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石化去年四季度亏损100亿 今年没有财政补贴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211/03325840016.shtml


中国石化(8.78,-0.11,-1.24%)(600028.SH)上月公布其2008年全年净利润大跌50%之后,一份最新的投资银行报告称,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亏损将高达100亿元人民币。

昨天,中国石化相关人士对此数据未给予回应,表示要等到全年财报公布时才能透露业绩情况。

里昂证券最近发布的报告称,中国石化去年第四季度的息税前亏损或将高达100亿元,因此该投行调低了中国石化2008全年的净利润至200亿元左右。此前,该投行预测的净利润是270亿元。

中国石化去年四季度业绩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炼油和化工业务板块的不尽如人意。

如在炼油方面,公司拿到的原油到岸价相比WTI等国际指标性的挂牌价要高出20~30美元/桶。

另外,化工板块也明显受挫,乙烯产量环比和同比都有下跌。本报记者此前从中石化集团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化工板块去年全年的亏损额大约是30亿元,但中投证券预测亏损约为40亿元。

就今年的业务情况而言,中石化上述人士称,就现在的油价形势而言,公司不会获得针对炼油业务的财政性补贴。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已在本年度实施,这次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保证炼油不亏损,并获得一定的利润。因此财政性补贴已经没有必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30

大股东私通私募 上海新梅100页绝密坐庄计划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323/06516009320.shtml


  大股东私通私募 1.5亿资金拉动,场外私募潜入抢先建仓打乱计划

  理财周报记者 陈光/文

  理财周报记者在一周多的时间内进行的秘密调查揭开了一个目前尚在混乱之中的“坐庄”计划。这个计划因为一份涉及利益双方绝密100多页“坐庄合作计划书”而完整且清晰,一场惊天黑幕由此拉开。

  几个主角是:上海新梅(7.84,-0.14,-1.75%)(600732.SH)及其大股东上海兴盛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兴盛实业”)、A私募基金、第三者场外私募。投行、游走在江浙的资金掮客和好事者们则充当配角。

  他们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出资1.5亿元坐庄资金,拉动近15亿元市值。合作希望达成的效果是:庄家翻倍获利走人、兴盛实业金蝉脱壳、兴盛实业相关操刀人获取3000万元的提成。

  被第三者搅乱的计划

  L是一位接近上海新梅高层的神秘人,2009年3月10日下午收盘后,理财周报记者在黄浦江畔一家咖啡屋里见到了他。三月的上海乍暖还寒,江风从黄浦江上吹来,把咖啡店的绿色布伞扯得哗哗直响。

  坐在记者对面的L只点了一杯最普通的咖啡,没有加糖,也没有加奶,简单得就像他的话语,精炼而直击要害。

  言及兴奋之时,L会腾地从座位站起,仰面滚滚江水,怅然若思。“100页的坐庄计划!太不可思议了!”

  据L透露的消息,为了给公司开发项目筹措资金,控股上海新梅57.52%的大股东兴盛实业决定将上市公司的壳卖掉,而在此之前,兴盛实业与某私募达成协议,私募出1.5亿进入二级市场,上市公司通过消息配合,计划将股价推高一倍。

  “2009年2月中下旬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谈这个合作,计划做得非常详尽,甚至制定了一本一百余页的坐庄计划书,里面详细列出什么时候资金进入,什么时候出什么样的消息。”L说。

  然而意外出现了,一个第三者私募基金半路杀出。就在3月9日上海新梅异常优异年报发布之后股价疯涨时,上海新梅发现原定的庄家却没能在低位吸足筹码,成了半个局外人。

  “3月14日,上海新梅开始向以前接触过的私募打电话,询问谁抢了筹码,如果手上有筹码可以让出来,条件可以好好谈。”L说,“很明显,合作的那个庄没吸到足够的筹码,逼得公司出面查。”

  绝密计划出笼地:天目中路585号

  上海,从天目中路上南北高架,在上匝道一环之内矗立着一栋粉红色的大厦,这就是天目中路585号的新梅大厦,大厦的20楼是上市公司上海新梅的办公地点,再上一层驻扎着上海新梅的大股东兴盛实业。

  玻璃门内,新梅办公室里的风景洁净而典雅,墙壁上悬挂着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幅壁画,故事就从这个安静而美丽的地方开始。

  L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为了洽谈相关合作事宜,私募都是专程到新梅大厦来谈。“这是为了安全,肯定不能通过网上传资料,电话里也说不清,到新梅总部谈这个事,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就在这幢“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新梅大厦,一个周详的“坐庄计划”被拿了出来。“兴盛实业现在是肯定要把上海新梅这个壳卖掉,现在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最后再到二级市场上炒作一把。”

  “据我得到的消息,这个事是兴盛实业主动找私募谈的,由投资部一个叫朱雁鸣的经理出面,兴盛方面还准备了一份坐庄计划书,这个坐庄计划书里详细记录了双方如何合作的细节。”

  “根据合作计划书,私募出1.5个亿的资金进入股市,上市公司则通过消息配合。”按照L的描述,双方协作的步骤大概如下:首先打压股价,同时私 募进场,吸取足够多的筹码;紧接着上市公司释放一些利好消息预热来抬高股价;然后就是宣布资产重组事宜停牌,停牌三个月之后,股价翻一番,私募套现离场。

  “初步计划是私募以6元左右的成本建仓,然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股价炒到12元。”在双方合作赚得的1.5亿元中,上海新梅大股东兴盛实业提出要分得20%,即3000万元。

  仅凭放消息操纵股价就可以净赚3000万元,这对于兴盛实业来说非常合算。根据同比暴增15倍之后的2008年业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92万元,大股东兴盛实业以57.52%的占股比例计算辛辛苦苦一年只能赚到4710万元。

  配合拉动股价:

  高利润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卖壳对于上海新梅来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一旦卖壳的消息公布,炒作是在所难免的,兴盛实业正好用这个消息和二级市场的资金合作炒作一把,赚了钱也不会太引人关注。”L言之凿凿。

  2007年8月20日,上海新梅就曾因兴盛实业转让股权而停牌两个月,最后因方案未达成一致而作罢。“其实,上海新梅卖壳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过。”

  理财周报记者向上海新梅求证时,董秘何婧却矢口否认。“什么重组、操作市场,绝不可能。”何给出的理由是“如果我们要卖壳,为什么还要把2008年年报做得这么好看?”

  何此言不虚,但靓丽的年报也恰恰是此次卖壳和坐庄计划的点睛之笔。

  2009年3月7日上海新梅发布的2008年年报显示,2008年上海新梅实现营业收入5.11亿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大增113.46%;实现营业利润1.148亿元,同比增长812.65%;实现净利润8192.49万元,同比增长接近15倍。

  把这份财报放到整个A股市场中都显得非常夺目,而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2008年,上海新梅何以能交出如此漂亮的成绩单呢?

  年报显示,2008年的销售业绩实际上相较于2007年有所下降,全年的预售商品房面积和金额较2007年度都有所下降。其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项目:新梅绿岛苑的销售收入5.02亿元和新梅大厦的租赁收入835.86万元。

  年报中又提出:“新梅绿岛苑项目大部分预售已于2007年末完成,2008年未单独设置销售部门,相应减少销售人员工资等费用”,这还致使 2008年销售费用比上年发生额减少621.1万元。而就是这个甚至没有单独设置销售部门的楼盘贡献了上海新梅2008年超过98%的营业收入。

  何婧解释称:“这是由于房地产销售过程中预售金额和结算金额的时间差导致的。”何婧表示,“一般来说楼盘开盘后便开始销售,但是这时候销售得到的收入并不能计入营业收入,只能记为预收账款,直到楼盘完工正式交付时这笔钱才能进行结算。成为公司的营业收入。”

  上海新梅年报显示:“新梅绿岛苑3-31号房交房实现销售结转销售收入”导致“预收账款年末比年初减少2.277亿元”;“新梅绿岛苑1、32-50号本年交房实现销售结转销售收入”导致营业收入本年发生额比上年增加2.7178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36

真係值100元?-智庫媒體(817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64456J.htm
公司原名鐳射國際(Panaroma),在2002年股市低潮,發行1億股上市,每股33仙,其中3分1是原股東出售,其餘則是新股,公司淨集資額只1,650萬,你可以知道這家公司如何吧。

公司賣殼前年年都賺錢,但在2006年竟然以低價賣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5020_C.pdf
已易名的德信集團(313,財困後復牌再易手,改名裕田國際)的原副主席錢先生購入283,335,000股,每股4仙,斥資1,113.4萬元,財顧為金仔及和菱控主席甚有淵源的智略資本。以當年賺231萬元計算,市盈率只5倍,簡直不可思議。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7009_C.pdf
其後只有18萬股接受全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800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9008_C.pdf
以550萬購入今次主角之一Datawell,以6.84仙發行8,064萬股支付,並易至現名智庫媒體,以現時觀點看來,可見其實是無本拿貨,炒高套現,取回收購成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8006_C.pdf
2007年4月,以1,500萬購入第二位《喜羊羊與灰太狼》之150集電視動畫的版權,以600萬每股行使價32.8仙的無息可換股業務,及900萬現金支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3006_C.pdf
2日後,以28.6仙,配售3,730萬股,以作收購代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100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6021_C.pdf
9月,2供1,每股5仙,集資約1,500萬,包銷商為敦沛,大股東照供,包銷不足,可見是收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6000_C.pdf
2008年1月,發行5,000萬可換股票據,行使價5仙,無息,贖回價為108%,可換10億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7045_C.pdf
4月,以44仙,批售1.14億股,配售代理為光大。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8001_C.pdf
下月,以蛇吞象方式購入菲律賓一煤礦,作價57億,以4,000萬現金、2億承兌票據、5億股及51.1億無息可換股債支付,新股及可換股債換股價為70仙,共發行78億新股,確是氣魄過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5000_C.pdf
成 功取得2億歐元可換股貸款,年息3%,若股價超過0.10歐元變換股份(根據匯率1.00歐元兌11.1678港元計算,相等於每股1.11678港 元),則強制換股,佔擴大後股本16.875%,以作礦的進行開採活動、採樣、購置挖泥船及選礦設備以及興建相關基建設施、支付收購事項之承兌票據之到期 款項200,000,000港元及餘額368,000,000港元用作本集團菲律賓開採項目之一般營運資金。

原大股東錢先生陸續在高位減持,大賺幾倍,獲利相信有幾千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4059_C.pdf
公司今日以100大元出售Datewell及CPE Program全部股權予一位獨立第三者陳先生。

Data Well 主要持有廣東原創動力動畫設計有限公司,其主要資產為電視卡通系列《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版權,亦負責該等卡通人物的設計,另外,全套150集《喜羊羊與灰太狼》已在中國各地多個電視台播放。

據2009年2月稱:
智庫奪卡通授權 攻億元內銷

內地父母的經濟力漸強,不會吝嗇為寶貝花錢購買兒童產品。有港商瞄準內地兒童市場商機,取得內地熱播卡通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總授權,主力發展授權業務,授權產品中現以服裝較受廠商垂青,另亦正籌辦主題樂園及嘉年華會,料今年營業額可達逾億元。


取得經驗後,兩間公司於06年再合作推出《喜羊羊與灰太狼》卡通片,並向中央電視台爭取播放機會,但被拒絕。「卡通最後在部分地方的省市電視台播放,贏得大眾歡迎;反過來,中央台邀請我們為其製作特別版播放。」

.....
翌年該片成為內地最受歡迎卡通片,成功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公司要求加盟,生產玩具、服裝、圖書文具、雪條等授權產品,當中包括連鎖快餐店肯德基、招商銀行等。

 蘇永樂說,內地小朋友較喜歡卡通服裝,因此在授權產品中,以服裝生產商較多,其次是文具、公仔、書包、玩具等。

除產品外,該片亦已踏足舞台。蘇指出,該片的舞台劇版本去年底已於內地演出,電影版將於今年農曆新年檔期上映,並計劃今年於北京、上海等地開設主題專賣店,而現正籌辦主題式嘉年華會及興建主題樂園。

香港方面,該片現於收費電視台播放,稍後將於免費電視台播放。蘇稱,今年卡通授權業務營業額有望增至逾億元。


前業績公告亦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 ... 7056_C.pdf

本集團先前在動畫角色「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投資已證實可取得成效。國內製作的相關動畫電影於農曆新年檔期在多個內地城市上映,大獲好評。本集團期望在電影上映完畢後,可於下一個財政年度實現相關動畫角色之版權授權業務的成果。

為甚麼大好的業務都要賣,據公司公告稱:
鑑於過去兩至三年之業務及市況持續困難,本公司無法產生足夠現金流應付營運開支,加上創意開發以及產品宣傳及推擴之資金支出龐大,本公司難以在該業務上,特別是在妥善保護其最大市場-中國市場之知識產權上作進一步投資。

這 項業務收入這樣多,理應是勁賺,我也不明白為何公司以100元售出這項有前景的業務,加上之前煤礦收購也取得十多億的融資,更顯得「鑑於過去兩至三年之業 務及市況持續困難,本公司無法產生足夠現金流應付營運開支」是一句廢話,故其後公告稱「資源發展在中短期內前景良好之行業」才是真的理由,但清除業務仍未完成,但原大股東不知甚麼原因無買番原來的業務,可能是無心戀戰吧,或是另用第二個名開過檔。

但以股價,新的遊戲可能開始,但以股本看,因股權太分散,升完後,又會合完又供,以取回控制權,礦業亦可能只是炒作概念,未來亦有機售出,等新概念進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7

王晓麟读仰融:投百万美元不可能融资100亿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7-8/HTML_KKHG2L11PM8O.html


【核心提示 王晓麟回忆,他对仰融提出资金到位后,请代理人当董事长,后者的态度是不愿退到后台,另外仰融对投资资金避而不谈。两人不欢而散。】

7月5日,身为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公司(简称HKAC)总裁的王晓麟正在上海忙于为密西西比州的混合动力汽车项目寻找零部件供应商,由于与仰融的官司,近来这位律师出身、43岁的湖南人受到广泛关注。

在王晓麟看来,他与仰融的根本分歧是文化差异。客观来看,2亿美元项目如何投入是引发两人分歧的关键,最为根本的是伴随着两人在金融家与实业者角色转换过程中,形成的立场改变和对立心态。

“我不认为他用一百多万美元,可以融到一百亿美元的资金来做这么大的项目。在一方违约的情况下,采取托管,我认为这是一个最恰当的办法,我没有把股票给我自己,也没有把股票给他。”

在接受本报采访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王晓麟站在自己的立场,细述了与仰融间两年来的矛盾纠葛。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强调“作为律师他所说的一切都有证据来支持”。

“EB-5计划:我06年就关注了”

2003年通过收购罗孚一案,王晓麟结识了仰融。当时王带领团队到英国完成谈判,但因仰在国内的问题没有解决,无法回到国内完成协议,收购罗孚没有了下文。当时仰王关系不错,但此后没有经常联系。

王晓麟2004年变更律师事务所到纽约,后离开进入投资咨询业,三年后的夏天,仰融电话找到身在北京的王谈合作。当时仰融香港的上市公司远东金源集团 (上市代号“1188”)的两个高管先后离开,故邀请王加入该公司担任CEO。

王 调查财务后发现,只有2000多万港币的现金流,觉得没有吸引力。“2006年我对EB-5投资移民计划就很关注,当时准备在广东组团到美国寻求机会。” 王晓麟说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南方的制造业的压力的增大,对策是利用投资移民计划在美国设立组装厂,以零部件出口的税率优势抵消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损失。“我的 公司主营业务是海外资源-能源的收购的consulting(咨询)。”

因此王在接到仰要求加盟的电话后,提出合作要求,“利用我已经运作了两年的EB-5计划,在美国做一个很大项目,我是搞金融的,并没有汽车生产和管理的经验,您是搞汽车的,能不能我们在汽车上合作一把。”

两周后仰融致电王晓麟,接受了王的提案——仰融负责提供汽车项目的启动资金,王负责汽车项目的融资和商业运作,同时帮助仰重振香港上市公司,合作美国的汽车项目。王晓麟2007年8月份加入远东金源集团,两个月后转为CEO。

2008年2月远东金源集团转向矿产业务,融资3000多万美元。结束远东金源集团的转型后,王开始投入EB-5和美国的汽车业务,并从华尔街说服了一批金融人才加入这一项目。其中包括唐轶、邓曦等美国金融界的重量级华裔人才。

据王称,当时和仰融分工是,王负责组建团队、前台沟通、土地、融资、政府优惠政策等等。仰融负责技术和2亿美元(最低估算)的投资。在此平台上,王负责后续的融资和金融操作。

仰融后称,在技术OK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投资如此之多,1个亿也够了。王接受了。“当时讨论结果是,仰融负责技术和投资,占80%股份,我负责组建团队和投资移民和其他优惠政策运作,占10%股份,另有10%的股份留给其他的管理团队。”

2008年8月王要求签约,仰融说直接注册。仰融的秘书在BVI(英属维京群岛)注册了HKAH(混合动力控股公司),仰融包括代持的10%管理层股份共计90%,王占10%。并计划确定土地后,当年10月份在密西西比注册公司HKAC混合动力公司。

“ 为了建立HKAC,从一开始我就是以HKAH为控股公司来给密州政府作演示的。”然而,10月份王晓麟在中国出差时公司常务副总唐轶(此人是王组建团队时 吸引的人才)来电称,仰融的秘书转述,要求将HKAC注册在另外一家仰融公司名下,该公司的名称在美国是仰融的独资公司,仅最后一个字母不同于HKAH。 唐还转告“仰规定的注册资金为5000美金”。

王打电话给仰融申明,最少注册不能够低于1000万美金,投资到位后确定股权。仰融没有正面回应。王转告唐轶暂时把HKAC所有股票放在王在BVI拥有的一家公司信托,受益人待定。做了这个指令后,王转向德国进行技术引进谈判。

2008 年12月,王返回美国后,带着财务总监到洛杉矶与仰融面谈。王提出土地、技术、政策、团队均已到位,要求投资资金到位。另外王晓麟表明了两点:1、资金到 位后,请仰融暂时不要露面,请代理人担任董事长。主要是考虑到仰融在中国国内的事件还未正式结束。2、仰融实际拥有的股份,根据其实际投资的资金界定。

王晓麟回忆,仰融对以上两点的态度是不愿退到后台,另外对投资资金避而不谈。两人不欢而散。

“今年3月份,我就签署了信托文件,明确规定BVI公司只是信托控股HKAC,HKAC的股东和股比按谁投资谁拥有的原则,根据实际出资确定。”王晓麟强调说。

王晓麟信托HKAC后,仰融也开始了另立门户的步伐——1月19日,仰融在阿拉巴马州注册新公司HK motor,做的是与HKAC同样的业务,紧接着停止了HKAC员工的保险。3月初派了2个人到密州关闭银行帐号,并发律师函给王,要求其交出所有公司记录和一切文件。

王回函:仰融非公司管理层也非正式股东,没有权力如此去做。所花费160多万美元(公关费用、差旅费用、香港的演讲费用)可以改为股份,也可以返还。并在回复仰融律师的电话和电子邮件中同样说明,资金、技术、团队要重新确定。

仰融随后诉讼到了法院。

王认为到法院那是最后一个解决方案,“我没有认为仰是一个敌人,直到今天。能够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还可以做朋友,没有必要树敌。作为一个专业律师,打官司不会害怕。”

“我依然在和他沟通”

“这个案件完全没有道理,我不会去打这种官司。”王称,当时他给仰融律师发了一个申明函,作为合作企业,每个人都应有承诺,按比例分配。他认为,仰融从承诺的2亿降到1亿,最后实际出资的160多万美元没有任何道理。

据王称,他当即召集了一些朋友。“技术没有问题了,土地没有问题了、EB-5没有问题了、州政府的几十亿美元的财政支持没有问题了,但是没有启动资金这个项目不能做了。如果大家今天决定停,那么就要通知所有的人。如果大家愿意提供启动资金,大家一起做下去。”

最后包括德国技术合作实体在内的投资方决定继续下去。对于仰融,大家一致达成共识:如果仰愿意继续做下去,大家欢迎。但股权必须和其他人一样,按实际出资计算,同时不能因为他个人问题影响公司发展。

在官司进展中,王表示,曾通过双方的律师询问仰的要求是什么?王愿意和仰谈,但仰的律师则转述仰的意见称,双方差距太大,没法通过和谈形式来解决。

打官司过程中,仰融派人到德国,要求技术合作方改为与HK motor(仰在阿拉巴马州的新公司)签署合作合同。

“一直以来,我都是想把这个项目做起来,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合作角度,都没有把门封死,仰融想谈随时可以,但是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不能因为谁霸道就听谁的。”

王晓麟向记者强调,“诉讼肯定对项目的推动有负面影响。现在各方面的资源来讲,我对项目进行下去是非常有信心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42

值100萬嗎?-永興國際(621)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75

該公司去年已展開賣殼。

進軍業務詳情,請詳閱戴兆兄兩文: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394

永興國際(621)去年開始策動新投資,原擬收購一個公司全部股權,該公司原定購入上海六十三個公寓單位,礙於未獲相關批文,已於去年7月終止協議。本年至今,再有兩項協議在進行中,仍待完成。

最 新的協議,是以2.1億元收購UNION SENSE股權70%,該公司擁有五個位於貴州的煤礦,代價將以部分新股及部分承付票支付。而年初協議,以2.5億元收購內蒙古蒙威生物油股權55%。期 內,亦協議出售一家物業公司及一家污水處理業務公司,代價1.71億元,將收取現金及承付票。永興又買又賣,是在調整業務,因物業及污水處理公司無利可 圖。


另一項收購中的種植業務的內蒙古公司權益55%,該公司於內蒙區取得總面積八萬二千零四十畝農地共同土地使用權,並有權向合作夥伴租用三十六萬二千九百六十畝,每畝每兩年租金為2元人民幣。該等土地將用於種植苦蔘及油用型黃花。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5427

永興國際(621)去年收購兩項業務,包括種植及煤礦,但去年底已協議出售種植業務,而且買家是原來的賣家,代價遠遜於收購,市場形勢突變,促成永興於虧損下仍作出決定。為向股東交代,收購時大量理由支持,出售時亦需要合理的解釋。

 


出售的種植業務,是於內蒙古種植苦參及油用型葵花,佔有關權益55%,去年3月收購價為2.5億元,有關資產於2007年底估值為7.8億元,收購代價 相當於估值折讓41.7%,付出現金5000萬元及發行新股8000萬元(每股作價5.44元)以及1.2億元五年期免息承付票。

 


當時 收購理由是多元化業務,苦參是一種樹木及灌木,為少數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樹葉為互生葉,一般呈羽狀,並附有多塊嫩葉及托葉。苦參獲中醫廣泛應用,並確認可 有效清熱、祛濕、除風及杜蟲。油用型葵花的種子可製成葵花籽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及低飽和脂肪,已確認可有效減低患冠心病風險。

有關資產包括內蒙古土地八萬二千零四十畝農地使用權,並有權以每年每畝2元人民幣租用額外土地三十六萬二千九百六十畝。當時表示作物於春天播種,秋天收割,每年可完成一次種植周期,每畝農地年產量零點二八噸,當時每公斤市價5元人民幣左右。

生物菜油價格急跌

目前出售的理由,主要是有關產品價格已大跌,據解釋,生物菜油通常用作燃料及原油的替代燃料(葵花籽油用作替代燃料?),因此,原油價格與生物菜油價格息息相關,而原油價格已由去年1月每桶93.04美元,跌至去年年底的38.42美元。

生 物菜油價格亦跌,據馬來西亞交易所資料,原棕櫚油價格於去年3月每噸為4166林吉特,去年底已跌至1695林吉特,跌幅達59%。至於苦參價格,亦由前 年9月每噸5500元人民幣,跌至去年年底的2600元人民幣。價格下跌對毛利率構成不利影響。另外,今年12月前須向有關公司注資3837萬元,避免資 本承擔,也是出售理由。

出售價為1.2億元,永興將不會收回任何款項,代價將抵銷去年發出的承付票,買家為去年出售的賣家,現在是物歸 原主。當時估值是7.8億元,去年11月的估值已降至1.88億元,下跌75.9%,而出售價1.2億元,則較收購價2.5億元下跌52%。永興資產單 薄,淨資產只有2.24億元,去年9月底承付票應付款為1億元,對於種植業注資3837萬元已是一種負擔,反映當時永興對收購未有周詳計劃,形勢有變,便 不能接受考驗。

 


至於去年11月完成收購的採礦業,包括位於貴州五個煤礦70%權益,但表示各煤礦許可證只是五年,而非預期的十年,年產 量為三十萬噸,而非原先預期的四十五萬噸。根據中國法律顧問意見,各煤礦許可證可於到期日重續,煤礦估值是根據總體煤資量而非產能計算,收購代價2.1億 元,其中5000萬元新股(每股作價5元),1.6億元為承付票,其中1.2億元年息2.7%三個月期,另4000萬元年息4%五年期。收購煤礦並無利潤保 證,應留意此項收購日後的收益。雖然年產量低於預期,並不影響估值,但每年產量較預期減少33%,至少影響現金流量。

 


發行承付票不實際

 


受資產所限,永興的收購主要以發行新股及發行承付票為主,估計於完成收購煤礦後,應付承付票已達2.6億元,而應收承兌票亦達8000萬元,但應付及應 收不能抵銷,應付是永興的債務,而應收可能出現問題,但對於財務狀況平平的永興而言,選擇有限;在去年9月底,已償還全部銀行貸款,並無銀行借貸,而仍有 已抵押銀行存款2400萬元,是對若干附屬公司的銀行信貸4460萬元的擔保,以及附屬公司的互相擔保作為抵押。

 


永興傳統業務為建築及 有關業務,截至去年9月止半年,建築工程營業額僅2.85億元,錄得毛損1841萬元,期內取得屯門綜合社區設施及魚類批發市場建築項目,合約金額 2.37億元。其他業務包括優閒生活建築及珠海污水處理項目。期內整體利潤1640萬元,如扣除出售另一項資產的特殊項目,實際虧損5570萬元,永興以 3月結算,如出售種植業務在結算前完成,預期整個年度將有相當虧損。

 


筆者去年認為,永興的收購是業務多元化,反映其積極性。但料不到收購不足一年,便要虧損出售種植業務,可見永興未能接受經濟形勢轉變的考驗,主要是財務狀況的影響,在此情況下,收購代價應以發行新股為主,發行承付票並不實際,徒然增加財務壓力而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14/LTN20090914596_C.pdf

公司出售原上市公司業務,即打樁工程業務,予主席伍先生,作價100萬。

該等業務包括:

目標公司於二零零八年二月一日在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主要從事投資控股。

永興聯合建築有限公司為一家於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五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上蓋建築。

聯邦打樁土木工程有限公司為一家於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打樁工程。

WH China (Holdings) Limited為一家於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四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投資控股。

TCL Piling Limited為一家於一九九九年八月二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打樁工程。

華浩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為一家於一九九八年四月七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室內裝修。

JCLEngineering Limited為一家於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五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環境工程。

迪恩茲景觀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為一家於二零零二年七月十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景觀美化服務。

迪恩茲景觀(香港)有限公司為一家於二零零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景觀美化服務。

Themed International Limited為一家於二零零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在澳門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景觀美化及主題構思服務。

Themed Int’l Limited為一家於二零零七年三月一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景觀美化及主題構思服務。

Hypsos Leisure Asia Limited為一家於二零零五年八月四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展覽工程及項目管理。

Hypsos Leisure Asia Macau Limited為一家於二零零八年六月三日在澳門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展覽工程及項目管理。

CHEC CWF Limited為一家於二零零六年一月六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之公司,主要從事公路維修。

Costain-China Harbour Joint Venture為一家非屬法團合資公司,主要從事地基打樁工程。

China Harbour-Transfield Joint Venture為一家非屬法團合資公司,主要從事渠務改善工程。

China Harbour-CWF Joint Venture為一家非屬法團合資公司,主要從事地基打樁工程。

MLL-CWF Joint Venture為一家非屬法團合資公司,主要從事地基打樁工程,及Excel-China Harbour JV為一家非屬法團合資公司,主要從事食水喉管工程。

 該公司財務資料如下:

按照目標集團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編製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其截至二零零八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除稅前及除稅後虧損淨額均約為 1,827 ,000港元。於二零零八年三月三十一日,目標集團之資產淨值約為 17,180,000港元。


按照目標集團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編製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其截至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除稅前及除稅後虧損淨額均約為 57,090,000港元。於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目標集團之負債淨額約為 37,094,000港元。


按照目標集團根據香港會計準則編製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其截至二零零九年七月三十一日止四個月之除稅前及除稅後虧損淨額均約為 5,324 ,000港元。於二零零九年七月三十一日,目標集團之負債淨額約為 42,417 ,000港元。


而進行出售事項之理由如下:
本集團主要於香港從事上蓋建築工程、打樁工程、地基工程、斜坡修護工程、專項建築工程與室內裝修工程及景觀工程,並於中國經營煤礦及租賃採礦許可證。假如達致完成,其後本集團之業務將為於中國經營煤礦及租賃採礦許可證。完成後,本集團會售出以下本集團業務分部:
(i) 上蓋建築:
(ii) 打樁工程、地基工程及斜坡修護;
(iii) 專項建築工程;
(iv) 室內裝修及景觀工程;及
(v) 公司及其他分部,包括本集團之投資控股及銷售建築機器。


本集團將不會因出售事項收取任何重大所得款項淨額。


在全球金融危機、經濟動盪之環境下,香港經濟活動萎縮,由私人物業發展項目帶動之建築市場前景仍會持續不明朗,令原已競爭激烈之本地建築業經營環境更加艱難,因此,建築市場能於短期內反彈之機會相當渺茫。儘管目標集團截至二零零九年七月三十一日止四個月之業績較截至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有所改善,惟當考慮到:


(i)代價較目標集團於二零零九年七月三十一日之負債淨額有所溢價;


(ii)金融危機後建築行業之經營狀況困難;


(iii)本集團獲銀行提供之備用信貸數量減少及條款更嚴格;


(iv)本集團之建築業務於截至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連續兩個財政年度各年均錄得淨虧損,並於截至二零零九年七月三十一日止四個月繼續處於淨虧損;


及(v)董事會有意調撥更多資源至煤礦業務,董事認為出售事項可讓本集團借此良機:


(i)出售其虧損業務;
(ii)減低其資本開支承擔並確保毋須耗用經營現金流量支持本集團之建築業務;


及(iii)加強本集團之財務狀況。


於本公佈日期,目標集團用作支持建築業務所需之全年經營現金流量估計約 44,000,000港元至約 64,000,000港元。董事會認為,出售事項之條款及條件誠屬公平合理,出售事項亦符合本公司及股東之整體利益。


greatsoup:


這樣很明顯的賣殼退出的把戲,加上售出的公司成立日期2008年2月來看,時間太巧合,肯定是早有預謀。加上其後的資源概念,更肯定公司是賣殼的計劃。


但資源業務的一買一賣的「虧本」,一來是形勢使然,二來大股東和賣主可能有私下協議,不然的話,為何肯用珍貴的現金購之,又肯放棄上市公司股權?


另外為何大股東肯以100萬購入負資產東西,又肯投入幾千萬去支持建築業務?


從其提供的財務數字來看,這兩年陣子的虧損是不尋常,有機會撥備的問題,使資產及利潤下降,變成了賣出理由,使交易合理化。


這項交易使公司只剩下煤礦業務及一些不太營運的東西,看來賣殼計劃已完成。現時上市公司表現繫於煤礦,但現金短缺,加上許可證的維持時間不長,所以此概念亦快煙消雲散。


但是公司盤小,未來可能有概念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02

100亿存货历史最高 江西铜业惊现三大疑问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031/20091031014350951.html


每经记者  张奇

        随着国内三大铜企三季报纷纷披露,江西铜业(600362,收盘价38.33元)三季报存货高达百亿元让投资者难以理解。云南铜业 (000878,收盘价30.42元)和铜陵有色(000630,收盘价18.03元)两家公司的单季净利润环比增幅都超过20%,同时两公司存货增加也 处于合理位置,都在65亿元左右,都增加约14亿元。反观江西铜业,公司三季度单季净利润5.61亿元,环比下滑42.65%,而公司前三季度的存货高达 100亿元以上,且上半年存货仅有70亿元不到,三季度升幅达48%,这是公司创建以来的最高存货,甚至超过了2007年和2008年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 格处于高位时的存货,当时最高存货也不到85亿元。  

三季报披露虽已进入尾声,而对于江西铜业盈利大幅下滑以及历史最高存货的谜团才刚刚出现在投资者面前。

        江西铜业作为国内三大铜企的“带头大哥”,其三季报也是最早披露的。10月23日,江西铜业三季报显示单季净利润为5.61亿元,这样的 成绩大大低于市场的预期,环比下滑达到42.65%;国信证券此前曾预计三季度单季每股收益将达到0.38元,而现在仅有0.19元。而背后却是 100.98亿元的历史最高存货,其二季度末时存货仅有67.98亿元,增幅高达48%。

        但云南铜业和铜陵有色三季报公布后,江西铜业的疑问也就越来越大。

        云南铜业的三季报显示,2009年7月~9月公司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28亿元,每股收益0.18元,同比增长506%,环比增幅达到70%以上;公司存货平稳增长,从二季度末的51.25亿元增加到66.54亿元。

        铜陵有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71亿元,其中三季度净利润也达到1.65亿元,虽同比减少48.78%,环比仍上升了23%;存货方面也是稳中有升,65.91亿元的存货仅比二季度高出14.88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翻开三家公司近三年的季度报表查看,江西铜业存货历年来较为稳定,2006年以来一直稳步上升,2007年中期以来 随着大宗商品攀升至历史高位,铜精矿等的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公司存货2007年中期至2008年中期一直维持在89亿元附近,但没有出现巨额增长。另 外,铜陵有色近三年的存货一直较为稳定,中原证券行业分析师何卫江告诉记者,铜陵有色有色的自产矿比例很小,盈利主要是靠赚取国外的长单铜精矿的加工费为 主,存货变动一般都不大。

“与众不同”引发三大疑问

        业内人士称,江西铜业盈利以及存货的变化与行业趋势完全相悖,说明其走出了独立于行业内的“走势”,而江西铜业盈利能力为何大幅下降?低于市场预期但公司股价却很坚挺?如此高的存货又有何用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了三大疑问?

疑问一:赌铜价上涨?

        一位曾担任国内大型铜企高层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从三大铜企对比来看,云南铜业和铜陵有色的净利润都在稳步上升,存货增幅也处于合理的范围内,而反观江西铜业的业绩和存货都一反常态,这不符合行业的整体情况。

        记者致电江西铜业了解情况,其证券部工作人员解释称,公司存货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产量增加、原材料采购量增加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存货大幅增长。其中对于废杂铜的采购数量增加较多,因为此前铜价较低,这部分原材料采购较少。

        而记者从一位近期调研公司的研究员那里得知,公司存货增加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增加了海外铜精矿的采购,对于增加采购的原因也不清楚。他认 为,一般在公司盈利情况逐步下降的情况下,都会以公司的存货销售为主,这样可避免高存货带来的风险,至少不会增加原材料采购,江西铜业库存创新高让人难以 理解,除非公司另有想法。

        在今年二季度铜价大幅攀升的过程中,江西铜业享受了低位存货带来的高额收益,致使单季盈利达到10.5亿元,环比增幅更是达到惊人的 590%。何卫江认为,在今年二季度时,由于国内外铜价价差正高,导致国外进口的铜精矿加工后享受较大的溢价收益,而三季度以来,随着国内外铜价价差的拉 近,这部分利润缩减的很大。

        同时,三季度国内外铜价都处于高位徘徊期,云南铜业和铜陵有色的存货都是平稳增长,而江西铜业大量增加原材料的存货,目的很有可能是重温今年二季度的“美梦”。

        然而高存货的背后却孕育着高风险,上述业内人士称,大宗商品的价格存在太多变数,看看云南铜业2008年初高达105亿元的存货,在铜价处于高位时期大量的囤货,以求享受高额的净利润,但随着铜价去年四季度初的崩溃,云南铜业便吞下了连续巨亏的苦果。

疑问二:巨额存货是否套保?

        据接近江西铜业期货的人士透露,2000年以来,江西铜业把自身的期货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自产原料、铜杆线、贸易、进口原料、国内原料,每个板块都有独立的账户。然而江西铜业对于期货套保业务却没有在三季度公布。

        相比之下,云南铜业和铜陵有色两公司套保业务较为透明,在三季度中都有详细的套保数据。三季度末,云南铜业持有沪铜0912合约金额为 0.94万元,沪铜1001合约金额达到8.12亿元,沪铜1002合约0.45亿元;铜陵有色三季度末持有1.18亿元的黄金标准合约金额,还持有 13.12亿元的铜标准合约金额。

        业内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铜陵有色和云南铜业都对公司旗下的部分产品进行了套保,而反观江西铜业三季报,从中只能看出公允价 值变动收益-1.22亿元,投资收益实现2.45亿元。投资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第三季度末公司主产品电解铜价格比2008年年末有所上涨,导致公司对 上年年末已确认为当期损益的期货浮动亏损头寸平仓后,在本报告期应确认的盈利。

        而对于三季度末1.22亿元的公允价值亏损,并未作出详尽的说明。再看公司三季度100.98亿元的存货,如果没有进行相应的套保,未来铜价一旦波动剧烈,公司的业绩恐怕又会受到大的影响。

疑问三:为67亿元融资铺路?

        云南铜业和铜陵有色两家公司第三季度利润,环比都是稳步上升的,这样看来,江西铜业净利润大幅下滑与行业趋势完全不符。

        国信证券行业分析师彭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江西铜业的主要产品电解铜、黄金、白银和硫酸的价格走势来看,除了硫酸价格环比下 降4.11%外,电解铜、黄金和白银的价格环比均出现增长,增长幅度分别达到7.98%、3.95%和9.19%。在大部分产品价格环比出现大幅增长的情 况下,公司三季度的业绩理应得到较大释放,然而却出现了综合毛利率下降至8.69%的结果。

        彭波认为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公司减少了毛利率较高的自产铜、黄金和白银的销量,而增加了毛利率偏低的代加工铜、黄金和白银的销量,这从一定程度也能解释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大幅度下降的现象。

        如果是这种情况,公司可能大幅增加了自产铜的存量,这或许能解释公司存货暴增的部分原因,也能解释为何公司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告诉记者,国内铜企销售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如交货日期可能会有一定的延期,如9月份应该交的货,可以延迟到10月份,而这部分产生的利润就将在下个季度体现出来。

        并且江西铜业三季度业绩下滑,或许是为明年10月4日江西铜业17.61亿份权证行权做准备,按照0.25的行权比例,和15.4元的最新行权价来看,若全部行权,将轻松融资67.79亿元的真金白银,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疑一笔巨资。

        还记得今年二季度,武钢股份为70亿元的权证融资,搅得A股市场风生水起,一个月累计涨幅超过50%,又是传闻年报提前披露,并且还传有 10送12的计划,但最后都没有顺利行权,70亿元的融资成了泡影。而权证融资失败,武钢三季度便抛出了配股方案,拟融资不超过120亿元。

        再联想到江西铜业明年权证行权,如果有业绩超预期增长刺激,股价也将有所保证,这样对于行权融资67亿元将相对容易。

        当然这些还停留在猜测阶段,一切谜底尚待时间来揭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2

友嘉回台發TDR 明年Q2掛牌 兩岸工具機廠龍頭看好經貿解凍,提前一年執行;整合大陸廠產值,將達100億元以上。


2009-11-26  THT





看好兩岸經貿關係解凍,兩岸最大全功能CNC工具機製造集團友嘉實業集團,決定提前一年回台上市,近日將送件申請發行台灣存託憑證(TDR),並訂明年第二季掛牌。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昨(25)日參加「2009發現台灣建構未來產業研討會」時表示,友嘉董事會近日將討論通過回台上市案,友嘉計劃整合大陸所有生產工廠,達到總產值100億元以上規模,並以「友嘉國際」名稱申請回台上市。

友嘉集團去年共生產5,800多台各式切削、成型工具機,光工具機的營業額就超過103億元,不但是華人地區最大的全功能CNC工具機製造集團,也是全球第二大立式加工中心機製造廠。

友嘉近幾年逐步發展成為控股集團,集團旗下主要工具機廠之一的杭州友佳,已在香港掛牌上市。杭州友佳上半年每股獲利達5.6元,全年有機會突破10元,是兩岸工具機廠中表現最佳者。

朱志洋之前曾表示要在二年內回台上市,不過看好兩岸經貿關係前景,決將上市時程提前一年。

今年邁入第30年的友嘉實業,最初以代理神戶製鋼建設機械為主要業務,目前在全球的關係企業已達52家,產品涵蓋工具機、電動工具、堆高機、建設機械、電梯設備、停車設備、氣動工具、印刷電路板和LCD TV、LCD顯示器等。

其中,台灣現有20家公司,包括股票上櫃的祥裕電子、友銓電子,以及友嘉實業、台灣麗偉、松穎機械、勝傑工業、眾程科技、日翔軟版、彩樂電子、友佳精工、岩田友嘉機械、友迦工業等。

近幾年,友嘉積極透過併購,不斷擴大集團版圖,同時深耕大陸,建立綿密的生產網路。今年完工投產的杭州友華,資本額3,000萬美元,主要生產大型龍門機,2.5萬坪廠房,月產能最高可達100台。

朱志洋 一年併購十大廠




友嘉實業集團今年卻逆勢加快拓展全球營運版圖,不到十個月,陸續併購歐洲十家大廠,集團由年初的42家暴增至52家,也讓業界見識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工具機業併購大王」旺盛的企圖心。

朱志洋不諱言,併購是擴大企業規模與力量的最佳模式,除提升採購、經營的效益,也可大幅節省成本。尤其金融海嘯重創全球工具機產業,許多大廠營運大幅滑落,是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

近幾年,朱志洋陸續併購20餘家企業,代表作是併購工具機大廠台灣麗偉。89年,台灣麗偉爆發財務危機,當時公司虧損近12億元,陷入半停工狀態,朱志洋介入經營後,全面改善經營體質,去年營收已達35億元,獲利4億餘元。

朱志洋行事一向低調,併購十家歐洲大廠也是「鴨子划水」,不但媒體沒報導,業界知道的也不多,併購金額更是絕口不談。要不是昨天出席「兩岸精密機械產業回顧」座談會時發表專題演講透露他的布局,他併購的動作也不會曝光。

朱志洋透露,友嘉集團不但要在台灣上市,更計劃五年內整合大陸所有工具機生產基地,以總產值人民幣50億元規模掛牌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22

隆成明年中國拓點100家 林奇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6956


林奇:麗嬰房(2911)、好孩子、隆成(01225)在國內鼎足而三,三分天下,全力搶攻國內嬰幼兒市場的份額。

其 中,從代工生產轉型至中概通路股之一的隆成(01125),繼早前引入擅長台灣證券暨期貨發展的陳世峰先生就任獨立非執行董事,藉以啟動已進行的台灣存託 憑證上市事宜後,隆成自08年開始進軍零售市場,旗下啟航的通路品牌「幼幼天地」專業嬰童用品連鎖店亦已經在短短兩年間開設逾50家,銷售據點逾1500 個,目前貴州有7家、廣東有20家、廣西有15家、福建約10家等。據管理層透露,今年隆成至少會多開50家店,三年內增至300家店,國內積極佈局,轉 型中概,彰彰明甚。事實上,隆成經過多年默默耕耘,早已成為中國童車市場的知名品牌之一,此前亦早已榮獲「廣東名牌」、「中國名牌」與「國家免檢產品」等 稱號。

早前,隆成欲回台發行台灣存託憑證,或者亦已經進入了最後直路。

而隆成作為淨現金公司,財政狀況十分健康。自1998年上市以來,隆成每年派息從未間斷,茲詳列如下:

99年度:中期息3仙,末期息6仙。全年共派息9仙。
00年度:中期息3仙,末期息8仙。全年共派息11仙。
01年度:中期息2仙,末期息6仙。全年共派息8仙。
02年度:中期息2仙,末期息6仙。全年共派息8仙。
03年度:中期息2仙,末期息5仙。全年共派息7仙。
04年度:中期息2仙,末期息3.5仙。全年共派息5.5仙。
05年度:中期息1.5仙,末期息3仙。全年共派息4.5仙。
06年度:中期息2.5仙,末期息5.5仙。全年共派息8仙。
07年度:中期息1.5仙,末期息3.5仙。全年共派息5仙。
08年度:中期息1.5仙,末期息3.5仙。全年共派息5仙。
09年度:中期息2仙。

09年的終期業績即將於稍後時間公布,中期息增加,末期息的派息增加,料幾可肯定,各散戶投資者不妨拭目以待。


林奇曾撰寫及援引有關麗嬰房(2911)的舊文:

孩子是一輩子事業!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6035



隆成明年中國拓點100家
明年初發行TDR
麗嬰房將提高加盟店比重

《台灣蘋果日報》
2009/12/07
文:丁威


繼 童裝龍頭品牌麗嬰房(2911)明年中國據點數上看1600家後,全球第2大嬰兒車設計代工廠隆成旗下通路連鎖店「幼幼天地」明年也將大規模拓點,預計從 50家拓展到100至150家,品牌事業業績更挑戰3000萬美金(近10億元),從代工轉型為中概通路股。隆成擬明年初發行的TDR(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台灣存託憑證),預計本周送件。

市場關注

隆成為全球第2大嬰兒車設計代工廠,1998年在港股掛牌,法人預估今年集團營收可達1.64億美元,約53億元台幣;2008年佈局品牌事業,創立捷盟和啟航兩家公司,捷盟主打嬰兒車自有品牌「小天使」,啟航布局通路品牌「幼幼天地」為專業嬰童用品連鎖店。

嬰兒車全球市佔20%

副董事長楊欲富指出,隆成的嬰兒車全球有20%市佔率,全球前10大品牌超過5成為隆成所設計代工,因此對於「小天使」嬰兒車的銷售深具信心;「幼幼天地」部份,到10月份開出第50家後,公司就開始調整單店體質,明年初再持續拓點,預計再擴點50至100家。

對於幼幼天地,楊欲富深具信心,強調通路和一般市場切入點不同,從奶粉、服飾、嬰兒車等提供一次購足服務,今年主要在華南市場布局,2010年將往北部,和中國龍頭好孩子、台資麗嬰房正面交鋒,目標品牌事業明年就要獲利。

不過,近期市場對於TDR市場有雜音,但法人分析,隆成代工起家,即使今年市場景氣不佳,但獲利能力較去年更好,而且資本額僅3億元新台幣,獲利每年皆有3億元的實力,估明年代工定單將較今年成長,本業無虞。此外,法人認為,隆成TDR的發行將備受市場關注。

品牌營收衝刺10億

法人預估,明年隆成代工部份營收可達2.24億美元(72億元),獲利大幅成長至2196萬美元(7.06億元),其中品牌事業業績將挑戰3000萬美金,逼近10億元新台幣。

麗 嬰房明年營運較今年可期,由於今年景氣不佳,麗嬰房放緩中國拓點數,預估將僅開出200家,較前年減少,但明年隨著公司調整經營模式,降低專櫃數量,提高 加盟店比重帶動獲利的提升,法人估明年麗嬰房將開出220至250家店,總店數將超過1600家,預估獲利也會較今年成長。



隆成董事長黃英源認為,隆成憑藉嬰兒車設計代工能力,通路布局成長可期。丁威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07

郭炳湘同細佬零交流 無公司100分話新地可以做好啲 李華華

2010-03-25  AD





 

新地(016) 非執董大K郭炳湘,自從08年被人「迫走」無得做主席之後,一度同兩個細佬關係緊張,大K仲多次質疑新地有企業管治問題。事隔兩年,大K啖氣落咗未呢?噚 日華華同班記者行家見到佢,天南地北講樓講港聞,但一問到兩個細佬,佢就唔多想講。有人問:「近排有冇同細佬去食吓飯飲吓茶,或者出吓海呢?」點知大K 話,有時喺寫字樓碰吓頭,咁即係零交流啦!佢跟住仲學外交談判咁,轉頭講話今日天氣幾好,睇嚟三兄弟仲未冰釋前嫌噃。

至於新地嘅問題有冇改 善?佢話所有公司都唔會做到一百分,當然可以再做好啲。講到自己嘅投資,大K話舊年入股永利澳門(1128),回報都幾好,仲睇好澳門娛樂事業有得發圍咁 話!

四叔二公子入股香港資源有大計

前嗰排,四叔李兆基二公子家誠,將揸住金至尊嘅中國金銀一成股權,賣畀岳父徐傳順做執董嘅 香港資源(2882),變相入股。加埋另一股東劉旺枝,亦將三成中國金銀賣畀香港資源,中國金銀變成香港資源嘅全資附屬。搞咁多嘢,你話冇搞作跟尾,講都 唔信。華華搵好友、香港資源執董許浩明問吓單刁有乜下文,Herbert講,好難代表李二公子講嘢,但相信以徐李嘅關係,李公子會透過徐先生代表其立場。

又 係嘅,以自己名義入股岳父間公司,夠晒心意,應該唔會落手落腳做啲乜,得閒都幫阿爸管理千億上市王國啦。不過,Herbert透露,管理層對黃金生意前景 好有信心,加上引入有番咁上下嘅股東,梗係想發大嚟搞。要做大生意,最快就係收購,佢哋物色緊中港澳門都有零售網絡嘅公司。「水源」方面,發債、銀團,仲 有內部股東貸款,大把選擇。

唔會逼人仔升值日圓先生明寸美

美國佬係咁鬧中國操控人民幣滙價,人仔升值變咗近日財經熱話,噚日 嚟咗香港出席瑞信亞洲投資論壇嘅「日圓先生」榊原英資都唔執輸,話人仔確實俾人低估咗。華華聽完個答案,即刻追問佢覺得人民幣應該幾時升值啦?點知木神原 話呢條問題應該留返畀中國人答,仲話自己唔係美國人,係日本人,絕對唔會要求其他國家嘅貨幣升值咁話。佢咁講,擺明係寸美國佬逼人升值啦!

李 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64

鴻海郭台銘臥薪嘗膽 鐵皮屋內親自督軍跨海苦戰100天 紀實

2010-9-20  TWM




五月底到九月初,在這100天裡,郭台銘選擇獨居深圳龍華廠區鐵皮屋辦公室的簡陋套房,喘息、思索,或許也反省。

然後,他開始願意傾聽,不再輕易動怒。

接著,他把鴻海集團每年成長目標,一口氣打了對折。

鴻海的目標改變,郭台銘也改變了,關鍵100天之後,學會放慢、願意低頭的郭台銘,會帶領鴻海帝國走向何處?

製作人.楊紹華

撰 文‧黃智銘

八月,在鴻海誓師大會現場中,集團副總程天縱頗有感觸地說,經過跳樓事件,「我們都變了。」當時沒人料想得到,他所謂的「變」,會是如此的戲劇性。

「腰斬說」震撼市場

台灣電子產業面臨大挑戰

九月,郭台銘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專訪時拋出「成長腰斬說」,表示「鴻海集團未來每年的成長目標,將從三○%調降為一五%。」這個「變」,撼動市場!

在產業面,這則宣言似乎告示著電子代工產業走向末路;在投資面,一九九○年代以來股民習以為常的「電子主流結構」將面臨挑戰;進一步看,勞退基金目前直接、間接壓注在鴻海的資金將近千億元,郭台銘的「腰斬說」,立即牽動台灣五六○萬名勞工的退休金。

郭台銘怎麼了?他是變得喪氣,還是終於學會「以退為進」?問題的答案,要從過去一百天開始談起。

五月二十六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放下手邊工作,搭乘他的個人專機飛到深圳龍華進行危機處理,然而當天深夜,卻又發生一起跳樓事件。

一天之後,位在鴻海龍華總部的董事長辦公室裡,多了一間「總裁套房」,在台北擁有多棟豪宅的郭台銘,開始在這裡long stay,至今,一天都沒有回過台灣。

鴻 海高層透露,所謂「總裁套房」其實只是「在原來總裁辦公室的洗手間外面,另外隔出來的一個空間,裡面擺了一張床及簡易家具,其他什麼都沒有。」這一百多天 來,除了偶爾到各地巡視新廠進度,郭台銘起床後就在辦公室開始工作,餓了就叫人從員工餐廳打來飯菜,在超過十六小時的工作之後,他就睡在這鐵皮屋裡的小房 間。這一次危機處理的副組長程天縱說,辦公室是一棟鐵皮屋建築,每當下雨時,房間的屋頂還會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比起程天縱這些本來就派駐在中國的台幹 都配有自己的宿舍,郭台銘在龍華的生活,甚至連初級台幹都不如。」一位鴻海高層說。

不是軟弱 而是慢下來

「慢」以繪出鴻海未來藍圖只是,對於一位傷痕累累的拳手來說,擂台邊的角落即使簡陋,卻是唯一能夠讓他稍作喘息、冷靜思考下一回合如何作戰的珍貴空間。

九 月上旬,郭台銘接受《彭博商業周刊》專訪,這位代工霸主沉潛百日之後的首次登場讓人意外。曾經批評自殺者軟弱的郭台銘,在專訪時承認:「鴻海錯了。」更令 人意外的宣言則是「成長腰斬」。這番談話,即使不用「認輸」、「示弱」等字眼來形容,但給外界的感覺仍然十分明確:郭台銘的霸氣不見了。

五月底到九月初,在這一百多天裡,獨居陋室的郭台銘究竟想了什麼?做了什麼?看見了什麼?是經過了怎樣的千迴百轉,讓不可一世的霸主,決定「退一步」?

大 概是在設立「總裁套房」的前後幾天,鴻海委託數名學者專家在龍華廠區內進行了一趟「民意調查」。類似的調查,早在八○年代後期龍華廠區剛剛成立時也曾做過 一次,當年的結論很明確,「在這裡工作的年輕人,只想一件事,賺錢!」鴻海內部透露,新一次調查的規模在數千人以上,而結果則與二十年前截然不同;年輕人 在這裡工作的理由,主要是希望累積都市工作經驗,至於賺錢,是其次。

內部人士觀察,這份報告,或許是郭台銘認真考慮「向現實環境低頭」的開始。「只要錢、不要臉,就能在這兒活下去。」老鴻海人曾經如此形容集團內的工作氣氛,但最近一段時間,在郭台銘的帶頭轉變之下,氣氛明顯不同了。

「抱 歉,過去幾年你跟我說的話,有些我沒聽進去。」一位鴻海高層清楚記得,七月間,郭台銘在一個偶然的場合,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過去的郭台銘,決不會講這樣 的話,顯然經歷這個事件,老郭變了!變得願意傾聽、反省自己、不再那麼殺氣騰騰。這位高層說:「老實說,很不習慣,以前我多半只有被他罵的份。」據這位高 層主管表示,這段時間,郭台銘召集會議的次數沒有變少,要求也沒有打折,但身段、用語明顯柔和許多,「不拍桌,不用幾近鄙視、羞辱的字眼罵人,也沒看到有 人被罰站了。」在他印象中,郭台銘最近在會議上說過最嚴厲的一句話是:「你做得還不夠好。」轉變不只如此,據他透露,以往開會時郭台銘只講目標,現在,會 講「如何達成」目標。兩者之別在於快慢,「他開始重視過程,願意給下屬進一步思考的空間;以前,他要衝,要大家跟著他衝,要立刻有答案,立即解決問題。」 在這位高層主管的解讀,與其說郭台銘是開始低頭、讓步,「不如說是他『變慢』了。現在,我可以和他談長達兩年的計畫,在以往,跟他談兩年,大概就是自己找 罵挨。」擴展市占以達高成長的類固醇

有侵蝕獲利的後遺症

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專訪時,郭台銘表示這段時間不打小白球,每天的運動是做伏地挺身,但據內部員工的觀察,除了伏地挺身之外,郭台銘在鐵皮屋內的運動,還有「瑜伽」。

「現在,如果雙腿打直,郭董是可以把手掌貼在地面的。」方寸之地、吐納之間,郭台銘修身養性,重新思考鴻海帝國的管理之道,或許,也看見了令他不得不低頭的產業現實。

才在去年股東會上喊出鴻海未來走「黃金十年」的郭台銘,在這次的專訪中意外下修鴻海集團成長目標,甚至不忘補上一句「一五%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有人直說這是喪氣話,有人認為是郭台銘心浮氣躁之下的口誤,但平心而論,「成長腰斬」的說法,絕對是基於產業現實。

其實從鴻海今年營收表現來看,剛出爐的八月營收二一四八億元,比起去年的同一期間成長了九八%,累計今年前八個月的營收已經達到一.三四兆元,也大幅成長近六二%,今年要達到三成的成長,對鴻海來說,根本是輕而易舉。

然 而,鴻海營收可以大幅跳躍,還是依靠著過去的成長方程式。首先是新產品的問世,這幾年大客戶蘋果扮演了鴻海救世主的角色,從iPhone開始,今年又推出 iPad與iPhone 4,讓負責代工的鴻海營收大增。另外,大舉購買SONY全球廠房,跨入液晶電視代工,也對鴻海營收有一定幫助。

只是,如果我們檢視半年報,卻發現了鴻海亮麗營收背後,隱藏了「美麗的哀愁」。雖然鴻海合併營收部分為新台幣一.二兆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四七%,但每股稅後純益(EPS)卻僅成長二二%,為三.六一元。

分析獲利成長不如營收成長的原因,除了持股七三%的富士康虧損拖累之外,毛利率下滑,是最具威脅的獲利殺手。

過去為了達成營收成長目標、維繫客戶關係,鴻海確實接了許多低毛利率、對獲利貢獻不大的訂單。搶單的動作有如武俠小說中的「七傷拳」一般,每次出招,都能傷敵,但卻也損及自身元氣。當戰場太大、敵人太多,不斷出招之下的累積結果,就是自己受害也深。

例如為了跨入筆電與電視的代工,鴻海低價競爭結果,陸續拿下包括蘋果、SONY、惠普與戴爾等大廠訂單,使得筆電代工大廠如廣達、仁寶半年報毛利率大降,讓仁寶總經理陳瑞聰法說會時,喊出「大家一起沉淪」的說法。

廣達直接與鴻海競爭蘋果、惠普等訂單,受傷最慘,第二季正好是去年殺價搶單的新機出貨,廣達第二季合併毛利率應聲跌破「保四」關卡,殺到三.四%,創下歷史新低水準。陳瑞聰雖然說仁寶沉淪比較慢,第二季合併毛利率也殺到只剩下四%,面臨毛利四%保衛戰。

筆電代工產業大沉淪,陳瑞聰直指沉淪的凶手就是鴻海。

鴻 海雖然是殺價戰的發動者,但是自己也難逃沉淪的命運。根據瑞銀證券分析師謝宗文的估算,鴻海獲利上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來自毛利率下滑,上半年毛利率從去年的 九.九%下滑至八.七%,營業淨利率則是由五.六%衰退到三.九%。「這個難以反轉的趨勢,確定成為鴻海的長期隱憂!」另外一位觀察鴻海超過十年的分析師 也點出一個問題,鴻海過去的購併都太偏重在產能與訂單,併入的也都是低毛利率的產品,讓鴻海毛利率積弱不振。

種種跡象都顯示,過去在每年成長三○%的目標下,鴻海囫圇吞棗吃下的許多成長激素,現在副作用都慢慢顯現出來了。這些副作用正在啃蝕鴻海的獲利能力,逼得郭台銘必須審視未來成長的規畫,甚至放下身段,重新思考「三○%」這個數字的意義。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認為,過去鴻海追求三○%的成長,這樣的成長幅度明顯超過整個產業的自然成長;而要超越自然成長,就要吃下別家公司的訂單,「但你不可能吃下所有的訂單,遲早,必須面對成長的極限。」現在郭台銘調降鴻海成長目標,施振榮稱讚,這才是務實的作法。

務實以對市場現況

能讓鴻海逃出「成長的陷阱」?

策略大師麥可.波特曾經描述「成長的陷阱」,就是成長的欲望、衝擊和壓力,會讓公司盲目擴充生產線,模仿競爭者,追逐熱門產業,然後大舉購併,最後超越了企業本身的整合能力,下一步,就是陷入成長的陷阱。鴻海過去的高度成長,似乎正應驗了這樣的敘述。

然而,決定「退一步」的郭台銘,真的就能為鴻海換來新的「海闊天空」嗎?

如果我們拿目前台股中外資持股最高的台達電歷史對照,似乎可以給鴻海未來一些正面啟示。台達電公布半年報之後,上半年EPS為三.二二元,還低於鴻海的三.六一元;但台達電的股價,卻與鴻海股價形成黃金交叉超越鴻海,代表市場看好台達電後市優於鴻海。

但是在○四年時,台達電也曾面臨成長的陣痛期。先前,台達電原本為了追求營收規模的成長,跨入代工業務,監視器代工訂單曾讓台達電營收大增,但是董事長鄭崇華看到毛利率持續下滑,○四年起開始結束監視器代工,讓台達電在當年上半年的營收一度衰退。

「因為大膽退出一些產業,我們才能把人力與資源放在有潛力的新產業,像是太陽能、LED等,讓後來的成長更加健康。」台達電處長周志宏說。

台達電上半年營收一○八七億元,成長四二%,更重要的是上半年毛利率達二一.五%,稅後純益為七十七億元,比去年成長四八%,成為兼顧了成長與獲利的科技典範公司。

未來鴻海乃至其他台灣代工大廠,要如何從成長的陷阱逃脫呢?

從鴻海與廣達、仁寶業務重點的筆電產業來說,即使未來有一五%的出貨成長,但每年約一○%的殺價幅度,讓整體產值成長趨近於零;加上iPad等低價的產品加入競爭後,產值甚至有負成長的可能。這也是最近外資陸續出脫筆電持股的主因。

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陳清文說,代工廠的轉型,軟體與內容是關鍵,從蘋果成功的啟示來說,軟體與內容才是蘋果現在獲利的重心。他預言,未來蘋果甚至會免費贈送iPhone與iPad,再從軟體上來賺錢。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鴻海手中滿滿的代工訂單,反倒成了「滿手爛牌」,iPhone、iPad若持續跌價,繼續壓縮筆電的市場空間,鴻海更難在走向末路的筆電代工產業中擠出足夠利潤。另一邊,手中雖有蘋果訂單,但價格與利潤同步下跌,當然也難支撐鴻海帝國的成長需求。

不再「夸父追日」

鴻海的下一步怎麼走?

鴻海這幾年也積極進行轉型的動作,包括太陽能、LED、通路等新興產業都看到鴻海的布局;只是如果套用麥可.波特的說法,這樣的動作仍難脫追逐熱門產業的成長陷阱之路,而且短期之內對於營收龐大的鴻海都看不出顯著效益。

在鴻海高層主管的私下解讀中,郭台銘追求三○%成長,某種程度已經有點像是「夸父追日」了,「他每天要為這個目標拚命,為了這個數字,他得即時˙解決許多問題。」現在,他終於可以冷靜下來,無須追求太虛幻的目標,清楚地想想下一步。

卸下「三○%」十字架的郭台銘,終究不能說是認輸、喪氣;只是,認清現實的強人,能不能帶領沉重的鴻海輕巧轉型?不再追求高度成長的鴻海,能不能用新姿態重現帝國榮耀?來自鐵皮陋室裡的下一個決策,能不能帶來正面的震撼效應?全世界正在等著看。

從霸氣到喪氣?

──郭台銘近年談話與鴻海市值變動狀況

2001.11.7

鴻海家族將振翅高飛。

2001 尾牙

宣布將在2008年退休。

2003.12.25

現在每年要成長1000億元已經愈來愈困難,除了鴻海本身的努力之外,還要「以時間換取空間,以金錢換取時間」。

2007.2

鴻海營收達到2兆元,就要「來走」。

2008.12.19

景氣比想像壞上三倍,鴻海裁員已不可避免。

2009.4.16 股東會˙股價不回來,就不退休!

˙我跟各位保證,毛利一定會回來。

˙喊出的口號收不回來,我們今年內部每個事業群定的目標,以2008年為基礎,成長不能低於三成。

2010.2.1

今年是2010年,我剛好60歲,虛歲是61歲,我應該在70歲前不會完全退休……,鴻海股價今年很有機會達到原定的200元「退休價位」。

2010.9.6

集團未來每年成長30%的目標減半;1歲女兒妞妞出嫁之前,不會辭去董事長職位。

零組件起家 轉型之路大不同!

轉型布局鴻海台達電

LED半導體子公司沛鑫轉型LED,但目前來自LED營收比重仍低於5%。

8.4億元投資先進電,沛鑫董事長曹治中也親自出任董事長;惟前兩、三年大幅虧損重傷,去年單月雖有小幅獲利,但仍未交出令人滿意成績單。去年第2季LED產品開始量產後,陸續拓展LED封裝、驅動、散熱布局,投資包括佰鴻、聚積、同欣、艾迪森等LED廠。

目前照明產品占營收比重已達5%,並將積極發展LED品牌。

太陽能預期將在苗栗設置太陽能廠,但尚未有明確規畫。2006年投資成立旺能,在新竹、竹南、吳江各有產線,明年總產能上看20億瓦。

監視器群創現為全球最大液晶監視器代工廠,去年液晶監視器出貨達3600萬台,今年將再向上成長。量產階段就出現巨額虧損,最後慘痛結束,轉型布局視訊產品。

液晶電視陸續接手SONY墨西哥廠及斯洛伐克電視組裝廠,成功綁住大客戶SONY,也為群創打造龐大電視面板出海口。看中液晶電視市場大餅,一度跨進液晶電視組裝市場,最後由於毛利率始終偏低,2006年轉賣緯創淡出。

「沉淪說」是為了集結反鴻海大軍?

陳瑞聰成為抗鴻陣線新統帥在今年第二季法說會上,仁寶總經理陳瑞聰的開場白是,「我也沒有好消息,大家一起沉淪了。」但是台下的法人們,沒有一人對這樣的黑色幽默笑得出聲音來。

原來,在鴻海去年大舉進入筆電代工產業之後,早已微利化的毛利率遭到進一步壓縮;加上iPad出場之後,筆電需求驟降,讓代工大廠全面下修今年營運目標。

陳 瑞聰說,他所謂的沉淪,就是指這些EMS廠(電子專業製造服務)為了進入筆電代工爭相殺價。包括鴻海、偉創力(Flextronics)等公司都殺出低價 來爭取訂單。這讓原來稱鴻海「筆電代工元年」還要多等兩年的陳瑞聰,今年也改口說,看來他們的進度比他想像的快;如果鴻海明年可以拿到2000萬台的訂 單,「筆電元年」是應該的credit(評價)。

但是面臨整體的沉淪,陳瑞聰也相當憂心,他表示,情況可能要在兩種狀況下才會結束,第一是鴻海達到定下的出貨目標,第二就是殺價殺到連他們也不堪虧損,不然整體產業恐怕還是會繼續沉淪下去。

但陳瑞聰強調,仁寶有一定的位置,仁寶還有機會挑選客戶與訂單,所以沉淪會比較慢一點。

不過最近市場陸續傳出,鴻海已經對殺價搶單作出檢討,並傳出惠普、戴爾的筆電代工訂單回流到緯創、廣達的消息,看來產業應可逐步恢復。

而陳瑞聰積極布局垂直整合,與鴻海從筆電、手機到液晶電視全面對抗,儼然已經成為最主要的抗鴻大元帥。

各 方唱衰 仍有廠商對產業樂觀看待施崇棠:PC不死,只是演化郭台銘下修鴻海集團成長目標,分析師認為,主要原因在於鴻海PC產品成長性不如以往。接著英特爾執行長 歐特里尼也表示,PC產業不足以維持英特爾成長力道,所以未來會更積極評估購併的動作。兩大PC龍頭紛紛看淡未來產業發展,PC已死的論調,又再次浮上台 面,成為討論的話題。

打造華碩在主機板、筆電快速成長的的華碩董事長施崇棠,面對這樣嚴峻的考驗,卻仍選擇用正面思考來面對,他認為,PC市場只是不斷的演變,這些過程反而提供業者更多機會。

2006年時,華碩正好面臨進入前七大品牌的考驗,在顛覆性思考之下,推出了不講究規格、從消費者需求設計的Eee PC;施崇棠表示,這讓華碩另闢蹊徑,不但登上品牌階梯,現在還要挑戰全球前三。

而 看到蘋果以iPad席捲全球,重演當年Eee PC旋風,不同於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用「變形病毒」來形容,施崇棠拒絕接受「PC已死」的說法,並強調這只是PC市場不斷演化的過程,「過程之中,廠商反而 會有更多機會。」施崇棠強調,從蘋果成功的故事可以看見,在後PC時代,從消費者需求來設計產品的趨勢,已經取代了過去從硬體規格來驅動銷售的趨勢。

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則透露,華碩在平板電腦上將火力全開,推出採用英特爾、Marvell不同廠牌處理器的相關產品,搭配Google Android、微軟與Linux等不同作業系統,訂價上甚至希望壓低到199美元,希望再度上演當年Eee PC的低價旋風。

至於能不能成功,沈振來說,可能就要等待市場來做最後驗收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