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正式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國家能源局召開《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韓水和電力司司長黃學農參加新聞發布會,介紹《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並回答記者提問。
優先布局清潔能源 確保完成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5%硬目標
會上,韓水回答了關於在規劃中如何體現新能源優先的原則的問題。韓水表示,大家都知道常規、傳統意義上電源規劃主要是兩個原則:一是滿足規劃預測的負荷需求,保證電力供應;二是根據經濟性,用經濟性最優的原則來確定建設的規模和種類品種。這次的規劃為了突出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的要求,又增加了一個關鍵性原則,也就是第三個原則——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這次我們把這個目標定為硬目標,是必須要完成的。因此,我們在規劃中就要充分體現出這一點。我們在電源結構優化的過程中優先布局清潔能源,在電力電量平衡的時候首先平衡水電、風電、光伏和核電,然後看這些電源能否滿足電力需求,差額部分再用氣電、煤電進行補充,經測算,這樣優先布局建設清潔能源,滿足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這個要求,確保實現我國對外的莊嚴承諾。這是貫穿整個《規劃》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
韓水介紹,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還體現在,比如在外送輸電通道最大限度地考慮清潔能源的外送,在西電東送當中也有布局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包括水電富集地區、風電富集地區的規劃建設外送通道。在消納方面,我們也出臺了多種政策,鼓勵消納可再生能源。我們花了很大力氣,在硬件、軟件上做出更大的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將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在《規劃》中體現綠色發展這條主線。
“十三五”電能替代目標達4500億
黃學農介紹了電能替代的問題。他表示,電能替代應該說是規劃里面現代能源體系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原則,電能替代在規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考慮,推進電能替代的意義非常重大。
黃學農表示,現在大氣汙染的形勢非常嚴峻,這幾天北京的霧霾大家都很清楚,今天早晨我看稍微好一點。目前我認為主要是大量的散燒煤和原油的消費是造成現在這個霧霾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國家每年散燒煤據統計消費大概在7-8億噸的水平,占我們煤炭消費總量的20%,這個量是相當大的,主要是采暖小鍋爐、工業小鍋爐、農村的一些生產生活領域,與美國、歐盟相比20%散燒煤的水平是相當高的。大量散燒煤未經潔凈處理直接燃燒,使大量的大氣汙染物排放,這是我們考慮電能替代的主要背景。
“二是現在的汽車、機場等輔助動力裝置,還有靠港船舶使用燃油這塊我們和交通部等有關部門也有過會商,這也是大氣汙染排放的主要源頭。”黃學農稱,電能具有清潔、安全、便捷等優勢,實施電能替代對於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落實國家的能源戰略、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意義重大。剛才韓總也說了,電能替代的電量很大一部分來自可再生能源,這也可以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更加充分。二是煤電這幾年通過節能環保改造,排放水平大大降低,無論是電能替代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發電,還是燃煤發電的電量,對分散燃煤的替代都會對減少大氣汙染物排放做出重要貢獻。
據了解,“十三五”規劃中對電能替代提出的目標是4500億,按照這個目標“十三五”末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27%。黃學農指出,電能替代的意義非常大,是規劃的重點任務,有利於提升我們國家電氣化水平,使廣大人民享受更加舒適、便捷、智能的電能服務。另外電能替代將進一步擴大我們的電力消費,緩解部分地區現在面臨的電力富余和系統調峰的問題,特別是個別地區嚴重“窩電”的問題,這些方面的意義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