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有一種胖你無法拒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450

2011年4月11日,美國新澤西州,44歲的美國婦女唐娜·辛普森體重接近600磅。(視覺中國/圖)

不論國籍,肥胖均牽涉到自我形象和自尊。提起胖子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飲食過量和缺乏鍛煉,簡單形容就是“好吃懶做”。甚至有人將其上升到人格高度,北京一位身高166體重125斤的白領女孩描述,她的上司曾對她說:這年頭,你一個女孩子如果連減肥這事都做不到,那恐怕就什麽事都做不到了。

“知道”(nz_zhidao) 跟你談談為什麽有一種胖叫你無法拒絕。

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最胖的男人卡爾·湯普森在叫外賣點了最愛吃的烤蘋果酥和冰激淩幾小時後猝死家中,終年33歲,體重約826斤。警察花了好幾個小時,才把他的屍體運出屋子。

而美國TLC電視臺一檔真人秀節目《我的600磅人生》最近走紅網絡,一位體重高達590斤的嘉賓妮基·韋伯斯特引發熱議,今年33歲的她因為過於肥胖無法進行工作戀愛等普通人的生活,她至今還同父母住在一起。

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福祉評量報告顯示,美國是全球人口肥胖率最高的國家,其中兒童肥胖率為38%,遠超過其他33個國家,排名第二的加拿大還不到25%。

雖然奧巴馬政府、第一夫人米歇爾以及聯邦農業部多年來一直致力改善美國肥胖問題,包括推動改善學校營養午餐,但似乎成效甚微。

專家認為,如果這種趨勢繼續發展下去,肥胖很快就會超過吸煙,成為美國導致過早死的最大單一性因素,而且還會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使醫療費用升高。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隨著美國人變得越來越胖,已有1/3的成年人患上了肥胖癥,還有1/3的成年人超重。《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AMA)的一項研究表明,肥胖每年都會導致16萬多個“預計外”的死亡人數。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稱,由於生產力喪失和醫療費用增加,平均每個肥胖者每年會給社會造成七千多美元的損失。依照性別和種族的不同,對於一個體重超重70磅(約31.5千克)甚至更多的人,單是在醫療費用上的額外花銷最多可達3萬美元。

在今日美國,身材變形者的人數確實已壓倒了保持身材者。美國和加拿大之間進出很方便,兩國之間也很難看出差別,加拿大人為了有別於美國常在加油站掛國旗。有人曾戲言:只要駕車過了某條無形界線,發現兩個人里面有一個胖的,就知道身在美國了。

肥胖癥是發達國家的“癥候”,美國不過是領先。但一國之國民可如此輕易從體形上辨認,可謂“遙遙領先”。肉眼先註意的不會是過重20磅的人,而是過重100磅的人。後者在美國人里越來越普遍。不過,憑肉眼只能談印象。“兩個里面有一個胖的”有多準確?公認的標準是體積指數(BMI),將體重和身高的比例,再輔以年齡調整。

從美國衛生部發表的20州的統計數字里,過重傾向名列前矛的是:西弗吉尼亞64%、肯塔基和德州各63%、南卡羅來納和賓州各61%,只有一州低於50%,那是科羅拉多州的47%。這些統計數字限於“成人”。至於兒童,大多數的州只列“低收入家庭2至5歲的兒童”,沒有一州過重者低於20%。在佐治亞州,這個比例是26%,但也列了初中學生過重者占33%、高中學生過重者占26%。

美國目前最令人擔憂的是下一代。已有人指出:當今一代將會先於上一代去世,因為糖尿病和心臟病原先乃老年癥,在他們身上卻提早出現。富裕社會食品價格低廉、體力勞動消失,難免多肥胖癥者。如“低收入家庭2至5歲兒童”中此傾向特別嚴重,則說明:即使在富裕社會中,也只有不健康食品才廉價。由熱量過多的食品催生的百億元企業減肥與健身的客戶,也主要是中產階級。

值得註意的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下一代也正面臨肥胖問題。據國民體質監測公報顯示,自2000年以來,我國成年人、老年人的體重增長幅度大於身高增長幅度,呈現出超重與肥胖率持續增長。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可基表示,目前中國已經有4600萬成人“肥胖”,3億人“超重”。而在青少年人群中,中國有12%兒童“超重”。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與中國疾控中心合作發布的“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顯示,中國12-18歲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這一數字是美國同齡人的4倍。中國目前共有170萬青少年飽受糖尿病之苦,另有2770萬人被認為處於糖尿病前期。

不論國籍,肥胖均牽涉到自我形象和自尊。提起胖子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飲食過量和缺乏鍛煉,簡單形容就是“好吃懶做”。甚至有人將其上升到人格高度,北京一位身高166體重125斤的白領女孩描述,她的上司曾對她說:這年頭,你一個女孩子如果連減肥這事都做不到,那恐怕就什麽事都做不到了。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跨學科肥胖癥研究中心主任巴里·波普金表示,導致中國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缺乏運動,二是含糖飲料和休閑食品等非健康食品攝入過高。

世衛組織認為,肥胖及超重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攝入和消耗的不平衡。即是這些人吃得太多,運動太少,或者兩者兼而有之。按照這個解釋,人體任何多余的熱量,不管來源於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還是脂肪,最終都會轉化為體重。因此,肥胖的解決方法說到底還是——少吃,多運動。

2015年6月22日消息,英國最胖的男人CarlThompson日前猝死家中,終年33歲,體重800多斤。(視覺中國/圖)

但是,人們對這一傳統解決方法的質疑也一直揮之不去,原因不言而喻:少吃多運動的口號,已經廣為流傳了40年,但人類的體型卻如吹氣球般膨脹,肥胖率節節高升。

如今,醫學專家們並不否認飲食過量和缺乏鍛煉的增肥作用,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對於少數人來說,他們的肥胖和這兩點並沒有關系,有的肥胖是無法人為控制的。

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專家陸菊明教授認為,對於從出生幾個月開始就異常肥胖的人來說,內分泌失調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內分泌失調會造成身體的能量代謝失去平衡,身體保存能量的機能比較強,食欲比較好,吃進去的東西都通過脂肪組織保留下來。通俗地說,就是吸收能力特別強。”

世界各國都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保護殘疾人不受歧視,但很少法律專為保護肥胖人群而設。美國耶魯大學食品和肥胖研究中心曾進行過一次調查,結果在4283名參與者中,有15%的人表示只要不肥胖寧可折壽十年。該項課題負責人心理學家施瓦茲教授說,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人把肥胖看成一種恥辱。

“肥胖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生活習慣、基因和藥物治療等多種因素都會造成肥胖。其實很多的肥胖者都在嘗試改變現狀。問題在於我們總認為肥胖是可以人為控制的,所以肥胖者經常受到歧視。”施瓦茲教授說,“我認為人們高估了我們自己對身材和體重的影響。在有的情況下,肥胖確實是無法通過個人的努力而改變的。”

英國科學家近日首次鑒別出一種與肥胖有關的基因,也印證了施瓦茲教授的說法。他們在美國《科學》雜誌網絡版上發表報告稱,一種名為FTO的等位基因若雙雙發生變異,其肥胖的幾率最高可超出正常人70%。

香港《文匯報》報道,牛津大學和埃克塞特的半島醫學院研究人員在論文中介紹說,他們在大規模的調查中首次鑒別出與肥胖有關的FTO等位基因。人體中某些特定基因通常成對出現,被稱作“等位基因”,一個副本來自父體,另一個副本來自母體。

研究人員在過去15年中調查了近3.9萬名來自英國、意大利和芬蘭的白種成人和兒童,在他們的基因中,發現63%的人至少有1個FTO副本發生變異,肥胖幾率也較正常人高30%。而兩個副本均變異的人,肥胖的機會增70%,患上糖尿病的幾率增50%。

這表示,即使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近似,有這種基因變異的人仍有機會比沒有基因變異的人胖。研究人員又稱,基因所導致的影響從7歲時已可見。

英國科學家們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為胖胖們洗脫了好吃懶做的惡名。至少當老板再用肥胖來對你進行人格攻擊的時候,你可以把英國科學家們的研究報告理直氣壯地甩在他的面前。

因為有一種肥胖,你無法拒絕。

(本文參考南方周末、人民網及其他網絡媒體相關報道綜述而成,特此註明。)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ios版本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6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