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豪:「沽空違商業道德。」
1 :
GS(14)@2012-08-02 11:19:11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D%E9%81%93%E5%BE%B7
「沽空違商業道德。」
董事學會主席黃天佑
黃天佑接受傳媒訪問,指沽空是有違人類情緒及商業道德的行為。
近年不少所謂獨立研究公司出版報告,狙擊民企,這些公司大都在發表報告前沽空該股票,目的是藉唱淡獲利,其營運模式受爭議。外界以商業道德來反對沽空,我大概理解其原因。
至於人類情緒,我相信黃天佑是指投資者正常思維,是從股價上升賺錢。企業追求進步,業績越做越好,反映在股價上,投資者獲利,社會也能受惠,因此逆向沽空是旁門左道。沽空這課題,金融界爭辯了幾十年,正反兩面也有論述。沽空者是金融界的少數族群,有事發生時,第一個受衝擊很多時是少數族群。
各位留意,每次金融風暴,各國政府救市總有一招,是收緊沽空。
蔡東豪
2 :
GS(14)@2012-08-02 11:33:502012-6-25 HJ
黃天祐:沽空違商業道德
在近年民企風暴吹襲下,上市公司因研究機構發出報告唱淡遭機構投資者群起沽空,拖累股價暴跌的個案時有發生,董事學會主席黃天祐坦言反對沽空活動,直指沽空是有違人類情緒及商業道德的行為,使股票市場波動性大大增加。他表示,面對股市情況日益複雜,上市公司董事有必要進一步自我增值,善用時間接受更多相關培訓,協助提升公司管治。
沽空活動理論上可使市場運作更有效率,投資者可以更有效率地運用資源;不過,黃天祐表示,近年不少機構投資者及對沖基金價值觀已開始出現改變,投資時首要考慮條件已由價值,轉變為動力(Momentum),使股市情況下滑時,大量的沽空活動令市場波動性進一步增加。
黃天祐表示,在股市波動性增加下,市場上能夠提供穩定回報的投資產品已逐漸減少,他笑言,自己在2000 年香港採用強積金制度後,其中一份強積金投資本金約30 萬元,去年大幅虧損8 萬元,現時基金價值只餘約30 萬元,意味計入通脹因素後,實際已錄得虧損。
對社會造成衝擊
黃天祐指出,現時強積金、不同的退休基金及尋求穩定投資收入的投資者,都因沽空活動活躍蒙受損失,甚至間接導致年輕人觀察事物變得更短線,對社會,甚至對個別家庭造成的巨大衝擊。
在包括民企在內的不少上市公司先後遭到狙擊後,黃天祐認為,上市公司董事有必要自我增值,協助公司提升公司管治。他表示,董事對公司主要責任分為注意責任(dutyof care)及專業責任(duty of skill),其中前者是指董事需要分配足夠時間及空間處理公司事務,例如即使未能出席董事會議,也應該盡責審閱文件,遇有問題時應立即聯絡公司提出疑問。
黃天祐表示,相比注意責任,專業責任更關乎董事本身專業素質,以及是否與時並進接受培訓。他指出,港交所(388)早前開始實施新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董事每年培訓進度及培訓內容等資料,由他出任主席的董事學會,更已進一步要求旗下會員每年接受至少10小時培訓。
黃天祐表示,上市公司面對愈來愈多的指控;加上從事行業日益多元化,董事有必要提升自身質素,確保可以履行監管公司責任,他舉例說,現時市場上有一些林業公司,但董事本身是否懂得行業性質,以及生物質資產估值標準,對董事履行責任有重大關係。
撰文:鄧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