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部分赴美上市中國企業欲離場 PE成幕後推手

1 : GS(14)@2011-05-03 22:08:05

http://news.imeigu.com/a/1304360193347.html
就在中國企業紛紛摩拳擦掌奔赴境外上市之際,也有不少已在境外市場登陸的中國企業反其道而行之,急於摘下境外上市的帽子。

不久前,泰富電氣(HRBN. NASDAQ)CEO楊天夫對外宣佈,已為公司做好私有化的資金準備。自去年11月以來,康鵬化學(CPC. NASDAQ)、大連傅氏 (FSIN. NASDAQ)等公司已對外宣佈將進行私有化退市。

目前,上述企業已啟動了私有化進程,包括成立特別委員會來評估私有化建議、委任私有化顧問、確定私有化價格等。與被海外資本市場「掃地出門」不同的是,這是一群主動提出離場的企業。

價值被低估?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楊戈看來,令上述企業做出私有化決定的主要原因是偏低的市場估值。

春華資本創始人胡祖六把這些企業比喻為「懸浮在海外的孤兒」,由於盤子小,往往無人問津。

最新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康鵬化學的市值僅為2.7億美元左右,泰富電氣的估值也不高,現市值僅為5.9億美元左右,兩家企業的市盈率均在7倍左右,總股本均維持在3000多萬股。

楊戈告訴記者:「企業的上市規模對在美上市企業後續的市場表現有相當大的影響。美國投資人對於企業上市後股票的流通性相當看重,一旦企業落入小盤股,其流通性就會差,容易讓投資人失去長期持有的信心,導致成交量、股價表現低迷。」

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企業的收益回報。美國羅仕證券有限公司中國首席代表馬峻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的表現「冰火兩重天」。他在研究後發現,市值10億美元以上的中國赴美上市企業過去1年的平均回報為35%,而市值在5億美元以下的企業收益則下跌了近兩成。

大連傅氏就是一個典型。最新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大連傅氏市值為3億美元,市盈率為9.46倍。與其2007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初7.37億美元的市值相比,已縮水近六成。

楊戈指出,交易不活躍也導致這些企業所獲得的收益與付出的服務費等上市成本不對稱,長期來看對企業的成長性而言是一種硬傷,退市尋求私有化成為這些企業的出路。

PE力挺私有化

部分赴美上市的中國小盤股市盈率處於低位,卻給了PE一個進入的機會。

記者發現,在這些宣佈私有化的企業中,PE成為了它們背後共同的推手。根據此前上述公司發佈的信息,大連傅氏董事長兼CEO傅利將獲得盤實基金的資金支持,以每股11.5美元現金向除傅利持有股份之外的所有流通股股東發起要約收購將公司私有化。

泰富電氣首席執行官楊天夫將和霸菱亞洲投資基金集團欲以7.457億美元收購這傢俬營汽車電機。楊天夫目前擁有泰富電氣31.1%的股權,霸菱亞洲投資基金集團將以債權和股本的形式為此次收購提供資金。此外,康鵬化學也外傳得到了春華基金的支持。

業內人士分析,從融資角度講,眼下PE的資金非常容易找,這些私有化的項目通過PE的進入,來替換小股東不失為一種好的手段。「目前,PE行業激烈競爭,挖掘國內民企的價值窪地變得越發困難,與在市場瘋狂時爭搶PRE-IPO的項目相比,此時這些謀求私有化的企業價格可能更為划算。」

據悉,不少尋求私有化的企業都有在國內重新上市的打算,這無疑給那些PE基金安排好了今後退出的通路。

然而,對於企業私有化的決定,胡祖六則表示,應從企業的商業戰略角度來考慮私有化的出路。

他舉例說,比如企業有新產品研發的計劃,則更適合做回非上市公司。「研發新產品本身難以確保在短期內的盈利,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話,其業績報表會相對較差,容易引起股價波動,而此時非上市公司的身份就更為有利。」

胡祖六告訴記者,國內A股市場IPO較高的市盈率和巨額的超募資金的確容易吸引不少境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如果只是因為國內PE值高而調頭的話,境外退市就會變相地變成一種尋求短期套利的行為,也就失去了企業上市的真正目的。」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李靜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1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