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經CAREFREE - 阿瞬 變種港交所 (2012年08月07日)

1 : GS(14)@2012-08-07 10:59:34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5788&d=1814
港交所(388)對上一次突變,應該喺2005年,交通銀行(3328)來香港上市,揭開大量巨型國企嚟香港上市嘅序幕。
當日一變,港交所利潤亦由本來隨住股市上上落落,一飛沖天。之前好景,每年可以賺十多億元,低潮時,盈利就得番一半。於2006年,港交所的盈利升至25億元,於2007年,更超過60億元,雖然於近年逐步回落,但純利依然有大約50億元一年。
今年6月港交所宣布斥資約13.88億英鎊(約166.7億港元),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可以算係第二度突變,但到目前為止,今次的收購,就禍福難料。
港交所收購LME,有人讚亦有人彈。樂觀嘅就覺得,港交所此舉主要係代替祖國出面,取得世界最大商品交易所之一嘅話事權。至於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內部消費長遠,亦將會不斷增加,對商品期貨及期權交易需求,將必有增無減。
有北京照住,他日LME成交額相信亦將會大大提高,甚至遠遠跑贏芝加哥交易所。就算買得貴一些,以及就算初期盈利可能會被攤薄,但估計倘港交所是次為執行國家任務,相信遲早會得到補償。
據報道,港交所是次收購,資金方面,已經得到國家開發銀行貸款支持,可以算係一個有中央政府撐住嘅訊號。
不過,有證券商分析認為,LME必須於中國設立貨倉,應付實物交收需要,才能可以開拓內地市場。但由於現時法例所限,目前外資企業一般難以得到批准。假設最終無法實物交收,對於客戶來說,尤其是生產商等用家,將非常不便。
另外,中國自己要培育上海期貨交易所,幫LME搵生意,有一定利益衝突。所以港交所寄望背靠中國,就能大幅增加LME嘅交易量,暫時可能性唔大,仍然存在好多不明朗因素。
樂觀派另外一個理據係,港交所買咗LME,自必然可以增加交易費用,以及增加產品種類,例如人民幣產品等。至於增加交易費用會唔會咁順利,係另一個問題。至於新產品方面,香港都講咗推出人民幣產品好耐,但由於政策、市場等等因素,香港上市的人民幣證券,到依家只不過得一千零一隻,就是匯賢產業信託(87001)。最近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計劃下,華夏第一個推出A股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最多遲啲加多幾隻類似嘅ETF,但RQFII進度,始終受到該計劃額度所限。
由此可見,新產品,唔係想推出就推出。內地商品期貨市場,可能潛力無限,不過想想電動車、風電及太陽能都一樣,被認為係未來希望,咁又點,市場好現實,投資者等你一年半載都毫無表現的時候,將來潛力幾大幾多都係假。要等到潛能變成利潤,可能要同港交所鬥長命。
今次交易將會笑得最大聲嘅可能係摩根大通。有報道話,該公司數月前剛剛成為LME的大股東,手頭股份即時升值一倍。
投行大哥大高盛亦屬於大贏家之一。美資投行擅長低買高賣,將市場當提款機,假如佢哋笑騎騎,搓晒手掌等收錢,難免令人擔心交易買方嘅港交所,係咪中咗計。
另外,令人唔太安心嘅理由,係CME中途退出收購戰。如果芝加哥商品期貨老手計過度過條數,都認為諗唔過的話,點解仲未有過相關營運經驗嘅港交所,算盤又打得響。大嗱嗱約167億元, 多過港交所目前股東資金額,萬一出錯咗點算?
港交所買LME,長遠利多弊多,可以辯論十日十夜。但無論港交所行政總裁(CEO)李小加點推銷單deal,都覺得港交所會先吃眼前虧。由於要借錢兼可能發行新股收購,首先要支付利息開支。
LME市盈率(PE)比港交所貴幾倍,買得咁貴,估計LME初期回報有限,即時效果當然係降低每股盈利。
港交所以往最吸引嘅地方,係資本性開支有限,所以現金流強勁,九成利潤可以攞去派息。PE雖然高,股息率依然可以接受。但往後幾年,可能要減低派息,保留多啲現金。本來內地經濟增長放緩,股市成交額縮減,已經令港交所吸引力打折扣,考慮到併購帶來嘅不穩定因素,港交所短期嘅投資價值更加令人懷疑。
(順叔事忙請假,財經茄哩啡專欄由阿瞬代筆兩天) 逢周一至五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