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元」「寶」閃婚》寶來證走入歷史 白家第二代第一手告白 白介宇:放下重擔,並沒砸了這塊招牌

2011-4-18  TWM




元大金購併寶來證,為台灣證券史寫下新頁,也意味白文正時代走入歷史。就在宣布購併寶來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寶來證執行董事白介宇接受專訪,談父親及告別寶來品牌的心路歷程。

口 述.白介宇 整理.歐陽善玲三年前,父親辭世,家族曾經慎重地討論,白家是不是乾脆從此淡出寶來。我對公司有一定的情感,知道人才是寶來最大的資產。很多 人留在這裡,是因為我父親;父親不在了,這盤沙就會散。當時我很堅持,要先凝聚內部力量,將公司人才團結起來。更重要的是,當年,父親是含著一股怨恨離 開,如果白家直接宣布淡出,股票賣一賣,社會觀感會如何?我的下一代會怎麼想?我不希望父親辛苦創造的基業,最後留下一個罵名。

因此,對於 整併,過去我的想法是被動的,總希望能自己經營。但這三年,往返大陸時間頻繁,給我最大感觸是,「台灣金融機構真的是小了點。」沒有一個很具代表性的公 司,可以到對岸,甚至是國際舞台發展。而寶來擁有很強的品牌與人才;於私,我不是沒想過可以自己經營,然後看看能否突破現有瓶頸,但覺得好像又少了什麼, 其實就是規模。

就主管機關的立場,「台灣金融整併勢在必行」,我在心情上也開始調適、轉變,告訴自己,應該以更開放的態度跟任何人談。寶來被合併後,綜效變大,不論對股東或員工來講都是好的。經過多方考量,我開始說服董事會,表示合併對大家都有利。

很 多人會問,對寶來有興趣的不只元大金、開發金,不過真正具有合併綜效的,大概就是這兩家。在此之前,我對開發辜家、元大馬家都不熟悉,也沒有任何成見。寶 來是在財顧公司建議下,把優先協商期給了元大。主要考量,是為確保合併案順利成功,因為董事會通過後還要面對股東會,而元大與寶來股東結構相近、雙方股東 有部分重疊,最後才做出這個決定。

先前,市場上有很多傳聞,就連旺旺都傳要購併寶來。我不是怕市場派介入,畢竟市場機制無法擋,只是不希望寶來淪落到經營階層四分五裂。如果上面經營層是破碎狀態,員工會怎麼看這家公司,寶來股價又會到什麼價位?

當年是為了父親的榮譽與社會責任,留在寶來繼續打拚;現在選擇把重擔放下,而且是放得很漂亮;三十六個月的員工保障期,可說是前無古人;價格部分,二十二.九元也絕對不是賤賣。現在,我輕輕地將寶來放下,很完整、漂亮地寄託到一個好平台,我沒有砸了這塊招牌。

我是吃寶來的飯長大的,情感上有濃厚的不捨。但是寶來畢竟是我父親的榮耀,不是我的榮耀。未來我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光環,往資產管理方向發展。以過去寶來在新金融商品的發展技術,相信可以將成功的經驗複製到兩岸三地,甚至世界舞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00

貫徹施崇棠改造計畫的大將 沈振來 他不是最壯的牛 卻能堅守華碩這塊田

2011-12-05  TWM




曾經,他是最不被看好的執行長人 選,○八年的虧損危機,更讓市場質疑他的能力;如今,他日漸成熟,用穩健的步伐,走出華碩的另一個新時代,他是華碩執行長沈振來。

撰文‧賴筱凡

手指撥弄著最新款的華碩二代變形平板,華碩執行長沈振來興奮地分享著他的新攝影作品,「這是上周末我帶女兒去淡水漁人碼頭,幫她拍的。」陽光撒落漁人碼 頭,廣角的景色,詳細記錄下父親與女兒的互動。

其實,這是沈振來久違的親子約會,他不好意思地搔了搔頭,「平常沒什麼機會陪小孩,只有趁她段考前,教教她數學。」今年五十一歲的他,從二○○七年接任執 行長大位以來,PC產業的快速競爭,幾乎讓他沒有太多喘息的空間,更別提他曾是最不被看好的執行長。

帶頭換腦袋

拋掉工程師性格 開始聽古典樂、學設計然而,華碩今年逆勢交出好成績,前三季每股純益達十五.五元,全球市占率提升至六.五%,對比宏碁出貨量衰退兩成,華碩卻是大幅躍進 三○%,在一片慘澹的PC產業裡,成了唯二的亮點,無怪乎巴克萊資本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在最新PC產業報告裡,點名PC產業只須 看兩家,一家叫聯想,另一家叫華碩。

確實,華碩第三季法說會時,成績亮眼到連高盛證券亞洲產業研究部主管金文衡都開口說讚:「年初很多人都不看好你們,恭喜你們。」但,華碩蛻變背後的辛酸, 九百天的大變革,箇中滋味,沈振來點滴在心頭。

「Jerry(沈振來的英文名)上任時,沒人看好他,大家都覺得施先生(指施崇棠)選錯人,應該選Jason(和碩執行長程建中的英文名),而不是 Jerry。」在華碩待了二十年的老華碩人,談起沈振來的蛻變,點滴改變都看在員工眼裡,「大家常說,Jerry就像一頭很會幫你犁田的牛,就算不是長得 最壯,可是他會堅守著華碩,拚命地替華碩耕這塊田。」做主機板出身的沈振來,技術底子絕對沒話說,○七年華碩Eee PC的誕生,主要開發的十五人團隊,就是從他領軍的主機板部門調來。他是再典型不過的工程師,一開口就與你談技術、談規格、談運轉效能,跟在他身邊的員工 笑稱,「Jerry介紹新產品時,最喜歡把華碩與對手產品放在一起PK。」這就是沈振來,與施崇棠如出一轍的華碩執行長,同樣台大電機系出身,同樣穿著工 程師喜好的大一號西裝(因為較好活動),同樣不善言辭,總是用緩慢口吻說話。

然而,一次從巔峰跌下來的庫存失控風暴,成了他上任執行長以來的最大危機,他必須動刀改革華碩的組織架構,他必須在施崇棠楬櫫的新遠景下,重新替每位員工 植入全新DNA,而他自己,更是最需要換掉工程師腦袋的人。

「變革,是很痛苦的。」臉上掛著一貫的微笑,瞇著眼,沈振來沒有半點隱藏,過去三年來,華碩從組織改造、思惟改革,有些人不認同而離開了,有些部門因為不 具效益,最後收掉了,但這些事、那些改革,在沈振來認知裡都是必須,否則不會有現在的華碩。

對沈振來而言,最難的都不是這些看得見的變革,更難的是他如何要把過去那套講邏輯、談技術的工程師思惟,重新加入設計思惟的元素。

於是,從來不曾對音樂有任何研究的沈振來,開始學著去聽美聲天后海莉(Hayley Wesetenra)的音樂,開始能細數巴哈的作品,開始學著攝影取景,即使他靦腆地說,「比起藝術家,水準還不夠,可是設計師在講時,我也不能完全聽不 懂。」

力挺設計師

沒找大廠卻找小廠協力 只為創新、唯美作為一列火車的列車長,施崇棠已經在那個名為設計思惟的煤炭爐裡添滿了煤炭,方向很明確,華碩要做一個成功的品牌,就不能只會談技術、論品 質,還有滿口的運算效能。

沈振來開始強迫自己去學習,即使色彩學、設計學、金屬材質,這些都是他過去四年來從未涉獵過的領域,但他必須去做,每周一次的設計師會議,他要與施崇棠、 曾鏘聲一起與設計師坐下來開會,他得跟著學何謂設計、何謂美學,「因為光是一條髮絲紋,就有圓的、直的好多種,材質可以鋁合金、塑膠或混合材質,工法可以 鍛、可以洗。」另一方面,為了營造出最適合設計思惟運行的環境,沈振來必須改變許多作法,「我要改掉他們過去先談成本的習慣。」NB發展至近五年,快速量 產、削減成本,讓台灣成了NB生產大國,卻也掐住台灣的創新能量。

以華碩今年初開始設計Zenbook為例,「設計師一開始就把規格拉得很高,金屬機殼,研發工程師要給它更久的待機時間,儲存空間要更大,如果你照單全 收,這台NB的成本會高得嚇人。」華碩設計中心總監楊明晉說。

「但開發前期兩個月,我要他們不要考慮成本。」沈振來的作法開始不同,他仔細觀察過蘋果,在蘋果,設計師意見的優先順序,永遠在研發工程師之前,「成本是 我與project leader(專案主管)要擔心的,不是設計師要煩惱的。」

執行超嚴格

會議上發飆 試用產品不順手急叩負責人又例如華碩在做變形平板時,市面上只有蘋果iPad採用價格相對高的IPS(廣視角)面板,但蘋果用的是四:三規格,現代人筆 電、電視螢幕都是十六:九,設計師建議,平板如果能用到十六:九的IPS面板,呈現效果會最好。

「我找過兩大面板廠,第一是他們的產能還沒到量產階段,第二成本也是問題。」但沈振來沒有回頭去要設計師改規格,而是再找上其他小面板廠幫忙,他很清楚, 如果他回頭去要設計師改,那華碩就是走回頭路,他們要創新、要唯美。

結果,國內一家小面板廠,真的被沈振來說動了,成了變形平板IPS面板的獨家供應商。

「施先生講了,我們現在要做的境界是in search of incredible(追求無與倫比),那我就不能用過去的作法,套用於現在的華碩。」施崇棠的那些企業理念,沈振來幾乎琅琅上口,不是為了討施崇棠歡 心,而是身為執行者,他必須比任何人都懂施崇棠的想法,才能把每個想法傳達到員工身上。

你絕對難以想像,人前溫和、口條不疾不徐的沈振來,其實執行作風比誰都嚴厲,所以當華碩研發團隊去年做出第一款平板電腦,與市面產品幾無差異,讓沈振來好 幾次在內部會議上質問,「你們覺得這是消費者想要的東西嗎?消費者會買這種東西嗎?」好幾次,沈振來假日在試用平板電腦時,一個不順手,一通電話就打給 project leader,「這位project leader還得先對他太太打預防針,說這幾個月恐怕都不會有假日。」沈振來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跟著我做事,真的很辛苦,這個產業太競爭,我要求 自己不斷成長,所以標準也跟著越訂越高。」惟有如此,沈振來才能讓自己的腳步跟上施崇棠對未來趨勢的想像,他必須先改變自己,改變作法,才能敲碎華碩的那 些舊包袱。這些改變,看在施崇棠眼裡,他點了點頭,「他成長了很多,也很努力,把很多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變成了可能,而這些特質都是他以前就擁有的。」採訪來到最後,今年成績優劣也已大致底定,問沈振來明年華碩能有更多 驚喜嗎?他露出一抹神祕的笑容,「我還有更厲害的祕密武器。」

沈振來

出生:1960年

現職:華碩執行長

經歷:華碩AOOP(最佳開放平台)事業群總經理、主機板事業群副總、研發副總、宏碁工程師

學歷:台大電機系碩士

沈振來出任執行長後改革腳步沒停過

時間 事件

2007 . 07 沈振來接任華碩執行長。

2007 . 10 華碩推出Eee PC。

2009 . 01 意外宣布成立以來首次虧損,決心分割和碩,減資重新上市。

2009 . 08 組織大改造,11個事業群縮編為3大事業群。

2010 . 06 華碩、和碩分拆,重新掛牌。

2010 . 07 市場傳出沈振來下台謠言,後被華碩澄清。

2011 . 03 「變形金剛」上市,銷售成績超乎市場預期。

整理:辛曉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64

【專欄】生鮮這塊硬骨頭,京東怎麽啃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23/148539.html

i黑馬註:生鮮領域一直是電商眼中的藍海,同時也是令各電商平臺心有余悸的版塊,是難啃的硬骨頭。在生鮮電商的隊伍中,京東今年可謂占盡風頭。秋分時節,先是陽澄湖大閘蟹官方授權的唯一網絡“購蟹”渠道。之後在臨近公歷新年之際,再次唱響“生鮮”主旋律。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於斌


在生鮮電商的隊伍中,京東今年可謂占盡了風頭。秋分時節,剛剛獲得陽澄湖大閘蟹協會的尚方寶劍,成為“第一撈”陽澄湖大閘蟹官方授權的唯一網絡“購蟹”渠道。緊跟著,在臨近公歷新年之際,京東再次唱響“生鮮”主旋律,如火如荼地辦起了查幹湖魚預售、菜譜征集活動,就連一年一度引人矚目的查幹湖頭魚拍賣也將被其從線下拉到線上。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啟動了兩次“生鮮”盛舉,不難看出京東對生鮮品類的投入力度,也傳遞出想大幹一場的決心。

生鮮領域一直是電商眼中的藍海,同時也是令各電商平臺心有余悸的版塊,是難啃的硬骨頭。生鮮之所以被稱為“硬骨頭”,是由其發展現狀和行業特殊性決定的。我國最早的生鮮電子商務出現在2005年,以易果生鮮網為代表。隨後,又出現了莆田網、沱沱工社、優菜網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垂直生鮮電商。2012年,我國大型電子商務和快遞企業龍頭紛紛進軍生鮮領域,生鮮電商才大規模的發展起來,因此2012年被稱為“生鮮電商元年”。與化妝品、服裝、3C電子等領域相比,生鮮電商的門檻較高、不易發展。悉數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冷鏈物流配送不給力。保證產品“新鮮”是生鮮電商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一旦進軍生鮮領域就必須具備完善的冷鏈物流配送體系。目前,我國冷鏈建設非常不完善,冷鏈流通率低,基礎薄弱,平均冷鏈率不到發達國家的1/5,市場上缺少專業生鮮物流服務公司,因此要想啃好生鮮這塊“硬骨頭”,電商平臺就要自己掏腰包搭建生鮮冷鏈配送體系。而相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冷鏈物流技術要求高、系統複雜,資金投入大,且短期內難以收回成本。一目了然,冷鏈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建設成本高是阻礙生鮮電商發展的主要瓶頸。

二是監管、倉儲不易掌控。網購生鮮一來要便利,二來品質要優於線下。無論是速度、還是產品品質都不能有半點馬虎。一旦經歷失敗消費體驗,網購者恐怕還是會選擇線下購買。相比服裝、化妝品、3C電子產品,生鮮產品的流通涉及很多中間環節,很多產品無法追溯到原產地,品質監管、倉儲問題便不易掌控。如果想達到理想狀態,便是從生鮮原產地建立倉儲,並設立配套監管、質檢體系,然而這些保障不僅需要強大的數據後臺支撐、社會關系的融合、更需要時間來建設。

以上是整個生鮮電商行業面臨的發展瓶頸,京東自然難逃這些桎梏。可是,京東為何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據權威數據顯示,生鮮電子商務的市場容量巨大,2013年國內生鮮消費量6.79億噸,市場規模近萬億元;而2013年生鮮電子商務銷滲透率僅為0.9%,遠低於3C、服裝、化妝品等品類。大市場容量、低滲透率標誌著生鮮電商將會成為電子商務行業的下一位新寵,巨大的藍海亟待去開發。同時數據顯示,相比電商過度競爭的品類,生鮮的利潤也非常可觀。據統計,生鮮電子商務的毛利率平均可達30%-40%,其中海鮮和凍肉最高,水果次之,即使扣除20%的損耗率,也依然遠遠高於其它垂直品類。面對這樣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京東動心是必然的。同時,開啟自營生鮮模式會有效刺激購買,通過生鮮領域融入消費者飲食生活,使消費者和京東死死的綁在一起,從而增強消費粘性,提高整體購買率。

京東之所以迎難而上,除了看重生鮮領域的廣闊前景外,還有對自身優勢的一份自信。相比其它電商平臺,京東在物流、服務、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略勝一籌。首先,京東擁有強大的自營物流體系。截至2014年9月30日,京東在全國範圍內擁有7大物流中心,在39個城市建立了118個倉庫,總面積達到230萬平方米,運營2,045個配送站和1,045個自提點,覆蓋全國範圍內的1,855個區縣。完備的物流體系為生鮮冷鏈物流配送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僅憑這一點,京東生鮮平臺就足以將其它生鮮電商甩在後面。其次,京東擁有優質服務。京東在130個區縣提供當天送達的“211限時達”服務,並在另外815個區縣提供次日達的配送服務。此外,京東自營的良好口碑則為其發展生鮮事業奠定了基礎,更多的消費者願意相信京東有實力做好生鮮,自然也就毫無顧慮地上京東網購生鮮產品嘍!

2013年9月開始,京東開始自營生鮮業務,改變了京東以往只有商家入駐的生鮮經營模式。2014年京東自營生鮮繼續發力,青島原漿啤酒、澳洲A2鮮牛奶紛紛上線,“第一撈”陽澄湖大閘蟹更是讓京東嘗到了甜頭,繼續加快生鮮投入力度。從京東這兩年的生鮮布局來看,京東頭腦清晰,目標明確。換句話說,京東抓住了拓展生鮮領域的精髓。從“第一撈”陽澄湖大閘蟹,到現在的查幹湖魚預售,京東在生鮮的原產地做足了功夫。京東明白,只有獲得原產地的官網授權,生鮮才能做到獨一無二,貨真價實。而在保障了生鮮源頭的基礎上,京東的冷鏈系統也不斷加速升級,再加上從產地到入口完善的解決方案,更讓京東生鮮擁有了與眾不同的標簽。

相比“京東如何啃生鮮這塊硬骨頭”,消費者更關心的可能是“2015年京東生鮮會怎麽玩兒”。或許,菜譜征集過後,京東生鮮可以搞一場“願望征集”,列舉幾種知名生鮮產品,邀請網友投票,得票數最高的將登陸京東,讓網友願望成真。如果“盱眙龍蝦”位列其中,我一定會投上一票,作為一個南京人總是吃不到正宗的“盱眙龍蝦”著實讓人痛苦。

===============================================

央廣國際連線嘉賓,江蘇電視臺財經評論嘉賓,反錘聯盟發起人,微博號@互聯網分析師於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公眾號jrxwzx、qiaozhong1206,歡迎交流互動。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於斌


可穿戴洋品牌頻頻來中國示好,中國這塊市場有多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07/152703.shtml

導讀 : 近日,Misfit旗下新品shine 2選擇北京作為全球首發,迄今為止,這在洋品牌還是件稀罕事。不過這樣的稀罕事會越來越多,因為中國這塊肥肉,早已被虎視眈眈。

近日,Misfit的shine 2新品發布會上,創始人兼CEO Sonny Wu先生先是秀了一下漢語,不標準但無疑拉近了與全場的觀眾的距離。接著,他還是轉為流暢的英文,開始了整場發布會演講,從Misfit的第一款產品,配合著酷炫的PPT,一直講到當天需要發布的shine 2。從Sonny Wu的漢語開場,到重頭戲的英文演講,簡直就是對Misfit進軍中國整個策略的最好詮釋:用友好和本土化打入中國市場,但內核運行的確是美式思維,大打時尚設計牌,確立鮮明的市場定位。

Misfit不是第一個在中國布局的智能手環。早在2014年6月,國外智能手環界的老大哥Fitbit就在上海召開了媒體見面會,宣布正式進入中國。一向以融資迅猛著稱的Jawbone也頻繁現身中國市場。這一次,Misfit坐不住了。

洋品牌頻頻示好中國的背後,是美國業已培育成熟的用戶習慣和日趨飽和的市場份額。美國市場智能手環增速的放緩以及競爭的升級,讓藍海早已淪為血海,易觀國際所公布的一組融資數據可以窺見美國與中國的競爭差異。

 

無標題1

 

無標題2

 

數據顯示,Jawbone在今年4月一舉拿到了3億美金的E輪融資,而國內目前最大的一筆投資額也僅6000萬人民幣,由此可見美國市場遠遠走在中國市場的前面,競爭更加殘酷。除此,Fitbit在今年6月,作為全球首家智能可穿戴公司,於美國紐交所上市,總市值達到62億美金,美國智能手環的市場格局相對已經穩固,Misfit想在本土要有大的突破比較難。

而中國卻讓Misfit興奮起來。據Sonny Wu稱,2014年第四季度,misfit手環在全球賣出超過一百萬臺,其中,三分之一的銷量來自中國。在所有的國際品牌中,misfit手環在中國的銷量排名第二。

於是,Misfit來中國的腳步加快了,連全球首發都搬來了中國,一切顯得順理成章。

中國是塊肥地

根據奧維雲網(AVC)數據監測顯示,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在2012年只有130萬臺;2013年到2014年呈現爆發式增漲,市場規模分別達到920萬臺和2850萬臺,增長率高達608%和210%;2015年增至4800萬臺,增長77%;2017到2018進入快速增長時期,預計到2018年銷量將達到14350萬臺。

 

無標題3

圖為: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顯示,中國可穿戴設備的高速增長至少還將持續三年。目前,中國市場上出貨量最大的是小米手環,其79元人民幣的親民價格,截至2015年6月出貨量已經突破600萬枚,這在全球可穿戴設備中也牢牢占據了24.6%的份額。不過,對於一直標榜時尚設計的misfit來說,這是一次很大的機會。

Misfit CEO Sonny Wu在采訪中坦言,從來沒有覺得這是競爭。在他看來,兩者走的是不同的路線,追求性價比的用戶可能會選擇小米手環,但追求時尚與美觀的用戶一定會將misfit納入考慮範圍內。

其實,除了路線不同,目標用戶不同外,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高端品牌會越來越受到青睞。這是市場發展的普遍規律,這個規律在上一個風口——競爭早已白熱化的手機領域可以窺見一斑。

隨著手機市場的飽和,據HIS Technology數據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為18%,而第三季度縮減至16.4%;而同期華為手機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國內市場份額分別為16%及16.2%。小米的性價比紅利顯然已經到了盡頭,而華為憑借高端機型正在迎頭趕上。

當手機達到人手一部時,下一次換手機,除了考慮性價比,設計感、奢侈度及身份認同會成為新的標準。這就催生了整個市場趨勢會不斷往高端走,高端機型的機會越來越多,而性價比機型卻越來越疲軟。

同樣,當手環的市場進一步成熟,用戶習慣被更多培養起來後,更有設計感,更有個性,更具品牌形象感的手環必然會受到越來越多的追捧。Misfit選擇這個點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時機踩得很準。

新品亮點不多,但離生態近了一步

這一次,misfit進入中國帶來的是新品Shine 2。相較於Shine第一代,亮點並不多,沒有實質性的革新,不過是外觀的圓盤較第一代更大了,厚度更薄了,智能上也有更新。

Shine 系列主打圓盤加小燈的樣式。Shine 2上的小燈可以顯示1600萬色,較第一代顏色更豐富,這讓提醒變得更多元化。此外,新品增加了信息及來電提醒功能,並且可以播放音樂、自拍、與智能家居進行更多互動。

來解析一下新品背後的邏輯。表盤的增大意味著內部可容納更多零部件,提升功能,而信息也將被更多呈現。更薄了,意味著更適於隨身佩戴。看似並無奇特處,其實步步擊中智能硬件的痛點。

智能硬件,特別是身體數據采集類的硬件,其本身並不是目的,它的目的一定是在後端,在於生態。而生態的打造又有賴於硬件產品本身帶來的便捷性。如果功能的增加反而帶來了更多不便,用戶的黏性就會受到影響。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科技包裝得比較低調,甚至讓用戶感受不到它的存在,這樣,智能硬件才能更持久地存在。無論是功能增多還是佩戴舒適,各種連接反應速度的加快,目的都是讓用戶在無感的情況下生活更便捷。正是這個無感和便捷的基礎上,生態才不是偽命題。

Misfit雖然進中國的時間不是最久的,但在生態上的發力比別的洋品牌要猛。Fitbit早在2007年已經成立,並且是全球第一個上市的智能穿戴,它的成功為整個智能手環市場註入了強勁的信心。不過fitbit卻略顯封閉,希望學習蘋果建立獨立的生態。在進軍中國市場上,針對中國用戶習慣的產品並沒有太多推出來。Jawbone來中國也有一段時間了,也沒有太多本土化動作。相比起來,Misfit在連接上動作很快。

據Sonny Wu稱,目前,北京已成立了18人的團隊專門負責商務拓展,從現場的一紙合作夥伴名單,看得出它的連接野心:keep,喜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Uber、Broadlink、大姨嗎、好大夫、印象筆記、螞蜂窩、途牛網、和金在線、Linkedin、365日歷、春雨醫生、墨跡天氣、Feel等。

在問到misfit在“連接”這條路上的具體戰略以及現今已達成的細化合作方案時,i黑馬記者並沒有得到滿意答案,看得出,misfit對此並沒有想透,而這個問題,也是misfit作為一款智能硬件,能不能更加深入用戶生活的一大考驗。不過,公司全稱從Misfit Wearable(可穿戴設備)變為Misfit,其決心可見一斑,以後絕不單純是做穿戴的硬件公司了,而是往生態上衍生。其此前推出的睡眠檢測儀以及智能燈就是最好的佐證。

這里又出現一個問題——生態服務的多樣化會不會影響到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的最佳狀態在於無感、便捷、舒適,這是所有軟硬件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離開了這個原則,再多的功能只歸於雞肋。

從以往推出的產品和軟件服務來看,Shine確實不是一個愛出怪招的硬件,在保障用戶體驗這一點上慎之又慎。可是,一個沒有屏幕的小器件,如何在不額外給用戶帶來太多複雜操作的情況下實現更多連接,這是misfit需要提交的答卷。

也許,手環可以通過圓盤上小燈燈光的變幻來提醒更多信息,比如來電還是信息,運動量達標還是未達標;也可以通過手勢觸摸來感知不同的用戶命令,比如音頻播放和停止。但是,如何連接諸如Uber這樣的叫車軟件,大姨嗎這樣的女性生理數據管理軟件,這就不太好理解了。至少現在還沒有通過手環實現這些功能的先例。如果用更多顏色來表示更多信息,更多手勢來操作更多命令,那生活到底是便捷了還是複雜了呢?

智能手環與智能手表之爭

對於連接服務,顯然,智能手表占據先機。相對手環來說,天生的大屏幕解決了一切可以用觸屏解決的交互。易觀國際給出的一組數據也預測了智能手表未來將取代手環。

4

圖片來自易觀國際

關於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誰將取代誰,討論自兩者誕生以來,就從沒有停止過。雖然市面上有不少唱衰手環的聲音,但手環的生命力絕不像預想的那麽簡單。

從手環不斷往更薄、更智能演化的趨勢看,其越來越擺脫了運動屬性,開始往隨身攜帶的智能物件方向發展,而這個小物件很可能成為統領所有其他智能產品及一切服務的小管家,甚至,脫離手機,自成一體,成為新的連接中心。這個連接中心雖然不比手機內容更豐富,至少現階段看來是這樣,但它的強韌恰恰在於時時刻刻不會離開你的身體。這一點,就連智能手表也望塵莫及。智能手表最大的問題是耗電,需要及時充電,而手環的低功耗和超長續航就是對抗智能手表的最大底牌。

此外,手環因為小巧,睡覺也可以佩戴,而防水功能的加入更是把洗浴時間也給搶占了。而手表就做不到,單單那塊屏就決定了它睡覺不可能不取,不可能防水,不可能不天天取下來充電。在物聯網時代,數據是王道,與人互動的時間是王道。手環跟人在一起的時間越長,采集到的數據越多,智能分析的能力就更強,也能基於此開發出更多個性化定制服務。在這一點上,Misfit創始人兼CEO Sonny Wu想得可謂透徹,在采訪中,明確表示,未來不會增加屏幕。不是沒有技術,而是不能動搖手環之本。“在產品上加一個屏幕,遠比去除一個屏幕容易很多。我們想走一個不同的路,我們的產品團隊有足夠的勇氣把屏幕去掉”。他說的這條不同的路,正是智能手環對抗智能手表最有力的回擊方式。

未來亟需解決的痛點

無論是智能手環之間的競爭,還是手表與手環之間的競爭,未來的競爭在於能不能解決掉一些核心問題。

第一個,獨立於手機的數據傳輸。目前,無論是手環還是手表,都離不開手機的配合,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Apple watch相當多程序的運行需要依賴iPhone,並借助手機來傳輸數據;同樣,小米手環、fitbit手環也需借助手機進行同步。不過,未來,這些設備一定是單獨運行的。聯發科日前已發布了MT2601芯片並且可以選擇集成移動通信MODEM,這樣,穿戴設備未來可以獨立進行數據同步而無需借助手機。WiFi模塊及SIM卡的加入也會加快這一進程。

第二個,功耗是個大問題。獨立於手機,也意味著功耗更大。這就有賴於芯片企業開發專門的穿戴設備芯片,並針對低功耗需求進行優化,延長續航時間。Apple watch的芯片性能與幾年前的A5相當,采用的是28nm工藝而不是A8處理器的20nm和A9的14/16nm,這導致它成為耗電大戶,續航表現不理想。目前高通和聯發科兩大芯片企業正在針對穿戴市場研發專門的芯片,聯發科的進展較快已推出MT2502和MT2601兩款芯片。

第三個,文化元素能否融入產品。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市場將更青睞高端手環,其擁有的個性元素將賦予產品更多的附加值。日前,銷售小米手環的華米公司推出新的品牌AMAZFIT,希望擺脫廉價低端的印象,意圖進軍定價更高的時尚市場。華為watch從一開始就主打高端市場,售價349美元起。聯想在並購MOTO後,於2015秋季新品發布會上也將MOTO360智能手表作為重點產品向國內用戶推介,售價1999元人民幣起。中國的穿戴設備品牌已經意識到了單靠性價比並無法帶來利潤,也將難以持續良性發展,希望以高端的形象向市場要利潤。洋品牌一向主打高端牌,極具設計感的時尚外觀和富有感召力的品牌內涵,無疑在爭奪中國這塊肥肉時,競爭力將越來越顯現出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44

別總說o2o藥丸,比如停車這塊蛋糕就還能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01/154474.shtml

導讀 : 停車難是城市有車一族的心病:找停車場難、找停車位難、排隊繳費難。當然,有痛點的地方必然有賣點,安信證券曾簡單推算,智能停車市場規模將達萬億級別。

停車難是城市有車一族的心病:找停車場難、找停車位難、排隊繳費難。當然,有痛點的地方必然有賣點,安信證券曾簡單推算,智能停車市場規模將達萬億級別。

這是一塊覆蓋著厚厚奶油的誘人蛋糕。相比於汽車的另外一個成熟入口——打車,停車還未形成寡頭局面,BAT也涉足尚淺,但互聯網停車大有可為的觀點已經被眾多創投人士接受。只是很遺憾,這個風口的大多數項目的盈利模式依然不清晰。不過,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它們獲得大額融資,搶占市場份額。

停不下來

2016年春節剛過,互聯網停車搶到了開年的風頭。

兩則融資消息把人們的視線拉到了停車領域。一個是做停車設備的億車科技,宣布已獲得騰訊、泓錦文並購基金等8000 萬元 A 輪融資,而其在去年下半年剛剛推出了互聯網停車項目蜜蜂停車。另一個是停車場運營商“立方控股”發公告,稱已獲1.41億B輪融資,旗下互聯網共享停車應用“行唄”將在今年發力全國市場。

資本向來嗅覺靈敏。打車這條賽道已經被滴滴、Uber等巨頭們瓜分完畢,停車剛剛浮出水面,就引來眾多覓食者。

不得不說,停車的確有著入口潛質。一方面,相比於打車,停車同樣高頻、剛需,當然也渾身痛點,幾乎所有停車O2O的從業者都是停車難的“受害者”;另一方面,相比於本地生活類目里的餐飲店和電影院,停車場又是一個相對有限的資源。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機動車停車位約290萬個,基本車位缺口達到350萬個,全國車位缺口則超過5000萬個。根據這個缺口數據簡單推算,中國智能停車市場規模已過萬億元。

於是,“熱心”的互聯網來了,通過智能設備和平臺戰略在給這個渾身痛點的停車行業提供解決方案,上百個停車應用在2014年前後雨後春筍般出現。它們的功能涵蓋了實時查詢車位、預約車位、車位導航、不停車支付、預約汽車後服務等。

據中信建投發布的互聯網停車數據,全國停車App遠超100個,包括從閘口切入的ETCP、停簡單、無憂停車、停車寶;從地鎖切入的丁丁停車;從人工泊車切入的e代泊等等都已獲得了融資。

搶占入口

互聯網停車搶占入口的姿勢大多兩種:搶占資源——停車場和停車位,以及獲取用戶——車主。

從停車設備和停車系統入手是這些項目最為常見的做法。在他們的應用場景里,車輛進入停車場時攝像頭對車牌拍照識別,自動擡桿;車輛駛出時不需停車,拍照驗證後直接駛出,費用通過手機繳納。這是一個入口的入口,所有車輛都需要經閘道進出,包括ETCP、停簡單、無憂停車等都瞄準這個方向。

ETCP是智能停車領域拿錢最多的一家,成立時間較早,打法也最為兇悍,推行三免費:設備免費、維保免費、升級免費。這是土豪的玩法,耗資巨大,其創始人譚龍曾對i黑馬透露,ETCP每個月的支出將近4000萬元,其中一半投入到了停車場的設備和系統上面。而每一個停車場,ETCP需要投入10萬到20萬元不等,用於停車設備的更新。

ETCP燒錢的意圖明顯——搶占停車入口,做連接車主與停車場之間的平臺。而這個入口被限定在臨停停車場,以便盡可能多的獲取新用戶。

譚龍曾在停車場上栽過跟頭。起初市場人員沒有對停車場進行區分,納入了很多小區停車場。而這里忽視了一個問題,小區停車場流動性差,每天停車的都是固定住戶,白天出去,晚上回來,帶來不了新用戶。亟需獲取C端用戶的譚龍,最終決定放棄小區,把重心偏向流動性大的臨停停車場。

除了把錢砸向停車場,更多的人在尋找更輕的切入點。無憂停車幹脆主動避開與停車場合作,通過車主、停車場管理員,自行采集停車場動態數據。無憂停車創始人劉鵬先是用笨方法跑遍了全北京的停車場,確定了靜態位置,然後直接聯系保安和停車場管理員,通過他們每半個小時上報的數據,來掌握停車場實時情況,然後平臺給予這些人獎勵。盡管最終沒能繼續,但也是一種嘗試。

還有一種流行做法是借鑒了當下火熱的共享經濟概念。眾所周知,停車難的一大癥結是專用停車位比例過高,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的興起,專用停車位像車一樣分享出去成為一種潮流做法。

獲得數千萬天使投資的丁丁停車是共享經濟的擁躉。它在小區免費為用戶安裝智能地鎖,然後連接車主手機,開啟共享車位功能,車主可以隨時管理自家停車位的空閑時間,獲得收益。而收益三方分成,物業公司得10%,平臺得30%,車主得60%。當然,私人停車位極為分散,市場推廣將會是一個嚴峻挑戰。

停車場之間甚至也開始借鑒。停車場存在潮汐現象,白天,寫字樓停車場爆滿;晚間,住宅停車場緊缺。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一個創新的做法是,白天將小區的停車場開放給附近寫字樓用戶,晚上則把寫字樓停車場開放給小區用戶。只不過,住宅和寫字樓往往相隔甚遠,這種做法只能解決部分的需求。

代客泊車則顯得更為另類和小眾,這是最為原始的點對點,直接搶用戶。車主把車和鑰匙交給代泊司機,由他們尋找停車位,需要使用時再讓他們開到指定地點,操心事少,但弊端也多。最大的問題是用戶信任度不高,被騙被盜或者出事故由誰承擔都是問題。

“目前總體來看停車市場,還是處於春秋的時代,還沒有到戰國,割裂比較嚴重,遠沒有出現寡頭效應。” 洪泰基金投資經理殷鵬判斷。這也是他沒有選擇投資停車O2O的原因。他的顧慮在於停車作為區域市場,項目大多側重於資源整合,難以構建起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可能我在北京能把項目做起來,在上海、成都就不見得有這個複制的優勢了。”

最終,他選擇觀望。

考驗運營

停車場或者私人停車位是這個市場的核心資源,各方對這塊資源的看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停車場的獨占性。簡而言之,當一個停車場接入了一家公司的系統和設備,理論上只能用其一家產品。

這是ETCP肯花高價對停車場進行免費改造升級的原因之一。ETCP與停車場之間簽有一定期限的限制條款,這個期限通常為5至10年。換句話而言,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停車場在這個期限內不能更換其它設備。

這看上去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但花高價拿下的停車場,卻未必能將停車場用戶高效率地轉化為線上平臺的用戶。

停開心創始人余建約有著切身體會,他曾花費將近1個月時間,在西直門地區的3個智能化停車場,對車主支付行為進行實地測試。結果並不喜人,其中一個試點停車場每天800輛車進出,通過手機支付的訂單只有80個。另外兩個停車場總共沒有超過10個訂單,而每天進出的車輛卻超過1000輛。這是停車場年月卡用戶比例過高所造成,大部分用戶不需要每次進行交易行為,只需要在固定時間一次性支付。“當一個停車場,年月卡用戶比例高達50%的時候,通過進出口支付獲取用戶的手段就會失效。”余建約說。

問題還不僅於此。目前車位供應方包括市政管理部門、開發商或者物業、個人,停車場或者停車位的所有者與運營者經常不是同一撥人。蘿蔔停車創始人肖遙就曾面臨這個難題。停車場的產權往往屬於開發商或物業公司,經營權可能承包給了個人或者管理公司,經營權有可能還會再次分包。由於產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導致的結果是,在商務談判時,或許負責經營的物業公司同意,最後卻遭到產權方(例如房地產開放商)的拒絕。

“這上面每個環節你都得照顧到,差一個都搞不定,產權的複雜不支持病毒式擴張。”如今,肖遙的蘿蔔停車項目已經宣告失敗,而他短期內也不再打算進入停車領域。

肖遙曾感嘆,“即使設備白送,一家停車場至少也得談半個月時間,才能拿下合作協議,極其考驗商務能力。”

而資源分散則是需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以北京為例,備案的停車場6581個,而管理方超過了3000家,平均每個管理方旗下只有兩個停車場。這意味著停車O2O企業需要與停車場一家一家進行談判,速度緩慢。

“停車場資源的分散使得停車O2O已經進入市場為先的階段,技術的權重沒有像市場那麽高。”洪泰投資經理殷鵬說。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譚龍的認可,無論是停車設備還是智能地鎖,在市場上都已經有相對成熟的產品,而停車項目更多的是考驗資源整合和地面推廣能力。

在殷鵬看來,比較好的切入方法是跟大的B端進行合作,諸如與擁有諸如萬達、銀泰等連鎖商場、醫院或酒店停車場等優質資源的B端合作,可以迅速把市場占有率做起來。只是目前,他尚未看到。

錢從何處來?

盡管投資兇猛,但不得不承認,各方在盈利模式上還沒有共識。

停車場在這場風口中掌握主動權,平臺抽取傭金不是互聯網的姿勢,包括已經在全國拿下1800多家停車場的ETCP在停車費方面依然免收傭金。“目前免費,但不代表一直免費”譚龍對i黑馬表示,停車場收傭金也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ETCP作為最大的參與者,投入重金,提供了大量免費設備,而他對盈利模式的闡述沒有清晰的方向。

一個主流的觀點是以停車為入口,切入汽車後市場,比如汽車保養、洗車、保險、二手車等業務,甚至為商鋪導流。這或許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至少在目前,還沒有人跑通。“所謂的因掌控車主流量入口,以泰山壓頂之勢切取5萬億汽車後市場的大蛋糕則屬於胡說八道。”停開心創始人余建約對這種說法感到不屑。在他看來,倒賣流量是靠譜的,但想由此切入汽車後市場,並不現實,“O2O需要深度整合供應鏈,不僅僅是配送鏈條。”

當下盈利模式的不明確似乎並不影響入局者燒錢發展,“京東起初也沒人看得懂,到現在也還一直虧錢,但不也成了嗎?”正暉資本合夥人褚京偉說。當下或許沒有人關心盈利模式的問題,只要獲得足夠的資源和用戶,似乎從來不用擔心資本。

 

標簽 O2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378

別總說O2O藥丸,比如停車這塊蛋糕就還能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03/155024.shtml

導讀 : 停車難是城市有車一族的心病:找停車場難、找停車位難、排隊繳費難。當然,有痛點的地方必然有賣點,安信證券曾簡單推算,智能停車市場規模將達萬億級別

這是一塊覆蓋著厚厚奶油的誘人蛋糕。相比於汽車的另外一個成熟入口——打車,停車還未形成寡頭局面,BAT也涉足尚淺,但互聯網停車大有可為的觀點已經被眾多創投人士接受。只是很遺憾,這個風口的大多數項目的盈利模式依然不清晰。不過,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它們獲得大額融資,搶占市場份額。

停不下來

2016年春節剛過,互聯網停車搶到了開年的風頭。

兩則融資消息把人們的視線拉到了停車領域。一個是做停車設備的億車科技,宣布已獲得騰訊、泓錦文並購基金等8000 萬元 A 輪融資,而其在去年下半年剛剛推出了互聯網停車項目蜜蜂停車。另一個是停車場運營商“立方控股”發公告,稱已獲1.41億B輪融資,旗下互聯網共享停車應用“行唄”將在今年發力全國市場。

資本向來嗅覺靈敏。打車這條賽道已經被滴滴、Uber等巨頭們瓜分完畢,停車剛剛浮出水面,就引來眾多覓食者。

不得不說,停車的確有著入口潛質。一方面,相比於打車,停車同樣高頻、剛需,當然也渾身痛點,幾乎所有停車O2O的從業者都是停車難的“受害者”;另一方面,相比於本地生活類目里的餐飲店和電影院,停車場又是一個相對有限的資源。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機動車停車位約290萬個,基本車位缺口達到350萬個,全國車位缺口則超過5000萬個。根據這個缺口數據簡單推算,中國智能停車市場規模已過萬億元。

於是,“熱心”的互聯網來了,通過智能設備和平臺戰略在給這個渾身痛點的停車行業提供解決方案,上百個停車應用在2014年前後雨後春筍般出現。它們的功能涵蓋了實時查詢車位、預約車位、車位導航、不停車支付、預約汽車後服務等。

QQ圖片20160403114858

表格由i黑馬整理,統計名單僅為已公布融資項目

根據中信建投發布的互聯網停車數據,全國停車App遠超100個,包括從閘口切入的ETCP、停簡單、無憂停車、停車寶;從地鎖切入的丁丁停車;從人工泊車切入的e代泊等等都已獲得了融資。

搶占入口

互聯網停車搶占入口的姿勢大多兩種:搶占資源——停車場和停車位,以及獲取用戶——車主。

從停車設備和停車系統入手是這些項目最為常見的做法。在他們的應用場景里,車輛進入停車場時攝像頭對車牌拍照識別,自動擡桿;車輛駛出時不需停車,拍照驗證後直接駛出,費用通過手機繳納。這是一個入口的入口,所有車輛都需要經閘道進出,包括ETCP、停簡單、無憂停車等都瞄準這個方向。

ETCP是智能停車領域拿錢最多的一家,成立時間較早,打法也最為兇悍,推行三免費:設備免費、維保免費、升級免費。這是土豪的玩法,耗資巨大,其創始人譚龍曾對i黑馬透露,ETCP每個月的支出將近4000萬元,其中一半投入到了停車場的設備和系統上面。而每一個停車場,ETCP需要投入10萬到20萬元不等,用於停車設備的更新。

ETCP燒錢的意圖明顯——搶占停車入口,做連接車主與停車場之間的平臺。而這個入口被限定在臨停停車場,以便盡可能多的獲取新用戶。

譚龍曾在停車場上栽過跟頭。起初市場人員沒有對停車場進行區分,納入了很多小區停車場。而這里忽視了一個問題,小區停車場流動性差,每天停車的都是固定住戶,白天出去,晚上回來,帶來不了新用戶。亟需獲取C端用戶的譚龍,最終決定放棄小區,把重心偏向流動性大的臨停停車場。

除了把錢砸向停車場,更多的人在尋找更輕的切入點。無憂停車幹脆主動避開與停車場合作,通過車主、停車場管理員,自行采集停車場動態數據。無憂停車創始人劉鵬先是用笨方法跑遍了全北京的停車場,確定了靜態位置,然後直接聯系保安和停車場管理員,通過他們每半個小時上報的數據,來掌握停車場實時情況,然後平臺給予這些人獎勵。盡管最終沒能繼續,但也是一種嘗試。

還有一種流行做法是借鑒了當下火熱的共享經濟概念。眾所周知,停車難的一大癥結是專用停車位比例過高,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的興起,專用停車位像車一樣分享出去成為一種潮流做法。

獲得數千萬天使投資的丁丁停車是共享經濟的擁躉。它在小區免費為用戶安裝智能地鎖,然後連接車主手機,開啟共享車位功能,車主可以隨時管理自家停車位的空閑時間,獲得收益。而收益三方分成,物業公司得10%,平臺得30%,車主得60%。當然,私人停車位極為分散,市場推廣將會是一個嚴峻挑戰。

停車場之間甚至也開始借鑒。停車場存在潮汐現象,白天,寫字樓停車場爆滿;晚間,住宅停車場緊缺。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一個創新的做法是,白天將小區的停車場開放給附近寫字樓用戶,晚上則把寫字樓停車場開放給小區用戶。只不過,住宅和寫字樓往往相隔甚遠,這種做法只能解決部分的需求。

代客泊車則顯得更為另類和小眾,這是最為原始的點對點,直接搶用戶。車主把車和鑰匙交給代泊司機,由他們尋找停車位,需要使用時再讓他們開到指定地點,操心事少,但弊端也多。最大的問題是用戶信任度不高,被騙被盜或者出事故由誰承擔都是問題。

“目前總體來看停車市場,還是處於春秋的時代,還沒有到戰國,割裂比較嚴重,遠沒有出現寡頭效應。” 洪泰基金投資經理殷鵬判斷。這也是他沒有選擇投資停車O2O的原因。他的顧慮在於停車作為區域市場,項目大多側重於資源整合,難以構建起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可能我在北京能把項目做起來,在上海、成都就不見得有這個複制的優勢了。”

最終,他選擇觀望。

考驗運營

停車場或者私人停車位是這個市場的核心資源,各方對這塊資源的看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停車場的獨占性。簡而言之,當一個停車場接入了一家公司的系統和設備,理論上只能用其一家產品。

這是ETCP肯花高價對停車場進行免費改造升級的原因之一。ETCP與停車場之間簽有一定期限的限制條款,這個期限通常為5至10年。換句話而言,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停車場在這個期限內不能更換其它設備。

這看上去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但花高價拿下的停車場,卻未必能將停車場用戶高效率地轉化為線上平臺的用戶。

停開心創始人余建約有著切身體會,他曾花費將近1個月時間,在西直門地區的3個智能化停車場,對車主支付行為進行實地測試。結果並不喜人,其中一個試點停車場每天800輛車進出,通過手機支付的訂單只有80個。另外兩個停車場總共沒有超過10個訂單,而每天進出的車輛卻超過1000輛。這是停車場年月卡用戶比例過高所造成,大部分用戶不需要每次進行交易行為,只需要在固定時間一次性支付。“當一個停車場,年月卡用戶比例高達50%的時候,通過進出口支付獲取用戶的手段就會失效。”余建約說。

問題還不僅於此。目前車位供應方包括市政管理部門、開發商或者物業、個人,停車場或者停車位的所有者與運營者經常不是同一撥人。蘿蔔停車創始人肖遙就曾面臨這個難題。停車場的產權往往屬於開發商或物業公司,經營權可能承包給了個人或者管理公司,經營權有可能還會再次分包。由於產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導致的結果是,在商務談判時,或許負責經營的物業公司同意,最後卻遭到產權方(例如房地產開放商)的拒絕。

“這上面每個環節你都得照顧到,差一個都搞不定,產權的複雜不支持病毒式擴張。”如今,肖遙的蘿蔔停車項目已經宣告失敗,而他短期內也不再打算進入停車領域。

肖遙曾感嘆,“即使設備白送,一家停車場至少也得談半個月時間,才能拿下合作協議,極其考驗商務能力。”

而資源分散則是需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以北京為例,備案的停車場6581個,而管理方超過了3000家,平均每個管理方旗下只有兩個停車場。這意味著停車O2O企業需要與停車場一家一家進行談判,速度緩慢。

“停車場資源的分散使得停車O2O已經進入市場為先的階段,技術的權重沒有像市場那麽高。”洪泰投資經理殷鵬說。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譚龍的認可,無論是停車設備還是智能地鎖,在市場上都已經有相對成熟的產品,而停車項目更多的是考驗資源整合和地面推廣能力。

在殷鵬看來,比較好的切入方法是跟大的B端進行合作,諸如與擁有諸如萬達、銀泰等連鎖商場、醫院或酒店停車場等優質資源的B端合作,可以迅速把市場占有率做起來。只是目前,他尚未看到。

錢從何處來?

盡管投資兇猛,但不得不承認,各方在盈利模式上還沒有共識。

停車場在這場風口中掌握主動權,平臺抽取傭金不是互聯網的姿勢,包括已經在全國拿下1800多家停車場的ETCP在停車費方面依然免收傭金。“目前免費,但不代表一直免費”譚龍對i黑馬表示,停車場收傭金也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ETCP作為最大的參與者,投入重金,提供了大量免費設備,而他對盈利模式的闡述沒有清晰的方向。

一個主流的觀點是以停車為入口,切入汽車後市場,比如汽車保養、洗車、保險、二手車等業務,甚至為商鋪導流。這或許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至少在目前,還沒有人跑通。“所謂的因掌控車主流量入口,以泰山壓頂之勢切取5萬億汽車後市場的大蛋糕則屬於胡說八道。”停開心創始人余建約對這種說法感到不屑。在他看來,倒賣流量是靠譜的,但想由此切入汽車後市場,並不現實,“O2O需要深度整合供應鏈,不僅僅是配送鏈條。”

當下盈利模式的不明確似乎並不影響入局者燒錢發展,“京東起初也沒人看得懂,到現在也還一直虧錢,但不也成了嗎?”正暉資本合夥人褚京偉說。當下或許沒有人關心盈利模式的問題,只要獲得足夠的資源和用戶,似乎從來不用擔心資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310

這塊蛋糕足夠大!報告稱明年中國手遊市場規模達83億美元

9月7日消息,據科技博客VentureBeat報道,亞洲市場研究公司NikoPartners發表了一份有關移動遊戲市場調研報告,預計明年中國手遊市場規模將達到83億美元。盡管今年7月份,廣電總局《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正式施行,但此舉預計不會顯著延緩中國手遊行業的發展。

83億美元的收入相當於數字遊戲總收入的31%,數字遊戲包括手遊、電視以及在線PC遊戲。這家調研公司認為,今年,中國手遊開發商將通過向其他市場出口手遊額外創造13億美元收入,到2020年時將增加近一倍至21億美元。Niko還預計,在中國市場所玩的移動遊戲占整個數字遊戲營收中所占的份額已經從2013年的11%增加到2016年的29%和2017年的31%。與此同時,中國移動遊戲開發者今年出口其它市場的營收將達到13億美元,預計2020年時將增加一倍達到21億美元。

根據手遊新規,無版號的遊戲將無法上線運營。而且正常程序下,不涉及政治、軍事、民族、宗教等題材內容,且無故事情節或者情節簡單的消除類、跑酷類、飛行類、棋牌類、解謎類、體育類、音樂舞蹈類等休閑益智國產移動遊戲審批將至少需要38個工作日;除上述以外的其它類型的移動遊戲審批時長大概需要80個工作日。並且,移動遊戲內容必須在公測運營至少20個工作日前,報送相關省級出版部門。

新規另外一個最受詬病的要求就是遊戲中使用了英文就無法過審。遊戲中不允許遊戲中出現“missionstart”、“missincomplete”以及“GO”、“Lucky”等等,另外還被要求在遊戲有更新時,不允許使用“new”來作為提示。此外,繁體字以及帶有暴力色彩的字眼如“擊殺”等也屬於嚴禁範圍。

“新規定令人氣餒,但是遊戲開發商依舊可以發行遊戲,只不過速度放慢了,”Niko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麗莎· 漢森(Lisa Cosmas Hans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的是,研究中國玩家的習慣,與發行商建立關系,對遊戲本地化進行投資以反映對本地文化的理解,而不是只加入中文。”

Niko認為,從今年7月開始實施的新規定將延緩新遊戲的上線,加快小型遊戲開發商的整合,從而壓制遊戲供應。但是,新規定不會抑制市場需求,需求依舊旺盛,可供中國玩家玩的手遊達到數萬款。

在中國市場,騰訊和網易目前明顯是中國手遊市場的領頭羊。根據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騰訊和網易兩家公司手遊收入仍在繼續擴大它們的領先優勢。2016年上半年,騰訊的收入增長主要依賴於手遊的增長。騰訊第一季度手遊收入為75億元,第二季度為約96億元,上半年總收入為171億。網易遊戲2016年上半年總收入為124,53億元,網易第二季度遊戲收入同比增長76%,環比增長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886

9000億資金流向何處?企業理財這塊蛋糕到底怎麽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1/162009.shtml

9000億資金流向何處?企業理財這塊蛋糕到底怎麽吃?
B2B圈 B2B圈

9000億資金流向何處?企業理財這塊蛋糕到底怎麽吃?

企業朝著追求效率和成本優化、向產業互聯網化方向轉移。

本文由B2B圈(微信ID:b2bcyj)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B2B第一自媒體

2016年互聯網進入下半場,流量紅利結束,企業朝著追求效率和成本優化、向產業互聯網化方向轉移。

互聯網化的次序從輕到重、從2C到2B。但“企業理財“這塊蛋糕銀行一直不太在意,處於大銀行不接、小銀行看不上的尷尬境地,銀行無法覆蓋這部分需求,這個機會就留給了更懂中小企業的、更靈活的創業公司。

騰訊還專門做了一個報道,調查以後發現這個產業挺驚人的,有9000億的資金量流向了企業理財市場,包括很多創業公司也把錢放在上面。

3月20日,創業黑馬旗下企業級服務垂直號B2B圈,圍繞《9000億資金流向何處?打開“企業理財的產業尋寶圖”》,邀請了中子星聯合創始人李森、奇點金融創始人姜海舟、黑馬基金合夥人胡翔,共同打開企業理財的尋寶圖。以下為精彩幹貨節選:

李森:從2B到2C,企業理財如何撬動萬億市場

2015年,整個中小企業不包括個體工商戶大概在2000多萬家,中國經濟呈L型走勢,企業經營壓力大,甚至能看到很多借貸類的資產是逾期的,違約比例急速攀升,同時賬上閑置資金增加,更多的中小企業更願意拿錢做一些理財。

2

 一、從2C到2B

對於2C端的競爭,賽道參與者之間是非理性的,運營的發展已經偏離了能夠支持他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瘋狂補貼、燒錢實際上是把用戶的胃口吊起來了,客戶的需求變得非理性,他們期望獲得非常高的收益,同時要求低風險。

2C端競爭的陷入了困局,很多O2O、P2P公司在2015、2016年面臨著資金鏈的斷裂、面臨著虧損。回歸到金融本質,2B端不像是C端的玩法,它不是靠大規模的補貼堆起來的。

二、10個月做了20億

中子星作為一家一站式金融服務公司,圍繞著企業的金融需求為核心,面向企業提供管錢、找錢和省錢。除了向大型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券商、保險、央企提供資產方案,還面向中小企業提供現金管理方案。

對大企業來說,4%的額外收益沒多大作用,但是這對中小企業有很大的幫助,這部分額外的收益足夠cover2-3個高層的工資;另一方面,中小企業不具備央行票據和國債資金拆借的門檻和要求。第三方理財就變得越來越剛需。

2016年非金融機構的企業存款大概是7.25萬億,中子星10個月就做了20億。很多創業企業本身的盈利能力是比較差的,如果這時能提供很好的收益同時能保證安全和流動性的產品,對於他們來講還是比較切中核心需求的。

除了在資產端用一些大數據的手段、很強的風控能力和比較大的基礎平臺支持,中子星還有沒有資金池、資產端獲取能力強等優勢,這不是簡單的花錢、推廣、補貼能夠做到的。

奇點金融姜海舟:如何打造企業金融服務體系

3

一、企業理財的“根”在於金融

奇點金融觸及了三個東西:一是企業服務,在美國企業服務是非常大的生意,只是在中國還沒有完全崛起;二是網絡金融,網絡金融的中長期發展在中國是有很大紅利的;三是創業者服務。

奇點金融做企業現金管理,是從企業需求本身出發的。在中國,在這一方面有很大的空白點,奇點金融想為更多企業提供更好的現金管理服務。

企業理財這件事的根在於金融,皮是企業服務,互聯網是再外面的外衣。

二、企業現金管理正在高速發展期,已走過2/3 

4

任何行業的發展軌跡,如果用曲線來形容,底部是一個突起,再下來到底部平緩上升,這是標準的行業波形。

最開始是叫行業的初創期,這個時候非常熱鬧,百花齊放,到了頂點以後快速下滑,到達底步平穩上升,每個東西都是有標誌的,到頂端的是巨頭入場、監管加劇,國家隊入場。這個時候在同一個行業里,500到1000家公司同時在做一件事情,然後快速下滑,當大量的監管入場、國家隊入場、大機構入場的時候,行業開始洗牌。

奇點金融認為,企業現金管理這個行業,是快到頂端、沒到頂端,已走過高速發展期的2/3位置。

三、奇點金融跟別人有什麽不一樣?

(1)只做顧問。奇點金融到今天為止,只根據客戶需求做顧問服務,不代銷任何一款金融機構的產品,不做銷售;

(2)只做一件事,就是企業理財。奇點金融只做企業現金管理頭部的企業理財,全公司所有人只做這一件;

(3) 抱著穩定行業的態度開放合作。奇點金融關心的是行業的穩定,一旦一個行業的口碑亂了,這個行業想做起來非常難。企業現金管理的根是金融,金融的根是風險和信用,這個行業是不允許被弄亂的。

四、奇點的三大戰略

(1)基線業務,就是企業現金管理本身,這是奇點金融的主營業務,要做到足夠聚焦;

(2)人才戰略,對人才永遠保持高度渴望,全世界找最優秀的人才;

(3)行業健康,不憂心壟斷,不憂心同業,只關心行業健康,關心這個行業都有哪些玩家在。

更多幹貨戳這里:《奇點金融:企業理財比個人理財難1000倍,奔跑兩年初見海闊天空》

經過兩年的市場培育,市場已經對企業理財的看法稍稍有了一些轉變,企業理財這件事到目前為止仍難以規範化、標準化,奇點金融采取了精英式的金融顧問服務,配合網狀獲客,開啟了企業理財的新賽道,這條賽道還有賴於跟更多玩家一起繼續探索、前行。

B2B圈 資金 企業理財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0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