作出果斷的投資決定。

最近,內地投資界有一則人人津津樂道的報導2 說,被人譽為中國個人網站「教父」、互聯網著名天使投資人的蔡文勝3,竟能在半小時之內果斷決定投資,入股廈門一家以化妝品網路零售業務為主的PBA 公司。據說, 蔡文勝與PBA 老闆蘇桂強相識不過兩月,便迅速成為其商貿夥伴,無怪乎業界譽其果斷投資決定為「迅雷不及掩耳」。當然,蔡先生事前顯然下過一番「求真」的工夫。據瞭解,近年內地有很多B2C 企業聲名鵲起,圖書品類有噹噹,3C 品類有京東,服裝服飾品類有凡客。它們在各自品類中幾乎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其他企業很難再超越, 但化妝品品類的B2C 市場格局尚未成熟。去年廈門PBA 公司B2C 網路零售額增長四倍,甚至在今年將有可能衝破1 個億,如此迅速成長的企業其市場前景可觀,只要注入足夠的資本,PBA 成長為化妝品品類中的B2C 龍頭企業指日可待。「在未來五年的『全民互聯網』時代,只有個別幸運兒成就大事業,那需要能力、膽識、團隊和運氣。

但是,找到賺錢的有效閥門,開拓一個良性發展的生意,許多人還有機會,電子商務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蔡文勝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他坦承這次果斷入股PBA,看中的就是化妝品品類的B2C 領域裡的巨大潛力。引述所以不厭其詳,無非點明石火電光的果斷投資決定背後,大都經一番審時度勢的深思熟慮。

電的催化作用見於激進創新中,因新思維和革新力的不斷湧現和相互衝擊而迸出火花,最終凝聚成推動經濟發展一道又一道的新里程碑。此外,電也是一種具有電勢的能量。

當此能量增長至其電容量的極限,一個相當於網路發展的傾覆點(tipping point) , 就會迸發出火樹銀花的光景。

四、雨

雨有滋潤萬物和孕育生機

功能,象徵在不斷激進創新的網絡年代,我們可從創新思維的雨露中獲得啟示,不但能迅速適應時代的挑戰,且能透過技術和商貿模式的創新在生物科技、電訊、環境技術和電子商務進行超級融合項目的開發。雨的本質為水,有洗滌革新的作用;且水為財也,乃營商投資不可或缺的資源。所以雨露充沛,也是今天營商創業所亟需。然而,大水也能氾濫成災,企業為營運發展經費不足引資供股,在獲雨露滋潤和孕育之餘,也毋忘公司股權控制的重要性。茲舉一企業實例以

說明之:

A 是一家由本地企業家在國內創建的現代生物醫藥公司。該公司於2003 年遷冊加拿大溫哥華,並在多倫多股市成功主板上市。2005 年, 由於藥物開發至臨床研究階段在在需財,亟需引資供股,結果引入一個來自國內的20% 大股東B。後者聯同另一股東立即入主董事局, 並把股權少於20%的企業創辦人逐出其親手建立的企業。豈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本港一家生物科技集團C 自上市以來一直未有值得開發的藥物項目,當B股東在2007 年中邀約C 集團入股A 公司,談判一拍即合。

C 集團願意入股2000 萬股,其中1800 萬股為優先可換股債券,並完全控制董事局,B股東則被摒於董事局外。今年初,眼見A 公司的藥物開發進入收成期,於是行使所持債券的優先可換股權,成為持股量接近90% 的單一最大股東,並僅以A 公司上市至2005 年的最低股價(約2.0 加元)的7% (0.14 加元) 向小股東進行全面強制性收購,實行私有化;其欺壓小股東之無良手法固然令人髮指!A 公司為引資而先後招狼引虎入室,一錯再錯,最終導致小股東慘然被迫接受賤價收購,創辦人則喪失所創企業在先,又失餘下股份九成以上價值在後,足為業者之訓。古語有云: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信焉。

上述這套師法「風火雷電

雨」的創新營商思維,可以作為我們評估創意及投資項目的指導原則。須知此五元素的生髮可以先後相繼,亦可同時演變,營商致勝,萬萬缺一不可,惟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參而悟之,可把眼前投資機遇、或剎那間之創意,轉化為成功的事業。

注1 《易繫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則取諸身,遠則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注2 《廈門商報》2011 年1 月27 日,記者童一粟。

3 蔡文勝現任北京聯網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4399 遊戲、暴風影音、網際快車、優化大師、Zcom 電子雜誌。CNZZ 資料統計、中國站長站、易名中國、美圖秀秀等諸多公司董事,2005 年被譽為個人網站「教父」,業內說他是「真正意義上創業者榜樣之一」。

周博裕為亨亞管理有限公司主席、未來世界中國有限公司創辦人。倫敦商學院理學碩士、南澳洲大學博士及香港城市大學工程博士。周博士於管理從事製造、市場推廣及金融服務的上市公司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並擅長於收購合併事項。現任香港上市公眾公司華普智通系統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美國上市公眾公司Celsion Corporation 董事,以及加拿大上市公眾公司Augyva Mining Resources Inc.獨立董事。

李鈞陶為法國里昂大學及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生化哲學博士,先後出任《信報》科技版編輯、《信報月刊》總編輯及《信報》專欄作家;曾就職於本港多家生化醫藥上市公司擔任高層管理人員。

現居溫哥華,閒來寫作讀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891

維繫70年 英緊縮政策成絆腳石美英特殊關係瀕瓦解

1 : GS(14)@2015-04-15 02:09:59

走過逾70載的英美特殊關係面臨嚴峻考驗,美國政府向國會提交的機密備忘,指在英國推行經濟緊縮政策甚至可能退出歐盟、以至全球勢力重組等影響下,英國未必再跟美國唇齒相依,有需要檢討這段特殊關係。


這份近日曝光的備忘由美國國會研究服務部於3月撰寫,本月初向國會簡述英國下月大選對美國的影響。備忘認為英國對美國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方經濟表現,因為「地緣政治正在改變」,加上20國集團等經濟體冒起,此消彼長下,美英關係的重要性正逐漸減弱。雖然兩國「仍是重要經濟夥伴」,但「很多認為英國國際影響力源於其經濟動力與成功的觀察家,都越趨質疑該國在積極凍結財政同時,能否維持強勁經濟增長」,暗示英國的緊縮政策成了兩國關係的絆腳石,有必要「重新評估兩者特殊關係」。


■曝光的機密備忘是評估英國大選對美國的影響。路透社

英「叛變」加入亞投行

美英特殊關係這個概念,是二戰時由英國首相邱吉爾提出,到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及美國前總統列根時達到頂峰,變成緊密的政經、軍事和文化關係。這個特殊關係越趨一面倒,英國出於要配合「老大」的需要,被迫要參與南斯拉夫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換來被指摘是美國的「跟尾狗」。今年1月英國首相卡梅倫訪問白宮後,形容英美關係是「歷來最強」,言猶在耳,英國上月中竟宣佈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洲投資銀行成為創始成員國,是首個「叛變」的美國盟友,叫國際大為錯愕。英國《金融時報》及美國《紐約時報》都不約而同認為,對華態度及軍事開支已成英美越走越遠的兩大主因。事實上卡梅倫訪白宮期間,就私底下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溫馨提示」,切勿離棄北約成員國要貢獻國內生產總值2%於國防的目標,令競選時主打減軍費以刺激經濟的卡梅倫相當為難,不少軍事專家都留意到英國已落後目標,而一旦保守黨延續執政,只會進一步削減軍費。英國《泰晤士報》/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14/191115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13

陳德霖:首重維繫金融穩定

1 : GS(14)@2017-06-23 01:34:26

【本報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談本港回歸20年,認為從過往香港經歷多次金融危機中,更確定局方首要任務是維繫香港金融穩定,「沒有金融穩定,何來發展?」他又指內地資本賬越開放、資金越流通,香港的中介角色越重要,不認同香港將因此失去競爭優勢。


不認同港失競爭優勢

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時任金管局副總裁的陳德霖稱,回想當時危機,很多地方對金融穩定的認識不足夠,尤其銀行體系對大量資金流進的警覺性不足,銀行貸款過高卻沒有意識降低風險,造成資產市場出現泡沫。他指本港當時也出現了房地產泡沫,銀行貸款給很多人買樓,樓價一升又再借多一點,形成循環,反映風險管理不太好。他表示,金融風險很多時受外部影響,關鍵是本身金融體系是否做足準備,倘面臨系統性風險時才明白系統穩定的重要,「要付出嘅代價也太高了」,故金融穩定是該局任務「重中之重」,金管局亦有「雷達」監測市場,偵察有否潛在風險。中港經濟日趨融合,內地亦不斷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但陳認為,考慮選擇人幣作為港元掛鈎貨幣,須符合以下條件:人幣可完全自由兌換、內地資本賬全開放、金融市場有足夠深度廣度(讓外滙基金能持有資產以支持港元貨幣基礎,以及中港兩個經濟體的經濟周期同步。外界常擔心內地資本賬全開放後,香港將失去競爭優勢,陳德霖並不認同,「金融業不是零和遊戲」,在國際業務上香港競爭優勢仍在,但亦不能靠吃老本,要把握內地資金走出去的機遇,指本港金融業未來發展定位是背靠內地、面向全球,成為內地與國際的重要接點。對於加強偏遠地區銀行網絡覆蓋,陳德霖說共有8間銀行計劃未來1年新增10間分行及3間流動分行;第三季在天水圍北將有多1間銀行分行。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9/200606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4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