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房價究竟還會不會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1/164251.shtml

房價究竟還會不會漲?
任澤平 任澤平

房價究竟還會不會漲?

關於近期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任澤平認為透露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信號。“第一個就是從監管的競爭轉向監管的協調,第二個就是從去杠桿到穩杠桿。

口述 | 任澤平

整理 | 盧麗萍

近日,金斧子攜手新財富聯合舉辦領航私募大時代——2017年私募基金高峰論壇暨金斧子五周年大會。

會上,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現場發表主題演講《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展望》。他對2017年整體經濟形勢的判斷是:經濟方面,二次探底、產能出清;政策方面,金融去杠桿、重啟改革;房地產方面,短期調控、長效機制;大類資產方面,從流動性驅動到業績驅動。

關於近期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任澤平認為透露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信號。“第一個就是從監管的競爭轉向監管的協調,第二個就是從去杠桿到穩杠桿。

以下為任澤平演講內容節選,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我主要談我對未來中國經濟政策和大類資產的一些初步的看法。

回顧過去三年,我們提出過一些觀念。比如,在2014年,我們提出新5%比舊8%好(創業家&i黑馬註:“未來通過改革構築的5%新增長平臺,比過去靠刺激勉強維持的7%-8%舊增長平臺要好。即通過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達到結構升級,實現經濟增速換擋。);5000點不是夢,還有改革牛、水牛(創業家&i黑馬註:改革牛是指,中國股市起於2014年7月的一輪大牛市);2015年提出經濟L型觀點;2017年初提出我們可能正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上,主要講在需求比較穩定、經濟L型情況下,剩者為王,行業集中度提升將主導今年的A股市場。

針對經濟政策和市場,我們認為今年經濟比較穩,是L型的走勢,而且這個走勢非常平。

支撐性的力量一個是來自出口,(因為世界經濟正在U型複蘇,所以我們的出口在改善),還有就是今年的房地產投資不會太差。據數據統計,去年房地產銷售增長了30%多,而房地產投資只增長了6.9%,中間差了20個點,這主要是去庫存了。不僅一二線城市,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庫存去化都非常充分,庫存去化周期都在12月以下,所以今年明年房地產有補庫的需求。而且據說長效機制要求下半年要增加土地的供應,所以今年房地產投資不會太差。

如果說今年在需求側比較穩、比較平的情況下,看需求做投資就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太平了。 

所以今年宏觀最主要的邏輯來自什麽?來自供給,這也是市場爭議非常大的一部分。

我們看到,經過2010年以來經濟的持續的衰退和退縮,很多的小微企業退縮了,大的企業也在壓縮淘汰它的老舊產品,現在進入到了剩者為王,強者恒強的時代。看看今年漲的股票,無一例外都是剩者為王,強者恒強的,新5%比舊8%好。

新周期的觀念,為什麽企業利潤、傳統企業新增爆表?

現在每年總需求還有10%以上的增長,今年房地產投資一到五月份為8.8%,出口8.2%,消費10.7%,基建17.3%,總需求大概還有10.5%的增長,但是看供給,以制造業為代表的產能投資,只有5.1%的增長,所以供求的缺口是非常的明顯的。

為什麽這個供求的缺口始終沒有彌合?這跟我們的環境有關,第一個是按照我們現在的信貸約束,監管的要求,我們仍然認為這些傳統行業是“兩高一豎”,沒有外面的融資它很難擴張。第二個是緩解壓力。第三是我們政策上仍然在推動供給側改革。第四是企業家看未來增長的前景仍然偏謹慎。所以我們發現,需求還有10%的增長,企業的利潤都已經爆表了,但是新增產能遲遲供不出來,所以今年宏觀核心就是在需求比較穩定的情況下,供給端的收縮,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強者恒強的邏輯,這是宏觀。

政策層面,包括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監管政策進入了去杠桿時期,這次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信號,第一個就是從監管的競爭轉向監管的協調。2013、2014年,我們各個監管部門,競爭式地進行金融業創新,打開了一個又一個加杠桿的通道和閥門。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產生競爭性的收益,尤其是4月份,個別部門的單邊突進,引發了股債市場劇烈的調整。這次金融會議的主題就是監管協調。第二個就是從去杠桿到穩杠桿。這一次總理出來講穩定金融運行,我們的央行領導也出來講,降杠桿的關鍵是穩杠桿,關鍵是國有企業降杠桿,不要因為去杠桿引發新的風險,在降杠桿過程中給它流動性支持,給它緩沖期。

監管政策在發生變化,貨幣政策也在發生變化,貨幣政策應該是從邊際的收緊轉向不松不緊(創業家&i黑馬註:截至目前6月央行通過逆回購共計凈投放5400億元,緩解了市場的流動性壓力)。我們貨幣政策未來不會被美聯儲牽引,因為大國的貨幣政策必須為國內的經濟利益服務,中國經濟是L型,美國是U型,中美貨幣周期不一致,最關鍵的是中美經濟周期不一致。

當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匯率的穩定(創業家&i黑馬註:蒙代爾不可能三角)不可能同時存在時,首先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是必須保證的,所以我們的傾向是當中國未來的貨幣政策再出現劇烈的收緊時,更大的可能是保持不松不緊的貨幣政策,我們的匯率引入逆周期條件因素,放棄資本的自由流動。

最後是對大類資產,股市、房市、債市、商品的看法。

對於股票市場有幾個判斷,第一個仍然是區間振蕩市場,但是今年市場最重要的是,大票已經走出牛市的格局,小票一波一波地上(創業家&i黑馬註:大票即大市值股票,資金實力很強,流通性也比較好,一旦趨勢形成一般不會改變;小票即小市值股票,多為短線資金)。原因我認為是環境,第一個是新周期,第二個是估值重構。新周期我剛才講了,在需求比較穩的情況下,供給和行業結構的提升,強者恒強,新5%比舊8%好。第二個是估值,我們小票的估值和價值不斷地降低。

對債券市場,時間可能對債券市場是友好的,因為它開始變背景,一個是貨幣政策的不松不緊,二是監管的緩和,今年債券市場,我們傾向於有配置價值。

最後是對房地產的看法,我曾說,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我在2015年有一個預測,叫一線房價翻一倍。現在中國的房地產庫存去化很充分,而土地供應卻沒有跟上。所以說這一輪房地產調整,是因為金融政策導致的短周期調整,未來要盡快建立長效機制。如果說建立不了長效機制,恐怕這個遊戲還要再玩下去。

展開一下邏輯,我們判斷世界經濟正在U型的複蘇,為什麽呢?看圖1,我來講一個金融周期的邏輯。

61

這個金融周期是指從金融的加杠桿到去杠桿。在2008到2010年,美國完成了金融的去杠桿,在2011到2016年,歐洲也完成了金融的去杠桿,看圖2,這是中國、美國和歐州的制造業PMI,在2007年以前中國是最強的,2008年以後都有回升,但是我們比別人低,這跟金融周期有關。美國金融去杠桿采取的政策組合是“寬貨幣+嚴監管”。

圖表2:美歐經濟複蘇,中國持續衰弱

62

再來看印度,也在複蘇,我們對印度的前景相對樂觀,因為印度已經在改革了。中印人口年齡對比,印度是非常漂亮的金字塔型人口結構,它的平均年齡27歲,中國38歲,所以印度趕上改革紅利和人口紅利。

圖表3:印度人口年齡分布呈金字塔形,中國老齡化加快。

63

資料來源:IMF,OECD, WIND,方正證券研究所

講一下中國經濟,在2015年我們判斷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可能是L型。因為過去的十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在去杠桿,中國在金融加杠桿。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刺激房地產,第二個金融過度繁榮,或者金融監管過度寬松。

關於金融的自由化或者金融監管的放松,比較複雜,但是我今天就講一個事情,同業存單。這是過去三四年,金融加杠桿的利器。我印象當我們的同業存單在2013年推利率市場化的時候只有幾百億,到了2014年也不到一萬億,到今天同業存單的余額達到八、九萬億了。套用一句俗話,事有蹊蹺,必有妖孽,為什麽中小銀行都特別愛發同業存單?這跟我們的整個制度有關。

我們看同業存單,作為中小銀行的主動負債,是記在應付債券科目下,不用像存款一樣繳準,理論上具有無限的貨幣創造能力。我們看資產投向,放貸款,要消耗資本,要受資本沖擊力的約束,通過同業存單是缺乏監管、不消耗資本,同業存單已經變身投行。2015年下半年,尤其是2016年以來,央行把通過各種公開市場投放的短錢給了大行,大行站在了中間,然後通過同業的負債再批發給中小銀行,在整個杠桿的末端,你會發現它的成本不斷上升,它們只能通過期限錯配,下層信用加杠桿進行套利,這就是整個的鏈條。

所以你會看到,在降杠桿的過程中,未來必須要加強金融監管的協調,也是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資管出現爆發式增長,券商資管從幾千億到現在的17萬億,基金子公司從幾千億到現在的十萬億,信托渠道現在是19萬億,整個的通道三劍客加起來三四十萬億。我們就是這麽過來的,所以說我認為金融去杠桿,關鍵是穩杠桿,因為今天你已經幾十萬億了。

我再講講房地產,房地產是周期性的,我們國家的房子估值是股市、債市估值的3倍,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所以房地產很重要。怎麽來判斷房地產,我研究了十年房地產,總結一句話,叫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看中國房地產的市場和未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是中國的人口未來要往哪里移動?這決定了區域房地產市場的未來。

中國的城市化文件里有一句比較有導向的話,過去十多年基本不變,就是“控制大城市規模,重點發展小城鎮,區域均衡發展”。但是看日本和美國,日本是人力資源緊張,過去這一百年,日本大都市圈,占日本人口的比重,是不斷上升的。大家會說,日本韓國人力資源緊張所以去大都市區。我們看美國,過去將近一百年,美國大的都市圈占美國人口的比重,趨勢也是不斷上升的。無論是美國、巴西、日本、意大利、菲律賓、英國、印度,人在不斷地往大的都市圈流入,這是基本的城市化的趨勢規律。這也意味著過去我們控制大城市規模,重點發展小城鎮,西部造城運動,小城鎮化戰略,全是錯的。我們過去人往大的都市圈流入,我們控制大城市規模辦法就是不供地,很多的中西部的三四線城市人都走了,我們要發展小城鎮還在不斷地供地,導致一二線房價高,三四線趁勢庫存高。

城鎮化的歷史告訴我們,人在不斷地往大都市圈流入,因為大的都市圈更節約土地、節約資源更有活力,更能為那些有才華有夢想的年輕人帶來機會,這是幾百年來城市文明的盛典。北京、上海不是人口控制的問題,看一下東京3700萬人,人均軌道交通里程是北京的四倍,所以是我們的城市規劃太粗暴了,真正應該改變的是我們的城市規劃。

這是今天給大家報告的主要觀點,總結來講,對於經濟而言,需求是比較穩的,就是我們說的經濟L型,宏觀最主要的邏輯是供給的出清,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剩者為王強者恒強,新5%比舊8%好。對於政策,金融監管從監管的競爭到監管協調,從降杠桿到穩杠桿,貨幣政策從收緊到不松不緊。對於大類資產,股票市場關鍵是兩個邏輯,一個就是新5%比舊8%好,供給出清;第二個就是整個估值體系的重構。債券市場是友好的,對於房地產市場,我們衷心祝願能夠盡快推出長效機制。

房價 任澤平 房地產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9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