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等待的成本 食住等和硬住等 周顯

1 : GS(14)@2015-02-03 01:09:30

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0040

大家都知道,投資需要耐性,一個正常智力的人,按照保守的方法投資,讓資本慢慢的增值,到他六十歲時,不難累積到一筆巨款,不但足夠退休而且還有大筆盈餘,可做想做的事,花想花的錢,像投資寫作界老行尊曹仁超,便是憑着慳儉和穩陣投資,至退休時已經身家豐厚,還有餘力作很多慈善捐款,令人羡慕和值得尊敬。

大家也知道,在投資的世界,欲速則不達,如果急躁地投資,亂來買那些垃圾股票,很多時會輸光收場,這叫做「財不入急門」。所以,很多的財經書,都會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地諄諄教誨,凡是富豪,均是富有耐性,像李嘉誠、巴菲特,均是極度有耐性的人,可以等待到最佳的投資機會,才會入市投資,賺取巨利,成為一代巨富。



股神巴菲特已極之富有,自然有耐性食住等,等待最佳的機會才入市。



以上的投資常識,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了,但為甚麼,年輕人總是那麼的沒耐性、總是那麼的急躁,希望一朝發達,便鋌而走險,不惜進行危險的投資呢?這究竟是他們愚笨,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呢?

如果我約了朋友,在福臨門吃飯,他遲到沒來,我便不等他了,先點菜,大吃大喝,鮑魚燕窩魚翅,甚麼都吃,那麼,他來不來,對我都沒有甚麼關係。在香港的俗語,叫做「食住等」。

但是,如果我是睡在一張硬板牀,肚子餓着,等待着朋友的救濟,給錢給飯,以度過難關。這種等待法,當然是度日如年,難過得很,等一小時也嫌長。如果照香港的俗語,這叫做「硬住等」。

換成投資的世界,李嘉誠和巴菲特如果要做投資,不管成功與否,他們都是過着最好的生活,人人奉承,坐的是私人飛機,想要甚麼,就有甚麼,所以他們根本不急着投資,也不急着賺錢,因為他們天天在賺錢,多一宗生意,少一宗生意,一根毛也影響不到日常的生活。這就是「食住等」,自然也可以很有耐性,等待到最適合的時機,才去下注投資。

但是,一個普通的二十來歲年輕人,住在公屋的硬板牀,收入每月萬幾,每年只能夠積蓄到幾萬元,由於太過慳儉儲錢,不去消費,難以交到女朋友,又或是雖然交到女朋友,但是沒有錢買樓,也就無法結婚,成家立室。像這種「硬住等」的等待方式,他們又怎能不心焦呢?這好像我在先前說的「美中女理財學」,美中女的年華快逝,賺錢的黃金年齡即將過去,但她們還未賺夠錢上岸,這個樣子,她們又怎能不去心急,要想賺上一筆快錢呢?

以上的,不單是理財心理學,而且還是一種計算,就是人類的生命有限,時間有成本,等待也需要成本:當你愈窮、愈需要錢的時候,等待的成本愈高,因為你「硬住等」多一天,你在人生上所能享受的快樂日子便又少了一天,正如張愛玲說的:「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同樣道理,發達也要趁早呀,發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因為你到了六七十歲才發達,恐怕也沒有氣力去花錢,只能夠把錢留給子孫,讓他們做不成氣候的二世祖,又或者是要把錢用來做善事了。不過話說回來,因為沒有耐性去等,因而急躁投資,把錢輸光的人,也比比皆是,不必多贅了。
2 : Chantaiman888(53707)@2015-02-03 09:36:51

VERY GOO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