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社論:青少年沈迷網絡需整治更需引導

如今,網絡日益成為民眾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但部分網絡產品為牟利而忽視內容價值導向、中小學生玩網遊耗費時間精力過多等問題,也招致越來越多的質疑之聲。

近日,教育部發布《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稱成癮遊戲、邪惡動漫、低俗小說、網絡賭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須大力防範,是以倡導全體家長,恪盡父母責任,與學校共築防範之堤。

中國網民數量的龐大是網遊火爆的基礎。截至去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72億,一款火爆的網絡遊戲,用戶數達上億之多,可以有幾百萬人同時在線,年齡跨度亦非常之大。且網遊以互動式為主,來自網絡的不良信息對身在其中的青少年習慣養成和行為規範具有極強誤導性。

此時,當一些網遊提供商為了牟取利益或審核不嚴,遊戲內容存在低俗暴力傾向、歪曲歷史、惡搞英雄等價值觀念偏差現象,甚至出現賭博、淫穢等違法信息與行為,對青少年成長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而且,在網絡遊戲中,玩家特別是自制力不足的中小學生,因耗費時間精力過多,沈湎其中,日常行為有時會不自覺地延伸到現實社會中,造成一些中小學生行為失範、價值觀混亂等問題。近年由網絡遊戲引發的暴力事件與未成年人犯罪屢屢見諸報端,且參與校園暴力事件的青少年大多有癡迷網絡遊戲,或者閱讀不健康讀物的經歷。

中小學生沈迷網絡難以自控無非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使用網絡可以帶來放松、娛樂等積極反饋,二是使用網絡可以逃離壓力、痛苦等消極後果。針對第一點,如果孩子的快樂只能通過網絡獲得,說明孩子生活中的快樂來源出了問題。此時,培養孩子網絡之外的興趣愛好十分重要,如果學習占據了孩子大部分生活,甚至成為生活中僅有的內容,也會給網絡沈迷可乘之機。

第二點相對難以察覺,家長時常以為孩子是愛上了遊戲才討厭學習,其實原因可能恰恰相反——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的學習、人際、家庭等方面壓力得不到及時支持和化解,才會紮進網絡虛擬世界這一“世外桃源”。此時,家長要重視對孩子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識別與解決,必要時尋求心理咨詢等專業幫助。

對此,學校和家庭要築牢雙重防線。為預防青少年沈迷遊戲,學校可以限制學生使用手機和電子產品,如南京市中小學即有規定,校園內禁止使用電子產品玩遊戲、上網,有的校園甚至不允許帶手機進校園、進課堂。同時要做到疏堵結合,與其一味限制、禁止,不如積極引導學生文明上網,發揮網絡有利於學生成長的積極作用。

家庭作為青少年成長的第一課堂,是網絡行為有效監管一個不可或缺的場所。需要改變長期以來很多家長迫於工作和生活壓力,疏於對子女教育引導的現狀。

此外,針對網絡產品出現的亂象進行整頓亦十分必要。除了對現有網遊產品進行全面排查、整改甚至取締含有不良價值導向內容的產品外,還需要築牢制度與法律的防線。既要繼續完善包括網絡身份驗證制度在內的網絡管理制度,也要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做好制度與《網絡安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配套銜接,加快制定、修訂《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網絡遊戲開發指引》等規範性文件。

總之,網絡成為休閑娛樂方式是一個世界性的趨勢,針對自制力偏弱的中小學生,不應放任自流,但也不可能讓學生隔絕於網絡,因勢利導是可取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