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年後管一個省,就是來上海的目的

2014-07-07  TCW
 
 

 

媽媽:「不管多晚回宿舍,每天都要報平安喔!」小八:「嗯!」媽媽:(貼圖)「在忙嗎」小八:「剛下班回來。」媽媽:「早點休息。」媽媽:(貼圖)「抱抱」

六月一日,小八正式接任俞涇港路店的店長,管理三十二名員工,和八十四個座位的火鍋店。因為願意輪值打烊班的員工不夠多,小八連著幾天工作到深夜,有時累到無力回覆媽媽每晚Line來的關心訊息。

跟媽媽視訊通話時,她講著講著常會想哭,只好趕在眼淚快掉下來之前,跟媽媽說要去睡覺、寫報告,找個理由離線,怕媽媽擔心。

來到上海八個多月,前陣子這批台灣年輕人已陸續回台探親,利用一週的返台假,每天陪著父母,笑說「以前都沒這麼孝順」。許多人共同的感想竟是「覺得爸媽變老了」。其實,應該是在異鄉磨練幾個月後,他們變得早熟了。

三百多天的經歷,讓他們快速長成一個領導者。她從19歲管到60歲,最苦惱怎麼服人

小八約在半個月前得知將接任店長,但店內的陸籍幹部都是這家店一開張時就在的「老鳥」。這家店裡,年紀最大的是六十歲,最小的是十九歲,來自七個省分,南腔北調倒不是問題,聽久了就懂,最大的煩惱是,「怎樣讓人家服我」。

除了以現場的表現證明能力外,她最重要的做法是「搏感情」,「如果工作上對他們要求多,私底下就要培養感情。」她會利用午後休息、一起吃員工餐的時間,跟大家談笑聊天、自掏腰包請吃甜點,拉近距離。小八很擅長對陌生人踏出第一步,招牌微笑更是一大優勢。因此,在店裡不忙的時候,同仁間的氣氛總能被她帶得很歡樂。

她真正的挑戰在後頭。當上店長後的兩大難題,一是業績,二是人手。

每天晚上十點左右,各分店店長要將當天的客數和營業額,回報到手機的微信群組上,形成一股潛在的壓力。小八接手的這家店,今年元月開店的蜜月期,曾經創下一天兩百多客紀錄,但近月業績不優,平日客人大約只有一百個出頭,一天營業額才人民幣四、五千元,約新台幣兩萬元。為此,小八總趁著空檔在店門口和附近社區發傳單,絞盡腦汁思考如何推廣客層。

她也發現客人抱怨頗多,例如好幾次,菜盤被客人嫌菜葉發黃、有小蝸牛,而那段期間負責擺放菜盤的,是一位輕度智能障礙,經當地政府推介聘用的正職人員。小八先是進廚房仔細教他,後來發現他的理解力跟不上,只好把他調去洗碗。

有天晚上十點多,做完打烊工作後,這位員工抱怨天天都在洗碗,只見小八心思細膩的安撫說,「你別小看洗碗,常常都是店長在洗碗的呢!」因為她確實常支援同事洗碗,這位員工聽了也無話可說。

其他問題還有,上菜讓客人等候太久,本該一致的歡迎口號,卻總喊得稀稀落落。小八上任店長一週後,體會到自己重心擺錯,「一開始急著衝業績,我現在想到的是要對人抓標準,」她說,寧願一直「上報告」(離職率報告),也要建立標準,並放手讓不適任的員工離開,以免影響大家的工作品質。

每個月,在總部召開的店長會議中,人員離職率較高的店長,必須提出書面報告、解釋每個員工離職原因,並提出改進方案。離職率、營業額,還有總部無預警的食品安全稽核、教育訓練稽核等八項指標,就是店長的KPI,在店長會議上公佈,雖然是採正面獎勵或共同討論改善方法,仍不免帶來隱形的競爭壓力。

她人力緊俏,仍放棄開後門偷僱人

外行人看,管理小店看似簡單,對店長而言,每分鐘都是挑戰,時時考驗判斷力。

例如,小八很喜歡一位乖巧的工讀生,由於市政府規定兼職人員每月時數上限是八十四小時,她想超時打工多賺錢,但石二鍋規定各店須守法,於是她突發奇想,建議小八讓她拿媽媽的工作證來當人頭,媽媽的份額由她做。

對於正缺乏好用人手的小八,這是很吸引人的提議,公司守則也沒說不行。但小八輾轉反側想了一晚,覺得不妥,「一旦我答應了,那代打卡是不是也行?代班是不是也行?」小八推測「開小門」後,可能引發一連串骨牌效應,「這邊的人會出餿主意給你,如果不注意就會有漏洞,當店長要有判斷力。」

還有一次,一位客人來店裡找他遺忘的鑰匙,負責打掃的店員一開始就矢口否認鑰匙掉在這裡,否則一定會看到,於是兩人吵起來。小八趕緊上前瞭解情況,有禮的請客人稍坐,等她調閱監視器,結果鑰匙掉在結帳櫃檯上,被另一位員工保管起來。

「他們就是很容易吵架的族群,但我們會想到先緩和客人的情緒。」小八認為,這種如「變形蟲」般,不主觀預設立場、彈性、靈機應變的能力,是台灣年輕人在上海做服務業,勝於本地人的優勢。

工作態度是另一項優勢。來自台中的伊凡,有次和一個中國同仁去外面發傳單,這位同仁說,「現在沒人看到,我們坐一會兒休息一下?」但伊凡拒絕。

「為什麼你們台灣人都不偷懶?」中國同事不解的問,「工作是做給上面的人看的。」

「我覺得把事情做好會有成就感。」伊凡回答他。

「但他們可能不瞭解我說的這種成就感是什麼吧!對他們而言這只是工作,對我們來說這是事業,我們會看三年、五年。」伊凡事後受訪說。

三百天的歷練,他們從被人帶、從頭學,到三個月後在上海的店裡一對一教導中國員工,六個月後帶領店內一個小區,十個月後管理一整個店舖。

她一年前是工讀生,現在被叫彭老師

快速成長的果實,在二十三歲、大學剛畢業就來的珮淇身上最明顯,幾個月前的她是九人中最容易緊張、愛哭、生澀的小女生,如今在店裡總是被中國員工喊著「彭老師」、「彭老師」,找她解圍解惑。「有時候會覺得,天啊!一年前我還只是一個工讀生而已,現在是別人需要我,」她說。

她24小時想工作,期待被派到更遠他方

「我如果留在台灣,會去考公職吧!過著無聊的生活,」小八覺得現在累歸累,但過得很充實,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思考怎麼管理,「騎車想、洗澡想、做夢想、起床想,」「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我寧可這樣,也不是每天做夢!」

若以後被派到上海以外、更遠的地方呢?「去看到更多不同的東西,這就是我來的目的!」小八毫不考慮的回答。問其他人,也都願意到二級、三級城市,去開疆闢土、開眼界。

目前這九人中,有三位已正式接任店長,其他人往更偏僻的上海北邊、東邊籌設新分店,預期今年底前,每個人都會成為店長。

當然,他們也付出代價,原本光滑的皮膚冒出了痘痘,黑眼圈爬上臉龐。去年我初見他們時,他們的眼神如小倉鼠般生嫩清澈,如今,已有街貓般的機靈,與一點點滄桑。

七月一日,上海石二鍋全面調漲薪水,台籍店長稅後薪資成長為人民幣一萬一千七百多元,約新台幣五萬五千元。公司包吃包住,薪資存款累積很快,小八的理財計畫是在高雄市買一間套房收租,她算了算,一年內就能存到頭期款。

五年後的他們會如何?「管一個省吧,」楊雅婷說,「將來一定是要靠他們的。」五年內從店長到「省長」,這是在台灣想像不到的機會。

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說過,「決定成功最重要因素不是能力,而是膽量。」在異鄉,機會也屬於勇於嘗試的人。

在接店長前,小八回台做了一個刺青,圖案是一座發光的燈塔,上面寫著「Lead My Way」(指引我方向)。她把打拚的決心,刺在大腿上。

雖然不知自己有多少能耐,但她沒在怕,其他台灣夥伴也一樣。

【延伸閱讀】上海闖關秘笈

Q:碰到有理說不清的奧客,怎麼辦?A:微笑不妥協,善用客人愛計較特性不像台灣人已習慣等候帶位,中國客人常不耐候位,或要求兩人一鍋、三人二鍋,此時,可善用中國客人愛計較公平的特性,例如對搶先的人客氣指著較早候位的人,說明空位是他們的,讓客人彼此約束。碰到不合理的客人越吵越兇,溫和說明但不能妥協,否則其他客人會看在眼裡,也會比照要求。

Q:大陸人老說台灣人說話繞一大圈,為什麼?A:口氣軟而不兇,直接才聽得進去中國人說話直來直往,但台灣人說話客氣,後來發現「太婉轉,他們反而接收不到。例如公司調整菜盤的標準擺放方式,台灣店長對員工說「這樣擺會比較好看」,中國店長則直言「你以後就照這樣做」,後者反而較有效。因此,台灣主管的心得是:口氣要軟不要兇,但事情要說得直接、清楚。

Q:為什麼要改用隨身杯裝星巴克?A:低調不顯富,避免同事眼紅因為星巴克對上海年輕人來說,仍屬於中高消費,為避免「顯富」,讓中國同事心中不是滋味,這群台灣店長買星巴克會用隨身杯,以免星巴克紙杯上的圖案太顯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