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健和興》專讓車來電 從捷運做到電動車 一把充電槍孵15年 搶到進軍歐日門票

20140-4-28  TWM
 
 

 

一萬次插拔、故意把產品老化十年測試,蚵田旁四十一年的老公司做出電動車充電槍,獲得德國認證,打入日本市場,成為這波電動車、智慧車潮流的贏家。

撰文.呂國禎

彰濱工業區有一家四十一年的老公司,最近成了外資、基金經理人、投顧熱門穿梭的標的,因為這是全台灣第一家通過德國認證,可以賣往歐洲市場的電動車充電槍供應商,更被視為最有機會打入日本電動車體系的台灣公司。

到了彰濱工業區,沿著慶安北路、線工北四路走到健和興,沿途儘是蚵田、閒置工業區,全世界當紅的電動車充電槍,怎會藏在這樣的地方?

這十多年來,台灣有意投入汽車電子領域的企業很多,從廣達、仁寶等電子五哥,甚至鴻海還收購專做汽車電子的安泰電業,但怎麼會是由彰濱這家老公司開發出電動車充電槍。故事要從一九九九年開始說起,健和興足足用了十五年才打進汽車供應鏈。

巨人不願意接的訂單 小公司撿到機會其實在這之前,健和興生產連接器用的端子是全球前三大,應用範圍是傳統的家電與電力工業,例如台電的輸配電線路、高鐵、捷運用電力設備等;用最通俗的說法,健和興「專門讓人來電」,而連接電力與用電設備之間的連接器,與電動車的充電槍是同樣的原理。

但問題來了,做電動車的充電槍有什麼了不起?這要從健和興由傳統連接器切入汽車供應鏈說起。一九九九年,與健和興有往來的日本連接器廠想去中國投資,但又怕中國因為歷史情結,對日商不友好,因此找上健和興合作,希望健和興一起去中國,而且願意把代工業務交給健和興。

雙方合作後,這家日本公司願意傳授生產車用連接器的技術;不過,健和興花兩年多,前後派了五批的工程師到日本學習如何生產車用的產品,平均每批待了半年,回到台灣還是做不出來。最後日本公司派工程師來教,才導入車用連接器的生產技術。

但殘酷的是,花了這麼久才學會,不代表就有客戶,所以從二○○一年到○四年,健和興總經理鄭景壬開始拜訪日本車廠,有的還願意接見他,但有的直接告訴他:「不用來了!我們不可能用非日商的。」一直到了○四年,日本有汽車廠因為不滿長期合作的全球最大車用連接器廠泰科安普,以及日本住友的服務,願意給健和興嘗試的機會。

巨人不願意低頭撿的小訂單,給了健和興機會,半年內就開發好產品開始出貨;而且為了生產車用連接器,投資了三億元,包括實驗室、自動化生產線,這樣的投資對於資本額才十四億多元的健和興來說,佔了二○%以上,算是相當大的賭注。

客戶不信任 兩個月測試做完「重做一次」但投資這麼大,其實第一年的生意才五百萬元,別說賺錢,連產能都填不滿,而且日本車廠才給了健和興單一規格總數三千顆連接器的訂單,對比一輛車子約有一千五百種規格的連接器,這張訂單是象徵性的,講穿了就是還不信任健和興。

貨交了,日本車廠也沒有什麼反應,就這樣默默等了七百多個日子後,日本才下了第二張車用連接器訂單;原來車廠重視安全要求,等這批連接器裝上車子,跑了兩年後,達到了零故障率,證明健和興能做出車用的連接器,於是又下了第二張連接器訂單。但又過了三百多個日子,到了第三年才開始加速每年增加兩到三種規格的連接器訂單,至此,健和興總算打入了日本汽車產業的供應鏈。

走進彰濱工業區的健和興,鄭景壬帶我們參觀實驗室,才知道生產車用連接器、電動車充電槍有多難,需要的測試竟然高達一百多項,從頭測到完需要二個月,原以為日本車廠就滿意了,沒想到車廠一句話丟下來:「讓它老化十年,從頭再做一次。」就這樣,健和興把連接器放到老化機(可加速物質老化設備),老化十年再重測一次。這個難度不在於設備金額的高低,而是健和興材料使用、產品製造的可靠度;日本車廠就是想知道健和興是否用最好的材料、最高的標準做到零不良率,才敢用在車上。

為了電動車充電槍,健和興又自己買了充電站,自己插拔一萬次,這不僅能通過德國檢驗,更吸引日本車廠找上門,開始參與研發電動車的充電槍。不過,統一投顧研究員蔡爵丞說,電動車要真正普及,視每個國家的基礎設施是否完整,因此健和興充電槍業績要衝大,恐怕還要一些時日。

但鄭景壬對遠景充滿希望,因為汽車供應鏈很難打入,也代表別人很難取代你。而當年只有一種規格三千顆,到目前每年平均出貨超過二百多萬顆,變成持續又穩定的生意,這就是彰化蚵田旁老公司賺錢的邏輯,肯為保守封閉的汽車供應鏈一蹲十五年,忍受嚴苛又繁雜的認證來賺慢錢,也因此成為這波電動車、智慧車潮流的贏家。

健和興

成立:1973年

總經理:鄭景壬(圖)

資本額:14.03億元

2013年營業額:27.7億元2013年EPS:2.24元電動車產品:台灣第一個通過德國認證電動車充電槍、打進日本原廠的汽車用連接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56

QE也論高低 談為何美版QE勝歐日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80

美林美銀全球利率和貨幣主管稱,歐日央行加大資產購買,但不太能抵消美聯儲結束QE。美元和美債的地位讓美聯儲影響力大,且日德國債收益率近0,QE效果或有限。美林預計未來美股波動率大增,因不再有QE安撫。

central bank

美銀美林全球利率和貨幣主管David Woo表示,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加大了資產購買力度,不過這不太能抵消美聯儲結束QE。投資者應更多關註註入金融系統的額外流動性從哪來,而不是流動性的總量。

日本央行上周五意外擴大QQE規模至80萬億日元,此前目標為60~70萬億日元。歐洲央行已經開始購買抵押債券,並將很快開始購買ABS。然而,美聯儲於上周宣布結束QE。

據彭博新聞社,Woo在報告中指出,日本央行上周五意外擴大QQE規模,將使得明年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多增加7300億美元;歐央行購買ABS和抵押債券,其年度資產負債表規模可增加4100億美元。Woo預計,明年美歐日三大央行每月提供的整體流動性將回到今年峰值水平,每月提供略多於1500億美元的流動性。

三大央行提供的流動性處於高位,這有利於抑制市場利率走高,但還不足以安撫市場。美聯儲可能明年根據經濟形勢加息。

Woo認為,美聯儲強大的影響力主要依靠美元和美國國債的地位。此外,上周日本央行采取行動,更多是從本國角度考慮,例如對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進行改革,而非彌補美聯儲結束QE的影響。另外,日本和德國國債收益率已經接近0,央行資產購買效果可能很有限。

Woo認為,即使歐央行和日本央行都還進行資產購買,但投資者可能對糟糕美國經濟數據的態度與以往不同。以前就業數據不好的時候,投資者可能預計美聯儲會給出更多刺激,但如今QE已經結束了。

美林報告中指出,今年以來,非農數據不及預期時標普500指數平均日漲幅為0.7%,上次發生這種“雀躍”還是在2005年。美聯儲停止QE,壞消息可能就是壞消息,未來市場的波動性可能增加,風險溢價上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256

歐日寬松力壓美國加息預期 亞洲債市流入資金創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44

20150227Aisabondsinflow

市場預期美聯儲將於今年啟動九年來首次加息,這是會令新興市場資金流出增加的消息,可目前亞洲市場並未受此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影響。在歐洲、日本等其他央行均推行貨幣寬松的刺激下,亞洲一些債券市場流入資金的規模創新高。

彭博報道援引交易數據稱,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韓國本幣的政府債券市場本年度至今分別流入53.5億美元、37億美元和53.4億美元,前兩國債市流入資金規模分別創1999年以來和至少2002年以來的最高紀錄。韓國的流入資金比去年同期多20億美元。亞洲新興市場主權債券的平均收益率今年也下降21個基點至4.19%,低於全球發展中國家債券4.72%的平均收益率。

報道認為,大量資金流入凸顯了投資者對亞洲的信心。國際油價暴跌支持了進口能源的印度、土耳其等亞洲新興市場國家改善收支平衡,巴西、阿根廷的政壇與商界醜聞挫傷了投資者對拉美的信心,烏克蘭危機又助長了中歐資本外流。亞洲成為最能防範美聯儲加息風險的投資地。

報道提到,管理2390億美元資產的Pione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新興市場負責人Yerlan Syzdykov本月16日分析認為:

“相比(亞洲)而言,歐洲、非洲和拉美的新興市場不可能毫無政治不確定性。美國利率上升對新興市場國家整體有負面影響,但我們可能還會看到亞洲債券表現優異。”

雖然美聯儲可能開始加息,但近幾個月全球其他一些主要央行加大了貨幣寬松的力度。

去年10月,日本央行將年度基礎貨幣目標上調至80萬億日元。今年1月22日,歐洲央行宣布將從今年3月開始每月購買歐洲國家債券600億歐元,至少持續到2016年。今年將近兩個月來,已有中國央行、澳大利亞央行等約12家央行采取了降準降息等貨幣寬松的措施。

上述報道援引匯豐策略師本月12日的報告觀點稱,由於其他央行寬松釋放的資金需要找尋歸宿,“美聯儲及其收緊貨幣周期的影響至少近期已減退”。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72

對沖基金大佬Druckenmiller:歐日股票會比美股漲更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66

1200x-1 (1)

在過去三十年間取得驕人業績的對沖基金大佬Stan Druckenmiller表示,今年歐洲和日本股市表現將超過美國。

Druckenmiller 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我對美國並不感到十分興奮,但在日本和歐洲我確實擁有大量的倉位。”他所選的歐股包括汽車制造商大眾、寶馬和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均是受益歐元貶值的公司。

在1986-2010年間,他創立的杜肯資本管理公司(Duquesne Capital Management)的平均年化回報率達到了30%。

他還稱,如美股在美國開始量化寬松(QE)後上漲那樣,隨著寬松政策加碼,日本和歐洲股市也會大漲。自2009年3月9日見底以來,標普500指數市值已上漲超過三倍。Druckenmiller 認為,美股已被充分定價。

其他預計歐日股市表現超過美國的基金包括索羅斯(George Soros)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和歐米茄顧問公司(Omega Advisors Inc.)。歐米茄創始人萊昂•庫伯曼(Leon Cooperman)今年在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表示,預計歐洲央行寬松會加碼,加之歐元貶值和企業盈利會穩固增長的預期,已對資金面產生影響。

今年迄今,看漲歐日股市的投資者成為了大贏家,日經指數漲近8%,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大漲14%,同期美股僅漲2.8%。

“黃金窗口”

現年61歲的Druckenmiller表示,美聯儲加息迎來了一個“黃金窗口”。因為其他國家正在降息,這會導致國外投資購買美國債券。如果美聯儲未能加息,企業會繼續提升債務水平,而它們的債務水平已經高達2007年時的兩倍了。

美聯儲12月FOMC會議後公布的經濟預測概要顯示,17位委員中有15位認為今年開始加息是合適的。最新的預測將在3月17-18日的FOMC會議後公布,屆時美聯儲主席耶倫還會召開新聞發布會。

Druckenmiller 於2010年關閉了杜肯資本管理公司,現在通過Duquesne 家族辦公室管理自己的財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61

兩大量化寬鬆市場 「印鈔藥效」全解析 歐日QE大對決 股市投資哪個好?



2015-08-17  TWN


全球經濟放緩,即使美國都因美元走強,股市表現差強人意。但在貨幣量化寬鬆政策的推波助瀾下,歐元區、日本今年的經濟與股市表現都令人眼睛一亮;量化寬鬆既是成長主力,政策的力道與效果將決定,誰,才是最值得投資的市場?

撰文.蔡曜蓮

即使通膨率離聯準會設定的二%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但聯準會主席葉倫已在公開場合頻頻放話,今年美國升息勢在必行;影響所及,美元一枝獨秀,新興市場匯率一片哀號。

成熟市場中,歐元區和日本兩大經濟體的匯率同樣慘綠;歐元一度跌至一歐元兌一.○七美元,甚至可能跌到與美元平價;日幣則以一美元兌一二三.七九日圓創近十三年新低。

不過,歐、日兩地匯率跌歸跌,經濟展望與新興市場相比,可是完全不同光景。簡單地說,歐元和日圓的弱勢,根本原因在於兩地央行正與美國反向操作,在美國準 備藉由升息收緊游資的此際,歐日央行卻大搞QE(貨幣量化寬鬆),以印鈔刺激景氣。而在QE猛藥灌注之下,兩地經濟表現的確也見藥效。

五月,歐元區公布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九八%,不僅高於歐盟整體○.四%,甚至超越美國的○.二%。日本內閣府六月公布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修正值,年化後成長率三.九%,較上季高一%,表現亮眼。

「歐、日股市是今年最佳選項。」施羅德投信產品研究部協理林良軍如此表示。他解釋,MSCI歐元區指數今年以來報酬率為一六.七九%,MSCI日本報酬率 更高達一七.七二%;反觀經濟展望最明朗的美國,MSCI美國指數報酬率僅一.五三%。而若以MSCI世界指數至今報酬率四.七八%為衡量基準,則歐、日 股市漲幅高出世界整體表現三倍以上。

從公司基本面切入,林良軍進一步分析,從截至八月六日已公布的各家企業第二季財報來看,美國標準普爾五百的公司中,每股盈餘較去年同期衰退二%,主要是被能源產業「帶衰」。相反的,歐元區與日本則受惠於匯率大幅走貶,第二季財報的每股盈餘異常亮眼。

日本上市公司每股盈餘較去年同期的成長率高達二三%,而歐元區公司增長約一四%,其中,金融股受益於量化寬鬆,成長率高達四五%。兩國央行量化寬鬆政策暫時都不會喊停,股市風光還能延續。

比印鈔規模:

日本QE手筆壓過歐洲

只是,歐、日兩區雖然都好,但投資人若是只有一套資金,此時究竟該買歐洲、或者押寶日本呢?對於這個問題,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 如的答案很明確:「歐洲!」她的答案其來有自。既然鎖定兩地市場的主因在於「QE藥效」,那麼,要選日本或歐元區,就得先看看兩個市場的後續藥效是否仍然 值得期待。

日本從一○年開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力度一再加大,去年十月購債金額由原先已驚人的一年六十兆至七十兆日圓,拉高到前所未有的八十兆日圓。一四年,日本國內生產毛額約五○○兆日圓,量化寬鬆規模達國民生產毛額的一五%。

至於歐洲,今年三月正式實施QE,每月購債六百億歐元,歐元區國內生產毛額約十兆歐元,量化寬鬆占國民生產毛額約七.二%,比率僅日本的一半。就政策力道來看,日本央行似乎遠比歐洲央行激進。

不過陳韻如強調,日本的QE手筆之所以形同天文數字,也反映該國實有「不得已的苦衷」,畢竟日本已經歷二十多年通縮,需要的刺激遠較歐洲為大,「兩地實施QE的時點與經濟環境不同,也連帶影響QE的效果。」也就是,日本的QE力道能否與刺激效果成正比,仍有疑問。

量化寬鬆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帶起通膨、提高流動性等。依序檢視兩國QE成效,以通膨率而言,日本即使一再加重寬鬆力度,過去一年通膨率仍是逐步遞減,去年七 月還有三.四%,今年同期在低油價影響下大幅衰退至○.二%;反觀歐元區,量化寬鬆前仍面臨通縮危機,即使同受低油價影響,但今年五月起通膨率已由負轉 正,大約在○.二%徘徊。

比刺激效果:

歐版QE藥效方興未艾

如果借鏡日本經驗,一三年初安倍內閣推動無限期QE時,前四個月QE藥效尚未發作,還擺脫不了通縮陰霾,直到九月後通膨率才慢慢突破一%,當年度的平均通膨率最終達到一.六一%;由此看來,歐洲推行QE半年不到,未來通膨率應該還會逐步攀升。

關於QE猛藥的另一個重要效果||資金流動性,日本長期在QE加持下,數據可比歐元區好看多了;但歐元區的QE藥性相較過往日本,藥效卻是發揮得更快。

回頭檢視QE如何為日本注入流動性;一○年,QE初施行,日本信貸增長已衰退十個月,QE近一年,數值才由負轉正。尤其去年十月日本央行「豁出去」,再度 大手筆加碼QE,信貸增長穩定維持在二.五%至二.六%。歐元區QE前,信貸增長比日本還糟,已衰退逾兩年,三月QE後,信貸增長即出現顯著提升,一舉擺 脫負值,六月的信貸增長達到○.六%,是近三年來最漂亮的數值。

貝萊德集團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孔睿思表示,下半年看好歐洲市場的理由,除了歐元貶值之外,歐洲央行購債計畫營造寬鬆信用投資環境,且貸款也已出現成長跡象等,都讓歐元區企業的獲利成長表現得以樂觀預期。

對股市投資人來說,QE的「流動性藥效」最值得關注,原因在於,隨著美國可能在九月升息的時間逼近,○九年以來全球資金寬鬆甚至浮濫的環境也將逆轉,在此情況下,境內愈有足夠的資金流動性支撐,股市受到衝擊的程度也就愈小。

歐元區較有彈性

「黑天鵝亂竄」機率提升

綜合以上二點,歐元區的量化寬鬆畢竟還在剛起步,各方面經濟數值都獲得顯著改善,日本卻起伏不定;再說,以日本目前印鈔購債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來看,幾 乎可說已是強弩之末,未來是否還存在繼續擴大寬鬆的空間?這恐怕取決於央行的勇氣,無論答案是什麼,歐元區運籌帷幄的條件都比日本來得彈性。

當然,歐元區不是全無風險,甫落幕的希臘危機揭露歐元區面臨的最大挑戰,簡單地說,就是「反撙節有理」。

近年,歐債危機厲行的撙節政策,也讓不少極左或極右派偏激政黨靠著「反撙節」口號,獲得不少民粹支持。最出名的除了希臘「激進左翼聯盟」 (Syriza),還包括西班牙左翼公民政黨「我們可以」(Podemos)與法國極右派「民族陣線」(FN)等等。由於包括西班牙、葡萄牙等苦於撙節的 「歐豬」國家將在今年秋天舉行大選,屆時是否又有「反撙節」的勢力崛起,引爆類似在六月間「希臘倒債危機」戲碼的金融動盪,必須留意。

換言之,若從QE藥效來看,歐元區的確會是優於日本的QE市場,陳韻如預料年底前歐元區成長的趨勢不變;但不可否認,「黑天鵝亂竄」的機率也相對較高,且長期仍須注意全球需求放緩對歐元區出口的影響,一旦出口回落過大,可能拖累整體經濟成長。

至於短期策略,只要市場震盪就可以考慮進場;假設下半年續有政治風向轉變,引發市場短期波動,也許是值得出手的時機。

雖有希臘危機,歐元區基金近半年普遍仍賺10%以上!

—歐元區股票基金近期績效(%)基金 近一月 近三月 近半年 近一年貝萊德歐元市場基金 5.26 7.28 15.39 39.59 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歐元股票 4.97 7.37 12.56 39.04 NN(L)歐元高股息基金 12.06 6.39 11.62 27.34 匯豐環球投資基金-歐元區股票 4.91 4.16 12.01 12.36 鋒裕歐陸股票基金 4.27 3.73 10.54 10.56 富蘭克林坦伯頓潛力歐洲基金 3.26 2.44 10.09 8.08 匯豐環球歐元區小型股票基金 3.92 1.93 9.34 18.84 說明:資料時間至2015年8月10日,以近半年績效排序資料來源:Fund DJ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77

一夜變天!美股暴跌如“脫歐日” 流動性拐點已至?

此前屢創新高的美股終於迎來拐點,但誰也沒有料到,久違的盤整竟是如此激烈——截至北京時間9月10日淩晨收盤,美股三大指均下跌超過2%,道指大跌近400點,美債大跌,跌幅皆創英國脫歐以來最大水平,且恐慌性指數VIX也飆升40%。

一時間,有美股交易員感嘆,波動性終於回來了!甚至不乏投資人擔憂,這是否又意味著新一輪“崩盤”將啟?

“當前,流動性預期開始轉向,”招商證券(香港)首席策略師趙文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期這輪牛市行情始於脫歐公投後的流動性改善和風險偏好回升,現在隨著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無計可施,美國又在醞釀加息,流動性寬松的預期開始調頭。後續如果出現新的風險事件,會進一步打擊風險偏好,令資金重回風險規避(risk off)模式。”他也表示,“從港股ADR和夜期看,港股周一應該會低開300點左右,後市會比較波動,不建議急著買入。”

清溪資本合夥人、資深美股交易員司徒捷對記者表示:“這一波回調,我認為目標位在2088(標普500),可能下周一或者周二可以達到,在這個位置可以適當地搶反彈,反彈會比較短促,但是力度不一定很弱。反彈可能在9月21日美聯儲會議前終止。”

寬松預期逆轉 美股重挫

美國三大股指周五收盤暴跌。截至北京時間昨日淩晨,道指收盤下跌392.82點,跌幅2.13%,報18087.09點,周跌幅為2016年首周以來最高;標普500指數收盤下跌53.15點,跌幅2.44%,報2128.15點,創6月24日來最大單日跌幅,周跌幅為七個月以來最高; 納斯達克指數收盤下跌132.37點,跌幅2.52%,報5127.12點。

在美股下跌之前,隔夜海外市場也普遍下滑。受東北亞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周五亞歐市場走低。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0.94%,報3055.00點;英國富時100指數1.2%,報6776.50點;德國DAX30指數跌0.99%,報10569.70點。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前一波美股漲勢可謂雄霸全球。在英國脫歐結果公布後,美股在短期暴跌後便開啟了“連創新高行情”,淩厲的走勢讓眾多分析師、交易員直呼看不懂。

其背後邏輯也很簡單,市場預計美聯儲將會推遲加息,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都會加碼寬松。然而,8月末以來,這些預期都被逐一打破,全球面臨流動性拐點。

首先,原本各界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加息,甚至全年不加息,然而 8月末美聯儲主席耶倫釋放鷹派信號,這讓各界開始猜測9月加息的可能性。此外,9月9日,向來鴿派的美聯儲利率制定委員會投票委員、波士頓聯儲行長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表示支持加息。他表示,如果等待時間太長,商業不動產等資產價格存在“變得過熱”的風險。“基於迄今為止得到的數據,我認為,繼續致力於貨幣政策正常化是合理的。”

此外,歐洲央行也在9月8日令市場吃了一驚。此前,市場預期該行政策會議將祭出更多刺激舉措,例如延長1.7萬億歐元資產購買計劃,且加大購債範圍。然而,行長德拉吉卻按兵不動,甚至罕見地明確表示,“歐洲央行此次會議並沒有討論延長QE”、“目前不需要更多刺激”。

“無作為”的貨幣決議發布後,歐元和歐債收益率上漲明顯、歐股大幅下挫。並且德拉吉發布會期間,市場也是波動明顯。會議前後的資產表現反映出市場對寬松有較強的預期,同時也對貨幣政策態度的邊際變化已經變得非常敏感。

轉視日本央行,其成了眾多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而持續多年的QQE政策並未將經濟拽出泥潭。今年最新祭出的負利率政策卻適得其反,日元大幅飆升,稱霸全球匯市。日本政府和央行雖對此表示擔憂和不滿,但卻始終沒有祭出更多寬松政策加以幹預。

面對此次市場的劇烈調整,興業證券首席宏觀策略師王涵表示,這仍然凸顯了在資本過剩於實體的背景下,金融市場估值擡升後,資金的博弈情緒在提升,對分母端的變化在變得敏感。“英國脫歐重新燃起了貨幣寬松的預期,市場在此基礎上快速完成修複,之後估值進一步擡升。而當前退歐風險還沒有預期的嚴重時,貨幣政策態度的變化就又成了市場的‘敏感神經’。”

此外,亞洲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也有所擡頭,“盡管其影響一般只局限於日韓等亞太股市,但從本質上也威脅著美國利益,這也部分解釋了美股波動,”曾供職高盛、現任上海申毅投資董事長申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波動率回歸 交易機遇仍存

盡管市場恐慌情緒回歸,但波動率也同步回歸,這有時也往往是好消息。

“沒想到2 個月的橫盤是以這樣慘烈的方式結束。但是我認為,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因為波動終於回來了。有了波動,價值投資者可以抄底,趨勢投資者等到了趨勢,波動率交易者可以交易波動率了。”司徒捷對記者表示。

他分析稱,“標普500的這根大陰線基本打到了100天均線(白色),下方的200 天均線(黃色)正好和去年 10 月以來形成的趨勢支撐交匯,又正好和 6 月的阻力線延長段交匯。大盤如果跌到 2088 點,很大可能會有一個強反彈。”

在低利率環境下,追逐高收益的全球資本仍將不可避免地配置美股。黑石集團CEO蘇世民近期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由於脫歐以及此後的長期不確定性,投資者對於歐洲投資產生了懷疑,因此紛紛開始轉向美國。此外,美元升值、美國法律法規健全,我們並沒有預計到任何巨大的投資變數,這些基本情況都會吸引全球更多資金進入美國。”

就具體波動而言,司徒捷表示,9月美聯儲會議後的走勢取決於會議決議以及之後的聲明。“假如會後 1-2 天內大盤下跌,那麽各種形態、均線、指標組合都會很類似去年 12 月後的形態(美聯儲於去年12月17日宣布加息)。那麽真正
的大波段下跌將在9月底到10 月中之間展開。”

新興市場仍是“甜蜜地帶”

相比歐美市場的動蕩不安,新興市場則是全球的“甜蜜地帶”(sweet spot),即使在美聯儲加息後,這一格局也料將延續。

美銀美林表示,截至7月20日當周,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的資金凈流入觸及史無前例的高水平,達到49億美元。這比兩周前錄得的紀錄高點整整高出了10多億美元。眼下,這一“資金大遷徙”仍在加速。

光就債市而言,印度公債收益率可達7%,而德國、瑞士等公債收益率已跌至負值,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僅約1.6%。不難想象,尋求高收益的資金自然湧入了新興市場。

然而,各界仍有擔憂。2013年5月,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發聲稱可能退出QE,此後天量資金撤離新興市場,導致其股市、匯市暴跌。

這次情況可能有所不同。摩根大通新興市場研究部全球主管Luis Ogane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預計美聯儲只加息一次,新興市場不會面臨太大壓力。眼下,新興市場的經濟情況有所改善。就經常賬戶赤字而言,巴西進步最大,原來經常賬戶赤字占GDP之比為3.5%,目前已小於1%;印度和土耳其也有所改善。”

不過,新興市場各國情況仍然有所分化。“南非的進展最小,加息對其沖擊可能較大;此外,哥倫比亞受到油價暴跌壓力,經常賬戶赤字在擴大,占GDP的6%;墨西哥的赤字率也從1.5%升至3%,比索承壓。”

總體而言,Luis Oganes告訴記者,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興趣在不斷加大,“即使美聯儲加息,短端債券收益率可能會上升,但預計長端收益率不會大幅擡升,歐日等央行仍將維持寬松,加息可能反而是抄底新興市場的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509

金融形勢不樂觀 歐日央行焗放水美今年加息有變數

1 : GS(14)@2016-02-09 12:11:11

【本報綜合報道】環球金融形勢今年不容樂觀,經濟與通脹復蘇步履不穩下,央行利率決策對投資佈局的影響至關重要。美國聯儲局已步入加息周期,今年內能否加息四次恐難兌現。加息之後,投資美國樓市回報如何?歐、英、日央行又與美國聯儲局貨幣背道而馳,日本央行更向市場擲下震撼彈,推出負利率措施,無限量寬措施是否繼續為市場靈丹妙藥?今次環球央行政策透視,將摸清貨幣政策方向,了解各國央行佈局。



■美國聯儲局

經濟前景未明 美收水料須放慢

去年12月份,美國聯儲局正式啟動加息周期,主席耶倫當時預期,2016年將加息四次。不過,油價暴挫及環球市場波動,對美國經濟前景構成威脅,聯儲局今年加息四次的算盤恐難打得響。市場預計,美國今年可能僅會加一次息,並且至少延遲到9月份。美元今年難以維持強勢。據美國利率期貨市場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加息的機會率為27%,9月份加息的機會率為60%,而12月份加息的機會率為71%。另外,債市亦對加息抱有懷疑態度,美國10年期國債孶息率近期持續徘徊於2厘左右。保誠金融市場策略師Quincy Krosby表示,根據債市近期的表現,上次加息可能是個錯誤政策。



美元料難維持強勢

由於早前憧憬聯儲局加息,美滙指數去年反覆上漲,更多次突破百關,惟12月加息之後,美滙走勢才稍為平穩。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今年1月時表示,絕大部份的加息預期已透過美元升值顯現出來,預計美元再難錄得大幅度的上漲。他再指出,美元日後能否繼續上揚,取決於聯儲局未來的加息步伐,以及美國的最新經濟狀況。今年首五周,美滙指數已累跌2%。


■歐洲央行

通脹未達預期 歐隨時加碼量寬

歐洲央行實施量寬措施近四年,19個歐元區經濟體無論通脹和復蘇均不似預期,該行連環出招放水,而且實施負利率措施,更不排除下月進一步加碼量寬。歐元區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0.4%,跟歐央行設定2%通脹目標仍存差距。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睇淡歐元區經濟前景,預告今年3月進一步減息。



基金業界飽受衝擊

歐央行奉行極寬鬆措施,該行存款利率處於負利率區間至負0.03厘。而主要再融資利率和邊際貸款利率分別報0.05厘和0.30厘。歐央行量寬期限由今年9月延長半年至明年3月。而每月購債範圍擴大至地方政府債,買債規模維持每月600億歐元,把到期債券回籠資金用於買新債。歐央行表明不買孳息率低於負0.2厘債券,惟歐洲近四成債券負利率,令該行可買債券範圍收窄。路透統計資料,截至上月22日,歐央行和19個歐元區銀行資產負債表合共規模擴大163億歐元至2.795萬億歐元。而歐央行量寬措施已扭曲市場操作,加上歐元貶值,令歐洲基金業界受衝擊。歐洲對沖基金業界出現萎縮,去年近300間歐洲基金,佔七成半基金結業收場。


■英倫銀行

復蘇再添陰霾 英料年底始加息

環球股市動盪、中國與新興市場經濟放緩和油價下滑等多項不利因素,打亂了英倫銀行利率正常化進程。市場預期英倫銀行將維持低利率0.5厘一段時間,最快或要今年底才能起步加息。英倫銀行行長卡尼上周議息後指環球金融市場轉差,油價下瀉和主要貿易夥伴包括中國與新興經濟增長減慢,預期低利率將持續一段時間,通脹今年底才回升至1%。



脫歐風險不容低估

卡尼向市場大派定心丸,指英倫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下一步動作是加息非減息。惟有分析報告預測英倫銀行最快2016年尾才能加息,估計加息幅度為0.25厘至0.75厘。英國去年全年經濟增長按年僅升1.9%,為2013年首季最慢增長。生產與建築業去年第四季均呈現收縮,分別錄得負0.03%及負0.01%,反映製造和基建等活動疲軟。與此同時,英國今夏或舉行獨立公投決定該國會否脫歐(Brexit),較市場預期2017年來得早,其政治風險不容低估。若英國脫離歐盟,不僅震盪英國經濟,甚至牽連歐盟區國家。消息進一步削弱投資者對英國前景信心、暫緩在英國投資計劃外,還陸續沽出英鎊計價資產。


■日本央行

意外推負利率 日量寬效用成疑

日本核心通脹水平依然在零附近徘徊,加上工業產出、家庭支出等數據亦大幅低於預期;而且油價下跌、股匯市場連日波動,市場高漲的避險情緒更推高日圓匯價重回116水平,種種因素都令日本央行加碼寬鬆的壓力增大。不過,市場萬萬也想不到,日本央行竟會於1月議息會議走上「負利率」之旅。日本央行推出負利率令市場嘩然之餘,亦令部份市場質疑日本央行量寬政策是否已失去原來威力。投資者對日本央行措施不賣賬,日本央行宣佈負利率對股市刺激短癮,日經平均指數當日曾升5%,但升勢迅速消散。



若有必要將再減息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首席經濟師尾形和彥表示,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暴露了量化寬鬆政策的局限性。他續指由於負利率政策,日本國債收益率將進一步下降,但目前對股市的長期影響暫不明朗。對於日本央行未來動向,行長黑田東彥表示日本央行將採取行動實現2%通脹目標,如有必要將再度降息,故日美央行政策背馳未來或將持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9/194816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610

巴菲特痛斥歐日負利率 料聯儲局加息審慎

1 : GS(14)@2016-03-01 18:05:46

【明報專訊】「股神」巴菲特昨被CNBC問及是否憂慮股市動盪,他樂觀表示過去5個月對市?看法改變不大,因為他在跌市時是更積極的買家,「我們幾乎總是買入,很難想到我們什麼時候不是股票的淨買家」。此外,美國1月待完成房屋銷售指數按月跌2.5%,成逾兩年最大跌幅。道指昨早段微跌,美元兌日圓跌幅擴大,跌至112.7。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跌至1.7468厘;期金升逾1%至每盎司約1236美元。



對於歐洲央行實施負利率,巴菲特甚為不滿。他關注歐洲和日本實施負利率提振通脹,稱「我們現在做的事全球前所未見,不知這戲碼將如何發展」。

預期10年後 股市較現高很多

他承認巴郡旗下的歐洲保險機構有數十億歐元的款項受到負利率影響,並忽發奇想:「巴郡最好在歐洲有個大?墊,把所有歐洲資金塞進去,然後找個信得過的人睡在上面看守,這總勝過資金受負利率影響,它扭曲了一切。」巴菲特又重申,在多數央行減息及尋求其貨寬鬆措施之際,他對聯儲局加息態度審慎。

當前金融市場動盪,市場普遍看淡聯儲局加息前景。巴菲特認為,美國企業長遠將表現不俗,但承認商業情?較4至5個月前「疲軟」。不過他重申一貫講法,認為嘗試捕捉市場時機是「瘋狂」的,預期「在10年、20年或30年後,股市會比現在高很多」。他說自己在9.11恐襲後、1987年股市崩跌也增持股票,稱美國資產價值會隨時間過去而增加。

籲太太90%投資指數基金

他說,投資者見他或其他著名投資者買什麼股票,自己就跟?去買並非理想的投資策略,理想的策略就是一輩子持續購買股票,對股票一時間的升跌不用過於在意。

他說:「我在遺囑這樣吩咐我的妻子,把90%的錢投資指數基金,其餘10%投資政府(債券)。」他一直建議投資者購買指數基金,而不是主動管理型基金。

他曾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拿出100萬美元與對?基金Protege Partners對賭,押注其揀選的一隻保守型標普500指數基金,在10年間可壓倒對?基金的回報率。據《財富》雜誌報道,巴菲特目前遙遙領先對手。

買IBM股票蝕錢 稱「可能是錯」

巴菲特昨稱:「若你連股票報價也不問,你的股票會賺得更多。知道股價反而令投資者做些無謂的事情。專注於股價升跌是投資大忌。」以巴菲特重倉的IBM為例,這股票過去12個月跌了18.5%。但他不認為買IBM股票是錯誤,但「也可能是錯」。巴郡截至去年底持有8.59%的IBM股份,這筆投資去年令巴郡帳面虧損26億美元。他說:「我們有時買的股票會虧損,如果我買錯了,就把它沽出並承受損失。我們過去曾試過幾次。」

「喜歡桑德斯不轉彎抹角」

作為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里的支持者,巴菲特昨不諱言欣賞桑德斯有話直說的作風。他說:「我喜歡桑德斯,他相信什麼就說什麼,不會每周修飾自己的言辭。你會見到有些參選人常轉彎抹角,迴避問題。但大家可知道桑德斯在想什麼。」

他又談到蘋果拒絕向FBI提供手機解鎖軟件以調查疑犯通訊內容。他認為現在的世界「非常、非常、非常危險」,私隱也有其局限性,國家安全事務應凌駕私隱問題。

(CNBC)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1/news/ec_ecn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381

歐日推負利率 基金經理侷買

1 : GS(14)@2016-05-24 05:05:21

【明報專訊】多國央行先後推出負利率政策,備受各界抨擊,索羅斯便曾以反射理論(Theory of Reflexivity)來分析該政策,指央行因為擔心價格下跌出現通縮,於是試圖以負利率政策來點燃通脹預期,結果卻反而令人心惶惶,價格進一步下跌。



不跟買風險更大

Solita Marcelli曾管理債券基金,深切體會到負利率政策下基金經理被迫參與的無奈,「某一國家發行負利率的主權債券,基金若買入該債券後並持有到期肯定錄得負回報,為什麼還要認購呢?首先,可能是客戶規定,一定要投資信貸評級最高的債券,不介意息率負回報,基金便要根據有關指引行事。另一情?是,債券基金通常會持有不同存續期(Duration)、流動性及信貸評級的債券組合,在央行推出負利率政策後,假如該基金不投資負利率債券,其組合便可能要面對存續期過長、流動性不足、信貸違約機會較高等風險;而且假如央行進一步推低負利率,早前發行的負利率債券價格便會上升。總之,遊戲規則是由央行規定,基金經理也只有看?辦事!」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3/news/eb_ebb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158

歐日或「閂水喉」 高息股恐遭拋售

1 : GS(14)@2016-10-12 07:44:04

【明報專訊】今年以來市場一直出現「債券當股票炒,股票當債券買」的現象,尤其是英國公投後,憧憬環球央行加大量寬救市,大量熱錢湧入債市炒作,期望市場以更低息率接貨。相反,保守資金湧入股市尋找高息股,以替代利率已跌至負數的債券。

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陸庭偉表示,高息股因此變成「Bond Proxy」,即債券的替代品,備受投資者追捧。以首三季為例,表現最好的恒指成分股,有新世界(0017)及九倉(0004)等地產股,亦有公用股如領展(0823)及中電(0002)。

不過,近日美國加息預期增加,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1.78厘,更關鍵是日本不再推低負利率,而歐洲更有傳「收水」,逐步縮減買債規模,環球央行的貨幣政策已由高峰回來,因此他預料,成熟市場債券及高息股將被拋售。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37&issue=201610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5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