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医改资本潮”样本:金卫医疗腾笼换鸟术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6/HTML_KTPJD0VAIKIM.html


医改催生的市场扩容正牵动着资本亢奋的神经。8月2日,一位正前往北京对金卫医疗(00801.HK)进行调研的某香港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该投资基金已经在广东蹲点一个多星期,主要是了解这边的医疗器械企业和市场,尤其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储存业务。

“金卫医疗旗下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储存服务业务已经分拆上市,但事实上,很多投资者并不清楚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储存业务在国内的发展状况。”该人士说。

7月底,金卫医疗旗下另一电子消费业务北京派普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美国通过借壳换股,实现分拆上市。

目前,金卫医疗正在广泛接触这些投资方,该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甘源曾公开表示将择机分拆旗下多个业务分别上市,目前,该公司旗下还有中药、医疗设备销售和医院管理等多项子业务正在培育中。

“金卫医疗就好像一个项目孵化器,养一个项目,最终目的是要分拆上市。”上述基金经理分析。

分拆上市

金卫医疗发迹于医疗器械领域,2001年,依靠北京京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自体血液回收系统成为国内第一家海外上市的医疗高科技企业。

但是多年来,京精医疗设备公司的业务发展缓慢。据该基金经理透露,“医疗设备业务产品单一,虽然呈增长态势,但是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投资收益成为金卫医疗多年来的重要盈利支撑。”

金卫医疗历年财报显示,2007年度,该公司65%的收益来自于营业外收入,而2008年度,由于投资环境下滑,没有营业外收入,该公司利润同比下滑43%。

截至2009年3月份的过去一年,尽管金卫医疗调低自体血液回收系统20%的价格来打开中小型医院市场,但是其医疗设备营业额仍然同比下跌2%,只有2.76亿港元。

甘源表示,2008年,该公司新上市的3000H型血浆置换治疗系统、HS-9000型快速加温输液泵两种产品,目前正在开拓市场,或将为金卫医疗的核心业务带来希望。

即 使医疗设备主业不尽如人意,但是金卫医疗的市值增长速度惊人。刚刚完成上市的北京派普科技是金卫医疗于2006年出资4.6亿元收购而来,持有50%的股 权,去年,北京派普科技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募资9000万美元,集资后升值2.7亿美元,金卫医疗持有摊薄后北京派普科技33.5%的股权,相比初期投 资的价值增长了50%。

“宸弘生物经过包装后,以‘中国脐带血库企业集团’实现分拆上市,其市值可攀升到3亿美元,金卫医疗持有该公司 50.25%的股权,而金卫医疗当初付出的真金白银只有不到5000万元人民币。”上述基金经理对甘源的资本运作深表折服。宸弘生物是中国首家合法执业的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企业。

据该人士透露,2003年,金卫医疗从北京纬晓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以1.3亿港元价格收购北京佳宸弘生物技术公司51%的股权(5000万股)。而这1.3亿的收购价中,金卫医疗仅支付5000万元的现金,其它由4000万股金卫医疗的股票作为对价。

几乎同时,金卫医疗斥资497万美元认购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678万股新股,占后者稀释后总股本的25%。源德生物拥有生产可以扫描及治疗癌症的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的技术。

德源生物已经于2005年重新包装为“中国医疗技术公司”登陆纳斯达克市场,该公司从上市16美元收盘价曾一度攀升至42.5美元一股。2006年3月,金卫医疗抛售2200万中国医疗的股权,套现4.3亿港元,第一次收获养鸡下蛋的成果。

腾笼换鸟

据记者从公开资料查证,虽然金卫医疗短短五年已经孵出了三家上市子公司,目前,其旗下还有多个业务正在孕育之中,

去年,金卫医疗曾以8.3亿港元的代价大手笔收购内地民营医院建亮医院管理(中国)有限公司60%的股权及北京道培医院、上海道培医院各70%的权益。收购完成后,该公司获得全国性医院经营管理牌照及资质。

甘 源在今年7月份的财报中强调,为了抓住中国医疗改革所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集团进军医院管理及服务领域的战略举措,不仅有利于实现新业务与现有核心业务间 的协同效应,更有助于提升集团在中国医疗行业市场的竞争力和战略布局。由此可见,金卫医疗孕育的下一个鸡蛋或为医院管理业务。

此业务正契合目前新医改中医院实施“管办分离”趋势,“如果公立医院体制改革顺利走向管办分离,医院实行法人治理制度,不管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未来医院的营运业务必然将移交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专业医院管理机构来操作。”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医改专家顾昕认为。

但是医院管理尚面临强大的医疗管理体制改革风险,因此,金卫医疗还在布局中药产业和医疗设备销售网络。

2004年,金卫医疗收购中药制造商北京琦杰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51%股权,并与国药集团、恒瑞医药共同成立专业医疗设备销售公司国药集团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UCMC),持有37.8%的股权。

此后,中药业务连年亏损,到2007年底,琦杰源亏损5000多万元。2007年12月,金卫医疗将中医药业务琦杰源与英国及爱尔兰最大规模之医药保健连锁店China HealthcareInc.(CHI)进行资产重组,即CHI以该公司40%的股权收购琦杰源。

重组后,琦杰源成为CHI的控股子公司,金卫医疗拥有CHI40%的股权,CHI由连锁药店摇身一变,成为从事天然植物药研发、生产、检验到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中草药企业集团。

“金卫医疗用医疗器械业务搭建了一个鸟笼,不断向资本市场卖出长大的鸟,再买入雏鸟喂养,等待长大后再卖。”上述基金经理如是说。

2009年6月,金卫医疗成功实现由香港创业板转至联交所主板上市,从此登上了一个更宽广的资本平台。

因此,该人士认为,金卫医疗进入的每个业务都属于细分领域,各业务板块关联度低,且金卫医疗对子业务并不直接控制管理,腾笼换鸟的资本运作方式对公司财务贡献很大,但对企业产业布局和主业发展毫无关联。

“投资者一直比较关心的是,在医疗器械迎来医改催生的巨大市场利好下,该上市公司是否在努力去编织更大更多的鸟笼。”该人士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74

一部“49年厂长史”:草根商业广东样本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28/HTML_F6ETUQC20WA7.html


22岁第一次当厂长,从酒厂开始起步,及后转战酱油厂、农具厂、风扇厂和家具厂等7家工厂,最后于1984年落定于铝型材行业,并且在此行一做就是25年。

“49年的厂长史,颇为自豪的做企业心得,经营过的8个厂子没有一家亏损过。”坐在佛山市南庄镇人和路23号5楼办公室里,翻开横跨半个世纪的创业艰辛,71岁的罗苏笑着仅是一语代过。停顿了一下,老人说,多年企业历炼,最大的体会是“管理企业最忌‘上错项目用错人’”。

这 个被誉为“南海不倒翁”的倔强老头,是解放以来广东省在职时间最长的厂长,甚或是共和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老厂长,现在的头衔为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兴发铝业)董事长。25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光阴,让罗苏将兴发铝业带到“中国铝型材企业十强第一名”的高位——自2003年起定格于此,2008年兴发 铝业销售额为21.36亿元,生产规模较创立之初成长100倍。

“似罗苏这样的佛山早期民营企业家,大多出身农家,早年没有什么像样的教育,但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把握住了机会,‘洗脚上岸’实现了从农民向企业家的蜕变。”

珠三角独立政经时评人金心异认为,南海民营经济堪称中国经济“原生发展”的珍贵样本,是一部民间力量突破制度藩篱和地方政府突破特定“游戏规则”“违规”操作的历史,一批从土地里生长出的民营企业家却贯穿了佛山从集体、国有经济最终走向民营经济勃兴的漫长历史坐标。

将兴发铝业这个标本铺长至南海这片土地,这块面积仅为1073.82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没有出厂一吨的铝土,但却出产了全国60%的铝型材,并涌现出如坚美、亚铝、凤铝等诸多中国知名品牌,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铝型材产业基地。

创建兴发

1984年,南庄镇政府看到行业的发展前景,在邀请专家论证之后,迅速决定立项上马一个建镇以来投资最大的铝型材厂。经过多次人员遴选,时任南庄电器厂的罗苏被定为该厂首任创立厂长。

“一切都是从零起步,瞎子摸象中内心备受煎熬。”罗苏当年46岁,无论自己,抑或是南庄镇均未有兴建铝型材厂经验,且当时对兴发铝业的设计产能是1500万吨,此远远大过前述广东两大国有企业的产能,两大国企最大一家产能仅为1300吨。

驱动南庄镇领导如此“胆大妄为”决定的,源于当时南海县政府的开明。在1980年代初期,南海县委、县政府提出“国营、集体、个体经济一起上”,县、公社、村、生产队、个体、联合体企业“6个轮子一起转”的发展策略,对各个镇经济发展予以充分放权。

凭借着自己先前办厂与银行堆垒下的良好信誉,农行南海分行给予罗苏500万的融资款项;政府方面更是倾以巨力支持,时任南海县县长周日芳与南庄镇委书记范启亨亲自跑到招行,为其融到70万美元,由是促成兴发铝业于1984年10月筹建,并于1985年5月成立。

虽 然贵为集体企业厂长,但南庄镇党委、政府给予了罗苏很大的权力,人事方面由其把握,且开出当年月薪600元的工资,而当时广州一个处级干部的月薪仅为 160元。“我向镇领导要‘权’,要求尊重人才,给予高工资。”罗苏告诉记者,当年在兴发铝业中助理工程师可以拿到3200元的月薪,“放到今天这也是一 个拿得出手的薪水”。

事实上,从1988年开始,南庄镇政府开始摸索激励企业管理者的机制,除充分放权 外,亦在薪酬制度上进行极大手术。以罗苏为例,该年其工资由基本工资加上奖金组成,而奖金则为企业利润的5%。“1996年的时候,我就拿到了42万的工 资。”罗苏对于自己的这个“业绩”十分骄傲。

金心异认为,在当地政府的放权之下,南海铝型材产业的发展呈集体与民营企业“两轮并进”格局,虽是草根内生,但在技术上引进的却是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产品标准迅速与国际接轨,由是迅速占领市场。

作为佐证,1991年时南海就有铝型材和铝制品企业335家,年产值4亿多元,民营与集体已“两分天下”。在现今的“中国铝型材企业十强”榜单中,除却兴发铝业,凤铝、亚洲铝业、坚美同在1990年代初涌现,其创立时点分别为:1991、1992、1993年。

改制与上市

1997年,南海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41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总收入275亿元,撑起了南海经济的“半壁江山”。整个1990年代中期,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指引下,南海政府在发展规模型和混合型经济同时,开始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公有制企业转制。

据南海铝业协会一位当年参与改制的人士介绍,1990年代中期政府主动给民营“摘帽”,当时已改为市的南海对集体企业的改制采取的是公开拍卖的方式,这种方式核心是对企业进行初步的净资产评估,然后公开竞价。

1998年8月,南庄镇开始拍卖镇办集体企业,该次拍卖直至2006年方告完成,政府最终亦获得较高溢价收益。譬如南庄有9家陶瓷厂,总共卖出7-8个亿,且全部高溢价。以其中的金舵陶瓷为例,仅有9000万的资产底价,但卖到2.1亿。

然而,在大部分企业均易主之时,惟独兴发铝业却遭遇连续两次流拍。“4.2亿盘子,是改制中最大的企业,没人敢出手。”禅城区第一届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周敏中对此唏嘘不已。

彼 时镇党书记陈荣禧、镇长罗就成两次找到罗苏,希望其买下兴发。“但我当时没有钱。”罗苏回忆,在镇政府支持下,他最终拍卖下兴发铝业。4.2亿元巨大盘 子,自己与其它三个股东共出3000万,银行借款2.5亿,镇政府负担1.4亿——由购买者分5年还清。罗苏等人一夜之间负债3.9亿。花甲之年的罗 苏,“站在事业与退休的十字路口,最终完成人生的最大转折”。

改制之后,罗苏妻子、儿子、女儿等全部请出兴发铝业,并要求兴发高层管理者的 亲戚,不许在公司内当财务部长、出纳、科长,亦不许高管亲戚向兴发进原材料。“皇亲国戚多,大家安插自己的人,容易窝里斗,无论是管理人员、工程师抑或技 术人员都会寒心,企业没有凝聚力。”罗苏道出如是朴素逻辑。

2001年在与原香港证监会主席梁定邦一番深谈之后,罗苏遂定下上市心愿,并于2003年完成上市辅导,最终在2008年3月31日在香港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谈到上市,罗苏相当坦率:“依靠企业自身滚动发展,企业搞不大,最多再增加产值5个亿;如果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可以收购很多铝型材厂,可以发展到三五十亿的规模。”

壮志未酬

目前兴发铝业正将生产基地将目前的南庄镇整体搬迁到三水市,预计在2010年6月前完全建成投产,建成投产后达到实际年出产15万吨铝型材的规模。

罗苏解释,企业目前身处南庄镇闹市,再扩张已无地皮供应;即使再买新地,2003年佛山行政区划调整南庄镇由南海划拨入禅城后,地价日高,“转制给我时是19万/亩转让,但2001年在三水买地仅5万/亩”。

2008年10月开始的金融危机也没有拖慢兴发铝业扩张的步伐。目前,兴发铝业已在四川、江西各买了约600亩地建设新厂,其中兴发铝业江西子公司已于9月26日奠基,兴发铝业成都子公司亦将于9月28日奠基,两个新基地的第一期工程都将在一年内竣工投产,为此增加10万吨的产能。

“选址四川将较好地辐射西南片区,而江西将在中国中东部遥相呼应。至此,兴发铝业面向全国的生产经营布局基本成型。”罗苏说。

随着力拓收购加铝,海德鲁、加铝、日本轻金属、新加坡麦达斯、马来西亚齐力集团等巨头建立铝挤压企业,中国铝材行业将面临更多与外企竞争或被兼并的可能。事实上,2001年上半年,美铝提出收购兴发铝业80%的股权,但后因美国“9·11”事件搁浅。

与一些企业坚持“民族品牌”做法不同,罗苏称,未来还可以考虑让美铝或是其它外企入股,“但最多只能转让兴发铝业70%的股权,30%作为事业基底”。多年事业起伏沉淀,让其领悟名分并不重要,“目前考虑最多的是,兴发铝业如何才能成为百年老店”。

不过,这个71岁的广东资格最老的厂长仍是壮志未酬,其表示想看着兴发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我脑子开始不清醒时,或者兴发不再需要我的智慧时,我就会主动退休了。”罗苏说,至于管理者的安排,兴发铝业已经是一家上市的公众公司,会按照公众公司的规则处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5

德邦物流:一个物流企业的慢管理样本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7/373271.html

30岁的陈永建,六年前还只是个有着初中文化的个体户,2004年加入德邦物流广州车队时,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 能进入管理层。目前,他已是公司的高级经理,管理着八名员工,负责与全国的驾驶员沟通。
现在说起自己的晋升经历,陈永建仍然很激动。“2008年4月广州车队准备设立一个指导员的职位,当时我是2007年的明星司机,就被车队推荐到人 事部去面试,对我进行综合考评后,根据面谈和平时的综合绩效,最终我获得了这个全新的职位。”

指导员的工作主要是与上百名司机保持沟通,从新司机招聘、培训到平时的工作情况、工资分配,指导员需要做好司机与公司之间的桥梁工作。

一年下来,陈永建在指导员这个岗位上做得游刃有余,很快就被提升到总部,担任公司文化部员工关系组的高级经理。现在,他要负责的是全国驾驶员的关系 管理。

像陈永建这样的经历,在已经位列全国民营零担公路运输领先企业的德邦物流内并不算少,而这完全得益于德邦物流董事长崔维星制定的员工晋升和干部储备 制度。

都说做货运物流的公司,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司机难管,但是德邦物流就是通过种种晋升和培训制度,让司机们一个个都“死心塌地”地为公司干。

清晰的晋升通道

对于很多物流企业来说,对人才的管理是非常粗糙的,它们并不认为一个司机也有职业生涯。

而在德邦物流,如果想走管理通道,司机也可以向直属领导自荐,直属领导就会有意识地先安排一些统计、数据管理和分析等的工作,并适时培养和推荐。因 为作为德邦的管理层,其中一项考核就是每年下属中有几个人晋升,并且还能得到“伯乐奖”等奖金。

随后的晋升制度和通道也非常清晰,首先是通过自荐或者经理推荐成为储备干部,这其中有至少25%的名额会留给司机等非文职人员,对储备干部进行培训 后,综合考评的前75%都有资格竞聘经理,然后通过面谈、辩论等,就有望走上管理层的工作岗位。

“对于非文职人员的管理也要相对精细化,他们也有职业生涯,我们公司很多高层就是从司机、搬运工等做起的,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有专员配备研究非文职类 员工的职业发展,也有专业技术类通道和管理通道。”崔维星说,企业只管员工干活,不顾职业荣誉感的管理在五六年前或许还可以,但现在已经过时了。

听起来也许会觉得很新鲜,在德邦物流,参加培训也可以获得奖金。比如打字,崔维星就规定,如果不会打字的员工通过练习,一分钟能打30个字就奖励 200 元,每增加10个再奖50元钱。

陈永建就是得到打字奖励的受益者之一。初中毕业的他以前从来没摸过电脑,到了德邦物流后,发现公司有一间专门的员工活动室供员工学电脑,每个车队都 能分到两到四台,“在这里既可以赚钱,还学了东西,没有理由不学习啊。”陈永建笑称,而学会了电脑,实际的好处也随之出现,“现在随时可以上网看公司的信 息平台,可以对公司的整体情况有更多的了解。”

而除了学电脑学打字,在德邦物流,司机和搬运工都要参加5类培训:技能、安全、企业文化,以及户外拓展和军训。每个季度公司的培训中心都会公布一个 培训列表,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公司还安排了很多外部培训,2~3天或者一个月的都有。另外由于司机和外场的工资是提成制的,为了保证他们既能积极学习,又 不影响到他们的提成,德邦物流还给予参加培训的司机和外场补助10元/小时。

只招应届大学毕业生

而在人员招聘上,德邦物流也有一个曾为业内所讥的做法,只招应届大学毕业生。现在德邦物流的接送员50%是大专生,今年这一比例会达到 60%~70%,司机中也有270多名应届大专生,如果招聘进来没有驾驶证,公司还提供 4个月的技术培训。公司的管理层中也只有5个是外聘的,其他都是从一线提拔上来。在整个中国的物流行业里,能够有这么多的大学生,而且是自我培养起来的比 较少见。

德邦物流副总裁施鲲翔告诉记者,德邦物流从2005年开始做大规模的校园招聘,目前公司的本科大学生已经有4300多人,大专以上的3800多人, 占据员工总人数的一半。而在文职人员中,90%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施鲲翔说,“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网络和服务,而且是人才和管 理。”

而在崔维星看来,司机等非文职人员,在运输这种服务业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们的非文职人员一半时间在与客户直接接触,送货接货过程中,他们 的职业素养代表了德邦物流的品牌形象。德邦物流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是基于3年、5年、10年后的人才梯队建设考虑;招聘大学生从事基础岗位工作不仅能提 高服务质量,还能为基础管理岗位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培养我们敬业的基础岗位员工,让他们享受公司的福利和培训,跟随公司的发展,除了赚钱,职业生涯也要有 收获。”

德邦“慢”模式

德邦物流在目前竞争激烈的零担物流市场中一直算是比较另类的企业。

比如,很多零担物流企业都把运输车队、运输车辆挂靠社会车辆,要么是把运输车辆或者司机外包,但带来的隐患也很多,服务质量与车队安全基本上无法保 障。而德邦物流却完全自购了1600多辆车,并对司机进行集中管理。

在德邦物流,对运输的专注,已经演变为对标准要求的苛刻。就拿拓展网点来说,很多物流企业选择加盟扩张,而德邦物流却选择所有网点和店面都是自建。 其他企业可能只挂一块牌子就开始招揽生意,而德邦物流的每一个店面都是统一的风格、颜色、规格、设施,标准甚至细化到营业厅的灯光亮度和舒适度,宣传板离 地面的高度等。

而要选择一个店址,所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公司有一个评分机制,首先看这一地区经济的情况,网点的建设是与货量挂钩的,货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挂钩;除 此之外,指标甚至还细化到了新选店面附近300米之内有多少家餐厅,有没有银行、ATM机,有没有大型超市,同行有多少,在不在主干道上,车流量、交通情 况、停车位、广告位等等,一共二三十个指标,列在一个表格中进行打分,分数在80分以上的才能确定开店。如果这个网点90分的话,找点的人还可以得到 1000元的奖励。

这又是一个“浪费”时间、精力和资金的做法,但也正是因为选址的标准极为缜密,到今年德邦物流已经在全国开设了900多个店面,而关闭的只有三家。

在崔维星看来,庞大的车队和繁冗的选址过程并不是公司的累赘,反而能体现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如今,德邦物流也的确得到了快速发展,甚至连续多年保持 60%的增长速度,即使是在2008年全行业利润严重下滑的情况下,也保证了30%~40%的发展速度。

而传统物流企业做大后,可能会把资金用在别的投资上,甚至炒股票,但德邦创立十多年来,从来没有涉及零担物流以外的业务。

上大学时,崔维星喜欢长跑,还曾经获得过学校的长跑冠军。在他看来,做企业如同长跑,心急不得。刚开始的时候要慢一点,稳一点,做得扎实一点,但最 终目标却是要拿第一名。“我希望德邦物流未来在 200~300公斤的零担物流领域做到中国最大最好,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希望在可见的未来能继续保持60%的稳定增长速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40

威尼斯人成澳门转型样本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30/yOMDAwMDE4OTUyOA.html


7月27日,澳门威尼斯人透露,公司在近期(5-10年内)的运营目标,是要达到60%的收益来自包括MICE(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业务等非博彩业收益。

截至目前,澳门威尼斯人仍然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单体建筑,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对金光大道超过200亿美元的总投资规划,亦是澳门有史以来吸引的最大笔投资,金沙中国仅次于垄断该市场数十年的澳博。

但 根据其母公司金沙中国(1928.HK)今年一季报,其会议、渡轮、零售以及其它业务在今年头三月的收益净额,自2009年同期的1700万美元大幅增长 至2700万美元,在金沙中国今年一季度高达9.44亿美元的收益净额中,占比不过2.8%,即使加上来自客房、餐饮、购物中心的使用权与管理费收入等所 有非博彩业收益,占比亦不过11.2%。

如何达成这一目标,不单是澳门威尼斯人或者金沙中国必须完成的答卷,也是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之路 胜算几何的最实际检验——按照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的表态,澳门威尼斯人背后的拉斯维加斯模式正是澳门经济转型的最大希望所在。谭伯称,“不是每一家博 彩企业,都能花200亿和十年时间建造一个威尼斯人综合度假村,忍受项目中的会展、零售等业务都要亏损一段较长时间方能盈利的事实。”

若从 会议展览场地承办业务量看,澳门威尼斯人在今年经有33个展览的订单,同比增长22%,明显领先于澳门整体在一季度录得的4%MICE业务量增幅。“澳门 旅游塔现在已经不是我们的同等对手了。”上述澳门威尼斯人内部人士在评价对手信德(242.HK)发展的旅游及会展综合设施与澳门威尼斯人的最新竞争形势 时称,作为澳门最标志性的大型国际会展,每年由澳门贸促局举办的MIF从澳门旅游塔移师澳门威尼斯人,已有三年。

尽管如此,澳门威尼斯人仍要面对包括访澳签证的限制,以及澳门对周边市场连通性不足、香港会展业对澳门的冷处理等老问题。

“我们建议向内地访澳参加会展的参展商和买家、观众发放特别签证,解决目前广东省每两月方能获得一次访澳签证的限制。”一位澳门会展业人士说。

“不过我们找到了一个解决之道,”该人士解释称,通过与内地权威的行业组织或政府部门合作,同时与澳门政府进行充分的组展商、行业组织、政府三方沟通,就能向参展商和买家发出邀请函,后者凭邀请函,就能在办理签证时获得某程度的访澳限制豁免。

至于连通性不足的问题,在非凡航空今年上半年倒闭后显现,因为此前唯一执飞澳门与印尼、越南航线的就是非凡航空,而且澳门威尼斯人在澳门所有综合度假博彩项目中,拥有最高的东盟游客敞口。为了提高澳门的通达程度,金沙中国正是吉祥航空开通上海至澳门航线的最大推手。





福記之殤 民企上市公司“猝死”樣本

2010-3-17  每經

福記之殤 民企上市公司“猝死”樣本





  每經記者 陶斯然 實習生 徐冰玉 發自上海  賭局注定成王敗寇!

   總部位於上海,為諸多500強企業提供工作餐。2004年初登陸香港聯交所,年度盈利近8000萬元,四年後,2008年度盈利已達4.2億元,增長速 度傲視整個行業,業內甚至將它看作內地最大的送餐服務供貨商。然而這樣一個曾經被很多人認為有投資價值的企業卻意外猝死,這家公司就是福記食品服務控股有 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記)。

  值得玩味的是福記的掌門人名叫“魏東”,在中國資本市場,這個名字或許注定要被銘記!

  2009年10月7日福記食品停牌,並于10月20日宣佈進入臨時清盤程序。德勤企業重組服務合伙人黎嘉恩、楊磊明及主管何熹達獲香港高院委任為福記食品的臨時清盤人。

  現在,福記的去向正在成為焦點,然而教訓似乎被人忽視了。

沉浮史

“天 才賭徒”終陷四面楚歌每經記者 陶斯然 實習生 徐冰玉發自上海  2010年3月15日下午兩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了位於浦東新區寶安大廈的福記酒樓,門口的紅板宣告著一對新人剛剛在此舉辦婚 禮。兩位前台小姐中,一個在打著電話,另一個正百無聊賴地翻著一本時裝雜誌。當記者向他們詢問福記被清盤事宜時,“我們這裡每天都正常營業,生意也沒有變 化。”前台小姐看了看記者,懶懶地說。

  一切似乎安然無恙。福記,這家集合了酒樓經營、送餐服務、方便食品生產三大業務的餐飲大王,業務經營仍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可是在金融市場,福記早已是一片頹態,昔日的投資者為之唏噓。香港交易所里,曾經上揚至33港元的福記股票(1175,HK)已經以7.68港元的價格停盤5個月。2009年10月,福記突然宣稱,來自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員工正在對福記進行清盤。

  隨後至今,中糧、譚魚頭等食品大鱷,競相出價爭奪福記。

魏東的發家史

  當下,最悲情還是公司的董事長魏東,這個在十年前從一家小飯店起家,短短五年使福記在香港成功上市,個人身價位列2006胡潤百富榜第73名的神話人物,此刻卻只能沉默地任由自己的產業被他人搶奪。

  拒絕了所有媒體採訪的魏東,或許正在黯然神傷“這究竟是為什麼?”  “魏東是一名精明的天才賭徒。”一位長期觀察福記的人士曾如此評價其創始人魏東。

  主修稅務,畢業自江西財經大學的魏東早年並未過多地展現他的經商天賦,自1990年開始,他在南通市國家稅務局做了8年的公務員,然後突然下海。1998年,魏東東拼西湊,依靠銀行貸款200萬元,在南通開了一家餐館。

  他並非無備而來。他將公務員那套嚴謹的制度搬進了餐館里,設立了完整的管理模式,下設總經理、技術總監等職務,並將職能明確分工;同時,營銷上對菜單並不限制,盡一切可能滿足客人需求,最大程度上吸引客源。

   那還是創業的“洪荒”階段,所謂的創業者罕有管理的概念,魏東如此細緻的管理又何愁不能成功?1999年餐館的收益近千萬,經商天賦首次嶄露頭 角;2000年,魏東乘勝追擊,收購了蘇州的兩家餐館,開辦了蘇州新區福記好世界餐廳。毋庸置疑,他依舊是大勝而歸。2000年5月,公司增資至800萬 元,正式以“福記”品牌經營。

  偏安江蘇一隅已經不能滿足魏東,經過一番思考,他決定進軍長三角地區的核心——上海。2001年,魏東 32歲,他來到上海浦東,開辦酒樓。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更是精明商人的天堂。有著良好商業嗅覺的魏東迅速看到了一個潛力更為巨大市場——在那時,上海的 張江、外高橋、金橋等幾個工業園區剛剛興起,由於園區大多遠離市中心且大部分公司都未設食堂,職員的就餐就成為一大難題。

  魏東為此提出了自己的解決之道——送外賣。

  即使現在回頭來看,不得不說,主攻中高檔餐館的魏東,去做最低級的外賣送餐,這是一個多麼艱難的決定。事後,有管理學家分析,以中國的產業工人數計算,工業配餐市場至少有4000億元,餐飲配送潛力巨大。

  魏東的轉型,正是時候。

  2002年,魏東正式進軍餐飲配送行業,並以他的管理天才,推出了日後被業界頂禮膜拜的流程化 “教科書”——福記垂直化模式。魏東將送餐流程自上到下,分為中央採購、開封及用料分配、清洗、切割、醃泡、半加工產品,以及由中餐館、送餐、方便食品組成的營銷終端。

  魏東的“福記垂直化模式”到底強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據當時一些考察福記的風投回憶,當初福記一個終端點只有40人,卻可實現日送餐2萬份的工作量。其人力成本僅占收入的5%,而其他競爭對手在30%以上!令人嘆服!

  就這樣,福記,這艘魏東精心打造的餐飲巨輪終於駛上了快速發展的航程。

  2003年,在進軍餐飲、進軍快餐之後,魏東開始人生中的第三次重要賭博——上市。2003年初起,魏東就通過向國際投行貸款的方式,建立了新的公司,並通過多次貸款和收購于2004年將整個福記的核心資本併入自己的旗下。

  2004年12月,代號1175的福記食品服務在香港主板上市,集資淨額約達2.88億港元。魏東成功了。

急轉直下

  2004年底,初登資本市場的福記每天可以生產10萬份左右的盒飯,不過,魏東的野心遠不止這麼一點,他的目標是超過100萬的日生產、配送量。同時,為了控制整個流程,魏東的福記還要進入上游採購和加工市場。

  要達這些目標,魏東需要錢,上市所募得的資金,遠遠達不到他的要求。2005年,魏東瞄上了可轉換公司債券(ConvertibleBond,以下簡稱CB)。

   何謂可轉債?投資界人士常常戲稱,可轉債對投資者而言是保證本金的股票。它兼具了股票和債券兩者的屬性,結合了股票的長期增長潛力和債券所具有的安全和 收益固定的優勢。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通常來講,當公司股價 上漲,投資者對企業前景看好時,就會選擇將債權轉為股權,獲取更大收益。

  相比于銀行貸款,可轉債的融資成本更低。以2007年11月, 簽訂的三年期零息可轉債為例,這份債券的換股價為32.825港元,如未換股,應以本金107.34%贖回,利息率僅為7.34%。而在人民銀行的網站 上,2007年9月15日和12月21日的一至三年(含三年)貸款利率分別為9.47%和9.56%,高過可轉債。

  2005年10月, 距福記上市還不到一年,福記發行6.2億港元的CB,換股價定為10.25港元。2006年3月底,福記的年營業額上升75.2%至7.97億元,送餐服 務營業額達5.55億元,其股價也一路飆升至近20港元,成為當年港股市場漲勢最好的股票之一,魏東夫婦,也以35億人民幣的身家,位列2006年胡潤百 富榜第73位,與百度李彥宏並列。

  2006年和2007年,他又相繼通過投行簽訂了兩筆CB,金額也提高到10億港元和15億港元 (換股價定為32.825元,比當時的股價高出32%)。

  可是,金融市場並非如此簡單,金融工具的使用可能帶來的流動性風險,悄然潛伏下來。

  2006年當年,盡管公司的業績突飛猛進,但其利潤也僅2.5億港元,也就是說,如果2009年11月福記的股價不能達到雙方合同約定的17.18港元,福記就要償還近10億元的債務。

  如此巨大的債務,應該怎麼償還?可是2007年,股市正是一片欣欣向榮,福記的業績也是一片向好,魏東正急著用募集的資金四處投資,哪裡會關心潛伏的債務風險呢?

脫繮的風險

   如果說第一筆CB合同還算成功,那麼第二筆10億港元的CB合同,則讓市場不大不小地吃驚了一下。2006年11月,在上筆CB發行僅僅一年,福記與瑞 銀訂立三年到期的第二筆CB,總價值達10億港元,而2006年當年,盡管公司的業績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其利潤也僅2.5億港元,也就是說,如果 2009年11月福記的股價不能達到雙方合同約定的17.18港元,福記就要償還近10億港元的債務。

  拿著籌來的錢,整個2007年,福記公司雖呈現爆炸式的發展狀態,然而,此時的福記,其實已經走到了懸崖邊。

  2007年底,福記的年報揭曉,其年度盈利已經達到3.4億元,不過,仔細閱讀其財務報表,就會發現,當年經營業務所得現金金額為4.8億元,但其投資所用現金淨額卻已達11.4億元,如果剔除可轉債所帶來的融資收入,福記的流動資金將出現巨大虧空。

  2007年10月,上一筆10億港元的CB發行還不到一年,福記就又瘋狂地發行了15億港元的CB,不僅其約定的換股價高達32.83港元,期限也僅僅只有3年。每年淨利潤僅4億元左右的福記,面臨著3年內陸續到期近25億港元的債務風險。

  國際金融危機成為推倒多米諾骨牌的最後一擊。

  2008年整個股市大幅下挫。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港股全面下挫,福記從最高時的近29.20港元跌至最低時的2.27港元,換股無望,25億港元的債務壓力滾滾壓來。

  2008年底,福記曝出財務報表造假傳聞,財務總監突然宣佈辭職。整個福記,由於缺乏適度的權利制衡機制以及基本的風險管理體系,一下子變得岌岌可危。

  自福記股價下跌,面臨或將償還債券本息的風險之時,當年幫助福記簽訂CB合同的摩根大通大幅減持所有的福記股票。

  福記股票最終一路狂瀉,而後“猝死”。

  在2009年福記宣佈清算之後,曾有財經人士如此評論,“如若當初福記不採納CB這樣的激進手段,而是穩紮穩打發展,又怎會到今日這個地步。”

收購戰

衆大佬火拼 誰是“真命天子”每經記者 李凌霞 發自深圳  福記食品,這家曾經輝煌的企業深陷債務漩渦,另一方面,它的清盤,也令這家國內送餐連鎖企業龍頭旗下的資產及其在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受到不少同行的垂涎。一場沒有硝煙的爭奪戰已然開打。

爭奪對手

譚魚頭與真功夫的火拼

  有觀點認為,福記的經營模式以及旗下生產線及房產等,都是十分優質的資產。另外,作為國內相對老牌的餐飲類上市企業,福記食品多年的上市地位更是不可多得。

  事實上,在福記食品宣佈清盤後不久,就已經有不少企業和資產開始瞄上了這塊“肥肉”。內地連鎖餐飲的擬上市公司中的譚魚頭及真功夫則更是期望能夠通過收購福記食品而達到“借殼上市”的目的。

  真功夫及譚魚頭近年來在內地的發展都十分迅速。真功夫1994年誕生于東莞長安,是國內米飯快餐連鎖龍頭,目前在全國已發展了346家直營餐廳。而譚魚頭則是內地最大的火鍋連鎖店之一,發源於成都,目前經營著約170間分店。

  同時,該兩公司一直就將上市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其中,真功夫2007年曾獲得今日資本及聯動兩家風投高達3億元的投資,計劃在2011年前完成上市計劃。而譚魚頭則早在2001年,就于香港註冊了公司,以方便公司通過香港,達到與資本市場融合的目的。

   真功夫及譚魚頭這兩大實力強勁的財團參與競購,令福記食品的爭奪戰變得緊張起來。盡管雙方均未明確透露具體的收購作價,但據香港媒體的報道,雙方在為爭 奪福記暗地所做的努力十分激烈。其中黃英豪表示,會考慮再收購福記的一些廠房資產,並將預計的收購價格提高。而另一財團代表之一蔡朝暉則表示,正爭取得到 福記債權人的支持,擬在重組協議中,將債權人可獲得的股權比例提升至10%以上。

  據悉,譚魚頭財團此前計劃,收購目標主要為福記食品的上市地位以及部分餐廳業務。而真功夫財團的計劃則是將福記食品的全部資產全盤拿下。

爭奪方式

實業大佬傍上資本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真功夫還是譚魚頭,他們想要通過“借殼上市”的目的都並非依靠自己“單打獨鬥”。擅長實業的蔡達標和譚長安,在收購福記食品這件事情上,都選擇了一位或多位在香港資本市場上頗有經驗的資本高手作為合作伙伴。

   與真功夫蔡達標達成收購同盟的蔡朝暉,目前是天行國際的第二大股東,並擔任公司的執行董事職務,對天行國際的持股比例約為29%,而天行國際的主營業務 就是從事證券及貿易等。蔡朝暉的簡歷顯示,在過去蔡朝暉曾擔任過東方銀座行政總裁的職位,並曾在東泰證券及新鴻基證券等金融機構工作過,對資本市場十分熟 悉。

  就收購福記食品,真功夫財團顯得十分高調。該財團特地在香港召開了一個新聞發佈會,對外表示,三方的聯合是集結了資金、財務管理、 企業管理,以及中國餐飲業的運營經驗等多方面的優勢。也是希望能為福記的現有客戶、員工、債權人、股東及可轉換債券持有人達成最為有利的方案,也是一個雙 贏的方案。

  而作為“收購緋聞”的另一方,譚魚頭則聯合同樣在香港資本市場經驗豐富的黃英豪。據譚長安向媒體透露,他與黃英豪早就相識, 並且私交很好。而黃英豪近年來在香港資本市場可謂風生水起,2008年他收購海域化工(02882,HK),後將其更名為香港資源,並在之後引入李兆基等 著名富豪為投資者。2009年,香港資源通過收購,還將在清盤程序的金至尊(00870,HK)收歸旗下。

  如果說譚長安在餐飲經營方面經驗豐富,那麼在資本運作方面,黃英豪則無疑具備更大的優勢。另外,香港美心集團對於福記食品旗下部分資產十分感興趣,而單個力量的收購又太薄弱,所以最終多方的利益促成了他們組成財團競購福記。

爭奪謎局

神秘國企半路殺出

  真功夫及譚魚頭兩家企業參與競購被外界認為目的是 “借殼上市”,同時也被視為收購中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但令大家都始料未及的是,福記食品收購案在收購的最後階段突然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3月8日,譚魚頭、真功夫相繼宣佈競購失敗。同時,市場傳出中糧半路殺出。隨後,《每日經濟新聞》聯繫到了中糧控股(00606,HK)。對於上述收購傳聞,該公司投資者關係部負責人向記者予以否認。

   另外,還有報道稱,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在參加“兩會”期間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中糧集團並沒有參與競購福記食品。他稱“不可能有收購我不知道的,不會 的。”  盡管中糧控股和中糧集團均以“否定”的態度回應記者的詢問,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中糧集團通過旗下的其他公司完成對福記的收購。

  如果不是中糧,那麼這家神秘的國有企業到底是誰?或許,就在近期,答案即將揭曉。

□福記教訓

  十年前,而立之年的魏東下海經商,歷經千辛萬苦,創造了創業五年即上市的神話;而這個潛力巨大,目標成為一家“基業長青”的公司,卻又在短短五年內,如流星一般,在發出耀眼光芒後,暗淡墜落。

  福記的倒下,又有什麼教訓?

   “福記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民營企業,主營業務也還算經營得不錯,而問題出在資金上。福記在資金借貸方面,對股市的預期過於良好,在流動性管理上沒有很好地 控制風險,所以在金融危機到來、股市大幅下挫的情況下,出現了資金斷裂。”複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釗教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這樣評價 到。

  “為什麼中國的民營企業老是長不大,資本金擴大到一定限度,市場份額達到一定程度後,往往會遇到發展的瓶頸。像福記在創業初期成長 也是非常迅速,帶有很強的冒進性。這可能使它在上市後的融資里也延續這樣一種風格。”  “但從這個企業的案例上看,恐怕還有更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首 先,福記總計超過30億港元的零息可轉債債券,是通過境外的金融機構渠道募集的。這麼大的資金在內地是較難獲得的。如果一開始,他可以從內地銀行獲得長期 貸款進行生產性建設,或者內地的金融機構能夠給予他較為低息的貸款,以償還借債度過危機,福記應該可以避免清盤結算的命運了。所以,內地金融機構對民營企 業發展的扶持,還是需要加強的。”  “進一步看,2007年前後,我們在資本市場看到了一個長期的所謂牛市。在那個時候,很多人可能比較熱衷于進行資本 運作,將自己的很多資金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金融市場上去,因為收益更高。其實這種經營理念是有些問題的,資本市場本身的不穩定,企業的投機性經營動機,這些 對於民營企業乃至是整個企業界的發展會帶來很多弊端。”  現在福記賣殼正在進入收官階段,不知魏東作何思考?



制鞋业样本调查:利润与成本的赛跑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2/0MMDAwMDIwNDE0MA.html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已经使得国内相关产业承受了巨大压力。

10月29日,东莞市厚街镇国际会展中心,为期三天的第十二届中国东莞国际鞋展鞋机展进入第二天,但场面依然较为冷清。

“三 天展期,能拉到一个客户就算不错了。”东莞海贝鞋业董事长查明对记者说。而多家参展鞋企亦同样表示,近期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和工人短缺的叠加因素,使 得企业利润受到较大影响,而被迫的提价之举,也使得部分客户在流失。深圳市加工贸易协会副秘书长郑建国告诉记者,该协会近期搞了一次“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影 响”调查,在近70家调查企业中,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公司利润影响在500万元以上者,占比高达20%。加强内控管理和适当提价,成为各企业的可能应对之 策。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牌价的数据, 10月29日早间,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6.6908元,相对6月重启汇改之后的升值幅度近2%。而业内都估计,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幅度将会加大,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很可能突破3%;另有专家更预计年内人民币升值将达5%。

珠三角外贸依存型加工贸易企业,又迎来了一场艰巨的生存之战。

海贝鞋业镜像

10月29日13时30分,东莞市厚街镇下汴工业区海贝鞋业生产车间,工人们开始了下午的忙碌。

“两条生产线,原来有100多人,近期就走了40多人。”厂长任坚定说。

海贝鞋业的产品全部销往国外市场,虽然总体订单充足,还有部分产品的订单生产安排到了明年2月份,但记者依然在车间现场看到,因为没有足够的员工,有一条生产线已经暂停了一大半。

查明告诉记者,开工不足一方面与工人缺乏有关,另外也与人民币升值挤压利润有关。“我们现在是有选择地做订单,利润太低甚至不赚钱的订单,我们就不接。”

海 贝鞋业财务副总经理章桔透露,“目前海贝做的是高端鞋产品,行业利润一般在10%左右。而近3个月以来,人民币升值约达3%,对企业利润构成很大压力。虽 然海贝鞋业已经采取各种方式尽量控制成本挖掘利润,但由于皮革、五金等原材料国内采购成本普遍上涨了20%,最后的总收入依然会减少3%左右。”

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亦给海贝鞋业的利润空间上了“紧箍咒”。海贝生产的鞋子,原料都是从南美等地区进口的真皮材料,目前其价格已从前期的每平方英尺7.5美元上涨到10.5美元,涨幅高达40%,而海贝的产品报价只上涨了7%左右。

而人工成本的上涨,也是比较重大的影响因素。生产厂长任坚定透露,目前海贝鞋业的人均工资已经从原来的1000多元上涨到了现在的2000多元。而今年6月份以来,东莞的企业工资就有过大约三四次上调,平均上涨了200元左右。

“各方面压力都来了。”查明感叹道。

由于汇率升值的因素,像海贝鞋业这样的出口外贸型企业,已经和客户以30天报价期来进行结算。在30日的报价有效期内,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兑损失,由海贝鞋业承担;30天之后的汇率损失由双方各分担一半。

除了高端鞋企之外,中低端外贸企业生存更为堪忧。按照查明的介绍,低中档鞋企业的利润一般也就在3%-4%左右。

查明的一位商界好友,经营着一家低档鞋生产企业,依靠微薄利润和大生产量维持生存。最低时生产一双鞋只能纯赚7分钱,但年生产量高达1.4亿双。就在上个月,这家订单很多的制鞋企业突然倒闭了。

利润大减

而同样的困境,也在其他企业身上发生。

“能接多少订单,我们心里没底,不知人民币涨到什么时候。”东莞国际鞋展的诸多鞋企如此表示。

据 生产凉鞋拖鞋的小型企业广东潮州圣泽公司老板郑斌介绍,8月份,他们接了南美一个6万双皮鞋的生产订单,以银行60天的信用证为结算手续。而近几月人民币 的上涨,令公司损失了8万元利润。而厚街本地一家童鞋企业,拥有两条生产线,年产150万双童鞋,但现在只开了一条生产线。由于皮鞋加工产能过剩竞争加 剧,企业想随人民币升值而提高报价,普遍受到了客商的抱怨。因为担心外国客商流失,很多企业不敢提价或提价幅度很小。而广州蓓美公司一个几十万双鞋的订 单,因人民币升值使得每双鞋跌价1元,几十万元的利润转眼泡汤。

6月底7月初,深圳市加工贸易协会对70多家企业做了一次“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问卷调查。协会副秘书长郑建国对记者透露,情况很不乐观。

调 查显示,在电子、服装鞋帽、机械等行业中,90%的企业认为人民币升值弊大于利,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加工贸易型企业受影响较大。在汇率对企业出口利润 的影响上,30%的企业利润减少50万元以下,10%的企业减少50万-100万,40%的企业减少100万-500万间,20%的企业利润减少500万 以上。

“大企业规模较大,有品牌,市场分散,抗压能力较强。中小企业压力最大。”郑建国说。

应对有别

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倒逼之下,珠三角企业欲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上述深圳加工贸易协会所作调查中,40%的企业都选择了主动降低成本。

“如果企业管理得好,利润还是有内部空间可挖的。”海贝鞋业副总经理章桔说。她坦言,原材料浪费、工人怠工、生产组织不力和效率低下,造成了公司成本浪费和人工产能下降。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利润空间,海贝鞋业改变了工人薪酬考核与发放制度,将原来的计时制度改为计件制度,规范员工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在汇率风险上,与客商、银行各方约定汇兑损失分担,并尝试进行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与供货商协商,努力压减成本,至少不让成本上升。

此外,从8月份起,海贝鞋业也和部分欧洲、澳洲客商约定,由以前的美元结算变更为以欧元、澳元结算。“客商都不愿以人民币结算,只能以当地货币结算以减小损失。”查明说。

另有出口型企业通过转内销来规避汇率风险。东莞一家鞋企人士表示,今年起其由完全外销转为部分内销,国内消费市场正变得日益强劲,最近与各地销售商有更多接触。内销的利润也高于外销,大概有2-3倍的差距,但内销会对企业品牌提出更高的要求。

东莞市外经贸局一位官员对记者称,政府也在鼓励出口企业转内销,帮助企业对接国内客户。建议企业谨慎对待长单、大单,防范汇兑风险。在原材料采购上,减少国内采购。

与部分企业修炼“内功”相比,更多的企业还是通过提价来对冲部分损失。记者采访多家参展企业了解到,本次东莞秋季鞋展多数企业报价比今年5月春季鞋展高出一到两成。然而,因有客户流失隐忧,谨慎提价后的出口企业究竟能撑到何时,尚难预料。


珠三角玩具企业瘦身转型样本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31503.html

三角一些玩具、服装、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再次被成本压力逼近所能承受的临界线。

在玩具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东莞市坚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坚对这个传统产业的前景感到困惑。与很多同行一样遇到发展瓶颈,尽管订单逐渐回 暖,但同时成本也节节攀升,他暂时还无法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方法,只好选择将生产规模缩小,将玩具厂工人人数从最高峰期的五六千人减少到目前几百人。

珠三角大型玩具企厂数量有所减少,作为玩具出口贸易商的深圳市华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谷武对此深有体会。“今年来一直为找厂下单感到很烦恼,一 些常年合作的上规模港台资玩具厂家陆续关闭或转移,一下子很难找到合适的新供货商,欧美技术壁垒越来越高,由于担心小厂达不到要求,因此只好推掉了不少订 单。”

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不断上涨,加上汇率波动,蚕食着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后一点利润。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今年11月对玩具、鞋等45家轻工出口企 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自6月19日中国重启人民币升值以来,45家轻工出口企业中有35家出现利润下降,如果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值1 个百分点,45家企业中预计将有20家利润率下降3%以上。

成本优势丧失加速,出口风险加大,面对新一股寒流,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步伐。

三大风险:成本、质量和贸易壁垒

李伟坚是在1989年加入玩具代工队伍中,凭着珠三角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迅速扩张,出口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并成为了美泰、沃尔玛、迪士尼、肯德基等大型玩具采购巨头的供货商,在中国玩具制造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些玩具采购巨头对产品要求非常严格,会不定时派第三方来验厂,想要进入这些企业供货体系并不容易,例如为肯德基生产玩具赠品的企业,全球能达到 其标准的只有7家,我们是其中一家,肯德基采购量非常大,一个订单动辄上千万个玩具。”李伟坚谈到,他曾一度是以数取胜的,但最近几年随着原材料价格波动 太大以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加上汇率波动,这种大规模代工出口的风险越来越大。

今年来,棉价大涨大跌令纺织服装行业陷入被动的状态,而在玩具产业则更早已经历过原材料价格的震荡。玩具行业原材料品种繁多,企业有可能仅一年内采 购的塑料原材料就上千种,没太大科技含量的玩具产品的定价与原材料价格密不可分,而原材料从2007年以来波动得非常厉害,玩具订单报价一不小心就会亏 损。

李伟坚与同在东莞设厂的玩具巨头合俊曾一齐争夺过一个上亿元的机器人玩具订单,他当时所报出的机器人玩具单价是200元,而合俊报价是150元,合俊以价格优势拿下订单。不过,李伟坚核算了一下成本,只要原材料上涨一点,按合俊的报价肯定是亏损的。

合俊在2008年10月轰然倒下,在业界引起一片哗然。在李伟坚看来,这不仅与金融危机爆发引起订单萎缩有关,更多还是合俊内部存在经营管理的问题,以削价竞争扩大规模导致连连亏损,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成本预算对劳动密集型的玩具行业来说至关重要,但这对大多利润在2%~3%的玩具企业来说也是极高的要求。最近几年原材料的价格震荡往往超出企业的 预期,例如塑料价格曾一度出现过上半年从11000元~12000元/吨上升到17000元/吨,紧接着在下半年又跳水到7000元/吨,过一阵又冲上万 元一吨。

“以前每月报一次价,因为原材料价格波动,近两三年来变成一天一个价,这对玩具出口企业来说非常困难,像肯德基这样的大单,从研发设计到交货的周期 往往是一年,普通订单从下单到交货也要两三个月,我们对报价束手无策。人工也在不断上涨,目前东莞工人工资普遍在2000元以上,今年来上涨幅度达到 20%~30%,而出口玩具要提价5%都不容易。”李伟坚对玩具代工的现状感到很无奈。

不仅仅是成本风险,欧美贸易壁垒渐筑渐高,也在增加玩具企业的出口风险。美国是中国玩具的主要出口市场,但近年来出口美国的中国产玩具频繁发生召回 事件,日前,美国进口消费品监管机构的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表示,如果中国玩具制造企业不根治安全隐患的话,将会遭遇更多的召回。此外,欧盟委员会将于 2011年7月20日正式实施《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该指令是目前世界上最严格最苛刻的玩具法规。

对于安全质量,李伟坚一点都不敢松懈,他身边就曾有朋友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2007年,佛山市利达玩具有限公司老板张树鸿以自缢的方式,回应了美国最大玩具商美泰对中国产玩具大规模召回事件。这件事情对李伟坚震撼很大。

押注瘦身转型

广东玩具生产大约占全球的一半。这几年来,目睹身边的玩具制造大鳄一个个倒下,李伟坚感叹自己的玩具厂能够生存下来实属不易,从去年起对企业进行大 刀阔斧的战略调整,一边将玩具厂迅速缩小到几百人的规模,一边加强了研发和设计,集中为一些中高端客户代工。与此同时,他腾出很大精力跨入LED灯具这个 新领域。

目前,国内企业一窝蜂涌入LED灯制造行列,李伟坚称,自己不是盲目地跟风踏入这个新兴行业,而是有计划地进行转型升级,在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大趋势下,必须提高产品附加值。

李伟坚初步的算盘是,年产1亿元产值的玩具,至少需要 2000名工人,而生产同样产值的灯饰,不到300名工人。一个玩具只能买几元到几百元,而一盏无极路灯可以卖到2000~3000元,一些LED路灯甚 至买上万元一盏,而且灯饰的原材料远远没有玩具的复杂,相对容易核算成本。

通过收购以及整合多方资源,李伟坚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已建立起8万多平方米的各类照明灯生产基地,拥有年产值10亿元的产品生产能力。

他坦言,LED灯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手中,该企业LED灯芯片基本还是依靠进口,但在LED灯开发应用和设计等方面取得很大突破,正在与一些照明光源科研机构合作从核心技术突围。

“国内外都在鼓励企业朝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这个新兴产业有很大市场空间,因此我们的节能灯从一开始就以自主品牌进军国内外市场,近日刚拿到一宗来 自智利的大单,因为之前从事电子玩具出口,熟悉欧洲RoHS指令等标准,也很顺利进入欧盟等市场。”李伟坚解释说,新兴行业更容易培育自主品牌,而玩具行 业已非常成熟,设计、品牌以及渠道基本掌握在美国、日本等玩具企业手中,而且中国玩具80%~90%以出口为主,国内缺乏玩具销售渠道,拓展内销也困难重 重。

在劳动密集型的玩具行业“瘦身”后,李伟坚明显感觉到成本压力减轻不少,对玩具订单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不急着依靠数量来维持工厂的运转,今年来一直保持赚钱。



复制义乌:商圈融资的可行样本?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2/635279.html

果将类似于义乌小商品市场这样聚集于一定地域内的商品交易市场和商贸服务聚集区,又称“商圈”,整体打包,就能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变为一个整体的可控风险,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那时候,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江西鑫达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浩1998年开始创业,企业刚起步时,总是因为融资难而痛失不少商机。

长期以来,困扰商贸企业的融资难题有望逐步得以解决。

商务部正会同银监会等部门酝酿出台《关于促进商圈融资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据新华社报道,商务部日前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了促进商圈融资发展交流会,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在会上透露,《指导意见》将从推广适合商圈特 点的融资模式、创造良好的融资服务环境和建立商圈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明确商务主管部门、银行业监管部门、融资性担保机构、金融机构、 商圈管理机构在推动商圈融资发展中所承担的职责,提出具体的工作任务,是政府部门推动商圈融资发展的一个重要文件。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中小商贸企业2600万户,占商贸企业总数的99%以上,由于固定资产少、规模小、业态繁多等原因,这些企业长期以来面临融资困境。

温再兴说,发展商圈融资,一方面放大了单个企业的信用,增强其融资能力;另一方面,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征信成本,提高其为中小商贸企业服务的积极性。

“商务部3月份左右就开始对商圈供应链融资进行调研,在10月份左右最后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文稿,并在11月份,大约半个月前交给银监会。接下来,银监会和商务部都会在修改之后,再征求内部意见。”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今年5月份,本报记者曾报道,商务部正在积极研究推动发展集群融资这一新型融资模式,相关具体支持配套政策预计将于今年内出台。

今年6月21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

据悉,此次的《指导意见》也是配合上述文件,集中体现出商贸中小企业特别是商圈中的中小企业所落实的政策。具体地说,就是首先引入专家来指导中小商 贸企业逐步完善财务状况、征信水平;再将银行、担保公司介绍进入商圈来对接。“政府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来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消息人士透露。

单个小的商贸企业可能由于资本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不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但是经过调研发现,如果将类似于义乌小商品市场这样聚集于一定地域内 的商品交易市场和商贸服务聚集区,又称“商圈”,整体打包,或者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所组成的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就能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 险变为一个整体的可控风险,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商务部调研发现,由于商品交易市场拥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和担保体系,截至2010年3月,浙江杭州湾钢贸城已帮助200多家入驻企业获得担保融资累计 超过30亿元。他们的方法是,商圈管委会或管理公司对入驻的中小商贸企业进行组织筛选,再通过担保公司或商圈管理公司担保为其获取银行融资。



调控下的花样年样本:变革商业模式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30/0MMDAwMDIxMzY0MQ.html

12月23日,花样年于无锡再购得一幅商业用地。今年以来,这家在香港上市的深圳房企在调控之下坚决转身,进行战略转型,从原来较为单一的住宅开发商向综合服务运营商转变,具体搭建高端住宅+商业地产的业务模式。

花样年的转型,可谓是调控大变局中房地产公司求变的典型案例,更多的房企变革正在发生,行业快速走向分化。与万科、保利、佳兆业等开发商不同,花样年总裁潘军并不太看好普通住宅市场,认为其受保障性住房影响较大,转而将目光放在了高端住宅、商业地产及服务上。

房地产区域市场正在消失

2010年的宏观调控,带给房地产市场的更多是强者愈强,如万科、保利、恒大等均实现了创纪录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而一些中小型房企的生存空间被挤压。

“万 科、保利等全国性布局已深入三四线城市,产业生态链断掉了,区域市场正在消失,我们不会和央企、地产大佬争市场,”12月27日,花样年深圳美年广场亮相 仪式上,潘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房地产行业已经形成全国性市场,房企要生存,要跟大规模复制开发的地产商形成差异,必须进行战略转型。

潘军称,花样年的策略是要做高端住宅,且一定要有服务,并大幅增加商业地产,花样年原来设定的住宅与商业的比例是7∶3,现在改为5∶5。

据介绍,美年广场含1座酒店、5座办公楼及8000平米园林,定位创意产业总部园区,将是花样年明年深圳市场的主打产品,也是花样年战略转型的代表。

“未来的关键在于不是谁最大,而是谁还存在。”潘军说,开发量过大,未来市场没有了怎么办?花样年不追求规模化,而在进入的城市每年运作一两个项目,如果每个项目每年有10亿销售,进入20个城市,就有400亿,也是不小的数字。

潘 军不看好中低端,称花样年将逐渐退出中低端住宅市场。“今年卖得最好的是中低端,但这种生产力大量存在,产品同质化;这一类产品的客群很多是夹心层,政府 的保障房正是要解决这一人群的问题,未来受保障房影响较大。”他说,每年1000万套保障房,连续做十年,将有3亿人解决住房问题;按60平米/套每年就 是6.5亿平米,而商品房每年才卖9亿平米。

“地价比去年高近50%”

对于花样年来说,确立了新的战略,拿地就颇费思量,现在一线和其他热点城市的地价已经很高,想要在城市核心区拿地谈何容易?

“要做高端住宅必然要承受一些高的成本,”潘军表示,拿地现在有三种方式,一是与土地方合作,二是收购,三是招拍挂,“最好是挂牌,尽量避免拍卖形式,哄抬当地的房价,”潘军透露,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地方政府很希望借地价把当地的房价抬上去。对此花样年尽量避免“入局”。

潘 军对今年土地市场的感受是,上涨幅度达到50%,远远高于去年;而且,多数地方政府并不希望地价下调。所以公司基本上以收购和合作的形式获取土地,从而使 得平均楼面地价不高于1000元/平米。目前花样年已拥有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近1500万平米,其中,仅有20%为低端住宅,30%为商业用地,约50% 为潜在的高端住宅用地资源。

自11月份以来,花样年积极运作台湾TDR募资,市场预计融资将达到4亿元。潘军称,花样年资金充裕,目前公司已经将明年的拿地、工程等预算都做完了,意向地块正在协商中,新的银行开发贷款额度都已落实。

楼市渐趋多元化

“做买卖可以是家乐福、沃尔玛,也可以是LV、爱马仕,房地产市场也类似,未来必将是多元化,”潘军认为,成本化的房地产是能减就减,市场上完全靠成本、靠执行能力、标准化的房企很多,而真正做精品和服务的很少。

潘军透露,在其高端住宅产品线中,花样年将深耕精装养老公寓市场,明年将在苏州、成都、无锡、天津四地,进行试点。

花 样年转型并非个案。中房信·克而瑞分析师崔琳指出,从近期成交土地类型来看,不少开发企业出手积极购入商业用地、综合体地块及旅游地块也成交频繁,这也在 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住宅市场遭遇深度调控的环境下,不少房企已经在产品类型、战略布局上做出积极的调整,而这种变化在新增土地市场上开始呈现。

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龚方雄也认为,赚钱有两种方式,一是高边际利润率,二是高成交量、销售量,“如果是相对比较低的利润率,但有很大的量,也能赚到很多钱,未来的格局可能会往这个方向走,量仍然能维持,但利润率会降低,关键是要看谁能抓住机会。”龚说。

此外,龚方雄认为,高端住宅会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如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将降低这类房企的利润率,对此潘军表示,可增加持有型物业来对冲,过去数年花样年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48%、49%,未来希望能维持在40%左右。



WiFi競逐廣東樣本:三大運營商的免費邏輯

http://www.21cbh.com/HTML/2011-4-18/2MMDAwMDIzMjk2MQ.html

2010年因亞運會之機小試牛刀後,三大電信運營商在廣東WiFi市場再顯身手。

4月13日,廣東電信對外宣佈,從2011年5月1日到9月30日的深圳大運會期間,廣東電信天翼手機和寬帶用戶使用WiFi免費,而其固話、小靈通、非廣東的天翼用戶,以及其他運營商手機用戶也可每月使用10小時的免費WiFi。

在此之前,廣東移動和廣東聯通也分別推出了免費WiFi上網服務,其中廣東聯通將年初開始的WiFi友好體驗活動從3月31日延長至今年8月31日;廣東移動也宣佈對其全球通八大套餐客戶實行全年WiFi免費政策。

廣東WiFi免費潮

4月初,三大運營商在廣東掀起的免費WiFi大戰,頗有爭先恐後的架勢。

與 其他兩大運營商不同,廣東電信已經開始將WiFi潛在用戶的拓展目標延伸到了移動和聯通的手機用戶中。按照廣東電信市場部WiFi業務主管陳柱的說法, 「這並非是針對競爭對手促銷做出的應對行動,也不是挖牆角,廣東電信只是為了通過免費讓WiFi業務的潛在用戶得到激活。」

然而三大運營商的免費WiFi戰略,卻有著各自的出發點。從廣東省的移動通信市場情況來看,廣東移動的優惠對象是其高端的全球通用戶,與之前推出的送話費一樣,移動是為了穩定全球通高端用戶,以免被聯通「沃3G」、電信「天翼」的3G套餐大規模拉走。

廣東聯通在去年底就推出後付費手機用戶開展WLAN友好體驗活動,原計劃截止2011年3月31日,近日又將此免費WiFi上網體驗延長至2011年8月31日。

然而三大運營商中只有電信WiFi針對的用戶最為寬泛,但是其優惠最多的還是天翼3G手機和寬帶用戶,所以其推免費WiFi的主要目的依然是借此來吸引更多人使用天翼3G手機和無線寬帶。

「我們內部制定的就是C+W(CDMA2000+WiFi)的捆綁策略。」陳柱告訴本報記者,「其實之前廣東電信針對天翼用戶就贈送每月30個小時的免費WiFi,而今年5月-9月的大運促銷期間則取消時間限制,活動核心依然是為了帶動3G用戶的快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廣東電信第一次將免費WiFi覆蓋的目標瞄準了非廣東的天翼用戶以及其他運營商手機用戶,而且在大運促銷期間贈送的免費時長從此前的2小時延長到10小時。對此,陳柱的解釋是,「這主要是為了盤活電信的WiFi網絡資源。」

截 至目前,廣東電信已經投資過億元建設了1萬多個WiFi熱點,而AP數量則達到了3萬多個,目前在廣東省內依然處於相對領先的位置,但是之前的活躍用戶數 量太少,這導致大量的WiFi網絡資源閒置。而同時3G寬帶資源則比較擁擠,而免費WiFi可以分流部分3G網絡的壓力。

其實廣東電信在去 年亞運期間就曾經面向廣州市民免費開放全城的WiFi網絡,按照陳柱的介紹,當時電信的活躍WiFi用戶(每月使用1次以上)從2萬多戶快速增長到15萬 戶,而在亞運後隨著免費WiFi業務的停止,其活躍用戶下降到6萬戶左右。廣東電信希望通過這次到年底的促銷,讓活躍用戶數量增長到20萬以上。

共建共享摸索

「廣東電信2011年計劃投資近億元新增1萬個AP。」陳柱表示。

除了完全自建的模式外,廣電電信已經開始在探索WiFi社會化共享共建,一方面借助各地市政府提出的無線城市計劃,利用政府資源來減少自身投資的壓力;另一方面探討與一些商業地產的開發商、業主合作合資的方式來建設WiFi熱點。

「比 如麥當勞建設一個WiFi接入點的費用可能只有1萬元,但是依靠這項增值服務很多麥當勞餐廳的顧客大大增加。」陳柱表示,未來電信在WiFi布點時也會考 慮與這些場所以及商業樓宇開發商合作的方式,電信負責提供光纖高帶寬的接入,而樓宇則可以免費提供了入駐的公司和客戶。

他還表示,「這些商業樓宇因為免費WiFi帶來的收益能否分享,這一切大家都可以談,但是對電信來說,在商業樓宇WiFi提前佈局是很必要的,因為誰的熱點和AP更多,今後在WiFi商業化運營中就將佔據有利位置。」

財 力更加雄厚的廣東移動,其WiFi投資力度更大。「移動一方面沒有寬帶用戶,同時其TD網絡上網速度較慢,希望通過建設WiFi網絡來彌補TD網絡的不 足。」一位電信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其實從2010年開始,移動建設WiFi的速度要快於電信,預計到2011年底,廣東移動WiFi熱點數量將超過電 信。」

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期間,廣東移動就投入超過4000萬元,在省內亞運主辦城市以及珠三角區域綠道,開通了超過1萬個WLAN熱點。進入2011年,廣東移動還將在全省21個市新增2萬個WLAN無線接入點。

免費下一步

從目前三大運營商的促銷內容以及亞運前後的活躍用戶對比來看,免費依然是WiFi用戶增長最為快捷的方式。

其實盈利模式問題一直是外界對WiFi運營將信將疑的關鍵。電信運營商的WiFi業務此前更多是各地政府「無線城市」計劃的跟進角色而已。另外,也有擔心,運營商對於WiFi網絡的投資和免費推廣,可能會對有線寬帶ADSL,以及3G等無線寬帶業務造成衝擊。

「其 實我們WiFi熱點的布點是非常有考究的,我們會考慮外來人口和商務人士集中的機場、酒店、商業樓宇等區域,而對於本地人為主的住宅小區暫時沒有佈局的計 劃。」陳柱表示,這樣一來,WiFi對有線寬帶並沒有什麼影響,而由於目前WiFi主要是局部範圍內提供高速無線上網服務,而3G寬帶則可以提供隨時隨地 上網的需要,所以兩者是互補關係。

他還表示,「其實電信WiFi瞄準的客戶主要是兩類,一是使用智能通訊終端的人群,二是使用上網本、iPad等經常出差的人群,所以不會與有線和無線3G寬帶業務形成人群的衝突。」

當 然,對於電信來說,由於其自身存在大量的有線寬帶和3G無線寬帶用戶,所以其投資WiFi業務的速度近年來相對較慢,廣州移動綜合部有關人士就指出,「對 於電信來說,建設WiFi的積極性遠沒有其發展3G的積極性高,一方面WiFi短期內難以形成自己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其對原來寬帶業務的內耗是難以避 免。」

WiFi業務未來是否可以帶來更多的數據業務並實現單獨盈利?對此陳柱表示,「現在電信在很多營業廳和銷售網點已經推出了5種WiFi時長卡(5元5小時、50元100小時等),我們也在考慮製作實體卡,但是對於這一市場的規模增長前景目前還很難預測。」

「我們希望一兩年後實現WiFi收費,比如說在提供一定時長的免費WiFi後,可以收取超出部分時長的費用。」陳柱表示,但考慮到去年亞運免費WiFi大餐結束後很多活躍用戶馬上停止使用的情況,相信對WiFi收費會有一個較長的過渡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