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騰訊廝殺“互聯網+” 智慧城市將成新戰場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08

阿里騰訊廝殺“互聯網+” 智慧城市將成新戰場
作者:許諾

4月22日,螞蟻金融服務集團(下稱螞蟻金服)、阿里巴巴集團與新浪微博三方聯合在北京正式啟動“互聯網+城市服務”戰略。

按照阿里規劃,用戶可以通過支付寶錢包、手機淘寶和新浪微博進行電子監控違法、生活繳費、違法提醒、駕照違法查詢、圖書館服務、出入境進度查詢、車輛年檢預約、結婚登記預約、全程路況等全方位城市服務類項目的操作。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寧波、南昌、青島、太原等首批12個城市已正式入駐阿里城市服務平臺。

玩家不只阿里,早在3月份,騰訊依托微信正式啟動了“智慧城市”戰略,目前已有廣州、深圳、佛山、武漢和上海等5個城市上線,為用戶提供城市生活服務。

阿里和騰訊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均表示,今年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上提到互聯網+概念後,多個地方政府開始積極推動政府城市服務數據的開放。顯然,對於兩家互聯網巨頭而言,誰也不想放棄這個市場,因此,兩家公司從營銷、零售、制造業、金融等純市場領域一路“廝殺”至政務、公共服務領域。

在城市服務“戰場上”,阿里形成支付寶錢包、手機淘寶、新浪微博和城市服務平臺的“3個入口+1個平臺”矩陣,支付寶則負責打通支付體系(繳費),同時阿里雲作為基礎支撐,從底層為政府的IT系統提供支持。騰訊的“裝備”依然圍繞微信展開,以微信為入口,背後在各個城市打造城市服務平臺,由微信支付承擔支付功能,騰訊雲負責對政府IT基礎設施的支持。

從目前的模式看,在這場爭奪戰中,兩家公司最大的爭奪“陣地”聚焦在前端用戶和後端的IT基礎設施上。

巨頭爭奪戰

打開支付寶錢包中的“城市服務”菜單,用戶可以看到駕照違法查詢、生活繳費、車輛年檢預約等多項公共服務的查詢、辦理和繳費功能。同時,阿里在新浪微博、手機淘寶也上線了“城市服務”入口。微信也針對不同的城市,在“錢包”菜單中設置了“城市服務”的統一入口。

螞蟻金服城市服務項目總監吳風表示,目前阿里可以提供的城市服務業務可分為幾大類。車輛交通類,比如車輛罰款,車輛違章查詢等;車輛類,包括車輛年檢預約,駕駛證信息查詢等;醫療類,在線掛號、診斷等;生活類,比如水、電、煤氣的查詢和繳費。此外,還有後續的社保查詢服務。從功能上看,這些服務覆蓋了查詢、辦理和繳費等多個類型。微信所能提供的服務與此類似。

對於互聯網而言,功能、產品和服務直接影響著流量。在以往的競爭中,比如電商領域,平臺甚至出現要求供應商簽訂“排他性”協議爭奪流量。但在公共服務領域,這一競爭方式似乎無法見效。

“在政府面前,無論多大的互聯網公司都不會再強勢。”上海一家互聯網公司負責政府事務的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同於純商業領域,阿里和騰訊“城市服務”平臺的供應商是政府各個部門。對於政府而言,最終目的是將服務觸達市民,而無需局限於某一個平臺。

從目前兩家公司已經進入的城市來看,地方政府確實不會局限於一家平臺,比如上海、廣州、深圳等,因此依靠功能“獨家”爭奪流量的可能性很小,不同的只是阿里擁有三個入口,而騰訊僅微信一個入口。

但如果從底層的基礎設施服務來看,未來兩家公司或將有一場惡戰。

傳統模式下,城市服務多是通過線下實現,人工完成。即使在一些發達城市,政府的信息化水平較高,已經可以實現線上服務,但無論從使用人數,還是使用頻次上,規模依然有限。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僅支付寶錢包、新浪微博、手機淘寶和微信就擁有數億用戶,一旦這些用戶通過移動互聯網操作,龐大的流量將直接對後臺系統造成壓力。

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公共服務的數據存儲和處理依然在政府機構的系統中完成,阿里和騰訊只是提供入口和通道。因此,政府機構的系統是否能承載如此龐大的流量沖擊?

對此,阿里雲數據中國事業部高級專家段雁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舉例稱,比如12306網站,今年春運表現很好,網站75%的票據查詢量是由阿里雲支撐的,因此,我們會輸出這個能力。騰訊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很多城市政府機構也通過騰訊雲解決這一問題。

顯然,在前端爭奪用戶的同時,兩家也開始爭奪政府的雲計算項目。但不同於前端,政府在使用雲計算時不會同時選擇兩家雲平臺。因此,阿里和騰訊在政府雲市場或將展開激烈廝殺。

資源整合

盡管阿里和騰訊在前端和後端“陣地”出現廝殺,但從兩家各自的戰略路徑來看,並無太大不同。

段雁表示,阿里的城市服務架構是基於一套頂層的數據標準和規範體系,即做一個平臺。同時,對於政府而言,也要對城市服務從業務上進行整合,然後與阿里的標準規範體系匹配形成一個統一的公共服務平臺,最後將支付寶錢包、新浪微博、手機淘寶三個入口接入該平臺。由此,形成政府各機構數據——城市服務平臺——入口——消費者的完整鏈條。

但搭建起這套體系並非易事。據了解,目前大多數地方政府各個部門之間的IT系統相互獨立,比如車管所和水務局,各有各的系統,形成很多信息孤島。這種劃分是以業務為單元。而基於移動互聯網為用戶提供公共服務,則是以人為單元,一個用戶需要的服務涵蓋車管所、水務局等多個業務單元。

螞蟻金服相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有兩種方式解決這一問題,一種是直接與政府各個部門的系統進行對接,最終將各部門的數據整合到城市服務平臺上,然後再以人為單元,將不同的業務服務展現給用戶;同時,一些城市,已經有第三方公司進行了局部的數據整合,比如一些負責代收水費的公司,阿里的城市服務平臺可以直接和這些公司的系統進行對接。

值得註意的是,和很多傳統企業一樣,各城市政府機構的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因此,也會降低“互聯網+城市服務”的改造進度。同時,即使政府機構信息化水平較高,基於數據保密和安全原則,對於信息全互聯網化依然需要考慮。

互聯網+城市服務不僅改變了人們辦理業務的使用習慣,同時對於政府而言也將帶來變化。段雁表示, “在互聯網上的城市服務,事實上就涉及到政府的一個流程再造的過程。以前在互聯網上的城市服務在整個服務中可能占比20%,未來這一比例可能要提升至80%,這是一個流程再造的過程,對政府內部的處理流程將帶來極大改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3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