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21 10:08 編輯 4月國際資本流動數據點評: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出現改善 作者:謝亞軒,閆玲 事件:2015年5月19日外管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062億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921億元,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141億元。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268億元,其中跨境人民幣凈流出696億元。央行公布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為324億元。 核心觀點:1、多項跨境資本流動數據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改善,符合我們預期。4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062億元,較上月回升3000億元,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268億元,較上月回升198億元,結合前兩天公布的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由負轉正增長324億元。境內外匯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好轉,跨境資本流出國內的情況改善。 2、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兩個原因。一是美元指數由快速上揚進入盤整期;二是歐央行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確實推動跨境資金流入新興市場。這也是我們在《推動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兩個因素》中多次強調存在改善可能性的主要邏輯。目前來看,這兩個因素仍在好轉,因此,預計國內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趨勢仍會持續,逆差規模有望進一步收窄,甚至轉為順差。 3、經濟主體哪些行為發生變化?隨著美元指數的回調盤整,以及領導人對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支持態度,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預期改善。企業和居民配置外匯資產的熱情有所減退,而加速償還外匯負債的財務運作方向也發生了變化。 4、滬港通業務給跨境資金流動帶來哪些影響?在內地公募基金的積極參與下,滬港通帶來跨境資金的凈流出。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涉外收付款在證券投資項下是收入遠大於支出,月均凈流入310億元。在中國證監會今年3月30日公布新指引之後,4月涉外收付款在證券投資項下凈流出316億元,這也是歷史數據中最大的逆差值。近期媒體報道深港通也即將開通,預計會對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仍會持續,不過邊際已減弱。 5、預計貨幣政策仍會延續穩健中適度寬松的基調,降息降準仍然可期。外匯占款新增量中樞已經顯著下滑,降準以提供長期流動性。此外,央行還註重包括各種創新型工具在內的數量工具配合使用,以補充基礎貨幣的缺口,並加強對不同期限利率的引導。 一、4月跨境資本流動形勢如期改善 跨境資本流動的各項數據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善。4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062億元,雖然連續第9個月逆差,但是逆差的規模已經顯著收窄3000億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921億元,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141億元。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268億元,較上月回升198億元。其中跨境人民幣由上個月凈流入930億元轉為凈流出696億元。央行公布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為324億元。較上月增加1889億元。 ![]() 境內外匯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好轉,跨境資本流出國內的情況改善。2013年至2014年第一季度都是外匯供大於求,而從2014年二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4月才出現顯著好轉。剔除遠期結售匯履約重複計算的影響後,用即期結售匯差額與未到期遠期結售匯差額變動額之和可以觀察零售市場外匯供求情況的變化。 ![]() 二、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原因 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兩個原因。一是美元指數由快速上揚進入盤整期;二是歐央行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確實推動跨境資金流入新興市場。這也是我們在《推動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兩個因素》中多次強調國內跨境資金流動存在改善可能性的主要邏輯。目前來看,這兩個因素仍在好轉,因此,預計國內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趨勢仍會持續,逆差規模有望進一步收窄,甚至轉為順差。 與3月中旬的高點相比,4月末美元指數跌至94.83,下跌幅度為5.3%,這是自2014年7月美元指數快速飄升以來,首次出現較為明顯的調整;受此影響,人民幣匯率升至6.2028,升值幅度達1.0%。 ![]() 招商亞洲新興市場資金流動指標已觸底回升,是歐央行量化寬松政策推動跨境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的一個證據。我們在多期周報中指出,這個指標從去年年底至2015年一季度出現較為明顯的回升趨勢,根據歷史經驗,該指標領先中國跨境資金流動1-3個月。 ![]() 三、經濟主體哪些行為發生了變化? 隨著美元指數的回調盤整,以及領導人對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支持態度,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預期改善。企業和居民配置外匯資產的熱情有所減退,而加速償還外匯負債的財務運作方向也發生了變化。從2015年第一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看,中國的金融項目逆差結構正在發生變化,私人部門已開始增加持有對外資產,減少持有對外負債。 整個第一季度境內外幣存款余額增加835億美元(近5200億人民幣),外幣存款額在本外幣存款總額中的占比攀升至3.3%,創2008年以來的新高。4月外匯存款減少173億美元,占本外幣存款的比重下降至3.2%。 ![]() 企業開始適度增加外幣負債。外匯貸款增加52億美元,境內外匯貸款與外匯存款之比增加1.5個百分點至83%,今年一季度連續三個月下降,企業負債“去杠桿化”趨勢很明顯,海外代付、遠期信用證等進口跨境融資余額顯著下滑,4月這一趨勢出現逆轉。 ![]() 其次,企業減慢了對進口貨物支付外匯的速度。企業過去半年都在加快購匯支付至境外的操作,4月首次出現了顯著的向下調整。 ![]() 經濟主體的結匯意願回升,而購匯意願回落。以銀行代客結匯占涉外外匯收入的比重(下圖結匯率)衡量的結匯意願較上個月增加3.1個百分點至72.2%;以銀行代客售匯占涉外外匯支付的比重(下圖售匯率)衡量的購匯意願較上個月回落6.9個百分點,至76.3%。 ![]() 四、滬港通業務給跨境資金流動帶來哪些影響? 在內地公募基金的積極參與下,滬港通業務帶來跨境資金的凈流出。2014年11月17日推出滬港通業務以來,內地投資者由於不熟悉港股,而且存在50萬的投資門檻,港股通申購很冷清,反而在A股行情的帶動下滬股通申購火熱。港股通業務是統計在證券投資項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涉外收付款在證券投資項下是收入遠大於支出,呈現凈流入狀態,從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平均每月310億元。中國證監會今年3月30日公布新指引,新募集的公募基金毋須先取得QDII 資格便可經港股通購買H股,由於港股的估值相對便宜,公募基金的參與度顯著提高,可以看到4月涉外收付款在證券投資項下凈流出316億元,這也是歷史數據中最大的逆差值。近期媒體報道深港通也即將開通,預計會對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仍會持續,不過邊際已減弱。 ![]() ![]() 五、降息降準仍然可期 預計貨幣政策仍會延續穩健中適度寬松的基調,降息降準仍然可期。央行在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到“外匯占款變化對流動性影響較大”,“運用多種工具組合有效彌補了因外匯占款變化形成的流動性缺口”。外匯占款新增量中樞已經顯著下滑,降準以提供長期流動性,有效彌補基礎貨幣的不足。此外,央行還註重多種數量工具的配合,如每周公開市場操作,以及包括SLO、SLF、MLF和PSL在內的各種創新型工具的配合使用,以補充基礎貨幣的缺口,並加強對不同期限利率的引導。(來源:招商宏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