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政府和跨國公司正利用目前處於歷史低位的融資成本發債,超長期債務的發行量創下歷史新高。
據Dealogic公佈的數據,今年,期限超過30年的國債和公司債發行量已經高達69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2%,較10年前的發行量翻了一番。
週二,英國政府計劃發行53年期的債券,為英國歷史上期限最長的債券之一。投資者對國債強勁的需求意味著英國政府將以2.62%的低利率借款。
投資者之所以對長期國債需求旺盛,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許多短期債券的收益率已經跌至負數。為了尋找正收益,許多投資者選擇了長期債券。
投行Jefferies首席歐洲經濟學家David Owen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應該有更多的類似融資,來為目前的項目提供資金。目前利率這麼低,沒有更多的類似融資很奇怪。」
除了各國政府,跨國公司也正利用目前的低利率進行融資。蘋果公司2月宣佈將重回債券市場,發行債券。
蘋果公司本次計劃發行2020年到期的浮息債券、2020年、2022年、2025年和2045年到期的固定利率債券,最長期限為30年。根據美國SEC的文件,高盛和德意志銀行將幫助蘋果公司出售債券。
由於稅務問題,蘋果公司將大量利潤囤積在美國之外,因此它選擇發行債券來為自己的股票回購計劃提供資金。目前,美國的公司融資利率正處於歷史低位。
在2013年4月,蘋果公司出售了170億以美元計價的債券,為20年來其首次發債。蘋果的發債規模在當時創下了公司債的歷史記錄。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在2013年5月的債券銷售之前,蘋果沒有任何債務。
當時,蘋果手握1450億美元的現金,但其中只有約450億美元在美國本土,另外約1000億美元現金被留在低稅率的海外,如果將現金轉移到國內用於股東回報,蘋果公司將需要承擔相當規模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