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者說】景點通沈卓立:「軟硬」兼施,旅遊APP做500萬用戶要經歷這4個階段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4565.html

找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對於初創公司,找到目標用戶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跟著沈卓立的總結,回憶下他們獲取用戶的四個階段。看看對自己創業有沒有幫助,以下是沈卓立自述:

第一階段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

「出名要趁早」

我很喜歡旅遊。不過,旅遊之前的攻略準備,太磨人。在2007年的時候,我就想是不是可以研發一款產品,不用提前準備攻略,可以讓許多像我一樣的人「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2009年,iphone的平台開放了。我和我的合夥人,利用業餘時間,開發了《故宮》這款應用,放在蘋果應用商店,售價2.99美元。那時候,好的應用很少,我們故宮導遊的產品質量,遠遠高於同類產品。所以,蘋果會主動給我們最好的推薦位,許多媒體也主動報導我們,沒有像現在這樣還需給渠道付費。2009年底,我們的故宮應用還跟著iphone一起上了央視。

故宮應用是付費下載,大概有幾千次下載量,我們賺了幾萬塊錢。之後,我果斷辭職,算是在2010年春節後正式創業。

我們又趁著世博會的熱勁兒,在2010年5月推出世博會導遊,售價0.99美元。大概有3—4萬下載量,還第一次有了廣告植入。我記得世博會導遊上線的第三天,就排到了蘋果中國應用商店總榜單的第一名。

在這個階段,我們在渠道推廣上幾乎沒有花錢。當時的應用少,不存在刷榜和砸錢的現象,而且蘋果對好的應用還會主動幫忙做推廣和宣傳。媒體也是。我們經常開玩笑,出名要趁早。在這個新興行業的初期,早出名的好處,就是有許多免費資源可以讓你用,你可能比較容易「冒」出來。這個階段的用戶質量是很高的,很大比例的用戶一直使用我們的產品至今。

第二階段(2010年11月—2011年12月)

免費下載帶來的海量用戶

開局的順利,讓我覺得付費模式是可以複製的。於是,我們從2010年10月到年底,一口氣開發了天壇、雍和宮、外灘等十幾款應用,掛在蘋果商店等待付費下載,結果鮮人問津。這十幾款應用,總共收入不到1萬塊錢。

這讓當時的我很困擾,故宮和世博會應用的成功餘熱還沒散去,怎麼市場就一下子轉冷了?於是我們嘗試著做「促銷」,就是限時免費。結果,一天下來,竟然有1萬多的下載量。當時的市場情況,一天下載量過1000就能進入蘋果排行榜前幾名,所以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對於這個情況,我們做了仔細的分析:故宮、世博會第一批應用剛出來時,許多用戶是抱著「嘗鮮」心理付費下載的。等後邊的應用出來,用戶已經不新鮮了。iphone手機用戶數雖然在增長,新增用戶不一定成為你的付費下載用戶。

2011年1月,我把團隊召集到一起,做了兩個決定,第一,十幾款應用在蘋果商店全部免費下載;第二,開發安卓版的應用,並繼續增加景點導覽應用。其實,兩個決定都是一個導向,那就是我希望用戶量得到迅速增長。

2011年,我們的用戶量達到100萬,也在年中順利獲得投資。作為一款旅遊導覽類應用,這個用戶量在當時還算可觀。不過,這一年就開始有渠道費用了,而且也不容易找到免費的資源了,主動採訪的媒體也少了。

這一年,我們通過免費下載、增加安卓版,又輔以一定的市場費用,算是得到了傳說中的「海量用戶」。

第三階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

精準用戶和渠道費用之困

2012年中旬,我們把做的一百多個具體景點的導覽都放在了一個框架裡,命名為《景點通》,也是借勢國慶黃金週,《景點通》首發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那年國慶,有30萬用戶在全國各大景點使用《景點通》。

不過我們在進步,市場的變化更是迅速。《景點通》首發的當天,我們做了各種渠道推廣,在蘋果應用商店的單日下載量就達到了2萬多,這在以前,是足以雄踞總排行榜前10名的成績,可是到了2012年,別說總榜單,我們連蘋果應用商店旅遊類的前十都沒進去。至於安卓市場,更是讓人眼花繚亂。

市場已經不是以前的市場了,智能手機數量井噴式增長,移動應用的數量也迅速增加,許多傍著「大佬」的移動應用和已經實現盈利的遊戲應用,往渠道砸錢絲毫不手軟。可是,我們只是中小創業團隊,拿不出那麼多資金和他們爭奪。

我粗略測算了一下,2010年推廣一個應用的成本是非常低的,2011年獲取一個用戶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塊錢左右,那在2012年的推廣成本就變成了3-4塊錢一個用戶,至於2013年,我覺得5塊錢都能讓人接受了。

我也開始在思考,我要用戶量的目的是什麼?給投資人看嗎?為了宣傳嗎?顯然,都不是。雖然旅遊類應用的商業模式還在探索,但是我需要的是精準用戶,並不是那個看上去的海量用戶數,我希望這些用戶真的通過景點通便捷自己的旅遊,認可景點通之後並使用未來的增值服務。

2012年,我們通過應用商店、應用推薦網站、應用推薦論壇、應用內互推等,用戶數量增長到300萬。其中,這一年的安卓用戶數量的增長超過蘋果用戶。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純粹嘗鮮下載的用戶變少,用戶下載應用也更為理性,所以這一年的精準用戶應用也所有增加。

但是,日益高漲的渠道費用,難以捕捉的精準用戶,尚在探索的商業模式,還有外界吵雜的聲音,還是讓我處於焦慮狀態。

第四階段(2013年1月—現在)

不斷的試錯與嘗新

除了應用商店這條路,我一直在嘗試新的渠道,包括線下推廣、Web App以及基於Web App的輕應用。

2013百度世界大會之後,我把我的QQ簽名改成了「輕應用」,朋友笑我:「你為百度『站台』推廣也太賣力了吧?」其實,無所謂站台與不站台,我只是看好這種創新的分發模式而已。

如果你瞭解了我做線下推廣的「血淚史」之後,你也會明白我對用免費渠道帶來精準用戶的渴望。

在應用商店渠道費用讓我有些望而卻步時,我決定做線下推廣,我想,正在旅遊的人,應該都是我們的精準用戶吧?2012年中,我們在高鐵雜誌上做了廣告,在火車站對面租了一個亭子,掛上景點通的宣傳海報,在景點門口、酒店都擺上二維碼。我心裡很激動,真的貼近精準用戶了。但現實是骨感的,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之後,在三個月內我們只增加了幾千個用戶,比應用商店渠道推廣的費用還高。

我也做過反思,為什麼線下推廣不行?平面媒體的效率,用戶的使用習慣,現場的網絡環境等等,都是制約因素,至少在短期內,都是無法踰越的障礙。總之,這條路行不通。

其實,在2012年下半年,我就開始關注Web App和搜索入口。搜索,是人內心活動的真實反應。而Web App更容易被發現和使用,通過搜索抵達Web App的用戶,應該都是精準用戶。那時候百度還沒有推出輕應用這個概念。

不過,當百度在2013年真正推出Clouda框架以及後來的輕應用時,我還是稍微猶豫了一下要不要合作,雖然開發框架、推廣渠道都是免費的,但是一個大公司到底拿出多少資源來做這個事情呢?如果它突然撤銷不做了,我這邊投入的人力等資源就都浪費了。

鑑於應用商店渠道之貴、線下推廣的低效,我還是決定再嘗新。景點通是第一個採用百度Clouda框架開發的WebApp,也是後來第一批成為輕應用的應用。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百度逐漸放開搜索、數據等資源,是全力以赴的姿態來做這個事情。當然,效果也在意料之外的好。8月22日,百度宣佈推出輕應用;景點通的輕應用隨之上線;十一黃金週輕應用為景點通導入的流量增長了145%。關鍵是,這些都是精準用戶。

WebApp的產品形態,不僅僅可以與搜索引擎合作,還可以很容易的融入到產業鏈的上下游服務中去。對於《景點通》來說,線上精準用戶不僅會出現在搜索引擎,也會出現在機票酒店和其它旅遊產品的預訂網站、攻略網站等等。由於《景點通》提供的服務具有鮮明的特色,在很短的時間內,《景點通》WebApp就順利完成了北京旅遊委移動客戶端和去哪兒旅行移動客戶端的接入,順利的對接了精準用戶。關鍵一點,幾乎沒有渠道費用。

現在,《景點通》的激活用戶有500萬,輕應用帶來的用戶在迅速增長。在各種試錯與嘗新之後,我終於在應用商店之外,找到了一個目前看來還比較合適的渠道。輕應用的發展才剛剛起步,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但是從PC互聯網經歷過的Native App到WebApp的發展歷史來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以WebApp為核心的輕應用,是未來可期的。

【總結】:創業的這四年

四年前,我從工作了八年的 Sun Microsystems 中國工程研究院辭職,創辦了Touch China。我是2002年才研究生畢業,並沒有趕上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那一撥創業熱潮。所以,當我察覺移動互聯網這一波熱潮來臨,我認為,我可以搏一下。我覺得在旅遊與移動互聯網結合這個領域,一定會產生非常偉大的公司。這個公司可能不一定是我的,但是,我可以試一下。

最初,我們三個合夥人在咖啡館辦公;之後租了安貞附近一居室的民宅,增至7人;再之後,我們又搬到大屯路的一個民宅,增至20人;現在,我們在紅軍營南路的一處商住兩用的辦公室,臨近40人。看著公司在一點一點變大,業務方向一點一點清晰,團隊在一點一點成長,我覺得每天工作15個小時的付出是值得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088

專家學者激情碰撞:環境治理如何“軟硬兼施”

“我先說說《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條實施遇到的實際問題。我覺得,作為行政機關,作為標準制定部門,不能太任性,也不能被利益集團綁架。”10月13日下午,在海口召開的一個論壇上,中國政法大學原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王燦發率先“放炮”。

當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舉辦大氣汙染防治技術與創新專題研討會。主辦者將研討會的主題設置為“新智慧·新藍天:軟科學+硬科學繪制綠色發展”。

專題會主席、中關村空氣汙染防控聯盟理事會主席顏梓清解釋說,“作為環境工作者,特別是大氣汙染防治領域的工作人員,我們不斷地反思大氣汙染防治的出現了哪些問題,努力探索和研究,希望盡快找到問題的答案。”

她說,在政策的鼓勵和保障下,不斷有世界性的創新技術成果誕生。但這些好的技術成果,在控制大氣汙染中力不從心,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我們發現,好的技術成果在市場應用中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各部門的政策不一致造成的。”

顏梓清說,政策法規與技術措施不同步的主要問題,反應了我國環境領域軟科學建設上沒有設置出科學的制度規則,也沒有充分地利用市場杠桿和市場的方式,調節和調動社會公眾參與大氣汙染治理,造成環境治理成本高,資金缺口大,財政負擔不起和以政府為主的治理模式。

研討會上,原本在第二個單元作主題報告的王燦發主動要求在第一單元發言。“向大家表示道歉,因為一會還要開理事會,有兩個事需要我匯報,所以先把給我的任務(作報告)完成了。”

王燦發演講的題目是“我國大氣汙染防治立法存在的幾個問題及其改進思路”。“《大氣汙染防治法》的實施離不開標準。我算了一下,該法129條中有38條直接涉及到標準的制定、修訂和使用,大概占全部條文的29%。”他說,而標準的制定涉及多個部門和機構。

他以《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條為例,這一條規定,“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應當依法通過計量認證,使用經依法檢定合格的機動車排放檢驗設備,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的規範,對機動車進行排放檢驗,並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聯網,實現檢驗數據實時共享。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及其負責人對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的排放檢驗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王燦發說,這條最起碼告訴我們這幾個內容:一是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需要經過計量認定;汽車檢驗排放設備需要依法檢定,合格方能使用;國務院環保部門制定檢測過程的規範;檢測機構負責人對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出了事要承擔責任,以防止檢驗機構弄虛作假。“但實際情況是,目前機動車檢測機構收幾百塊錢就車檢通過的情況太普遍了。”

王燦發說,還有一個就是機動車檢驗排放設備是否需要強制檢驗許可的問題。“在現實中,曾經遇到一個問題。”他說,2005年,國家質檢總局曾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型式批準部分)》,其中第70條規定,煙度計有兩種:濾紙式煙度計、透射式煙度計。“那麽,有人提出我要造一個綜合式的檢驗系統,你給我檢定嗎?答複說,沒有在我的目錄里就不給你檢定。”

“而按照相關法規,不經過檢定的儀器設備是不能用的。這樣一個標準就引出了很多的問題。”王燦發表示,有關政府部門和機構制定標準應該依法並確保科學性,作為行政機關,作為標準部門,不能太任性,也不能被利益集團綁架。

研討會上,駕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亮也反映,“目前就全國來說,在機動車排放檢測領域的方法是不統一的”,比如要確定車輛每公里排放多少克,這是一個關鍵的數據。但目前在有些地方還用濃度的方法,這是存在的比較大問題。另外,機動車排放檢測的信息基本屬於地市或某個省份,目前還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信息共享,而機動車本身就屬於移動源,信息共享是非常關鍵的。

顏梓清也反映了我國現有機動車汙染防控體系建構和存在的問題。她說,根據2015年機動車排放的汙染數據,機動車汙染物排放總量4532.2萬噸,比工業汙染物高出4倍,“但這還不包含二氧化碳,機動車排放的二氧化碳沒有作為汙染物控制,應該算是放棄監管的狀態。”“另外,機動車排放標準不斷提高,但對降低霧霾的作用不大。現有的機動車汙染防控體系和技術措施,不能達到控制汙染的目的。”

顏梓清建議,用管理軟科學重構機動車汙染防控體系,推行區域汙染總量控制,同時建立車輛排放清單管理和汙染量交易體系,用市場方式和分享經濟新模式讓公眾全面參與減排。

“汽車檢測、維修、排放檢測,未來是走向市場化。在市場方面,最重要的是利益調整和規則制定。”北京英島律師事務所主任馬維國說。

“為什麽霧霾治理如此艱難?原因不明嗎?不是,專家們已經講得很清楚了。硬技術不夠嗎?應該都有很成熟的技術。是政策重視不夠嗎?也不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教授劉治彥認為,主要是需要軟科學和硬技術的結合,軟硬結合,“骨肉相連”。

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能源工程學院院長程水源表示,“政策、標準、法規都應立足於實踐”,軟科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入口,對於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42

鹿湖寺院控訴 陰招迫收購 指發展骨灰龕 軟硬兼施游說

1 : GS(14)@2010-08-17 23:17:58

http://www.hket.com/eti/search/a ... 9-761020&category=m


大嶼山釋修聖地「鹿湖」,其最大寺廟之一的延慶寺,近年已搖身變成骨灰龕場。 (何潔玲攝)


據指延慶寺內設五千個骨灰龕位,其中近千個已售,由窗外看進龕堂內,不少龕位已貼有先人照片。 (何潔玲攝)


鹿湖是禪修聖地,並非佛教徒專利,適合都市人洗滌心靈。記者採訪當日,正有中樂團成員在靜修減壓。 (何潔玲攝)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出家人身在本港佛教靜修重地的大嶼山鹿湖,卻遇上收樓陰招,茹素法師門外被散放動物骨頭,赤膊男人在樹下佯稱打坐禪修,還有「午夜凶鈴」稱門外有黑影,連看門小狗也遇襲。

過去4年,鹿湖的法師被軟硬兼施游說出售寺院靜室,她們相信有人借佛教之名,發展骨灰龕為實,政府縱容涉違規經營的骨灰龕,恐令大嶼山由佛教地標,變為骨灰龕勝地。

延慶寺灰位 已售使用中

政府上周一強勢出擊充公大嶼山地塘仔涉違規使用、擬發展為骨灰紀念花園的30萬呎私人地;但另一邊同屬禪修地的鹿湖,其最大寺廟之一延慶寺,近年亦已搖身變成骨灰龕,政府卻遲遲未釐清合法與否。

該地比地塘仔大10倍,超過300萬呎,更棘手的是不少骨灰龕位已出售及使用中。

按紀錄,鹿湖最少有38間禪院或靜室,現仍居住的約有20多戶,部分僅有一名女出家人獨居禪修。

這片佛門清靜地06年開始暗生變化。有地產商向各戶派單張,出價收購禪院靜室,更稱出家人可繼續居住,不用即時交吉,甚至不賣,出租亦可。

門前埋骨頭 接午夜凶鈴

曾被游說的釋永聰法師說,對方說預備了300個龕位,讓出家人去世後也有安身之所,「我跟他說,不用了,我的骨灰灑大海。」

之後怪事接踵而來,毘梨淨院3度被爆竊;有禪院的看門口小狗,一夜間兩度被來歷不明的惡狗狂噬;有出家人夜半收「午夜凶鈴」,稱門口有黑影,問法師是否安全?結果那位出家人嚇得搬走。

在鹿湖禪修的大觀禪師坦言,雖是出家人,但修行各不同,也會有害怕的時候,尤其很多都是女性。

最近新招則是在寺院門前樹下埋放一堆骨頭,「我們出家人不吃肉,怎會知道是甚麼骨頭,但總不會是小狗把骨頭搬過來。」大觀禪師說。

鹿湖上游水源亦被截,當地居住的法師再無山水可用。居於毘梨淨院的法師釋衍慶稱,那或是收樓慣常的做法,先截水源,令你無法繼續在那裏生活。

20萬不賣 終以1萬元售出

軟功收購亦有成功例子,大觀禪師說,「扮friend」也可奏效,有90多歲的法師,早前有人向她出價20萬元訂金買其靜室,她沒賣,但不知怎樣被游說下,竟以1萬元賣了給人家。

本報翻查土地註冊紀錄,證實延慶寺有限公司分別在05和09年,以250萬元和350萬元,買了慧蓮和悟徹兩間寺院。而延慶寺是在07年收購。

另外,有人已成立鹿湖管理有限公司。本報曾聯絡上鹿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柳日樑,但他沒有回應有關鹿湖的發展計劃。對於是否有計劃在鹿湖收購更多地發展骨灰龕,該公司發言人回覆時只表示,公司是以管理公司註冊,可經營管理服務,其他的不作評論。
撰文:王嘉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360

軟硬兼施 安排烏坎原支書致電妻籲勿遊行 阻村民今上訪 當局拘林祖戀孫

1 : GS(14)@2016-06-21 07:19:12

■大批烏坎村民昨聚集示威,林祖戀的太太登台呼籲村民討回土地及林祖戀。《蘋果》記者攝


【《蘋果》記者廣東烏坎直擊】廣東烏坎村維權行動一觸即發,但在當局分化打壓下起伏不定。為撲滅預定今日要爆發的烏坎怒火,當局軟硬兼施,一面派官入村做工作,一面強硬拉人,一面又違反規定讓已被立案拘查的原村黨支部書記(支書)林祖戀跟太太通電話,初時林竟鼓動跟當局對抗,若他們拉人「就不用跟他客氣」;村民聞之振奮。但未幾林又在電話交代「不要去遊行」,前倨後恭,令烏坎村風雲驟變。



「如果他們來抓人,就不要跟他客氣!」汕尾市檢察院昨日下午違規破例,安排已因「涉嫌受賄」被立案拘查的林祖戀與太太楊珍通電話,大概是為澄清有傳林在看守所被當局虐待,以及欲要林叫停村民今天不要上訪。不料林祖戀在電話中語氣強硬地告訴太太:「只要自己認為對的事就去做,不要害怕,只要不違法。」聽到太太說當局想捉人,林聲音洪亮地號召「不要跟他客氣」,但電話馬上被掛斷。


林祖戀


老支書的話立即在烏坎村傳開,村民們群情振奮,奔走相告。不料至下午6時半林祖戀又致電家中,這次態度大變,叮囑太太「甚麼事都不要聽別人說」,稱自己被指貪污,「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最後一句「不要和外面的人配合遊行」,明顯是要叫停今日的上訪示威。林太隨後表示,明日(今日)上訪遊行可能搞不成,因為「還沒組織好,橫幅等也還沒準備好,維持秩序的人也還沒安排好」。



6活躍村民被傳喚


風雲突變,烏坎村民一時無策,而為阻止村民上訪,當局頻頻出招。公安傳喚6名被指帶頭或活躍的村民,村幹部蔡禮綢則在東海鎮被抓。陸豐市公安甚至拘捕林祖戀孫兒、21歲的林立義,他昨由茂名經廣州返烏坎,在東海鎮被抓,當局指他負責管理運作爺爺林祖戀的微博,該微博長期發佈村中維權動態,包括今次維權行動。林立義在被捕前在微信留言「我被抓了」,微博由此停止更新。


■烏坎村民昨早發起聯署簽名聲援林祖戀,村民紛紛在橫額上簽名。


其實烏坎村民為今日上訪已做好充份準備,昨早發起聯署簽名聲援林祖戀,村民紛紛在白布橫額簽名,要求釋放林。下午得知林祖戀孫兒和6名村民被傳喚,村民表現激憤,再次在廣場聚集示威,林太上台呼籲:「討回土地!討回林祖戀!大家團結,集體討回土地!」村民在村內遊行,大批公安特警在場監視。陸豐市人民檢察院昨午開記者會,又重複交代林祖戀「涉嫌受賄」,指林自2012年出任村委會主任以來,利用處理工程項目的職務便利,在民生工程受賄,數額巨大,已觸犯刑法,並採取強制措施。副市長鍾文管指,當局「絕不迴避、絕不袒護任何違法違紀者」。香港支聯會今午將發起遊行,要求釋放林祖戀。





■林祖戀的辦公室前晚被爆竊,一些文件被搬走,村民懷疑當局消滅證據。

■取代林祖戀出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張水金被村民圍罵,最後要穿越圍欄離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21/196632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08

軟硬兼施伸橄欖枝含「兩國論」意味

1 : GS(14)@2016-10-11 08:11:39

【拆局】熟悉兩岸事務的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對本報稱,今次蔡英文的演說「一手軟一手硬」,既向北京伸出橄欖枝,表達願意坐下來商談的善意,同時亦要求對岸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約略有以往李登輝提出「兩國論」的意味。林和立分析,在目前兩岸關係劍拔弩張的形勢下,蔡英文的演說不得不強硬起來,要求北京承認中華民國存在,以保台灣內部支持,但此舉甚有挑釁性,而由於蔡英文曾參與李登輝「兩國論」的起草,這番說話連同她的背景亦令人聯想起兩國論;但同時,她亦不得不間接安撫北京,伸出橄欖枝,稱願與對岸坐下來談。


恐台海現軍事威嚇

陳水扁時期提出「四不」,包括不獨立、不改國號、不將兩國論入憲、不推統獨公投,而這次蔡英文的演說被視為提出新「四不」,但是林和立指,蔡始終沒有講大陸一直要求的「九二共識」,相信大陸不會賣賬,日後兩岸關係將會繼續惡化,大陸對台除了在國際空間封殺及施加經濟壓力,估計或會在台海作出軍事威嚇,令台灣人心不穩,蔡英文希望的維持現狀相信難以達到,領導人間亦不會有對談的空間。而中新社亦報道,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巫永平質疑,蔡英文所講的「維持現狀」,到底是甚麼時候的現狀,因為現在的兩岸關係比她上任時已經更差,他認為蔡英文不能含糊帶過,誤導民眾。而新「四不」中雖然指明不走對抗舊路,但在這番講話來看,蔡英文並不想兩岸關係更進一步,不想往「九二共識」靠攏,關係只會繼續冰凍下去,難保最終會走回對抗舊路。《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1/197971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5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