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烏木與氣候資源歸誰所有?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13/100410612.html

 因為烏木歸屬爭議,7月8日,四川彭州市通濟鎮麻柳村村民吳高亮稱已準備好起訴鎮政府,包括通過行政訴訟,起訴強制性挖掘烏木「濫用職權」「行政違法」,此外還將就烏木的歸屬權提起民事訴訟。

   2012年春節前後,吳高亮在家門口的河道邊發現了價值連城的烏木,在挖掘過程中被通濟鎮政府以「烏木歸國家所有」為由喊停,七根烏木最終被政府組織挖 走。據《成都商報》報導,通濟鎮政府挖掘並運送至通濟鎮的客運站內安置。在四個多月後,彭州國資辦於7月4日下午召集文管、林業、司法、水務、國土等部 門,對吳高亮作出正式答覆:烏木歸國家所有,給予發現者7萬元獎勵。彭州市財政局分管國資辦的副局長陳彬表示,烏木為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政府的處理依據 是《民法通則》關於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的規定。

  但吳高亮表示,此批烏木經確認為市場上最為昂貴的金絲楠木,曾有人願意出1200萬元購買,7萬元的獎勵明顯過低。此外,他認為烏木並不屬於「人為」的埋藏物,不應適用《民法通則》的該條規定,法律並未對烏木所有權進行規定,自己應當可以先佔取得其所有權。

  學界對於烏木歸屬,也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社科院法學所梁慧星認為,「埋藏」屬於人為行為,而烏木並不是人為埋藏物。他認為烏木可類推為天然孳息,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因此烏木也應由國家取得。

  中國政法大學的柳經緯則認為,烏木不為埋藏物,同時也並非天然孳息,對其所有權歸屬在中國法律並無規定。《物權法》中對屬於國家所有的事物產權 做了列舉式規定,對這種列舉式規定應做限定解釋,即只有符合法律列舉情況時,才屬於國家所有。因此,應適用民法原理「先佔原則」,歸發現者所有。

  實際上,關於自然資源的所有權問題,早在此前黑龍江氣候資源立法中,就已引起爭議。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於6月14日審議通過《黑龍江省氣候資源探測和保護條例》宣稱「氣候資源為國家所有」,並規定氣象資源探測需經行政許可。

  中國政法大學朱慶育認為氣候資源作為無體物,只有在經過「特定化」之後才可談所有權問題。因此「氣候資源國家所有」的說法不符合民法原理。在該 項宣稱背後隱藏的真實意圖實際上是為對氣象探測進行行政管制提供法律上的依據。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朱芒認為,是否設置許可的前提是公共性論證,實際與所有 權無關,用已經過時的絕對所有權理論來解釋國家所有權,繼而以此為許可設置提供法律依據,與法理相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17

暴雪趕跑客人 滑雪業淪為氣候災民

2013-02-11  TCW
 
 

 

近兩年冬季,美國東北部頻傳暴雪成災,但是靠老天賞飯吃的滑雪業卻抱怨變臉沒章法,去年苦等不到厚雪,客人不上門,上個滑雪季(二○一一年十二月至二○一二年二月)遊客銳減一成,創下近二十年來最低紀錄。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全美五十個州裡面,就有三十八個州都在經營這個一年只做半載生意的產業,以往總能吸引六千萬名顧客上門,高占全國人口數兩成,比三大職業籃球、足球與冰上曲棍球運動的買票觀賽總人數還要多,前一年度滑雪周邊商品存貨還沒去化,拖累這個滑雪季訂單下滑高達五成。

滑雪與觀光業者莫不使出渾身解數,希望在寒冬中殺出一條生存血路,像擁有美國前七大高價滑雪勝地的維爾度假村(Vail Resorts),便祭出購買兩日以上滑雪假期,免費招待十二歲以下孩童的行銷攻勢。

同樣等級的競爭對手麗思卡爾頓(Ritz Calton)或四季(Four Seasons)則認為,複合式業務形態將比一般單純滑雪場業者更有競爭力,因為即使雪量不如預期,旅客仍會衝著高檔的享樂設施遠道而來,取消率低,因此重金裝潢餐廳,並增加山頂用餐與休憩設備,以迎合嬌客口味。

造雪自保,做法卻不環保

走大眾路線的業者則是採取人工造雪的普遍做法,維持一定雪量以保住訂單。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高達八成八的業者必須仰賴這項技術,但不僅耗費過多無法回收再用的水量,而且,用以造雪的化學物質在人工雪地形成後,對覆蓋山林生態的影響,卻是相當不環保的做法。

無奈自救,可夏天賣野趣

雅虎財經新聞(Yahoo! Finance)於是替滑雪業者整理出了幾項應變招數。全年開張,冬季賣滑雪、夏季賣野趣,主打體驗飛行經驗的高空滑索(zipline)及山區越野單車行;打破同行相忌的陋習,聯合促銷「一票玩透透」的套裝行程;對於外地客,結合機加酒的基本配備更是不能省。

全國天然資源保護協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指出,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莫測,業者吃足苦頭,尤其是去年榮登美國史上最熱年,降雪減少,已造成至少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億元)損失;未來可能續攀高溫,到本世紀末平均冬溫將再上升四度至十度,降雪量輕則再減四分之一,重則為零,恐將嚴重威脅二十萬多名相關從業人員的生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83

氣候變遷推動美國玉米種植地帶北移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750

在美國的中北部大平原,小麥曾經是最主要的作物,但現在,原本在更溫暖的地域種植的玉米開始不斷的向北推廣,越來越多的北方農民開始轉向種植玉米。

這種轉變當中包含了氣候的變遷,生物科技的進步幫助玉米種子的適應性更強、畝產量更高以及玉米價格高企所帶來的市場力量的推動。

根據北達科特州氣象學家Adnan Akyuz的研究:

更加溫暖的氣候使北達科特州有更長的時間來讓玉米成熟,過去的一百年裡該州的平均溫度上升了2.7度,可種植時間每十年增加1.2天。

從去年開始,玉米就已經開始撼動小麥在北達科特州的主導地位,玉米在那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豐收。在經歷了今年異常潮濕的春天之後,處於玉米種植帶中的農民正在為春季種植收尾。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估計,今年在北達科特州預計有410萬英畝的土地被用來種植玉米,這個數字是以創紀錄的高度,同時也是十年前用於種植玉米的土地數量的三倍。但同十年前相比,小麥產量預計會下降11%。

去年從北達科特州出產的玉米佔到美國總產量的4%。高速發展經濟體,特別是中國的食物需求以及美國乙醇生產業的擴張拉動玉米價格幾乎達到了歷史正常水平的近兩倍。加之其他穀物的價格高企推動該州農業經濟一片欣欣向榮。

根據美國農業部最近可用的2011年數據北達科特州的農場淨收益達到了21.7億美元,比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增長了11%。農業的蓬勃發展甚至引發了用工的短缺。

Steve Fritel在今年春季第一次種植的玉米比小麥多。這名同他的兒子一同種植4000英畝(約合16平方公里)土地的農場主表示:

小麥很賺錢,但是玉米更賺錢。

根據北達科特州經濟學家的研究:

拋去勞動和管理成本,這些北達科特州中北部的農民每英畝玉米的淨利潤為126美元是每英畝小麥65美元淨利潤的近兩倍。

這種轉變的趨勢同樣發生在其他的北部農產區包括明尼蘇達州和加拿大的馬尼托巴省。這些地方的自然氣候條件以前都不適合玉米的生長,但隨著適應性更強的玉米種子被像DuPont和Monsanto這樣的公司開發和推廣,以及逐漸變暖的氣候都使的在那裡種植玉米開始變得可能。

氣象學家和農學家都表示這是氣候推動美國農民命運變遷的例證。在氣候和農業進步的雙重幫助下,玉米對很多地域來講變成了有利可圖的種植作物。

美國農業部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氣候變化可能引發更頻繁的極端天氣,土地侵蝕和降水模式的變化。農業部長Tom Vilsack在本月表示:

這些變化對我們來說都是全新的挑戰,是我們以前所不曾遇見過的。

目前為止這種氣候變化的對一些穀物種植衝擊還比較小。但這種變化的不斷積累可能會在本世紀晚些時候表現的更加明顯,甚至可能導致美國原本的玉米主產區開始變得不再適合玉米的生產,去年生產了美國17%的玉米的愛荷華州就是一個可能的受害者。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估計,今年種植玉米的土地總數應與上年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過去20年裡農業種植開始以全美規模轉向玉米,這使得在美國用於種植小麥的土地開始減少,但是這種變化並沒有顯著的影響小麥的供給面和價格水平,世界範圍內的小麥供給依然相當充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19

演說1309氣候的文明史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9/02/sense%E9%9A%A8%E7%AD%86130902%E7%94%9A%E9%BA%BC%E6%98%AF%E9%AB%98%E7%88%BE%E5%A4%AB%E7%90%83%E9%81%8B%E5%8B%95/
演說1309

氣候的文明史

掌門開講

《氣候的文明史:從冰川時代到全球變暖Kulturgeschichte des Klimas》 (2010)

Wolfgong Behringer

 

〈楔子〉杜牧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明清之際,文學評論交相指責他一派胡言,因為荔枝只產於嶺南,任憑馬快,也沒可能運至長安而得保新鮮可口。現代地質証據卻為杜牧翻案,四川在唐代出產荔枝。

究其因由,唐宋時期氣候溫暖,平均氣溫比明清高2度C,氣候史上稱為「唐宋暖期」,以別於「明清冷期」。這2度之差,卻大到足以影響植物相的分佈。***

 

地球形成之初極熱,它的第一次 “冷卻”定義為表面溫度低於100度C,水凝液態,形成海洋,但那是一個沸騰的海洋。這星球是如何進一步冷卻的呢?

〈日暮天寒〉氣候變冷的機制

地球獲得的熱能全部來自太陽, 捕獲熱能總量等於總接受量減去反射量,*** 因此地表溫度受下列因素制約:

1太陽的核聚變狀況。黑子活動頻繁則熱,反之則冷。

2大氣成份。大氣含 0.03%「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能留住熱量。火山活動和植物光合作用會釋出CO2,CO2濃度上升則變熱。

3板塊構造。板塊漂移造成洋流改易,擠壓造成山脉,改變風向和降雨模式。

影響最嚴厲的是大陸塊移向兩極之時,*** 擠走海水,地面凝結冰雪。 陽光在新積雪上反射率高達95%,而在海面上只有10%!

「反射效應」形成正反饋,即“愈窮愈見鬼”,這是冰河時期形成和自我強化的主力機制。****

4超大型火山爆發。灰燼顆粒和含硫氣體殺上“平流層”,被罡風吹掃, 遮天蔽日, 陽光被過濾掉, 做成地面嚴寒, 稱為「火山冬天」。***

5大型殞石撞擊地表,威力等同超大型火山爆發。

 

〈氣候史的意義〉

季節是周期性的,但氣候不是。*** 地球上的冷期和暖期交相替代,但是長短極之參差,欠缺節奏,切換的因由也不明確。***

就如以前學界將疫疾視為歷史的干擾因素,而現在則視為結構因素一樣;氣候現在也被視為歷史的結構因素。**** 文明的興衰,王朝的嬗遞,種族的遷徙…… 都與氣候波動相關聯。

 

我們現正處身開始於200萬年前的某個「大冰河時期」之中,第五個冰期「新仙女木冰期」結束後,10,000年前起步的回暖期。 此點在所確知,是為「漫長的夏天」學說。***  農牧生活方式和人類文明是在 “夏天”孕育出來的。

“漫長的夏天” 間中也有 “冷期” ,造成大型農業社會的衰敗和亂世。冷期之後重拾暖勢,人口迅速增加,GDP成長,則造成偉大王朝興起和盛世的再臨。

自有文明史以來,遠至兩河和埃及的治亂興衰;“近” 至古羅馬和漢朝兩大盛世同期出現;蠻族入侵滅掉西羅馬,永嘉亂起覆亡西晉,東西方的 “黑暗時代” 亦時間上相當;及其復甦,在彼為 墨洛溫,在此為 隋唐王朝之大一統,都與氣候變化若合符節。***

於此可見 “氣候是歷史結構因素” 的意義。

 

氣候史略說一二:

〈冰川驕子〉人類發跡史

誕生於東非大裂谷的人類, 約於700萬年前與黑猩猩分離. 「南方古猿」生活在開闊的草原上面, 以檢拾腐屍為食. 他們不是捕獵者, 捕獵靠的是嗅覺和聽覺. 他們是檢拾者, 檢拾靠的是 “視野”, 那是直立和視覺的結合.***

檢拾者還需要有在炎熱天氣中長途跋涉奔跑的能力, 演化出體毛脫落和以汗腺排熱的獨門武功,*** 體質與猿類愈加異殊.

200萬年前冰河來臨,人屬Homo出現, 首先是 「能人Homo Habilis」種. 能人腦容量急增, 使用粗糙的石器, 建立最早的石器 “文化” 奧陶溫文化Oldowan culture。

很快地180萬年前出現「直立人Homo Erectus」, 腦容量達到現代人類的七成, 顧名思義, 體態步姿非常之端直. 他們100萬年前踏出非洲,*** 費時二萬年抵達東亞. 他們建立了以精細的“手斧” 為特色的 “阿舍利文化Acheulean culture” 。

直立人踏遍歐亞的條件正是「冰河時期」做成的海平面大幅下降, 動力因則是追獵大體型的冰河野獸. 他們成為雜食者和捕獵者, 兩 “者” 都需要抽象思考能力和機動性. 集體狩獵遷徙成為基本生活模式.***

 

10萬年前, 現代「智人Homo Sapiens」誕生於東非老家, 他們再出非洲,*** 徙居西歐至東亞廣闊地域.

75,000年前蘇門答臘島多巴Toba超級火山爆發做成持續多年的“火山冬天”, 全球平均氣溫極嚴厲地下降5度C , 智人藉著這個生態區位廓清的契機擴散和制霸全球. 他們在硬件上發明了投擲武器和縫紉 “骨針” 以捕獵和禦寒****; 在軟件上是語言高度複雜化,發明了 “薩滿宗教” 和藝術以黏合社會.*****

他們脫穎而出, 成為冰川驕子, 靠的是有腦和合群.

 

〈天地洪荒〉冰期結束的標記

舊約「摩西五書」乃是 閃米特民族 希伯萊人(ie猶太人) 的聖書, 書中記載遠古之事:上帝震怒,以大洪水淹沒世界, 獨遣 挪亞 以高資本投資和高科技製作的方舟,凌波逃生……

聖經記載的大洪水不單止確有其事,更証實是人類親身經歷過的最大規模水災。

在冰期內,大量水份凝鎖於兩極,海平面低跌導致 博斯普魯斯海峽(註:伊斯坦堡扼守其旁。) 升起一度陸橋,隔斷裡外。

其時黑海是個大淡水湖, 尋且湖面遠低於 馬爾馬拉海 (註:那片狹長形的海域,南端是 達達尼爾海峽,北端是 博斯普魯斯海峽。) 海面。沿著大湖佈滿了初民的定居點。

元前8,400年某天,陸橋崩塌,*** 晴天霹靂,聲震百里。 海水以數百倍 尼加拉瓜大瀑布的流量灌注進黑海,費時數月才將兩邊水面拉平。

期間岸邊水位以目測感知的速度浸漫陸地,極短時間內淹沒所有定居點,人們只能隻身逃上高山保命。哀鴻盈野,遍地餓莩,可以想象。 這慘痛記憶如斯深重,竟以史詩神話銘記下來,流傳了六千年……

有一點較為有趣,自從人類有所知見,黑海海水都是南下流入 馬爾馬拉海的,之前學界不察,以為陸橋崩塌之時,洪水也是從黑海灌出的,近若干年才知道弄錯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極地冰融,速度平緩,水份到達 “黑湖” 要流經很長路程,相當部分會被大地吸收而丟失。*** 但流入海洋則近在咫尺,無從丟失,所以,海面是遠高於湖面的。

 

〈小冰期〉

十三至十九世紀期間,全球冷凍,氣候史上稱為「小冰期」。***

「小冰期」一詞由美國冰川學家 F. Matthes於1930年代所創。他在研究北美洲現存冰川的過程中,赫然發覺大多數並非形成於“大冰河時期”,而是快速生成於這段相對地較短的時期。

1955年瑞典經濟史家Gustaf Utterstrom採納了這個術語和觀念, 用來解釋十六至十七世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出現的經濟和人口萎縮現象. 他批判法國「年鑒學派」 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的社會因素主導論調, 提出氣候因素主導論調.***

此舉激怒了布氏高足 勒華拉杜里 E. Le Roy Ladurie (註: “蒙大猶” 作者.), 動手為文反駁其理論. 不料當他深入研究對手論文的時候, 竟發覺「氣候論」的武功心法非常符合「年鑒派」的結構歷史哲學觀! 他轉為運用對手的方法論, 以葡萄產量數據為題材, 寫成了一部氣候史的經典名著.*** 那部史書遂使「小冰期」此一術語廣為人知.

 

造成小冰期的原因仍未確定. 太陽活動衰減通常被認為是元凶,*** 中日韓三國的官方觀測紀錄顯示十七世紀末太陽黑子減少.

晚近學界對格陵蘭和南極冰芯的分析研究則確定1452年Kuwae超級火山爆發, 做成南半球極度寒冷. 1580至1620二十年間南半球有五次大型火山爆發, 有可能強化 “愈窮愈見鬼” 機制.

小冰期對歐洲造成重大打擊。 北歐首當其衝, 冰川增生,至於吞噬村莊!*** 植物生長周期變短,人民逃荒,居點廢棄。 英國最新研究確認,中世期暖期建立而在小冰期廢棄的村莊多達4,000條。

酷寒壓力做成人口萎縮,以至有地無人耕種,只好轉作放牧。 在建封制度下,經濟蕭條又進一步造成嚴苛剝削和掠奪戰爭***; 生活條件惡劣又造成疫疾盛行。最終引發了極度慘烈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

 

〈小冰期的文化後果〉案例兩則

(甲)   生存適應案例—– 格陵蘭的最後乾屍

格陵蘭由挪威貴族 紅髮Erick the Red於985年率領一支25條船組成的隊伍佔領殖民。(註:據說他為了騙同鄉們起行而為這塊不毛之地取名greenland。) 他建立了兩個定居點,展開農牧生活。 後人繁衍,重心南定居點最近考古發掘出450個農場,遠比文獻記載為多。 十二世紀全盛時期,格陵蘭人曾斥重金向羅馬教廷「聘」來一位主教,建立座堂,足見 “文物之盛” 。

進入小冰期,西定居點率先破敗,人口清空。1350年一位挪威神甫前位探訪,只見牲畜四處游蕩,居民不見踪影,甚至沒有發現他們的屍體。

南定居點再撐了好一段時間,1410年挪威本土收到的最後一條訊息,提及燒死了一名女巫……

格陵蘭雖苦寒難居,但從更北遷來的 因紐特人Inuit (學界對愛斯基摩人的新稱謂,舊名被指含有侮辱性質。) 卻能從容生存。因為他們採行漁獵生活方式,***以海豹皮毛油脂為生活資源,以漁獲獸肉為食。

挪威 維京人Vikins舊民則不然,他們堅持農牧生活方式,**** 穿著毛衣,以穀物牲畜為食。 “垃圾場考古” 証實他們甚少食用魚類和野生動物。

由於宗教和意識形態因素,他們施行 “種族隔離政策” ,拒絕與 “生番” 貿易,更遑論文化學習和通婚了。 他們的滅絕不只由於單純的環境因素,而是由於文化調適不良。***** 最後一家維京人的乾屍身上穿的仍是毛織品……

 

(乙)   社會反應案例—- 「替罪羊」獵殺女巫

生計艱難自然社會動蕩,歐洲傳統上由猶太人擔當“替罪羊” 以舒民忿。

作為一種社會建構,古已有之的 “巫術” 在十四世紀被定性為 “罪行” ,其發展與小冰期平行演化。***  1,600年前後數十年是氣候最惡劣時期,也是獵殺女巫最為猖獗的時期,高潮過後,運動迅速平息。

學界估計遇難者總數約50,000人,主要為低下階層年老無依的女性。地理範圍相當廣泛,涵蓋整個西歐,而以宗教紛爭激烈的德法英三國最為嚴酷。信仰較為穩固的地域如意大利和西班牙反而沒有想象中那麼猛烈。***

 

不讀史不明白人類行為的動機,“獵殺女巫運動” 中有兩種現象值得深思。

首先,傳統上將迫害歸因於教廷宗教裁判所 “自上而下” 的推力,其實熱情和動力主要來自民間普羅階層!***** 最受壓迫的人們有機會壓迫別人時最為起勁!反而教廷和國家上層每每有反對和擔憂的呼聲。

其次,新教以 “抗議教派” 的名義揭竿而起,反對舊教教廷的壓迫。你認為他們對女巫會否網開一面?實情是新教三大支: 信義宗(ie路德宗)、歸正宗(喀爾文宗) 和玆文理宗的宗主全都表態支持迫害女巫……

道理正如基督教初生於低下階層,歷朝飽受壓迫, 及至 提奥多西大帝拔為國教,攫取權柄,不旋踵即對異教全面鎮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78

投資者提醒能源公司:氣候政策會導致能源需求驟減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177

全球72名資產管理投資者給45家能源公司發提醒信表示,希望能源公司為未來的氣候政策導致的能源需求驟減做好準備。投資者包括多家美國國有養老基金管理成員以及投資公司(如Scottish Widows 和Aviva)的基金經理,他們管理的資金規模高達3萬億美元。

埃克森美孚、荷蘭皇家殼牌、英國BP、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和皮博迪能源均在收信人之列。

投資者在信中提及自己對礦物燃料前途的擔心,因為燃燒礦物燃料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投資者認為隨著氣候政策的收緊,礦物燃料可能遭遇麻煩。

投資者指出,2050年到來之前,全球可能會將目前的碳排放縮減80%,從而使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C之內。他們敦促公司盡快對此開展「風險評估」並希望能源公司能夠在明年上半年召開的年度投資會議上,出示具體的風險評估方案。

去年,全球200多家能源企業在探測和開發新礦物燃料上總耗資6740億美元。投資者希望能源公司針對新能源開發和資本使用做重新估計。

環境責任經濟聯盟(Coalition for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Economic ,英文簡稱CERE)組織表示:

目前,45家能源公司中,30家公司已經給投資者回信了:一些公司直接否定了投資者的建議;一些表示他們儘量配合; 大多表示會慎重考慮。

參與提醒信撰寫的Ceres 成員Andrew Logan表示:

美國對煤的需求量減少導致煤價格大跌,投資者因此虧了不少錢。他們現在擔心石油也會走下坡路。

目前為止,政府機構、石油和諮詢公司給出的能源需求預測顯示,全球對礦物燃料(包括煤和石油)受新興市場的驅動仍然會繼續增長。

Logan 對此表示:

我們未必是在預測未來。投資者已經開始思考現有的能源產業的商業模式,是否應該繼續保持目前在能源投資的規模。

匯豐銀行表示:

如果全球碳排放受到嚴格的控制,那麼石油天然氣公司將損失40一一60%的市值。

國際能源組織表示:

如果全球想把升溫空間控制在2°C,那麼2050年之前,全世界只能把礦物燃料消耗控制在其總儲備的1/3。如果想多消耗更多的礦物燃料,那麼需要普及碳捕獲技術。

目前,不少大型石油公司已經將資金歸還給股東了,有些公司這麼做是迫於股東的壓力。

Scottish Widows投資公司的Craig Mackenzie表示投資者預計市場不可能馬上減少對礦物燃料的需求量,但這一天可能很快到來。他說:

我們需要對石油公司提出一系列問題一一它們是如何判斷風險的,如何採取避險措施。如果市場對石油需求減少,那麼油價肯定會下跌。這樣的話,投資一些高風險的項目,就沒有任何意義。 比如在北極或者加拿大油砂做投資,風險成本就很高。

IHS的Simon Wardell表示,市場對礦物燃料的需求雖然會減少,但燃料市場不會一倒就倒。他表示:

目前市場上通行的還是石油、柴油發動機制動的汽車,而我們沒有開發出任何可以代替航空燃料的產品。這就表示,這一場變革不會馬上降臨。如果我們對石油的需求減少,那麼石油價格勢必下跌,這樣又提高了石油的競爭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855

亞洲發展銀行警告:如果全球不行動,南亞將受氣候變化重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630

亞洲發展銀行本周二發布報告稱,如果不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南亞經濟將在未來數十年內遭受重創。(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報告對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和馬爾代夫六國進行了研究,並發現如若當前全球碳排放狀況延續,這六國的GDP將在2050年之前平均下降1.8%,到本世紀末,這個數字會變為8.8%。而如果計入極端天氣可能導致的各種損失,上述南亞國家經濟受創將會更為嚴重。

亞洲銀行表示,如果世界各國能夠削減石化燃料使用量,並將全球平均溫度增長速率限制在2009年哥本哈根和2010年坎昆兩次氣候大會上所協商達成的水平,南亞各國在2100年時所需承受的GDP縮減將僅為2.5%。然而,大部分分析師都認為“坎昆—哥本哈根”所協商達成的目標難以如期實現。

盡管2012年時已有英國和印度的科學家就印度在本世紀末年平均溫度的升高幅度發出了警告,但亞洲發展銀行的研究報告,卻是首次就氣候變化對南亞地區的經濟影響作出評估。據悉,南亞地區目前共有17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這一地區人口稠密,受季風影響,降雨強度大,溫度上升較明顯,其所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會較其他地區更為顯著。

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及孟加拉國沿海地區受預期海平面升高的影響,可能在未來不得不承受進行人口遷徙、濕地和農業用地劇減、淡水受到侵蝕的壓力。而由此造成的旅遊業和漁業的損失更是難以計量。

南亞六國未來四十年中為應對氣候變化所需付出的財力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為限制氣候變暖所采取的行動。如果氣候持續惡化,南亞將為應對這些變化支付近兩千億美元,約為其GDP的2.3%。

下圖顯示了南亞六國為應對這種變化所應支付的費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61

中印兩大碳排放國或缺席本月聯合國氣候峰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00

china_1387486c

中國和印度兩國最高領導人不計劃出席本月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暗示全球兩大碳排放國對簽訂全球協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支持力度有限。(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社援引兩位匿名聯合國官員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已經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他們將缺席9月份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他們的缺席削弱了此次峰會的分量。

對此,中印兩國官員都拒絕置評。

盡管此次峰會被設置於《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談判進程之外,今年12月份還將在秘魯利馬設立討論環節,為聯合國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造勢的重要環節。

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國,美國第二,印度第三。中國和印度兩國的總碳排放量近全球三分之一,且維持增長態勢。

彭博社報道稱,中印兩國敦促發達國家交付承諾給貧窮國家的1000億美元資金,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的威脅,但不同意簽署協議,大幅減少碳排量。不過,兩國在國內已經宣布將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

潘基文的發言人Stephane Dujarric表示,“我們真正關心的是各國的承諾,潘基文秘書長希望聯合國成員國能勇敢承諾應對氣候變化。”在被問及各國領導人出席問題時,他表示不予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714

應對全球變暖誰才是主力?中美“暗戰”聯合國氣候大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80

24prexy-articleLarge

奧巴馬敦促包括中國帶頭減少碳排放,而中國則表態發達國家要為全球變暖承擔主要責任,並必須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減排資金。

9月23日,聯合國氣候峰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包括120多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在內的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和民間團體代表出席峰會。

奧巴馬在會議上乘,中美兩國承擔著“領導全球的特殊責任,這是大國必須做承擔的責任。”

奧巴馬說,美國將在2020年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降低17%的承諾,這個目標預計主要將靠環境保護署擬定的法規來實現。

奧巴馬現在說,美國正在制定雄心勃勃的新目標,到2050年將進一步削減溫室氣體的排放,具體內容將在2015年的巴黎氣候峰會之前公諸於眾。其他國家預計也將提交自己的方案。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則表示,中國堅定支持2015年巴黎會議如期達成協議。但是強調發達國家要提高減排力度,並落實到2020年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支持和技術轉讓的承諾。

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也是兩個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均碳排放首次超過歐盟,總排放量超過美國和歐盟之和。

中國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8%,緊跟其後的是占14%的美國和占10%的歐盟。中國認為這是因為發達國家轉移生產,把中國變成世界工廠才造成中國排放激增。

中方以此提出西方發達國家承擔更多減排責任。首席,氣候變暖很大程度上是發達國家歷史累積的碳排放造成的,其次,發展中國家的人均碳排放量遠遠比不上發達國家人均碳排放量,最後,發達國家高能耗、高排放的產業移至發展中國家,享受了本國幹凈環境,而發展中國家卻為此付出高昂代價。

本次聯合國氣候峰會試圖為為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起到了“凝聚政治共識”,屆時巴黎氣候大會想要達成一項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協議,以取代將於2020年過期的《京都議定書》。

即便是《京都議定書》本身也沒有得到嚴格執行。美國雖然是簽字國,但是最終宣布退出條約。

中國雖然是簽字國,但由於被認定為發展中國家,條約控制框架以外的國家,所以不受溫室氣體排放限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04

氣候改寫人類進化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516

圖爾卡納湖坐落在東非沙漠之中,當年它曾經歷過十多次的幹涸消亡與湖水滿盈的“生死循環”,而我們的祖先正是在這里繁衍進化的。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氣候變化是影響人類數百萬年進化歷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學家發現,濕潤和幹燥環境交替出現,迫使我們的一部分祖先進化出現代人的特征,也讓其他古人類走向滅絕。

在肯尼亞北部的圖爾卡納湖(Lake Turkana)西岸附近,我爬上一個幹河谷的陡峭河岸,站在一座小山丘上,俯瞰這片廣袤而荒蕪的沙漠。一灣閃閃發亮的玉藍色湖水和它周圍棕紅色的荒漠形成了強烈反差。東非大裂谷中的這條細長的“沙漠之海”,發源於奧莫河(Omo River),這條河的蜿蜒涓流,從北方數百英里外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帶來了夏季季風降雨。

但此時此刻,這里的溫度之高,讓人只想退避三舍。每到中午,你就會感到置身火爐一般。頭頂的烈日投下熾熱的陽光,腳下滾燙的巖石則向上發送熱量。極目遠眺,在沙塵飛揚的地平線處,圖爾卡納湖就在那里閃耀著粼粼波光。我真的很難想象,曾幾何時這里不是一片沙漠,而是另一番景象。

但是,很多證據指出,這片地區曾有過特別濕潤的年代。現在,我靴子底下的這個小山丘,就是一塊巨大而古老的湖泊沈積物,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60萬年前。當時的圖爾卡納湖遠比現在更大、更深、更波瀾壯闊,湖水覆蓋了整個盆地。藻類生物留下的玻璃狀化石遺骸,形成了一層亮白色的沙石;大型魚類的化石隨處可見。這一切都顯示,在那個久遠的時代,這片戈壁上也曾遍布草地、樹木和湖泊。

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這樣的氣候變化可能對人類的進化過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圖爾卡納湖以及非洲東部、南部的其他類似地區,存在著大量關於早期人類起源的化石證據,現代人類的祖先在七百多萬年前,就和非洲古猿進化分離了,踏上了獨特的進化之旅。

兩次巨變

值得註意的是,非洲氣候的兩次巨大變化,與人類進化道路上的兩個關鍵時期恰好吻合。這兩個關鍵時期的間隔大約為100萬年,都是人類譜系的重大改變。第一次劇變發生於290萬~240萬年前。人類著名的遠親“露西”和她的族人(南方古猿阿法種,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在此期間滅絕,而另外兩個截然不同的族群卻在此時誕生。其中一支擁有某些類似於現代人的特征,比如容量較大的大腦。這些“聰明”腦袋的擁有者,正是我們“人屬”(Homo)的最早祖先,在其化石附近,我們發現了第一批石器工具。與“人屬”祖先同時誕生的另一個族群,則擁有全然不同的外貌特征:它們身材壯實、下巴寬厚,不過最後走向了滅絕——它們被統稱為“傍人屬”(Paranthropus)。

第二次劇變發生於190萬~160萬年前。大腦體積更大、食用更多肉類的“直立人”(Homo erectus)在此期間粉墨登場。它們擁有更高、更柔韌的骨架,幾乎與現代人別無二致。它們也是第一個走出非洲,在東南亞和歐洲生息繁衍的古人類族群。它們的石器制造技術也有了顯著提高——第一把經過仔細打制的雙刃大型石斧,就出現在這一時期。

為何這些人類進化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會集中發生在這兩個時期?現在有不少科學家認為,原因或許可以歸結為兩次氣候變化。在這兩次生態劇變之前,非洲氣候都曾經歷漫長的漸變,將人類誕生的搖籃逐漸變成了幹燥、植被稀疏的草原。在大環境緩慢變化的同時,氣候也在雨季和旱季之間迅速搖擺;為了生存繁衍,我們的祖先必須適應快速變化的自然環境。

從新近獲得的一連串數據中,我們可以知道在人類進化歷程最關鍵的時期,非洲的氣候和植被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以及為何會發生這些變化。科學家現在已經能夠從沈積層(比如我腳下這一塊)中提取古代非洲植物的分子殘余物,並加以分析研究;他們還能對古人類的牙齒進行化學分析,以探究在環境發生變化時,我們的祖先以什麽為食。而只有那些能夠適應環境變化的生物——也就是在飲食起居方面,表現出較高靈活性的物種——才能生存繁衍。這種面對新環境,能夠靈活應變的能力,似乎已成為人類世系傳承至今的特質。而其他無法順應環境變遷的古人類族群,最終都走向了消亡。美國史密森尼學會的古人類學家里克·波茲(Rick Potts)將人類能適應環境的這種特質稱為“變異選擇”(variability selection)。

石器時代的飲食結構:我們的遠親“鮑氏傍人”(Paranthropusboseii)(左)住在草原上。從牙齒化石上的分子殘留物來看,“鮑氏傍人”的主要食物是草。而我們“人屬”的早期成員“直立人”(右)則擁有更加多樣化的飲食結構,很可能正是這種適應性,幫助“直立人”在進化過程中取得了成功。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氣候塑造了進化

早在達爾文時代,就有了將氣候變化和物種進化聯系在一起的理論。達爾文的基本假設是,大範圍的氣候變化會嚴重影響該地區的食物供給、居住條件和其他可用資源。當某種賴以生存的食物消失,或是漫長的旱季取代了原本的雨季時,會使物種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迫使它們要麽適應環境,要麽就此滅絕,或進化成其他物種。環境是由氣候決定的,它更青睞那些擁有優良性狀和相應基因的物種——比如大腦比較大的家夥。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生物的生存概率將大於其他生物,所以它們的基因會逐漸取得主導地位。

對於人科動物(包括現代人和我們已經滅絕了的近親)來說,環境對進化到底有何影響?科學家曾經提出過許多假說,“稀樹草原假說”(savanna hypothesis)就是其中一例。稀樹草原假說的原始版本認為,我們的古人類祖先擁有更發達的雙足、較大的大腦和制作工具的能力,因此也更能適應迅速擴張、資源競爭激烈的稀樹大草原,並把我們的類人猿祖先留在了逐漸消失的森林里。

不過,稀樹草原假說現在已經過時了,雖然它仍然屢見於課本,但其實並不正確。在古人類的進化史上,棲息地從森林搬到草原的這種轉變並不只發生過一次;實際情況應該是,當時的氣候經歷了一系列從濕潤到幹燥的反複搖擺後,環境逐步變得幹旱。另外,我們的祖先並不是一下子就獲得了現代人特征,而是當環境發生變化時,經過了一系列集中發生的進化事件後,才逐漸出現的。

年輕男性匠人(Homo ergaster)的頭骨化石,發現於肯尼亞圖爾卡納,距今160萬年。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搖擺不定的氣候

在陸地和海洋中,有很多證據都可以表明,環境發生過幾波劇變,地球生物也曾經歷過數次爆發式進化。非洲大陸的沈積物常常因為侵蝕和其他地質學上的原因變得難以分析,但深海的沈積物不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通過鉆取非洲海岸附近的海底沈積物,地質學家們可以獲得“時空膠囊”,讓我們穿越數百萬年的歷史——從阿拉伯海鉆取的柱狀沈積物(沈積巖芯)里,可以讀取古代非洲自然環境的完整記錄。

深海沈積物的成分主要是遠古海洋浮遊生物留下的白色碳酸鈣外殼化石,以及由強烈季風從非洲和阿拉伯地區吹來的砂粒狀深色泥土。如果混合物看起來顏色較深,而且含有較多砂質,那麽就意味著那是一個較為幹燥、塵土飛揚的時代。如果混合物看起來顏色較淺,就代表當時雨水較多,氣候較為潮濕。

我們把分離出來的沈積物巖芯搬進寬敞的船上實驗室,擺放在實驗桌上。我們可以看到交替出現的淺色和深色沈積層,每層的厚度大約是3英尺(1英尺約為3分米),代表每23000年就會發生一次氣候轉變。現在我們已經完全了解,非洲氣候在濕潤期和幹燥期之間持續搖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非洲只發生過唯一一次由森林到稀樹草原的劇變。

氣候波動反映出,非洲和亞洲季風氣候對地球軌道的擺動十分敏感——後者的變化周期正是23000年。地球軌道的擺動會改變在特定季節里達到地球表面的陽光總量。對於北非和南亞地區來說,在地球不斷搖擺的過程中,夏季的熱量要麽會變多,要麽會變少;季風性降雨也會隨之增加或減少,讓某些地區變得更加潮濕,或更加幹燥。

5000至10000年前,是北非的最後一個濕潤期。當時的人類用壯麗恢弘的巖畫藝術記錄下了非洲的濕潤程度。在撒哈拉各地發現的巖畫,都描繪了一派唯美的草原風光,遍布大象、河馬、長頸鹿等動物,還有獵人在集體追逐羚羊。當時的撒哈拉地區滿是青草、樹木,水源豐富,現在已經幹涸被沙漠覆蓋的湖盆,曾經也是湖水滿盈。寬闊的尼羅河沖入地中海東部,把一種名為“腐殖泥”(sapropel)的富含有機質的黑色沈積物帶到地中海海底。這種海泥和幹旱期累積的顏色較淺的沈積層交替出現,就像條形碼一樣,講述著發生於遠古時期的非洲氣候循環——就如同我們在阿拉伯海采集的深海沈積層樣本一樣。

“露西”,最後的阿法種

地球軌道的周期運動給非洲氣候帶來了“濕潤-幹燥循環”;與此同時,非洲還以緩慢的腳步,逐漸變成幹燥、開闊的草原。在將近800萬年前,東非地區的小片草原首先開始擴張。但是,像塞倫蓋蒂平原(Serengeti)這樣的大草原直到300萬年前才出現。恰恰是在那個時候,我們人類的進化歷程也出現了一次劇變。

我們失去了露西。她屬於一個相當成功的物種——“南方古猿阿法種”。這個族群大約起源於390萬年前,然後在東非生活了90萬年之久。但在300萬年前,露西的族群就從化石記錄里消失了。

隨後,“傍人屬”出現。在260萬年前,石斧和石制刮削器首次出現。又過了數十萬年,早期“人屬”成員的化石終於出現。

人類譜系和技術革新上的種種飛躍式變化,都發生在整體氣候劇變之時。我們現在之所以知道這一點,完全得益於科學家進行的“偵探式”研究工作——可以追蹤植物在幹旱和濕潤期留下的“指紋”。

稀樹草原是一個植被稀疏的熱帶生態系統,主要由草和莎草組成,其間點綴著一些樹木。稀樹草原的草適合在炎熱、幹燥的地區生長,因為它們會通過一種名為C4的特殊光合作用途徑,來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這一系列反應不需要消耗太多碳元素和水,非常適應天氣幹燥、二氧化碳含量偏低的環境。但樹木之類的植物(還有某些草本植物)更適應濕潤環境,因為它們會采用另一種名為C3的光合作用途徑,需要消耗大量水分。

美國猶他大學的圖勒·瑟林(Thure E. Cerling)和同事開發出了一種重建古代植被歷史的方法。早在若幹年前,科學家就發現,在C4光合作用為主的草本植物中,碳13同位素的含量多於碳12;而以C3光合作用為主灌木和木本植物中,碳13則相對少一些。瑟林等科學家發現,他們可以從指定地區的土壤或巖石結核(nodules of rock)取樣,通過分析碳同位素的比例,來精確估算當時這一地區C4和C3植物的相對百分比。

科學家在調查東非古人類遺址(曾出土古人類化石)的土壤沈積物時發現,在距今800萬年前,東非的自然植被主要為C3森林和灌木。但在那之後,C4草原的比例開始逐漸攀升。而在300萬~200萬年前,東非又發生了一次範圍更大、速度更快的植被變化。

在那次變化期間,草原開始迅速擴張,覆蓋了今天的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坦桑尼亞。而在這一時期的巖層中,也發現了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這表明在草原擴張時,哺乳動物比例也在快速攀升。隨著時間繼續推進,到將近200萬年前,非洲羚羊似乎出現了多個種屬(不同品種的非洲羚羊擁有不同形狀的角,而這些角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然後一些種屬滅絕,一些種屬適應了環境,生存下來——這個過程與人類祖先的進化非常相似。

在非洲的動物化石中,偶蹄類所屬的牛科動物大概占了1/3,因此它們能為科學家提供的數據,遠多於罕見的人類化石。美國耶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伊麗莎白·弗爾巴(Elisabeth Vrba)曾經分析過全非洲的牛科動物在過去600萬年里的進化歷程,發現了一些特殊的時期——在這些時期內,牛科動物出現新種屬以及舊種屬滅絕的速率,都要高於其他時期。其中最顯著的兩個時期分別是大約280萬和180萬年前,這與地質學家發現的草原擴張的時間剛好吻合。

食物與環境

植被變化不單單會影響牛科動物,很可能也對人類祖先產生了深刻影響——因為我們不僅生活在環境之中,還要從環境中取食。因此,要想理解不斷變化的環境如何影響人類,研究古代飲食就變得尤為必要。正如土壤中的碳同位素可用於推測遠古草原上的植被情況,科學家最近也開始分析,人類祖先牙齒化石里的同位素組成。很多現代人牙齒里的碳同位素比例應該明顯向C4方向偏移,因為我們食用的大部分食物如牛肉、軟飲料、零食和糖果等都來自玉米——玉米是一種C4植物。

史前食物結構的改變,似乎是人類進化史上第二次重大事件的一部分,這次大概發生於近200萬年前。從化石記錄來看,就是在這個時期,首次出現了更像現代人的“人屬”成員。瑟林和同事檢測了在圖爾卡納盆地發現的牙齒化石,在2013年發表了一項很重要的研究:正是在200萬年前,“人屬”的早期成員和擁有寬厚下巴的“傍人屬”在飲食結構上就開始有所不同。“傍人屬”的一支——“鮑氏傍人”(Paranthropus boisei),有時也被稱為“胡桃鉗子人”(Nutcracker man),因為它們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大臼齒和顎骨。牙齒的碳同位素分析數據表明,“鮑氏傍人”的食物範圍其實比較狹窄,基本以C4食物為主。不過,牙齒上的微小擦痕表明,它們並不像人們過去認為的那樣以堅果為食,而是食用柔軟的C4草和莎草。

最令人驚訝的還是“人屬”的飲食結構。牙齒化石記錄表明,早期人類的飲食結構與C4植物不斷增多的趨勢截然相悖。針對早期“人屬”成員牙齒進行的同位素分析顯示,早期人類的飲食結構呈現出驚人的複雜性,其中C3和C4食物之比大約為65∶35。這些數據證明,即使在日趨單一化的環境中,“人屬”成員依然會尋求多樣化的食物。早期“人屬”成員擁有豐富多樣、靈活易變的飲食結構,所以它們能夠世代繁衍,最終進化出我們。而“傍人屬”則與之相反,它們的飲食範圍僅限於C4,最終走向滅絕。

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在“人屬”族群中首次出現的那些“先進”石器——比如手斧、石刀之類更難制作、用途也更廣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屬”成員獲取廣泛的食物資源。雖然我們尚不能完全確定古人類吃什麽,但我們知道采用哪種食物結構的族群,更適於生存,並最終取得成功。

人類起源之謎

這段關於C3與C4的故事固然十分有趣,但也存在一定漏洞,尤其是陸地沈積層記錄出現了長達數千年的空白。不過,海洋沈積物及其蘊含的更完整的地質記錄可以幫助我們填補空白。過去十年間,科學家又發明了一種極有前途的新技術,可以持續追蹤植被變化。所有陸生植物的葉子上都有蠟質覆蓋層,可以防止它們受傷和脫水。在植物死亡或受到磨損後,這些蠟質覆蓋層就會連同礦塵和其他顆粒一起被風吹走。蠟質覆蓋層由“牢實”的脂質小分子組成,不容易降解,而且還擁有該植物的碳同位素特征,不管是C3還是C4。所以,某種蠟質覆蓋層的數量,可以幫助我們推測遠古草原上,草與樹木、灌木的比例。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薩拉·J·費金思(Sarah J. Feakins)和同事運用上述辦法,成功重建了古人類的生存環境。她分析了從亞丁灣(Gulf of Aden)鉆取的沈積巖樣本,證實東非草原在300萬~200萬年前曾經大範圍擴張,擴張比例可能高達50%。費金思還發現,在沈積層中找到的蠟質物質會隨著沈積層的變化而變化,而沈積層的變化,則反映了地球軌道周期與季風導致的環境變化。這說明,草原和森林曾經在較短的時期內來回轉變,而且其轉變幅度之大,幾乎與森林向草原的長期性轉變相當。在著名的坦桑尼亞奧杜威峽谷(Olduvai Gorge)化石遺址——人類在190萬年前曾居於此——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克萊頓·R·馬吉爾(Clayton R. Magill)和凱瑟琳·H·弗里曼(Katherine H. Freeman)也發現了類似的生物標誌物變化。

我們對人類起源過程和原因的了解,正變得越發清晰。以前的那些理論——人類祖先最初誕生於古老的黑暗森林,隨後稱霸草原——已經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新證據,證明非洲的氣候曾發生過一系列周期性的變化,以及兩次重大變化,正是它們造就了我們今天所知的非洲大草原。部分證據表明,我們的祖先擁有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所以繁衍至今。為進一步確定氣候變化和重大進化事件之間的聯系,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人類究竟是如何起源的?這個古老問題的答案似乎已經不再遙不可及。

(作者德曼諾克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的教授。本文由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環球科學》授權南方周末發表,劉雨歆翻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770

美國將捐30億美元 抗擊氣候變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60

QQ圖片20141115201820

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天正式宣布美國將捐30億美元給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協助貧窮國家處理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奧巴馬在位於布里斯本的昆士蘭大學 (Queensland University)演說時表示:“今天我宣布美國將采取另一項重要舉措。我們將捐30億美元給綠色氣候基金,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變遷。”奧巴馬在布里斯本參加20國集團(G20)峰會。

目前奧巴馬捐款金額比其他國家先前承諾的多1倍。

另據法新社消息,日本也計劃捐出15億美元,贊助聯合國支持的綠色氣候基金,以協助發展中國家對抗全球暖化問題。預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在布里斯班舉行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上,宣布這項計劃。法國和德國也承諾將各捐出10億美元,給這個聯合國新氣候機構。

這是奧巴馬在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失利之後在氣候問題上宣布的第二項重要舉措。本周三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達成美中兩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協議。美國承諾到2025年較2005年減排26%,中國承諾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在2015年底全球氣候峰會在巴黎召開之前,美中兩國達成二氧化碳減排協議受到專家們的好評。

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負責人Cheikhrouhou贊揚美國的舉動是“決定性的”,並呼籲各國效仿美國的榜樣。這項機制是為發達國家幫助較貧困國家而設計,以幫助這些國家變得更環保,並支持他們做好防範,抵禦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