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運營商開放平台:低姿態的背後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5231.html

運營商掌控產業鏈的2G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面對移動互聯網新戰局,運營商不僅要放低姿態,還需要構建新的價值體系吸引價值鏈上的合作夥伴。

開放,這個原本屬於互聯網巨頭的關鍵詞在2011年被三大電信運營商演繹了一把。

無論是2G時代的絕對霸主中國移動,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挑戰者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在2011年關將至前都完成了自己移動互聯開放戰略的部署。

雖然全球運營商都在想辦法避免淪為管道,但卻始終沒有奏效的方法,不過中國的三家運營商卻始終沒有停止過嘗試。從最開始的應用程序商店,到搭建開放平台,吸引並聚合產業鏈合作夥伴。

在2G時代運營商是產業鏈上絕對的霸主,他們與內容提供商CP和服務提供商SP之間的關係用中國移動一句廣告語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我的地盤聽我的。 CP和SP與運營商是一種寄生關係,他們本身並沒有用戶群體(這與今天的App大不相同——新浪微博和大眾點評這樣的App應用開發廠商擁有千萬級用 戶)。而是靠著依附運營商獲得分成,因此運營商向CP/SP提供能力開放平台是不可能的。

以往產業鏈上的霸主正在放低姿態,重新自我定位。對於開發者、用戶甚至是整個產業鏈而言未嘗不是件好事。

籌謀能力開放平台

2011年8月中國電信先發出了開放平台的聲音,在舉辦移動互聯網應用創新大賽的同時,推出了能力開放平台,將向開發者提供互聯網業界通用的標準化API接口,以及虛擬真機、遠程測試平台,甚至通信能力、銷售渠道、客服等方面的資源。

雖然不如2011年末移動與聯通舉辦的大會如此大張旗鼓,但是電信的這一舉動讓外界看到了運營商轉型的決心,對於開發者的支持已經從最簡單的建立基 金、舉辦大賽,到將部分優秀App預裝在運營商定製終端,再到吸引開發者進入運營商的體系,「通信能力對合作夥伴開放」這一點也是史無前例的。

同作為競爭者,中國聯通要比中國電信的動作大很多。2011年12月,聯通發佈了WO+開放體系,涉及了四大平台:全媒體開放平台、智能通信開放平 台、分享傳播平台、社交生活開放平台。隨後在廣東聯通主辦的「珠江論道·2011移動互聯網領袖峰會」上聯通更具體地解釋了此番推出的四個開放平台。

與聯通前後腳舉辦的是移動全球開發者大會,雖然同樣盛況空前,但基本是承襲之前吸引開發者的一些做法,除了強調MM應用商場是「開放、合作、共贏」 三位一體的服務平台外,並沒有放棄以往的基地做法,反而更加重磅推出了九大基地,進而通過這些平台,將中國移動的優勢資源和能力對外開放,從而匯聚產業鏈 中各方力量。

三大運營商的開放戰略

目前來看,三家運營商中動作最大,相對而言開放戰略最徹底的是中國聯通。對於中國聯通而言,是急切希望促成2G用戶向3G網絡轉移。作為技術最出 色、產業鏈最完善的WCDMA牌照的持有者,中國聯通在端和管方面有較好的基礎,因此集中精力打造「云」,即應用和業務是聯通當下最為看重的。

與電信的開放試水不同,聯通在開放戰略的基礎上由廣東聯通首先對開放平台進行體繫上的梳理,將「Wo+開放體系」戰略細化落實為四大平台:社交生活開放平台、全媒體開放平台、分享傳播開放平台、智能通信開放平台。

據廣東聯通創新部副總經理李韓介紹:「這四個開放平台的初衷就是希望通過運營商開放能力平台為用戶打造更強大的應用。」

每個平台聯通都給出了具體的開放能力。例如社交生活開放平台提供的五個能力包括:用戶關係服務、基礎通信服務、渠道開發服務,精確運營服務,SNS 能力開放接口。分享傳播開放平台開放的六大能力包括:支持合作夥伴通過內容分發模塊直接調用平台內容、通過圈子分享模塊實現社交分享傳播、通過積分共享模 塊實現會員共享與資源互通、通過二維碼O2O支撐模塊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互動服務、通過渠道共享模塊共享聯通全渠道資源、通過精準營銷能力模塊獲得用戶畫像 和精準推送能力。智能通信開放平台則是開放云通訊錄共享接口協議,提供聯通短(彩)信、語音、視頻、微博等各項通信能力。全媒體開放平台開放的十大能力包 括:短信彩信、精細化營銷、流媒體下發、手機直播、二維碼能力等。

聯通的這一做法大大升級了以往的應用程序商店模式,事實上,此前三大運營商都在嘗試做應用程序商店,但所取得的成績卻並不理想,其根本原因是運營商 始終跳脫不出2G時代「百貨商場」的思路:無論用戶通過手機購買任何服務、內容,都需要通過運營商,運營商從中抽成,曾經的CP和SP也不可能在運營商打 造的大資源池外獨活。日本運營商NTT docomo所提倡的i model就是這類模式的典型,而中國移動推出的基地模式也是希望複製i model所取得的成功。

以往這種打造大資源池的做法已經很難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需求,2G時代SP和CP所提供的服務以信息類服務為主,其他衍生服務也是與運營商所經營的語音服務相關:例如彩鈴、手機來電鈴聲下載等等。

今天App的種類繁多,大多已經跳出運營商的話音業務,而是有獨立的內容、服務體系,甚至擁有自己的忠實用戶,像新浪微博、大眾點評本身就擁有千萬級的用戶,運營商企圖像當年控制SP\CP一樣已經不可能。

而吸引這類App廠商與自己結成利益共同體,最根本的需要就是用開放能力換取這些App廠商的用戶,將用戶對App的黏性延伸到網絡以及運營商身上。

與中國聯通重新打造開放體系不同的是,作為2G時代的寡頭,中國移動曾經打造了基地模式,作為運營其增值業務的載體。而此次的全球開發者大會又再次 重磅推出了九大基地:無線音樂基地、手機視頻基地、位置服務基地、電子商務基地、互聯網基地、手機閱讀基地、遊戲及12580基地、手機動漫基地和物聯網 基地。

而這幾大基地未來將是移動互聯網開放合作戰略的承載平台,基地模式與MM平台多少沿襲了此前的「百貨商場」模式,移動的開放似乎並沒有聯通徹底,而 這也與目前移動所處的環境相關:作為中國最大的運營商,移動必須順應開放的大勢,但是另一方面移動本身推進2G向3G網升級的迫切程度顯然不如聯通,拿到 TD-SCDMA的移動希望快速過渡到4G-LTE,而在等待的過程中大規模地調整自己的開放架構對於移動來說似乎還不是時候,畢竟在端和管的領域移動還 存在不少隱憂,此時大規模地鼓勵用戶使用3G網絡顯然是自曝其短,且做且等的心態決定了移動沿襲基地模式,沒有在開放能力平台方面做體系重建。

未來之路

開放,對於運營商來說是陌生的。作為產業鏈的掌控者太久,運營商很難在短時間內徹底轉變,但轉變又是必須的,「再這樣下去運營商就快成為電網公司 了,沒人知道你是誰,人家只知道電視、冰箱的品牌,卻不知道你的品牌,最後你就淪為純粹的管道了。」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堅定地告訴本刊記者。

但是移動互聯網留給運營商的想像空間究竟在什麼地方?運營商真正的機會不是依靠歷史的財富,而是開創新的疆界,甚至在必要時需要放棄部分利益和自己以往積累的一些優勢,在產業劇變的時候往往也是優勢變為劣勢的時候。

在2G時代移動的基地模式或許很成功,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可能會成為移動的包袱。最簡單的例子就是12580基地作為開放平台的載體本身與大眾 點評和一些LBS類的App所提供的服務就有衝突,那它是否還能以開放的心態打開大門歡迎這些合作夥伴?如果答案是否定,畢竟生長在移動體制內的基地能否 具備移動互聯網公司的創新力?

在這方面反倒是沒有歷史積累的聯通更容易輕裝上陣,大眾點評資深副總裁龍偉表示此次和中國聯通合作推出「Wo」點評就是集合了大眾點評在用戶生活服 務信息方面的優勢,以及聯通在用戶號碼認證、net取號、用戶服務信息實時推送等方面的優勢。用戶數據的互相開放帶來的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雙方共享用 戶,李韓表示未來通過合作還將帶來無限可能,Wo+開放平台的巨大價值2012年就會體現出來。

事實上,運營商的身份就注定了它不可能像蘋果一樣靠賣終端賺錢,也不可能像開發者一樣靠賣App以及服務來賺錢,其收入的最大來源仍將是數據流量費用。

這一點在移動互聯網初級階段是難以改變的,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數據流量將會是這個階段運營商保證收入的唯一辦法。

至於未來運營商如何徹底擺脫管道的命運,卻任重而道遠,畢竟在云管端三位一體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管道的身份可以說是運營商的宿命。

要想改變這一宿命運營商需要成功卡位,而打造開放平台應該是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階段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只有擁有更具體系的開放能力才能吸引更多產業鏈上的合作者,在關鍵領域中卡位成功。

畢竟在一些領域中,開發者與手機廠商並不能扮演大面積普及創新應用的角色,擁有眾多用戶的運營商卻具備這樣的能力:例如NFC的普及推廣,將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從互聯網移植到移動互聯網,都有可能是運營商施展拳腳的空間。

就像聯通與大眾點評的合作,如果僅僅是停留在開發者在運營商的平台上開放一個特殊一點的應用版本,那麼其意義就不大了,如果運營商放棄以往他們所經營的電話導航業務,徹底轉變思路,將點評這樣的合作夥伴請進門來,再結合NFC等新技術,其產生的聚合效果應該更為驚人。

雖然聯通與大眾點評方面都表示未來會拓寬思維令合作更為深入,但是這就涉及到了另一個問題:運營商的開放究竟會到什麼地步,打開院門歡迎大家到院子裡玩,還是打開屋門請大家在屋子裡共商大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