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國金融中心排序 滬京深仍居前三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252.html

中國金融中心排序 滬京深仍居前三

一財網 王玉鳳 2015-09-23 21:42:00

第七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報告稱,滬京深廣排名順序不變,仍然穩居前四位。首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於2009年首次發布,隨後每年更新一次,考核指標包括金融產業績效、金融機構實力、金融市場規模和金融生態環境。

23日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公布了第七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報告,滬京深廣排名順序不變,仍然穩居前四位。

首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於2009年首次發布,隨後每年更新一次,考核指標包括金融產業績效、金融機構實力、金融市場規模和金融生態環境。

報告顯示,上海和北京這兩大金融中心的綜合競爭力得分比較接近,分別為195.14分和148.12分。深圳則為87.62分,領先廣州36.18分,領先幅度高達70.3%。

從整體上來說,雖然國內外經濟環境趨於嚴峻,但是由於我國在金融領域深化改革的力度加大,上海、北京和深圳等金融中心在自貿賬戶探索、民營銀行試點和資本市場建設等領域創新不斷湧現,金融中心發展加速,呈現逆勢擴張的態勢。

報告顯示,31個中國金融中心的金融業增加值合計值從上一期1.91萬億元增長到2.19萬億元,增速為15%,遠高於同期31個中國金融中心城市GDP的同比增速。

從微觀上來看,我國六大經濟區呈現多樣化區域金融中心競爭局面,以3個典型的區域為例:東部沿海地區杭州、南京和蘇州齊頭並進,均排名全國前十;北部沿海地區天津迅速崛起,領先優勢不斷擴大;而中部地區武漢、鄭州和長沙競爭力差距縮小。

23日,英國智庫Z/Yen集團也根據營商環境、金融體系、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和城市聲譽等因素首次在中國發布了第1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報告顯示,在總分為1000分的評價體系中,倫敦領先紐約8分,從紐約手中奪回了全球第一的位置。香港和新加坡緊隨其後。

中國內地有上海、深圳、北京和大連四個城市進入上述榜單。其中,上海698分,深圳694分,分別排名全球第21和23。北京676分,與深圳少了18分,排名全球第29。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註意到,北京和深圳在上述兩個指數榜單中的排名順序並不一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的發布者、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國宏對«第一財經日報»解釋:“我們是根據第三方數據來統計的,而Y/Zen集團是根據第三方數據和主觀的問卷調查來統計的。在第三方數據這一塊,也有差異,他們除了有政府公布的數據之外,還借鑒了其他機構發布的指數,而我們主要是采用行業協會和銀監會等政府部門發布的數據。”

Z/Yen集團副董事長馬克·延德爾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說:“分數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怎麽樣能夠在評估這個指數,或者說打分排行的時候,用的是一些比較具有公信力的、而且大家能夠理解的討論方法。”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60

中國金融中心排序 滬京深仍居前三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252.html

中國金融中心排序 滬京深仍居前三

一財網 王玉鳳 2015-09-23 21:42:00

第七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報告稱,滬京深廣排名順序不變,仍然穩居前四位。首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於2009年首次發布,隨後每年更新一次,考核指標包括金融產業績效、金融機構實力、金融市場規模和金融生態環境。

23日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公布了第七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報告,滬京深廣排名順序不變,仍然穩居前四位。

首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於2009年首次發布,隨後每年更新一次,考核指標包括金融產業績效、金融機構實力、金融市場規模和金融生態環境。

報告顯示,上海和北京這兩大金融中心的綜合競爭力得分比較接近,分別為195.14分和148.12分。深圳則為87.62分,領先廣州36.18分,領先幅度高達70.3%。

從整體上來說,雖然國內外經濟環境趨於嚴峻,但是由於我國在金融領域深化改革的力度加大,上海、北京和深圳等金融中心在自貿賬戶探索、民營銀行試點和資本市場建設等領域創新不斷湧現,金融中心發展加速,呈現逆勢擴張的態勢。

報告顯示,31個中國金融中心的金融業增加值合計值從上一期1.91萬億元增長到2.19萬億元,增速為15%,遠高於同期31個中國金融中心城市GDP的同比增速。

從微觀上來看,我國六大經濟區呈現多樣化區域金融中心競爭局面,以3個典型的區域為例:東部沿海地區杭州、南京和蘇州齊頭並進,均排名全國前十;北部沿海地區天津迅速崛起,領先優勢不斷擴大;而中部地區武漢、鄭州和長沙競爭力差距縮小。

23日,英國智庫Z/Yen集團也根據營商環境、金融體系、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和城市聲譽等因素首次在中國發布了第1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報告顯示,在總分為1000分的評價體系中,倫敦領先紐約8分,從紐約手中奪回了全球第一的位置。香港和新加坡緊隨其後。

中國內地有上海、深圳、北京和大連四個城市進入上述榜單。其中,上海698分,深圳694分,分別排名全球第21和23。北京676分,與深圳少了18分,排名全球第29。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註意到,北京和深圳在上述兩個指數榜單中的排名順序並不一致。“中國金融中心指數”的發布者、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國宏對«第一財經日報»解釋:“我們是根據第三方數據來統計的,而Y/Zen集團是根據第三方數據和主觀的問卷調查來統計的。在第三方數據這一塊,也有差異,他們除了有政府公布的數據之外,還借鑒了其他機構發布的指數,而我們主要是采用行業協會和銀監會等政府部門發布的數據。”

Z/Yen集團副董事長馬克·延德爾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說:“分數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怎麽樣能夠在評估這個指數,或者說打分排行的時候,用的是一些比較具有公信力的、而且大家能夠理解的討論方法。”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61

八城市賣地超千億 京滬深仍未公布三年宅地供應計劃

在中央部委的要求下,包括廣州、天津在內,目前已經有多個房地產熱點城市對外公布了2017-2019年三年住宅用地滾動供應計劃,但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和深圳仍未出臺相關計劃。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並要求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用地。

在23日~24日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上,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稱,要清醒看到,房價已經過高,積累了風險,而且增加了社會焦慮,也是對城市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穩定的巨大挑戰。要擔負起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中央關於調控房價的部署和要求,堅決保持房價平穩。

他表示,解決好房地產問題,必須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以解決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為出發點,緊密結合疏解非首都功能、棚戶區改造、城鄉結合部地區城市化等工作,進一步調整用地結構,合理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加大改善性自住房建設力度。

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北京尚未出臺相關土地供應計劃。而2016年北京住宅用地供應也少於往年,全年土地出讓收入約800億元,尚不足2015年的一半。

一位房地產企業開發高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北京2016年供應土地確實少於往年,其原因可能是擔心出現地王,另外可能也有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及人口調控的考慮。

熱點城市陸續發布供地計劃

按照“國土資源部要求”,從今年10月份至今,一些房地產市場熱點城市陸續出臺2017-2019年三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以求穩定市場預期。而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廣州率先制定並對外公布了未來三年宅地供應計劃。

廣州市國規委近日公布2017~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未來三年廣州將供應總面積約1552萬平方米(一萬平方米等於一公頃)的住宅用地。其中,2017年565萬平方米、2018年495萬平方米、2019年492萬平方米。

此外,廣州將繼續采取多種土地出讓方式加大土地尤其是住宅用地的供應量,以穩定市場預期。同時將進一步加強對已供應住宅用地開工、竣工情況排查工作,保證已出讓土地及時開發建設。

二線城市也紛紛表態。11月1日,合肥市國土局發布消息稱,按照國土部要求,該局擬定了全市2017-2019年住宅用地滾動供應計劃,三年住宅用地供應總量約為32500畝。各年度具體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按照年度房地產市場狀況、供需預期情況確定,實行動態管理。

天津市國土局近日對外也發布2017-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具體為2017年560公頃,2018年550公頃,2019年540公頃,三年合計1650公頃。

該局稱,這為今後三年住宅用地市場供應提供較為充足的土地,同時也為今後全市商品住宅持續不斷上市奠定基礎。

11月1日,濟南市國土局公布未來3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公告,2017-2019年,濟南市市本級計劃年均供應住宅用地7000畝左右。

10月底,武漢市國土局發布了2016年度第四季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及2017-2019年三年滾動計劃。

11月4日,鄭州市國土局發布消息稱,2017年計劃供應住宅用地840公頃,2018年計劃供應780公頃,2019年計劃供應780公頃,三年合計2400公頃。各年度具體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按照年度房地產市場狀況、市場需求情況進行編制,為住宅用地市場供應提供充足土地。

此外,青島、南昌、石家莊,無錫等地也在近日公布了2017-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而南京市在今年10月份曾發不過2016-2018年三年住宅用地出讓計劃。

國土部調控和監測司近日也表示,要堅持“因城施策,分類調控”,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督促和指導各地充分尊重市場運行規律,適時采取宏觀調控,通過密切跟蹤市場動向,及時分析研判;合理編制和公布供地計劃,穩定市場預期。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近日撰文表示,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增加城市住宅用地的供給,不僅可以從供給端緩解我國熱點城市房價過高、增速過快,而且有助於穩定公眾的預期。

截至目前,除廣州外,四大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均未對外發布2017~2019年三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

一位房地產企業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深圳情況可能有點特殊,其新增建設用地較少,可能會更多采用舊改的方式來增加房屋供應。

12月份地方賣地速度加快

在調控的壓力之下,地方政府逐漸加快了賣地速度。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7日,12月當月多個城市賣地超過百億元,包括重慶、杭州、蘇州、深圳、廈門、北京、南京、武漢、上海、鄭州等城市。

從地塊單宗成交情況看:超過50億元的地塊在12月達到了9宗,超過20億元的地塊達到了32宗。而溢價率在各種政策影響下,則出現了明顯調整。

之所以中央要求地方盡快出臺未來三年供地計劃,其原因在於今年不少城市的土地價格上漲較快,高價地塊層出不窮,也推高了未來房價上漲預期。而加大土地供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抑地價上漲速度。

國土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曾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中,住宅地價上漲城市個數環比達到九成,同比超過八成;上報異常交易地塊數量、平均溢價率及平均競價輪次均明顯上升,一些城市“高價地”頻出。

2016年三季度各地上報異常交易塊176 宗(其中一線城市上報10宗,二線城市上報62 宗,三四線城市上報 104宗), 比上季度增加了79 宗,漲幅為 81%;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137宗,漲幅為351%。

財政部近日發布11月財政收支情況,前11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0979億元,同比增長19.1%。

民間機構的研究數據也顯示地方政府今年土地出讓收入已經大大超過去年。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7日,全國出現賣地千億以上的城市達到了8個,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蘇州市、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天津市、合肥市、武漢市、重慶,8個城市賣地超過千億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從市場預期看,在嚴格的政策約束下,出現地王的概率越來越低。但熱點區域的地塊,實際樓面價依然處於高位。房企在一二線城市依然積極搶地。

“一線城市已經進入城市化末期,整體看,市場已經進入二手房周期,新房供應高端化,改善化。樓市調控下成交下調,給高價拿地的企業帶來巨大風險。”張大偉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653

八城市賣地超千億 京滬深仍未公布三年供地計劃

在中央部委的要求下,包括廣州、天津在內,目前已經有多個房地產熱點城市對外公布了2017-2019年三年住宅用地滾動供應計劃,但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和深圳仍未出臺相關計劃。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並要求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用地。

在23日~24日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上,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稱,要清醒看到,房價已經過高,積累了風險,而且增加了社會焦慮,也是對城市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穩定的巨大挑戰。要擔負起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中央關於調控房價的部署和要求,堅決保持房價平穩。

他表示,解決好房地產問題,必須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以解決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為出發點,緊密結合疏解非首都功能、棚戶區改造、城鄉結合部地區城市化等工作,進一步調整用地結構,合理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加大改善性自住房建設力度。

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北京尚未出臺相關土地供應計劃。而2016年北京住宅用地供應也少於往年,全年土地出讓收入約800億元,尚不足2015年的一半。

一位房地產企業開發高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北京2016年供應土地確實少於往年,其原因可能是擔心出現地王,另外可能也有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及人口調控的考慮。

熱點城市陸續發布供地計劃

按照“國土資源部要求”,從今年10月份至今,一些房地產市場熱點城市陸續出臺2017-2019年三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以求穩定市場預期。而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廣州率先制定並對外公布了未來三年宅地供應計劃。

廣州市國規委近日公布2017~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未來三年廣州將供應總面積約1552萬平方米(一萬平方米等於一公頃)的住宅用地。其中,2017年565萬平方米、2018年495萬平方米、2019年492萬平方米。

此外,廣州將繼續采取多種土地出讓方式加大土地尤其是住宅用地的供應量,以穩定市場預期。同時將進一步加強對已供應住宅用地開工、竣工情況排查工作,保證已出讓土地及時開發建設。

二線城市也紛紛表態。11月1日,合肥市國土局發布消息稱,按照國土部要求,該局擬定了全市2017-2019年住宅用地滾動供應計劃,三年住宅用地供應總量約為32500畝。各年度具體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按照年度房地產市場狀況、供需預期情況確定,實行動態管理。

天津市國土局近日對外也發布2017-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具體為2017年560公頃,2018年550公頃,2019年540公頃,三年合計1650公頃。

該局稱,這為今後三年住宅用地市場供應提供較為充足的土地,同時也為今後全市商品住宅持續不斷上市奠定基礎。

11月1日,濟南市國土局公布未來3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公告,2017-2019年,濟南市市本級計劃年均供應住宅用地7000畝左右。

10月底,武漢市國土局發布了2016年度第四季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及2017-2019年三年滾動計劃。

11月4日,鄭州市國土局發布消息稱,2017年計劃供應住宅用地840公頃,2018年計劃供應780公頃,2019年計劃供應780公頃,三年合計2400公頃。各年度具體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按照年度房地產市場狀況、市場需求情況進行編制,為住宅用地市場供應提供充足土地。

此外,青島、南昌、石家莊,無錫等地也在近日公布了2017-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而南京市在今年10月份曾發不過2016-2018年三年住宅用地出讓計劃。

國土部調控和監測司近日也表示,要堅持“因城施策,分類調控”,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督促和指導各地充分尊重市場運行規律,適時采取宏觀調控,通過密切跟蹤市場動向,及時分析研判;合理編制和公布供地計劃,穩定市場預期。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近日撰文表示,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增加城市住宅用地的供給,不僅可以從供給端緩解我國熱點城市房價過高、增速過快,而且有助於穩定公眾的預期。

截至目前,除廣州外,四大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均未對外發布2017~2019年三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

一位房地產企業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深圳情況可能有點特殊,其新增建設用地較少,可能會更多采用舊改的方式來增加房屋供應。

12月份地方賣地速度加快

在調控的壓力之下,地方政府逐漸加快了賣地速度。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7日,12月當月多個城市賣地超過百億元,包括重慶、杭州、蘇州、深圳、廈門、北京、南京、武漢、上海、鄭州等城市。

從地塊單宗成交情況看:超過50億元的地塊在12月達到了9宗,超過20億元的地塊達到了32宗。而溢價率在各種政策影響下,則出現了明顯調整。

之所以中央要求地方盡快出臺未來三年供地計劃,其原因在於今年不少城市的土地價格上漲較快,高價地塊層出不窮,也推高了未來房價上漲預期。而加大土地供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抑地價上漲速度。

國土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曾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中,住宅地價上漲城市個數環比達到九成,同比超過八成;上報異常交易地塊數量、平均溢價率及平均競價輪次均明顯上升,一些城市“高價地”頻出。

2016年三季度各地上報異常交易塊176 宗(其中一線城市上報10宗,二線城市上報62 宗,三四線城市上報 104宗), 比上季度增加了79 宗,漲幅為 81%;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137宗,漲幅為351%。

財政部近日發布11月財政收支情況,前11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0979億元,同比增長19.1%。

民間機構的研究數據也顯示地方政府今年土地出讓收入已經大大超過去年。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7日,全國出現賣地千億以上的城市達到了8個,刷新歷史最高紀錄,蘇州市、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天津市、合肥市、武漢市、重慶,8個城市賣地超過千億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從市場預期看,在嚴格的政策約束下,出現地王的概率越來越低。但熱點區域的地塊,實際樓面價依然處於高位。房企在一二線城市依然積極搶地。

“一線城市已經進入城市化末期,整體看,市場已經進入二手房周期,新房供應高端化,改善化。樓市調控下成交下調,給高價拿地的企業帶來巨大風險。”張大偉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