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德銀危機之外 匯豐“抄底自己”

過去兩周的時間內,德意誌銀行(下稱“德銀”)股價一度創出歷史新低,全球投資者都表現出對德銀成為“下一個雷曼兄弟”的擔憂。銀行業歷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過相比之下,在歐洲有重點布局的匯豐控股(00005.HK)倒是氣定神閑,似乎絲毫不擔憂可能爆發的歐洲銀行業危機,而且不斷回購自身股份。

此前,遭遇美國“天價罰單”後,德銀陷入空前危機。相關海外媒體報道稱,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不會向德銀提供政府援助,且不會介入到德銀與美國司法部的法律糾紛之中。德銀今年股價跌幅一度超過五成創出歷史新低。隨後,德銀作出回應稱,該行首席執行官克萊恩並未向政府請求援助,也從不打算這麽做。盡管股價大跌,但德銀仍然十分自信,認為自己沒有問題。在德銀看來,股價並非其主要關註點,信貸問題才是重中之重。同時,德銀還強調,其擁有很強的信貸組合與流動性,並且風險值較低。

與此同時,匯豐控股卻沒有閑下來,於10月6日回購334.0652萬股,耗資約1.9883億港元,回購均價為59.5191港元,本年度內至今(自普通決議案通過以來),其累計購回股數為13121.2797萬股,占上述決議案通過時已發行股本的0.67%。更早前,2015年底,渣打集團(02888.HK)也以不到60港元的價格要求股東供股,目前股價已經重返64港元,供股的股東都有賬面盈利。

“不要看大銀行說什麽,要看它們做什麽!”這句格言被不少資深投資者反複傳誦。匯豐控股和渣打集團這些大銀行,每一次開展資本運作,總是在股價比較低估的時候,最典型的莫過於2009年3月,全球股市被金融海嘯拖入深淵,就連“大笨象”匯豐控股都被迫以每股33港元供股補充資本,當年匯豐供股後,全球股市就迎來大牛市,匯豐股價也一度逼近百元,參與供股的投資者獲利豐厚。

如果德銀真的有嚴重問題,匯豐控股等必然受到較大拖累,然而此刻匯豐卻在不斷回購,投資者不妨將此理解為匯豐在趁危機抄底自己,並為股東積累更多的每股凈資產。日後隨著全球貨幣政策收緊周期開啟,美國逐步加息,銀行業息差將會擴大,銀行業也可望從低谷走出,利潤或許會不斷增加。

銀行靠信心支撐,9月底從對沖基金以腳投票相繼撤資可見,市場對德銀缺乏的正是信心,這也是投資者都拿德銀跟雷曼兄弟相提並論的根本原因。雷曼是多年前發生的危機,德銀即使有可能發展成雷曼翻版,但各國政府、央行既然有歷史可以借鑒,重蹈覆轍的機會應比較低。如果德銀危機處理得好,甚至可能成為歐洲解決金融海嘯遺留下來老問題的機遇,到底是危是機存在變數。德銀陷入危機,可能會讓德國與意大利、西班牙等財政困難的歐洲國家坐下來重新談判,為近幾年來沒完沒了的歐洲銀行業困局找出一個長久解決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0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