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上市公司應對維權投資者
1 :
GS(14)@2016-11-30 23:52:33【本報訊】維權投資者(Shareholder activism)被視為「壞孩子」,他們常以股東身份要求上市公司增加派息、甚至分拆重組,對公司甚為頭痛。專家建議應防患於未然,上市公司「不要予人藉口披露不足」,並籲簡化投資者參與股東會程序,以增進雙方溝通。律師行Debevoise& Plimpton合夥人Mark Johnson出席Practising Governance企業管治論壇時指出,所謂維權投資者現象,於亞太區依然只屬起步階段,遠不及英美流行,但未來或會逆轉。出席同一場合的太平洋網絡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前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財務總監彭沛然表示,公司須慎重披露資料,「既不要予人藉口披露不足,亦不要回答太多,招致更多問題」,且應持續保持與股東溝通。今年內除了對沖基金Elliott狙擊東亞銀行(023)之外,大型基金貝萊德亦出手圖阻由股壇高手趙渡主理的國際資源(1051)出售主要資產轉型。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芳昨指「我們不是維權投資者」,但不少公司連大型機構投資者都極難接觸,故企業管治水平不理想,難免反映於股價上。王芳又指,香港上市公司股東會出席率較低,或與投資者參與股東會的手續「很麻煩」有關,亦認為難以改變大局,呼籲監管機構及中介人簡化參與股東會的手續,亦鼓勵投資者對所有議案深思熟慮後投票,而非單純著眼於股東會茶點和禮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30/1984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