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貨幣市場操作利率上調成為房地產業內關註的信號

農歷新年伊始,房地產市場聚焦到貨幣政策有望更加中性、更加審慎的重磅信號。

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將7天期逆回購利率從2.25%上調至2.35%,14天從2.4%上調至2.5%,28天從2.55%調至2.65%;同時,根據媒體報道,將隔夜SLF利率從2.75%上調至3.1%,7天SLF利率從3.25%上調至3.35%,1個月SLF利率從3.6%上調至3.7%。

值得註意的是,這次央行“出手”的對象,是存在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的貨幣市場,而不是直接影響公眾和實體企業的存貸款領域。但這一信號值得2016年在天量信貸支撐之下較為亢奮的房地產市場的註意。

“這是一個很強烈的信號!這說明2017年的貨幣政策有從緊的導向。”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雖然回購利率的上調暫時不會對普通購房者的貸款利率有影響,但按照這個預期,接下來貸款利率也有上調的可能。

不過,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向媒體指出,這次上調的是央行給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時收取的利率,並沒有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貨幣市場的利率變化,與存貸款利率不是亦步亦趨的關系,有的會逐漸傳導,有的會由金融機構自行承擔消化,所以這次上調不等於加息。

連平還指出,與發達國家不同的是,中國金融機構更加依靠存款,中國實體企業更加依靠銀行貸款,所以貨幣市場利率的變化並不一定會完全、迅速傳導到存貸款利率上去。央行對貨幣市場操作利率的調整,影響大大低於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

對於貨幣市場的變化是否還會對資金成本予以深度反映,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分析,影響2017年樓市走勢最關鍵的因素是資金價格的變化,從目前看,未來加息的可能性已經出現。

張大偉表示,從內部來看,國內近期PPI連創新高,市場對於PPI連續上漲導致通脹上行的預期不斷加強,如果PPI推升CPI接近3%,央行采取加息應對通脹也就成為了一種被迫之舉。從國際收支視角來看,美聯儲去年12月份加息並給予明年3次加息預期,會給資本流出帶來巨大壓力,采取加息的策略可以有效遏制資本流出。

張大偉說,當然,一旦未來加息(或者資金價格上漲過速),代表了金融政策的取向出現變化,這也將極大影響房地產市場的走勢。但目前看,資金價格的確在逐漸上行,這對於房地產來說影響非常大。

嚴躍進說,對購房者來說,這樣的一個導向之下,部分購房者可能預期房價會下跌,因此會持觀望的態度,從而市場成交會出現下滑。但短期內也不排除不夠購房者為了鎖定較低購房貸款利率,而加速購房的步伐。

在此之前,市場的亢奮已從10月開始在各地的調控之下逐漸退燒,多項指標同比漲幅已有收窄。今年年初,隨著地方兩會相繼召開,熱點城市繼續表示將嚴格執行調控政策,穩定房價。

例如,北京公布今年樓市調控目標為房價環比不增長;上海表示要牢固確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始終堅持“以居住為主、以市民消費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為主”,完善“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天津國土房管部門則表示加大樓市分類調控力度,避免土地市場出現“地王”。

張大偉說,住房消費和投資、房地產和經濟增長的協調關系比較密切,但如果兩會期間出現政策加碼的預期,對2017年上半年的房價影響將會較大。整體上看,主要一二線城市的房價調整預期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加息等可能性增加的情況下,這種趨勢和幅度會加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