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場進入監管年以來,一些掛牌公司老板跑路、高管出走、公司資金鏈斷裂資產被凍結的情形屢屢曝光。少數企業在市場擴容初期掛牌較為容易,但如今隱藏起來風險開始逐步暴露。
上周五,新三板掛牌公司豐匯醫學(831364)的主辦券商方正證券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豐匯醫學包括總經理、董秘、財務總監在內的五名公司高管集體向董事會提交辭職申請,公司基本賬戶、實控人衛君超的銀行賬戶均被司法機關凍結,公司經營可能遭受不利影響。
有投資者表示,一旦遭遇黑天鵝事件,個人投資者除了割肉無法改變自己所處的被動局面,建議在退市政策中出臺有效的保護條例,保證投資者的正當權益。
高管出走知名機構被套
周五晚間,新三板掛牌公司豐匯醫學(831364)的主辦券商方正證券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豐匯醫學包括總經理、董秘、財務總監在內的五名公司高管集體向董事會提交辭職申請,公司經營可能遭受不利影響。
周三,上海豐匯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續發布多份高管辭職公告,公司董事、總經理張鳳榮,董事、副總經理梁望鴿,董事會秘書葛望舒,財務總監付海瑞,副總經理信煒五人共同向公司董事會提交辭呈。
公司問題的苗頭早已出現,在過去半年里,因豐匯醫學借款逾期涉及11起訴訟和8起仲裁,公司基本賬戶、實控人衛君超和關聯方的銀行賬戶均被司法機關查封和凍結。此外,公司實控人還因質押股份和占用公司資金收到了上海證監局監管函。
監管函顯示,今年 1 月至 4月,衛君超及其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累計發生額為 1031 萬元。截至 今年 9 月底,衛君超及其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 約1116萬元尚未償還。公司對資金占用事項未履行審議程序且未及時披露。此外,衛君超去年將其持有的公司32%的股份質押給自然人吳丙祥,直到今年9月才進行披露。
豐匯醫學於2014年11月掛牌新三板,是一家臨床診斷試劑生產銷售商,屬於生物醫藥類高科技企業。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達到1196萬元,但虧損額也高達1000萬元。
今年5月,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募集資金1350萬元,多家知名投資機構都是公司股東,深創投和旗下的浙江紅土創投是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東,共持有公司16.8%的股份,東方匯智和上海德駿資產管理的基金產品分別持有3.6%和3.4%的股權。
公司采取協議轉讓,今年6月停牌前的收盤位1.5元。方正證券警告稱,豐匯醫學目前仍涉及多項仲裁和訴訟尚無結論,此時多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共同提出辭職申請將影響公司經營管理層的穩定性,甚至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主辦券商特提醒廣大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
一家專註新三板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企業效益差、生存環境惡化與經濟形勢下行有關,本來就存在融資難的中小企業更面臨資金鏈緊張,
不過,他也表示,“在經濟寒冬里企業最好的做法就是練好內功,別盲目擴張。嚴冬不是壞事,會凍死很多,大多數不優秀的企業和一部分一些優秀的企業會死掉,但活下來的能逆勢上揚茁壯成長,才代表經濟的未來。”
市場進入風險集中暴露期
由於前期市場擴容速度過快,掛牌公司數量以每兩個月1000家的速度跨越式增長,近來市場上的風險事件開始顯現。實控人跑路、高管出走、負債累累、公司涉訴被凍結資產的情形屢屢發生。
上周五,新三板創新層企業銀都傳媒(430230.OC)收到了主辦券商東方花旗證券第七封風險提示公告,目前,銀都傳媒實際控制人夫婦已跑路境外,公司拖欠水電費、員工工資數月,兩名監事已向董事會辭職,公司大額債務合計近5000萬元,部分銀行存款已遭司法機關凍結。
11月8日,做市企業、環保軟件服務商華盛控股(430686.OC)的主辦券商長江證券警告公司涉及多項借款、擔保訴訟,公司多個銀行賬戶已被法院凍結,公司實際控制人盛義良持有的公司43%股權已全被司法凍結,如果原告申請強制執行,公司持續經營會受到嚴重影響,實際控制人可能發生變更。隨後不久,華盛控股副總經理和兩名董事都遞交了辭呈。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上周,今年以來至少有170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發布了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公告,其中因不能償還借款導致股權轉讓、實控人變更的案例並不少見。
上海一家券商機構業務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一些新三板企業是通過中介機構包裝後掛牌的,本身其實主營業務不強、盈利較少。這些公司掛牌後往往融資困難,同時稅收等各方面成本卻在增加,有的股東為了挽回損失,就把股票進行質押,抱著“能還就還,還不上就不還了”的想法全身而退。
前述會計所人士指出,“去年、前年新三板擴容初期,有一部分掛牌企業,按照現在的標準看,資質都是比較差的。”
隨著企業風險暴露,踩雷的投資者也面臨浮虧。銀都傳媒掛牌以來共有三輪融資,總金額約9.6億元,公司在本月停牌前股價跌到1.1元。華盛控股去年做市股價最高達到14.5元,但近兩月來,公司股價跌破1元,淪為仙股。截至6月底,公司共有股東632戶,其中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達到21%。
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自今年證監會和股轉加強對新三板嚴厲監管以來,新三板企業頻頻暴露出很多原來被隱藏起來的問題和風險,黑天鵝現象不斷湧現,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都回受到影響。
他認為,投資機構一般是以定增的方式投資公司的,通常會設置對賭條款,一定程度上減少虧損的程度。但處於相對劣勢地位的個人投資者,由於沒有對賭協議托底,除了割肉基本無法去改變自己的被動局面。
今年11月,股轉公司發布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只要主辦券商認定掛牌公司不具有持續經營能力,就構成了強制摘牌的條件。文件還指出,被強制摘牌的掛牌公司或者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掛牌公司的主辦券商可以設立專門基金,對股東進行補償。主辦券商應當協助對摘牌公司的股東作出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