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暌違15年 台股這次萬點能撐多久?

2015-05-04  TCW
 
 

 

日前陸股、港股發動一波上漲攻勢後,最近終於輪到台股價量齊揚,創下傲人的「三高」紀錄。

這三高紀錄,一是四月二十七日大盤指數收在九千九百七十三點,盤中更一度來到一萬零二點,是近十五年來首度觸及萬點;二是二十四日單日成交量達一千六百八十六億元,創三十八個月新高;三是當天外資大舉買超四百六十四億元,創史上第二大量紀錄。

補漲效應來了!陸港股高點後,台股被看見

台股積壓已久,在今年以來熱鬧的國際資金派對中,相對不受矚目,近日終於揚眉吐氣。瑞銀投信總經理李哲宏認為,日本市場創下新高,上海、深圳、香港股市大漲,價格紛紛來到高檔,反觀台股如此沉寂,凸顯出近日的凌厲漲勢,與國際市場的比價效應,脫離不了關係。

「台股的基本面solid(可靠、可信賴),本益比低,現在只是稍微補漲而已。」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除了與國際市場的比價效應下,台股優勢浮現,再加上「滬台通」話題、美國財報優於預期的正面消息激勵,可以篤定的是:台股已重燃生機。

如今台股離萬點大關僅一步之遙,回顧歷史,過去台股共有四次攻上萬點的行情。史上第一次是一九八九年六月十九日的一萬零一百零五點;一九九○年,盤中一度來到一萬二千六百八十二點,是史上最高紀錄;一九九七年曾觸及一萬零二百五十六點,以及二○○○年股市盤中來到一萬零三百九十三點。

但專家提出警告,這波多頭行情與以往大不相同,投資思維也該轉個彎。

同為萬點行情,不同之處何在?一是美國、日本、歐洲相繼祭出量化寬鬆政策(QE),主要國家競相降息、調降存款準備率,全球央行釋出史上最大資金潮,讓這一波多頭行情來自資金面的影響力,遠超乎基本面。

弔詭一:沒基本面支撐投資人憂來得慢、去得快但站穩萬點,有望撐到年底

之前幾次,都有政經基本盤支撐。以一九九○年的萬點為例,在一九八七年先總統蔣經國宣布開放台灣人赴中國探親、觀光後,兩岸關係和緩,加上當時台灣正值經濟起飛期,GDP成長率逾一○%,在政治、經濟兩大因素加持下,台股從一千一百多點攀上一萬二千多點顛峰。

一九九七年、二○○○年,經濟同樣高度成長,GDP年增率皆逾六%,且一九九七年國內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台灣穩坐「PC王國」寶座,隨之帶動二○○○年網路、資訊科技相關企業股價飆升,推高台股站上萬點。

反觀現今情勢,儘管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強調,去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的稅後淨利年增率近兩成,今年第一季也比去年同期成長三.六%,整體表現不俗;但市場人士談到目前國內的基本面,都抱持相對保守的態度。

比方說,由於全球景氣復甦力道不如預期,拖累台灣最近半年的景氣燈號,都只有綠燈或黃藍燈的水準。另外,雖然今年GDP成長率可望優於去年,但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約來到三.七八%,僅微幅高於去年的三.七四%,這種成長力道與全球環境面臨史上最洶湧的資金浪潮相比,微乎其微。

也因為台灣沒有相對應的基本面,但股市卻在資金行情的推動下「驚驚漲」,形成「無基之彈」的上升走勢。

很多人擔心,欠缺基本面支撐,這次的萬點行情,會不會來得慢、去得快?

統計顯示,每一次台股突破萬點後不久,總會從雲端跌落至谷底。一九九○年,台股來到史上最高後,接下來卻遭逢第一次波灣戰爭,半年後大跌七五%;一九九七年登上萬點後不久,也因為亞洲爆發金融風暴,短短三個月後便下修近二○%;二○○○年股市遇到科技泡沫化,上萬點後一年即暴跌逾五○%。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台股逼近萬點,投資人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但新光投信總經理蘇英孝認為:「同樣是上萬點,這一波漲得並不像前幾次如此投機、激情。」

一來是因為台股投資人比以往成熟,二來是全球資金氾濫下,相較於多國股市頻創新高,台股上演落後補漲行情,但至今離史上高點仍有一段距離,漲勢算是相對合理。

台新投信董事長吳火生也認為,這波多頭不至於出現像前四次如此急速而明顯的拉回,而且正是因為全球基本面復甦力道不如預期,加上油價處於低檔,沒有通膨疑慮,各國政府不會輕易改變QE方向,讓這波史上最大的資金行情,可望延燒至年底,而台股一旦站上萬點,也會持續到年底。相較於先前四次站上萬點後,撐不到半年就跌回萬點以下,今昔大不同。

弔詭二:散戶無感今年大盤跟著外資走若布局中小股,有輪漲甜頭

台股這幾波上萬點,除了資金行情不同,參與者的結構也有明顯差異。其實外資買盤湧入、推升台股走勢的現象,並非最近幾天才開始。

德盛安聯台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今年以來,台股大盤走勢幾乎與外資籌碼同步,再加上近來滬台通議題提前反應,吸引外資更大手筆加碼。

從近年來外資、散戶在台股的成交比重消長情況,即可見一斑。先前兩次台股上演萬點行情時,散戶成交比重都在八成以上,一九九七年達九一%,二○○○年約八六%,但近年來卻有逐步下滑的趨勢。今年第一季底,散戶比重僅約五三%。反觀外資比重則從一九九七年僅一.七%,升高到今年第一季底的二九%。

這背後也代表一件事情:即便台股來到萬點,卻因為這一波多頭行情完全由外資打造,與散戶相關性低,等於散戶並未嘗到太多甜頭。李哲宏說:「講直接一點,散戶就是無感,你看融資餘額都沒有增加就知道了。」

吳火生分析,由於先前證所稅、補充保費涵蓋股利所得等政策,部分資金已流出,在海外建立部位,要這些資金一看到台股萬點就馬上歸隊,可能性不高。

「最後台股的表現還是要看外資的臉色,不是散戶。」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說,目前外資對台灣權值股的持股比重偏高,像台積電就超過七成,大立光、漢微科皆約五成;也因為籌碼掌控在外資手上,即便散戶冷感,指數仍站上萬點大關。

儘管現階段散戶看似對台股無動於衷,但元大投顧分析師薛舜日表示,市場上仍充斥流資,且多國股市皆創下歷史新高,價格已貴,台股漲幅較合理,相對便宜,再加上台股高殖利率、收益率相對穩定的特色,即便大盤登上萬點,對外資而言仍相對有吸引力,願意持續進駐,也代表台股仍有上漲空間可期。

也因為台股仍有表現空間,散戶並非毫無機會可言。薛舜日指出,只要資金面充沛的前提不變,在這過程中,仍足以吸引散戶陸續歸隊;但因為權值股價格已被推升,中小型個股較能吸引多數散戶,屆時換中小股展現輪漲動能。

「這陣子類股輪動會變快。」儲祥生說,但即便投資獲利了結,要找尋下一個值得投資的族群,難度也提高,因為可能都漲一段了,此時將是個股表現的時刻,也考驗著投資人的選股功力。

【延伸閱讀】這次不一樣:外資大增,散戶比重剩5成—台股歷次盤中萬點時散戶、外資成交比重

●1990年˙散戶 97%˙外資 0.01%

●1997年˙散戶 91%˙外資 1.7%

●2000年˙散戶 86%˙外資 3.6%

●2015年˙散戶 53%˙外資 29%

【延伸閱讀】台股歷次站上萬點後都大跌,這次呢?—台股攻萬點頂點後漲幅變化1989/9/25˙收盤指數 10,773.11˙後3個月 10.90˙後半年 -26.42˙後1年 -63.10

1990/2/10˙收盤指數 12,495.34˙後3個月 -41.65˙後半年 -75.10˙後1年 -51.84

1997/8/26˙收盤指數 10,116.84˙後3個月 -19.40˙後半年 -16.26˙後1年 -34.40

2000/2/17˙收盤指數 10,202.20˙後3個月 -13.43˙後半年 -43.10˙後1年 -52.13

註:2015年指數高點統計至4/28,成交比重最新數據統計至3月底資料來源:證交所、CMoney 整理:張舒婷

【延伸閱讀】萬點行情布局》留意補漲標的、外資賣超

台股萬點行情的「續航力」可期,散戶並非完全無利可圖,該如何選擇個股?

台新投信董事長吳火生建議,不妨鎖定各產業的前三大龍頭業者,且殖利率較高者;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則認為,從中進一步找尋先前相對弱勢、近期有補漲跡象的標的,報酬率優於大盤的勝算較高。

如果是技術線型投資人,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不妨從在低檔整理已久、近日彈升的個股開始篩選、追蹤,像資訊及通訊產品代工廠緯創、金融股中的新光金等,但他強調:「可以觀察,不代表可以買,還是要深入study(研究)其產業前景和公司營運狀況後再決定。」

此外,投資人也必須觀察一些指標,除了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的時間點,是資金潮退燒的最大變因外,新光投信總經理蘇英孝認為,台股攻上萬點後,輪動速度加快,加上六月過後台股漲跌幅將放寬至一○%,震盪走勢加劇,如果大盤指數回檔個一、兩百點,也毋須恐慌。但由於此波買盤是由外資領軍發動,一旦外資賣超,且持續兩、三天以上,最好就開始小心。

個股方面,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建宗建議投資人,宜留意五月中旬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布財報,僅具題材性質、基本面不如預期的中小型股,恐有獲利回吐賣壓出現。

儲祥生也提醒,為了持盈保泰,放在台股的資金部位,不宜超過現金的五成。

【延伸閱讀】萬點後,法人看好這5檔個股

●台積電(2330)

看好理由:雖然Q2展望不如預期,但公司技術維持領先,明年可望保持產業龍頭地位目前股價:151.5元目標價:156?180元

●台塑(1301)

看好理由:集團海外布局完備,新產能投資有助獲利穩定成長,有長線投資價值;惟須注意油價波動目前股價:80.8元目標價:84.6?87元

●富邦金(2881)看好理由:富邦人壽新契約等價保費收入成長幅度可望優於同業,銀行業務收益也持續成長 目前股價:65.5元目標價:66?71.7元

●兆豐金(2886)看好理由:銀行淨利息收入增加,海外分行、境外金融業務持續貢獻獲利,整體資產品質優良目前股價:28.05元目標價:30?30.6元

●緯創(3231)看好理由:今年營收可望受惠於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增加,且殖利率不低目前股價:27.05元目標價:29.05?33.5元

註1:本表參考大摩、瑞士信貸、里昂、高盛、巴克萊、野村等外資券商,以及凱基、永豐、中國信託證券,兆豐、玉山投顧等研究報告,至少2家以上推薦才列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3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