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最先被套的五類人 作者:肖磊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投資市場也確實沒有新鮮事,縱觀每一輪牛熊轉換過程,最先被套的,無非是以下五類人:對投資沒有“預期”的人;入市較晚的人;借錢炒股、賣房炒股的人;相信政府救市和只聽正面分析的人;“選股”不慎的人。 如果股票市場的本質是“牛熊之道”,那麽牛市和熊市的交替就像冬春四季、日月輪轉一樣永恒。因此,投資者在追逐牛市的同時,不可避免的面臨什麽時候離場的問題。然而,貪婪和恐懼從不會因為歷史經驗而輕易被投資者駕馭,面對“芝麻開花”式的行情,誰能做到不貪婪?對於已收入囊中的利潤,誰又能克服對失去的恐懼? 鑒於人性的不可預測,市場造就的行情往往會超乎想象,你永遠無法判斷羊群效益激發出來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你更無法預知哪里將是行情的頂點,因此企圖用判斷頂點的方式選擇離場時機,也就成了一種風險極大的擲骰子遊戲。從最終結局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投資市場也確實沒有新鮮事,縱觀每一輪牛熊轉換過程,最先被套的,無非是以下五類人。 1對投資沒有“預期”的人 如果說投資一次靠“運氣”,那麽長期投資一定是靠“專業”。我所說的“專業”並不是要具備非常專業的投資知識、懂得更多臺前幕後的金融消息,而是要學會管理“預期”。對“預期”的管理,最終決定了投資者能否獲得相關收益,也決定了能否應對相關風險。 “預期管理”有很多方面,例如,當買入的股票在一周或一個月之內的漲幅超過了自己預期一年或兩年的漲幅時,可以果斷的獲利了結(相當於你在一周或一個月之內完成了一年或兩年的任務)。“預期管理”還有更重要的一面,即“止損”,止損的意義在於,如同買入了一份心理保險,對“預期能夠承受的最大損失”做好心理準備;當買入的股票在很短的時間內跌破你的止損線時,如果能夠堅決的“止損”,就會有效的防止陷入恐懼、輸掉心境、失去信心和理性。 沒有“預期”的投資是可怕的,就像一個人既不知道生活的方向,又無法應對生活的變故,在社會競爭當中,最先被淘汰的肯定是這部分人。投資領域更是如此,在一輪行情過後,最先被套、心理最受打擊的,也正是缺乏“預期”的投資者。 2入市較晚的人 投資市場並不是一個“槍打出頭鳥”的市場,尤其是股票投資,是一個典型的“先機”市場,誰能提前入市,誰賺錢的概率就越大、被套的概率就越小。在牛市當中,一旦入市較晚,就如同一個做零售的商人,以遠高於競爭對手的價格進貨,不得不期望賣更高的價錢,以獲得跟別人一樣的利潤,但成本決定回報率和出手的難易程度,相比那些更早入市的投資者,入市較晚的人本身就存在最後“接盤”者風險。 如果入市較晚,卻依然希望賺得更多,會導致嚴重的“惜售”行為,喪失在牛市當中獲利了結的時機,在行情出現反轉的過程中,也就最容易被套。實際上牛市中“入市較晚”的人,恰恰需要比別人更快的節奏來應對風險,而不是更多的展現欲望。要明白一個道理,趕末班車的人,往往會錯過末班車,因為當你需要趕末班車的時候,說明留給你趕路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3借錢炒股、賣房炒股的人 借錢炒股及賣房炒股的人也是最容易被套的一類投資者,因為“借錢”和“賣房”本身要承擔兩個不容忽視的成本問題,一個是“融資成本”,另一個是“心理成本”。能夠“借錢”和“賣房”去炒股的投資者,首先肯定是帶著一種對行情的相當自信進入市場的,往往過於樂觀,對風險預估不足。 另一方面,股市的波動率遠大於房價的波動和利率的波動,處在牛市中時,一旦嘗到“借錢炒股”或“賣房炒股”的甜頭,就容易被這種財務杠桿效應吸引,刺激去借更多的錢投入到市場,而行情一旦反轉,往往壓力較大,優柔寡斷,不僅會錯失良機,最終還可能因財務壓力過大而破罐子破摔、抑制了尋找解套方法的積極性。 4相信政府救市和只聽正面分析的人 中國股市雖然存在很多非市場因素,但政府在股市中扮演的角色並不能保證投資者的絕對利益。也沒有證據表明本輪牛市真正的原因是來此政府救市,更何況本輪牛市的大背景是增長下滑、“經濟趨冷”。在國際市場,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會告訴本國民眾,一個健康和上升的股市對本國經濟有利,但縱觀全球股市歷史沿革,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保證股市只漲不跌,或一直處在“慢牛”當中,就像其無法阻止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機和股市崩盤一樣。 另外,很多投資者往往在買入股票之後,只喜歡聽到對股市的正面分析和對個股的利好消息,而很少對負面信息進行研究和關註。往往在牛熊轉換之間,“正面”消息越多,成交量就越大,賣方出貨就更容易,充當“接盤俠”的人也就越多。 在炒股領域,相信政府救市和只聽正面分析的實際上是同一類人,這類投資者在牛市當中往往賺得最多,但經常在熊市中回吐大部分收益。值得關註的人,這類投資者精神狀態較好、比較樂觀,但也屬於最容易被套牢的一部分人。 5“選股”不慎的人 因“選股不慎”而被套的,反而不是我要講的重點,在每輪牛熊轉換的過程中,純粹因“選股不慎”而被套的投資者實際上是少數,大部分被套者依然是看錯了大趨勢,以及我提及的以上四個原因,但選股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確實很重要,這種重要性並不體現在選擇一支什麽樣的股票,而更重要的是在同一支股票上做了什麽樣的選擇。 我一直認為,A股市場最失敗的投資者,不是48元買入中石油的人,而是中石油跌至30元時還不賣的人。未來一段時間,最失敗的投資者,可能不是42元買入中國北車的人,而是中國北車跌破35元時還不知道賣的人。 (來自新浪財經)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