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在中環:創新強逼症 CK

1 : GS(14)@2013-04-15 00:06:33

http://smartjobscmp.blogspot.hk/2013/03/blog-post_7.html
作者:CK

大部份選擇創業的人,都有一點「創新」的基因在身體裡面。我們之所以創業,除了認為做老闆會比打份牛工有更好的待遇外,還因為我們「自認為」看到市場上面一些做得不好、不完善的地方;於是我們認為這是市場上的空間,這是機會,一個讓我們去破舊立新,從而賺取利潤的機會。

這大概是我們這些老闆的思維模式。沒有了這種創新的心,生意是沒法子做下去的。然而卻有許多時候,我們這些老闆實在太過習慣這種思維模式了,在工作上面對每一個範疇的事,都慣常地套上這種思考模式,活像強逼症一樣,將眼前的每一件事情都看成需要破舊立新的東西。

作為打工仔的你,大概也遇過不少這樣的老闆吧?他們凡事都覺得,舊有的一套模式不好。那些一直沿用已久的工作方式沒有得到改變,只是人的隋性使然。現在這些長久以來一直被沿用的工作方法,「有幸」來到他的面前,「勇於創新改變」的他,自然要來次驚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跟著這些老細,打工仔的日子大概都不會好過到那裡。你縱使明白,「創新」的代價巨大,「創新」之後所得到的好處,往往並非物有所值,但當你提出「老細,不如唔好搞啦…」的建議,你卻會被老細打成「害怕改變」、「沒志氣」,甚至是「阻住公司進步」的冗員。你心裡可能在暗罵,老闆也許當自己是喬布斯二號吧。

商業機構有「創新」的需要,這大概是肯定的。問題是,到底應在那個位置去創新?在賣給客人的產品和服務上不停創新,大概沒有人會有異議。但在公司背後的各樣運作流程、以至人手編制安排等範疇,是否需要作在「創新」,則很視乎情況而定了。

一些工作模式和編制流傳多時,絕大部份時間都有其道理。這些工作模式和編制,也許不是完美,甚至其實距離完美很遠,但一直流傳沒有改變的原因,很可能是改變的代價太大,而改變過後所得的實際回報,根本不足以彌補改變過程所付出的代價。愛創新的企管人通常都充滿自信,但要對抗「創新強逼症」,克制自己不要盲目地「為創新而創新」,卻不是人人都做得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5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