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自主研發、共生共存、不碰數據是三條生命線

5月23日,在雲棲大會·武漢峰會上,阿里雲總裁胡曉明系統闡述了這家公司堅守的三條生命線:堅持自主研發之路,“‘拿來主義’蓋不出高樓大廈,自主研發的雲才能走得更遠”;生態是阿里巴巴血液里流淌的基因,阿里雲與合作夥伴共生共存;重申阿里雲一直以來的承諾——堅決不碰客戶數據。

在此前4月26日的南京峰會上,阿里雲副總裁李津表示:“中國只有兩種雲,一種是拿來主義的雲,一種是自主可控的飛天雲。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遠。”胡曉明在武漢峰會上進一步闡述了“兩種雲”的理念,以及阿里雲為什麽始終堅持自主研發。

胡曉明認為,堅持自主研發不僅僅是民族情感的問題,更是商業和技術上的選擇,“拿來主義”看似是一條技術上的捷徑,長遠來看卻蓋不出高樓大廈。

多年發展之後,中國雲計算行業呈現出兩種發展路徑:一種是從底層開始自主研發操作系統,比如阿里雲的飛天;一種是基於OpenStack等第三方軟件搭建。自主研發通常需要投入巨量的人、財、物,短期看不到成功,遇到多方質疑仍要堅持初心,是典型的“Hard模式”。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阿里巴巴的阿里雲等全球最大的三朵雲都是自主研發。而一些前期沒有太多技術投入的廠商,則選擇了“Easy模式”的“拿來主義雲”。

在實踐中,“拿來主義雲”很快暴露出沒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比較而言,自研雲優勢非常明顯。如阿里雲飛天雲操作系統。

作為新時代的“生產力”,雲計算已經成為新基礎設施與新重型裝備。雲之上運行著政務、金融等核心關鍵業務,安全性穩定性要求極高。對於企業而言雲計算則承托著核心生產系統,是不折不扣的“新重型裝備”。也因此,其自主可控與可持續發展在當下尤為重要。與此同時,60%以上的全球客戶將身家性命放在前五大雲廠商,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自主研發雲。可以說,雲計算已經告別DIY時代。

胡曉明同時強調,阿里雲堅持自主研發,但不等於不開放:阿里雲飛天兼容各種主流的開源技術標準,包括Hadoop、Docker、K8S、Spark等;阿里巴巴貢獻了中國最多的開源服務;合作夥伴在阿里雲雲市場上提供了超過一萬種應用和服務;阿里雲提供豐富的API接口,供所有開發者平等使用,並保證兼容性。

目前,阿里雲生態體系下的合作夥伴服務客戶超過10萬家,夥伴業務年增長率超過200%。2017年,阿里雲合作夥伴在雲市場上的訂單數超過200萬單。

此次大會上,胡曉明再一次強調了數據安全是阿里雲的底線。“今天,我們再次重申我們的承諾,阿里雲堅決不碰客戶數據。”胡曉明說。

2015年7月,阿里雲第一個發起《數據保護倡議》,將“不碰客戶數據”寫入正式文本。倡議書明確規定:“運行在雲計算平臺上的開發者、公司、政府、社會機構的數據,所有權絕對屬於客戶;雲計算平臺不得將這些數據移作它用。平臺方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客戶保障其數據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