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31 20:20 編輯 牛市逃命錦囊:528巨震過後所有股民必須思考的問題 作者:格隆匯 Tung 編者按:剛剛過去的一周,註定是讓所有投資者註定難忘的一周。在5.30八周年前夕,上證指數在周四幾乎複制了8年前5月30日的走勢。稍微清醒一點的投資者都知道,A股正在泡沫化。我們不想討論泡沫會不會破,以及何時破這樣無答案的問題,但有些問題是有答案的,比如,如何在泡沫的大背景下進行投資?該怎樣做一些逃命準備?本周我們就來深度探討投資者到底需要什麽樣的投資哲學、投資邏輯、以及投資思考方式,以及如果A股泡沫破滅了,該如何逃生。每一篇文章都是潛心思考寫就,絕對是一場饕餮盛宴。格隆匯一貫強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世界沒有救世主,只有充分完善自身的投資哲學與方法論,你才能在這個市場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剛剛經歷了528,仿佛就是07年的530歷史重現。短短兩個交易日,大盤振幅有十幾個點,個股20%振幅的比比皆是,極端的情況甚至達到了30%。這種振幅,足夠一些高杠桿的倉位被強平幾次,足夠讓人在牛市里面傾家蕩產。這不禁提醒我們,該嚴肅而認真的考慮一下牛市逃命的問題了。 歷史總是相似的,只是有很多人不願意相信而已。我身邊經歷過08年金融危機的,最近都越來越謹慎了,隨著大盤的不斷走高而感到惴惴不安。脫離基本面的上漲是不可能長期持續的,現在漲的越高之後只會跌的越痛。很多人覺得股市不是零和遊戲,可以大家一起愉快的賺錢。沒錯,不過那是在公司盈利分紅,存在基本面的前提條件下才成立的。脫離基本面的股市,不光是一個零和遊戲,更是一個負和遊戲,因為在這個遊戲里面大家都還要為參與這個遊戲而付出不小的交易成本。每一筆交易成本看起來都可以忽略不計,但是累計一年來看,創業板的交易費已然超過了其中企業的盈利總和。 很多人看了都會不以為然,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發現自己和周圍的人都賺的滿盆滿缽的,根本就沒有虧損的人,怎麽可能是負和遊戲?因為絕大部分的都只是浮盈而已,就像07年那時一樣,所有人都賺錢,可08年一來,只要經歷過的應該都記憶猶新,那時身邊幾乎已經找不出盈利的人了。 脫離了基本面的股市能漲到哪里,咱們不去預測,也毫無意義。我只知道該來的總會來,泡泡有多大,最後破滅就有多慘烈。只是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是最聰明的,總能先人一步撤離,泡泡越大自己就能賺越多。然而事實卻是殘忍的,雖然的確存在這樣的人,但只是極少數。 有個有趣的博弈小遊戲:老師拿100塊錢進教室,教室里有100個學生,老師說,每個人寫一個0-100的數,然後計算出這100個數的平均值,再乘以2/3,誰寫的數跟這個數最接近,老師就把100塊錢給他。 你會寫哪個數? 正是因為大家都太聰明了,所以最後的答案是很諷刺的0。如果大家都聰明的話,那麽每個人寫得數一定都小於或等於67,因為100*2/3=66.7;所以要想得到100塊錢,那麽我們填的數應該小於或等於66.7*2/3=44;但是每個人都會這樣的想法,於是這個數會變得更小,最後可能就是1或更小了。 當然這個實驗只是基於理論推演,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聰明理性的人,所以最後肯定是有人能賺到錢的,可惜只是極少數。 就像脫離基本面的股市一樣,如果大家都預測10000點是頂,那麽大家都會選擇9900離場,以此類推,離場的點位就會越來越低。真的到頂的時候,就會發生踩踏,大家不計成本的逃離,到時候就不是你想逃就能逃的了,封了跌停板誰也走不了!剛剛經歷了528預演各位,我想就不需要我多做解釋了吧? 最近公募基金凈申購快速增長,很多人覺得還有源源不斷的資金進入,而我就沒有這麽樂觀了。這可能意味著社會最底層的資金也開始入市,因為他們的單體投資能力太弱,只能將錢投向沒有資金門檻限制的公募基金。大多數人都說公募是活雷鋒,其實還是很冤的。因為股市不行的時候,他們發了基金沒人買,股市越火就越多申購。公募有倉位限制,基本不能低倉位,所以有人申購了就會被動加倉,於是又被動推高了股市。低門檻的資金看見基金賺錢了,就會申購更多,進一步推高股價,然後變成了一個正向循環的上升螺旋。但是資金總是不會無限供應的,這種正向循環的上升螺旋,在下跌的時候也會迅速轉向,變成負向的下跌螺旋。所以公募最輝煌的時候,往往也是大盤見頂的時候,也正是這種機制的存在,公募往往都是頂部站崗的代表。 除了上面說的公募螺旋,還有一種市值擴張螺旋。“泡沫”在朝著最瘋狂的階段演繹,置身其中就很難做到不參與。誠然,伴隨著市場的任性上漲,能夠觀察到的利空因素似乎越來越多。因為在牛市中後期,股市往往會對負面信號做出正反饋,這會摧毀一個理性投資者的正常投資理念,使大部分人陷入瘋狂,從而推升市場進入自我強化的“泡沫”階段。舉例說我們剛調研的一些科技股,他們的當前業績並不好,估值也已經很貴,這些都是負面的信號。但是這些公司往往能講出一個很大的故事,要實現這個故事就一定需要巨大的資本開支,而通過正常的經營收入或銀行信貸是根本不可能支撐如此龐大的資本開支計劃的,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條——即市值擴張,通過高估值去股市融得發展所需的資金,從而實現夢想。在這種邏輯下,上市公司的股價越漲,投資者對其的預期越好,進而會推動股價和預期進入一種正循環,而短期的利空反而會被無視——“泡沫”就是這樣形成的,而看到短期利空而選擇離場的投資者身處其中,最終也會被這種“誘人的螺旋”所再次吸引進去,反而推升“泡沫”進入“最後的瘋狂”。 如上面說的,真的到了泡沫破滅的時候極有可能大家都不能幸免。泡沫破的時候往往已經沒什麽利空了,這會麻痹投資者。從國內外經驗來看,泡沫往往是在利空頻繁出現的時候漲得最快,當利空出盡以後反而就真的破了,但等到泡沫真破的時候,大部分投資者已經麻痹,他們會想“之前出利空的時候市場都是漲的,那現在這種沒有利空的下跌肯定沒事,市場還會再漲”,因此基本都不會減倉。但是等到市場真的出現明顯向下調整以後,我們在上文所提到的“市值與預期的正螺旋”會逆轉為“市值與預期的負螺旋”——股價的下跌導致上市公司高估值融資變得困難,因此也就沒錢去實現夢想了,這種預期的惡化又會導致股價的進一步下跌,這時候的下跌往往持續而兇猛,想逃也逃不出來了。 本文並沒有在明確的看空A股,也沒有預測所謂的頂部,只是我覺得時至今日需要謹慎一些了,07年530之後,指數還在短時間里迅猛的上漲了50%,從4000多點到了6124。不過享受盛宴的同時,坐的離出口近一點,或者坐的離格隆匯近一點,總不會是一件壞事,您說對嗎? 小時候最喜歡看三國演義了,文中常常會出現的一幕,到了某個危急時刻,打開諸葛亮的錦囊一看,立馬逢兇化吉!心向往之,忍不住學學諸葛孔明,裝個13,也掏幾個錦囊給大家,希望在未來的某些時刻可以助大夥逢兇化吉。如果沒用,也請不要打我,畢竟是裝13的產物。 指數錦囊(當A股大盤突破6124創出新高後可以打開) 正如前文說的,我們不預測頂部,6124只是根據交易心理學給出的一個數字而已。畢竟現在進入股市的很多新韭菜,對股市的各種指標都是看不懂的,對他們來說唯一最直觀的東西就是價格。這也是為什麽A股總是喜歡玩10送10降股價的遊戲,為什麽A股能喊出消滅5塊錢以下的股票,然後消滅10塊錢以下的股票的奇葩口號,因為對於這些新韭菜來說,價格就是唯一標準。所以對他們來說,6124以前都是絕對的低價,你如果和他們說pe,說基本面,他們就跟你急,還能扯著嗓子說“以前這個票是30塊,現在是15塊,太便宜了。以前指數到過6124,現在還沒到5000,太便宜了。你看這8年以來,什麽都漲了好幾倍,股票還是跌的,太便宜了!” 這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牛市炒股跟大媽,在左側的時候還真是真理啊! 所以如果A股真的到了6214點,那麽就至少請把本金給撤離出來吧,這就是類似於琥珀能源的勝而後求戰!先把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說,後面也就沒有什麽心理壓力了! 如果還有幾倍的利潤(這輪行情參與的早,應該都有吧),那麽就請再撤離1倍的利潤出來。1倍的利潤是什麽概念?3年複合收益率25%,超越了巴菲特,只要你能一直保持這種收益率,那麽超越巴老不是夢啊。鎖定3年收益,在一個中長期的時間段里面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可以說之後就沒有任何心理壓力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邊打邊撤,享受牛市的泡沫,至於撤離的節奏請自行把握吧。 如果覺得空倉太低端,你大可以來對沖。反正A股現在工具也基本算是全了,如果還嫌不夠,則可以來香港玩對沖,工具更加豐富。比如說南方東英剛推出的3147,A股創業板ETF,就算你想做空A股創業板都可以。 總之核心的思路就是到了這個位置,一定要開始鎖定收益了。寧可撤離的早,也不要賺最後一塊錢。07年530撤離的人大多都是賺了錢的,盡管沒有享受到4000到6124這波最後的瘋狂。而享受了這一波泡沫的人,最後可能同樣也經歷了2000點的洗禮。就算沒有經歷2000點,極大概率也在3000點腰斬的時候清了倉,4000到6000是漲50%,而6000到3000是跌50%,要知道上漲和下跌永遠是不對等的。 宏觀錦囊(市值/GDP=130%後可以打開) 2015年,股市重回5000點,此時A股兩市市值75萬億,這個時候市值/GDP=117%。 2007年,股市最高6124點,此時A股兩市市值35萬億,這個時候市值/GDP=132%。 美股上一輪崩盤的高峰時150%。 從這個數據對比來看,80%-120%是一個合理區間,股市的本質是一種代際的財富再分配,比重太低說明過於悲觀,太高說明未來生產財富不足以分配。130%以上市場就不太安全了,目前看來距離歷史最高點的瘋狂似乎也不晚了。但還是需要考慮中國經濟金融化水平的提升和國企資產註入。 如果這個比值真的到了130%,那麽就類似指數到了6124。請參考第一個錦囊。 壓軸錦囊(如果沒有滿倉你就會惴惴不安,整天就想著買入更多的股票,那麽請打開這個錦囊吧) 請全倉無腦幹港股!因為這是最後一個擁有安全邊際,和政策紅利的市場!這個全球最主要的國際金融市場,目前的pe水片比其他主要市場落後了50%-100%。也就是說保守再幹50%也就勉強達到一個平均水平而已。資金是逐利的,水往低處流是自然選擇的必然結果。不可能最後全球泡沫爆炸了,卻還會有一個主要戰場是沒有泡沫的。今年港A股的強勢,正好說明了這一點,目前只是追落後而已,隨後而來的還有各種政策紅利。具體我就不展開了,格隆匯有大量關於港股的優秀文章,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總之這個錦囊就一句話“請全倉無腦幹港股”! 最後再曬一下港A100指數與各大股指的對比圖吧,真的太牛了! ![]() 安慰錦囊(無論如何,就是想買,打死不願走的,請開這個錦囊) 泡沫”不是你想逃就能逃,但既然大部分人都逃不掉,是不是反而應該放松心態,投入其中呢?我認為A股市場仍將處於“市值與預期的正螺旋”階段,而一旦今後“泡沫”破滅,其實絕大部分人也逃不掉,但考慮到“人最大的痛苦是來自於比較”,因此屆時也許你並不會那麽痛苦(反而現在不參與“泡沫”會更痛苦)。 那麽就請盡情享受這個盛宴吧! 格隆匯聲明:文章系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