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何國良:讓部分人先富起來 不合潮流

1 : GS(14)@2016-11-15 07:58:27

【明報專訊】有朋友笑稱,今年2016年真是無奇不有,一些相信大家會做的「理性」決定,都沒有如願出現,叫不少人無法理解。從英國脫歐公投,以至今次的美國總統選舉,不少評論都會形容其結果為黑天鵝,意即其結果出現率萬中無一,但其實細閱當中的一些數據,事情並不難於理解,只是我們選擇性去找一些自己喜歡的點子。兩次投票結果其實有一個共同的情况,「城鄉」的投票意向是兩極的。已發展的城市和地區如脫歐公投的倫敦或總統選舉的紐約都是有明顯的傾向,都希望現有對自身利益有利的政策可以得以延續,在發展相對落後,未有因過往經濟發展模式而受惠的城市和地區,就努力去求變,去翻盤,就算要付出一些代價亦在所不惜,因為他們覺得走一條新而未知的路,總比因循走原有的路要好。

在發展距離愈趨遠的今天,這種人心思變的聲音愈見強大,「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似乎已不容易再被接受。

走一條未知路 勝因循走原路

在現階段談太多未來政策預期,自己也覺得可預見性不高。但市場若勉強以參選時候的政綱和相關言論預測未來政策方向,似乎大家對政策預期都是正面的,特別是新屆政府將預期以減企業稅來刺激企業增加資本開支,藉以增加勞工市場的就業職位。但在競選期間,對方陣營的參選人以至其他專家亦已指出特朗普的經濟計劃不可行,假若她們的觀點不是為反對而反對,是有充分的理據的話,為什麼在當選後,市場為這些原本不可行的政策而興奮起來呢?當然,在擁有行政和國會多數形勢下,施政暢通可能是近年多任政府不常見的一個好條件,但一個黨內是否真的可以發出一把聲音,還需拭目以待。

但有一點頗有趣的是,無論聯儲局人事任命將來命運如何,全球的中央銀行已意識到,單純將利率向下調並不一定可以促成生產力,甚至只為經濟帶來資產泡沫和為殭屍企業帶來過低的借貸資金,推高存款比率,影響銀行盈利,並不斷製造貧富差距。

未來政府債券息率勢上升

因此,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政府的財務政策,如通過加大開支或基建的投入,將會逐步取代現有金融政策去作為未來重要支撐經濟增長的方法,這方面有趣地跟新任政府上述提及的經濟計劃不謀而合,到底是他們在擬訂政策已看得很通透而找到重點,或是只是一個純偶然的巧合,就不得而知了。

但有一點大家普羅投資者要注意的,在這種情况下,政府需要額外的資金去支持新增支出,因而需要加大政府債券的發行,同時間,投資者亦會在風險更大下要求更高的息率,因此,未來政府債券的息率將會出現上升的趨勢,這個改變的快慢和幅度將會是市場下一個關注點。

安保投資亞洲區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90&issue=20161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4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