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文化解碼】 拆了造,造了拆,有啥收獲?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670

文化解碼 拆了造,造了拆,有啥收獲? 狐埋之狐搰之,用力多而見功寡。

近日,某市一條默默無名的小馬路,上了報紙的要聞報道。這條只有三千余米長的小路,一邊是居民住宅;一邊是高壓電線帶,即市政部門俗稱的“高壓保護走廊帶”。區里牽頭聯合街道各部門,將“高壓保護走廊帶”內約13萬平米的違法建築全部拆除。我正巧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小區,十余年來,親眼目睹這“高壓保護走廊帶”內亂搭亂建、層層轉租,搭建成一塊塊倉儲、物流、加工、住宿、銷售、汽修、辦公等各類生產經營活動場所,其間還有無證的食品加工;三千余米長、百來米寬的“高壓保護走廊帶”,居住著數百戶居民,到處是吃、住、經營“三合一”的群租群居。現在區里表示:“拆除違建後,將恢複原有性質,全部種植綠化”,“該地塊將還綠於民,變身為市民休閑、娛樂、運動的城市公共綠地”。這一舉措引來周圍居民的點贊,大家都說這是政府部門在2015年完成的一項最有意義的利民工程,是區政府的一項最好的政績。

看到這些報道,又聽到居民的稱頌,我想起史家呂思勉寫的一條劄記——《屯田之弊》:

“屯田之效,莫著於後漢之末。以是時海內雕敝已甚,野無可掠,即擁兵者亦多‘無敵自破’,故群思致力於此;而又有嚴明之上以督之,故其效易也。然《三國·魏誌·袁渙傳》言:‘拜為沛南部都尉。是時新募民開屯田,民不樂,多逃亡。渙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遷,不可卒變,易以順行,難以逆動,宜順其意,樂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強。太祖從之,百姓大說。’然則是時之屯田,有強民移徙者矣。安知其非故有業之民哉?蓋欲見屯田之功,即不恤廢其舊有之業也。蘇軾曰:‘今有人為其主牧牛羊者,不告其主而以一牛易五羊。一牛之失,則隱而不言,五羊之獲,則指為勞績。’蓋官之所謂功,如是者多矣。此政事之所以難言,亦考績之所以不易也。”(《呂思勉讀史劄記》,上海古籍出版社)

歷來論述曹魏屯田的史書,多會引用《三國·魏誌·袁渙傳》這條史料,用來證明當年曹操推行屯田時,曾有經辦的官員強制招募“屯田客”來屯田,結果“民不樂,多逃亡”(如韓國磐《魏晉南北朝史綱》)。呂先生讀此史料時,卻追問:“屯田客”如果無田可耕,怎會“不樂,多逃亡”呢?他推論:袁渙既然說“樂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強”,那麽,這些招募來的“屯田客”一定有不少是“有業之民”,他們原本就是有田可耕,所以才會有“不樂”而“逃亡”的事情。那麽,何以要將“有業之民”強制招募為“屯田客”呢?那一定是官員“欲見屯田之功,即不恤廢其舊有之業也”。這豈不是蘇軾所說“一牛之失,則隱而不言,五羊之獲,則指為勞績”的翻版嗎?呂先生由此聯想到,所謂“官之所謂功,如是者多矣”,這也是“政事之所以難言,考績之所以不易”的真實原因。他感慨:“天下之弊,莫大於名實之不副!”

回到上文“拆違”話題。按照現有城市規章,“高壓保護走廊帶”是禁止設立任何生產經營場所或人口居住的;故規劃部門也總是將此類地帶規劃為綠化地帶。換言之,這一地塊原本就是綠化地帶。但十余年來,它為何變成了違章違法的經營場所呢?後來,該地發布過一個“課題”,表示來年“統一停止街道招商引資,這是硬任務,沒有例外”。為何要停止街道的招商引資?據權威人士稱:街道招商引資有其歷史發展的緣由,但在新形勢下,從全局工作看,街道招商引資弊大於利。

毋庸諱言,當年街道的招商引資源於GDP大於一切的情結。那年頭,招商引資往往是街道官員的“重中之重”;能增大地方的GDP總量的,能最大程度完成招商引資的,就是最大的政績。這麽說就相當明白了,這條“高壓保護走廊帶”之所以變成亂搭亂建、違規違法的生產經營場所,似與基層幹部招商引資有關。一方面違規違法地開發這個“高壓保護走廊帶”,一方面高調“招商引資”,增加了地方的GDP總量……這,豈不是蘇軾所說“一牛之失,隱而不報,五羊之獲,指為勞績”的翻版嗎?

有一個成語叫“狐埋狐搰”,說的是狐貍生性疑慮,自己埋藏好的食物,生怕被其他動物偷走,不時要回過去扒出來看看;看後,又要費一番功夫再把它埋好。如此循環反複,自然是用力多而見功寡。

細想想,我們這些“人”號稱是萬物之靈,但有時的所作所為又何嘗顯得比狐貍高明一點呢?前任官員辛辛苦苦地招商引資,在當年誰不承認這是他的政績?後任官員辛辛苦苦地拆違複綠,重建綠化帶,這當然是大家稱頌的一個政績。然而,拆了造,造了拆,除了增加GDP,我們還收獲了什麽呢?豈不又是“狐埋之狐搰之,用力多而見功寡”的翻版?

(作者為華東師大教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