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潘迪藍:不容經濟波動 難落實改革

1 : GS(14)@2016-11-08 05:35:21

【明報專訊】內地經濟現時的核心事實是,它完全從屬於政治。由現在持續至明年下半年的「十九大」(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需要,很多關鍵的人事任命都完全為了穩定而不惜任何代價,目的是要令習近平的政治生涯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不會被壞消息籠罩。

由於中共擁有相當大的資源調動能力,毫無疑問,它確實能夠在一段時間之內維持內地表面和實際穩定──內地的GDP增長連續三季維持在6.7%,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的而且確,有很多其他的經濟指標顯示,內地近期的經濟活動並不是那麼平穩。不過,新一輪的放鬆銀根、火熱的房地產市場,以及打擊私人資本外流,已經明顯消除了內地經濟管理不善、即將崩潰的擔憂。短期來說,這是好消息。即是說,由現在至2017年底,內地引發市場衝擊或宏觀經濟衝擊的風險接近零。

十九大前維穩 放任「癌細胞」滋長

但從長遠來說,這卻不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因為困擾內地經濟增長前景的所有「癌細胞」──資本回報率下降、投資疲弱、槓桿率上升,將會被放任「繁殖」多一年,令它們的最終治療甚至更加痛苦。因此,明年底之後的經濟展望,取決於兩個問題的答案。

第一,黨總書記兼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能夠成功鞏固他在中國大陸這部黨政不分的笨重機器中的權威。

第二,假設習近平成功鞏固了他的權力,他將會運用他的權力做什麼?不幸的是,任何人都沒有信心去回答這些問題。

早前結束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發放出來的信息相當混亂。一方面習近平被確認為「核心領導人」。這是鄧小平和江澤民才有的稱號,習近平上一任、相對弱勢的胡錦濤也沒有這個稱號。另一方面,該會議的官方公佈卻充斥着「集體領導」的字眼。這是鄧小平在1980年代建立的原則,以防止再次出現毛澤東式的獨裁暴政。

那麼,習近平究竟是否將會成為「中國的普京」,權力雷打不動,任期不受限制?抑或他只不過是中共同輩精英中權力最集中的一個,在被迫退休之前,只可以再連任5年?我們也不知道答案。對於這個問題,中國觀察家的意見亦很分歧。

樂觀主義者:習近平先政治後經濟

習近平明年鞏固權力之後,究竟會做些什麼,外間同樣看不透。他第一個任期內的優先事項,顯然是政治而不是經濟,例如,反貪腐;增強黨對政府、國有企業、學術界、媒體和民間團體等所有主要機構的控制;擴大他在黨內的個人權力;透過更加堅定自信的外交政策和「一帶一路」計劃,提高中國大陸在世界上的地位。北京的樂觀主義者辯稱,要在空前複雜和分化的中國大陸做任何事情,領導人必須首先建立他的個人權威。

只有這樣,他才能夠開始進推行艱難的改革,令內地重新走上可持續的增長道路。在明年的「十九大」之後,習近平將擁有他所需要的權威,他的任務亦會由加強政治控制轉移到經濟增長。

習近平決心強權管治

這個看法的支持者可以從日前的公報中獲得一些安慰,因為公報的字眼由過去四年的反貪腐口號,轉為強調黨的紀律。可能反貪腐行動除了嚴控政府官員斂財之外,亦同時壓抑了積極性和投資,他們寧願少做少錯,只做例行公事。這可能表明習近平在第二個任期內會更加注意經濟基本面。

我認為,這種樂觀看法是靠不住的。習近平的經濟政策的方向是有些混亂,但有兩個主題是一致的。第一,是要抵抗良好運作的市場本身偶然出現的衰退。第二,是繼續宣揚國家在經濟中的核心角色。

以我們所知,這些都是習近平自己的核心觀點,並不是因為他缺乏權力去推行改革,才採取這些戰術立場。習近平的立場似乎是,經濟改革是好的,但前提是它不會造成經濟波動以及削弱國家的控制。

缺乏朱鎔基的創造力和彈性

但問題是,如果中國要找到一個毋須倚靠槓桿率不斷上升的經濟增長模式,那麼它對於市場驅動的經濟波動就需要有較大的容忍度,以及願意放棄對某些經濟板塊實施國家控制。

以往的領導人鄧小平和朱鎔基都願意忍受一些經濟波動,以及放棄一些國家控制,來實現更大的繁榮。這些關鍵決定,促成了中國大陸以往兩波的經濟增長。

雖然兩人都堅持一套專制的政治制度,但他們仍然有足夠的創造力,找到一些實質改變的途徑。可是,從習近平的性格看來,他卻不像有這樣的創造力和彈性,除非他真的是深藏不露。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68&issue=201611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3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